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二十來歲的小年輕鄭軍還是綽綽有餘的,鄭軍忍著嘴角的疼繼續說:“我跟你可不一樣,我一個看倉庫的一個月就21塊錢,你呢?你一個月最少28塊錢,比我工資高太多了,再說我本來就幹不了幾年了,你還年輕,以後還要在供銷社幹幾十年呢,你自己想想誰更需要供銷社這個工作。”
武鎮川被鄭軍一番話說得動搖了,但讓他憋屈給出醫藥費他又不甘心,站在原地遲遲沒接話。
鄭軍一臉勝券在握的表情,點點腳,朝他伸出手,“給錢吧。”
武鎮川經過一分鍾的思想掙紮,最終還是決定花錢了事,從兜裏掏出一塊五,“就這些了,不能再多了。”
一塊五也是錢,鄭軍數了下,揣進自己懷裏,轉身打算走人。
武鎮川不放心,在身後追問道:“明天你打算怎麽跟主任說?”
鄭軍看都沒看他,瀟灑回:“就說上廁所不小心摔著了,理由一大堆。”
攤上這樣的人,武鎮川隻能認栽,怪自己意誌不堅定。
他理虧他認了,但經過這次事情武鎮川也吃到了教訓,鄭軍和李廣平這兩個都不是好人,以後還是少接觸為好,保不準背地裏給你放一箭。
第二天的午飯時間,姚海芸自然也察覺出了供銷社裏奇怪的氣氛,尤其是鄭軍臉上的傷太明顯了,再一結合李廣平此時津津有味的表情,姚海芸大致猜到了昨晚發生了什麽事。
肯定是水果罐頭被李廣平拿了,武鎮川和鄭軍回去找沒找到,都以為是對方拿的,打了一架。
李廣平坐在台階上抽旱煙,嘴裏還在回味夜裏吃的水果罐頭,不枉他熬到淩晨跑到沙灘上去把罐頭挖出來帶回家,幾瓣黃桃把他吃美了,難怪這東西賣得貴呀,是真好吃!
姚海芸走到鄭軍麵前,關懷問道:“鄭大哥,你這臉怎麽了?”
正在洗菜的武鎮川頓時警惕,豎起耳朵聽他們的對話。
供銷社的保管員可是個肥差,就是沒收下武鎮川的醫藥費,鄭軍也不可能跟姚海芸坦白,也就武鎮川經不住嚇,幾句話就被他帶跑了。
鄭軍對姚海芸笑笑,“沒事,就是起夜上廁所不小心撞上樹了。”
武鎮川稍微放心了點。
李廣平雖然不知道昨晚他跟武鎮川到底發生了什麽,但心裏也能猜出來一點,毫不留情嘲笑他:“昨天夜裏月光那麽亮你還能撞上樹啊?老鄭啊,你這眼神是不是年紀大了看不清了。”
鄭軍還是笑,暗戳戳反問道:“哦?老李你睡得也挺晚啊,都知道夜裏月亮很亮。”
姚海芸隨口接了話茬,看向李廣平:“是啊,李采購你昨晚幾點睡的?我記得我昨晚十點多鍾睡的,那會兒月亮還不是很亮。”
武鎮川心裏還恨著李廣平,就是他害自己沒了五罐罐頭還搭進去一塊五毛錢,在不暴露的情況下,他不介意給李廣平添點堵,也跟著問道:“李采購你夜裏這是幹嘛去了?睡這麽晚。”
合起夥整他呢,李廣平才不怕,笑嗬嗬道:“下班後我去醫生那開了點藥,挺管用的,夜裏起來上廁所,你還別說,存了幾天沒拉的屎就是多!”
今天掌勺的是梁麗潔,聽到李廣平的話嫌棄得直皺眉,惡心壞了,“正在做飯呢,能不能別說屎啊屎的,都沒胃口了。”
李廣平又說:“有啥惡心的,吃喝拉撒是個人都有。”
說著他悠哉悠哉走了過來,“我看看咱們供銷社今天的午飯是啥?”
