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章合一
這一幕許如意早就料到了,畢竟在燎原廠這麽強大的低價攻勢下,如果不做出改變,他們如何生存呢?
的確打著美國的日本的德國的牌子,很多國人會覺得,他們就是質量比國產的好,可我們並不是富裕國家,工廠的采購目前雖然已經比較自由,可還是需要報批的,同樣的東西價格差距這麽大,用美國日本的不用夏國的,其實很說不過去。
那麽他們的銷量勢必會減少,改變是必然的。
許如意唯一沒想到的是,他們居然跟風拍同樣的廣告!
這就是號稱知識產權保護做得最好的美國,這個廣告創意沒給她錢吧。
許如意挺鄙視的,決定下次見了貝爾讓他付一下創意費。
許如意淡定,許吉祥和許為民可不淡定,擦幹淨身上後,許吉祥幾乎興奮壞了,直接哈哈笑起來:“姐,我收回我剛剛的說法,你們的廣告就是最厲害的,這美國人怎麽也學起來了,看樣子是被你們打擊的不輕,沒辦法了!”
許為民也樂:“這是大出血了,不過姐,雖然他們的價格沒有壓到跟你們一樣,可是對你們影響也很大,差不了幾千塊錢,很多人恐怕會選擇外國貨。”
這是肯定的,別說機床行業了,夏國其實現在還是全麵落後狀態。
廣交會這兩年算是有所進步,開始出口輕工業產品,但大頭還是農產品和原材料,如果我們更加先進的話,怎麽可能將那些稀缺的資源賣給別人?!
而且現在社會上,也是這種風氣。
因為改革開放了,有了電視,走了出去,很多人長了見識,知道的更多。反倒是看到了夏國的不足。
不少人都覺得國外的月亮都更圓,許如意沒少聽陸時章說,這兩年出國考察經常有人借故不回,留在國外當黑戶。
燎原廠也有所感覺,他們這兩年人才需求量大,所以名額很多。這年頭大學畢業還是包分配的,但有點好,可以事先相互協商,雙方都願意了,再走程序。他們看中了不少苗子,本來說的好好的,轉眼就出國去了。
但凡提起來,無論是華一心還是郭海英他們,都是心疼的不得了,可又有什麽辦法呢。燎原廠的工資獎金已經夠高的了,搞科研還有其他獎勵,可怎麽比,科研環境和薪資待遇都不可能高過美國。
不過許如意要是害怕這個,就不會這樣做了。
“這是必然的,他們的產品肯定是不錯,曆史悠久,更有底蘊,會有不少選擇他們的。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
這個許如意可不是吹牛,她從四十年以後來,縱然她不是天才,不可能麵麵俱到,但是一些方向理念工藝,尤其是對數控的了解掌握,絕不是剛剛起步沒幾年的他們能夠比擬的。
“有選擇才有比較啊。我們機床協會已經定了,明年舉辦夏國第一屆機床展覽,到時候,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看看是他們的設備好,還是我們的精度高,一目了然!”
