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
古代流放日常(穿書) 作者:木妖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竟然輸給了不到十二歲的一個孩子!
伏安取得了第七名。
陳副手也參考了,正好第十名。
三十來名外的衛墉看到伏安的排名之後,整個人蔫蔫的,他三個月來廢寢忘食學習,竟然還追不上比自己小幾歲的伏安!
還比試什麽,他都已經注定要給伏安做小廝了!
衛墉還未等到讓他心下忐忑的比試,就先等來要去嶺南援軍的消息。
滿十五歲,按成績來排名,排夠五十人,不日從軍去嶺南援軍。
這消息衝散了眾人原本名次靠前的喜悅。
郭先生知曉學子要去嶺南後,便求見了郡公,自請一同前去。
“郭先生還是留在醫塾吧。”周宗主淡淡道。
郭先生道:“他們年紀輕,學藝尚不精,在下實在不放心,但求一同前往。”
周宗主讓他先坐下,然後才道:“郭先生還請放心,這一點餘院長已經提出來了,她也早提出了同行之事。”
郭先生聞言,一驚:“這簡直是胡鬧,這戰場豈是婦道人家能去的?再說那全是男子,她一個婦人萬般不便,她去了隻會幫倒忙!”說著便站了起來,朝著周宗主拱手請求:“還請郡公三思,莫要應下。”
周宗主瞧了他一眼,略微飄然地道:“那沒轍了,我已然應下。”
郭先生立刻道:“郡公不若收回成命,郡公之令,那餘氏自是不敢硬來。”
一聲餘氏,周宗主便聽出了他依舊是不服這女子為院長。
服不服,周宗主也不怎麽在意,但還是提醒道:“我聽鄭管事提起,你們三位先生似乎打了一個賭。”
郭先生背脊頓時一僵。
“聽說隻要有餘娘子隻要有弟子能在大考考入前十,你們二人便會對於院長心服口服。”
話到此,周宗主臉上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意:“可我這怎麽聽著,郭先生似乎隻是嘴上說說而已。”
語聲漸緩:“郭先生自己不守誠信,難不成也想讓一郡之主的我也做個言而無信之人?”
似乎帶著說笑的語氣,可落入郭先生耳中,卻讓他心驚膽戰,背脊冷寒。
他連忙道:“在下並無此意,方才是在下失言,還望郡公莫要大人有大量,莫要計較。”
周宗主收斂了溫和之色,肅嚴道:“我與郭先生不同,在我這,不管老少,也不管男女,隻要有用有才,我皆會重用。”
“我更不管郭先生對餘院長有什麽不滿,不管你是否想取而代之院長一職,但不要用嘴上說,用能耐說話。”
郭先生不敢再妄言,低著頭應道:“在下受教了。”
周宗主一擺手:“回去吧。”
郭先生戰戰兢兢地退出了書房,待離開了周宗主的院子,在前院看見郡公夫人身旁的管事,臉色蒼白朝其略微一搖頭。
管事明白他的意思後,低頭轉身離開,回去尋了郡公夫人。
郡公夫人正與兒媳飲茶,管事來後,她屏退了除卻兒媳以外的人。
管事道:“事情似乎辦砸了,顧先生臉色很差的從郡公的書房中出來。”
郡公夫人臉色變得難看。
原想著借著這一批軍醫,把那郭先生安插在周毅身邊培養成暗樁,可計劃不曾想還是落空了。
世子妃在旁道:“阿娘也不用太過失望,郭先生的幾個得意嫡子也在其中,總歸還是滲入進去了,周毅那邊有什麽消息,他們也能探聽到一些。”
雖是如此,但郡公夫人還是恨鐵不成鋼道:“好在還是有人進去了,那郭先生怎如此庸才,連一個婦人都比不上!”
世子妃道:“那婦人與她丈夫一樣,也是個有心計的,如今有公爹做靠山,郭先生自然是比不過。”
郡公夫人皺眉懷疑道:“郡公連三郎都甚少誇讚,那婦人本事真能大到讓郡公刮目相看?”
