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伏危與知縣匯報這半個多月下來,各村子租地開墾荒地的情況。
知縣聽完之後,點了點頭:“現在也看不出什麽情況,藥材也要等到明年二月份才能播種,先說說商會的事情。”
伏危繼而道:“商會已然成立,第一批的藥材也快收好了,就等著送走了。”
第一批藥材多是從幾家醫館手中收購來的。
今年來玉縣收購藥材的藥商減少,以至於幾家醫館有許多藥材未能及時銷出去。
而護送的人,衙門對外招募了十人,幾家醫館也各送去兩人同行,衙門也會派四個身手還算是了得的衙差同行。
知縣問:“什麽時候去?”
“等年節過後送去,那時候送到北麵,天氣恰好暖和一些,也不至於冰天雪地的,而那個時候藥材正缺著,正好能賣一個好價錢。”
知縣“嗯”了一聲。
要是這批藥材能順利賣出去,玉縣的財政也不需要這麽捉襟見肘了。
幾句話詢問過後,知縣想起孫幕僚的事情,皺起眉頭問伏危:“三個月已經過去兩個月了,我怎麽瞧著孫幕僚好似沒有離開衙門的想法?”
伏危想了想,說:“不若大人找孫幕僚好好勸一勸,想必他能理解的。”
周知縣聞言,笑了一聲:“你是仗著我現在留你還有用處,便不打算想法子讓孫幕僚請辭了嗎?”
“在下不敢。”
“不敢,那你還不趕緊想辦法。這蒼梧郡郡下,也沒見哪個知縣有三個幕僚的,此番去郡治之後指不定會被郡守訓斥。”
想到這個,周知縣就覺得頭疼。
知縣現在都沒有安排活給孫幕僚了,就是讓他自己想明白,然後自動請辭。
可孫幕僚就是裝傻充愣,硬是不辭。
這人真是越老越糊塗了,留他一個體麵,他卻不要。
鬧到最後,知縣也不想留他麵子了。
隻是怕不給他麵子,那些受過他照拂的衙差,差役會心涼。
伏危應道:“孫幕僚會在年節之前自願離開的。”
知縣挑眉看他:“但願如此。”
從知縣書房出來,屋簷外飄下了蒙蒙細雨,伏危的神色微黯。
他知道從陵水村方向到玉縣所有牛車的時辰,也知道陳大爺歲數不好,所以冬天不來玉縣了。
阿瀅若要同去郡治,今日就會來玉縣。
這樣的天氣,想必阿瀅今日也不會來玉縣。
這一回,要是又錯過了見麵的時候,再見的話,隻能等到年節了。
伏危暗暗一歎,霧氣從口中呼出,白茫茫的。
他收回了目光,由著跑過來的小差役推著他離開。
今日有小雨,小差役自告奮勇的送他回去。
回到家中,敲向院門,是伏安來開的門。
伏安把小叔推進了院中,正要關門的時候,忽然一聲熟悉的聲音傳來:“等等!”
那一刹那,伏危以為出現了幻聽。
第81章 八十一章
陰雨綿綿, 天氣濕冷刺骨,路上三三兩兩的行人都縮著脖子,雙手交叉放入袖子中保暖。
虞瀅脖子上圍了一麵棉布, 頭帶著鬥笠,因棉衣之下穿著的是嚐試了幾回才做出來的麻毛衣,倒是比別人暖和一些。
可坐了大半個時辰沒有遮風擋雨的牛車,也被這濕冷寒風吹得牙齒打顫,瑟瑟發抖,連句話都說得不利索了。
進屋子後,在火盆前烤了許久的火才逐漸覺得緩和。
片刻後, 伏危端來一杯剛煮好的熱薑湯, 遞給她:“先喝口薑湯暖暖身子。”
虞瀅接過, 道過一聲“多謝”後, 才小口輕啜著熱氣氤氳的薑湯。
熱燙的薑湯緩緩入喉,再入腹, 暖意也漸漸的散開, 虞瀅臉色才恢複血氣。
捧著半碗熱薑湯暖手,虞瀅看向一個多月不見的伏危。
他也在看著自己。
虞瀅隻得移開目光, 望向地上的燒得“劈啪”作響的火盆。
伏危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 問:“你怎這時才到?”
