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
穿成女兒奴大佬早夭的閨女 作者:薑紅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山長看著這個從前他頗為嫌棄的弟子,心情很是複雜:鼠疫爆發以來,趙凜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這個弟子,聰慧、果敢、有當擔,會設身處地的為百姓著想,是個難得的好官。
比他強!
比他顧家五個別人口中有成就的孩子都強。
這樣的心性又有手段,將來必定平步青雲,是天下百姓之福。
從前是他狹隘了!
管中窺豹、一葉障目,該打!
他起身,悄無聲息的走了出去,把提著食盒的家仆攔下。扯著人往外走,小聲道:“先別進去,讓他睡一會吧。”
家仆頻頻回頭,訝異問:“趙大人睡著了?小的還以為他是鐵打的呢。”忙的這些時日,大家都有輪班休息,就趙大人不休息。
七天後,荊州城的鼠疫算是徹底控製下來了,沒有人再死去,百姓身體在漸漸好轉。城裏麵開始清理鼠患,一切跟鼠疫有關的東西都集體焚燒。家家戶戶去縣衙領艾葉、大黃等藥材屋裏屋外的熏。
趙寶丫身體也已經大好,整日待在院子曬太陽也無聊,就跟著雲娘子在縣衙門口施粥。城裏的百姓看到她又是鞠躬又道謝。
“趙大人好人啊,趙姑娘也是好人。”
“是啊,這次要不是趙大人我們荊州城肯定滅城了。”
“又是送藥還給我們施粥,簡直是活菩薩啊!”
趙寶丫從他們眼裏看到了真誠的感激和慶幸,她回以同樣的善意。臨近午時,她打了碗粥放進食盒要回去。
雲娘子笑問:“又給春生帶粥呢?”
趙寶丫點頭:“嗯,春生哥哥試藥傷了胃,喝粥養胃。”原本她是交代陶伯伯單獨給春生哥哥煮粥的,春生哥哥說這樣太麻煩,喝門口施的粥就好了。
她提著食盒往回走,走到內院往書房去,然後敲了敲門,走了進去。把粥放到案幾上,又擺了幾樣小菜出來,道:“春生哥哥吃飯了。”
何春生正在奮筆疾書,頭也不抬道:“我寫完這一張。”他必須把這次鼠疫發現的不同症狀、並發過程、以及用藥過程也記錄下來。
趙寶丫伸手攔住他下筆:“先吃飯,不然又胃痛。”
他抬頭看她,不動。趙寶丫幹脆把他的筆繳了:“你這胃是給我試藥才壞的,我必須要監督你。”
何春生無奈:“我是為荊州城的百姓試藥,你不必如此。”他不希望她有什麽心理負擔。
趙寶丫把勺子塞到他手上:“是是是,春生哥哥最偉大了,是給荊州城的百姓試藥。我們的小何大夫要好好吃飯、按時吃飯、天下病患都需要您呢。”
何春生看著她終於鮮活起來,驀的笑了。
趙寶丫也懶得理會他笑什麽,拿過他寫的冊子翻看。看了幾頁,誇道:“春生哥哥,你記得好細致啊!”
何春生咽下一口粥,回她:“記錄病情也和治病開方子一樣,自然不能敷衍了事。這次鼠疫也讓我看到了我醫術上的不足,我打算等荊州城穩定下來後去遊學,多到外麵走走看看。”
“啊?”趙寶丫詫異,“你要去遊學,不和我們在一起了?”
何春生:“你和趙叔叔之後不是要回京都嗎?我此時去京都並不合適,離開是為了更好的重逢,也許下次再見麵的時候,我已經是個小神醫了。你那寒症,我遲早能給你治好的!”
趙寶丫雖然鼠疫痊愈了,但到底傷了這麽多年養下的底子,弱症體寒更嚴重了。平日裏出門都是第三層外三層的裹著,生怕著了涼。
“那好吧,以後你到哪裏就和我寫信,和我說說沿途的趣事,就當我也看過了。”她把冊子推到何春生麵前,鄭重的看他:“還有,要按時吃飯,不許因為忙偷懶不吃。”
何春生點頭:“知道了。”
趙寶丫看他答應得這麽爽快,狐疑問:“你不會是在敷衍我吧?”
