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媳婦搖搖頭嘟囔一句:“也不知道誰,原先競爭不過還不服氣,這會兒倒是一口一個褚廠長了。那你們就日本的了?”


    郭帥笑笑:“這可不一定,廠長說看看美國的公司還送別的好處嗎?”


    當然,他們迎來的不是什麽美國好處,而是閱覽室的同事在一本《機械》雜誌上翻出的短小新聞——日本產的八位微控製器數控車床,在美國目前已經收到了22起投訴,他們所配的刀具出現斷裂問題,已經造成了五起重傷事故,並將出現問題的13家機床公司列在其中。


    赫然就是剛剛發布廣告的那13家。


    同事還說呢:“不知道怎麽了,七八家雜誌都轉發了這條新聞,看樣子是真的。”


    看到雜誌郭帥都愣了,“這麽巧?”


    褚淑敏點點頭:“真是太巧了!”


    很多人都覺得巧,可是又不得不信——


    “文章源自美國機床時報,看樣子是很正規的媒體。”


    “如果是真的,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你看看,正好就是他們這次降價的型號,如果沒有問題,他們怎麽可能這麽好心降價呢?如果想要降價的話,在燎原一號一出現,就會跟太陽機床廠一樣立刻降價了。現在過了一個月,顯然是想把有問題的東西給我們。”


    “他們不是不可能這樣。原先一把銑刀都這麽小氣,突然這麽大方,必定有鬼,反正我是不信他們。”


    川野清他們都以為,廣告一發,谘詢的人肯定是如山如海一般湧過來——他們的產品質量一向有口碑,價格已經落到了最低點,隻要想買機床,就不可能繞過他們。


    結果第二天早上到了十點,有但是並不算太多,還有不少人旁敲側擊問他們,這麽降價是不是設備不好。佳子都快急瘋了,一直在解釋保質保量,但人家卻總是反問:“一樣嗎?那你們過去一把銑刀都買不到,怎麽現在這麽大方?!”


    這事兒真難以解釋,饒是佳子這樣的銷冠也是啞口無言。


    後來他們就分析,為什麽都這麽問呢,佳子故意反問了一句,怎麽這麽不信任我們,才知道發生了什麽?!據統計,那則小新聞足足在70家相關報刊轉發,這一看就知道,肯定是美國人的手段,這是他們最擅長的。


    於是整個九月,許如意都在見識80年代的商戰是什麽樣子——少了點電子設備,不能夠翻牆拍照之類的,不過手段可是如出一轍。


    繼古田丟了廣告帶後,太陽機床廠也被盜了,據說啥也沒丟,但是劉曉紅提供信息——太陽機床廠似乎換了大門。隨後,太陽機床廠被爆出了多起因為生產時切削力度過大,機床鑄鐵居然出現裂紋,導致操作人員受傷的消息。


    當然這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有人舉報,太陽機床廠涉嫌偷稅漏稅,審計機構提供虛假信息,這下直接被查封了。當然,長崎為首的幾家機床公司也未能幸免,因為很快就有人舉報,他們在幾年前的夏國機床采購中,涉嫌賄賂相關企業負責人。


    夏國人哪裏見過這個啊,簡直目瞪口呆,明明是降價呢,怎麽都降到了派出所去了,自然想買機床也就無從下手了,於是,許如意發現,兜兜轉轉,九月份的成交量居然還是燎原廠第一。


    張元看著數據都有些不敢置信,問許如意:“廠長,這也是您料到的嗎?”


    許如意心想,我就算是重生,也料不到這個啊,實在是資本世界太複雜了。她隻準備了正常的商戰,沒準備變異的商戰,還是他們會玩。


    當然,他們相互攀扯,怎麽可能放過燎原廠呢!


