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芸衝她擺擺手,關上門繼續往家走,家裏孫寶秋也在,坐在廚房跟馬蘭英聊天,看到她回來了喊了聲海芸。
姚海芸走進廚房沒看到姚昌盛,便問馬蘭英,“媽,我爸呢?”
馬蘭英回道:“今天生產隊開會,應該在老李家吧。”
姚海芸留下來幫忙看火,馬蘭英往鍋裏滴了點油,把魚幹倒了進去。
孫寶秋閑時就喜歡跟馬蘭英聊天,看著她說:“說起來,建業今年應該有24歲了吧?”
馬蘭英回:“有了吧,我記得他跟芳芳來的那一年,我剛好生下海芸,那會兒他應該有四歲了。”
孫寶秋嘖嘖,“那這個年紀沈芳芳咋還不給他說媒?她兒子19歲就說媒了,現在孫子都會下地跑了。”
馬蘭英搖搖頭:“誰知道呢?”
“真夠小氣的,建業跟運輸船跑運輸,一個月工資據說有25塊錢呢,算下來這些年掙了不少錢吧,聽說工資全給她這個大姨了,每次回來還給她買衣服買吃的,她倒好,拿著這個錢給她兒子蓋房子娶媳婦,也不管這個外甥了,讓人一直打光棍,房子也不給安排一個,一大家子全擠在一起。”
孫寶秋說起話來完全沒停頓:“上次我想給建業說媒,就我娘家二嫂的小女兒,你也認識吧?人小姑娘長得可漂亮了,還有文化,我就跟她提了一嘴,誰知道沈芳芳這個女人跟我說建業還不急,再等兩年。”
“我呸,都24了還不急?再等兩年他連二婚的都不好找,我就沒見過這麽自私的娘們。”
馬蘭英無奈笑笑,深深為老閨蜜折服,“你呀,你這張嘴。”
第11章
鍋裏翻炒幾下後,馬蘭英蓋上了鍋蓋準備燜一會兒,直接說道:“說白了,你就是氣她不讓你給建業介紹你娘家二嫂的女兒吧。”
這話是肯定句。
葉建業個頭高,人長得也帥,最重要的是跑運輸的,不僅工資高,見過的市麵也多,算是島上年輕一輩裏很優秀的男孩子。
說媒這事,向來是男方家長要主動些,要不是葉建業真優秀,依孫寶秋嬌蠻的性格,還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求沈芳芳。
心事被戳穿,孫寶秋也沒生氣,還在嘟囔沈芳芳,“你說她到底怎麽想的?雖說建業是她妹妹的兒子,但怎麽說也養了二十多年,現在是他們家的一份子了,更不要提這些年給他們家掙了多少錢了,於情於理,她也應該幫著安排婚事吧。”
“心疼錢啊,結婚哪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辦完的事,來來回回要花不少錢呢。”
“所以要我說啊,她還是小氣。”
“甭管再怎麽小氣,建業好歹是她養大的,這麽多年無論多窮也沒缺他一口吃的,作為大姨也稱職了。”
孫寶秋撇撇嘴,不說話了,過了幾秒忽然靈機一動,又說:“要不跟你家誌華說媒吧?我看他也挺合適的,年齡差不多。”
馬蘭英想到二兒子歎了口氣,實話說:“我倒是想幫他找,但他這孩子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固執得很,我們說的話他哪聽!再說他現在在大西北當兵,一個月才給我們來一封信,哪有女孩子能受得了這樣的生活。”
孫寶秋想想也是,又將目光看向了姚海芸,姚海芸腦海中頓時警鈴大作,急忙擺手說:“嬸子,我也不需要啊,別打我的主意。”
甭管男孩女孩,相親嘛,提前相看總是好的,不然越晚越挑不著好的,孫寶秋看姚海芸找對象態度不積極,嚴肅道:“你怎麽不需要,你現在正是需要的時候,相親相得越早越容易找到好的,要不然你看咱們島上二十來歲的男生也沒幾個,好的都被挑走了你怎麽辦?“
馬蘭英一想孫寶秋說的也對,她先前一直以為姚海芸大學畢業後會留在城裏,以後找對象也是城裏的,也就沒太操心過小女兒的婚事,被孫寶秋這麽一提點有點急了,忙道:“那你身邊有沒有合適的?最好是有正式工作的,有合適的就讓他們見見。”
說媒可不是個容易的活,要考慮到男女雙方的條件,說實在話,孫寶秋是不太樂意幫姚海芸說媒的,她這個條件在島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想找到配得上她的男孩子更是沒有,偏偏馬蘭英也是個挑剔的,想當年大女兒姚海菲相親的時候,也是挑挑揀揀見了十來個男孩才說成。
孫寶秋表情糾結,輕聲道:“你家海芸不好找啊,咱們島上現在哪有大學生,去年剛考上的現在人家才上大一。”
雖然急,但馬蘭英也不是什麽女婿都要,她對此很有原則,跟孫寶秋強調說:“那也不能將就,我們就要大學生!不是大學生別往我們家領!”
