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國良先寫了一封信給家裏人,讓他們前往房榆道,他也不調回自己的直屬部隊,怕引起懷疑,而是繼續調動到前線。
摸了一個時間,準備視察前線,回到自己熟悉的部隊裏,確保自己的安全。
他能確保忠誠的也就一萬人,直屬有兩萬人,但是有些是既效忠趙國也效忠他的,他能保證隻效忠他的人有一萬人,所以暗暗調整這一萬人來到這一塊,在壽安房榆邊境布防。
投夏是有講究的,一般投夏,夏國也不會重視,夏國又不看名,看能力,但是證明自己的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有沒有機會也不好說,夏國的將領不少。
所以盡可能的帶著精兵投奔才能獲得重視,榮華不好說,夏王寬容,明事理,富貴是能拿到的。
他最想把兩萬的他直屬的玄甲軍帶走,可惜不行,這一萬人就是他最大的誠意,能保證這些人投降不抵觸,不惹麻煩。
下令放族人渡過關卡,大約等了一上午,邵國良下令軍隊往房榆道前進,不明所以的軍隊信任他們的老將軍,沒有疑惑,還以為要進攻房榆道。
行軍到黃昏時刻,馳道上卻多了烏壓壓的軍隊阻攔,不是夏國的軍隊,是趙國的玄甲軍。
“中計了。”邵國良一看阻攔的玄甲軍頓時明白自己中套了,進了別人設計好的陷阱,那個裨將隻是一個誘餌而已,利用不安定感促使他反叛。
他們名義上不好對付自己,自己好歹是趙王任命的統帥,玄甲軍,趙國王室的比例非常重,如果真的起衝突,用大義還不好控製自己。
現在不同了,邵國良他反叛了,這也就意味著他身上統帥的光環不在了。
果然,借助擴音設備,對方高聲勸降。
“諸位將士,奸賊邵國良企圖背趙奔夏,親族家屬已被擒獲,諸位將士不要自惑,速速放下武器投降,迷途知返。”
邵國良一方的軍隊炸了,騷亂紛紛,之前沒有問命令,現在知道是要去夏國投降,挺多人不能接受。
“邵國良,現在人贓俱獲,兩萬大軍前來阻攔,後有追兵兩萬,束手就擒,陛下念在你之前為國盡忠,可饒你及家族不死。”
勸完將士,又勸邵國良,因為目的是控製住邵國良,用合理合規的方式。
“少說廢話,貳臣子賊子,國家蛀蟲,湯雲複,本來以為你乃湯家家主,卓有遠見,沒想到也是如此鼠目寸光,夏國威脅何其大,不想根治,解決百姓困難,淨想著爭權奪利,竟然執著蠅頭小利,悲哉。”
同樣喊話,忍了兩三天的話罵出來,不是鼠目寸光,湯雲複是人壞,本來作為世家是應該和國家分清距離的。
莊詢這個野蠻人讓世家被迫與國家站一起,邵家也因為夏國這頭老虎,主動退讓,換來的結果卻是同事聯合的敵對下套。
“還狡辯什麽,夏國威脅巨大,你竟然想著帶著我趙國精銳投降夏國,邵匹夫,你罔顧國恩!”