何春生把最後一口粥咽下去,看著她眉目含笑:“我什麽時候敷衍過你?”
趙寶丫:那倒是沒有,隻要是她說的話,交代的事,春生哥哥總是竭力辦到最好。
第十日,靜王府傳來消息,太妃染病太重,即便喝了藥還是病故。按理,太妃是因為鼠疫病故,屍、體是要直接焚掉的。
但靜王府的老管家堅持要讓太妃入土為安,李州牧去了幾次都被打出來了。實在無法隻好找到趙凜這裏來了。
趙凜已經足足忙了好久,難得停下來,一睡就睡死了過去。李州牧找過來時,他還沒起來。
李州牧很想去把人叫起來,可趙寶丫坐在趙凜房門口,他隻得認命的等。
等到第二日,太妃都快下葬了,趙凜才睡飽起身。
聽聞李州牧的訴苦,他喝了稀粥,不僅不慢道:“你就讓他埋吧,他埋下去你晚上偷偷找人挖起來焚了不就得了。犯得著和一個不講道理的老頭子生氣?”
李州牧驚恐:“挖墳啊?”
趙凜挑眉:“不會?要我教你?”
“不不不!”李州牧連連擺手,倒不是不會,隻是有些怕。
趙凜這人真勇,能想出這麽一個餿主意。
趙凜吃完早飯就往外走,李州牧連忙起身問:“去哪?”
趙凜:“太妃亡故了,封地的官員總得去悼念悼念,州牧大人也一起去吧。”
李州牧有點反應不過來:他們這群朝廷官員和靜王府鬧得勢同水火,這是去悼念還是去看笑話的?
難道是去看看人死透沒?
但,顯然,趙凜真是去悼念的。不僅買了香燭紙錢,甚至還請了十幾個道士來給太妃念經超度。
李州牧看到那群道士的時候,瞳孔簡直地震!
荊州還有道士這玩意?
不是,趙凜真有這麽好心給太妃超度?
事實證明,趙凜不僅真有這麽好心,還特別前程的在靈堂上了三炷香,然後聽了會兒經。隻是苦了這群響馬,哪裏會念什麽屁的經文,全是在亂嘀咕。
隻要讓人聽不懂就是了。
老管家是恨趙凜的,原想把人打出去,但又想到太妃是染了病去世的,怕她真不能登極樂。也就勉強接受這群道士念經了。
咿咿呀呀的唱念聲中李州牧都快睡著了,靈堂裏鬧哄哄的。趙凜撇下一眾人出了靈堂,徑自往太妃的寢殿去。
寢殿裏,綠湖和阿彩正在收拾東西,見趙凜過來連忙行禮問安。
趙凜看看地上的幾個箱籠,問:“這些是?”
綠湖忙道:“這些是太妃的遺物,太妃臨死前交代要讓人送到京都給王爺的。”
趙凜眸光微轉:“那不用麻煩另外找人了,本官不日就要啟程回京都,這些東西本官替太妃帶去給王爺吧。”
兩個婢女遲疑,趙凜又道:“如今太妃去了,王府也沒個主人,你們王爺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若是你們想出府或是出荊州去找親人,本官可以做主還你們賣身契。”
兩個婢女眼睛立刻亮了,朝著趙凜連連磕頭:“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趙凜很順利的把太妃的遺物帶回了縣衙,然後當著李州牧的麵打開箱子翻找。翻到一些賬本和書信,坐在那看了起來。
李州牧疑惑:“趙大人不是要把這些東西送到京都嗎?”
趙凜邊看書信邊道:“誰說本官要回京都了?”
“你不回京都?”李州牧驚得站了起來,“鼠疫前你就是要回京都的啊?現在鼠疫沒了,金礦案也破了,靜王府也垮了,你不回去留在這幹嘛?”關鍵是,趙凜不回去,他要怎麽辦?