梁麗潔沒搭話,把洗好的黑藻菜放進去,加上地瓜葉黃豆餅,一熬一大鍋,這就是今天的午飯了。
鍋裏沒什麽油花,說是麵條更像是雜湯,混合麵擀成的麵條在裏麵尤為突出,混合麵說是麵,裏麵其實沒多少小麥粉,更多的是糠粃,皮殼和豆餅,混合著十幾種雜料,經常是手邊有什麽都打碎了往裏加,吃多了不僅放屁放不出來,還很容易喇屁.眼。
李廣平隻是看了一眼就覺得肚子疼,嚷嚷開來:“怎麽今天還是吃混合麵?這個月吃了七八次了,吃得我這幾天肚子都不舒服。”
要是能有別的糧食,梁麗潔也不願意吃混合麵,但供銷社每個月口糧有限,也不可能天天吃白米麵,她好言好語解釋道:“麵都吃完了,隻能做這個,我看明天能不能做點豆餅,配魚幹燉蘿卜。”
陳興海脾氣就沒她這麽好了,瞪了李廣平一眼,“有麵就不錯了,這怪誰?不就是你們前幾年老是買一堆沒用的東西回來,現在供銷社還欠了一屁股債呢,嫌難吃就把你家的麵搬過來,不然別說話,愛吃不吃,你餓著吧。”
姚海芸剛來這幾天,因為不熟悉,大家在她麵前脾氣都有點收著,這兩天漸漸開始暴露出本性,她看出來了,作為出納的陳興海對李廣平和姚國旭意見很大。
李廣平是不敢得罪陳興海的,一來他是真心虛,知道供銷社現在的欠債情況確實主要是因為他們前幾年的大購大銷。二來他們平時很多賬都要陳興海來批,有求於人。
因而被陳興海這麽一頓罵他也沒生氣,依然是和顏悅色的,“好好好我不說了,你們做飯辛苦了。”
姚海芸從小到大也沒少吃混合麵,但怎麽說呢,有的吃就不錯了,起碼裏麵真有糧食,吃了不至於餓著肚子。
魚幹加進湯裏有種鮮味,雖然沒有綠葉菜,他們島上的海藻菜也很好吃,配上混合麵別有一番風味。
姚海芸早在來的第一天就去看了下他們供銷社的糧庫,各類海鮮幹貨不缺,少的是細糧和粗糧,當然這也是島上大多數人家都缺乏的。
不過聽完陳興海的話,她倒是真好奇供銷社現在到底欠了多少錢,姚海芸等不及了,下午先讓梁麗潔把這五年的總分類賬簿和明細分類賬簿先給她看一下,這些都是她應該在過去的工作中完成的。
梁麗潔從桌子上先給她找出了1959年到1961年這三年的賬簿,“1962年到1964年的我剛好統計數額要用到,等明天整理好了再給你,另外這裏1959年的賬簿是上一個趙會計做的,因為時間過去比較久了,有些字跡可能看不太清,如果有不認識的可以問我,基本上我都能認出來。”
姚海芸點點頭,先翻開了總分類賬,所謂總分類賬,指的是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的借、貸金額的總數,它跟明細分類賬是相互關係,明細分類賬是對總賬的補充。
跟後世在電腦上做的表格不同,現在的供銷社會計賬簿基本是純人工用尺子和筆畫出來的,無論是之前的趙會計還是現在的梁會計,兩個人的字體都比較清秀,繪製的表格也很幹淨,一目了然,姚海芸看下來毫不費勁。
下午除了要蓋幾個章就沒什麽別的事了,姚海芸專心看賬簿,出現在眼前的數額她是越看越吃驚,她感覺自己都快不認識阿拉伯數字了,南營島供銷社不大,銀行借款還不少。
僅僅是1959年一年就分四次一共在銀行借了4000元,1961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000元。
姚海芸還記得,1962年那次人民銀行豁免南營島農業合作社的貸款才5000元,對比下來,南營島這欠款,簡直不是一個小窟窿,而是根本無處可補。
難怪趙天磊被調職,會讓她一個新人來當主任,就這貸款數額,真大佬也不願意接盤,沒幾年絕對還不完。
混合麵還能吃上就謝天謝地吧,起碼沒喝西北風,姚海芸暗暗咬牙。
第10章
看完這兩年的賬簿,姚海芸再次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重任,首先最重要的肯定還是還貸款掙錢,掙錢才是第一等要事。
要想掙錢,自然要從供銷社當前的收入來源入手。