“更何況,拿出來了就是咱們的了,有比較才能發現差異,發現了差異才能有融合,才有進步,這對咱是好事。”
他倆可沒想到還有這招,但最喜歡的卻是許如意說的後麵那句話,許為民直接站了起來:“姐,為你這句話我幹了。”許吉祥也一樣,跟著一口悶。
他倆都喝了,許如意自然也得喝了。
但她酒量真的不好,剛剛就喝了幾杯了,再加上這杯,就有點暈乎了。
要不是後麵長崎機床公司的廣告也出來了,她已經睡著了——它不知道是不是沒搶到《天際預報》旁邊的時間段,換到了電視劇前那一段播放的,不過日本人還是沒那麽直接的,他們講究的含蓄美。
這條廣告足足30秒,顯然是在日本拍攝的,由一個滿頭白發的日本老工人,從車身的鍛造開始講,一點點帶領著大家看到了一台數控機床是經過了多少步驟才出廠的。
畫麵精美,語言得體,讓許如意想到了他們那會兒有一陣特別盛行的詞兒——工匠精神。
雖然日本機床崛起不過20年,但它卻在賣情懷——看看我們的工廠吧,看看我們的流水線吧,看看我們的產品吧,我們是多麽的用心,我們是多麽的嚴謹,快來選我們啊。
當然,工匠精神就代表著值錢,所以,當廣告最後定格,許如意瞧見了他們的意思——上麵根本沒有價格,隻是說有優惠。
但動腦子想一想也知道,如果價格真的打到底了,有競爭性,怎麽可能不報價呢。這肯定就是想用名頭來吸引顧客,沒舍得降價呢。
在這點上,許如意覺得日本人還是不如美國人來的實在。
事實上,川野清此時正在懊悔中,他和貝爾前幾天的確通了電話,但是兩者並不真心合作,事實上,到底用什麽方案來應對燎原廠的價格衝擊,雙方也不會擺在台麵上。
但以川野清對貝爾和美國人的了解,他認為對方一定不會舍得大降價——如果他們肯放下身段,怎麽可能別日本機床公司殺得片甲不留,本土市場已經徹底淪陷了呢。
當然,之所以不肯立刻降價的原因還有一個,是長崎及其他的日本廠商在夏國的銷售量很是可觀,貿然降價,這前麵的客戶怎麽辦?雖然可以說是推出了新的機型,但誰都不是傻子。
所以,他認為,他們可以現釋放出信號,隨後再伺機調整戰略。
可誰能想到,美國人居然如此無恥,他們可能將價錢降到這個地步?還贈送圖紙和工藝,要知道,這些可是原先夏國政府需要和他們談判才能引進的東西!他們怎麽可以輕易送人?!
雖然從燎原一號的各項數據看,他們已經掌握了這部分的技術和知識,但這麽白白拿出去,川野清的心都在滴血。
“沒有底線!無恥!”川野清認為,美國人這是砸了他們吃飯的桌子,這讓他們不講價根本無法立足,“混賬!”
倒是貝爾本來打出了這樣的價格,心疼的要死,但是看到長崎的廣告後,他忍不住就笑了。
他就知道長崎以及一種日本廠商會是這樣的反應——曆史原因讓他們對夏國人總是充滿了偏見,而經驗讓他們以為美國人永遠都這麽傻。
夏國人怎樣他不知道,但是美國人對於機床市場的失守是有著眾多的研究的,吃過一吃虧,他們當然知道,拉到底線,不計較一時之虧,才可能活下去,又不想吃虧,又想守住市場,除非有著絕無僅有的技術,否則都會失敗。
而現在,日本人已經先輸了一局了——許如意拿出了這樣的價格,勢必會吸引一大波的訂單。剩下的市場他以為要和日本人爭搶,但顯然他們的小氣,讓他處於絕對優勢。
他喝了一口啤酒,得意了一陣,又喝了一陣啤酒,難過的想哭——這價錢是一點都不掙,賣一單賠一單,這幾年的盈利恐怕都要虧進去了。
他隻能咬著牙堅信:夏國的市場這麽大,值的。
廣告自然會有宣傳效應,尤其是太陽機床廠——它是最早進駐夏國的機床公司,前幾年著實吃了一波紅利,在夏國打開了銷路,和不少工廠合作過。價錢降到了這個地步,肯定有人動心。
第二天白天許如意這裏還好,但是下午的時候,張元就過來說:“感覺有些心思已經不在這裏了。原本好多來了就著急簽合同,我們讓他多看看都不願意,生怕排到後麵我們不能及時指點和供貨。”
“但今天,大家都有點想拖一拖,說是回去商量商量,我猜著肯定是想去太陽機床廠和其他幾個明確已經降價的公司看看。”
許如意就說:“你沒說什麽吧。”
張元立刻搖頭:“沒有,哪裏能夠,您都講了多少次了,做生意是你情我願,而不是一錘子買賣。我都觀察了,都處理的很好,還是一樣的招待。”
許如意就放心了:“這樣就好,不要計較一時得失,再說了,這幾天簽約的,也足夠咱們忙活了。”
這個張遠的倒是很認同,他們這邊雖然早有準備,但也有些不堪重負了,所以根本就不擔心這部分客戶失去會怎樣——等著他們忙過來的時候,合作廠的第一批產品恐怕已經上市了,質量擺在那裏,價格和服務放在那裏,難不成還怕沒訂單?
