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菲說完沒見妹妹高興,反而眼神非常不對勁,她不明所以,疑惑問道:“咋了?”


    罐頭蓋子上本該有的生產日期用刀劃掉了一層,不過依稀能看到幾個數字,姚海芸一眼就認出這是前段時間她讓人去銷毀的水果罐頭。


    第14章


    “這是我們供銷社進的貨,已經過期不能吃了,前幾天我剛讓員工去銷毀,雖然知道他們肯定私下藏起來了,但我沒想到居然膽大到這個程度,居然還敢拿來轉賣。”


    姚海芸使勁擦了幾下給姐姐看罐頭蓋子上的生產日期,“姐,你看這裏,是不是能看到1963年的字樣。”


    姚海菲湊過去仔細看了眼,“還真是。”


    她氣得不行,“什麽玩意,居然敢賣我們過期的東西,你等著,看我回去找他算賬去。”


    水果罐頭是新鮮東西,加上這個年代工廠都是國營的,普通民眾心裏也沒有假貨的概念,吃都吃不飽了,對於生產日期也不在意,這才讓李廣平有機可乘。


    姚海芸眨眨眼睛,“先別急。”


    “姐,姐夫從誰手裏買到的?”


    姚海菲想了幾秒回答:“他在修船廠的同事,叫什麽李航的吧。”


    姚海芸又問:“那你們之前吃完的那罐水果罐頭瓶還在嗎?”


    “在,我沒舍得扔,玻璃瓶挺好的,洗幹淨還能用來裝醃菜。”


    姚海芸心裏有底了,當即說道:“姐,我跟你說,這罐頭你拿回家,拿著空罐還有這罐沒打開的,讓姐夫去找這個叫李航的,問他為什麽賣你們過期食品,就說你們吃壞了肚子,讓他賠錢。”


    “你不說我也要讓他賠錢!”


    姚海菲氣性上頭,連丈夫也一起罵上,“過期的東西還敢賣我們六毛錢一罐,當我們冤大頭呢,也就你姐夫蠢得跟豬一樣,背著我買了三罐回來。”


    供銷社每一筆進貨都有詳細記錄,隻要找到具體的進貨時間,一核對罐頭瓶身上的生產批次號就能做實這是他們供銷社進的貨。


    姚海芸微微一笑,“接下來就看李航怎麽說了,我倒是要看看罐頭是怎麽轉賣到他手裏的。”


    是李廣平貪心過了頭肆無忌憚了,還是其中另有故事。


    馬蘭英進屋看她們姐妹倆嘀嘀咕咕的,好奇湊了過來,“偷摸商量啥呢?我熱水都燒好了,你倆也不來幫我殺雞。”


    姚海菲搖搖頭,“沒啥,我來幫你殺。”


    “海芸,你看著心雨,別讓她亂跑。”


    姚海芸說了聲好,找到家裏的餅幹,拿給外甥女吃。


    馬蘭英一手拿刀一手拎雞,以非常快的速度在雞脖子上來了一刀,抓著兩隻雞腿倒立放血到碗裏,沒一會兒就放了小半碗血,她這才把雞扔到了一旁撲騰。


    姚海菲把燒好的熱水端出來,母女倆蹲在盆邊給雞一點點拔毛,姚海菲挑了幾根好看的雞毛留著給女兒做毽子玩,兩個人做事都快,不到半小時雞也剁好了,貼鍋的玉米餅子也備好了。


    姚海菲劃開火柴,把鍋裏的火點著,問馬蘭英:“誌華最近來信了嗎?”


    馬蘭英歎了口氣,“有段時間沒有來信了,不知道在幹嘛。”


    雞肉剛下鍋,香味就飄了出來,陳心雨忍不住跑到廚房盯著鍋裏的雞看,姚海菲看著女兒饞貓樣,“想吃?”


    紮著精致小麻花辮的陳心雨重重點點頭,舔了下嘴唇,“好香。”


    馬蘭英用筷子夾了一小塊隻有瘦肉的雞塊,吹了下喂到外孫女嘴裏,笑道:“晚上你姥爺還準備買排骨回來呢,別走了,今晚在姥姥家住,吃排骨好不好?”


    嘴裏的雞肉又香又嫩,陳心雨一聽還有排骨,連連點頭,也不管爸媽了,甜甜回道:“來姥姥家真好,每次都有肉吃。”


    排骨價格挺貴,姚海菲驚訝反問:“我爸要買排骨?”