姚海芸分析了下,當前供銷社主要的收入來源有四部分,第一是農副產品的購銷,即從生產隊收購農副產品,再銷售到城市裏,從中賺取差價。第二是常規的農資銷售,除了常規農具,化肥和農藥,南營島生產隊對海帶養殖工具的購買量一直很高。
第三是門市部日常零售收入,第四是再生資源。
農資銷售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除非過幾年島上養殖風向發生重大變化,否則近幾年大概率還是海帶養殖占據主要地位,隨著今年海帶養殖收入的增加,生產隊養殖海帶的需求量會增加,但整體起伏不會太大。
再生資源說白了就是廢品回收,也賺不了太多。
門市部日常的零售收入,這方麵可以花心思,但也不能太強求高收入,畢竟整個南營島的經濟水平在這擺著,漁民口袋沒錢,就是想買也有心無力。
姚海芸想了半天,隻有農副產品購銷或許可以扭轉供銷社負債的局麵。
南營島有什麽?海產品。
海帶,對蝦,青花魚,這些都是南營島常規的購銷商品,但在市麵上的競爭力很弱,難以打出名氣,也賣不出高價。
要姚海芸說,島上還是刺參,海膽和鮑魚,雖然在他們漁民眼裏並不是什麽稀罕物,但這些在城市裏可是非常受歡迎且價高的海產品。
即使後麵水產養殖大發展,會出現大量的養殖海參,海膽和鮑魚,但在純野生的海產品麵前,依然是差了一截。
受活體海鮮運輸技術的限製,加之這部分海產品產量太少,南營島一直沒有這部分海產品的購銷計劃。
如果她能找到合適的海鮮運輸條件和收購商,那她就能把這部分海產品賣出去了!
姚海芸還記得隊裏去年曾買過兩台潛水器用來捕撈,因為新鮮,潛水器剛買回來那會兒隊裏很多人都去參觀了,她也看過一眼,不過後來開學她回了學校學習,後來生產隊到底用潛水器捕了多少東西,誰是潛水員,她也沒關注過了。
如果她提議合作,願意收購他們捕撈來的海產品,島上的生產隊應該都不會拒絕。
姚海芸這麽一想豁然開朗,是啊,她怎麽忘了海島最大的優勢。
除了供銷社外部創收,供銷社內部的改革也刻不容緩,像鄭軍李廣平之流,這種供銷社的蛀蟲,她早晚要揪出他們的狐狸尾巴依法懲處,不能讓他們繼續在供銷社蹦躂了。
在那之前,她要掌握確鑿的證據。
供銷社崗位一直是國家統一分配,作為固定工,甭管供銷社經營情況如何,該發的工資該有的待遇都要有,這也是鄭軍和李廣平肆無忌憚的原因之一,因為她沒有資格開除,除非他們犯了重大錯誤。
看著眼前的負債,姚海芸想想就頭疼,一到下班時間也沒多待,飛快溜了。
姚海芸下班回家的路上,離家裏還有一段距離,老遠聽到樓頂上有人喊她的名字,她抬頭一看,麵前這個長著可愛娃娃臉的嬌俏女孩正是她快半年未見的好朋友姚潤喜。
姚潤喜坐在自家房頂上,一邊揮手一邊大聲喊:“海芸!”
姚海芸聽到聲音麵上一喜,急忙朝她家走了過去,姚潤喜踩著木梯子慢慢下來,親切地挽著姚海芸的胳膊,“我就猜到你這個點該下班了,一直在房頂上等著你呢。”
久別重逢,姚海芸也很開心,忙問道:“你什麽時候回來的?我媽說你們去青虹島了。”
姚潤喜的父親姚大勇是油匠,通俗點說就是給家具上漆刷銅油的,誰家打了新家具,需要幫忙上漆畫圖案的,都會找姚大勇。
姚大勇雖然是生產隊的一員,但一般不需要幹農活或者在海上工作,隻需要每年年初跟生產隊簽個協議,每年交多少錢給隊裏,生產隊再按照這個錢給他們記工分。
姚潤喜母親去世得早,姚大勇帶著女兒生活,因為南營島本地每個月能接到的油匠活有限,為了生活,他經常是幾個島來回跑,一般一去就是一個多星期,吃住就在雇主家裏。
姚潤喜初中畢業以後也跟著父親做起了油匠工作,距今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如今也是一位非常成熟的油匠匠人了。
“今天下午剛坐船回來,回來的路上在碼頭那邊買了點葡萄,你嚐嚐,挺甜的。”
姚潤喜掀開一直蓋在果盤上的草編蓋子,推到姚海芸麵前,“別跟我客氣。”
兩個人從上小學開始就是很好的朋友,一直當同桌,姚海芸在她麵前也不拘謹,大方吃起了葡萄,輕聲問她:“這個月還要走嗎?”