姚海芸正好想躲避相親,順水推舟跟著她媽的話說,“是啊嬸子,不然我們沒有共同話題,聊天的時候我說經濟,他說捕魚,他說的我能聽懂,但我說的他可聽不懂,說不定還說我看不起他,多傷男的自尊心。”
孫寶秋一臉無奈,“行了行了,你們娘倆,真是一個比一個挑剔。”
她心想,我倒是要看看你這個大學生女兒最後能找個什麽對象。
正說著話,姚誌能跟徐友月也帶著孩子們遊泳回來了,姚寶瑞手裏拎著一個小桶,“姑姑你看,我撿到好多海螺,什麽顏色的都有。”
“還有爸爸抓到的鮑魚,這是他專門潛到深水裏抓到的。”
姚海芸看著侄子白嫩嫩手掌裏的鮑魚,來了興趣,出來找到在院子裏晾衣服的姚誌能,問他:“哥,你這鮑魚在哪抓的?”
“不遠,就咱們家前麵那個海灣。”
“好抓嗎?”
姚誌能搖頭,“不好抓,我潛到深水裏麵才找到這麽一個。“
看來隻能運用潛水設備了,兄妹倆剛聊了幾句,孫寶秋急匆匆從廚房走出來,謝絕了馬蘭英要留她吃飯的邀請,一溜小跑回了家。
到了飯點姚昌盛還沒回來,馬蘭英也不準備等了,給丈夫留了點飯菜,先讓孩子們開飯了。
今天的晚飯還算豐盛,馬蘭英難得沒加粗糧,用細麵蒸了一鍋饅頭,配上魚幹燉蘿卜,味道一絕。
其實姚家經濟情況在島上並不算太差,但養育四個孩子不容易,之前還供著在城裏上學的姚海芸,馬蘭英節儉慣了,今年姚海芸有了正式工作,還答應以後每個月給她15元,兒子兒媳每個月給10元,還有丈夫姚昌盛的工資,馬蘭英終於能鬆口氣,家裏拮據的狀況有所緩解,加上也有兩個小孩子要補營養,她平時做飯也比之前要豐盛多了。
姚海芸一直想著跟父親商量潛水捕撈的事情,等啊等,一直等到晚上九點多姚昌盛才回來,她趁姚昌盛在廚房吃晚飯的功夫,湊到了他跟前,“爸,咱們隊裏的潛水器現在經常用嗎?”
“還好吧,一直是祁武林在用,撈的東西每家會分一點。”
姚昌盛把饅頭從中間撕開,把魚幹燉蘿卜塞進去,直接一口咬了上去,轉頭問她:“你怎麽想起問潛水器了?”
姚海芸早在下班回來的路上就在腦海裏把這個捕撈計劃大致規劃了一遍,說的時候也不見磕絆,很有條理,姚昌盛聽完有些不相信,“有這麽好的事?”
