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我憑烏鴉嘴在亂世發家日常 作者:東邊小耳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一紙奏疏上報的竟是馮許,這個不折不扣的儒家擁護者,嫡長製的信徒。
大家都默認馮許會是太子陣營的人,沒想到他會做出“反水”的行?為?。
然而等不及旁人為?馮許默哀,皇帝就先?斥責起了太子,怪他縱容手底下的人仗勢欺人,說他禦下不嚴,毫無儲君風範,罵得?叫一個不留情?麵?。接著是趙知光,堂堂皇子都被杖責,然後關在府裏半是養傷半是閉門思過。
涉事官員還未有定論,但人人自危。
也有人不以為?意,以往最多是斥責一頓,應當?不會出什麽大事,認為?這種時候應當?疏通人情?才是。
連崔舒若都被當?做救命稻草,送往公?主府的禮單多到門房需要用?籮筐來裝。那?些送禮的人不一定是犯事的,也有趁機攀附,或是覺得?氛圍不對,求個庇護的。
行?雪喊人抬著禮單上來,請崔舒若定奪。
崔舒若隨意拿起一份禮單,玉琢的屏風擺件、純金的八寶祥瑞香爐、象牙雕的腰扇……
確實貴重,但崔舒若隻是隨手放下。
須臾後,她就有了決斷,淡聲道:“若那?些人執意送禮,便將禮收下,至於麵?……我不見。明日起我要動身去惠安遊玩幾?日,你送帖子給阿姐,哪兒畫舫遊船,風光正好。”
崔舒若擺明了是不想管這些事,皇帝有何打算是她的事,她不摻和,橫豎有半年沒有大變動打仗,她這個暫管糧草籌措的人也不必忙碌。
既然如此,還不如出去遊玩散心?呢。
崔舒若的公?主府裏正經需要照顧的主人隻有她一個,但算上長史這些按例配備的屬官還有仆役、樂師等人,足有兩百多號。因而她今日午時起的念頭,第二日已經收拾得?妥妥當?當?。
她隻是避上幾?日的功夫,再回到並州,就已經翻天覆地。
杖責趙知光,令其閉門思過隻是個開端,後麵?涉及侵吞的官員都被處罰,罰沒家產或是流放。能被保全下來的,全是世?家之人,但不少都被貶謫。偏偏有重典在前,世?家還不好發作,隻能吃了皇帝的啞巴虧。
而淡於眾人眼前的趙巍衡再一次出現在朝堂,先?是被皇帝召見,在宮禁留宿,後來又被一再賞賜,他新出生?的小女兒剛出生?就被封為?郡主,滿月宴更是大辦。
這仿佛是一個信號,趙巍衡崛起的信號,也是武將崛起的信號。
崔舒若身處其中,感受更深。
是的,身處其中。
她本來帶著趙平娘躲閑避麻煩,可沒待幾?日,就被皇帝急召進了皇宮。她都來不及行?完禮,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命人把賬本端到崔舒若麵?前。
崔舒若管了多年的帳,對賬本十分敏銳,她很快就發覺這些是罰沒官員家產的帳,還有充公?後的國庫。她知道為?官無不貪,但真沒料到能這麽富。怪不得?有皇帝喜歡養貪官,養夠肥了留給兒孫以備不時之需。
皇帝這時候倒是有耐性了,留給崔舒若足夠的時辰粗略看個究竟。
他最後詢問道:“依你之見,以國庫如今的財力,能支撐打多久的戰?”
