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館還沒開,病患接踵而來, 荷包也隨之漸豐。


    一開始尋來的病患,或許都是旁人安排來的,後來有些則是因頻繁有病人來尋,左鄰右舍也就把她是名醫的消息傳了出去。


    人一旦紮堆而至,便會有群眾效應。


    虞瀅莫名其妙的就成了膾炙人口的女名醫。


    至豫章滿打滿算一個月,因日日都有人上門求診,也就耽擱了找適合開醫館的鋪子。


    正打算在巷口和門外各貼上一張暫不接待病患的告示, 周家二娘子, 也就是莫娘子差了人來請虞瀅過府一聚。


    虞瀅讓馬車稍等, 換了一身衣裳, 簡單收掇後才出門。


    此前,虞瀅剛來豫章不久就去拜訪過莫娘子, 隻是不湊巧, 莫娘子並不在府中,而後便開始忙碌了起來, 拜訪也耽擱了。


    約莫小半個時辰, 馬車便到了周府。


    有管事領著虞瀅入府, 穿院過橋,終到了一處院落。


    虞瀅隨著婆子進了院子,停在了正廳旁, 管事道:“二娘子就在廳中, 餘娘子請進。”


    虞瀅輕一頷首, 上前幾步往廳中望去,不僅見到了莫娘子, 還有一個兩鬢花白,麵容剛毅嚴肅,身形壯碩的男人。


    男人看著不到五十歲,但外貌絕對比真實年紀還要年輕。


    男人坐著,莫娘子則立在一旁。


    虞瀅入了院中,朝著上首的男人一拜:“民婦伏餘氏見過郡公。”


    座上的周宗主麵色不變,道:“不必多禮。”


    莫氏望向餘娘子。


    今日帶著兩個孩子過來給公爹婆母請安之際,便被公爹留了下來。


    公爹借用了她的人,讓她過半個時辰再過來招待客人,客人也是她認識的人。


    她猜測了半個時辰,都沒有猜到她也認識的客人竟是餘娘子。


    公爹找餘娘子有何事?


    因為餘娘子的醫術嗎?


    可豫章醫術好的人也不缺呀?


    周宗主並未讓兒媳退下,端起下人剛奉上的熱茶,撥弄杯蓋,平靜的問道:“看到我,你似乎並沒有半點驚訝之色。”


    虞瀅垂眸,從容應道:“今日喚民婦來周府,民婦鬥膽猜測應是郡公。”


    “為何猜是我?”


    “民婦初到豫章不久,郡公便讓民婦與其弟子去城外給受傷的將士醫治,後來頻頻有各種患上疑難雜症病患尋上門來,民婦也鬥膽猜測一二,是大人欲考民婦。”


    周宗主放下手中的杯盞,略為興味地望向廳中一派淡然的婦人。這婦人與她丈夫一樣,身上都有一種從容睿智的氣質。


    是個聰明的婦人。


    這對夫妻還真沒有一個是愚鈍的。


    與聰明人交談,也就不需要那般費心。


    “那你可知我為何要考核你?”


    “這點,民婦不敢妄加猜測。”


    若隻是要用她,但也不必這般大費周折,隻需讓她前來,找幾個病人考一考就是。


    因此,虞瀅才想不明白。


    周宗主開門見山:“我要在豫章辦一間醫塾學院,由你來做院長。”


    虞瀅與莫氏同時露出了驚詫之色。


    虞瀅道:“郡公看得起民婦,是民婦的榮幸,隻怕民婦學藝不精,怕擔不起這院長一職。”


    讓她去授課,情不可卻,定會應下,隻是這讓她做什麽院長,過於突然了。


    對於餘氏的婉拒,周宗主並沒有什麽反應。


    “傷重的將士,由你與其弟子縫合,傷勢恢複良好,幾乎沒有其他並發症。”


    “搜羅來的各種疑難雜症,八成以上你皆有醫治的辦法,便是醫術老道的大夫,也僅有七成。”


    虞瀅暗道她學的不知是多少位老祖宗留下來,再改良過的精華,醫術老道的大夫都未必有她涉足廣闊。


    “你的縫合之術確實比其他大夫要精良許多,醫術學識方麵也不輸老學究,就是帶出來的小弟子也是有本事的,由你做院長,是我深思熟慮過的。”


    沒本事的人是一定教不出出色的徒弟,但有本事的人也不未必能教出出色的徒弟。


    身有真本事,又能教出出色的徒弟,這便是周宗主先前要考核餘氏的目的。


    周宗主最後一句話的言外之意,虞瀅聽明白了——他已決定,她是拒絕不得的。


    思索片刻,她認了。


    “承蒙郡公賞識,民婦卻之不恭。”