趙凜頭也沒抬:“州牧大人別激動,下官已經上書皇上,荊州百廢待興,盜匪猖獗,本官要留在這一段時間。繳獲的黃金一半由您運送到京都,您放心,一個京官是跑不了的。”
聽他這樣說,李州牧頓時鬆了口氣:隻要他能回京什麽都好說。
李州牧遲疑:“皇上能同意您留在這嗎?”
趙凜把書信合上:“他會同意的。”
事實上,藥方剛配出來的那日,趙凜就寫好了折子讓人送了出去。
折子上把荊州的慘狀描述了一遍,又對皇帝好一頓歌功頌德,言明他是代天子拯救荊州百姓。帽子戴得太高,弄得皇帝騎虎難下發了好一頓脾氣。
他惱怒的問大理寺卿邢大人:“趙愛卿是對朕沒有支援荊州不滿嗎?”
邢大人立刻跪下:“皇上,趙縣令是萬萬不敢的。他對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鑒,他想治理好荊州也是在替皇上分憂,一來可以徹底掃清靜王府,讓靜親王沒了依仗。二來,是收服荊州百姓的心,讓荊州百姓知道除了靜王府外還有皇上。三來,趙縣令不是也染了鼠疫,傷了根本嗎?他本來身體就弱,實在不宜舟車勞頓,不若等他好了再回京也是一樣。”
“況且,他在信中不是說了,李州牧會先帶著一批黃金進京。”
老皇帝一聽,怒氣消了幾分。
邢大人繼續道:“倒是聽說燕平山那個什麽威猛將軍,趙縣令同肖鶴白一戰時,前去求援,他置之不理。此人實在是莽夫,險些耽誤了要事。”
老皇帝的怒氣被轉移,揮手道:“那就下一道聖諭,送一車書去給他好好讀讀,再讓人打他五十軍棍,讓他長長記性!”他想了想,還是覺得金子沒到國庫心裏不踏實,又補充道:“你寫封信告知趙愛卿,也別讓他耽擱太久,最多三個月務必回京。”
遠在燕平山打仗的林茂好不容易打了個勝仗回來,聽說有聖旨傳來,還以為是嘉獎他的。興高采烈的去接旨,結果接到了一頓板子。等他挨了五十軍棍趴在床上時,又被強迫接了一車軲轆書,就徹底記恨上了那個什麽勞什子的荊州縣令。
他奶奶的,以後別讓老子遇見你,否則見一次揍一次!
李州牧出發回京那日,趙凜恰好接到了邢大人的來信。
霍星河興奮了許久,問他:“那我是不是很快又能和寶丫妹妹見麵了?”
趙凜慢悠悠把信收好,挑眉瞧他:“別想了,你還是先同李州牧一起回京吧,我和你寶丫妹妹至少得幾年後再回京。”
何春生詫異:“邢大人信裏不是說,皇上讓您三個月內回去?”
趙凜回他:“知道什麽叫山高皇帝遠嗎?想不回去總有一百個方法!”
讓他來就來,說舍棄他這顆棋子就舍棄。
這次,他要讓那老皇帝心急如焚、求爹爹告奶奶,求著他回去!
第126章 126
霍星河才來, 自是不願意回去的。
他借口道:“還是讓李大人自行回去吧,馬叔叔送來的糧快到了,我得去雲中再送糧來。”
總歸是留不長的, 他想多留些時日就隨他吧。
李州牧走後,顧山長原想著建學堂的。趙凜勸道:“老師還是先回去吧, 經曆這麽一遭, 師娘應該想盡快見到您, 書院也需要您回去主持。況且,荊州百廢待興, 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改善百姓生活, 能吃飽再來讀書。”
若是從前, 顧山長定會覺得吃喝哪有讀書重要。現在, 他覺得趙凜說得在理。
人餓肚子的時候,腦袋裏挖空心思想著吃的, 哪裏會念狗屁的書。
他道:“也罷,老夫先行回去, 荊州什麽時候建學堂你同我說,我派人送一些書籍過來。”
趙凜點頭:“好。”
何春生也要同顧山長一同回去, 趙凜原想著派人護送二人。恰逢錢大有也要南下去長溪, 於是一行人隻送二人到了劈觀山峽穀出口處。
這個弟子,聰慧、果敢、有當擔,會設身處地的為百姓著想,是個難得的好官。
比他強!