話到最後,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驀然一沉:“可別是走了什麽野路子才讓郡公刮目相看。”
世子妃明白了婆母的意思,驚了一下後才琢磨半晌,覺得不太可能。
“阿娘多慮了,府中的人都說了,公爹也就召見過兩回那婦人,每回都有旁人在,不可能有什麽的。”
聞言,郡公夫人臉色才稍霽。
看向管事:“不管走沒走什麽野路子,這夫妻二人留在周毅身邊,對三郎而言始終是個禍害,不能留,找個機會再把夫妻二人解決了。”
目光不知不間渙散了開來:“此事切莫讓世子知曉,他隻管外頭的大事,這些陰私便由我來做就好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哪怕三郎說過讓她不用再管,可身為母親的她,在知道有人威脅到自己的兒子,她怎麽可能不管!
去嶺南的人選定下,也確定了三日後出發後,便讓他們回去收拾行囊,同時與家人再相聚幾日。
家中都知虞瀅也要一同前去,都知夫妻倆說一不二的性子,也就沒有人勸她。
隻是大家都悶悶不樂罷了。
羅氏趁著這幾日,給兒媳準備了幹糧和衣物,還有讓她一同給兩個兒子帶去的衣物。
臨行前一日,羅氏把一枚平安符給了虞瀅:“這是我昨日去求的平安符,我不求你們三人建什麽功,隻求你們平平安安的回來。”
虞瀅收下了平安符,應道:“會的,我們都會平平安安回來的。”
婆媳說了一會話後,溫杏與伏寧抱著枕頭來敲了門。
溫杏道:“寧寧知道你明日要離開,今晚鬧著與你一塊睡,我琢磨著我可能也睡不著,也一起過來了。”
一大一小睜著圓不溜秋的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虞瀅,讓人難以拒絕。
羅氏看了她們母女一眼,想了想後,也試探道:“我今晚也睡不著,要不我與她們也睡在這屋?”
虞瀅:……
大家怎就這麽愛湊熱鬧?
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章
有兩匹反向而來的快馬幾乎同時入了武陵郡, 直奔太守府。
嶺南和皇城的兩封密函也同時到了武陵郡霍太守手中。
霍善榮閱了兩封密函,臉沉沉地看向心腹。
“先前搶奪豫章送去的那一批軍糧,未運出嶺南便被嶺南的悍匪搶了。”
心腹郎將一驚:“軍糧被搶, 大人該如何向陛下交代?”
霍善榮冷笑了一聲,把最後皇城的密函捏在手心之中,麵色沉沉:“陛下送來的密函,正是詢問豫章軍糧一事,還道若是第二次送糧,便繼續劫。”
若是這次軍糧不能順利上繳,恐怕皇帝也會懷疑他私藏, 欲謀反了。
郎將一愣, 沉默一會後呐呐道:“軍餉怎是那般好劫的, 先前一次借糧便損失了不少的將士, 此次豫章再送軍餉,必然部署更嚴, 陛下就算再忌憚豫章, 也不能讓大人一次又一次把兵力折損在這裏頭,怎瞧著陛下這是在……”
話到嘴邊, 郎將卻不敢再言。
霍善榮瞧了眼他:“隻你我二人, 有何不能言?”
郎將聞言, 隻躊躇了兩息,便把未盡之意說了出來。
“陛下在削弱豫章兵力的時候,好似……也在削弱武陵的兵力。”
霍善榮毫無意外。
如此淺顯的道理, 一看就明白了。
新帝登基, 不服之人比比皆是, 不管哪一方勢力,新帝都在提防著。
哪怕他暗中為其效力了二十年, 新帝也在提防著他。
現在天下不穩,本應該拉攏有從龍之功的功臣,而不是愚蠢的懷疑打壓,或是削弱。
帝王不是蠢笨,而是身居高位,年事已高。早已習慣下令,下邊的人隻管做便成,哪裏管你是否難做,隻要結果。
郎將開頭說了大不敬的話,索性繼續低聲道:“陛下近七十的高齡才登基,這難免年老了糊塗,疑神疑鬼,如今亂事四起,陛下雖用武力鎮壓,可卻也是讓各地領兵平亂,皇城的兵力卻是半點也不損。”
下屬所言,也是霍善榮心結所在。
七十歲高齡即位,儲君卻未立,皇城暗探送來的信息中,奪嫡的皇子一眾,已經沒了兩個,這裏邊沒新帝的推波助瀾,霍善榮是不信的。
顯然,帝王疑心越發的重了,不光是他們這些地方勢力,便是親兒子都在防。
畢竟覬覦那個位置已經數十年了,如今好不容易登上了高位,看誰都像是要搶他的皇位。
如今揭竿而起的有,打著誅殺亂臣賊子的也有,他看這皇位未必真的能坐穩。
沉思半晌,忽然開口:“與其效忠風雨飄搖的皇城,不如另辟一番天地。”
郎將猜測一二,問:“大人可是要向豫章投誠?”