刺參,海膽,鮑魚這種東西,對他們漁民來說並不算稀罕物,吃多了甚至還有些煩,他沒想到這些在市裏的餐館能賣出高價。
姚海芸猛點頭,繼續勸父親:“當然啦,我之前在省城上學的時候,那些大飯店,紅燒刺參、蔥燒刺參、海膽蒸蛋、鮑魚撈飯還有鮑魚炒雞,這些菜都特別受歡迎,不僅是我在內陸的同學,就連生長在海邊的同學,也喜歡去海鮮餐館吃這些菜呢,吃了還想吃。”
姚昌盛心動了,生產隊多一項收入分到每個人身上的錢也會多一點,誰不想掙錢呢,他又問道:“但是怎麽運過去呢?這些離了海水就容易死,而且就算有水也不一定能活到運到餐館的時候。”
姚海芸拍著胸脯保證:“這你就不用操心了,怎麽運我來解決,你們能撈出來多少我就買多少。”
姚昌盛看她信誓旦旦的自信模樣,信了三分,“那好,我這兩天有時間了組織大家開個會,有結果了告訴你。”
姚海芸點點頭,“爸,你就相信我吧,這事我一定給你辦成,保準讓生產隊的收入翻一翻。”
姚昌盛哈哈大笑,也不知是逗閨女還是真相信,隨口道:“我相信你。”
姚海芸知道父親暫時還沒那麽相信她的能力,但沒關係,她早晚會證明她此時做的決定有多麽正確。
跟姚昌盛聊完潛水捕撈的事情,姚海芸才放心洗完澡睡下。
第二天早上她吃完飯從家裏出來,想著即將開展的捕撈事業心情大好,哼著歌走在上班的路上,剛走出村口,就看到了前麵路口低著頭正在踢石子的葉建業,葉建業生得濃眉大眼,嘴唇稍厚,身高有一米八幾,常年的運輸工作練就了一身的肌肉,肩膀寬大,手臂渾厚有力,站在那壓迫感十足,妥妥的硬漢。
葉建業看到她來了,急忙抬起了頭,朝她走了過來,“海芸,這麽早就去上班啊?”
因為太過緊張,他走路都順拐了,姚海芸向他笑了下,“嗯,聽說你昨天回來的?”
葉建業一隻手藏在背後,害羞地不敢看她,臉上浮起了紅暈,“是的,這次準備在島上待一個星期,對了……這個送你。”
“是我在市裏供銷社買的,覺得很適合你。”
禮物用了一張粉色的包裝紙包裹,看著就價值不菲。
姚海芸饒是再遲鈍的人此時看著他的反應心裏也能猜出什麽意思了,但她既然知道就更不能收下他的禮物了,她沒接,語氣委婉說道:“不不不,這禮物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葉建業連連搖頭,又把禮物推了過去,解釋道:“不貴的,就是碰巧看到覺得很適合你就買了回來。”
姚海芸語氣為難,“建業哥,你的心意我收下了,但這禮物我真不能要。”
“我上班要遲到了,今天就先走了。”
說完,她匆匆邁開腳步走遠了。
葉建業等了她十幾分鍾,剛說了不到三分鍾她就要走,看著姚海芸倉皇離開的背影,他心情鬱悶往家走。
姚海芸並未把中午的插曲放在心上,她雖然不知道葉建業為什麽會喜歡自己,但很清楚她對葉建業並沒任何男女之情,在這種情況及時拒絕撇開關係是最好的,無論對她還是對葉建業。
回到供銷社,姚海芸一心撲到了她的海產品供給計劃上來,活體海鮮運輸向來難度高,她在這方麵不是專家,不知道該怎麽運輸才能最大保持這些海產品的鮮活度,思來想去,姚海芸準備給上次給她留了電話的水產研究所打個電話,問問專家有沒有合適且便宜的運輸方法。
第12章
電話響了幾秒很快被接通了,接電話的是上次曾給她打過電話的淩可為,姚海芸聽聲音認了出來,輕聲問道:“淩技術員,現在有空嗎?有一些水產運輸相關的知識想問一下你。”
“有空,你說。”
“是這樣的,我們供銷社近期在準備把南營島的活體海鮮運送到城市裏,品種有刺參,海膽和鮑魚,想問下有沒有什麽便捷有效的方法能提高存活率?”