即便不是坐陳大爺的牛車, 那也是與平時差不多時辰到的才是。
而在方才在進屋後,她就先換了一雙滿是泥濘的鞋子,像是途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虞瀅哆哆嗦嗦呼出一口冷氣, 又喝下一口薑湯後才解釋:“牛車在半道陷泥坑了, 所以才會這麽晚到。”
難怪會是這個時辰才到玉縣。
伏危見她還未緩過來, 起身回屋,片刻後把自己的厚衫取了過來過來, 輕緩披在她的肩上。
虞瀅微愣,正要說開口說不用了,伏危卻叮囑:“這幾天的天氣格外寒涼,明天就要出發去郡治了,可別在這個節骨眼上染上風寒。”
虞瀅聞言,也就作罷。
不過,多添一件衣裳在肩上,也多一分暖意。
外衫傳遞來暖意的同時,還挾待著一道淡淡的筆墨竹香,是伏危身上的氣息。
這氣息,很舒服。
虞瀅拉了拉肩上的衣裳。
伏危見她沒有拒絕,笑意浮現再臉上。
他與她道:“政策推行前,我與知縣大人說過藥田一事是你提議的,再者你在租賃田地的時候就把一年租金都結清了,更是不需要本地醫館派人去指導如何種植采藥,知縣便也就同意按照醫館收購的價格來收你的藥材。”
虞瀅聞言,心頭大石總算落了地。
她這次來玉縣的目的,除了與伏危一塊去郡治外,也想詢問關於她所種的藥材可否不送去醫館,價格是否能一如之前那樣。
伏危繼而解釋:“這政策主要是針對種植草藥的藥農,後期會更加完善,譬如進山采的草藥也會比種植的草藥更值錢。但現在是政策推行初期,連第一次草藥都還沒賣出去,再者山中凶險,所以並不鼓勵百姓進山采草藥。”
虞瀅也認同伏危所言。確實,如果讓百姓知道這山草藥更值錢,指不定都會冒險進山采藥,也更有甚者會荒廢藥田。
說到政策的事情,虞瀅免不得詢問伏危關於衙門的事情。
“現在衙門可還有人為難你?”
伏危淡然地拿起鐵鉗翻弄著陶盆中的柴火,再而放入兩根木頭,熠熠火光映在他的臉上,襯得他的五官更加的深邃英俊。
相對比半年前,伏危的變化很大。
初見那時不過是落難的年輕貴公子,短短六七個月,現在卻已是有擔當,且沉穩內斂的成年男子。
或者說更像是深臥水底的潛龍,總會有朝一日能翱翔至雲霄。
伏危弄完火盆,抬起頭含笑地望向她,回道:“我在衙門很順利,你莫要太擔心”
“那就好。”虞瀅也笑了笑。
伏危與她大概說著此番去郡治的安排。
“大人約莫要在郡治待五日,而這五日你隨我一塊住在客棧。白日我會隨著大人去郡府,你也可外出。”
五日的話,多少都會要花銷。
不過這是去開年終匯報,關於這種出差辦公,後世有各項報銷,就是不知道這玉縣衙門這般窮,有沒有報銷。
斟酌了一下後,虞瀅還是問道:“那可是要自掏腰包準備食宿?”
她全部的銀子也就隻有三兩左右,若是住在好的客棧,一宿就要花去個七八十文,那這也太貴了。
伏危知道她在意銀子,也知道她掙銀子辛苦,所以仔細詢問過了。
“衙門包食宿,而幕僚為單間,衙差則為四人一間。”
同去的幕僚隻伏危與錢幕僚兩個,兩間房的花銷不算多。
但衙差人數眾多,隻能是湊合一下。
虞瀅感歎,這幕僚和衙差待遇大不同,連著她也能沾一沾光。
雖然食宿不用擔心,可回想起伏危與知縣去郡治後會發生的事情,虞瀅心底到底有幾分擔憂。
這時,屋外傳來伏安喊吃飯的聲音,伏危先站起身,虞瀅猶豫了一下後,喊了他。
“伏危。”
伏危轉頭看向她:“嗯?”
虞瀅道:“若是在郡治發生什麽事情,莫要一個人鑽牛角尖,你也可以找我商量。”
“為何忽然這麽說?”她這麽一說,伏危有些不明所以。
虞瀅笑了笑,說:“就是怕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例如,此次郡治之行,伏危會遇上生父的故人。從故人的言語中會懷疑生父是否真的通敵了,以及懷疑到他的養父。
伏危一笑,點頭應道:“若是發生了什麽事,我定會與你說。”
有他這句話,虞瀅也起身去堂屋用中食。
下午,伏危去上值後,虞瀅為了應付這三日路程,去市集買一些食材。
天氣冷,也不用擔心做好的食材會壞,而在途中午時休息的時候可做飯,便能吃上熱飯,
因離衙門近,第二日也不用匆匆忙忙出門,待用完早膳時,天色稍亮,虞瀅才與伏危一同出門。
包袱放在伏危的腿上,虞瀅一邊撐著油紙傘避著小雨,一邊幫忙推一推他的輪椅。
知縣聽完之後,點了點頭:“現在也看不出什麽情況,藥材也要等到明年二月份才能播種,先說說商會的事情。”
伏危繼而道:“商會已然成立,第一批的藥材也快收好了,就等著送走了。”
第一批藥材多是從幾家醫館手中收購來的。
今年來玉縣收購藥材的藥商減少,以至於幾家醫館有許多藥材未能及時銷出去。
而護送的人,衙門對外招募了十人,幾家醫館也各送去兩人同行,衙門也會派四個身手還算是了得的衙差同行。
知縣問:“什麽時候去?”
