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假千金漂亮親媽重生了 作者:齊氏孫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將話藏在心底沒打算跟他提,曾文毫不知情自己究竟錯過了怎樣的機遇。
————
時間一晃就到了年根。
帝都那邊的事情基本都妥當了,年前葉知夏沒打算繼續折騰。
沈春嬋給她寄了一些片場拍攝的照片當明信片。還在背麵寫了一些趣聞。葉知夏喜歡之餘,又想到了以這部劇未來的名氣,這個可是相當有收藏價值。
不僅鼓勵沈春嬋再多集一些,還專門買了集郵的那種專用冊子,將明信片塑封好仔細珍藏。
但也從這裏開始,葉知夏跟開竅一般,也開始記錄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多拍些照片洗出來好生收納,感覺幾天的功夫,生活上的一點趣事都夠寫成一本書。
這大大戳中了林馳霄的喜好,動手的比葉知夏還積極。
不僅是在照片背後寫當時的故事,甚至會寫一些小寸的照片寫進日記裏。
葉知夏一時想不出來這是什麽。
某一天忽然靈光一閃,這不就是寫手賬嗎?
看著他連孩子們的貼紙也點綴上去了。
嘿,她竟然親眼見證了一個手賬大佬的成長!
小年的這天,秋家特意跟農戶家裏買了一頭自家養的豬。等殺年豬時候一塊也給殺了。
因為怕家裏年輕人和孩子看不得血腥場麵,等送到秋家的時候,都是殺好了也分隔好的一塊塊肉。
葉知夏領孩子看熱鬧時候,能瞧見送過來的肉還帶著熱氣,和一股子說不清的油膩味道。
鮮少瞧見這麽多生肉,其實是沒胃口的。.
但是等這些肉烹飪下鍋,香味出來了,又會止不住的吞口水。
楚慧玲有一手油爆大腸做的地道又好吃,秋錦雲擅長鹵味,而葉知夏跟林馳霄也加入進去,合夥做了一道東坡肉。
小年夜裏頭這頓飯,幾乎成了全豬宴,除了要單獨留著年夜飯吃的部分外,幾乎把能用上的食材都放上來了。
農家豬吃的是煮的豬食,又養滿了一年。味道照比市麵上買來的養殖豬香了不知多少倍。
哪怕平時食譜裏葷腥占比不大的葉知夏也多吃了一碗飯。
吃完了一抹嘴,一桌子人都是滿嘴的流油。
好像去年都沒這麽進行熱鬧。
.
孩子們吃完了早早放下筷子去院子裏放煙花,老爺子聽著外頭的笑聲,和開關門時偶爾送進來的些許火藥味。
不知不覺紅了眼眶。
“感覺跟我小時候一樣。我像月月瑤瑤這麽大的時候,正是家裏條件最好的時候。過年用上學,也沒人拘束。好吃的一盆一盆的,我們都是裝滿一口袋了再出去瘋。其實煙花和炮跟那時候也沒差太多。類似的我小時候都玩兒過。”
直到他是觸景生情了。
對於老人家而言,越老越喜歡追憶往昔。
一方麵回憶會給過去掛上一層美好的濾鏡,另一方麵,也是從一次次的回憶裏反複想起,防止那些美好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
葉知夏心有所感:“可見姥爺小時候條件多好了。我記得我小時候,村裏也就村長家裏孩子炮多,舍得玩兒。直接把一整簾的鞭炮拆開一個一個的玩兒。村裏的孩子們就跟在他屁股後麵聽響兒。啥時候高興了,還能分兩個放。村裏的孩子都淘氣,哪裏都敢扔,幾乎每年都能看見誰家孩子闖禍了被人追著打。”
村裏孩子可不講究過年了就不打了。氣性上來了照樣按在膝蓋上打一頓屁股。
窮人也有窮人的樂趣。
