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溫溫看的時候,馮氏便和李嬤嬤在旁邊一唱一和,說那郎君家中情況,性子如何,有過什麽事跡。
林溫溫撐著腦袋,全當在聽故事,待全部聽完,看眼天色,便要去花園散心。
馮氏將她按住,“你這孩子,秋日裏便要及笄了,怎就對自己婚事這般不上心呢,我就不信這些人裏,每一個你能看上眼的?”
林溫溫不悅道:“我不喜歡他們。”
馮氏問:“那你喜歡誰?”
林溫溫癟癟嘴,不在說話,腦子裏卻是在想寧軒。
從前的寧軒對她來說,高不可攀,如今的寧軒,雖然婚事受阻,可對於林溫溫而言,還是那樣的高如皎月。
他已經許久都未來尋她了,莫不是將她忘了。
馮氏見她又變成悶葫蘆,忍不住想要責她,誰知剛一出聲,門外便有下人傳話。
是那寧夫人尋來了。
馮氏和林溫溫皆是一愣,還是李嬤嬤最先反應過來,忙喚馮氏快去換衣。
林溫溫隱約感覺到了什麽,她有些不敢相信,原本打算應付完馮氏,便去給顧誠因送湯的她,這會兒完全亂了心神,待那湯已經涼透,才記起此事。
最後,也隻是讓珍珠送了過去。
上京的夏日來得快,去得慢。
還未至六月,已經熱到夜裏要開門窗才能入睡。
顧誠因今年門窗都換了新紗,屋裏還點著香,床頭也掛著香囊,那個早就沒了味的舊香囊,顧誠因將它收好放,進了那個紅木匣中。
此刻亥時已過,顧誠因卻睡不著。
似乎自打進了五月開始,林溫溫便沒有再來過流景院,她對他的關切倒是沒有變,每日還是會送各種湯藥補品,卻隻是讓珍珠或是翡翠過來,東西一擱便回離開。
這些東西他原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她。
顧誠因想了許久,聽到院裏有腳步聲,便知是青才嫌悶,還未睡,在院裏乘涼,他也索性起身,拿了把扇子,撩開簾子坐在院中。
“青才,府中近日可有何事發生?”他問青才。
這幾月,牛單讓他避避風頭,他自己也想多讀些書,將身子也調理一下,便幾乎很少外出,外間許多事,都是從青才口中得知,《氏族誌》之事,青才說得含糊,但大致出了何事,顧誠因也算知曉。
“也沒什麽,就是總有人來府上求親。”青才神情有些不自然,
這不奇怪,林清清已經及笄,婚事未定,求親者自然多,顧誠因神色未變,頓了頓,又問:“你可聽說,林二爺的病好了嗎?”
青才聽出顧誠因想問的到底是誰,可他不想說,因為有些事,便是郎君和三娘子不說,他也能夠看出,他實在不想當那個惡人,可有些事,遲早是要知道的。
青才心裏一橫,對他道:“是寧家來說親了,庚帖已換,親事已定,日子都已選好……”
“不是問大房,是問……”
顧誠因正說著,忽然頓住。
一團陰雲遮住了月色,小院漸漸暗下,許久無聲,靜得駭人。
哢嚓——
扇柄斷裂的聲音敲破了沉默。
作者有話說:
會掉落紅包喔!!!