湯雲複自然不想接這種話,他當然明白夏國的威脅有多大,他也懂邵國良的做法可以多大的程度抑製夏國的影響,可是他的立場不允許他同意。
“嗬嗬,不就是你們逼的嗎?你們想要架空我,構陷我,不就是為早日進攻房榆道?想把百姓當畜牲養嗎?不願意給百姓讓利,讓他們真心留在趙國。”
邵國良惱火說,邵家也並不慈善,但是邵國良踏出了關鍵的一步,讓利於民,是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隨意攻擊。
“被錦衣衛蠱惑,邵國良你對得起陛下對你的重托嗎?百姓被煽動被裹挾,似乎夏國就像是天國,夏王的後宮何處來,不就是搜刮各國美人,這樣野蠻的君主卻被吹捧為仁義無雙,你卻想要投靠這等無德君主。”
不陷入邵國良的節奏,各說各話,湯雲複隻想坐實邵國良反叛的事實,百姓這些問題他理虧,他才不會回答。
“無德君主給百姓分地,有德的你們搶奪百姓的土地,依附在國家的血肉上,隻是吸血卻不創造價值,既然是這樣諸位將士,我邵國良反了,這趙國不待也罷,為民請願受構陷,青天之下廟堂之上竟全是鬼怪,一群魑魅魍魎,請諸位與我殺鬼。”
情緒被調動起來,本來隻是罵罵這些顧自家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利益的,自家長遠利益的,火氣逐漸延展,成了對整個國家的不滿。
受到他的鼓舞,他大聲喊出反叛,卻沒有出現左右把他拿下的場麵,反而隨著將領的命令,展開攻擊的陣型。
“冥頑不靈,邵國良你的族人可都在這裏!投降可保全全家性命,將士們,你們別忘了,你們的家人在趙國。”意識到有些玩脫了,湯雲複搬出對方的家人威脅,打起來一定贏,兩倍兵力,可贏得難看。
“難道你們會放過我們,將士們擁戴我,我又怎麽會為了我自己家人,把將士們帶入險境,反抗趙國的士兵,投降也不過一死,將士們大多都會是分地的受益者,隨我衝鋒,殺鬼魅,去夏國。”
年老的身體激發了胸腔的熱血,投降,喊出了煽動性的口號,邵國良他已經被逼到了牆角還投降什麽,身為世家的家主,邵國良是妥協的軟弱的,但是作為一名主帥,戰死沙場應是歸宿。
他帶著恨意,恨趙國的這種垃圾製度世家林立,不能動其利益,雖然他就是世家。
恨皇帝和公卿的權術製衡,弄了一個家族的政敵來製衡自己,構陷自己。
恨自己的寬容,湯雲複的短視,寬容的想要化解兩家的恩怨,他作為世家的人怎麽能如此實誠!
主帥已經衝鋒,受到鼓舞的將士們士氣大振,一種狂熱的情緒支配了戰場。
邵國良的家屬他已經置之度外,將士們的家屬又如何,邏輯怪誕,卻有效,而且邵國良抓住了一點,他把整支軍隊連同他一起判定叛軍,叛軍的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給我殺……”相比而言湯雲複一方的氣勢就要低落許多,畢竟道德的壓力大,不過職業素養讓他們也迅速組織起對應陣列,應對衝擊。
相殺的玄甲軍讓天上的神明都扼腕,不過更讓神明驚訝的是,遠遠滾起的煙塵,大量的騎兵卷起一陣陣塵煙,遠遠看去像是土色的煙彩
明亮的盔甲強壯的馬,天策軍來了,他們出現在了湯雲複的後背,這下子形勢似乎發生了改變。
第259章 殺潰散
身處戰場的廝殺,邵國良已經不要命了,反正都到了這一步,哪有什麽君臣之道,又哪有什麽家族利益。
邵國良隻想殺人,殺殺殺。
沒有酈茹姒那種悍勇,能在大軍中左右衝殺,如入無人之境,但是邵國良目前已經置生死於度外。
依靠人數優勢堆疊,湯雲複並不慌張,他隻是感慨,要減員幾千人了。
達到一定戰損比,自然會潰敗,隻是損失了士兵讓他覺得特別難受,還要去攻打房榆,他自然想要更多的士兵。
現在喊放下武器,不傷性命太晚了,喊了也不一定聽,目前隻有擊潰邵國良才有讓戰爭機器停止的可能。
職業化的軍人,大規模會戰。
對於邵國良來說,唯一的活路就是衝破這層包圍,遠遁夏國,此刻他已經被迫認同夏國的製度了。
原本認為世家的製度已經趨近完美,能高品質的產出精英,現在被這個製度絆了腳後跟,他終於看清楚世家的本質了。
直到要被世家反噬了,他懂了,世家是寄生在國家身上沒有智慧的寄生蟲,他隻會吸血,根本不在乎國家的死活,明明少吸兩口,國家能健康,但是寄生蟲隻看得到麵前的血肉,看不到已經疲憊不堪的巨人。
不再關注血食抬頭望天的他,終於明白了夏國摒棄世家的合理性,那是為了天下蒼生謀大道。
他要去夏國,夏國才有給他這種人抬頭看天的機會,才有回來報複這些不當人,鼠目寸光的家夥。
“殺……”
求生欲也好,恨意也罷,他躍馬朝前,不失當年之勇,可他殺人的速度快,體力也在消耗,他要被拖死了。
這也是湯雲複樂於看到的,讓邵國良死在戰場上,形成公案,再也不給邵家任何翻身的機會。
像是看到勝利的曙光,他發布命令。
“左翼合攏,包夾住,別讓邵匹夫跑了!”