桌上的長輩們也跟著笑。
秋錦雲是下鄉過的,更是在葉知夏長大的村裏待過。
眯著眼睛回憶往昔,也跟著道:“村裏是真困難,我就記得我下鄉那會兒,全村吃了一年的棒子麵。臨到過年了,用苞米跟鄰村換了些黃豆,磨成豆腐。過年時候大家一塊喝豆漿吃豆腐。結果吃多了,一半拉肚,一半放屁。有的半夜受不了了,都去院子裏蹲著。凍感冒了好幾個。”
秋錦雲一說,秋林生也沒忍住:“我那會兒……”
葉知夏一開始還聽得津津有味,可不知不覺眼皮子越來越沉。
眼睛一閉,再睜眼的時候,人已經被林馳霄打橫抱起回房間了。
攬住林馳霄脖子,蹭了蹭他的胸口。
這個姿勢過於束縛,有點像就這樣一直睡下去。
第129章 一些雜事
這一年比去年還要順遂。
許是過於忙碌, 葉知夏對時間流逝的感覺都有些遲鈍,好像晃眼的功夫就跳進了1998。
有些功夫沒聯係的吳迪打來電話,跟葉知夏閑聊了些話。
村裏頭的張翠花死了。
有兩個月了。吳迪不是一個村的, 消息傳過去不知道經過多少手。
隻說是有人翻牆偷葉家的雞,張翠花拎著菜刀出去趕人,結果摔到了腦袋磕在石頭上了,又冬日裏頭在外麵躺了半宿, 第二天早上被人發現人都硬了。
而那十多歲的葉天驕因為害怕,我在屋裏一宿沒出去過。還是發現張翠花死了的人進屋看,才瞧見葉天驕抱著被在炕上睡得香甜, 說是前一晚太害怕等母親回來,不知不覺就睡了。
村裏都傳, 人其實是凍死的,但凡葉天驕出去看看, 或是含量嗓子叫人過去, 張翠花也都有救。
事情不知真假, 反正這下葉天驕徹底成孤兒了。
葉家還是有兩門子親戚的,暫時在一個叔叔家養著。
“他隻怕也是被家裏慣壞了。你說在人家住寄人籬下的,再進的親戚也得矮著點說話。打人家孩子不說, 還偷人錢。他叔嚇唬他要送他去派出所。他自己去派出所說他是你親侄子, 知道你賺大錢了, 讓民警幫忙找你接他走。”
許是張翠花生前念叨過什麽叫他記住了,葉天驕是當真了的。
“那葉有忠一家吧, 也就他家每個兒子能願意多養一個小子。”葉知夏道。
這吳迪就不清楚了。
“誰知道呢?不過聽說這才倆月, 那家人就不打算養了。可送人或是送去孤兒院, 又怕被街坊四鄰戳脊梁。那孩子不是一口一個等你接人嗎?愁的沒法的兩口子就真開始打聽起你來了。有人知道咱倆是同學,還想讓我問問你。”
“嘖, ”葉知夏嗤笑,“你同意了?”
“你看我像傻缺嗎?”吳迪自己都覺得不可能。但凡兩邊還有一丁點的親情在,葉知夏也不可能直接把葉大梁監?獄裏。
現在葉家可謂是家破人亡。就算不是葉知夏一手促成的,也是從她這裏開始的。
所以,在葉天驕這裏,他跟葉知夏說是血海深仇都不為過。
他還幻想著沾葉知夏的光過好日子。可葉知夏不會給他絲毫的機會。
沒趕盡殺絕,一是看他小,二也算歡樂當初葉大梁勸說家裏給她學上的人情。
但也僅此而已了。
不過村裏會秉承著打碎骨頭連著筋的心思,會幻想些有的沒的。
“反正我就當沒聽見。”葉知夏隻道。
吳迪也聰明:“我跟你說什麽了嗎?”
兩邊皆笑。
“要不我來年別回村了。你說人也就是賤。不回家吧總想家裏的這小院兒。可回了家亂七八糟的叫人腦袋大。我不找對象,他們對我可是越來越不客氣了。”
還是因為家裏沒有把事情做絕。
如果是跟葉知夏當年一樣,直接將人綁起來賣了,反而容易一口氣斷幹淨。
就是這種關係破的不徹底。說好也壞,說壞又好的關係,才最折磨人。
“那你跟家裏說過你現在攢錢或是買房的事情了嗎?”