“等年節過後送去,那時候送到北麵,天氣恰好暖和一些,也不至於冰天雪地的,而那個時候藥材正缺著,正好能賣一個好價錢。”
知縣“嗯”了一聲。
要是這批藥材能順利賣出去,玉縣的財政也不需要這麽捉襟見肘了。
幾句話詢問過後,知縣想起孫幕僚的事情,皺起眉頭問伏危:“三個月已經過去兩個月了,我怎麽瞧著孫幕僚好似沒有離開衙門的想法?”
伏危想了想,說:“不若大人找孫幕僚好好勸一勸,想必他能理解的。”
周知縣聞言,笑了一聲:“你是仗著我現在留你還有用處,便不打算想法子讓孫幕僚請辭了嗎?”
“在下不敢。”
“不敢,那你還不趕緊想辦法。這蒼梧郡郡下,也沒見哪個知縣有三個幕僚的,此番去郡治之後指不定會被郡守訓斥。”
想到這個,周知縣就覺得頭疼。
知縣現在都沒有安排活給孫幕僚了,就是讓他自己想明白,然後自動請辭。
可孫幕僚就是裝傻充愣,硬是不辭。
這人真是越老越糊塗了,留他一個體麵,他卻不要。
鬧到最後,知縣也不想留他麵子了。
隻是怕不給他麵子,那些受過他照拂的衙差,差役會心涼。
伏危應道:“孫幕僚會在年節之前自願離開的。”
知縣挑眉看他:“但願如此。”
從知縣書房出來,屋簷外飄下了蒙蒙細雨,伏危的神色微黯。
他知道從陵水村方向到玉縣所有牛車的時辰,也知道陳大爺歲數不好,所以冬天不來玉縣了。
阿瀅若要同去郡治,今日就會來玉縣。
這樣的天氣,想必阿瀅今日也不會來玉縣。
這一回,要是又錯過了見麵的時候,再見的話,隻能等到年節了。
伏危暗暗一歎,霧氣從口中呼出,白茫茫的。
他收回了目光,由著跑過來的小差役推著他離開。
今日有小雨,小差役自告奮勇的送他回去。
回到家中,敲向院門,是伏安來開的門。
伏安把小叔推進了院中,正要關門的時候,忽然一聲熟悉的聲音傳來:“等等!”
那一刹那,伏危以為出現了幻聽。
第81章 八十一章
陰雨綿綿, 天氣濕冷刺骨,路上三三兩兩的行人都縮著脖子,雙手交叉放入袖子中保暖。
虞瀅脖子上圍了一麵棉布, 頭帶著鬥笠,因棉衣之下穿著的是嚐試了幾回才做出來的麻毛衣,倒是比別人暖和一些。
可坐了大半個時辰沒有遮風擋雨的牛車,也被這濕冷寒風吹得牙齒打顫,瑟瑟發抖,連句話都說得不利索了。
進屋子後,在火盆前烤了許久的火才逐漸覺得緩和。
片刻後, 伏危端來一杯剛煮好的熱薑湯, 遞給她:“先喝口薑湯暖暖身子。”
虞瀅接過, 道過一聲“多謝”後, 才小口輕啜著熱氣氤氳的薑湯。
熱燙的薑湯緩緩入喉,再入腹, 暖意也漸漸的散開, 虞瀅臉色才恢複血氣。
捧著半碗熱薑湯暖手,虞瀅看向一個多月不見的伏危。
他也在看著自己。
虞瀅隻得移開目光, 望向地上的燒得“劈啪”作響的火盆。
伏危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 問:“你怎這時才到?”