“我想走,但我爸不讓我走,非讓我這個月留在家裏相親,說我該嫁出去了。”
姚海芸歎了口氣,感同身受,“別說了,我爸媽也在催呢。”
“我才不嫁呢。“
姚潤喜嘟著嘴,不滿道:“你看咱們島上的女人多苦啊,男人出海捕魚一走就是幾個星期,留老婆在家又是照顧孩子,又是侍奉公婆,還要織漁網掙工分,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幾半用,好不容易等到男人回來了,回來就裝大爺,還要各種使喚老婆做事。”
姚海芸點點頭,“是啊。”
“所以嘛,為什麽要嫁人啊。“
姚潤喜看向自己的好朋友,“你呢?你想嫁人嗎?”
姚海芸想了想,“我嘛,暫時不打算,起碼之後三年絕對不結婚,至於以後,就看緣分吧,能遇到當然是好事,遇不到拉倒,我又不靠愛情生活。”
姚潤喜托著臉暢想,“啊……真希望有個帥哥從天而降!”
姚海芸哈哈大笑,姚潤喜想著想著忽然又停了,拍了拍她的手:“哦對,我今天回來還碰到建業哥了,他今天也回來了,說是會在島上休息一周再走。“
葉建業是跑運輸船的,一個月大概跑兩趟,平時不常回家。
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姚海芸也很久沒見到他了,笑道:“這麽巧。”
姚潤喜朝她努努眼,“肯定是聽說你回來了,所以也趕緊回來了唄。“
姚海芸輕輕擰了下她的臉,“後續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兒汙要死藥死妖爾別胡說啊,對我們倆影響都不好。“
“哪有人啊,這裏隻有我們倆。“
姚潤喜認真問道:“你真不喜歡他?”
姚海芸表情坦然:“我喜歡他啊,但這隻是朋友之間的喜歡,無關愛情。”
她站了起來,“行了,我也該回家了,還有事要問我爸呢。”
姚潤喜在身後喊,“明天下班了來找我玩啊~”
武鎮川被鄭軍一番話說得動搖了,但讓他憋屈給出醫藥費他又不甘心,站在原地遲遲沒接話。
鄭軍一臉勝券在握的表情,點點腳,朝他伸出手,“給錢吧。”
武鎮川經過一分鍾的思想掙紮,最終還是決定花錢了事,從兜裏掏出一塊五,“就這些了,不能再多了。”
一塊五也是錢,鄭軍數了下,揣進自己懷裏,轉身打算走人。
武鎮川不放心,在身後追問道:“明天你打算怎麽跟主任說?”
鄭軍看都沒看他,瀟灑回:“就說上廁所不小心摔著了,理由一大堆。”
攤上這樣的人,武鎮川隻能認栽,怪自己意誌不堅定。
他理虧他認了,但經過這次事情武鎮川也吃到了教訓,鄭軍和李廣平這兩個都不是好人,以後還是少接觸為好,保不準背地裏給你放一箭。
第二天的午飯時間,姚海芸自然也察覺出了供銷社裏奇怪的氣氛,尤其是鄭軍臉上的傷太明顯了,再一結合李廣平此時津津有味的表情,姚海芸大致猜到了昨晚發生了什麽事。
肯定是水果罐頭被李廣平拿了,武鎮川和鄭軍回去找沒找到,都以為是對方拿的,打了一架。
李廣平坐在台階上抽旱煙,嘴裏還在回味夜裏吃的水果罐頭,不枉他熬到淩晨跑到沙灘上去把罐頭挖出來帶回家,幾瓣黃桃把他吃美了,難怪這東西賣得貴呀,是真好吃!
姚海芸走到鄭軍麵前,關懷問道:“鄭大哥,你這臉怎麽了?”