更何況,作為機床廠銷售科的科長,他可是知道他們的產學研中心研究的都是什麽,現在推出的8位微控製器數控係統隻是試水,十月的美國機床國際展覽,才是他們真正亮相的時候,那會兒,他們不但將推出16位微控製器數控係統,還有加工中心和柔性係統。
那會兒這些外商就會發現,今天才是剛開始呢!
落後的技術和設備已經不行了,想要占領夏國市場,用歌聲表達就是:“帶著先進設備,拿出低廉價格,坐著那飛機來!”
想到這裏,張元還有什麽不高興的,他來也隻是日常匯報,說完後,恰好許如意的電話響了,他就退了。
許如意低頭看是家裏的電話,就接了過來,裏麵傳出來了許吉祥的聲音,“姐,這會兒有空嗎!”
許如意看看表,還沒到下班點呢:“怎麽了?”
許吉祥壓低了聲音說:“姐,有人來拜訪,但我們都不認識,我都沒敢讓他進門。哥在外麵跟他說話呢。”
許如意沒當回事:“叫什麽名字?”
這會兒應該是許為民過來了,“姐,我問了,他說他叫謝璋,說是他幾年前來過燎原廠,當時你對他有指點,如今他們終於上線了彩電生產線,所以專門來謝你。”
許如意是回憶了一下,才隱隱記起謝璋是誰?!
那還是他們從日本國際機床展回來,想要合並一家工廠落地生產機床零配件,結果來了好幾家自薦。
謝璋的那家工廠在裏麵條件是最差的,根本就不符合,但有一點,他一直大力支持後來合作的晴海農機床的廠長羅勇——他們現在機床廠技術大牛全秉信,就是在晴海農機廠發掘的。
她倒是記得謝璋說要買電視生產線,不過隨後她就沒關注這方麵,這是成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不至於專門來謝她,她才說了幾句話。
許如意就跟許為民說:“這樣,你請他進家坐坐,我這就回去。”
家屬院就在燎原總廠後門,許如意十幾分鍾就到了,果不其然在樓下看到了一輛小轎車。樓下有不少爺爺奶奶正在乘涼,瞧見許如意就說:“廠長啊,有人特別好看的小夥子來找你,在你家呢?”
許如意太知道爺爺奶奶們的想法了,雖然她明確表示過了,自己不談戀愛也不要介紹對象,但燎原廠的人,總將她的終身大事放心上,聽說這是爺爺奶奶聚堆乘涼的五大熱門話題之一。
其他四大話題分別是:燎原廠的工資比別人多開多少,燎原廠的年貨比別家多發多少,燎原廠最近一年又有什麽參展活動,預測能夠成交量多少,以及燎原廠的推車,帳篷,鍋爐和機床在行業內的地位。
許如意聽了以後很汗顏:她似乎被抬得有點高了,她找不找朋友居然能跟燎原廠並列?
