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時,他們才恍然發現:是那家來自夏國的燎原機床廠。而此時此刻,這個巨大卻又零碎的,利潤極為薄的市場,已經被燎原廠通過口碑占領的差不多了。


    這一點點肉,如果想要吃下去,就需要付出極高的成本,因為他們要不購買新機床,進口二手機床修一修,要不預算極低,也就隻有夏國這樣的,勞動力極為便宜,生產成本極低的國家,才可能有賺頭。


    用wt傑奎琳的話說:“我沒想到燎原廠居然接住了震驚體帶來的名聲,不過,也僅是如此了。發展這樣的市場,暫時對wt沒有好處。”


    不過,全世界的機床廠都可以這麽說,除了長崎。


    因為這些國家機械行業的人都會說一句話:“有事找燎原廠,長崎公司不行的。”


    而在夏國,這一天,許如意終於拿起了電話,撥給了遠在京市的華一心:“華教授,”她的聲音難掩激動,“我有個好消息告訴您,燎原廠自主開發的數控係統燎原一號已經通過測試!”


    第92章 三章合一


    許如意之所以打電話給華一心教授,是因為兩年前,許如意趁著華一心教授回鄉,力邀他來產學研中心看一看。


    原本她的想法很樸實,畢竟機床不僅僅是民用,在很多隱秘的領域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領域都是保密的,她並不知道,他們的研究已經到了什麽程度,不過看華一心教授的研發,她認為燎原廠的技術還是有一定的意義的。


    她原本覺得,恐怕不會得到太多的回應,畢竟在數控機床界,他們也隻是個蹣跚學步的小朋友。


    隻是沒想到的是,過了年沒多久,華一心教授就給與了積極地正麵回應。


    這兩年的研發,很多地方,他們都得到了軍方的幫助,當然,他們也幫著軍方進行了很多嚐試性研發。


    燎原一號的成功,自然也要告知華一心這個好消息。


    果不其然,華教授激動萬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這樣,你拿著測試數據,馬上來一趟,我正好有點事情想跟你說。”


    雖然是相互幫助,不過燎原廠的數控係統和軍方的自然不是一個,所以還是各來各的。數控機床是需要大量的實際操作數據來完善係統,去年他們燎原一號數控係統研發成功後,就和東陽廠合作生產了第一批的數控機床,在南河省機械廳的幫助下,散發到了三十家企業實地使用,收集了大量的數據進行升級改造。


    顯然,軍方需要這些數據,這自然沒什麽問題。


    至於有事,許如意一聽就明白他指的是什麽,這兩年,他們不但在完善8位微控製器,還在研發16位微控製器,不過對於南河大學和南河工業大學來說,人才實在是太少了,縱然四處網羅,還是不夠用。


    許如意前一段時間,就跟華一心提了提:“能支援我們一下嗎?”


    華一心沒拒絕,也沒說行,許如意知道他一向謹慎,也就沒再問,如今讓她過去,顯然是有著落了。


    這事兒重要的很,許如意第二天就帶著資料去了京市。將資料交接後,許如意就問華一心:“人呢?”


    ——兩年接觸,如果說原先許如意對華一心還是老老實實,如今可是跟老朋友一樣了,說話自然自在多了。


    老爺子雖然體弱但不瘦,因為太熱,這會兒就穿了個大背心,白胖白胖的坐在那裏,手上還搖著個芭蕉扇,給自己扇一下,給許如意扇一下,許如意瞧著就累,直接接過來,嘩嘩嘩地給他扇著,“怎麽不開電扇?”


    華一心搖搖頭:“限電了。不過不算熱,打打扇子就成,給我扇扇後背。”


    許如意:……


    乖乖扇了幾下後,華一心的汗終於落了落才說:“這事兒還得去部委,甘部長負責的。你知道吧,最近很多軍工廠轉產了。”


    這事兒許如意怎麽可能不知道?如今已經是1984年了,一切都向著經濟讓步,很多軍工廠都入不敷出,有些直接限產,隻能靠著很少的訂單維持生活,很多幹脆直接轉成,這兩年,民用製造業競爭加大了不少,就是因為這個——什麽電風扇摩托車的廠家也是越來越多了。


    許如意立時就明白了華一心的意思:“您說是,有相關的人才給我們?”