即便不是坐陳大爺的牛車, 那也是與平時差不多時辰到的才是。
而在方才在進屋後,她就先換了一雙滿是泥濘的鞋子,像是途中發生了什麽事情。
虞瀅哆哆嗦嗦呼出一口冷氣, 又喝下一口薑湯後才解釋:“牛車在半道陷泥坑了, 所以才會這麽晚到。”
難怪會是這個時辰才到玉縣。
伏危見她還未緩過來, 起身回屋,片刻後把自己的厚衫取了過來過來, 輕緩披在她的肩上。
虞瀅微愣,正要說開口說不用了,伏危卻叮囑:“這幾天的天氣格外寒涼,明天就要出發去郡治了,可別在這個節骨眼上染上風寒。”
虞瀅聞言,也就作罷。
不過,多添一件衣裳在肩上,也多一分暖意。
外衫傳遞來暖意的同時,還挾待著一道淡淡的筆墨竹香,是伏危身上的氣息。
這氣息,很舒服。
虞瀅拉了拉肩上的衣裳。
伏危見她沒有拒絕,笑意浮現再臉上。
他與她道:“政策推行前,我與知縣大人說過藥田一事是你提議的,再者你在租賃田地的時候就把一年租金都結清了,更是不需要本地醫館派人去指導如何種植采藥,知縣便也就同意按照醫館收購的價格來收你的藥材。”
虞瀅聞言,心頭大石總算落了地。
她這次來玉縣的目的,除了與伏危一塊去郡治外,也想詢問關於她所種的藥材可否不送去醫館,價格是否能一如之前那樣。
伏危繼而解釋:“這政策主要是針對種植草藥的藥農,後期會更加完善,譬如進山采的草藥也會比種植的草藥更值錢。但現在是政策推行初期,連第一次草藥都還沒賣出去,再者山中凶險,所以並不鼓勵百姓進山采草藥。”
虞瀅也認同伏危所言。確實,如果讓百姓知道這山草藥更值錢,指不定都會冒險進山采藥,也更有甚者會荒廢藥田。
說到政策的事情,虞瀅免不得詢問伏危關於衙門的事情。
“現在衙門可還有人為難你?”
伏危淡然地拿起鐵鉗翻弄著陶盆中的柴火,再而放入兩根木頭,熠熠火光映在他的臉上,襯得他的五官更加的深邃英俊。
相對比半年前,伏危的變化很大。
初見那時不過是落難的年輕貴公子,短短六七個月,現在卻已是有擔當,且沉穩內斂的成年男子。
或者說更像是深臥水底的潛龍,總會有朝一日能翱翔至雲霄。
伏危弄完火盆,抬起頭含笑地望向她,回道:“我在衙門很順利,你莫要太擔心”
“那就好。”虞瀅也笑了笑。
伏危與她大概說著此番去郡治的安排。
“大人約莫要在郡治待五日,而這五日你隨我一塊住在客棧。白日我會隨著大人去郡府,你也可外出。”
五日的話,多少都會要花銷。
不過這是去開年終匯報,關於這種出差辦公,後世有各項報銷,就是不知道這玉縣衙門這般窮,有沒有報銷。
斟酌了一下後,虞瀅還是問道:“那可是要自掏腰包準備食宿?”
她全部的銀子也就隻有三兩左右,若是住在好的客棧,一宿就要花去個七八十文,那這也太貴了。
伏危知道她在意銀子,也知道她掙銀子辛苦,所以仔細詢問過了。
“衙門包食宿,而幕僚為單間,衙差則為四人一間。”
同去的幕僚隻伏危與錢幕僚兩個,兩間房的花銷不算多。
但衙差人數眾多,隻能是湊合一下。
虞瀅感歎,這幕僚和衙差待遇大不同,連著她也能沾一沾光。
雖然食宿不用擔心,可回想起伏危與知縣去郡治後會發生的事情,虞瀅心底到底有幾分擔憂。
這時,屋外傳來伏安喊吃飯的聲音,伏危先站起身,虞瀅猶豫了一下後,喊了他。
“伏危。”
伏危轉頭看向她:“嗯?”
虞瀅道:“若是在郡治發生什麽事情,莫要一個人鑽牛角尖,你也可以找我商量。”
“為何忽然這麽說?”她這麽一說,伏危有些不明所以。
虞瀅笑了笑,說:“就是怕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例如,此次郡治之行,伏危會遇上生父的故人。從故人的言語中會懷疑生父是否真的通敵了,以及懷疑到他的養父。
伏危一笑,點頭應道:“若是發生了什麽事,我定會與你說。”
有他這句話,虞瀅也起身去堂屋用中食。
下午,伏危去上值後,虞瀅為了應付這三日路程,去市集買一些食材。
天氣冷,也不用擔心做好的食材會壞,而在途中午時休息的時候可做飯,便能吃上熱飯,
因離衙門近,第二日也不用匆匆忙忙出門,待用完早膳時,天色稍亮,虞瀅才與伏危一同出門。
包袱放在伏危的腿上,虞瀅一邊撐著油紙傘避著小雨,一邊幫忙推一推他的輪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