當然了,爺爺奶奶們雖然悄悄議論這事兒,但誰也沒給她介紹過,許如意還挺好奇為什麽呢,怎麽能忍得住呢。還是郭培生的妻子蘇梅給她解惑:大家討論了一圈,發現周邊就沒他們認為能配上你的,所以都否了。
許如意:……
這會兒,聽著爺爺奶奶們問,她大大方方地說:“說是我幫過他來謝我,我還不知道怎麽回事,這不回來看看。”
一聽這個,大家立刻說:“那趕緊去,別耽誤了。”
許如意這才上樓,等她進門,就瞧見了個挺眼熟的人——謝璋!謝璋還是兩年前的樣子,大概是因為當過兵,身姿筆挺,很有記憶點。她一進門,謝璋就站了起來:“許廠長!好久不見。”
許如意笑著說:“謝廠長,真的是沒想到您能過來。”
謝璋一聽就明白許如意的意思,這是他來的太突兀了,謝璋笑著說:“是,應該事先打個招呼的,不過我們廠彩電生產線終於投產成功了,我心裏實在是太高興,忍不住就開車過來了。許廠長,我真的太謝謝你了。”
都是幹製造業的,自然明白新產品上線是怎麽樣的激動。更何況,人都在這裏了,許如意怎麽也要聽聽他的說法,直接坐了下來,“恭喜了。不過,我怎麽記得,81年咱們見麵的時候,你就說要買彩電生產線,怎麽現在才上線?”
彩電生產線這兩年全國引進的越來越多了,大概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謝璋這邊也有點太長了。
哪裏想到謝璋說:“這是第二條了。”
許如意愣了一下,謝璋才說:“那年從燎原廠回去,我就記住了你的話,一定要盡快。我們廠資金還算充足,外加我說服了上級單位同意貸款,我又在跑業務的時候,認識了一個香港人,他專門做二手設備交易,就拜托他從日本購買了一條二手生產線。”
隨著他的訴說,有些記憶就複蘇了。
許如意想起來當時自己的確說彩電生產線價值不菲,對他是否有資金有點質疑,這才知道,原來他打的是這個主意,真是夠靈活的。
但顯然這條生產線出問題了。
沒等許如意問,許吉祥已經開口了,“那怎麽沒投產?沒買回來嗎?”
謝璋長得很是陽光,用許如意來看,有些像是她那個年代的陽光大男孩,不過此刻,他眉頭皺了皺,露出一些不屑的表情:“買回來了,而且速度很快,因為是淘汰的生產線,就是成品,我專門帶人去了一趟日本,確定是完好的後,就簽了合同,付了錢,盯著裝運的。”
了解二手市場的許如意不由給謝璋點了讚,多少夏國引進設備問題就出在運輸上——不是運輸有問題,而是在起運前沒有自己檢查,很多設備都是有問題的,不事先查明,運到夏國準備裝機才發現,後麵全都是扯皮。
這個謝璋現在看也就是二十六七的樣子,那會兒更年輕,卻很老練。
但她也意識到,應該不是設備的問題。
果然,謝璋說道:“一個月後,就到了碼頭,我們拿著單子去取,結果發現已經取走了。”
“什麽?”許為民都驚訝的出了聲,許吉祥也說,“怎麽可能?”
謝璋點頭道:“原則不可能,但實際情況就這麽發生了。後來查才知道,我們市裏的一家紡織機械廠將設備運走了,而且是市裏的決定。我去講道理,人家跟我說,我們廠的規模太小,人員水平也差,這麽一條生產線放在我們廠,完全是浪費的,所以市裏決定,還是給了市紡織機械廠。”
“憑什麽呀?!不是你們付的錢,貸的款嗎?姐!”許吉祥問道,“這是不對的吧?”
許如意隻能說:“有些時候不能以規定來論。”
謝璋直接笑了,“可不是嗎?設備已經拿走了,人家那是上千人的大廠,我們廠才二百多人,打架都進不去大門,搶也搶不回來。可後來說本金補給我們,可這生產線我是花了人情的,自然便宜,那點錢,又給的不及時,我們廠直接就倒閉了。”
居然倒閉了?!許吉祥和許為民都經過燎原廠要倒閉分流的階段,一下子心就提起來。
許如意也問:“真倒閉了?那你現在?”