霍善榮似乎聽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一般,哈哈哈哈大笑,笑得郎將莫名。
笑聲截然而至,神色驀然一厲:“這皇位他能坐得,我怎就不能坐了?”
既能說出這樣的話,便說明早有所想。
郎將一驚,略略定神後,抱拳拱手表忠心:“屬下誓死追隨大人!”
霍善榮把手中捏得皺巴巴的密函扔到了桌麵上,悠悠的道:“百年間,帝位更換了三回,怎麽輪都該輪到武陵了。”
郎將心緒已然沉穩:“大人,那這豫章的軍糧如何打算?”
“豫章百年世家,實力雄厚,周家宗主不是什麽善茬,未必會真心屈於亂臣賊子之下,定然想了後招,那位置可不止我一人想爭。”
琢磨了一下後,道:“差個人秘密出城趕去豫章,把皇帝一麵讓豫章平亂,一麵又派我截糧,讓豫章軍與蒼梧郡兩敗俱傷之事告知周宗主。”
郎將斟酌後,道:“周宗主雖會信大人所言,可未必會願與大人同盟。”
霍善榮一笑:“我要的不是同盟,也不是讓那周宗主信我,我不過要告訴他,這位帝王我不伺候了,他所為我皆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笑意更深,把嶺南來的密函給了郎將:“總不能沒有表示,把這密函給周家宗主,我想他能明白我的意思。”
議起豫章周家,便會想起豫章老太爺去世時在周家受的辱。
伏安取得了第七名。
陳副手也參考了,正好第十名。
三十來名外的衛墉看到伏安的排名之後,整個人蔫蔫的,他三個月來廢寢忘食學習,竟然還追不上比自己小幾歲的伏安!
還比試什麽,他都已經注定要給伏安做小廝了!
衛墉還未等到讓他心下忐忑的比試,就先等來要去嶺南援軍的消息。
滿十五歲,按成績來排名,排夠五十人,不日從軍去嶺南援軍。
這消息衝散了眾人原本名次靠前的喜悅。
郭先生知曉學子要去嶺南後,便求見了郡公,自請一同前去。
“郭先生還是留在醫塾吧。”周宗主淡淡道。
郭先生道:“他們年紀輕,學藝尚不精,在下實在不放心,但求一同前往。”
周宗主讓他先坐下,然後才道:“郭先生還請放心,這一點餘院長已經提出來了,她也早提出了同行之事。”
郭先生聞言,一驚:“這簡直是胡鬧,這戰場豈是婦道人家能去的?再說那全是男子,她一個婦人萬般不便,她去了隻會幫倒忙!”說著便站了起來,朝著周宗主拱手請求:“還請郡公三思,莫要應下。”
周宗主瞧了他一眼,略微飄然地道:“那沒轍了,我已然應下。”
郭先生立刻道:“郡公不若收回成命,郡公之令,那餘氏自是不敢硬來。”
一聲餘氏,周宗主便聽出了他依舊是不服這女子為院長。
服不服,周宗主也不怎麽在意,但還是提醒道:“我聽鄭管事提起,你們三位先生似乎打了一個賭。”
郭先生背脊頓時一僵。
“聽說隻要有餘娘子隻要有弟子能在大考考入前十,你們二人便會對於院長心服口服。”
話到此,周宗主臉上露出了意味不明的笑意:“可我這怎麽聽著,郭先生似乎隻是嘴上說說而已。”
語聲漸緩:“郭先生自己不守誠信,難不成也想讓一郡之主的我也做個言而無信之人?”
