第6章
裴玉門將剛入門的孩子們安置在裴莘院。
孩子們要在裴莘院裏上一年學,根據一年後結業考試的成績決定是走是留。
裴莘院分為書院、武場、宿舍和飯堂。
進院第一件事就是分班,按照按天賦高低分為甲乙丙三個堂。
裴玉門單靈根收不到,五靈根效益又不高,收徒便集中在了雙靈根到四靈根之間。
所謂的甲堂就是單靈根和雙靈根待的書堂——碰碰運氣,偶爾也能遇上個單靈根。
這也並非定死的規矩。
當甲堂的孩子實在太少時,就會從乙堂裏挑選資質上乘的三靈根進入甲堂。
不巧,今年的甲堂就遭遇了上述慘象。
凡人在五到八歲覺醒靈根,仙門便每隔三年選拔一次弟子。
這一期的裴玉門新弟子剛好是經曆了三年大旱的那一批。
風調雨順的沫春縣尚且餓死了人,其他地區便更加難過。
今年裴玉門收上來的孩子少,天賦好的就更少。七十八人中,雙靈根隻有三位,三靈根二十一位,其餘皆是四靈根。
所幸,這之中竟出現了一位單靈根的學生。
要知道,裴玉門已有三期九年沒有收到過單靈根了。
裴莘院統計完名冊後,從三靈根裏挑選了六人分去甲堂,湊到了十人。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十人基本就是一年後會留下的弟子。
分完了書堂,接下來便是分配宿舍。
裴莘院的學生宿舍一般是四人一間,之後男女宿舍兩兩組隊,形成八人小組,以便完成各項試煉。
今年甲堂十人之中有四個女孩,六個男孩,女孩自不用多說,男孩們則被分成了兩間宿舍,三人一屋。
孩子們全部到齊,入山廣場上,裴莘院的山長親自進行了點卯,隨後讓孩子們按照甲乙丙三個書堂位列隊站好。
縮在隊尾的恒乞兒被迫上前,站在了第一區的第一排。
當他低著頭走過人群時,理所當然的,又一次吸引了眾人的視線。
挺過三年大旱、又覺醒靈根被送入仙門的孩子,不說家資豐厚,怎麽著也是父母心尖上的寶貝,各個被收拾得幹淨妥當。
在這些神采奕奕的寶貝疙瘩裏,一身破衫、滿頭油汙的恒乞兒無疑是個異類。
所幸冬天,他身上的酸臭味不算重,隻一尺之類才能聞到。
即便如此,他的打扮還是讓不少孩子露出了震驚、疑惑乃至嫌棄的眼神。
不止是孩子,連分配到書院的裴玉門弟子們也暗暗吃了一驚,彼此間小聲交流道,“這真的是咱們的弟子麽?”
“好像是大師兄帶來的。”
“大師兄怎麽連雙鞋都不給人家?那腳都凍裂了。”
“好歹洗洗再帶過來啊。”
大人尚且顧忌著情麵,孩子們的議論則大聲了很多。
“怎麽乞丐也能修仙啊。”
“還好我不和他一個宿舍,他也太髒了。”
“這種人也能去甲堂,看來甲堂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大大小小的聲音不知恒乞兒聽見了幾句。
他照舊低頭走著,從學會走路開始,他大多時候便是這個姿勢走路。
恒乞兒抱著自己的包裹,握著菜刀的手不鬆,一路走到了第一排甲堂的第二個位置。
按照名冊順序,他是第二個出列的,在他的左手邊站著一位翩翩小公子。
這小公子穿著一身白底流雲暗紋的錦衣。
能穿錦,可見是官宦人家的後代。
他腰間還墜了一塊羊脂玉,七歲的年齡,卻散發出了十一二歲的風度。
當恒乞兒站到他身邊時,他側過身,對恒乞兒略點了點頭,臉上無甚親切的笑意,可也沒有旁的孩子那種厭惡嫌棄。
山長注意到了小公子的動作,或者說,他一直都注意著這難得可貴的單靈根。