語氣變得輕鬆,原本直接奪權還是有些人不願意配合的,畢竟邵國良是趙王任命的統帥,現在邵國良反了,名正言順的可以鏟除邵國良了。
軍陣變化,仗著人數優勢進行分割包圍,邵國良的劣勢再次放大,繼而那一股子衝勁被人數填平,所謂歲月不饒人,終究是年邁了。
隨著長槍的重量越發沉重,邵國良感到自己的精神和體力也到了一個緊繃的極限,但是邵國良出力更多。
這時候沒有什麽大義,感覺逃生無望了,困獸猶鬥,就是不想讓湯雲複好過,不想他能輕鬆的收複房榆道,要給他製造一點困難。
多殺一些湯雲複的直屬,削弱他的力量,讓他肉疼心疼,他衷心祝願湯雲複能在後續的進攻夏國能遭遇他預測的慘敗。
也就是後方不穩,被前後夾擊,最後打敗而歸,讓趙國失去壽安房榆兩道,也讓湯雲複徹底丟了他的基本盤,房榆道,麵臨朝廷追責。
他每多殺一人,這樣的可能就大一分,所以邵國良,哪怕感覺力不從心,也在奮勇殺敵。
不過他是等不到湯雲複在進攻夏國潰敗了,因為夏國打過來了。
交戰的雙方都沒有意識到還有夏國的參與,當夏國的天策軍靠近,雙方的心情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原本隱隱有了潰敗之意的邵國良軍隊,看到天策軍趕來,又爆發出了希望,穩住了潰敗的局勢。
本來以為要收割戰場的湯雲複軍隊表現出驚恐和慌張,被人兩麵夾擊了,不清楚夏國來了多少人,自然會有騷動。
這些精銳還好是貨真價實的精銳,聽命而動,要是一般軍隊看這種架勢,已經望風而逃了。
“邵匹夫,你真的勾結了夏國,你還要臉嗎?”最為驚慌的當屬湯雲複,麵對兩麵大軍,特別是後麵的夏國軍隊,不敢相信的說。
明明判了人家通敵賣國罪,別人真的通敵了他反而罵上了。
沒有擴音法器,邵國良聽不到,也隻有他知道,所以說冤枉你的人最清楚你多清白。
前後夾擊,湯雲複有些慌了,將領的本能告訴他,他應該逃走,因為前後不能兼顧且不知道來犯之敵多少,逃走保存有生力量。
但是他又不敢走,因為走了殘存的邵國良軍隊和夏國軍隊會進行追殺,到時候兵丁損失,外加投靠夏國的邵國良軍隊,會改變戰爭態勢。
到時候兩國兵力相當,甚至弱勢,想要收複房榆道就顯得無比困難了,對於戰略收縮的朝廷來說,就要考慮放棄房榆道了,那麽朝廷的追責是少不了的,他還沒了自己的根基。
“後翼結陣抵抗,傳我命令,讓他後續部隊加速趕到,務必在今日圍剿叛軍,擊退敵軍。”
賭,全部押上,回去也少不了要吃掛落,隻有贏了,毀滅夏國的天策軍,他才能求得一線生機,晉升也好,保住根基也罷,他隻能賭了。
當時要準備抓邵國良,可是準備了四萬人,兩萬堵前路,兩萬斷後路,由於對主帥動手,所以很多人持觀望態度,並不上前,但是離得不遠。
現在隻要後麵兩萬的玄甲軍押上,與夏國決戰,勝利了,就把夏國元氣打沒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發布了命令,改變陣型成為堅守,他要拖到援軍趕到,到時候人數相差不大,趙國訓練更好,同等人數略優於夏國,優勢也大。
邵國良錯愕,他可沒有聯係夏國,夏國的軍隊出現卻實質性的化解了他的尷尬,給他的軍隊帶來希望,他也不會說什麽,夏軍不是為了他而來。
湯雲複的兵力收縮倒是讓他的壓力沒那麽大,又退回來了,得到了喘息的機會,戰場進入一種詭異的階段。
為了避免誤會,邵國良趕緊派出信使,傳達自己的歸降的意願,之前也不敢表露,並且通過擴音邀請夏國反圍剿湯雲複的軍隊。
“我乃趙將邵國良,被人奸人設計陷害,現投夏國為臣,遭遇趙軍攔截,請夏國天策軍援手救援!”