“姚主任,這個恐怕不好做啊,你確定真要做?”
“我不懂水產知識,這次來問也是想參考下專業人士的意見,再決定要不要做,以及如何做。”
“刺參的話,我這邊不建議做活體運輸,主要是活刺參價格上跟幹刺參比沒有太大優勢,營養也不易被人體吸收。”
淩可為繼續說:“關於你谘詢的海鮮活體運輸方法,目前主要以模擬保活法和低溫保活法為主,模擬保活需要配備相應的循環冷水機組和氧氣罐,主要運用在數量多,且路途較遠的運輸上。模擬保活法,相對來說簡單許多,但也需要有幹冰或冰袋來作為輔助,這方麵恐怕也不好實現。”
姚海芸聽完皺起了眉,“這樣啊。”
淩可為頓了下,忽然想到他們采集海膽苗種的方式,聲音歡快道:“關於海膽,我們運送海膽苗種倒是有個簡易的好方法。”
姚海芸頓時來了精神,“什麽?”
“我之前在學校實習的時候,跟老師一起去運輸海膽苗,因為涉及到上千頭海膽,潛水員在一兩天內無法采集完,這時我們會把采集好的海膽先放到海區暫養,之後第三天跟當天采集好的海膽一起上船運走,運輸過程也很簡單,把海膽網袋放在船舷兩側掛著,用草簾遮住,運輸過程中一直往上後續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兒汙要死藥死妖爾澆海水就行了,隻要運輸時間不超過8小時,這樣做海膽的成活率基本在90%以上。”
姚海芸覺得可行,忙追問道:“有更詳細一點的運輸流程嗎?我看看怎麽實施。”
淩可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海帶,對當時運輸海膽的過程隻記了八分,但科學是嚴謹的,他不允許自己自己給出模棱兩可的答案,當即說:“細節方麵我今天幫你谘詢下老師,抽空給你寫一份運輸流程注意表,過兩天給你。”
姚海芸打從心底裏感激他,“太感謝了,跟你聊天的這幾分鍾我真的受益匪淺。”
淩可為笑笑,“不客氣,宣傳水產養殖知識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姚海芸再三道謝,掛了電話,又過了一會兒,她聽到外麵有動靜,剛站起來準備看看怎麽回事,姚國旭跑進來喊她:“主任主任,徐隊長來賣海帶了,就在倉庫門口呢。”
姚海芸趕緊起身走了出去,倉庫門口,徐勝利帶著一幫生產隊的人推著四輛木質兩輪車,車上摞著滿滿的海帶,在陽光照耀下,海帶附著的鹽粒子亮閃閃的,頗為壯觀。
拚死拚活一年多,可不就是為了賣海帶拿錢這一刻,徐勝利臉笑開了花,“海芸啊,怎麽樣,提前完成任務了,海帶給你運過來了。”
姚海芸笑道:“好,先稱一下,稱完我安排梁會計給你結款。”
徐軍把供銷社的機械磅秤推了出來,李廣平繞著海帶走了一圈,眉頭微皺,“徐隊長,你這鹽是不是放太多了?”
“去年就跟你說醃漬要按照比例來,不能放太多鹽增加重量。”
徐勝利不認,“我們就是按照比例來的啊。”
李廣平隨機檢查了幾片海帶,深深歎了口氣,“你這,幹度也不夠。”
自家養殖的海帶被這麽挑揀,一起來運送海帶的生產隊隊員氣不過了,擋在李廣平麵前:“哪不夠了?李采購你別光對我們嚴格啊?”