    馬蘭英解釋道:“為了補償海芸,過段時間咱們家又要來軍屬了,海芸要搬到誌華那間房。”


    姚海菲看一眼一旁的姚海芸,撲哧一笑,“難怪。”


    母女三人正說笑,出門趕集的姚誌能和徐友月也回來了,皮蛋和點點聞著味跑來了廚房,徐友月把菜拿進廚房,瞧見姚海菲在,笑著打招呼,“海菲來了啊。”


    姚海菲喊了聲嫂子。


    姚誌能拎著半袋西瓜進了屋,“買了小半袋西瓜,個頭小,不過都挺甜的。”


    馬蘭英一看袋子裏五六個小西瓜,心疼錢了,“買這麽多幹嘛,亂花錢。”


    “不貴,今年還沒吃過西瓜呢。”


    姚誌能從袋子裏挑出三個西瓜拿出來洗,“咱家人多,能吃完。”


    一家人全擠在廚房,馬蘭英喊姚海芸把小孩帶出去,“做好了再喊你們,別擠在廚房了,怪熱的。”


    姚海芸帶著三個小孩在院子裏玩,點點走路已經很穩當了,樂嗬嗬跟在哥哥和表姐身後。


    姚海菲問徐友月,“嫂子,皮蛋該上小學了吧?”


    徐友月笑著回:“是,我跟你哥問好了,今年秋天就讓他去。”


    “一年級打好基礎很重要。”


    姚誌能信心滿滿:“怕啥,咱們家就沒學習不好的。”


    馬蘭英毫不客氣揭他短,“淨說大話,你就是四個裏麵學習最差的。”


    姚誌能嘿嘿笑,“那要看誰跟比,我在咱家肯定是最差的,在外麵可不差。”


    隨著蒸汽的升騰,帶出了陣陣雞肉香和焦香的玉米餅子甜味。


    到了飯點,姚昌盛也回來吃飯了,廚房的小桌坐不下,飯桌轉到了客廳,有孩子在,馬蘭英沒放太多辣椒,難得吃一次雞,大家吃得格外開心。


    吃完飯,姚誌能把西瓜切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西瓜。


    西瓜雖小,但甜度很高。


    姚昌盛提起姚海芸之前的潛水抓海鮮計劃,開口問她:“海芸啊,你前天跟我說的那個事,我跟生產隊裏的人說了,大家都願意試試,你看看這怎麽說?是我們跟供銷社簽合同還是咋?”


    姚海芸馬上回:“刺參和鮑魚不考慮了,暫時隻要海膽,我還在等漁業推廣站的淩技術員消息。”


    “刺參和鮑魚不要啦?”


    姚海芸實話實說:“刺參不賺錢,鮑魚不好運。”


    “也是。”


    這條路要是好走,他們漁民早做了。


    姚海菲在一旁聽著,忽然來了精神,“供銷社要收海膽?”


    姚海芸轉頭看她,溫聲回:“暫時隻是個計劃,還沒定下來,要解決的事情很多。”


    姚海菲意識到商機,立刻說:“那回頭要是成了,加我們一個唄,月牙灣那塊,海膽特別多,每回你姐夫幾個人下海都能抓一簍子。”


    姚海芸點點頭:“行,先從長橋大隊試點吧,做得好再推廣。”


    姚海菲嫁得不算遠,但也不算近,騎車回家要一個多小時,哪怕晚飯家裏有排骨也不敢多待,吃完西瓜又坐了會兒就準備回家了。


    一家人送她到門口,姚海芸走到跟前小聲叮囑道:“姐,你別忘了罐頭的事。”


    姚海菲拍拍她的肩膀,“忘不了,三罐加一起快兩塊錢呢,我一定要他賠錢。”


    姚海芸嗯了聲,姚海菲衝家人揮揮手,說了聲別送了,騎車帶著女兒走了。


    周一上班,姚海芸的重點工作就是清點倉庫商品數額,把囤積過久的商品都整理出來,看看是在本島降價促銷賣出去,還是賣到隔壁島嶼。


    未免夜長夢多,橫生變故,姚海芸打算今天一次性檢查完,她花了一上午按照品類分批整理完,打算分到三個組,按小組檢查。


    上周五剛說了改革,鄭軍完全沒想到她周一下午就要來倉庫檢查,而且還不是她一個人檢查,除了這會兒在門市部上班的人,供銷社其他人都來了,還是拿著厚厚一打紙。


    姚海芸站在倉庫門口分工,分別把資料分下去,“梁會計你跟姚采購一組,陳出納跟李采購一組,分批檢查,注意啊,商品名稱,批次和數目都要對上。”


    鄭軍麵色未變,站在一旁的腿實際已經抖成篩糠,語氣淡定開玩笑問道:“主任,隻是一個檢查不需要這麽多人吧?”