“邵老將軍放心,我乃夏國大將軍酈茹姒,現來援救你。”酈茹姒大喊一聲,猶如虎嘯安定了邵國良的心。
“殺……”沒有多餘的話語,酈茹姒似乎也知道拖不得,天策軍進行衝陣。
“堅持,援軍很快就到!”湯雲複指揮陣型收縮,堅定相信援軍趕到能有機會翻盤。
他不知道他傳令到了後續的部隊,被他給予厚望部隊反而後撤了,他的救命稻草可沒有什麽同情心,隻有想著自保,這些將軍們可不陪他湯雲複冒這個險。
很明顯的事情,邵國良和湯雲複爭權,他們隻是中立的,插手其中,萬一湯雲複打不過夏國,不就連累他們了。
直到現在都是湯雲複和邵國良兩人在冒險,一個試圖反叛,一個試圖奪權,他們可是清清白白的,他們隻知道邵國良可能反叛,但是沒有資格去阻止。
現在湯雲複因為他自己匆忙冒進遭到敵人阻擊,陷入陷境,要他們去搭救,搭救成功也沒什麽功勞,不過是給湯雲複擦屁股,搭救失敗不就要搭上自己了。
權衡一下,撤吧,明哲保身,至於追責問題,主帥都投降了,副指揮貪功冒進被殲滅,要求去搭救,為了大局著想他們返回去堅守,他們保存了兵力,已經很好了。
前方敵情不明,陪著冒進的湯雲複冒險,萬一還有陷阱,不就要被消耗了全部兵力,到時候可怎麽辦呀,趙國根基就真的不穩了。
傳令兵都不允許回去,找個地方做掉,這些個將軍們就這樣沉重的回去固守,順便給朝廷打報告,和之前的報告一起呈送晉陽,脫清幹係,塑造一個兩人爭權的情況。
如果知道這些將領是這麽想的,湯雲複無論如何都不會固守,哪怕損兵折將也要逃出去。
然而他不知道,還心心念念有援軍能反圍剿,企圖一戰定乾坤,堵上全部的身家前途,就是為了消滅夏國的力量,消滅邵國良的力量。
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將軍的做法是對的,因為湯雲複堅持不到他們到來,更別說裏應外合聯合反擊了。
摸了一個時間,準備視察前線,回到自己熟悉的部隊裏,確保自己的安全。
他能確保忠誠的也就一萬人,直屬有兩萬人,但是有些是既效忠趙國也效忠他的,他能保證隻效忠他的人有一萬人,所以暗暗調整這一萬人來到這一塊,在壽安房榆邊境布防。
投夏是有講究的,一般投夏,夏國也不會重視,夏國又不看名,看能力,但是證明自己的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有沒有機會也不好說,夏國的將領不少。
所以盡可能的帶著精兵投奔才能獲得重視,榮華不好說,夏王寬容,明事理,富貴是能拿到的。
他最想把兩萬的他直屬的玄甲軍帶走,可惜不行,這一萬人就是他最大的誠意,能保證這些人投降不抵觸,不惹麻煩。
下令放族人渡過關卡,大約等了一上午,邵國良下令軍隊往房榆道前進,不明所以的軍隊信任他們的老將軍,沒有疑惑,還以為要進攻房榆道。
行軍到黃昏時刻,馳道上卻多了烏壓壓的軍隊阻攔,不是夏國的軍隊,是趙國的玄甲軍。
“中計了。”邵國良一看阻攔的玄甲軍頓時明白自己中套了,進了別人設計好的陷阱,那個裨將隻是一個誘餌而已,利用不安定感促使他反叛。
他們名義上不好對付自己,自己好歹是趙王任命的統帥,玄甲軍,趙國王室的比例非常重,如果真的起衝突,用大義還不好控製自己。
現在不同了,邵國良他反叛了,這也就意味著他身上統帥的光環不在了。
果然,借助擴音設備,對方高聲勸降。
“諸位將士,奸賊邵國良企圖背趙奔夏,親族家屬已被擒獲,諸位將士不要自惑,速速放下武器投降,迷途知返。”
邵國良一方的軍隊炸了,騷亂紛紛,之前沒有問命令,現在知道是要去夏國投降,挺多人不能接受。
“邵國良,現在人贓俱獲,兩萬大軍前來阻攔,後有追兵兩萬,束手就擒,陛下念在你之前為國盡忠,可饒你及家族不死。”
勸完將士,又勸邵國良,因為目的是控製住邵國良,用合理合規的方式。
“少說廢話,貳臣子賊子,國家蛀蟲,湯雲複,本來以為你乃湯家家主,卓有遠見,沒想到也是如此鼠目寸光,夏國威脅何其大,不想根治,解決百姓困難,淨想著爭權奪利,竟然執著蠅頭小利,悲哉。”
同樣喊話,忍了兩三天的話罵出來,不是鼠目寸光,湯雲複是人壞,本來作為世家是應該和國家分清距離的。
莊詢這個野蠻人讓世家被迫與國家站一起,邵家也因為夏國這頭老虎,主動退讓,換來的結果卻是同事聯合的敵對下套。
“還狡辯什麽,夏國威脅巨大,你竟然想著帶著我趙國精銳投降夏國,邵匹夫,你罔顧國恩!”