“不是為了壓我們價才這麽做吧。”
姚海芸走進廚房沒看到姚昌盛,便問馬蘭英,“媽,我爸呢?”
馬蘭英回道:“今天生產隊開會,應該在老李家吧。”
姚海芸留下來幫忙看火,馬蘭英往鍋裏滴了點油,把魚幹倒了進去。
孫寶秋閑時就喜歡跟馬蘭英聊天,看著她說:“說起來,建業今年應該有24歲了吧?”
馬蘭英回:“有了吧,我記得他跟芳芳來的那一年,我剛好生下海芸,那會兒他應該有四歲了。”
孫寶秋嘖嘖,“那這個年紀沈芳芳咋還不給他說媒?她兒子19歲就說媒了,現在孫子都會下地跑了。”
馬蘭英搖搖頭:“誰知道呢?”
“真夠小氣的,建業跟運輸船跑運輸,一個月工資據說有25塊錢呢,算下來這些年掙了不少錢吧,聽說工資全給她這個大姨了,每次回來還給她買衣服買吃的,她倒好,拿著這個錢給她兒子蓋房子娶媳婦,也不管這個外甥了,讓人一直打光棍,房子也不給安排一個,一大家子全擠在一起。”
孫寶秋說起話來完全沒停頓:“上次我想給建業說媒,就我娘家二嫂的小女兒,你也認識吧?人小姑娘長得可漂亮了,還有文化,我就跟她提了一嘴,誰知道沈芳芳這個女人跟我說建業還不急,再等兩年。”
“我呸,都24了還不急?再等兩年他連二婚的都不好找,我就沒見過這麽自私的娘們。”
馬蘭英無奈笑笑,深深為老閨蜜折服,“你呀,你這張嘴。”
第11章
鍋裏翻炒幾下後,馬蘭英蓋上了鍋蓋準備燜一會兒,直接說道:“說白了,你就是氣她不讓你給建業介紹你娘家二嫂的女兒吧。”
這話是肯定句。
葉建業個頭高,人長得也帥,最重要的是跑運輸的,不僅工資高,見過的市麵也多,算是島上年輕一輩裏很優秀的男孩子。
說媒這事,向來是男方家長要主動些,要不是葉建業真優秀,依孫寶秋嬌蠻的性格,還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求沈芳芳。
心事被戳穿,孫寶秋也沒生氣,還在嘟囔沈芳芳,“你說她到底怎麽想的?雖說建業是她妹妹的兒子,但怎麽說也養了二十多年,現在是他們家的一份子了,更不要提這些年給他們家掙了多少錢了,於情於理,她也應該幫著安排婚事吧。”
“心疼錢啊,結婚哪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辦完的事,來來回回要花不少錢呢。”
“所以要我說啊,她還是小氣。”
“甭管再怎麽小氣,建業好歹是她養大的,這麽多年無論多窮也沒缺他一口吃的,作為大姨也稱職了。”
孫寶秋撇撇嘴,不說話了,過了幾秒忽然靈機一動,又說:“要不跟你家誌華說媒吧?我看他也挺合適的,年齡差不多。”
馬蘭英想到二兒子歎了口氣,實話說:“我倒是想幫他找,但他這孩子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固執得很,我們說的話他哪聽!再說他現在在大西北當兵,一個月才給我們來一封信,哪有女孩子能受得了這樣的生活。”
孫寶秋想想也是,又將目光看向了姚海芸,姚海芸腦海中頓時警鈴大作,急忙擺手說:“嬸子,我也不需要啊,別打我的主意。”
甭管男孩女孩,相親嘛,提前相看總是好的,不然越晚越挑不著好的,孫寶秋看姚海芸找對象態度不積極,嚴肅道:“你怎麽不需要,你現在正是需要的時候,相親相得越早越容易找到好的,要不然你看咱們島上二十來歲的男生也沒幾個,好的都被挑走了你怎麽辦?“
馬蘭英一想孫寶秋說的也對,她先前一直以為姚海芸大學畢業後會留在城裏,以後找對象也是城裏的,也就沒太操心過小女兒的婚事,被孫寶秋這麽一提點有點急了,忙道:“那你身邊有沒有合適的?最好是有正式工作的,有合適的就讓他們見見。”
說媒可不是個容易的活,要考慮到男女雙方的條件,說實在話,孫寶秋是不太樂意幫姚海芸說媒的,她這個條件在島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想找到配得上她的男孩子更是沒有,偏偏馬蘭英也是個挑剔的,想當年大女兒姚海菲相親的時候,也是挑挑揀揀見了十來個男孩才說成。
孫寶秋表情糾結,輕聲道:“你家海芸不好找啊,咱們島上現在哪有大學生,去年剛考上的現在人家才上大一。”
雖然急,但馬蘭英也不是什麽女婿都要,她對此很有原則,跟孫寶秋強調說:“那也不能將就,我們就要大學生!不是大學生別往我們家領!”