皇帝什麽都沒有挑明,崔舒若卻一下子福至心?靈,明白他說的是打南邊。既然要打南邊,勢必出動大軍,以齊國現今的餘力,約莫是二十萬大軍。
崔舒若經手幾?年,對戰事所需了然於心?,很快就能有個大概的推算。
她穩住心?神,認真道:“尋常來說是八個月,但若是期間沒有天災人禍等等,足以支撐一載有餘。”
對於徹底打下南邊,一年多的時日必定太過緊張,可隻要能攻下一定的地盤,後麵?的事情?徐徐圖之,憑借北地兵卒的悍勇,一切都不成問題。
然而皇帝並沒有表態,但是神情?卻是深思著的讓崔舒若退下。
崔舒若僅僅是餘光瞥見皇帝的神情?,未曾置喙其他。究竟要不要打南邊,她相信皇帝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不需要她來操心?。即便是進言,皇帝也不會受到影響。
她已經攢夠了三?十萬的功德值,換算成壽命足有八十多年。依照係統的設定,她即便是兌換壽命,也不能超過一百二十年,其實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接近能躺平了。
黨爭什麽,不需要她操心?,哪怕後麵?是趙巍衡繼位,就憑她之前的提點,也已經刷夠好感度。
接下來的日子,她更願意隨心?所欲。
出了殿門的崔舒若站在台階上,俯視雄偉壯觀的皇宮殿宇,暗自道。
第85章
崔舒若打定主意接下來的日子?隻做自?己本?分的事, 其餘的一切她不摻和。
於是,崔舒若被緊急從惠安召進宮後,沒有再回惠安, 那樣就過於明顯了, 而是去給竇皇後請安。請安完順理成章的被愛女心切的皇後留在了宮裏。
她本?就是未出?嫁的公?主, 常理該留在宮內, 不過是手中權力特殊,才得以毫無顧忌的住進公?主府, 四處奔波。誰也不能說崔舒若有錯, 更沒人敢進宮問消息。
笑話, 憑竇皇後對女?兒的偏寵,真要有那不長眼的人,不必崔舒若費心思,她都能把那些人生吃了。
崔舒若安安心心的住在宮裏,時不時給阿耶阿娘們請安, 偶爾還會有一些嬪妃送東西?前?來討好她。在宮裏, 隻要有權勢,日子?過得當?真比神仙也不差什麽。
崔舒若下定決心不摻和, 就真的是不摻和, 完完全全的沉溺於承歡膝下, 奴仆環繞的公?主待遇。
在她一日吃了三回點心,竇皇後還命人給她送了櫻桃畢羅後,目睹一切的係統終於按捺不住。
【親親, 吃太多不利於消化哦~】
係統的話完全影響不了崔舒若,她繼續慢悠悠的咬點心, “統啊,這裏一日兩?食, 少掉的一食可不就要從點心補上麽。
況且……”
崔舒若坐得正些,理直氣壯道:“這不是點心,而是阿娘對我的拳拳關懷之心,若是不吃,豈非要辜負她的好意,叫她傷心?”
崔舒若這幾年別的能力不說,一本?正經忽悠人的功夫愈發見長。
係統完全不是崔舒若的對手,它開始查閱大數據,想知道崔舒若說的對不對,但人類世界紛雜的情緒哪是一隻統可以理解的,最後隻能摸不著頭腦的應和。
【好像是這樣……】
成功把係統忽悠瘸了以後,崔舒若一口把剩下的點心吞了個幹淨,也不再繼續吃,準備幹點正事。
她的目光落在了行雪的身?上,行雪意會,當?即事宜侍候的婢女?公?主要午歇。她們一個個輕手輕腳的將熏香換了,又整理床榻等,好不容易將一切都弄清楚,才慢慢退下。
留下的行雪則一邊為崔舒若倒清水,一邊輕聲細語的將宮外發生的事緩緩道來,“而今外頭對太子?與明王之間的事都議論紛紛。
聖人昨日又召見了明王,還將其留在殿內足足三個時辰。天未亮,明王就動身?出?城,帶了些心腹隨從,看樣子?是要出?遠門。”
崔舒若經營幾年,可不止明麵上那麽簡單,她看似隻在戰事起時籌措糧草,管大軍後勤,可一來二去,官職變動等等,受她恩惠的人多,勢力也是這麽一點點積攢起來。
不過沒人會當?一回事,他們隻會認為,女?子?而已,能掀得起什麽風浪?