見了這優秀的表現,山長愈加感慨,不愧是鍾鼎世家出來的孩子。
這麽好的孩子竟會主動來他小小的裴玉門,實在是裴玉門的造化。
恒乞兒沒有理會那個點頭,隻是一身白容易讓他想起白笙。
身旁的小公子有著和白笙相似的氣息,但比白笙更加矜貴,眉宇間藏著難以掩飾的清高。
兩人站在一塊,仿佛白璧之於頑石。
恒乞兒吸引的目光比單靈根多得多。不遠處的婷珠抱著胸,臉上浮現著絲絲得意。
這得意很沒來由,但當所有人都對恒乞兒表露出驚詫和嫌惡時,婷珠總有一種自己勝利了的認同感。
她沒有做錯,恒乞兒這樣的災星,不管對他做什麽都算不得過分。
打量恒乞兒的目光一直持續到所有孩子都被分配妥當、進入宿舍為止。
他跟在單靈根後麵,低著頭亦步亦趨地走著。
這隊伍詭異得很,前一個像是踏馬看花的探花,後一個像是被捕流放的犯人。
甲堂的六個男孩,一個單靈根,兩個雙靈根。
公平起見,裴莘院將單靈根和綜合評分最低的雙靈根分到了一室,這一室的第三個人,則是單靈根的家仆——一名水風木的三靈根。
他們被分入了甲堂的一號舍,屋子不大,一張炕加三個櫃子。
炕上放著三份生活用品,單靈根的家仆在進入屋子後取了其中兩個,悶聲不吭地鋪褥子。
四人份的炕,小仆把炕頭空了出來,主人和自己占中間,將炕尾的空位留給恒乞兒。
“小五,幫這位同學也鋪上。”小公子站在一旁提了一句。
炕上的男孩立刻將恒乞兒的那份也拆開,準備幫他鋪好。
恒乞兒站著沒動,他盯著名為小五的三靈根,倒是單靈根主動找他搭了話,“同學,在下寧楟楓,那位是我的同伴淩五,不知你如何稱呼?”
小公子風度翩翩,率先開口破冰,邁出了交際的第一步。
但恒乞兒並不懂事,一點麵子也不給,徑直走到了鋪好的炕尾,抱著包坐下。
淩五瞥了眼他,將主人和自己的鋪子挪遠了一些,又在四角放上了驅虱子的香囊。
少有人不搭寧楟楓的話茬。
好在這般遇冷他也不甚在意,將自己的禮數盡到後便不再多管這位奇怪的舍友,隻對淩五道,“小五,陪我出去走走。”
新生入門的第一個半天,裴玉門沒有安排課程,點卯之後由孩子們自行整理好住處,晚飯之前可以在裴莘院四處逛逛。
寧楟楓和淩五出門後再沒有回來,待到晚飯時分,恒乞兒自行去了飯堂。
他不樂於參加任何集體活動,除了吃飯。
進入飯堂後,每人取一個食盒、一隻碗,負責裴莘院夥食的兩個廚娘會將飯菜和湯打入孩子手中。
當恒乞兒走到廚娘們麵前時,兩個大娘都愣住了。
她們遲疑地給恒乞兒打了飯菜,不知是出於同情和憐憫還是別的什麽緣故,恒乞兒盒裏的菜比其他孩子多出兩口來。
她們愣著,恒乞兒也愣著。
劃為三格的食盒裏,最大的一格放了兩個饃饃,另外兩格分別放著酸菜燉豬肉和清炒蘿卜絲,碗裏是一勺白菜豆腐湯。
恒乞兒托著食物坐去了角落裏,在飯菜升起的熱氣中,被針刺、被投井、被捆綁時一聲不吭的男孩忽而流下淚來。
他並沒有感傷、自憐,也沒有想要哭,隻是淚自己莫名其妙地流了下來。
臉上濕漉漉的感覺讓恒乞兒有些措不及防。
他吸了吸鼻子,無視這奇異的情緒,伸手探向麵前的飯菜。
當那雙長滿了凍瘡、布滿了紫紅色腫塊的手抓住饃饃的瞬間,他的淚愈加止不住地流。
混合著鹹熱的淚,恒乞兒低著頭大口大口地吞咽,嚼得匆忙又急躁。
“喂,你看那邊……”
飯堂裏有孩子指著恒乞兒竊竊私語道,“他好像個乞丐。”
“他真的是裴玉門的弟子嗎,該不會是偷偷混進來的吧?”