這一幕許如意早就料到了,畢竟在燎原廠這麽強大的低價攻勢下,如果不做出改變,他們如何生存呢?
的確打著美國的日本的德國的牌子,很多國人會覺得,他們就是質量比國產的好,可我們並不是富裕國家,工廠的采購目前雖然已經比較自由,可還是需要報批的,同樣的東西價格差距這麽大,用美國日本的不用夏國的,其實很說不過去。
那麽他們的銷量勢必會減少,改變是必然的。
許如意唯一沒想到的是,他們居然跟風拍同樣的廣告!
這就是號稱知識產權保護做得最好的美國,這個廣告創意沒給她錢吧。
許如意挺鄙視的,決定下次見了貝爾讓他付一下創意費。
許如意淡定,許吉祥和許為民可不淡定,擦幹淨身上後,許吉祥幾乎興奮壞了,直接哈哈笑起來:“姐,我收回我剛剛的說法,你們的廣告就是最厲害的,這美國人怎麽也學起來了,看樣子是被你們打擊的不輕,沒辦法了!”
許為民也樂:“這是大出血了,不過姐,雖然他們的價格沒有壓到跟你們一樣,可是對你們影響也很大,差不了幾千塊錢,很多人恐怕會選擇外國貨。”
這是肯定的,別說機床行業了,夏國其實現在還是全麵落後狀態。
廣交會這兩年算是有所進步,開始出口輕工業產品,但大頭還是農產品和原材料,如果我們更加先進的話,怎麽可能將那些稀缺的資源賣給別人?!
而且現在社會上,也是這種風氣。
因為改革開放了,有了電視,走了出去,很多人長了見識,知道的更多。反倒是看到了夏國的不足。
不少人都覺得國外的月亮都更圓,許如意沒少聽陸時章說,這兩年出國考察經常有人借故不回,留在國外當黑戶。
燎原廠也有所感覺,他們這兩年人才需求量大,所以名額很多。這年頭大學畢業還是包分配的,但有點好,可以事先相互協商,雙方都願意了,再走程序。他們看中了不少苗子,本來說的好好的,轉眼就出國去了。
但凡提起來,無論是華一心還是郭海英他們,都是心疼的不得了,可又有什麽辦法呢。燎原廠的工資獎金已經夠高的了,搞科研還有其他獎勵,可怎麽比,科研環境和薪資待遇都不可能高過美國。
不過許如意要是害怕這個,就不會這樣做了。
“這是必然的,他們的產品肯定是不錯,曆史悠久,更有底蘊,會有不少選擇他們的。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
這個許如意可不是吹牛,她從四十年以後來,縱然她不是天才,不可能麵麵俱到,但是一些方向理念工藝,尤其是對數控的了解掌握,絕不是剛剛起步沒幾年的他們能夠比擬的。
“有選擇才有比較啊。我們機床協會已經定了,明年舉辦夏國第一屆機床展覽,到時候,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看看是他們的設備好,還是我們的精度高,一目了然!”