也就給了崔舒若更多可以發揮的餘地。
她心裏卻?在思量趙巍衡出?城的用意,僅憑皇帝先前?召見她時問的話,崔舒若就能推測出?皇帝是動了打南邊的心思,包括對羅良的百般籠絡,未嚐不是為南征做鋪墊。
明王多年征戰,毋庸置疑是最好的統帥人選,這時候促膝長談,又急著出?城……
崔舒若突然間明白了什麽,明王的心腹可不就是四散零落麽,一則是召集他們,二則是為了征兵。自?古征兵多油水,明王打著召回部下的名頭去巡視,也好趁機對下麵的人多點警示。
看來皇帝南征的心思已是十分強烈了。
趙巍衡一旦歸來,怕就是齊國大軍南征的時候。
崔舒若心中有數,麵上卻?不顯,她讓行雪先下去,自?己則躺在寬闊柔軟的床榻上靜靜深思。
大齊日益嚴重的太子?明王之爭,還有文官武將的水火不容,以及南邊局勢等。
直到?窗外的一聲鳥鳴,才打破了崔舒若沉沉的思緒,她悠然長舒一口氣,決定暫且不想這些。真要是南征,她後頭怕是要忙得腳不沾地,也就趁著現在能好好歇息一段時日。
人總要鉚足精神,才好應對後頭的風雨。
她想得很?開,白皙美麗,如遠山濛濛細雨一般的秀致麵容上也噙著鬆泛的柔意。崔舒若正當?十八,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不僅是容貌上的綻放美麗,更是如耀陽般的精氣神,還有被權勢熏陶的怡然。
即便是一張平平無奇的普通麵貌,可隻要是崔舒若,無疑便是最奪目的,使得人想盡一切辦法,飛蛾撲火,猶不後悔。
透過朦朧的輕紗,崔舒若的目光落在窗外的雲朵上,它們飄逸嬉戲,無拘無束,隻是不知幽州的天是否更美。
那裏畢竟是邊境,天高雲闊,疏野壯美。
了無戰事,又得了皇帝的首肯,魏成淮回了幽州已經許久。
她終日忙碌,很?少在一處有個定時,他重整幽州,亦然如此?。
不知他此?時在做什麽。
也許是心有靈虛,崔舒若仰頭望天時,魏成淮也心念一動,陡然停下正在撰寫公?文的手,突然望天。
邊境的天不如並州雲彩綿綿,而是一望無際的藍。
縱然相隔千裏遙,使君同在一片天,仰頭便如君在前?。
他們隻是有相同的追求罷了,二人皆是誌向高遠,心誌堅定之輩,也各有各肩負的責任。
雲動,風動,天在,即可。
然而天不可能永遠晴著,烏雲裹挾的狂風吹散了原有的寧靜旖旎。趙巍衡就是在這樣的天,帶著手底下的一大堆人重新進宮。
縱使他輕裝簡行,完全沒有明王該有的儀架,可並不妨礙並州的勳貴們知道消息。
世上的聰明人不多,能在朝堂安安穩穩活下來的蠢人也不多。
趙巍衡的進宮仿佛是個征兆,提醒著眾人。
不少人家的府裏,都開始掂量著太子?府裏舉辦的宴會送禮是否該刪減,還是換些符合禮數,不顯親近的禮物。
果?不其然,當?日宮中就傳出?一道道旨意,全是起複趙巍衡曾經的心腹將領們,還有調動糧草等等。
隻要有腦子?,就知道這是要南征了。
一旦南征,趙巍衡必定備受重用,武將的權勢也當?升一個台階。
若是像先前?太子?與明王對峙來看,按理該有許多人出?來阻止南征,然而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爭鬥,如果?脫離自?身?,從齊國出?發,打下南邊不論對誰而言都是莫大的好處。
武將建功立業,士族趁機囤積土地。
崔舒若也徹底失去了躲閑的機會,開始了忙碌籌措大軍出?征的後勤事宜。皇帝嘴巴張張就要打仗,忙死的到?底還是下麵的人,做不好事崔舒若不會受懲罰,但卻?會被詬病,而其他人還有可能掉腦袋。
崔舒若也不會給人攻訐自?己的機會,她管的事在旁人眼裏全是肥差,若是被抓住把柄,想必來奪權的人不在少數。
她辛辛苦苦才把手底下的事弄出?個章程,成績斐然,可不是為了拱手讓人,自?己跑回去安分做一個待嫁公?主的。
大軍出?行前?,還是出?了一件事。
不大不小,但很?稀奇。
趙平娘進宮,主動向皇帝求情,想要跟隨大軍一起南征。
女?將軍的先例,倒也不是沒有。甚至趙平娘自?己都曾經臨時上陣,打贏過杖。可如今北邊初定,趙平娘公?主之身?,又為人婦,軍營裏又不缺能打仗善謀略的將軍,怎麽就要她上陣呢?