似乎帶著說笑的語氣,可落入郭先生耳中,卻讓他心驚膽戰,背脊冷寒。
他連忙道:“在下並無此意,方才是在下失言,還望郡公莫要大人有大量,莫要計較。”
周宗主收斂了溫和之色,肅嚴道:“我與郭先生不同,在我這,不管老少,也不管男女,隻要有用有才,我皆會重用。”
“我更不管郭先生對餘院長有什麽不滿,不管你是否想取而代之院長一職,但不要用嘴上說,用能耐說話。”
郭先生不敢再妄言,低著頭應道:“在下受教了。”
周宗主一擺手:“回去吧。”
郭先生戰戰兢兢地退出了書房,待離開了周宗主的院子,在前院看見郡公夫人身旁的管事,臉色蒼白朝其略微一搖頭。
管事明白他的意思後,低頭轉身離開,回去尋了郡公夫人。
郡公夫人正與兒媳飲茶,管事來後,她屏退了除卻兒媳以外的人。
管事道:“事情似乎辦砸了,顧先生臉色很差的從郡公的書房中出來。”
郡公夫人臉色變得難看。
原想著借著這一批軍醫,把那郭先生安插在周毅身邊培養成暗樁,可計劃不曾想還是落空了。
世子妃在旁道:“阿娘也不用太過失望,郭先生的幾個得意嫡子也在其中,總歸還是滲入進去了,周毅那邊有什麽消息,他們也能探聽到一些。”
雖是如此,但郡公夫人還是恨鐵不成鋼道:“好在還是有人進去了,那郭先生怎如此庸才,連一個婦人都比不上!”
世子妃道:“那婦人與她丈夫一樣,也是個有心計的,如今有公爹做靠山,郭先生自然是比不過。”
郡公夫人皺眉懷疑道:“郡公連三郎都甚少誇讚,那婦人本事真能大到讓郡公刮目相看?”
話到最後,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驀然一沉:“可別是走了什麽野路子才讓郡公刮目相看。”
世子妃明白了婆母的意思,驚了一下後才琢磨半晌,覺得不太可能。
“阿娘多慮了,府中的人都說了,公爹也就召見過兩回那婦人,每回都有旁人在,不可能有什麽的。”
聞言,郡公夫人臉色才稍霽。
看向管事:“不管走沒走什麽野路子,這夫妻二人留在周毅身邊,對三郎而言始終是個禍害,不能留,找個機會再把夫妻二人解決了。”
目光不知不間渙散了開來:“此事切莫讓世子知曉,他隻管外頭的大事,這些陰私便由我來做就好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哪怕三郎說過讓她不用再管,可身為母親的她,在知道有人威脅到自己的兒子,她怎麽可能不管!
去嶺南的人選定下,也確定了三日後出發後,便讓他們回去收拾行囊,同時與家人再相聚幾日。
家中都知虞瀅也要一同前去,都知夫妻倆說一不二的性子,也就沒有人勸她。
隻是大家都悶悶不樂罷了。
羅氏趁著這幾日,給兒媳準備了幹糧和衣物,還有讓她一同給兩個兒子帶去的衣物。
臨行前一日,羅氏把一枚平安符給了虞瀅:“這是我昨日去求的平安符,我不求你們三人建什麽功,隻求你們平平安安的回來。”
虞瀅收下了平安符,應道:“會的,我們都會平平安安回來的。”
婆媳說了一會話後,溫杏與伏寧抱著枕頭來敲了門。
溫杏道:“寧寧知道你明日要離開,今晚鬧著與你一塊睡,我琢磨著我可能也睡不著,也一起過來了。”
一大一小睜著圓不溜秋的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虞瀅,讓人難以拒絕。
羅氏看了她們母女一眼,想了想後,也試探道:“我今晚也睡不著,要不我與她們也睡在這屋?”
虞瀅:……
大家怎就這麽愛湊熱鬧?
第176章 一百七十六章
有兩匹反向而來的快馬幾乎同時入了武陵郡, 直奔太守府。
嶺南和皇城的兩封密函也同時到了武陵郡霍太守手中。
霍善榮閱了兩封密函,臉沉沉地看向心腹。
“先前搶奪豫章送去的那一批軍糧,未運出嶺南便被嶺南的悍匪搶了。”
心腹郎將一驚:“軍糧被搶, 大人該如何向陛下交代?”