湯雲複自然不想接這種話,他當然明白夏國的威脅有多大,他也懂邵國良的做法可以多大的程度抑製夏國的影響,可是他的立場不允許他同意。
“嗬嗬,不就是你們逼的嗎?你們想要架空我,構陷我,不就是為早日進攻房榆道?想把百姓當畜牲養嗎?不願意給百姓讓利,讓他們真心留在趙國。”
邵國良惱火說,邵家也並不慈善,但是邵國良踏出了關鍵的一步,讓利於民,是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隨意攻擊。
“被錦衣衛蠱惑,邵國良你對得起陛下對你的重托嗎?百姓被煽動被裹挾,似乎夏國就像是天國,夏王的後宮何處來,不就是搜刮各國美人,這樣野蠻的君主卻被吹捧為仁義無雙,你卻想要投靠這等無德君主。”
不陷入邵國良的節奏,各說各話,湯雲複隻想坐實邵國良反叛的事實,百姓這些問題他理虧,他才不會回答。
“無德君主給百姓分地,有德的你們搶奪百姓的土地,依附在國家的血肉上,隻是吸血卻不創造價值,既然是這樣諸位將士,我邵國良反了,這趙國不待也罷,為民請願受構陷,青天之下廟堂之上竟全是鬼怪,一群魑魅魍魎,請諸位與我殺鬼。”
情緒被調動起來,本來隻是罵罵這些顧自家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利益的,自家長遠利益的,火氣逐漸延展,成了對整個國家的不滿。
受到他的鼓舞,他大聲喊出反叛,卻沒有出現左右把他拿下的場麵,反而隨著將領的命令,展開攻擊的陣型。
“冥頑不靈,邵國良你的族人可都在這裏!投降可保全全家性命,將士們,你們別忘了,你們的家人在趙國。”意識到有些玩脫了,湯雲複搬出對方的家人威脅,打起來一定贏,兩倍兵力,可贏得難看。
“難道你們會放過我們,將士們擁戴我,我又怎麽會為了我自己家人,把將士們帶入險境,反抗趙國的士兵,投降也不過一死,將士們大多都會是分地的受益者,隨我衝鋒,殺鬼魅,去夏國。”
年老的身體激發了胸腔的熱血,投降,喊出了煽動性的口號,邵國良他已經被逼到了牆角還投降什麽,身為世家的家主,邵國良是妥協的軟弱的,但是作為一名主帥,戰死沙場應是歸宿。
他帶著恨意,恨趙國的這種垃圾製度世家林立,不能動其利益,雖然他就是世家。
恨皇帝和公卿的權術製衡,弄了一個家族的政敵來製衡自己,構陷自己。
恨自己的寬容,湯雲複的短視,寬容的想要化解兩家的恩怨,他作為世家的人怎麽能如此實誠!