正在洗菜的武鎮川頓時警惕,豎起耳朵聽他們的對話。
供銷社的保管員可是個肥差,就是沒收下武鎮川的醫藥費,鄭軍也不可能跟姚海芸坦白,也就武鎮川經不住嚇,幾句話就被他帶跑了。
鄭軍對姚海芸笑笑,“沒事,就是起夜上廁所不小心撞上樹了。”
武鎮川稍微放心了點。
李廣平雖然不知道昨晚他跟武鎮川到底發生了什麽,但心裏也能猜出來一點,毫不留情嘲笑他:“昨天夜裏月光那麽亮你還能撞上樹啊?老鄭啊,你這眼神是不是年紀大了看不清了。”
鄭軍還是笑,暗戳戳反問道:“哦?老李你睡得也挺晚啊,都知道夜裏月亮很亮。”
姚海芸隨口接了話茬,看向李廣平:“是啊,李采購你昨晚幾點睡的?我記得我昨晚十點多鍾睡的,那會兒月亮還不是很亮。”
武鎮川心裏還恨著李廣平,就是他害自己沒了五罐罐頭還搭進去一塊五毛錢,在不暴露的情況下,他不介意給李廣平添點堵,也跟著問道:“李采購你夜裏這是幹嘛去了?睡這麽晚。”
合起夥整他呢,李廣平才不怕,笑嗬嗬道:“下班後我去醫生那開了點藥,挺管用的,夜裏起來上廁所,你還別說,存了幾天沒拉的屎就是多!”
今天掌勺的是梁麗潔,聽到李廣平的話嫌棄得直皺眉,惡心壞了,“正在做飯呢,能不能別說屎啊屎的,都沒胃口了。”
李廣平又說:“有啥惡心的,吃喝拉撒是個人都有。”
說著他悠哉悠哉走了過來,“我看看咱們供銷社今天的午飯是啥?”
梁麗潔沒搭話,把洗好的黑藻菜放進去,加上地瓜葉黃豆餅,一熬一大鍋,這就是今天的午飯了。
鍋裏沒什麽油花,說是麵條更像是雜湯,混合麵擀成的麵條在裏麵尤為突出,混合麵說是麵,裏麵其實沒多少小麥粉,更多的是糠粃,皮殼和豆餅,混合著十幾種雜料,經常是手邊有什麽都打碎了往裏加,吃多了不僅放屁放不出來,還很容易喇屁.眼。
李廣平隻是看了一眼就覺得肚子疼,嚷嚷開來:“怎麽今天還是吃混合麵?這個月吃了七八次了,吃得我這幾天肚子都不舒服。”
要是能有別的糧食,梁麗潔也不願意吃混合麵,但供銷社每個月口糧有限,也不可能天天吃白米麵,她好言好語解釋道:“麵都吃完了,隻能做這個,我看明天能不能做點豆餅,配魚幹燉蘿卜。”
陳興海脾氣就沒她這麽好了,瞪了李廣平一眼,“有麵就不錯了,這怪誰?不就是你們前幾年老是買一堆沒用的東西回來,現在供銷社還欠了一屁股債呢,嫌難吃就把你家的麵搬過來,不然別說話,愛吃不吃,你餓著吧。”
姚海芸剛來這幾天,因為不熟悉,大家在她麵前脾氣都有點收著,這兩天漸漸開始暴露出本性,她看出來了,作為出納的陳興海對李廣平和姚國旭意見很大。
李廣平是不敢得罪陳興海的,一來他是真心虛,知道供銷社現在的欠債情況確實主要是因為他們前幾年的大購大銷。二來他們平時很多賬都要陳興海來批,有求於人。
因而被陳興海這麽一頓罵他也沒生氣,依然是和顏悅色的,“好好好我不說了,你們做飯辛苦了。”
姚海芸從小到大也沒少吃混合麵,但怎麽說呢,有的吃就不錯了,起碼裏麵真有糧食,吃了不至於餓著肚子。
魚幹加進湯裏有種鮮味,雖然沒有綠葉菜,他們島上的海藻菜也很好吃,配上混合麵別有一番風味。
姚海芸早在來的第一天就去看了下他們供銷社的糧庫,各類海鮮幹貨不缺,少的是細糧和粗糧,當然這也是島上大多數人家都缺乏的。
不過聽完陳興海的話,她倒是真好奇供銷社現在到底欠了多少錢,姚海芸等不及了,下午先讓梁麗潔把這五年的總分類賬簿和明細分類賬簿先給她看一下,這些都是她應該在過去的工作中完成的。