比他顧家五個別人口中有成就的孩子都強。
這樣的心性又有手段,將來必定平步青雲,是天下百姓之福。
從前是他狹隘了!
管中窺豹、一葉障目,該打!
他起身,悄無聲息的走了出去,把提著食盒的家仆攔下。扯著人往外走,小聲道:“先別進去,讓他睡一會吧。”
家仆頻頻回頭,訝異問:“趙大人睡著了?小的還以為他是鐵打的呢。”忙的這些時日,大家都有輪班休息,就趙大人不休息。
七天後,荊州城的鼠疫算是徹底控製下來了,沒有人再死去,百姓身體在漸漸好轉。城裏麵開始清理鼠患,一切跟鼠疫有關的東西都集體焚燒。家家戶戶去縣衙領艾葉、大黃等藥材屋裏屋外的熏。
趙寶丫身體也已經大好,整日待在院子曬太陽也無聊,就跟著雲娘子在縣衙門口施粥。城裏的百姓看到她又是鞠躬又道謝。
“趙大人好人啊,趙姑娘也是好人。”
“是啊,這次要不是趙大人我們荊州城肯定滅城了。”
“又是送藥還給我們施粥,簡直是活菩薩啊!”
趙寶丫從他們眼裏看到了真誠的感激和慶幸,她回以同樣的善意。臨近午時,她打了碗粥放進食盒要回去。
雲娘子笑問:“又給春生帶粥呢?”
趙寶丫點頭:“嗯,春生哥哥試藥傷了胃,喝粥養胃。”原本她是交代陶伯伯單獨給春生哥哥煮粥的,春生哥哥說這樣太麻煩,喝門口施的粥就好了。
她提著食盒往回走,走到內院往書房去,然後敲了敲門,走了進去。把粥放到案幾上,又擺了幾樣小菜出來,道:“春生哥哥吃飯了。”
何春生正在奮筆疾書,頭也不抬道:“我寫完這一張。”他必須把這次鼠疫發現的不同症狀、並發過程、以及用藥過程也記錄下來。
趙寶丫伸手攔住他下筆:“先吃飯,不然又胃痛。”
他抬頭看她,不動。趙寶丫幹脆把他的筆繳了:“你這胃是給我試藥才壞的,我必須要監督你。”
何春生無奈:“我是為荊州城的百姓試藥,你不必如此。”他不希望她有什麽心理負擔。
趙寶丫把勺子塞到他手上:“是是是,春生哥哥最偉大了,是給荊州城的百姓試藥。我們的小何大夫要好好吃飯、按時吃飯、天下病患都需要您呢。”
何春生看著她終於鮮活起來,驀的笑了。
趙寶丫也懶得理會他笑什麽,拿過他寫的冊子翻看。看了幾頁,誇道:“春生哥哥,你記得好細致啊!”
何春生咽下一口粥,回她:“記錄病情也和治病開方子一樣,自然不能敷衍了事。這次鼠疫也讓我看到了我醫術上的不足,我打算等荊州城穩定下來後去遊學,多到外麵走走看看。”
“啊?”趙寶丫詫異,“你要去遊學,不和我們在一起了?”
何春生:“你和趙叔叔之後不是要回京都嗎?我此時去京都並不合適,離開是為了更好的重逢,也許下次再見麵的時候,我已經是個小神醫了。你那寒症,我遲早能給你治好的!”
趙寶丫雖然鼠疫痊愈了,但到底傷了這麽多年養下的底子,弱症體寒更嚴重了。平日裏出門都是第三層外三層的裹著,生怕著了涼。
“那好吧,以後你到哪裏就和我寫信,和我說說沿途的趣事,就當我也看過了。”她把冊子推到何春生麵前,鄭重的看他:“還有,要按時吃飯,不許因為忙偷懶不吃。”
何春生點頭:“知道了。”
趙寶丫看他答應得這麽爽快,狐疑問:“你不會是在敷衍我吧?”