主帥已經衝鋒,受到鼓舞的將士們士氣大振,一種狂熱的情緒支配了戰場。
邵國良的家屬他已經置之度外,將士們的家屬又如何,邏輯怪誕,卻有效,而且邵國良抓住了一點,他把整支軍隊連同他一起判定叛軍,叛軍的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給我殺……”相比而言湯雲複一方的氣勢就要低落許多,畢竟道德的壓力大,不過職業素養讓他們也迅速組織起對應陣列,應對衝擊。
相殺的玄甲軍讓天上的神明都扼腕,不過更讓神明驚訝的是,遠遠滾起的煙塵,大量的騎兵卷起一陣陣塵煙,遠遠看去像是土色的煙彩
明亮的盔甲強壯的馬,天策軍來了,他們出現在了湯雲複的後背,這下子形勢似乎發生了改變。
第259章 殺潰散
身處戰場的廝殺,邵國良已經不要命了,反正都到了這一步,哪有什麽君臣之道,又哪有什麽家族利益。
邵國良隻想殺人,殺殺殺。
沒有酈茹姒那種悍勇,能在大軍中左右衝殺,如入無人之境,但是邵國良目前已經置生死於度外。
依靠人數優勢堆疊,湯雲複並不慌張,他隻是感慨,要減員幾千人了。
達到一定戰損比,自然會潰敗,隻是損失了士兵讓他覺得特別難受,還要去攻打房榆,他自然想要更多的士兵。
現在喊放下武器,不傷性命太晚了,喊了也不一定聽,目前隻有擊潰邵國良才有讓戰爭機器停止的可能。
職業化的軍人,大規模會戰。
對於邵國良來說,唯一的活路就是衝破這層包圍,遠遁夏國,此刻他已經被迫認同夏國的製度了。
原本認為世家的製度已經趨近完美,能高品質的產出精英,現在被這個製度絆了腳後跟,他終於看清楚世家的本質了。
直到要被世家反噬了,他懂了,世家是寄生在國家身上沒有智慧的寄生蟲,他隻會吸血,根本不在乎國家的死活,明明少吸兩口,國家能健康,但是寄生蟲隻看得到麵前的血肉,看不到已經疲憊不堪的巨人。
不再關注血食抬頭望天的他,終於明白了夏國摒棄世家的合理性,那是為了天下蒼生謀大道。
他要去夏國,夏國才有給他這種人抬頭看天的機會,才有回來報複這些不當人,鼠目寸光的家夥。
“殺……”
求生欲也好,恨意也罷,他躍馬朝前,不失當年之勇,可他殺人的速度快,體力也在消耗,他要被拖死了。
這也是湯雲複樂於看到的,讓邵國良死在戰場上,形成公案,再也不給邵家任何翻身的機會。
像是看到勝利的曙光,他發布命令。
“左翼合攏,包夾住,別讓邵匹夫跑了!”
語氣變得輕鬆,原本直接奪權還是有些人不願意配合的,畢竟邵國良是趙王任命的統帥,現在邵國良反了,名正言順的可以鏟除邵國良了。
軍陣變化,仗著人數優勢進行分割包圍,邵國良的劣勢再次放大,繼而那一股子衝勁被人數填平,所謂歲月不饒人,終究是年邁了。
隨著長槍的重量越發沉重,邵國良感到自己的精神和體力也到了一個緊繃的極限,但是邵國良出力更多。
這時候沒有什麽大義,感覺逃生無望了,困獸猶鬥,就是不想讓湯雲複好過,不想他能輕鬆的收複房榆道,要給他製造一點困難。
多殺一些湯雲複的直屬,削弱他的力量,讓他肉疼心疼,他衷心祝願湯雲複能在後續的進攻夏國能遭遇他預測的慘敗。
也就是後方不穩,被前後夾擊,最後打敗而歸,讓趙國失去壽安房榆兩道,也讓湯雲複徹底丟了他的基本盤,房榆道,麵臨朝廷追責。
他每多殺一人,這樣的可能就大一分,所以邵國良,哪怕感覺力不從心,也在奮勇殺敵。
不過他是等不到湯雲複在進攻夏國潰敗了,因為夏國打過來了。
交戰的雙方都沒有意識到還有夏國的參與,當夏國的天策軍靠近,雙方的心情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原本隱隱有了潰敗之意的邵國良軍隊,看到天策軍趕來,又爆發出了希望,穩住了潰敗的局勢。
本來以為要收割戰場的湯雲複軍隊表現出驚恐和慌張,被人兩麵夾擊了,不清楚夏國來了多少人,自然會有騷動。
這些精銳還好是貨真價實的精銳,聽命而動,要是一般軍隊看這種架勢,已經望風而逃了。