霍善榮冷笑了一聲,把最後皇城的密函捏在手心之中,麵色沉沉:“陛下送來的密函,正是詢問豫章軍糧一事,還道若是第二次送糧,便繼續劫。”
若是這次軍糧不能順利上繳,恐怕皇帝也會懷疑他私藏, 欲謀反了。
郎將一愣, 沉默一會後呐呐道:“軍餉怎是那般好劫的, 先前一次借糧便損失了不少的將士, 此次豫章再送軍餉,必然部署更嚴, 陛下就算再忌憚豫章, 也不能讓大人一次又一次把兵力折損在這裏頭,怎瞧著陛下這是在……”
話到嘴邊, 郎將卻不敢再言。
霍善榮瞧了眼他:“隻你我二人, 有何不能言?”
郎將聞言, 隻躊躇了兩息,便把未盡之意說了出來。
“陛下在削弱豫章兵力的時候,好似……也在削弱武陵的兵力。”
霍善榮毫無意外。
如此淺顯的道理, 一看就明白了。
新帝登基, 不服之人比比皆是, 不管哪一方勢力,新帝都在提防著。
哪怕他暗中為其效力了二十年, 新帝也在提防著他。
現在天下不穩,本應該拉攏有從龍之功的功臣,而不是愚蠢的懷疑打壓,或是削弱。
帝王不是蠢笨,而是身居高位,年事已高。早已習慣下令,下邊的人隻管做便成,哪裏管你是否難做,隻要結果。
郎將開頭說了大不敬的話,索性繼續低聲道:“陛下近七十的高齡才登基,這難免年老了糊塗,疑神疑鬼,如今亂事四起,陛下雖用武力鎮壓,可卻也是讓各地領兵平亂,皇城的兵力卻是半點也不損。”
下屬所言,也是霍善榮心結所在。
七十歲高齡即位,儲君卻未立,皇城暗探送來的信息中,奪嫡的皇子一眾,已經沒了兩個,這裏邊沒新帝的推波助瀾,霍善榮是不信的。
顯然,帝王疑心越發的重了,不光是他們這些地方勢力,便是親兒子都在防。
畢竟覬覦那個位置已經數十年了,如今好不容易登上了高位,看誰都像是要搶他的皇位。
如今揭竿而起的有,打著誅殺亂臣賊子的也有,他看這皇位未必真的能坐穩。
沉思半晌,忽然開口:“與其效忠風雨飄搖的皇城,不如另辟一番天地。”
郎將猜測一二,問:“大人可是要向豫章投誠?”
霍善榮似乎聽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一般,哈哈哈哈大笑,笑得郎將莫名。
笑聲截然而至,神色驀然一厲:“這皇位他能坐得,我怎就不能坐了?”
既能說出這樣的話,便說明早有所想。
郎將一驚,略略定神後,抱拳拱手表忠心:“屬下誓死追隨大人!”
霍善榮把手中捏得皺巴巴的密函扔到了桌麵上,悠悠的道:“百年間,帝位更換了三回,怎麽輪都該輪到武陵了。”
郎將心緒已然沉穩:“大人,那這豫章的軍糧如何打算?”
“豫章百年世家,實力雄厚,周家宗主不是什麽善茬,未必會真心屈於亂臣賊子之下,定然想了後招,那位置可不止我一人想爭。”
琢磨了一下後,道:“差個人秘密出城趕去豫章,把皇帝一麵讓豫章平亂,一麵又派我截糧,讓豫章軍與蒼梧郡兩敗俱傷之事告知周宗主。”
郎將斟酌後,道:“周宗主雖會信大人所言,可未必會願與大人同盟。”
霍善榮一笑:“我要的不是同盟,也不是讓那周宗主信我,我不過要告訴他,這位帝王我不伺候了,他所為我皆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笑意更深,把嶺南來的密函給了郎將:“總不能沒有表示,把這密函給周家宗主,我想他能明白我的意思。”
議起豫章周家,便會想起豫章老太爺去世時在周家受的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