梁麗潔從桌子上先給她找出了1959年到1961年這三年的賬簿,“1962年到1964年的我剛好統計數額要用到,等明天整理好了再給你,另外這裏1959年的賬簿是上一個趙會計做的,因為時間過去比較久了,有些字跡可能看不太清,如果有不認識的可以問我,基本上我都能認出來。”
姚海芸點點頭,先翻開了總分類賬,所謂總分類賬,指的是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的借、貸金額的總數,它跟明細分類賬是相互關係,明細分類賬是對總賬的補充。
跟後世在電腦上做的表格不同,現在的供銷社會計賬簿基本是純人工用尺子和筆畫出來的,無論是之前的趙會計還是現在的梁會計,兩個人的字體都比較清秀,繪製的表格也很幹淨,一目了然,姚海芸看下來毫不費勁。
下午除了要蓋幾個章就沒什麽別的事了,姚海芸專心看賬簿,出現在眼前的數額她是越看越吃驚,她感覺自己都快不認識阿拉伯數字了,南營島供銷社不大,銀行借款還不少。
僅僅是1959年一年就分四次一共在銀行借了4000元,1961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000元。
姚海芸還記得,1962年那次人民銀行豁免南營島農業合作社的貸款才5000元,對比下來,南營島這欠款,簡直不是一個小窟窿,而是根本無處可補。
難怪趙天磊被調職,會讓她一個新人來當主任,就這貸款數額,真大佬也不願意接盤,沒幾年絕對還不完。
混合麵還能吃上就謝天謝地吧,起碼沒喝西北風,姚海芸暗暗咬牙。
第10章
看完這兩年的賬簿,姚海芸再次意識到自己身上的重任,首先最重要的肯定還是還貸款掙錢,掙錢才是第一等要事。
要想掙錢,自然要從供銷社當前的收入來源入手。
姚海芸分析了下,當前供銷社主要的收入來源有四部分,第一是農副產品的購銷,即從生產隊收購農副產品,再銷售到城市裏,從中賺取差價。第二是常規的農資銷售,除了常規農具,化肥和農藥,南營島生產隊對海帶養殖工具的購買量一直很高。
第三是門市部日常零售收入,第四是再生資源。
農資銷售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除非過幾年島上養殖風向發生重大變化,否則近幾年大概率還是海帶養殖占據主要地位,隨著今年海帶養殖收入的增加,生產隊養殖海帶的需求量會增加,但整體起伏不會太大。
再生資源說白了就是廢品回收,也賺不了太多。
門市部日常的零售收入,這方麵可以花心思,但也不能太強求高收入,畢竟整個南營島的經濟水平在這擺著,漁民口袋沒錢,就是想買也有心無力。
姚海芸想了半天,隻有農副產品購銷或許可以扭轉供銷社負債的局麵。
南營島有什麽?海產品。
海帶,對蝦,青花魚,這些都是南營島常規的購銷商品,但在市麵上的競爭力很弱,難以打出名氣,也賣不出高價。
要姚海芸說,島上還是刺參,海膽和鮑魚,雖然在他們漁民眼裏並不是什麽稀罕物,但這些在城市裏可是非常受歡迎且價高的海產品。
即使後麵水產養殖大發展,會出現大量的養殖海參,海膽和鮑魚,但在純野生的海產品麵前,依然是差了一截。
受活體海鮮運輸技術的限製,加之這部分海產品產量太少,南營島一直沒有這部分海產品的購銷計劃。
如果她能找到合適的海鮮運輸條件和收購商,那她就能把這部分海產品賣出去了!