    可是燎原總廠成立時間短,許如意要求的嚴格,本身又以身作則,買個彩電都要開發票蓋章,根本沒處可攻擊,至於燎原一號,他們倒是想找點負麵新聞,可惜剛剛問世,第一批用戶才剛到手,哪裏也不可能找到的。


    燎原廠遇到的事兒,並不是這方麵的,而是突然有人提了建議——燎原總廠規模實在是太龐大了,而且論起來,手推車廠已經不屬於戶外產品的範疇,其實燎原總廠四個廠是四個行業,他們認為,如此不搭界,還湊在一起,並不利於管理,如果可以拆分開來,就能各個發揚壯大,有四家龍頭企業。


    這事兒倒不是沒人同意,事實上,還有不少人很讚成。


    用張維的話說:“四家有著巨額利潤的工廠,隻有你一個廠長,如果拆分開來,就會多出多少位置?你們的規模這麽大,每家廠子都可以再設分廠,又是多少位置?”


    許如意也不得不說,這法子的確有點用處。


    但她沒什麽懼怕的,做到這個程度,如果讓人說說就分了,也太失敗了,她直接問:“那現在是怎麽說的呢。”


    張維是打的電話,根本就沒讓她去省廳:“我直接罵回去了?!就他會數學題啊。又不是隻有你們業務跨度大,哪家廠沒有點副業,他們的大集體公司是幹什麽的?現在建築公司也有,雪糕公司也有,怎麽各個都不說?


    誰家經營的好就拆誰?日後廠長們誰還願意努力經營?這簡直就是昏招!楊廳長也讚同我的想法,你不用管了。”


    於是所謂的商戰,許如意根本沒正麵碰上。


    等著這場鬧劇結束,太陽機床廠和長崎、古田等機床公司,被徹查了一遍,該補稅的補稅,該受罰的受罰——這說的是古田鐵工所前任夏國分公司總經理田中,他當初不少合同都是通過賄賂簽約的,價格遠遠高於市價,如果田中當初按著公司的要去,卸任後直接返回日本,肯定對他鞭長莫及。


    可惜的是,田中因為心中不岔,寧願降職也要留在夏國,這會兒卻是逮了個正著,聽說已經關進去了,恐怕是要坐牢的。


    許如意聽到後,替郭大偉說了一聲:活該!


    他們終於恢複了正常營業,已經到了十月初——美國國際機床展覽會要開始了。雖然總部都要參加,對於夏國分公司來說,是不需要參展的。更何況,這樣的國際機床展,他們也參與過多次了,根本沒有什麽興趣。


    隻是萬萬沒想到,貝爾和川野清在開展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來自美國同事的消息——來自夏國的燎原機床廠推出了16位微控製器數控係統和數控機床、加工中心,這些係統和設備的性能優良,不亞於展出的同類型產品,最重要的是,數控係統的售價隻有5萬美元。


    這個價錢,隻同水平係統的五成!


    而且他們還買了超多的廣告在電視,報紙,甚至是傳單在周邊賓館散發,現在,所有參展的采購商都已經瘋狂了!


    貝爾和川野清此時此刻幾乎異口同聲:他們哪裏來的16位微控製器?哪裏來的加工中心?他們什麽時候研發的?這不符合常理!


    當然,比起震驚,最重要的是,燎原廠瘋了嗎?8位的剛降價?16位的也降價?這可是如今最主流的係統,那國際訂單還有他們的份嗎?


    第103章 三章合一


    根據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每18個月左右會增加一倍,那麽每18個月左右,電腦的性能也會提升兩倍。


    事實上,這麽多年來,大差不差都是根據摩爾定律發展的。


    74年世界上第一台8位微控製器誕生,隨後在78年左右就誕生了16位微控製器。不過,進入數控係統則有延遲性,事實上,1982年,大多數廠商才推出了16位的微控製器控製係統。


    而從8位到16位,絕對不是翻倍這麽簡單。


    8位、16位其實都是說的字長,也就說,數字越大,微控製器一次能夠處理的信息越多,而且,存儲量也越大。從8位進化到16位,數控機床的進步可以用飛來形容。


    如8位微控製器數控機床,可以故障診斷,可以編程。而16位微控製器數控機床則可以做到人機會話,動態圖形顯示,實施軟件精度補償,還可以進行無人化運轉要求。


    也就是說,16位微控製器是進入全自動化的門檻。


    這讓貝爾和川野清怎麽可能不大吃一驚,非但是他們,事實上,得知這個消息的所有人都在吃驚,這個進步也太快了,甚至不能夠用他們通用的摩爾定律來套用,這是違反規律的。


    當然,他們這會兒不僅僅是擔心規律是否還能成為真理,擔心的是,夏國如今的機床水平。


    要知道,數控機床提高的絕對不僅僅是人工效率,事實上,如果僅是幹得快的話,他們根本就幹不過夏國——他們的人太多了。數控機床帶來的是產業的革新,是可以更精確,可以質量更好,可以將一些原先不能夠達到的標準成為現實。同時,再配上它的生產效率,這才是王炸。