“邵匹夫,你真的勾結了夏國,你還要臉嗎?”最為驚慌的當屬湯雲複,麵對兩麵大軍,特別是後麵的夏國軍隊,不敢相信的說。
明明判了人家通敵賣國罪,別人真的通敵了他反而罵上了。
沒有擴音法器,邵國良聽不到,也隻有他知道,所以說冤枉你的人最清楚你多清白。
前後夾擊,湯雲複有些慌了,將領的本能告訴他,他應該逃走,因為前後不能兼顧且不知道來犯之敵多少,逃走保存有生力量。
但是他又不敢走,因為走了殘存的邵國良軍隊和夏國軍隊會進行追殺,到時候兵丁損失,外加投靠夏國的邵國良軍隊,會改變戰爭態勢。
到時候兩國兵力相當,甚至弱勢,想要收複房榆道就顯得無比困難了,對於戰略收縮的朝廷來說,就要考慮放棄房榆道了,那麽朝廷的追責是少不了的,他還沒了自己的根基。
“後翼結陣抵抗,傳我命令,讓他後續部隊加速趕到,務必在今日圍剿叛軍,擊退敵軍。”
賭,全部押上,回去也少不了要吃掛落,隻有贏了,毀滅夏國的天策軍,他才能求得一線生機,晉升也好,保住根基也罷,他隻能賭了。
當時要準備抓邵國良,可是準備了四萬人,兩萬堵前路,兩萬斷後路,由於對主帥動手,所以很多人持觀望態度,並不上前,但是離得不遠。
現在隻要後麵兩萬的玄甲軍押上,與夏國決戰,勝利了,就把夏國元氣打沒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發布了命令,改變陣型成為堅守,他要拖到援軍趕到,到時候人數相差不大,趙國訓練更好,同等人數略優於夏國,優勢也大。
邵國良錯愕,他可沒有聯係夏國,夏國的軍隊出現卻實質性的化解了他的尷尬,給他的軍隊帶來希望,他也不會說什麽,夏軍不是為了他而來。
湯雲複的兵力收縮倒是讓他的壓力沒那麽大,又退回來了,得到了喘息的機會,戰場進入一種詭異的階段。
為了避免誤會,邵國良趕緊派出信使,傳達自己的歸降的意願,之前也不敢表露,並且通過擴音邀請夏國反圍剿湯雲複的軍隊。
“我乃趙將邵國良,被人奸人設計陷害,現投夏國為臣,遭遇趙軍攔截,請夏國天策軍援手救援!”
“邵老將軍放心,我乃夏國大將軍酈茹姒,現來援救你。”酈茹姒大喊一聲,猶如虎嘯安定了邵國良的心。
“殺……”沒有多餘的話語,酈茹姒似乎也知道拖不得,天策軍進行衝陣。
“堅持,援軍很快就到!”湯雲複指揮陣型收縮,堅定相信援軍趕到能有機會翻盤。
他不知道他傳令到了後續的部隊,被他給予厚望部隊反而後撤了,他的救命稻草可沒有什麽同情心,隻有想著自保,這些將軍們可不陪他湯雲複冒這個險。
很明顯的事情,邵國良和湯雲複爭權,他們隻是中立的,插手其中,萬一湯雲複打不過夏國,不就連累他們了。
直到現在都是湯雲複和邵國良兩人在冒險,一個試圖反叛,一個試圖奪權,他們可是清清白白的,他們隻知道邵國良可能反叛,但是沒有資格去阻止。
現在湯雲複因為他自己匆忙冒進遭到敵人阻擊,陷入陷境,要他們去搭救,搭救成功也沒什麽功勞,不過是給湯雲複擦屁股,搭救失敗不就要搭上自己了。
權衡一下,撤吧,明哲保身,至於追責問題,主帥都投降了,副指揮貪功冒進被殲滅,要求去搭救,為了大局著想他們返回去堅守,他們保存了兵力,已經很好了。
前方敵情不明,陪著冒進的湯雲複冒險,萬一還有陷阱,不就要被消耗了全部兵力,到時候可怎麽辦呀,趙國根基就真的不穩了。
傳令兵都不允許回去,找個地方做掉,這些個將軍們就這樣沉重的回去固守,順便給朝廷打報告,和之前的報告一起呈送晉陽,脫清幹係,塑造一個兩人爭權的情況。
如果知道這些將領是這麽想的,湯雲複無論如何都不會固守,哪怕損兵折將也要逃出去。
然而他不知道,還心心念念有援軍能反圍剿,企圖一戰定乾坤,堵上全部的身家前途,就是為了消滅夏國的力量,消滅邵國良的力量。
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將軍的做法是對的,因為湯雲複堅持不到他們到來,更別說裏應外合聯合反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