何春生把最後一口粥咽下去,看著她眉目含笑:“我什麽時候敷衍過你?”
趙寶丫:那倒是沒有,隻要是她說的話,交代的事,春生哥哥總是竭力辦到最好。
第十日,靜王府傳來消息,太妃染病太重,即便喝了藥還是病故。按理,太妃是因為鼠疫病故,屍、體是要直接焚掉的。
但靜王府的老管家堅持要讓太妃入土為安,李州牧去了幾次都被打出來了。實在無法隻好找到趙凜這裏來了。
趙凜已經足足忙了好久,難得停下來,一睡就睡死了過去。李州牧找過來時,他還沒起來。
李州牧很想去把人叫起來,可趙寶丫坐在趙凜房門口,他隻得認命的等。
等到第二日,太妃都快下葬了,趙凜才睡飽起身。
聽聞李州牧的訴苦,他喝了稀粥,不僅不慢道:“你就讓他埋吧,他埋下去你晚上偷偷找人挖起來焚了不就得了。犯得著和一個不講道理的老頭子生氣?”
李州牧驚恐:“挖墳啊?”
趙凜挑眉:“不會?要我教你?”
“不不不!”李州牧連連擺手,倒不是不會,隻是有些怕。
趙凜這人真勇,能想出這麽一個餿主意。
趙凜吃完早飯就往外走,李州牧連忙起身問:“去哪?”
趙凜:“太妃亡故了,封地的官員總得去悼念悼念,州牧大人也一起去吧。”
李州牧有點反應不過來:他們這群朝廷官員和靜王府鬧得勢同水火,這是去悼念還是去看笑話的?
難道是去看看人死透沒?
但,顯然,趙凜真是去悼念的。不僅買了香燭紙錢,甚至還請了十幾個道士來給太妃念經超度。
李州牧看到那群道士的時候,瞳孔簡直地震!
荊州還有道士這玩意?
不是,趙凜真有這麽好心給太妃超度?
事實證明,趙凜不僅真有這麽好心,還特別前程的在靈堂上了三炷香,然後聽了會兒經。隻是苦了這群響馬,哪裏會念什麽屁的經文,全是在亂嘀咕。
隻要讓人聽不懂就是了。
老管家是恨趙凜的,原想把人打出去,但又想到太妃是染了病去世的,怕她真不能登極樂。也就勉強接受這群道士念經了。
咿咿呀呀的唱念聲中李州牧都快睡著了,靈堂裏鬧哄哄的。趙凜撇下一眾人出了靈堂,徑自往太妃的寢殿去。
寢殿裏,綠湖和阿彩正在收拾東西,見趙凜過來連忙行禮問安。
趙凜看看地上的幾個箱籠,問:“這些是?”
綠湖忙道:“這些是太妃的遺物,太妃臨死前交代要讓人送到京都給王爺的。”
趙凜眸光微轉:“那不用麻煩另外找人了,本官不日就要啟程回京都,這些東西本官替太妃帶去給王爺吧。”
兩個婢女遲疑,趙凜又道:“如今太妃去了,王府也沒個主人,你們王爺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若是你們想出府或是出荊州去找親人,本官可以做主還你們賣身契。”
兩個婢女眼睛立刻亮了,朝著趙凜連連磕頭:“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趙凜很順利的把太妃的遺物帶回了縣衙,然後當著李州牧的麵打開箱子翻找。翻到一些賬本和書信,坐在那看了起來。
李州牧疑惑:“趙大人不是要把這些東西送到京都嗎?”
趙凜邊看書信邊道:“誰說本官要回京都了?”
“你不回京都?”李州牧驚得站了起來,“鼠疫前你就是要回京都的啊?現在鼠疫沒了,金礦案也破了,靜王府也垮了,你不回去留在這幹嘛?”關鍵是,趙凜不回去,他要怎麽辦?