姚海芸正好想躲避相親,順水推舟跟著她媽的話說,“是啊嬸子,不然我們沒有共同話題,聊天的時候我說經濟,他說捕魚,他說的我能聽懂,但我說的他可聽不懂,說不定還說我看不起他,多傷男的自尊心。”
孫寶秋一臉無奈,“行了行了,你們娘倆,真是一個比一個挑剔。”
她心想,我倒是要看看你這個大學生女兒最後能找個什麽對象。
正說著話,姚誌能跟徐友月也帶著孩子們遊泳回來了,姚寶瑞手裏拎著一個小桶,“姑姑你看,我撿到好多海螺,什麽顏色的都有。”
“還有爸爸抓到的鮑魚,這是他專門潛到深水裏抓到的。”
姚海芸看著侄子白嫩嫩手掌裏的鮑魚,來了興趣,出來找到在院子裏晾衣服的姚誌能,問他:“哥,你這鮑魚在哪抓的?”
“不遠,就咱們家前麵那個海灣。”
“好抓嗎?”
姚誌能搖頭,“不好抓,我潛到深水裏麵才找到這麽一個。“
看來隻能運用潛水設備了,兄妹倆剛聊了幾句,孫寶秋急匆匆從廚房走出來,謝絕了馬蘭英要留她吃飯的邀請,一溜小跑回了家。
到了飯點姚昌盛還沒回來,馬蘭英也不準備等了,給丈夫留了點飯菜,先讓孩子們開飯了。
今天的晚飯還算豐盛,馬蘭英難得沒加粗糧,用細麵蒸了一鍋饅頭,配上魚幹燉蘿卜,味道一絕。
其實姚家經濟情況在島上並不算太差,但養育四個孩子不容易,之前還供著在城裏上學的姚海芸,馬蘭英節儉慣了,今年姚海芸有了正式工作,還答應以後每個月給她15元,兒子兒媳每個月給10元,還有丈夫姚昌盛的工資,馬蘭英終於能鬆口氣,家裏拮據的狀況有所緩解,加上也有兩個小孩子要補營養,她平時做飯也比之前要豐盛多了。
姚海芸一直想著跟父親商量潛水捕撈的事情,等啊等,一直等到晚上九點多姚昌盛才回來,她趁姚昌盛在廚房吃晚飯的功夫,湊到了他跟前,“爸,咱們隊裏的潛水器現在經常用嗎?”
“還好吧,一直是祁武林在用,撈的東西每家會分一點。”
姚昌盛把饅頭從中間撕開,把魚幹燉蘿卜塞進去,直接一口咬了上去,轉頭問她:“你怎麽想起問潛水器了?”
姚海芸早在下班回來的路上就在腦海裏把這個捕撈計劃大致規劃了一遍,說的時候也不見磕絆,很有條理,姚昌盛聽完有些不相信,“有這麽好的事?”