“噫,他連筷子都不會用嗎,怎麽用手抓菜!”
“髒死了,他到底是什麽人啊!”
盡管周圍有些吵鬧,但這卻是恒乞兒有生以來吃過最美味的一餐。
這頓熱乎的飽飯瞬間抹除了恒乞兒對新環境的抗拒,使他心中充滿了對明日的期待。
晚飯之後,按理學生們可以去澡堂梳洗,自然,恒乞兒是不會去的。
自被投井之後,他再沒有下過水、洗過澡。
他回到房內,發現炕變熱了,屋子裏被烘得溫暖又幹爽。
恒乞兒合衣躺上了褥子,挨著牆壁,盡量遠離另外的兩張床褥。
新褥子散發出舒適的香味,旁邊放著甲堂的弟子服,恒乞兒沒去動它,隻是目光在新發的棉鞋上停留了一會兒,接著便閉上了眼睛。
他沒有睡著,柔軟的床被、暖烘烘的火炕以及溫暖鼓脹的肚子讓他被一種無法名狀的情緒包裹著,使他飄飄欲仙,卻又惶恐離開了土地,觸不到實地。
他伸出手來,在枕頭下摸到了那把菜刀,冰冷的觸感總算讓他心中安穩了一些。
躺了不知多久,迷迷糊糊中,恒乞兒聽見了腳步聲。
甫一聽到動靜,他立刻清醒了過來,握著刀的五指收緊,閉著眼睛豎起耳朵警惕著一切響動。
裴玉門將剛入門的孩子們安置在裴莘院。
孩子們要在裴莘院裏上一年學,根據一年後結業考試的成績決定是走是留。
裴莘院分為書院、武場、宿舍和飯堂。
進院第一件事就是分班,按照按天賦高低分為甲乙丙三個堂。
裴玉門單靈根收不到,五靈根效益又不高,收徒便集中在了雙靈根到四靈根之間。
所謂的甲堂就是單靈根和雙靈根待的書堂——碰碰運氣,偶爾也能遇上個單靈根。
這也並非定死的規矩。
當甲堂的孩子實在太少時,就會從乙堂裏挑選資質上乘的三靈根進入甲堂。
不巧,今年的甲堂就遭遇了上述慘象。
凡人在五到八歲覺醒靈根,仙門便每隔三年選拔一次弟子。
這一期的裴玉門新弟子剛好是經曆了三年大旱的那一批。
風調雨順的沫春縣尚且餓死了人,其他地區便更加難過。
今年裴玉門收上來的孩子少,天賦好的就更少。七十八人中,雙靈根隻有三位,三靈根二十一位,其餘皆是四靈根。
所幸,這之中竟出現了一位單靈根的學生。
要知道,裴玉門已有三期九年沒有收到過單靈根了。
裴莘院統計完名冊後,從三靈根裏挑選了六人分去甲堂,湊到了十人。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十人基本就是一年後會留下的弟子。
分完了書堂,接下來便是分配宿舍。
裴莘院的學生宿舍一般是四人一間,之後男女宿舍兩兩組隊,形成八人小組,以便完成各項試煉。
今年甲堂十人之中有四個女孩,六個男孩,女孩自不用多說,男孩們則被分成了兩間宿舍,三人一屋。
孩子們全部到齊,入山廣場上,裴莘院的山長親自進行了點卯,隨後讓孩子們按照甲乙丙三個書堂位列隊站好。
縮在隊尾的恒乞兒被迫上前,站在了第一區的第一排。
當他低著頭走過人群時,理所當然的,又一次吸引了眾人的視線。
挺過三年大旱、又覺醒靈根被送入仙門的孩子,不說家資豐厚,怎麽著也是父母心尖上的寶貝,各個被收拾得幹淨妥當。
在這些神采奕奕的寶貝疙瘩裏,一身破衫、滿頭油汙的恒乞兒無疑是個異類。
所幸冬天,他身上的酸臭味不算重,隻一尺之類才能聞到。
即便如此,他的打扮還是讓不少孩子露出了震驚、疑惑乃至嫌棄的眼神。
不止是孩子,連分配到書院的裴玉門弟子們也暗暗吃了一驚,彼此間小聲交流道,“這真的是咱們的弟子麽?”