    華一心點頭,“應該是這樣的。甘部長那邊已經協商的差不多了,大概是從十家單位中抽調了100餘名相關科研人員,什麽時候到位,還得聽具體信息。”


    有人就好,許如意這心裏沉甸甸的石頭,可終於拿下去一塊,感覺涼快了不少。


    華一心眼睜睜地瞧著那扇子,一開始是隻給他扇,後來他一下許如意一下,現在許如意全給自己扇了。這丫頭可真是……他還是自己扇吧。


    因著需要辦手續,許如意又在京市待了一天,還抽空看了看在京市上學的許為民和許吉祥,這才辦好了手續,不過她也沒回省城,而是直接去了南河省的平江市。


    ——那裏有個平江曲軸廠,是他們三十家試用企業之一,廠長叫做郭大偉,對他們的產品很是上心,是三十家企業裏,數據反饋最及時最詳細的。燎原廠和東陽廠研發的可進行精加工的臥式銑床,正好要找幾家試用單位,第一個就選中了他們。


    這兩天,就要將他們生產的第一台數控銑床送到平江廠,所以許如意也趕過去看看。


    1983年7月,夏日炎炎。


    平江曲軸廠廠長郭大偉原本是等在了辦公樓下,因為太過著急,忍不住直接進入了陽光下,去了大門口瞧了瞧,今天的天氣達到了今年的新高,足足有35度,外麵的水泥地麵都燙腳,大中午的,路上根本沒人。


    他一頭大汗扭頭問:“時間沒錯嗎?”


    辦公室主任何華立刻說:“我確認了兩次,他們早上八點從東陽出發,按著平均速度,就是這個點到。不過廠長,這也太熱了,”何華瞧著郭大偉襯衫都濕透了,緊緊地貼著後背,“要不您先回去,我在這兒等等!”


    郭大偉看他一眼:“我熱你不熱?別弄這些幺蛾子,既然快到了,就等著好了。”


    說著他就看向了外麵的馬路。


    何華揶揄道:“廠長啊廠長,一年前你可不這樣。”


    一提這個,郭大偉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可不嗎?當初機械廳說要給他們配兩台國產數控機床,他可是拍了桌子的,誰能想到,如今再來新設備,他卻是早早跑到樓下,盼著呢。


    這事兒還得從一年半前開始說起。


    一年半前,作為國內幾家大型汽車廠的供貨廠,他們廠準備進口12台數控機床,這其中包括數控車削、銑床、磨床、臥式車床等,為的就是解決曲軸生產的效率問題。他們廠也是老廠子了,雖然在出口創匯上沒有什麽成績,不過因為產品質量好,口碑一直很好,所以說真的——挺有錢的。


    當時廠領導的想法都很統一,要買就要買好,爭取一步到位。


    報告打上去,省廳很是讚同,批複後,他們就著手進行引進工作——還請教了燎原廠機床技術服務廠幫忙設計了方案,核對了合同,所以一切特別順利。


    他們從德國和日本分別進口了數控設備,最終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生產線,這條生產線可以年生產曲軸20萬件,比他們之前的產品翻了翻。


    因為合同訂的嚴密,一年前兩家工廠準時交貨,而且無論是從複檢還是運輸,簡直可以用一帆風順來形容。隻是沒想到的是,國外生產線到達的同時,機械廳這邊也下了文件,將會配給他們兩台東陽機床廠生產的數控銑床和磨床,供他們使用和對比。


    當時看到這個文件,郭大偉都愣了。


    東陽廠經過了設備改造後,產品是不錯,普通的車床他們也會選擇東陽廠,但是,什麽時候有數控機床了?這種聽都沒聽過的產品,配給他們,誰知道用的住嗎?


    貪小便宜的可能就是惹大麻煩!說不定還得供個祖宗——雖然是國企,要服從上麵調配,可這也是他們花錢,為什麽要給自己,你給別的廠去啊?!