吳迪無奈:“沒有,別提了,我之前救人不是拿到獎金了嗎?他們幾次跟我要我都不給。後來就忽然接到電話,說我媽快不行了,繼續一筆錢才給做手術,我就回去送了比錢。結果到家人沒事錢也沒了。打哪之後我給家裏報的實習時候的工資,就這還隔三差五的跟我要。”
.
葉知夏出了個損招:“你要是真想有個了斷,就假裝自己欠了高利貸。沒錢還,欠多少你自己編,反正就是一個家裏肯定有,但也算打出血的程度。等有結果了,相信你也能下決心了。”
吳迪怔了怔,隨即道:“這不是你之前用過的嗎?”
葉知夏隻笑:“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吳迪應該是葉知夏認識人裏,一年多來變化最少的。
其實她在市三甲醫院當一個在編護士,本身在社會身份裏就是頂層的。
這個年紀,這個職業,除非辭職了再就業,否則一輩子的頂點也就在那裏。
不會大富大貴,但端著鐵飯碗,這輩子日子都差不了。
葉知夏確實有教唆的成分。至少讓她先擺脫家庭的拖後腿。
吳迪猶豫了半晌,才壓低了聲音:“那你能幫我嗎?”
“這都是小事兒。”
也不怕玩兒脫,再不濟也有秋家在。林馳霄在本地也認識些灰色背景的人。要是作惡不敢,可要給普通人演場大戲,那還是手拿把掐的。
年後沒過多久就要開學了,葉知夏回帝都忙碌之餘,還要著手安排馮博文一家子上學的問題。
這時候很多學校上學都不查戶口,家長提早過去說一聲繳納學費就行。不像義務教育時候那麽嚴格。
孩子們先辦理好入學,戶口一類的都可以慢慢張羅。
也是這個時候收到了吳迪那邊的結果。
接通電話聽見吳迪那個哭腔,葉知夏就知道自己猜對了。
“這回死心了?”
“死心了。”
吳迪在等葉知夏問,隻是半晌沒聽見。抽搭了一會兒自己就說了。
“你知道我媽給我出什麽主意嗎?她說給我找個婆家立馬嫁了。找個山裏的,進去出來都費勁。那些追債的就是上天入地了也找不到我。”
————
時間一晃就到了年根。
帝都那邊的事情基本都妥當了,年前葉知夏沒打算繼續折騰。
沈春嬋給她寄了一些片場拍攝的照片當明信片。還在背麵寫了一些趣聞。葉知夏喜歡之餘,又想到了以這部劇未來的名氣,這個可是相當有收藏價值。
不僅鼓勵沈春嬋再多集一些,還專門買了集郵的那種專用冊子,將明信片塑封好仔細珍藏。
但也從這裏開始,葉知夏跟開竅一般,也開始記錄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多拍些照片洗出來好生收納,感覺幾天的功夫,生活上的一點趣事都夠寫成一本書。
這大大戳中了林馳霄的喜好,動手的比葉知夏還積極。
不僅是在照片背後寫當時的故事,甚至會寫一些小寸的照片寫進日記裏。
葉知夏一時想不出來這是什麽。
某一天忽然靈光一閃,這不就是寫手賬嗎?
看著他連孩子們的貼紙也點綴上去了。
嘿,她竟然親眼見證了一個手賬大佬的成長!
小年的這天,秋家特意跟農戶家裏買了一頭自家養的豬。等殺年豬時候一塊也給殺了。
因為怕家裏年輕人和孩子看不得血腥場麵,等送到秋家的時候,都是殺好了也分隔好的一塊塊肉。
葉知夏領孩子看熱鬧時候,能瞧見送過來的肉還帶著熱氣,和一股子說不清的油膩味道。
鮮少瞧見這麽多生肉,其實是沒胃口的。.
但是等這些肉烹飪下鍋,香味出來了,又會止不住的吞口水。
楚慧玲有一手油爆大腸做的地道又好吃,秋錦雲擅長鹵味,而葉知夏跟林馳霄也加入進去,合夥做了一道東坡肉。
小年夜裏頭這頓飯,幾乎成了全豬宴,除了要單獨留著年夜飯吃的部分外,幾乎把能用上的食材都放上來了。
農家豬吃的是煮的豬食,又養滿了一年。味道照比市麵上買來的養殖豬香了不知多少倍。
哪怕平時食譜裏葷腥占比不大的葉知夏也多吃了一碗飯。
吃完了一抹嘴,一桌子人都是滿嘴的流油。
好像去年都沒這麽進行熱鬧。
.