“好像是大師兄帶來的。”
“大師兄怎麽連雙鞋都不給人家?那腳都凍裂了。”
“好歹洗洗再帶過來啊。”
大人尚且顧忌著情麵,孩子們的議論則大聲了很多。
“怎麽乞丐也能修仙啊。”
“還好我不和他一個宿舍,他也太髒了。”
“這種人也能去甲堂,看來甲堂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大大小小的聲音不知恒乞兒聽見了幾句。
他照舊低頭走著,從學會走路開始,他大多時候便是這個姿勢走路。
恒乞兒抱著自己的包裹,握著菜刀的手不鬆,一路走到了第一排甲堂的第二個位置。
按照名冊順序,他是第二個出列的,在他的左手邊站著一位翩翩小公子。
這小公子穿著一身白底流雲暗紋的錦衣。
能穿錦,可見是官宦人家的後代。
他腰間還墜了一塊羊脂玉,七歲的年齡,卻散發出了十一二歲的風度。
當恒乞兒站到他身邊時,他側過身,對恒乞兒略點了點頭,臉上無甚親切的笑意,可也沒有旁的孩子那種厭惡嫌棄。
山長注意到了小公子的動作,或者說,他一直都注意著這難得可貴的單靈根。
見了這優秀的表現,山長愈加感慨,不愧是鍾鼎世家出來的孩子。
這麽好的孩子竟會主動來他小小的裴玉門,實在是裴玉門的造化。
恒乞兒沒有理會那個點頭,隻是一身白容易讓他想起白笙。
身旁的小公子有著和白笙相似的氣息,但比白笙更加矜貴,眉宇間藏著難以掩飾的清高。
兩人站在一塊,仿佛白璧之於頑石。
恒乞兒吸引的目光比單靈根多得多。不遠處的婷珠抱著胸,臉上浮現著絲絲得意。
這得意很沒來由,但當所有人都對恒乞兒表露出驚詫和嫌惡時,婷珠總有一種自己勝利了的認同感。
她沒有做錯,恒乞兒這樣的災星,不管對他做什麽都算不得過分。
打量恒乞兒的目光一直持續到所有孩子都被分配妥當、進入宿舍為止。
他跟在單靈根後麵,低著頭亦步亦趨地走著。
這隊伍詭異得很,前一個像是踏馬看花的探花,後一個像是被捕流放的犯人。
甲堂的六個男孩,一個單靈根,兩個雙靈根。
公平起見,裴莘院將單靈根和綜合評分最低的雙靈根分到了一室,這一室的第三個人,則是單靈根的家仆——一名水風木的三靈根。
他們被分入了甲堂的一號舍,屋子不大,一張炕加三個櫃子。
炕上放著三份生活用品,單靈根的家仆在進入屋子後取了其中兩個,悶聲不吭地鋪褥子。
四人份的炕,小仆把炕頭空了出來,主人和自己占中間,將炕尾的空位留給恒乞兒。
“小五,幫這位同學也鋪上。”小公子站在一旁提了一句。
炕上的男孩立刻將恒乞兒的那份也拆開,準備幫他鋪好。
恒乞兒站著沒動,他盯著名為小五的三靈根,倒是單靈根主動找他搭了話,“同學,在下寧楟楓,那位是我的同伴淩五,不知你如何稱呼?”