刺參,海膽,鮑魚這種東西,對他們漁民來說並不算稀罕物,吃多了甚至還有些煩,他沒想到這些在市裏的餐館能賣出高價。
姚海芸猛點頭,繼續勸父親:“當然啦,我之前在省城上學的時候,那些大飯店,紅燒刺參、蔥燒刺參、海膽蒸蛋、鮑魚撈飯還有鮑魚炒雞,這些菜都特別受歡迎,不僅是我在內陸的同學,就連生長在海邊的同學,也喜歡去海鮮餐館吃這些菜呢,吃了還想吃。”
姚昌盛心動了,生產隊多一項收入分到每個人身上的錢也會多一點,誰不想掙錢呢,他又問道:“但是怎麽運過去呢?這些離了海水就容易死,而且就算有水也不一定能活到運到餐館的時候。”
姚海芸拍著胸脯保證:“這你就不用操心了,怎麽運我來解決,你們能撈出來多少我就買多少。”
姚昌盛看她信誓旦旦的自信模樣,信了三分,“那好,我這兩天有時間了組織大家開個會,有結果了告訴你。”
姚海芸點點頭,“爸,你就相信我吧,這事我一定給你辦成,保準讓生產隊的收入翻一翻。”
姚昌盛哈哈大笑,也不知是逗閨女還是真相信,隨口道:“我相信你。”
姚海芸知道父親暫時還沒那麽相信她的能力,但沒關係,她早晚會證明她此時做的決定有多麽正確。
跟姚昌盛聊完潛水捕撈的事情,姚海芸才放心洗完澡睡下。
第二天早上她吃完飯從家裏出來,想著即將開展的捕撈事業心情大好,哼著歌走在上班的路上,剛走出村口,就看到了前麵路口低著頭正在踢石子的葉建業,葉建業生得濃眉大眼,嘴唇稍厚,身高有一米八幾,常年的運輸工作練就了一身的肌肉,肩膀寬大,手臂渾厚有力,站在那壓迫感十足,妥妥的硬漢。
葉建業看到她來了,急忙抬起了頭,朝她走了過來,“海芸,這麽早就去上班啊?”
因為太過緊張,他走路都順拐了,姚海芸向他笑了下,“嗯,聽說你昨天回來的?”
葉建業一隻手藏在背後,害羞地不敢看她,臉上浮起了紅暈,“是的,這次準備在島上待一個星期,對了……這個送你。”
“是我在市裏供銷社買的,覺得很適合你。”
禮物用了一張粉色的包裝紙包裹,看著就價值不菲。
姚海芸饒是再遲鈍的人此時看著他的反應心裏也能猜出什麽意思了,但她既然知道就更不能收下他的禮物了,她沒接,語氣委婉說道:“不不不,這禮物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葉建業連連搖頭,又把禮物推了過去,解釋道:“不貴的,就是碰巧看到覺得很適合你就買了回來。”
姚海芸語氣為難,“建業哥,你的心意我收下了,但這禮物我真不能要。”
“我上班要遲到了,今天就先走了。”
說完,她匆匆邁開腳步走遠了。
葉建業等了她十幾分鍾,剛說了不到三分鍾她就要走,看著姚海芸倉皇離開的背影,他心情鬱悶往家走。
姚海芸並未把中午的插曲放在心上,她雖然不知道葉建業為什麽會喜歡自己,但很清楚她對葉建業並沒任何男女之情,在這種情況及時拒絕撇開關係是最好的,無論對她還是對葉建業。
回到供銷社,姚海芸一心撲到了她的海產品供給計劃上來,活體海鮮運輸向來難度高,她在這方麵不是專家,不知道該怎麽運輸才能最大保持這些海產品的鮮活度,思來想去,姚海芸準備給上次給她留了電話的水產研究所打個電話,問問專家有沒有合適且便宜的運輸方法。
第12章
電話響了幾秒很快被接通了,接電話的是上次曾給她打過電話的淩可為,姚海芸聽聲音認了出來,輕聲問道:“淩技術員,現在有空嗎?有一些水產運輸相關的知識想問一下你。”
“有空,你說。”
“是這樣的,我們供銷社近期在準備把南營島的活體海鮮運送到城市裏,品種有刺參,海膽和鮑魚,想問下有沒有什麽便捷有效的方法能提高存活率?”