壺酒 5瓶;
葉子 4瓶;
貍窩、江江不是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二合一】◎
林溫溫又病了, 上次是尋不到顧誠因,心裏鬱結導致。
這次是她得知寧夫人來替寧軒說親,便太過興奮, 一連幾宿睡不著覺, 白日天熱,她又忍不住貪涼, 一下就又起了高熱。
不過這次,林溫溫雖然渾身無力,病懨懨躺在床上,但那眉眼間是藏著抑製不住笑意。
寧夫人馮氏兩從前是見過麵的,那時的寧夫人知道馮氏的出身,根本不拿睜眼瞧她, 如今為了寧軒婚事,不僅親自登門拜訪, 甚至與馮氏說起話時, 親切的宛如多年摯友,半分氣焰也沒有露出。
“我這些年身子不好,總犯頭疾,所以很少出來走動,今日見天色不錯, 這便出來逛逛, 路過務本坊時, 我一下便想到了馮娘子。”
寧夫人這一番話,解釋了為何她沒有提前差人來林府,直接就登門的原因, 表麵上聽著沒有什麽問題, 還很與馮氏親近, 實則是給她自己留了臉麵。
萬一馮氏不願意讓林三娘與寧軒結親,她便隻說是路過時進來坐坐。
馮氏也能聽出她的弦外之意,笑著好生招待了她。
待她走後,馮氏咋舌道:“這世家養出的貴女,真真都是一個模樣,那臉色說變就能變,今日能和你瞪眼,明日就能同你稱姐妹。”
大房的盧氏便是如此,兩人同在林府住,與張老夫人請安都是岔開時間,有時候可以做到兩三月不碰麵。
如今,那盧氏一聽到林溫溫身子不適,還特地帶著林清清jsg過來探望。
要知道林溫溫上次病了一個多月下不來榻,盧氏和林清清都沒有露麵,隻派身邊嬤嬤過來送了幾次東西,這次不僅親自過來,還拉著林溫溫的小手,說了好些關切的話。
林溫溫當時都驚愣住了,她從有記憶以來,幾乎沒有見過盧氏這般溫柔的同她說過話,臨了甚至還說,等過幾日她身子好了,帶她和林清清一起去盧府在城外建的園子,賞那蝴蝶蘭。
林清清還親手繡了荷包給她,這荷包和林清清腰間的很相似,隻上麵的花,一個鵝黃,一個緋紅,緋紅的那個是給林溫溫的。
“阿姊知道你喜歡這個,”林清清含笑著將荷包放在她手上,“待你好了,我們一起帶著這荷包出去,旁人定會羨慕我們姐妹情深的。”
有那麽一刻,林溫溫覺得自己是燒糊塗了。
姚家姐妹也來了,從前她們在林清清麵前如何,如今在林溫溫麵前就如何。
盧芸也被盧家夫人帶著來了一趟,盧芸倒是個性子直的,她趁盧夫人和馮氏在外間說話,坐在林溫溫床邊,不冷不淡朝她低聲道:“要不是我娘,我才不來看你。”
林溫溫才不想讓她看,故意揚聲問:“啊?你說什麽,我沒聽清,是你娘讓……”
“咳咳!”盧芸用力咳了兩下,將林溫溫聲音蓋住,朝她擰著眉又低低道,“我錯了我錯了,你別說了。”
林溫溫笑,這可盧芸在她麵前第一次吃癟認慫,真想那支筆將盧芸這副模樣畫下來。
外間,盧夫人與馮氏笑容滿麵的聊天,這些世家出來的女娘,總能有本事能牽著話題走,一開始她問林二爺身體,後又問林溫溫,再又勸馮氏多注意休息,最後,便說了自己家盧芸,再從盧芸,又說到了盧蕭……
馮氏也不是個蠢的,很快便意識到,盧夫人今日過來真正的目的是什麽了。
盧蕭與榮陽盧氏不能通婚,這便打起了林家的主意,大房盧氏知道盧蕭是個什麽水平,門第雖高,才智卻跟不上,若不是盧家這一年給他造勢出詩集,他根本考不上進士。
盧蕭日後的前途,根本無法和寧軒比,便是寧家得罪了皇上,若他當真有才能,今上也不是昏暈之輩,待氣消了,寧家三郎依舊前途可期。
珠玉在前,木櫝在後。大房盧氏自然不願讓林清清嫁給盧蕭,盧家夫人隻得又打起林溫溫的主意。
現在想想,怪不得好端端的盧氏會帶林清清過來,原來也是在為今日做鋪墊。
“這幾個孩子自幼一起長大,感情深厚,尤其是前幾年在扶雲堂讀書的時候,盧蕭那孩子便總和我提起三娘,還有盧芸,她最喜歡和三娘一起玩,這次就是她聽說三娘病了,嚷嚷著非要過來探望。”