    而夏國拿出了8位微控製器,代表燎原廠入門了,不過8位能幹的事情太少了,隻能是普通的三軸機床,所以他們雖然震驚,也認同應該對夏國燎原廠進行打壓,但並不是特別的著急。


    從8位到16位,燎原廠需要走的路很長,即便如日本,也需要三年多的時間,而夏國的技術出現的如此突兀,他們認為即便是做出來了,後續想要發展,也需要不停補足之前的缺課。


    因此,隻要將燎原廠在這個階段捏死就行了。


    大幅度下調價格隻是第一階段,隨後,他們就會尋找合適的夏國企業合資,投資興建夏國的數控機床廠,給出最低的價格最好的政策,手把手的教這些廠家如何組裝更掙錢,當然,還會將大量的訂單交給這些廠家,快速掙錢,形成產業,外加上其他一些辦法,到時候,隨著市場的衝擊,燎原廠又有什麽本事,跟數個跨國大公司進行抗衡呢。


    燎原廠唯一的結果就是倒閉。


    當然,他們肯定會買下燎原廠或者是燎原廠的技術,這時候再仔細研究研究,這個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8位微控製器是怎麽來的?說不定會給他們不少啟發,得到更好的思路?


    但這隻是預想,現在他們還沒開始做呢。燎原廠居然已經拿出了16位微控製器數控係統,你知道這代表著什麽嗎?


    16位是現在的主流,而且也不是所有機床廠都能做到的,也就是說燎原廠追上了大家的步伐,這代表著燎原廠已經正式進入了機床國際市場,它不再是過去那個賣點零配件在桌子底下撿飯吃的小廠子,它已經有了上桌吃飯的資格。


    你現在再想捏死它已經很難了。


    畢竟,論價格,他們的成本再低,能低得過夏國的人力成本?美國年人均收入兩萬美元,夏國的年人均收入800塊人民幣。燎原廠的人力成本論起來,比零多不到哪裏去。


    至於其他,他們至今還不知道燎原廠的產業鏈是怎麽回事,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沒用他們的東西。


    夏國的物價擺在那裏,你憑什麽跟燎原廠比價格?甚至,當時願意降價的時候,他們也知道,5萬左右的價格,對他們而言是虧到吐血骨折價,對燎原廠而言,肯定有餘地。


    至於其他的辦法,建廠擠兌,8位數數控係統其實就是入門,又不是主流,即便是登上了國際市場,他們也可以用差不多的產品降價應對,事實上,這次國際展出,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可是16位呢,這是他們主推的,難不成也降到這種程度嗎?


    更何況,如果燎原廠這麽快拿出了16位微控製器、加工中心,那麽他們就要思考一下,加工中心有沒有柔性製造係統的影子,燎原廠會不會短時間內上柔性製造係統——這個係統其實就是指對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的整合,配上物料的傳送裝置,可以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加工多種工件,使得所有的設備可以高效利用,同時還能節省人工。


    這是目前最先進的係統了。


    如果燎原廠連這個苗頭都有了,那麽它背後的技術儲備將不可估量,說不定手中都有32位微控製器的技術,如果有的話,就代表著一些高端機床的門檻它也進入了,譬如五軸機床,那就防不住了。


    那將是對夏國策略的大變動——他們的禁運條例就失效了。


    所以,這個消息一出,許如意這邊清閑舒適,其他參展機床公司,已經徹底從內部徹底忙了起來——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燎原廠一個廣告,采購商們還沒激動過勁兒呢,先全球製造商加了班。