    所以,郭大偉還去了一趟省廳,找到了陸時章,雄赳赳氣昂昂地給他拍了桌子:“我們廠就這些預算,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購買其他機床,我們不同意!”


    結果陸時章抬頭推了推眼鏡問他:“誰說讓你們付錢?是讓你們試用。”


    郭大偉就愣了,“試用?免費的?”


    “沒瞧見配字嗎?”


    郭大偉這才反應過來,配就不是賣,那就是不用錢。他有點不好意思,可是,也不是很願意:“東陽廠什麽時候有數控係統了,是進口的嗎?他們東西用的住嗎?我的廳長哎,我們廠生產任務重,萬一不行,這不是幫倒忙嗎?……”


    陸時章直接跟他說:“讓你試你就試,不行就如實反饋,難不成還能逼著你用嗎?”


    郭大偉把話在心裏轉了轉,算是明白過來,這事兒挺寬泛的,不是逼著必須用。那他就沒必要跟廳裏鬧得不好看,大不了放那兒嗎?他們廠最不缺的,就是地方了。


    所以,郭大偉笑眯眯地說:“那我們就試試,要是不行,我們也沒辦法。”


    陸時章點頭:“可以。”


    那就沒問題了,白來的設備,不能用也就是費點工時,扔那裏就行了,要是能用,數控機床哎,可是幫大忙了。


    郭大偉這才回去,第二天,這兩台數控機床就運了過來,為了使用新的設備,他們還專門建了個新廠房,郭大偉大手一揮,就讓東陽廠的人將機床安裝在了新廠房裏,跟古田鐵工所生產的銑床和長崎機床公司生產的磨床並排放著。


    他想的倒是挺好,這邊是日本人安裝,那邊是夏國人安裝。


    他雖然對突然安排的兩台設備不太爽,可也是夏國人,在他看來,日本人雖然不咋地,但是數控機床水平是不錯的,所以放一起,也可以讓東陽廠的工人偷偷師。


    哪裏想到,東西還沒到,日本的工人看到他們移開了位置後,就立刻進行了詢問:“請問你們這一塊是用作什麽?”


    負責打掃的工人哪裏知道他們的忌諱,直接說:“哦,我們還有兩台國產的機床放在這裏!”


    人家古田鐵工所的工人一聽,立刻相互說了兩句,不過用的都是日文,所以打掃的工人也沒在意,就是發現他們明明幹的好好的,突然出去了,好久也不回來。


    郭大偉接到消息的時候,是翻譯傳遞的負責人的要求:“我們的機床需要獨立的空間,不可能跟夏國的機床放在一起。請你們重新設計安排後,我們再進行安裝。”


    一聽這個,平江廠這邊都奇了怪了,這12台機床可不止是古田的,日本的還有長崎的,更有德國的,明明別的都沒問題,怎麽就夏國的不成呢。


    郭大偉這人吧,雖然說自己嫌棄東陽廠的設備,可是別人要是對夏國的東西挑三揀四,也是不願意的。


    他直接就過去問為什麽,結果那位小胡子就一句話:“我們的數控機床無論是從噪音還是機身的震動都有著嚴格的標準,其他幾家公司的產品我們能夠確認可以達到我們的要求,夏國的可以嗎?”


    郭大偉直接就被噎在那兒,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是真想說一句我們也行,可他怎麽說啊,這是事實啊。如果行的話,怎麽可能花大價錢進口呢。


    他隻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就跟被人扇了一巴掌似的,半天才回過勁兒來,點頭說:“我們知道了,我們會找個合適的地方安排,你們繼續工作吧。”


    那自然的,這兩台設備就不能安裝在新廠房裏,隻能放在舊廠房裏。郭大偉心裏過不去,都是新設備,人家的就能在幹幹淨淨的地方待著,夏國的怎麽就必須在滿是粉塵油汙的老廠房裏。他專門讓人在邊上騰了個地方,還用玻璃搭了一個簡易防塵房,算是這兩台設備有了位置。


    那會兒還有人說他呢:“別用兩天就不行了,白費勁。”


    郭大偉心裏沒底,安裝的時候,就在這邊轉悠,心裏就一個想法:夥計哎,你爭點氣。


    不過當看著白色的機器從包裝裏拆了出來,一點點的放在了玻璃房裏,郭大偉就覺得,不太一樣。這外觀,怎麽看著不比日本德國的機器差呢。你瞧瞧這機身,圓潤光滑,沒棱角不說,細節處理得特別細致,手摸上去,簡直就是享受。


    郭大偉忍不住又跑去新機房,專門四處摸了摸,想要比較一下,然後眼睛就亮了:一個感覺!