盧夫人這番話,聽得馮氏幹笑兩聲,裏間的林溫溫也聽見了,唇角朝上抽了抽,盧芸則垮著臉,一言不發,但那神情明顯是在說,我娘瞎胡謅,和我沒關係。
前幾日寧夫人登門拜訪,客套之後,便直接將話說明白,說她過來,正是為了三郎的婚事,想讓馮氏這邊給個答複。
馮氏自然欣喜,可到底是嫁女,二房也今非昔比,自然不能一口應下,該拿喬時就拿喬,她說要先與二爺商量一番,過幾日再回話。
大房那邊肯定是探了消息的,知道事情還沒有拍板,才趕緊讓盧夫人過來給盧蕭說親。
馮氏呷了口茶,道:“孩子們真是有心了,三娘也總和我說,她特別尊敬盧家表兄,將他視為兄長一樣呢。”
因著大房的關係,盧蕭自然也能算是林溫溫的表兄,馮氏故意將“兄長”二字說得時候加重了語氣。
盧夫人多剔透的一個人,瞬間就明白了馮氏的意思。
送走盧家的,馮氏回來時啐了一路,“啊呸!還自幼一起長大,還感情深厚,他盧家在城外建的園林,一次都未叫我家溫溫去過!”說著,她冷哼一聲,“如今叫我們去,我們還不稀罕去呢!”
林溫溫知道馮氏隻是想擺譜,心底已經認準了寧軒,她雖是高興,可到底這事沒拍下,就還有可能生出變數,今日盧家,明日張家,過幾日要是來個比寧軒厲害的,她娘變了主要可怎麽辦。
見馮氏進屋,林溫溫忙坐起身道:“娘親到底什麽時候找人去寧府回話呢?”
馮氏氣得瞪了她一眼,恨鐵不成鋼道:“人家小女娘都含羞帶臊,你倒是好,天天催我,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林三娘等不及嫁人了!”
這話沒錯,她本來就等不及,要不然也不會興奮到睡不著覺。
林溫溫當然不敢這麽說,她委屈巴巴扁扁嘴,又乖乖躺下。
馮氏無奈,卻也怕再生變數,當天就差李嬤嬤親自走了一趟。
寧夫人那邊也等得著急,知道李嬤嬤登門,親自在前廳迎她,給足了林家二房臉麵。
兩家既已口頭說定,寧夫人也不再耽擱,立即就從榮陽寧氏宗族裏,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夫人,前去林家提親,之後的問名納吉,尋的也是上京最有名的高僧。
那高僧望著雙方八字,端看許久,一言不語。
旁邊的馮氏汗都急出來了,正猶豫著要不要出聲詢問兩句,就見那高僧緩緩點頭。
馮氏鬆了口氣,想著高僧就是要故弄玄虛的,管他說不說話,隻要肯點頭,這婚事就能成。
在之後,納征送聘禮,寧家這樣的世家門閥,自然不會寒酸,再加上《氏族誌》一事,許多人都等著看寧家笑話,如今寧林兩家結親,寧夫人那般高傲的一個人,自然要將麵子掙回。
浩浩蕩蕩的送聘隊伍,那日抬進林府的箱子,幾乎將前院塞得無處落腳。
馮家在江南也是有頭臉的富商,可以說她缺少才情,卻不能說她缺錢,她給林溫溫備下的嫁妝,到時定也要將寧府的院子給塞得滿滿當當,不讓她家三娘受半分委屈。
兩家的婚期也很快便定了下來,就在吏部的關試之後。
按照盛安的規定,春闈考中的進士,尚不能入仕為官,需等到入秋,吏部會在進行一輪關試,合格者方能為官。
林溫溫八月及笄,關試在九月,婚期正好在十月。
“十月初六,是個好日子。”
流景院的小院裏,顧誠因望著手中這段的扇柄,低低道。
幽暗的小院內,青才看不清他神情,原本他怕郎君傷心,不想將事情說得太過詳細,誰知郎君卻硬是要問,他實在沒辦法,隻得全部道出。
亥時將過,院裏終於涼了下來,青才忍著困意,寬慰道:“三娘子待郎君的好,咱都是看在眼中的,隻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實在難以違抗……”
顧誠因緩緩抬眼,聲音比夜裏的風還要涼些,“你說她病了?”