    “人多力量大,剛好今天幹完好收工。”


    姚海芸衝他笑笑,隨後吩咐下去:“開始吧。”


    四個人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倉庫兩列,逐一往下檢查。


    姚海芸是另一個倉庫,主要是各種農漁業生產資料,品類更單一,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很好核對。


    鄭軍看看她再看看隔壁倉庫檢查的人,分身乏術,一時不知道該往哪跑,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回到姚海芸這來,試探著問道:“主任,盤點完下一步是什麽工作啊?”


    姚海芸在鋤頭3的旁邊打勾,轉身笑著回答他:“看情況吧,要是東西丟了,我可沒本事找出來,咱們要報警啊,你說是不是?”


    第15章


    鄭軍臉色是肉眼可見的慌亂,強裝鎮定開口:“供銷社內部的事情還是交給主任您來處理比較好吧?”


    姚海芸連連推脫,“我不行的,我就是一普通的主任,哪有查案的本事,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比較好。”


    鄭軍喉結滾動,艱難吞咽了下,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在姚海芸周圍轉了幾圈發現她一直在專心核對,他又回門口守著了,隻能寄希望於自己做得足夠天衣無縫。


    姚海芸按照目錄繼續核對數目,數目對得上就在旁邊打個小小的勾,對不上就記錄下來,諸如木犁,化肥耬脫穀機這類明確在島上賣不掉的商品,她也著重打了標記。


    隔壁倉庫裏,細心的梁麗潔跟姚國旭一組,姚國旭過去跟慣了行事霸道的李廣平,麵對性格溫柔的梁麗潔很是聽話配合,梁麗潔記錄,他來清點,配合非常默契。


    另一組李廣平跟陳興海就沒那麽愉快了,兩個人本來就不對付,眼下剛好被姚海芸分到一個組,相對無言,陳興海更是一句廢話都懶得說,隻知道悶頭幹自己的活,沒了姚國旭替自己兜底幹活,李廣平也難得沒偷懶,兩個人配合起來清點的速度比梁麗潔那組還要快。


    姚海芸花了三個多小時率先清點完了她負責的倉庫,除了發現貨物囤積嚴重外,數量基本都能對上,沒發現別的問題。


    她這邊一結束,姚海芸轉身去了隔壁倉庫,這會兒他們四人的清點也漸漸接近尾聲,隻剩下日用雜貨和五金交化這兩類沒盤點完。


    各式布料堆在一起摞老高,不方便一個個查看,梁麗潔隻好看完一個先摞到隔壁,一點點從上往下清點,即將見底了,姚國旭站在一旁看著,發現有兩摞布一比厚度差距有點大,“梁會計,這個滌卡和印花布都是剩一條吧,怎麽看上去印花布要比滌卡矮這麽多。”


    布料不同於別的商品,出廠都是折疊打包好的,他們就算是盤點也不能把包裝打開一點點拿尺子量,通常隻是看一眼包裝上寫了有多少米就算了。


    梁麗潔稍微站遠了看,果然發現兩條布高度極度不一致,她納悶問道:“你看一下,是不是一個是30米另一個是40米?不同廠家生產的,有時候米數會不一樣。”


    姚海芸聽到聲音也走了過來,看向姚國旭手裏拿著的庫存單,滌卡和印花布數量都是一,再一聽梁麗潔說的30米和40米區別,她瞬間回過神來,仔細看兩條布包裝上寫的詳情,這一看不知道,兩條布都是30米。


    布料不同,厚度也有差異,薄薄的印花布和厚厚的燈芯絨布料,厚度上有明顯差異,同樣是30米,摞起來的高度燈芯絨要比印花布高上兩三倍。


    但滌卡和印花布厚度差距就沒那麽大了,那麽同樣都是30米,為什麽印花布比滌卡矮呢?


    思來想去,隻有一個可能,印花布根本沒有30米。


    姚海芸把印花布搬了下來,跟梁麗潔各拿一邊,她出聲吩咐姚國旭,“拿尺子量一下。”


    梁麗潔抓緊印花布往後退把布展開,姚國旭拿著尺子從姚海芸這頭開始量一直到梁麗潔那結束,兩人一看尺子,驚訝對視了一眼,姚國旭回頭跟姚海芸說,“主任,隻有15.7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供銷社主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池疏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池疏荷並收藏七十年代供銷社主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