“姚主任,這個恐怕不好做啊,你確定真要做?”
“我不懂水產知識,這次來問也是想參考下專業人士的意見,再決定要不要做,以及如何做。”
“刺參的話,我這邊不建議做活體運輸,主要是活刺參價格上跟幹刺參比沒有太大優勢,營養也不易被人體吸收。”
淩可為繼續說:“關於你谘詢的海鮮活體運輸方法,目前主要以模擬保活法和低溫保活法為主,模擬保活需要配備相應的循環冷水機組和氧氣罐,主要運用在數量多,且路途較遠的運輸上。模擬保活法,相對來說簡單許多,但也需要有幹冰或冰袋來作為輔助,這方麵恐怕也不好實現。”
姚海芸聽完皺起了眉,“這樣啊。”
淩可為頓了下,忽然想到他們采集海膽苗種的方式,聲音歡快道:“關於海膽,我們運送海膽苗種倒是有個簡易的好方法。”
姚海芸頓時來了精神,“什麽?”
“我之前在學校實習的時候,跟老師一起去運輸海膽苗,因為涉及到上千頭海膽,潛水員在一兩天內無法采集完,這時我們會把采集好的海膽先放到海區暫養,之後第三天跟當天采集好的海膽一起上船運走,運輸過程也很簡單,把海膽網袋放在船舷兩側掛著,用草簾遮住,運輸過程中一直往上後續番外整理在滋,源峮妖兒汙要死藥死妖爾澆海水就行了,隻要運輸時間不超過8小時,這樣做海膽的成活率基本在90%以上。”
姚海芸覺得可行,忙追問道:“有更詳細一點的運輸流程嗎?我看看怎麽實施。”
淩可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海帶,對當時運輸海膽的過程隻記了八分,但科學是嚴謹的,他不允許自己自己給出模棱兩可的答案,當即說:“細節方麵我今天幫你谘詢下老師,抽空給你寫一份運輸流程注意表,過兩天給你。”
姚海芸打從心底裏感激他,“太感謝了,跟你聊天的這幾分鍾我真的受益匪淺。”
淩可為笑笑,“不客氣,宣傳水產養殖知識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姚海芸再三道謝,掛了電話,又過了一會兒,她聽到外麵有動靜,剛站起來準備看看怎麽回事,姚國旭跑進來喊她:“主任主任,徐隊長來賣海帶了,就在倉庫門口呢。”
姚海芸趕緊起身走了出去,倉庫門口,徐勝利帶著一幫生產隊的人推著四輛木質兩輪車,車上摞著滿滿的海帶,在陽光照耀下,海帶附著的鹽粒子亮閃閃的,頗為壯觀。
拚死拚活一年多,可不就是為了賣海帶拿錢這一刻,徐勝利臉笑開了花,“海芸啊,怎麽樣,提前完成任務了,海帶給你運過來了。”
姚海芸笑道:“好,先稱一下,稱完我安排梁會計給你結款。”
徐軍把供銷社的機械磅秤推了出來,李廣平繞著海帶走了一圈,眉頭微皺,“徐隊長,你這鹽是不是放太多了?”
“去年就跟你說醃漬要按照比例來,不能放太多鹽增加重量。”
徐勝利不認,“我們就是按照比例來的啊。”
李廣平隨機檢查了幾片海帶,深深歎了口氣,“你這,幹度也不夠。”
自家養殖的海帶被這麽挑揀,一起來運送海帶的生產隊隊員氣不過了,擋在李廣平麵前:“哪不夠了?李采購你別光對我們嚴格啊?”
“不是為了壓我們價才這麽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