    按理說這種分析,必須得有實質內容,但是,燎原廠奇怪就奇怪在這裏,第一台燎原一號目前雖然有交付,但是隻限於夏國部分工廠。


    這部分工廠可是燎原廠一推出燎原一號立刻簽合同訂購的,也就是說,這是燎原廠的忠實支持者外加毫無疑惑的愛國工廠,他們本來已經試過很多次了,想看看樣機到底什麽樣子,但是全完沒有機會。


    這一次,目前正在布展,按理說可以看看了,結果燎原廠太雞賊了,機器運進去後,弄了一大塊黑色布料,將整個展台圍的嚴嚴實實,裏麵燈火輝煌,外麵一點看不見,想偷窺?隻有天窗,你好意思爬嗎?


    所以,加班的對象就是分析燎原廠的廣告。


    燎原廠一共通過三個途徑散發了廣告,一是電視,內容很簡單,畫麵上是一台數控車床,正在加工大家非常熟悉的測試題目——方形菱形圓形加工測試,整體看,係統運行順暢,平穩,銑刀路線優秀——但更多就沒有了,因為隻有20秒。


    後麵直接顯示文字,16位微控製器數控機床,數控展區166號展台,一台隻要五萬美元。


    這是最直觀的感受了,其他的報紙和傳單內容差不多,隻是放了大的照片,介紹了一下數控係統的優點,跟其他廠商的是差不多的,根本看不出來什麽。


    所有加班的人就一個想法:就這?


    長崎機床公司社長川田祥太接到消息後,直接到了公司,盯著他們的研發人員問:“能看出什麽?”


    “太短了!”研發人員也很無奈啊,這麽短根本看不出來,“要是再長一些也行,這樣隻能看出他們暫時很平穩,路線暫時還可以,更多的就不夠用了。”


    川田祥太就是幹這行的,他如何不知道呢。


    他此時簡直對許如意的厭惡到達了極點,那個可惡的女人,在夏國放那種無聊的廣告都可以一分鍾,為什麽到了美國宣傳就隻有20秒?你要不不放,要不就多放點?你沒錢嗎?這是幹什麽!!!


    他隻能問:“我們最低報價是多少?”


    相關負責人小心翼翼地說:“隻論數控係統的話,最低6萬美元左右。”


    川田祥太就一個想法,該死的燎原廠,又把價格定在這個難受的位置!


    “八嘎!”他忍不住罵了一句。


    但是有什麽用呢,倒是讓所有人都發現了他的無奈。


    至於美國人自然是比遠在亞洲的日本要方便多了,他們當然明麵上也收到了這些信息,可是別忘了,印刷廠、報社和電視台都是他們美國的,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太陽機床廠的總裁傑奎琳就直接找到了廣告部的負責人:“他們送了幾個樣帶,有沒有更多信息?”


    結果對方的回應是:“隻有這一個,廣告是在夏國拍好帶來的,我本來以為不能用,畢竟他們的設備很落後,可能達不到我們的播放標準,沒想到他們已經實際打聽過了,完全合格。而且內容很正常,我們就同意了。”


    傑奎琳又多問了句:“是誰幫忙聯係的。”


    對方給出了一個她很熟悉的名字:“是一位很體麵的紳士,應該是華裔,叫做齊豐。”


    傑奎琳就知道是他!


    81年,燎原廠那個震驚體新聞就是齊豐幫忙找到機械日報發表的。隨後,這新聞成功點燃了美國機床屆對進口機床的反抗,最終以美日機床協議結束,他們取得了勝利。


    當時她覺得,這對於美國對於太陽機床廠是大有益處,非常得意,至於燎原廠由此而得到了一些曝光,她認為根本沒有用處——燎原廠實在是太弱小了。


    可誰能想到呢,那個沒任何根基的小廠子居然將這條新聞傳播到了全世界的國家中去,由此接納了他們不稀罕,日本人沒顧得上的落後國家舊機床改造生意。


    到此傑奎琳都覺得這是無所謂的,畢竟與其讓日本人將所有的錢都掙了,不如分點給夏國人。夏國雖然龐大但真的太弱了,根本不值一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98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江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江流並收藏大國崛起198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