“更何況,拿出來了就是咱們的了,有比較才能發現差異,發現了差異才能有融合,才有進步,這對咱是好事。”
他倆可沒想到還有這招,但最喜歡的卻是許如意說的後麵那句話,許為民直接站了起來:“姐,為你這句話我幹了。”許吉祥也一樣,跟著一口悶。
他倆都喝了,許如意自然也得喝了。
但她酒量真的不好,剛剛就喝了幾杯了,再加上這杯,就有點暈乎了。
要不是後麵長崎機床公司的廣告也出來了,她已經睡著了——它不知道是不是沒搶到《天際預報》旁邊的時間段,換到了電視劇前那一段播放的,不過日本人還是沒那麽直接的,他們講究的含蓄美。
這條廣告足足30秒,顯然是在日本拍攝的,由一個滿頭白發的日本老工人,從車身的鍛造開始講,一點點帶領著大家看到了一台數控機床是經過了多少步驟才出廠的。
畫麵精美,語言得體,讓許如意想到了他們那會兒有一陣特別盛行的詞兒——工匠精神。
雖然日本機床崛起不過20年,但它卻在賣情懷——看看我們的工廠吧,看看我們的流水線吧,看看我們的產品吧,我們是多麽的用心,我們是多麽的嚴謹,快來選我們啊。
當然,工匠精神就代表著值錢,所以,當廣告最後定格,許如意瞧見了他們的意思——上麵根本沒有價格,隻是說有優惠。
但動腦子想一想也知道,如果價格真的打到底了,有競爭性,怎麽可能不報價呢。這肯定就是想用名頭來吸引顧客,沒舍得降價呢。
在這點上,許如意覺得日本人還是不如美國人來的實在。
事實上,川野清此時正在懊悔中,他和貝爾前幾天的確通了電話,但是兩者並不真心合作,事實上,到底用什麽方案來應對燎原廠的價格衝擊,雙方也不會擺在台麵上。
但以川野清對貝爾和美國人的了解,他認為對方一定不會舍得大降價——如果他們肯放下身段,怎麽可能別日本機床公司殺得片甲不留,本土市場已經徹底淪陷了呢。
當然,之所以不肯立刻降價的原因還有一個,是長崎及其他的日本廠商在夏國的銷售量很是可觀,貿然降價,這前麵的客戶怎麽辦?雖然可以說是推出了新的機型,但誰都不是傻子。
所以,他認為,他們可以現釋放出信號,隨後再伺機調整戰略。
可誰能想到,美國人居然如此無恥,他們可能將價錢降到這個地步?還贈送圖紙和工藝,要知道,這些可是原先夏國政府需要和他們談判才能引進的東西!他們怎麽可以輕易送人?!
雖然從燎原一號的各項數據看,他們已經掌握了這部分的技術和知識,但這麽白白拿出去,川野清的心都在滴血。
“沒有底線!無恥!”川野清認為,美國人這是砸了他們吃飯的桌子,這讓他們不講價根本無法立足,“混賬!”
倒是貝爾本來打出了這樣的價格,心疼的要死,但是看到長崎的廣告後,他忍不住就笑了。
他就知道長崎以及一種日本廠商會是這樣的反應——曆史原因讓他們對夏國人總是充滿了偏見,而經驗讓他們以為美國人永遠都這麽傻。
夏國人怎樣他不知道,但是美國人對於機床市場的失守是有著眾多的研究的,吃過一吃虧,他們當然知道,拉到底線,不計較一時之虧,才可能活下去,又不想吃虧,又想守住市場,除非有著絕無僅有的技術,否則都會失敗。
而現在,日本人已經先輸了一局了——許如意拿出了這樣的價格,勢必會吸引一大波的訂單。剩下的市場他以為要和日本人爭搶,但顯然他們的小氣,讓他處於絕對優勢。
他喝了一口啤酒,得意了一陣,又喝了一陣啤酒,難過的想哭——這價錢是一點都不掙,賣一單賠一單,這幾年的盈利恐怕都要虧進去了。
他隻能咬著牙堅信:夏國的市場這麽大,值的。
廣告自然會有宣傳效應,尤其是太陽機床廠——它是最早進駐夏國的機床公司,前幾年著實吃了一波紅利,在夏國打開了銷路,和不少工廠合作過。價錢降到了這個地步,肯定有人動心。
第二天白天許如意這裏還好,但是下午的時候,張元就過來說:“感覺有些心思已經不在這裏了。原本好多來了就著急簽合同,我們讓他多看看都不願意,生怕排到後麵我們不能及時指點和供貨。”
“但今天,大家都有點想拖一拖,說是回去商量商量,我猜著肯定是想去太陽機床廠和其他幾個明確已經降價的公司看看。”
許如意就說:“你沒說什麽吧。”
張元立刻搖頭:“沒有,哪裏能夠,您都講了多少次了,做生意是你情我願,而不是一錘子買賣。我都觀察了,都處理的很好,還是一樣的招待。”
許如意就放心了:“這樣就好,不要計較一時得失,再說了,這幾天簽約的,也足夠咱們忙活了。”
這個張遠的倒是很認同,他們這邊雖然早有準備,但也有些不堪重負了,所以根本就不擔心這部分客戶失去會怎樣——等著他們忙過來的時候,合作廠的第一批產品恐怕已經上市了,質量擺在那裏,價格和服務放在那裏,難不成還怕沒訂單?