於此?事有爭議的人不少,但明麵上反對的不多,多是禦史上奏,其餘人也就是在家中腹誹一二。說到?底,趙平娘上不上陣對他們都沒有影響,何必操這個心。
最終如何,還得取決皇帝自?己的念頭。
皇帝最後還是同意了,但也任命訾甚遠為將領,夫婦同往,也算是另類堵嘴。
待到?春日漸過,不論南北徹底晴朗以後,大軍真的出?行。
大家都默認馮許會是太子陣營的人,沒想到他會做出“反水”的行?為?。
然而等不及旁人為?馮許默哀,皇帝就先?斥責起了太子,怪他縱容手底下的人仗勢欺人,說他禦下不嚴,毫無儲君風範,罵得?叫一個不留情?麵?。接著是趙知光,堂堂皇子都被杖責,然後關在府裏半是養傷半是閉門思過。
涉事官員還未有定論,但人人自危。
也有人不以為?意,以往最多是斥責一頓,應當?不會出什麽大事,認為?這種時候應當?疏通人情?才是。
連崔舒若都被當?做救命稻草,送往公?主府的禮單多到門房需要用?籮筐來裝。那?些送禮的人不一定是犯事的,也有趁機攀附,或是覺得?氛圍不對,求個庇護的。
行?雪喊人抬著禮單上來,請崔舒若定奪。
崔舒若隨意拿起一份禮單,玉琢的屏風擺件、純金的八寶祥瑞香爐、象牙雕的腰扇……
確實貴重,但崔舒若隻是隨手放下。
須臾後,她就有了決斷,淡聲道:“若那?些人執意送禮,便將禮收下,至於麵?……我不見。明日起我要動身去惠安遊玩幾?日,你送帖子給阿姐,哪兒畫舫遊船,風光正好。”
崔舒若擺明了是不想管這些事,皇帝有何打算是她的事,她不摻和,橫豎有半年沒有大變動打仗,她這個暫管糧草籌措的人也不必忙碌。
既然如此,還不如出去遊玩散心?呢。
崔舒若的公?主府裏正經需要照顧的主人隻有她一個,但算上長史這些按例配備的屬官還有仆役、樂師等人,足有兩百多號。因而她今日午時起的念頭,第二日已經收拾得?妥妥當?當?。
她隻是避上幾?日的功夫,再回到並州,就已經翻天覆地。
杖責趙知光,令其閉門思過隻是個開端,後麵?涉及侵吞的官員都被處罰,罰沒家產或是流放。能被保全下來的,全是世?家之人,但不少都被貶謫。偏偏有重典在前,世?家還不好發作,隻能吃了皇帝的啞巴虧。
而淡於眾人眼前的趙巍衡再一次出現在朝堂,先?是被皇帝召見,在宮禁留宿,後來又被一再賞賜,他新出生?的小女兒剛出生?就被封為?郡主,滿月宴更是大辦。
這仿佛是一個信號,趙巍衡崛起的信號,也是武將崛起的信號。
崔舒若身處其中,感受更深。
是的,身處其中。
她本來帶著趙平娘躲閑避麻煩,可沒待幾?日,就被皇帝急召進了皇宮。她都來不及行?完禮,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命人把賬本端到崔舒若麵?前。
崔舒若管了多年的帳,對賬本十分敏銳,她很快就發覺這些是罰沒官員家產的帳,還有充公?後的國庫。她知道為?官無不貪,但真沒料到能這麽富。怪不得?有皇帝喜歡養貪官,養夠肥了留給兒孫以備不時之需。
皇帝這時候倒是有耐性了,留給崔舒若足夠的時辰粗略看個究竟。
他最後詢問道:“依你之見,以國庫如今的財力,能支撐打多久的戰?”