小公子風度翩翩,率先開口破冰,邁出了交際的第一步。
但恒乞兒並不懂事,一點麵子也不給,徑直走到了鋪好的炕尾,抱著包坐下。
淩五瞥了眼他,將主人和自己的鋪子挪遠了一些,又在四角放上了驅虱子的香囊。
少有人不搭寧楟楓的話茬。
好在這般遇冷他也不甚在意,將自己的禮數盡到後便不再多管這位奇怪的舍友,隻對淩五道,“小五,陪我出去走走。”
新生入門的第一個半天,裴玉門沒有安排課程,點卯之後由孩子們自行整理好住處,晚飯之前可以在裴莘院四處逛逛。
寧楟楓和淩五出門後再沒有回來,待到晚飯時分,恒乞兒自行去了飯堂。
他不樂於參加任何集體活動,除了吃飯。
進入飯堂後,每人取一個食盒、一隻碗,負責裴莘院夥食的兩個廚娘會將飯菜和湯打入孩子手中。
當恒乞兒走到廚娘們麵前時,兩個大娘都愣住了。
她們遲疑地給恒乞兒打了飯菜,不知是出於同情和憐憫還是別的什麽緣故,恒乞兒盒裏的菜比其他孩子多出兩口來。
她們愣著,恒乞兒也愣著。
劃為三格的食盒裏,最大的一格放了兩個饃饃,另外兩格分別放著酸菜燉豬肉和清炒蘿卜絲,碗裏是一勺白菜豆腐湯。
恒乞兒托著食物坐去了角落裏,在飯菜升起的熱氣中,被針刺、被投井、被捆綁時一聲不吭的男孩忽而流下淚來。
他並沒有感傷、自憐,也沒有想要哭,隻是淚自己莫名其妙地流了下來。
臉上濕漉漉的感覺讓恒乞兒有些措不及防。
他吸了吸鼻子,無視這奇異的情緒,伸手探向麵前的飯菜。
當那雙長滿了凍瘡、布滿了紫紅色腫塊的手抓住饃饃的瞬間,他的淚愈加止不住地流。
混合著鹹熱的淚,恒乞兒低著頭大口大口地吞咽,嚼得匆忙又急躁。
“喂,你看那邊……”
飯堂裏有孩子指著恒乞兒竊竊私語道,“他好像個乞丐。”
“他真的是裴玉門的弟子嗎,該不會是偷偷混進來的吧?”
“噫,他連筷子都不會用嗎,怎麽用手抓菜!”
“髒死了,他到底是什麽人啊!”
盡管周圍有些吵鬧,但這卻是恒乞兒有生以來吃過最美味的一餐。
這頓熱乎的飽飯瞬間抹除了恒乞兒對新環境的抗拒,使他心中充滿了對明日的期待。
晚飯之後,按理學生們可以去澡堂梳洗,自然,恒乞兒是不會去的。
自被投井之後,他再沒有下過水、洗過澡。
他回到房內,發現炕變熱了,屋子裏被烘得溫暖又幹爽。
恒乞兒合衣躺上了褥子,挨著牆壁,盡量遠離另外的兩張床褥。
新褥子散發出舒適的香味,旁邊放著甲堂的弟子服,恒乞兒沒去動它,隻是目光在新發的棉鞋上停留了一會兒,接著便閉上了眼睛。
他沒有睡著,柔軟的床被、暖烘烘的火炕以及溫暖鼓脹的肚子讓他被一種無法名狀的情緒包裹著,使他飄飄欲仙,卻又惶恐離開了土地,觸不到實地。
他伸出手來,在枕頭下摸到了那把菜刀,冰冷的觸感總算讓他心中安穩了一些。
躺了不知多久,迷迷糊糊中,恒乞兒聽見了腳步聲。
甫一聽到動靜,他立刻清醒了過來,握著刀的五指收緊,閉著眼睛豎起耳朵警惕著一切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