更何況,作為機床廠銷售科的科長,他可是知道他們的產學研中心研究的都是什麽,現在推出的8位微控製器數控係統隻是試水,十月的美國機床國際展覽,才是他們真正亮相的時候,那會兒,他們不但將推出16位微控製器數控係統,還有加工中心和柔性係統。
那會兒這些外商就會發現,今天才是剛開始呢!
落後的技術和設備已經不行了,想要占領夏國市場,用歌聲表達就是:“帶著先進設備,拿出低廉價格,坐著那飛機來!”
想到這裏,張元還有什麽不高興的,他來也隻是日常匯報,說完後,恰好許如意的電話響了,他就退了。
許如意低頭看是家裏的電話,就接了過來,裏麵傳出來了許吉祥的聲音,“姐,這會兒有空嗎!”
許如意看看表,還沒到下班點呢:“怎麽了?”
許吉祥壓低了聲音說:“姐,有人來拜訪,但我們都不認識,我都沒敢讓他進門。哥在外麵跟他說話呢。”
許如意沒當回事:“叫什麽名字?”
這會兒應該是許為民過來了,“姐,我問了,他說他叫謝璋,說是他幾年前來過燎原廠,當時你對他有指點,如今他們終於上線了彩電生產線,所以專門來謝你。”
許如意是回憶了一下,才隱隱記起謝璋是誰?!
那還是他們從日本國際機床展回來,想要合並一家工廠落地生產機床零配件,結果來了好幾家自薦。
謝璋的那家工廠在裏麵條件是最差的,根本就不符合,但有一點,他一直大力支持後來合作的晴海農機床的廠長羅勇——他們現在機床廠技術大牛全秉信,就是在晴海農機廠發掘的。
她倒是記得謝璋說要買電視生產線,不過隨後她就沒關注這方麵,這是成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不至於專門來謝她,她才說了幾句話。
許如意就跟許為民說:“這樣,你請他進家坐坐,我這就回去。”
家屬院就在燎原總廠後門,許如意十幾分鍾就到了,果不其然在樓下看到了一輛小轎車。樓下有不少爺爺奶奶正在乘涼,瞧見許如意就說:“廠長啊,有人特別好看的小夥子來找你,在你家呢?”
許如意太知道爺爺奶奶們的想法了,雖然她明確表示過了,自己不談戀愛也不要介紹對象,但燎原廠的人,總將她的終身大事放心上,聽說這是爺爺奶奶聚堆乘涼的五大熱門話題之一。
其他四大話題分別是:燎原廠的工資比別人多開多少,燎原廠的年貨比別家多發多少,燎原廠最近一年又有什麽參展活動,預測能夠成交量多少,以及燎原廠的推車,帳篷,鍋爐和機床在行業內的地位。
許如意聽了以後很汗顏:她似乎被抬得有點高了,她找不找朋友居然能跟燎原廠並列?