皇帝什麽都沒有挑明,崔舒若卻一下子福至心?靈,明白他說的是打南邊。既然要打南邊,勢必出動大軍,以齊國現今的餘力,約莫是二十萬大軍。
崔舒若經手幾?年,對戰事所需了然於心?,很快就能有個大概的推算。
她穩住心?神,認真道:“尋常來說是八個月,但若是期間沒有天災人禍等等,足以支撐一載有餘。”
對於徹底打下南邊,一年多的時日必定太過緊張,可隻要能攻下一定的地盤,後麵?的事情?徐徐圖之,憑借北地兵卒的悍勇,一切都不成問題。
然而皇帝並沒有表態,但是神情?卻是深思著的讓崔舒若退下。
崔舒若僅僅是餘光瞥見皇帝的神情?,未曾置喙其他。究竟要不要打南邊,她相信皇帝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不需要她來操心?。即便是進言,皇帝也不會受到影響。
她已經攢夠了三?十萬的功德值,換算成壽命足有八十多年。依照係統的設定,她即便是兌換壽命,也不能超過一百二十年,其實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接近能躺平了。
黨爭什麽,不需要她操心?,哪怕後麵?是趙巍衡繼位,就憑她之前的提點,也已經刷夠好感度。
接下來的日子,她更願意隨心?所欲。
出了殿門的崔舒若站在台階上,俯視雄偉壯觀的皇宮殿宇,暗自道。
第85章
崔舒若打定主意接下來的日子?隻做自?己本?分的事, 其餘的一切她不摻和。
於是,崔舒若被緊急從惠安召進宮後,沒有再回惠安, 那樣就過於明顯了, 而是去給竇皇後請安。請安完順理成章的被愛女心切的皇後留在了宮裏。
她本?就是未出?嫁的公?主, 常理該留在宮內, 不過是手中權力特殊,才得以毫無顧忌的住進公?主府, 四處奔波。誰也不能說崔舒若有錯, 更沒人敢進宮問消息。
笑話, 憑竇皇後對女?兒的偏寵,真要有那不長眼的人,不必崔舒若費心思,她都能把那些人生吃了。
崔舒若安安心心的住在宮裏,時不時給阿耶阿娘們請安, 偶爾還會有一些嬪妃送東西?前?來討好她。在宮裏, 隻要有權勢,日子?過得當?真比神仙也不差什麽。
崔舒若下定決心不摻和, 就真的是不摻和, 完完全全的沉溺於承歡膝下, 奴仆環繞的公?主待遇。
在她一日吃了三回點心,竇皇後還命人給她送了櫻桃畢羅後,目睹一切的係統終於按捺不住。
【親親, 吃太多不利於消化哦~】
係統的話完全影響不了崔舒若,她繼續慢悠悠的咬點心, “統啊,這裏一日兩?食, 少掉的一食可不就要從點心補上麽。
況且……”
崔舒若坐得正些,理直氣壯道:“這不是點心,而是阿娘對我的拳拳關懷之心,若是不吃,豈非要辜負她的好意,叫她傷心?”
崔舒若這幾年別的能力不說,一本?正經忽悠人的功夫愈發見長。
係統完全不是崔舒若的對手,它開始查閱大數據,想知道崔舒若說的對不對,但人類世界紛雜的情緒哪是一隻統可以理解的,最後隻能摸不著頭腦的應和。
【好像是這樣……】
成功把係統忽悠瘸了以後,崔舒若一口把剩下的點心吞了個幹淨,也不再繼續吃,準備幹點正事。
她的目光落在了行雪的身?上,行雪意會,當?即事宜侍候的婢女?公?主要午歇。她們一個個輕手輕腳的將熏香換了,又整理床榻等,好不容易將一切都弄清楚,才慢慢退下。
留下的行雪則一邊為崔舒若倒清水,一邊輕聲細語的將宮外發生的事緩緩道來,“而今外頭對太子?與明王之間的事都議論紛紛。
聖人昨日又召見了明王,還將其留在殿內足足三個時辰。天未亮,明王就動身?出?城,帶了些心腹隨從,看樣子?是要出?遠門。”
崔舒若經營幾年,可不止明麵上那麽簡單,她看似隻在戰事起時籌措糧草,管大軍後勤,可一來二去,官職變動等等,受她恩惠的人多,勢力也是這麽一點點積攢起來。
不過沒人會當?一回事,他們隻會認為,女?子?而已,能掀得起什麽風浪?