    而且配置還都一樣。


    就拿銑床來說,主要是為了對曲軸的軸頸、連杆頸及軸肩部位進行粗加工,對於精度的要求不大。


    他們購買的古田產的這台數控銑床,本來是想要他們最先進的16位微處理器那一款,可是古田根本不賣給他們,最終隻能配置了8位微處理器,隻要將工件放在上料裝置上,就可以進行連續銑削,根本不需要人工不停對刀。


    而夏國的這台他翻了翻,就愣了一下,主要是看到了上麵數控係統的生產商——燎原機床廠。


    因為引進設備,燎原技術服務廠實在是太專業了,給他留下了好印象,這會兒瞧著數控居然是他們的,倒是有點放心,更何況,這上麵寫著居然也是8位微處理器,也可以在設置程序後,進行連續的銑削,同樣不用對刀。


    郭大偉那會兒就一個感覺:這夥計……還不錯啊。


    安裝調試結束後,就開始了試運行。因為一開始並不知道會有國產機床,所以他們操作工都安排好了,而且進口的設備有多精貴大家都知道,最後隻能是按著原計劃來,技術最好的都在新車間輪班,這邊留下的都是水平一般的。


    新設備24小時三班倒,一方麵是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在保質期內,最大限度使用機器。


    郭大偉不放心,專門給操控國產機床的工人開了會,仔細講了講夏國機床的難處,為的就是一個目的:“好好用,有不行的地方就想想辦法,多研究研究,人家生產出來不容易。”


    可是很快大家就發現,這日本的和國產的數控機床,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一個樣啊!


    而且,這兩台說數控機床無論是控製精度,運動速度,插補精度,還是係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反饋能力,都不相上下,如果非要挑毛病的話,那就是整體工件的精度國產的還是要差點。不過也合格了,外加這隻是粗加工,根本不影響。


    雖然不是平江廠的產品,可郭大偉都興奮的不行:要知道機床可是製造業的命脈,機床強,汽車輪船航空航天等等行業,都會受益。到時候,誰還能限製夏國的發展?


    所以,從那會兒起,郭大偉就對國產機床關注備至,他這才分心去打聽,得到了確定的消息——這機床是燎原廠出數控係統,東陽廠出製造的,因為數控係統需要大量的實際操作經驗,所以這樣的數控機床,他們足足分到了三十個廠子裏,就是為了拿到一手資料。


    知道這個後,郭大偉自然上了心,非但將國產機床的運行情況記錄,還讓人把進口機床的相關數據一並記錄,每周給東陽廠和燎原廠寄送一份,也是因為他這份細心,所以平江廠現在和東陽廠、燎原廠的關係特別好,尤其是燎原廠,每次數據升級,他們都是第一家。


    所以才有了今天這事兒——最近東陽廠和燎原廠合作,新推出了臥式車床,這可是精密車床,是對整個曲軸止推麵進行精加工的,因為他們一向很配合,所以第一時間就聯係了他們,問他們願不願意試用,並提供數據。


    郭大偉當然願意了!


    這不今天就要運過來了。


    又等了等,就瞧見遠遠地有輛綠色卡車出現,何華的視力好一些,一眼就瞧見了車牌:“是東陽廠的。他們來了!”


    一聽這個,郭大偉連忙帶人迎接上前,隻是沒想到的是,除了卡車還有個小轎車跟在後麵,進了廠子後停車,先下來的就是老熟人,東陽機床廠廠長胡浩,他正過去準備給打個招呼呢,就瞧見右邊的車門打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流並收藏大國崛起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