當然了,爺爺奶奶們雖然悄悄議論這事兒,但誰也沒給她介紹過,許如意還挺好奇為什麽呢,怎麽能忍得住呢。還是郭培生的妻子蘇梅給她解惑:大家討論了一圈,發現周邊就沒他們認為能配上你的,所以都否了。
許如意:……
這會兒,聽著爺爺奶奶們問,她大大方方地說:“說是我幫過他來謝我,我還不知道怎麽回事,這不回來看看。”
一聽這個,大家立刻說:“那趕緊去,別耽誤了。”
許如意這才上樓,等她進門,就瞧見了個挺眼熟的人——謝璋!謝璋還是兩年前的樣子,大概是因為當過兵,身姿筆挺,很有記憶點。她一進門,謝璋就站了起來:“許廠長!好久不見。”
許如意笑著說:“謝廠長,真的是沒想到您能過來。”
謝璋一聽就明白許如意的意思,這是他來的太突兀了,謝璋笑著說:“是,應該事先打個招呼的,不過我們廠彩電生產線終於投產成功了,我心裏實在是太高興,忍不住就開車過來了。許廠長,我真的太謝謝你了。”
都是幹製造業的,自然明白新產品上線是怎麽樣的激動。更何況,人都在這裏了,許如意怎麽也要聽聽他的說法,直接坐了下來,“恭喜了。不過,我怎麽記得,81年咱們見麵的時候,你就說要買彩電生產線,怎麽現在才上線?”
彩電生產線這兩年全國引進的越來越多了,大概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謝璋這邊也有點太長了。
哪裏想到謝璋說:“這是第二條了。”
許如意愣了一下,謝璋才說:“那年從燎原廠回去,我就記住了你的話,一定要盡快。我們廠資金還算充足,外加我說服了上級單位同意貸款,我又在跑業務的時候,認識了一個香港人,他專門做二手設備交易,就拜托他從日本購買了一條二手生產線。”
隨著他的訴說,有些記憶就複蘇了。
許如意想起來當時自己的確說彩電生產線價值不菲,對他是否有資金有點質疑,這才知道,原來他打的是這個主意,真是夠靈活的。
但顯然這條生產線出問題了。
沒等許如意問,許吉祥已經開口了,“那怎麽沒投產?沒買回來嗎?”
謝璋長得很是陽光,用許如意來看,有些像是她那個年代的陽光大男孩,不過此刻,他眉頭皺了皺,露出一些不屑的表情:“買回來了,而且速度很快,因為是淘汰的生產線,就是成品,我專門帶人去了一趟日本,確定是完好的後,就簽了合同,付了錢,盯著裝運的。”
了解二手市場的許如意不由給謝璋點了讚,多少夏國引進設備問題就出在運輸上——不是運輸有問題,而是在起運前沒有自己檢查,很多設備都是有問題的,不事先查明,運到夏國準備裝機才發現,後麵全都是扯皮。
這個謝璋現在看也就是二十六七的樣子,那會兒更年輕,卻很老練。
但她也意識到,應該不是設備的問題。
果然,謝璋說道:“一個月後,就到了碼頭,我們拿著單子去取,結果發現已經取走了。”
“什麽?”許為民都驚訝的出了聲,許吉祥也說,“怎麽可能?”
謝璋點頭道:“原則不可能,但實際情況就這麽發生了。後來查才知道,我們市裏的一家紡織機械廠將設備運走了,而且是市裏的決定。我去講道理,人家跟我說,我們廠的規模太小,人員水平也差,這麽一條生產線放在我們廠,完全是浪費的,所以市裏決定,還是給了市紡織機械廠。”
“憑什麽呀?!不是你們付的錢,貸的款嗎?姐!”許吉祥問道,“這是不對的吧?”
許如意隻能說:“有些時候不能以規定來論。”
謝璋直接笑了,“可不是嗎?設備已經拿走了,人家那是上千人的大廠,我們廠才二百多人,打架都進不去大門,搶也搶不回來。可後來說本金補給我們,可這生產線我是花了人情的,自然便宜,那點錢,又給的不及時,我們廠直接就倒閉了。”
居然倒閉了?!許吉祥和許為民都經過燎原廠要倒閉分流的階段,一下子心就提起來。
許如意也問:“真倒閉了?那你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