林溫溫撐著腦袋,全當在聽故事,待全部聽完,看眼天色,便要去花園散心。
馮氏將她按住,“你這孩子,秋日裏便要及笄了,怎就對自己婚事這般不上心呢,我就不信這些人裏,每一個你能看上眼的?”
林溫溫不悅道:“我不喜歡他們。”
馮氏問:“那你喜歡誰?”
林溫溫癟癟嘴,不在說話,腦子裏卻是在想寧軒。
從前的寧軒對她來說,高不可攀,如今的寧軒,雖然婚事受阻,可對於林溫溫而言,還是那樣的高如皎月。
他已經許久都未來尋她了,莫不是將她忘了。
馮氏見她又變成悶葫蘆,忍不住想要責她,誰知剛一出聲,門外便有下人傳話。
是那寧夫人尋來了。
馮氏和林溫溫皆是一愣,還是李嬤嬤最先反應過來,忙喚馮氏快去換衣。
林溫溫隱約感覺到了什麽,她有些不敢相信,原本打算應付完馮氏,便去給顧誠因送湯的她,這會兒完全亂了心神,待那湯已經涼透,才記起此事。
最後,也隻是讓珍珠送了過去。
上京的夏日來得快,去得慢。
還未至六月,已經熱到夜裏要開門窗才能入睡。
顧誠因今年門窗都換了新紗,屋裏還點著香,床頭也掛著香囊,那個早就沒了味的舊香囊,顧誠因將它收好放,進了那個紅木匣中。
此刻亥時已過,顧誠因卻睡不著。
似乎自打進了五月開始,林溫溫便沒有再來過流景院,她對他的關切倒是沒有變,每日還是會送各種湯藥補品,卻隻是讓珍珠或是翡翠過來,東西一擱便回離開。
這些東西他原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她。
顧誠因想了許久,聽到院裏有腳步聲,便知是青才嫌悶,還未睡,在院裏乘涼,他也索性起身,拿了把扇子,撩開簾子坐在院中。
“青才,府中近日可有何事發生?”他問青才。
這幾月,牛單讓他避避風頭,他自己也想多讀些書,將身子也調理一下,便幾乎很少外出,外間許多事,都是從青才口中得知,《氏族誌》之事,青才說得含糊,但大致出了何事,顧誠因也算知曉。
“也沒什麽,就是總有人來府上求親。”青才神情有些不自然,
這不奇怪,林清清已經及笄,婚事未定,求親者自然多,顧誠因神色未變,頓了頓,又問:“你可聽說,林二爺的病好了嗎?”
青才聽出顧誠因想問的到底是誰,可他不想說,因為有些事,便是郎君和三娘子不說,他也能夠看出,他實在不想當那個惡人,可有些事,遲早是要知道的。
青才心裏一橫,對他道:“是寧家來說親了,庚帖已換,親事已定,日子都已選好……”
“不是問大房,是問……”
顧誠因正說著,忽然頓住。
一團陰雲遮住了月色,小院漸漸暗下,許久無聲,靜得駭人。
哢嚓——
扇柄斷裂的聲音敲破了沉默。
作者有話說:
會掉落紅包喔!!!