孩子們吃完了早早放下筷子去院子裏放煙花,老爺子聽著外頭的笑聲,和開關門時偶爾送進來的些許火藥味。
不知不覺紅了眼眶。
“感覺跟我小時候一樣。我像月月瑤瑤這麽大的時候,正是家裏條件最好的時候。過年用上學,也沒人拘束。好吃的一盆一盆的,我們都是裝滿一口袋了再出去瘋。其實煙花和炮跟那時候也沒差太多。類似的我小時候都玩兒過。”
直到他是觸景生情了。
對於老人家而言,越老越喜歡追憶往昔。
一方麵回憶會給過去掛上一層美好的濾鏡,另一方麵,也是從一次次的回憶裏反複想起,防止那些美好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
葉知夏心有所感:“可見姥爺小時候條件多好了。我記得我小時候,村裏也就村長家裏孩子炮多,舍得玩兒。直接把一整簾的鞭炮拆開一個一個的玩兒。村裏的孩子們就跟在他屁股後麵聽響兒。啥時候高興了,還能分兩個放。村裏的孩子都淘氣,哪裏都敢扔,幾乎每年都能看見誰家孩子闖禍了被人追著打。”
村裏孩子可不講究過年了就不打了。氣性上來了照樣按在膝蓋上打一頓屁股。
窮人也有窮人的樂趣。
桌上的長輩們也跟著笑。
秋錦雲是下鄉過的,更是在葉知夏長大的村裏待過。
眯著眼睛回憶往昔,也跟著道:“村裏是真困難,我就記得我下鄉那會兒,全村吃了一年的棒子麵。臨到過年了,用苞米跟鄰村換了些黃豆,磨成豆腐。過年時候大家一塊喝豆漿吃豆腐。結果吃多了,一半拉肚,一半放屁。有的半夜受不了了,都去院子裏蹲著。凍感冒了好幾個。”
秋錦雲一說,秋林生也沒忍住:“我那會兒……”
葉知夏一開始還聽得津津有味,可不知不覺眼皮子越來越沉。
眼睛一閉,再睜眼的時候,人已經被林馳霄打橫抱起回房間了。
攬住林馳霄脖子,蹭了蹭他的胸口。
這個姿勢過於束縛,有點像就這樣一直睡下去。
第129章 一些雜事
這一年比去年還要順遂。
許是過於忙碌, 葉知夏對時間流逝的感覺都有些遲鈍,好像晃眼的功夫就跳進了1998。
有些功夫沒聯係的吳迪打來電話,跟葉知夏閑聊了些話。
村裏頭的張翠花死了。
有兩個月了。吳迪不是一個村的, 消息傳過去不知道經過多少手。
隻說是有人翻牆偷葉家的雞,張翠花拎著菜刀出去趕人,結果摔到了腦袋磕在石頭上了,又冬日裏頭在外麵躺了半宿, 第二天早上被人發現人都硬了。
而那十多歲的葉天驕因為害怕,我在屋裏一宿沒出去過。還是發現張翠花死了的人進屋看,才瞧見葉天驕抱著被在炕上睡得香甜, 說是前一晚太害怕等母親回來,不知不覺就睡了。
村裏都傳, 人其實是凍死的,但凡葉天驕出去看看, 或是含量嗓子叫人過去, 張翠花也都有救。
事情不知真假, 反正這下葉天驕徹底成孤兒了。
葉家還是有兩門子親戚的,暫時在一個叔叔家養著。
“他隻怕也是被家裏慣壞了。你說在人家住寄人籬下的,再進的親戚也得矮著點說話。打人家孩子不說, 還偷人錢。他叔嚇唬他要送他去派出所。他自己去派出所說他是你親侄子, 知道你賺大錢了, 讓民警幫忙找你接他走。”
許是張翠花生前念叨過什麽叫他記住了,葉天驕是當真了的。
“那葉有忠一家吧, 也就他家每個兒子能願意多養一個小子。”葉知夏道。
這吳迪就不清楚了。
“誰知道呢?不過聽說這才倆月, 那家人就不打算養了。可送人或是送去孤兒院, 又怕被街坊四鄰戳脊梁。那孩子不是一口一個等你接人嗎?愁的沒法的兩口子就真開始打聽起你來了。有人知道咱倆是同學,還想讓我問問你。”
“嘖, ”葉知夏嗤笑,“你同意了?”