姚海芸還記得隊裏去年曾買過兩台潛水器用來捕撈,因為新鮮,潛水器剛買回來那會兒隊裏很多人都去參觀了,她也看過一眼,不過後來開學她回了學校學習,後來生產隊到底用潛水器捕了多少東西,誰是潛水員,她也沒關注過了。
如果她提議合作,願意收購他們捕撈來的海產品,島上的生產隊應該都不會拒絕。
姚海芸這麽一想豁然開朗,是啊,她怎麽忘了海島最大的優勢。
除了供銷社外部創收,供銷社內部的改革也刻不容緩,像鄭軍李廣平之流,這種供銷社的蛀蟲,她早晚要揪出他們的狐狸尾巴依法懲處,不能讓他們繼續在供銷社蹦躂了。
在那之前,她要掌握確鑿的證據。
供銷社崗位一直是國家統一分配,作為固定工,甭管供銷社經營情況如何,該發的工資該有的待遇都要有,這也是鄭軍和李廣平肆無忌憚的原因之一,因為她沒有資格開除,除非他們犯了重大錯誤。
看著眼前的負債,姚海芸想想就頭疼,一到下班時間也沒多待,飛快溜了。
姚海芸下班回家的路上,離家裏還有一段距離,老遠聽到樓頂上有人喊她的名字,她抬頭一看,麵前這個長著可愛娃娃臉的嬌俏女孩正是她快半年未見的好朋友姚潤喜。
姚潤喜坐在自家房頂上,一邊揮手一邊大聲喊:“海芸!”
姚海芸聽到聲音麵上一喜,急忙朝她家走了過去,姚潤喜踩著木梯子慢慢下來,親切地挽著姚海芸的胳膊,“我就猜到你這個點該下班了,一直在房頂上等著你呢。”
久別重逢,姚海芸也很開心,忙問道:“你什麽時候回來的?我媽說你們去青虹島了。”
姚潤喜的父親姚大勇是油匠,通俗點說就是給家具上漆刷銅油的,誰家打了新家具,需要幫忙上漆畫圖案的,都會找姚大勇。
姚大勇雖然是生產隊的一員,但一般不需要幹農活或者在海上工作,隻需要每年年初跟生產隊簽個協議,每年交多少錢給隊裏,生產隊再按照這個錢給他們記工分。
姚潤喜母親去世得早,姚大勇帶著女兒生活,因為南營島本地每個月能接到的油匠活有限,為了生活,他經常是幾個島來回跑,一般一去就是一個多星期,吃住就在雇主家裏。
姚潤喜初中畢業以後也跟著父親做起了油匠工作,距今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如今也是一位非常成熟的油匠匠人了。
“今天下午剛坐船回來,回來的路上在碼頭那邊買了點葡萄,你嚐嚐,挺甜的。”
姚潤喜掀開一直蓋在果盤上的草編蓋子,推到姚海芸麵前,“別跟我客氣。”
兩個人從上小學開始就是很好的朋友,一直當同桌,姚海芸在她麵前也不拘謹,大方吃起了葡萄,輕聲問她:“這個月還要走嗎?”
“我想走,但我爸不讓我走,非讓我這個月留在家裏相親,說我該嫁出去了。”
姚海芸歎了口氣,感同身受,“別說了,我爸媽也在催呢。”
“我才不嫁呢。“
姚潤喜嘟著嘴,不滿道:“你看咱們島上的女人多苦啊,男人出海捕魚一走就是幾個星期,留老婆在家又是照顧孩子,又是侍奉公婆,還要織漁網掙工分,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幾半用,好不容易等到男人回來了,回來就裝大爺,還要各種使喚老婆做事。”
姚海芸點點頭,“是啊。”
“所以嘛,為什麽要嫁人啊。“
姚潤喜看向自己的好朋友,“你呢?你想嫁人嗎?”
姚海芸想了想,“我嘛,暫時不打算,起碼之後三年絕對不結婚,至於以後,就看緣分吧,能遇到當然是好事,遇不到拉倒,我又不靠愛情生活。”
姚潤喜托著臉暢想,“啊……真希望有個帥哥從天而降!”
姚海芸哈哈大笑,姚潤喜想著想著忽然又停了,拍了拍她的手:“哦對,我今天回來還碰到建業哥了,他今天也回來了,說是會在島上休息一周再走。“
葉建業是跑運輸船的,一個月大概跑兩趟,平時不常回家。
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姚海芸也很久沒見到他了,笑道:“這麽巧。”
姚潤喜朝她努努眼,“肯定是聽說你回來了,所以也趕緊回來了唄。“
姚海芸輕輕擰了下她的臉,“後續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兒汙要死藥死妖爾別胡說啊,對我們倆影響都不好。“
“哪有人啊,這裏隻有我們倆。“
姚潤喜認真問道:“你真不喜歡他?”
姚海芸表情坦然:“我喜歡他啊,但這隻是朋友之間的喜歡,無關愛情。”
她站了起來,“行了,我也該回家了,還有事要問我爸呢。”
姚潤喜在身後喊,“明天下班了來找我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