壺酒 5瓶;
葉子 4瓶;
貍窩、江江不是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二合一】◎
林溫溫又病了, 上次是尋不到顧誠因,心裏鬱結導致。
這次是她得知寧夫人來替寧軒說親,便太過興奮, 一連幾宿睡不著覺, 白日天熱,她又忍不住貪涼, 一下就又起了高熱。
不過這次,林溫溫雖然渾身無力,病懨懨躺在床上,但那眉眼間是藏著抑製不住笑意。
寧夫人馮氏兩從前是見過麵的,那時的寧夫人知道馮氏的出身,根本不拿睜眼瞧她, 如今為了寧軒婚事,不僅親自登門拜訪, 甚至與馮氏說起話時, 親切的宛如多年摯友,半分氣焰也沒有露出。
“我這些年身子不好,總犯頭疾,所以很少出來走動,今日見天色不錯, 這便出來逛逛, 路過務本坊時, 我一下便想到了馮娘子。”
寧夫人這一番話,解釋了為何她沒有提前差人來林府,直接就登門的原因, 表麵上聽著沒有什麽問題, 還很與馮氏親近, 實則是給她自己留了臉麵。
萬一馮氏不願意讓林三娘與寧軒結親,她便隻說是路過時進來坐坐。
馮氏也能聽出她的弦外之意,笑著好生招待了她。
待她走後,馮氏咋舌道:“這世家養出的貴女,真真都是一個模樣,那臉色說變就能變,今日能和你瞪眼,明日就能同你稱姐妹。”
大房的盧氏便是如此,兩人同在林府住,與張老夫人請安都是岔開時間,有時候可以做到兩三月不碰麵。
如今,那盧氏一聽到林溫溫身子不適,還特地帶著林清清jsg過來探望。
要知道林溫溫上次病了一個多月下不來榻,盧氏和林清清都沒有露麵,隻派身邊嬤嬤過來送了幾次東西,這次不僅親自過來,還拉著林溫溫的小手,說了好些關切的話。
林溫溫當時都驚愣住了,她從有記憶以來,幾乎沒有見過盧氏這般溫柔的同她說過話,臨了甚至還說,等過幾日她身子好了,帶她和林清清一起去盧府在城外建的園子,賞那蝴蝶蘭。
林清清還親手繡了荷包給她,這荷包和林清清腰間的很相似,隻上麵的花,一個鵝黃,一個緋紅,緋紅的那個是給林溫溫的。
“阿姊知道你喜歡這個,”林清清含笑著將荷包放在她手上,“待你好了,我們一起帶著這荷包出去,旁人定會羨慕我們姐妹情深的。”
有那麽一刻,林溫溫覺得自己是燒糊塗了。
姚家姐妹也來了,從前她們在林清清麵前如何,如今在林溫溫麵前就如何。
盧芸也被盧家夫人帶著來了一趟,盧芸倒是個性子直的,她趁盧夫人和馮氏在外間說話,坐在林溫溫床邊,不冷不淡朝她低聲道:“要不是我娘,我才不來看你。”
林溫溫才不想讓她看,故意揚聲問:“啊?你說什麽,我沒聽清,是你娘讓……”
“咳咳!”盧芸用力咳了兩下,將林溫溫聲音蓋住,朝她擰著眉又低低道,“我錯了我錯了,你別說了。”
林溫溫笑,這可盧芸在她麵前第一次吃癟認慫,真想那支筆將盧芸這副模樣畫下來。
外間,盧夫人與馮氏笑容滿麵的聊天,這些世家出來的女娘,總能有本事能牽著話題走,一開始她問林二爺身體,後又問林溫溫,再又勸馮氏多注意休息,最後,便說了自己家盧芸,再從盧芸,又說到了盧蕭……
馮氏也不是個蠢的,很快便意識到,盧夫人今日過來真正的目的是什麽了。
盧蕭與榮陽盧氏不能通婚,這便打起了林家的主意,大房盧氏知道盧蕭是個什麽水平,門第雖高,才智卻跟不上,若不是盧家這一年給他造勢出詩集,他根本考不上進士。
盧蕭日後的前途,根本無法和寧軒比,便是寧家得罪了皇上,若他當真有才能,今上也不是昏暈之輩,待氣消了,寧家三郎依舊前途可期。
珠玉在前,木櫝在後。大房盧氏自然不願讓林清清嫁給盧蕭,盧家夫人隻得又打起林溫溫的主意。
現在想想,怪不得好端端的盧氏會帶林清清過來,原來也是在為今日做鋪墊。
“這幾個孩子自幼一起長大,感情深厚,尤其是前幾年在扶雲堂讀書的時候,盧蕭那孩子便總和我提起三娘,還有盧芸,她最喜歡和三娘一起玩,這次就是她聽說三娘病了,嚷嚷著非要過來探望。”
盧夫人這番話,聽得馮氏幹笑兩聲,裏間的林溫溫也聽見了,唇角朝上抽了抽,盧芸則垮著臉,一言不發,但那神情明顯是在說,我娘瞎胡謅,和我沒關係。
前幾日寧夫人登門拜訪,客套之後,便直接將話說明白,說她過來,正是為了三郎的婚事,想讓馮氏這邊給個答複。
馮氏自然欣喜,可到底是嫁女,二房也今非昔比,自然不能一口應下,該拿喬時就拿喬,她說要先與二爺商量一番,過幾日再回話。
大房那邊肯定是探了消息的,知道事情還沒有拍板,才趕緊讓盧夫人過來給盧蕭說親。
馮氏呷了口茶,道:“孩子們真是有心了,三娘也總和我說,她特別尊敬盧家表兄,將他視為兄長一樣呢。”
因著大房的關係,盧蕭自然也能算是林溫溫的表兄,馮氏故意將“兄長”二字說得時候加重了語氣。
盧夫人多剔透的一個人,瞬間就明白了馮氏的意思。
送走盧家的,馮氏回來時啐了一路,“啊呸!還自幼一起長大,還感情深厚,他盧家在城外建的園林,一次都未叫我家溫溫去過!”說著,她冷哼一聲,“如今叫我們去,我們還不稀罕去呢!”