    “既已應下,其他事宜會由鄭管事與你商議。”


    頓了頓,又道:“以縫合之術為重。”


    虞瀅頷首應“是”。


    “聽說你在尋開醫館的地方,既然也要做醫塾院長,那便並一塊吧,作為你應下做院長一職,給幾處你來選,所選之處贈予你。”


    話到最後,語氣肅嚴:“為醫塾書院院長,切不可懈怠,至於期間會遇上哪些困難,非大事自行處置。”


    虞瀅再度應是。


    周宗主從位上站起,離去前誇讚道:“你與伏危當真天作之合,都不是凡夫俗子之輩,若不出差錯,日後必成大器。”


    目送周宗主離去後,莫氏看向身旁之人:“公爹很少誇讚人,得公爹誇讚的人,必是得公爹賞識且看重的人,餘娘子與伏先生日後可期。”


    虞瀅態度謙遜:“也是承蒙郡公,大人與娘子看得起,我與夫君才有今日。”


    莫氏搖了搖頭:“看得起,也需得有真本事才成,餘娘子就莫要自謙了。”


    出了正廳,見到鄭管事,莫氏轉而對虞瀅道:“本想請餘娘子到我院子喝幾杯茶,但現在看來也不是時候,日後再一塊品茶吧。”


    虞瀅:“那便靜候娘子佳音了。”


    莫氏離開,鄭管事才道:“老叟先送娘子歸家,再細談醫塾之事。”


    “勞煩了。”


    虞瀅在周府待了不過一刻,從提出到敲定她做醫塾書院的院長卻不過是幾句話之間的事。


    虞瀅感覺到肩上的擔子,似乎更重了。


    鄭管事隨著餘娘子入了伏家,觀察了伏家的變化。


    先前來的時候,大略瞧了眼,與先前不同的是,外院的小院搭了個長棚子。


    棚子下擺了約莫二十張桌椅,最前邊對著底下也擺了一套桌椅。桌椅後支著一塊大竹板,一側擺了個繪有經絡穴位的木頭人。


    先前見過的那些小弟子則沒有被客人而至所擾,坐在位上,兩人合看一本書。


    且在這外院空餘的地方都栽種滿了草藥,每一種草藥旁都插有寫著藥材名的竹條。


    內院空出的地方也種滿了各種草藥。


    虞瀅察覺到鄭管事的視線,解釋:“這些都是往後要用到的草藥,既可以用,也可以加深學生們對草藥的認知了解。”


    入了書房,門戶敞開細談醫塾之事。


    醫塾所需之物,由周府出資,且每個月都會出五十兩作為醫塾支出。若有大支出,也可以上書請求,若無意外,三日內會有答複。


    醫塾為三個班,每班三十五人。


    八成學生由周府安排,餘下二成虞瀅自行做主。


    另,醫塾會另外安排兩個大夫,分別是辨別草藥識得其功效與方劑二課。


    虞瀅則是針灸與縫合,還有四診法。


    除卻教習醫術方麵,還會有專門教習箭術,拳術,劍術幾類的先生,意在強身與自保。


    從安排的這些課中,虞瀅看得出周宗主想要培養出一支既能上得了戰場自保,也能救死扶傷的軍醫隊。


    再說到虞瀅上值的時間。


    她每日上課需有兩個時辰,其餘時間自行分配。


    至於工錢,則算成學生束脩,每人月三百文,由周府來出。


    她每日隻需在醫塾上兩個時辰的課,也能有時間在醫館坐診。


    一日十二個時辰,四五個時辰用來忙碌,休沐二日。


    上值時間少,還有月三十貫左右的工錢,這已然是厚薪。


    話到最後,鄭管事道:“郡公的意思是醫塾開得越快越好,而現在有三處地方可選為做醫館醫塾,餘娘子且看看何時有空閑去瞧一瞧?”


    “擇日不如撞日,今日就去吧,明日就定下。”


    “既然餘娘子都這麽說了,今日便去瞧了。”


    三個地方都是差不多大,前為雙門鋪子,有二層。中為前院,再後是居住的後院。


    虞瀅的打算是——前邊的鋪子兩層一分為二,封實了,二鋪不相通,男女分診。


    且從鋪子與院子也封實,互不相同,從其他門進入。


    中院的屋子和院子分別為課室,課外室。


    後院則設為學生住宿。


    三個地方大小與環境都無甚區別,虞瀅便選了個距家較近的。


    但便是較近,步行也得約莫小半個時辰。


    選址定下,周府隻管醫塾的陳設,醫館如何裝潢與花銷則都是虞瀅自己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妖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妖嬈並收藏古代流放日常(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