也就給了崔舒若更多可以發揮的餘地。
她心裏卻?在思量趙巍衡出?城的用意,僅憑皇帝先前?召見她時問的話,崔舒若就能推測出?皇帝是動了打南邊的心思,包括對羅良的百般籠絡,未嚐不是為南征做鋪墊。
明王多年征戰,毋庸置疑是最好的統帥人選,這時候促膝長談,又急著出?城……
崔舒若突然間明白了什麽,明王的心腹可不就是四散零落麽,一則是召集他們,二則是為了征兵。自?古征兵多油水,明王打著召回部下的名頭去巡視,也好趁機對下麵的人多點警示。
看來皇帝南征的心思已是十分強烈了。
趙巍衡一旦歸來,怕就是齊國大軍南征的時候。
崔舒若心中有數,麵上卻?不顯,她讓行雪先下去,自?己則躺在寬闊柔軟的床榻上靜靜深思。
大齊日益嚴重的太子?明王之爭,還有文官武將的水火不容,以及南邊局勢等。
直到?窗外的一聲鳥鳴,才打破了崔舒若沉沉的思緒,她悠然長舒一口氣,決定暫且不想這些。真要是南征,她後頭怕是要忙得腳不沾地,也就趁著現在能好好歇息一段時日。
人總要鉚足精神,才好應對後頭的風雨。
她想得很?開,白皙美麗,如遠山濛濛細雨一般的秀致麵容上也噙著鬆泛的柔意。崔舒若正當?十八,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不僅是容貌上的綻放美麗,更是如耀陽般的精氣神,還有被權勢熏陶的怡然。
即便是一張平平無奇的普通麵貌,可隻要是崔舒若,無疑便是最奪目的,使得人想盡一切辦法,飛蛾撲火,猶不後悔。
透過朦朧的輕紗,崔舒若的目光落在窗外的雲朵上,它們飄逸嬉戲,無拘無束,隻是不知幽州的天是否更美。
那裏畢竟是邊境,天高雲闊,疏野壯美。
了無戰事,又得了皇帝的首肯,魏成淮回了幽州已經許久。
她終日忙碌,很?少在一處有個定時,他重整幽州,亦然如此?。
不知他此?時在做什麽。
也許是心有靈虛,崔舒若仰頭望天時,魏成淮也心念一動,陡然停下正在撰寫公?文的手,突然望天。
邊境的天不如並州雲彩綿綿,而是一望無際的藍。
縱然相隔千裏遙,使君同在一片天,仰頭便如君在前?。
他們隻是有相同的追求罷了,二人皆是誌向高遠,心誌堅定之輩,也各有各肩負的責任。
雲動,風動,天在,即可。
然而天不可能永遠晴著,烏雲裹挾的狂風吹散了原有的寧靜旖旎。趙巍衡就是在這樣的天,帶著手底下的一大堆人重新進宮。
縱使他輕裝簡行,完全沒有明王該有的儀架,可並不妨礙並州的勳貴們知道消息。
世上的聰明人不多,能在朝堂安安穩穩活下來的蠢人也不多。
趙巍衡的進宮仿佛是個征兆,提醒著眾人。
不少人家的府裏,都開始掂量著太子?府裏舉辦的宴會送禮是否該刪減,還是換些符合禮數,不顯親近的禮物。
果?不其然,當?日宮中就傳出?一道道旨意,全是起複趙巍衡曾經的心腹將領們,還有調動糧草等等。
隻要有腦子?,就知道這是要南征了。
一旦南征,趙巍衡必定備受重用,武將的權勢也當?升一個台階。
若是像先前?太子?與明王對峙來看,按理該有許多人出?來阻止南征,然而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爭鬥,如果?脫離自?身?,從齊國出?發,打下南邊不論對誰而言都是莫大的好處。
武將建功立業,士族趁機囤積土地。
崔舒若也徹底失去了躲閑的機會,開始了忙碌籌措大軍出?征的後勤事宜。皇帝嘴巴張張就要打仗,忙死的到?底還是下麵的人,做不好事崔舒若不會受懲罰,但卻?會被詬病,而其他人還有可能掉腦袋。
崔舒若也不會給人攻訐自?己的機會,她管的事在旁人眼裏全是肥差,若是被抓住把柄,想必來奪權的人不在少數。
她辛辛苦苦才把手底下的事弄出?個章程,成績斐然,可不是為了拱手讓人,自?己跑回去安分做一個待嫁公?主的。
大軍出?行前?,還是出?了一件事。
不大不小,但很?稀奇。
趙平娘進宮,主動向皇帝求情,想要跟隨大軍一起南征。
女?將軍的先例,倒也不是沒有。甚至趙平娘自?己都曾經臨時上陣,打贏過杖。可如今北邊初定,趙平娘公?主之身?,又為人婦,軍營裏又不缺能打仗善謀略的將軍,怎麽就要她上陣呢?
於此?事有爭議的人不少,但明麵上反對的不多,多是禦史上奏,其餘人也就是在家中腹誹一二。說到?底,趙平娘上不上陣對他們都沒有影響,何必操這個心。
最終如何,還得取決皇帝自?己的念頭。
皇帝最後還是同意了,但也任命訾甚遠為將領,夫婦同往,也算是另類堵嘴。
待到?春日漸過,不論南北徹底晴朗以後,大軍真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