林溫溫知道馮氏隻是想擺譜,心底已經認準了寧軒,她雖是高興,可到底這事沒拍下,就還有可能生出變數,今日盧家,明日張家,過幾日要是來個比寧軒厲害的,她娘變了主要可怎麽辦。
見馮氏進屋,林溫溫忙坐起身道:“娘親到底什麽時候找人去寧府回話呢?”
馮氏氣得瞪了她一眼,恨鐵不成鋼道:“人家小女娘都含羞帶臊,你倒是好,天天催我,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林三娘等不及嫁人了!”
這話沒錯,她本來就等不及,要不然也不會興奮到睡不著覺。
林溫溫當然不敢這麽說,她委屈巴巴扁扁嘴,又乖乖躺下。
馮氏無奈,卻也怕再生變數,當天就差李嬤嬤親自走了一趟。
寧夫人那邊也等得著急,知道李嬤嬤登門,親自在前廳迎她,給足了林家二房臉麵。
兩家既已口頭說定,寧夫人也不再耽擱,立即就從榮陽寧氏宗族裏,請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夫人,前去林家提親,之後的問名納吉,尋的也是上京最有名的高僧。
那高僧望著雙方八字,端看許久,一言不語。
旁邊的馮氏汗都急出來了,正猶豫著要不要出聲詢問兩句,就見那高僧緩緩點頭。
馮氏鬆了口氣,想著高僧就是要故弄玄虛的,管他說不說話,隻要肯點頭,這婚事就能成。
在之後,納征送聘禮,寧家這樣的世家門閥,自然不會寒酸,再加上《氏族誌》一事,許多人都等著看寧家笑話,如今寧林兩家結親,寧夫人那般高傲的一個人,自然要將麵子掙回。
浩浩蕩蕩的送聘隊伍,那日抬進林府的箱子,幾乎將前院塞得無處落腳。
馮家在江南也是有頭臉的富商,可以說她缺少才情,卻不能說她缺錢,她給林溫溫備下的嫁妝,到時定也要將寧府的院子給塞得滿滿當當,不讓她家三娘受半分委屈。
兩家的婚期也很快便定了下來,就在吏部的關試之後。
按照盛安的規定,春闈考中的進士,尚不能入仕為官,需等到入秋,吏部會在進行一輪關試,合格者方能為官。
林溫溫八月及笄,關試在九月,婚期正好在十月。
“十月初六,是個好日子。”
流景院的小院裏,顧誠因望著手中這段的扇柄,低低道。
幽暗的小院內,青才看不清他神情,原本他怕郎君傷心,不想將事情說得太過詳細,誰知郎君卻硬是要問,他實在沒辦法,隻得全部道出。
亥時將過,院裏終於涼了下來,青才忍著困意,寬慰道:“三娘子待郎君的好,咱都是看在眼中的,隻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實在難以違抗……”
顧誠因緩緩抬眼,聲音比夜裏的風還要涼些,“你說她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