“你看我像傻缺嗎?”吳迪自己都覺得不可能。但凡兩邊還有一丁點的親情在,葉知夏也不可能直接把葉大梁監?獄裏。
現在葉家可謂是家破人亡。就算不是葉知夏一手促成的,也是從她這裏開始的。
所以,在葉天驕這裏,他跟葉知夏說是血海深仇都不為過。
他還幻想著沾葉知夏的光過好日子。可葉知夏不會給他絲毫的機會。
沒趕盡殺絕,一是看他小,二也算歡樂當初葉大梁勸說家裏給她學上的人情。
但也僅此而已了。
不過村裏會秉承著打碎骨頭連著筋的心思,會幻想些有的沒的。
“反正我就當沒聽見。”葉知夏隻道。
吳迪也聰明:“我跟你說什麽了嗎?”
兩邊皆笑。
“要不我來年別回村了。你說人也就是賤。不回家吧總想家裏的這小院兒。可回了家亂七八糟的叫人腦袋大。我不找對象,他們對我可是越來越不客氣了。”
還是因為家裏沒有把事情做絕。
如果是跟葉知夏當年一樣,直接將人綁起來賣了,反而容易一口氣斷幹淨。
就是這種關係破的不徹底。說好也壞,說壞又好的關係,才最折磨人。
“那你跟家裏說過你現在攢錢或是買房的事情了嗎?”
吳迪無奈:“沒有,別提了,我之前救人不是拿到獎金了嗎?他們幾次跟我要我都不給。後來就忽然接到電話,說我媽快不行了,繼續一筆錢才給做手術,我就回去送了比錢。結果到家人沒事錢也沒了。打哪之後我給家裏報的實習時候的工資,就這還隔三差五的跟我要。”
.
葉知夏出了個損招:“你要是真想有個了斷,就假裝自己欠了高利貸。沒錢還,欠多少你自己編,反正就是一個家裏肯定有,但也算打出血的程度。等有結果了,相信你也能下決心了。”
吳迪怔了怔,隨即道:“這不是你之前用過的嗎?”
葉知夏隻笑:“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吳迪應該是葉知夏認識人裏,一年多來變化最少的。
其實她在市三甲醫院當一個在編護士,本身在社會身份裏就是頂層的。
這個年紀,這個職業,除非辭職了再就業,否則一輩子的頂點也就在那裏。
不會大富大貴,但端著鐵飯碗,這輩子日子都差不了。
葉知夏確實有教唆的成分。至少讓她先擺脫家庭的拖後腿。
吳迪猶豫了半晌,才壓低了聲音:“那你能幫我嗎?”
“這都是小事兒。”
也不怕玩兒脫,再不濟也有秋家在。林馳霄在本地也認識些灰色背景的人。要是作惡不敢,可要給普通人演場大戲,那還是手拿把掐的。
年後沒過多久就要開學了,葉知夏回帝都忙碌之餘,還要著手安排馮博文一家子上學的問題。
這時候很多學校上學都不查戶口,家長提早過去說一聲繳納學費就行。不像義務教育時候那麽嚴格。
孩子們先辦理好入學,戶口一類的都可以慢慢張羅。
也是這個時候收到了吳迪那邊的結果。
接通電話聽見吳迪那個哭腔,葉知夏就知道自己猜對了。
“這回死心了?”
“死心了。”
吳迪在等葉知夏問,隻是半晌沒聽見。抽搭了一會兒自己就說了。
“你知道我媽給我出什麽主意嗎?她說給我找個婆家立馬嫁了。找個山裏的,進去出來都費勁。那些追債的就是上天入地了也找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