趙凜頭也沒抬:“州牧大人別激動,下官已經上書皇上,荊州百廢待興,盜匪猖獗,本官要留在這一段時間。繳獲的黃金一半由您運送到京都,您放心,一個京官是跑不了的。”
聽他這樣說,李州牧頓時鬆了口氣:隻要他能回京什麽都好說。
李州牧遲疑:“皇上能同意您留在這嗎?”
趙凜把書信合上:“他會同意的。”
事實上,藥方剛配出來的那日,趙凜就寫好了折子讓人送了出去。
折子上把荊州的慘狀描述了一遍,又對皇帝好一頓歌功頌德,言明他是代天子拯救荊州百姓。帽子戴得太高,弄得皇帝騎虎難下發了好一頓脾氣。
他惱怒的問大理寺卿邢大人:“趙愛卿是對朕沒有支援荊州不滿嗎?”
邢大人立刻跪下:“皇上,趙縣令是萬萬不敢的。他對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鑒,他想治理好荊州也是在替皇上分憂,一來可以徹底掃清靜王府,讓靜親王沒了依仗。二來,是收服荊州百姓的心,讓荊州百姓知道除了靜王府外還有皇上。三來,趙縣令不是也染了鼠疫,傷了根本嗎?他本來身體就弱,實在不宜舟車勞頓,不若等他好了再回京也是一樣。”
“況且,他在信中不是說了,李州牧會先帶著一批黃金進京。”
老皇帝一聽,怒氣消了幾分。
邢大人繼續道:“倒是聽說燕平山那個什麽威猛將軍,趙縣令同肖鶴白一戰時,前去求援,他置之不理。此人實在是莽夫,險些耽誤了要事。”
老皇帝的怒氣被轉移,揮手道:“那就下一道聖諭,送一車書去給他好好讀讀,再讓人打他五十軍棍,讓他長長記性!”他想了想,還是覺得金子沒到國庫心裏不踏實,又補充道:“你寫封信告知趙愛卿,也別讓他耽擱太久,最多三個月務必回京。”
遠在燕平山打仗的林茂好不容易打了個勝仗回來,聽說有聖旨傳來,還以為是嘉獎他的。興高采烈的去接旨,結果接到了一頓板子。等他挨了五十軍棍趴在床上時,又被強迫接了一車軲轆書,就徹底記恨上了那個什麽勞什子的荊州縣令。
他奶奶的,以後別讓老子遇見你,否則見一次揍一次!
李州牧出發回京那日,趙凜恰好接到了邢大人的來信。
霍星河興奮了許久,問他:“那我是不是很快又能和寶丫妹妹見麵了?”
趙凜慢悠悠把信收好,挑眉瞧他:“別想了,你還是先同李州牧一起回京吧,我和你寶丫妹妹至少得幾年後再回京。”
何春生詫異:“邢大人信裏不是說,皇上讓您三個月內回去?”
趙凜回他:“知道什麽叫山高皇帝遠嗎?想不回去總有一百個方法!”
讓他來就來,說舍棄他這顆棋子就舍棄。
這次,他要讓那老皇帝心急如焚、求爹爹告奶奶,求著他回去!
第126章 126
霍星河才來, 自是不願意回去的。
他借口道:“還是讓李大人自行回去吧,馬叔叔送來的糧快到了,我得去雲中再送糧來。”
總歸是留不長的, 他想多留些時日就隨他吧。
李州牧走後,顧山長原想著建學堂的。趙凜勸道:“老師還是先回去吧, 經曆這麽一遭, 師娘應該想盡快見到您, 書院也需要您回去主持。況且,荊州百廢待興, 當務之急是想辦法改善百姓生活, 能吃飽再來讀書。”
若是從前, 顧山長定會覺得吃喝哪有讀書重要。現在, 他覺得趙凜說得在理。
人餓肚子的時候,腦袋裏挖空心思想著吃的, 哪裏會念狗屁的書。
他道:“也罷,老夫先行回去, 荊州什麽時候建學堂你同我說,我派人送一些書籍過來。”
趙凜點頭:“好。”
何春生也要同顧山長一同回去, 趙凜原想著派人護送二人。恰逢錢大有也要南下去長溪, 於是一行人隻送二人到了劈觀山峽穀出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