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等雲采奕大顯身手, 寫春聯。
雲采奕寫的一手好字, 毛筆字尤其好。
小時候, 她自從讀書識字之後, 便開始練字了。
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 學會寫字才像個文化人,將來可以找一份體麵的工作。
後來過年的時候**聯,發現家裏的門窗有點多,全部買下來要花好幾十塊錢。
雲采奕心疼錢,便隻買了紅紙和毛筆,自己裁,自己寫。
這一寫,一發不可收拾。
身邊人都誇她寫的好,於是她腦筋一動,買了很多紅紙,寫了很多春聯,和奶奶一起拿到街上去賣,沒想到短短幾天掙的錢,足夠支撐她買一學期的作業本和學習用品。
那之後每逢過年,雲采奕就在家裏和奶奶裁紅紙寫春聯,每年都能掙不少零花錢。
不過近幾年,印刷的春聯越來越精美,很少有人還買手寫的,雲采奕也就不再賣了,但自己家的春聯,她還是習慣了自己寫。
不然,那一手好字都沒地方發揮了。
簡單地吃完早飯,雲采奕去自己房間找來春聯集。
那是一本舊時的小本子,裏麵是她從小到大,花了很多年,挨家挨戶貼著人家大門搜集來的春聯句子,邊角保護的很好,但也沒能經得起時間的磨礪,還是有些破損了。
紅紙已經全部裁好了,是奶奶裁的,有大長條,小長條,還有對應的橫批,和專門用來寫“福”字的正方形,因為院門、大門、房門和窗戶用的春聯各不相同。
雲采奕先在廢紙上寫了幾個“福”字,找找手感,再開始正式書寫。
院子背陰處,有兩隻小火爐正在“滋滋”躥著火苗,上麵分別坐著兩隻砂鍋,一隻在煮何首烏雞蛋,一隻在燉羊湯,香味交雜飄散,空氣裏全是香甜鮮美的味道。
“許銘,泊嶠,來吃雞蛋。”奶奶從廚房裏走出來,抬頭朝隔壁二樓喊了聲。
奶奶喜歡直接喊他們的名字,帶著親切慈愛,像喊自家孫兒一樣。
雲采奕轉頭,才發現許銘和沈泊嶠兩人倚在欄杆上,正在看她寫春聯,也不知道看了多久。
他們倆都沒回老家過年,都留在了桃源縣。
隻見許銘身上穿著一件月白色毛衣,雙手擱在欄杆外,背部自然彎成一個弧度,姿態懶散,沈泊嶠站在他旁邊,低聲和他耳語著什麽。
聽見奶奶說話,沈泊嶠高聲應了聲:“早就在等您這句話了。”
許銘臉上也浮現一絲笑,但沒說話,視線也沒挪動,依然停在雲采奕身上,那眸底深邃,陽光打在上麵,隱隱有光,像冬末春初的湖水,使人感覺溫暖。
雲采奕耳朵莫名地就紅了,握著毛筆的手抖了下,一滴墨汁滴在紅紙上,滴成心慌的形狀。
兩個男人離開二樓,轉個彎就到了雲采奕家。
奶奶從砂鍋裏撈出幾隻雞蛋,請許銘和沈泊嶠吃。
沈泊嶠抓起一隻雞蛋,被燙得拿不住,又丟下,捏著耳朵跳了幾跳。
許銘看著他滑稽的樣子,知趣地沒伸手,而是走到寫字台前,看雲采奕寫春聯。
雲采奕正在寫一個“福”字,一支非常粗的大狼毫,握在她纖細的指間,落筆端正穩重,黑色筆跡力透紙背,中間蘸墨幾次,卻絲毫不影響筆畫的氣勢。
最後一筆收尾時,稍一停頓,輕輕一提,一個大氣磅礴的“福”字躍然紙上。
“我怎麽從來不知道你的毛筆字寫這麽好?”許銘偏頭看著那字,有被驚豔到。
他以前總以為自己很了解雲采奕,可是自從知道她真實的分手原因後,才發現自己太自以為是了。
“那你以前看我們家的春聯,以為誰寫的?”雲采奕直起腰,擱下筆。
她將“福”字捧起來,對著陽光吹了吹,拿起一隻木夾子,夾住一角,掛到晾衣繩上,晾幹墨跡。
那晾衣繩上已經掛了好幾張“福”字,微風輕輕吹過,紅色的“福”字輕輕蕩漾,在陽光下折射出喜慶熱烈的光芒。
“我以為那是你們請的很有學問的人寫的。”許銘挑挑眉,拐著彎稱讚,看見雲采奕笑了,又不失時機地發出請求,“雲老師,把我們家的春聯也寫了吧。”
“雲老師?”雲采奕重複他的稱呼,莫名一種喜感。
“雲老師,請你了。”許銘臉上表情一本正經,語氣誠意滿滿,像個尊師重道的好學生。
雲采奕被他逗笑了,扶著寫字台彎下腰,朝他擺擺手:“你別叫了。”
“雲老師,我在認真和你說話,你當我開玩笑?”許銘表情更認真了,尤其他今天沒穿西服,身上的月白色毛衣使他看起來清雋柔軟,身姿筆挺地站在寫字台前,還真有幾分大學生的味道。
奶奶和沈泊嶠站在廚房屋簷下,正圍繞何首烏雞蛋說笑著,看見這邊兩人在笑鬧,沈泊嶠也加入了進來:“雲老師,給我們寫春聯吧,今天除夕了,我們還沒**聯呢。”
奶奶聽著“雲老師”的稱呼也覺得好笑,告訴他們一件趣事:“以前我拿采奕寫的春聯去賣的時候,人家問誰寫的,我當然不能說是我家小孩寫的,我就說我家裏有老師,是我家老師寫的。”
幾人一陣笑。
雲采奕最終在笑聲中答應了給許銘寫春聯,不過她說:“我的字可不免費。”
“你開個價。”許銘口吻豪氣,可是不出兩秒,他又軟了語氣,“我應該買得起吧?”
也就那次和陶美華聊過之後,他忽然就沒那麽自信了。
他曾經一度以為,他和雲采奕之間,他是富有的一方,那他對雲采奕多一點施予也是理所當然,但現在發現完全錯了。
雲采奕雖然物質上不如他,但她並不貧窮,相反,她明媚大方,氣質灑脫,還有一個非常舐犢情深的家。
她根本不需要他的施予。
換言之,在他們的愛情裏,他太高高在上了,他將自己愛她的樣子,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她最不喜歡的樣子。
如今領悟到這一點,他在雲采奕麵前忽然就強硬不起來了,內心反而變得敏感。
雲采奕麵對陽光,笑眼彎彎:“給銘總家寫春聯,那是我的榮幸,可是價錢低了,那不是太掉價啦。所以嘛,這個價錢得和銘總的身份匹配,銘總覺得多少錢合適,那就多少錢,一切按銘總的意思來。”
許銘雙眸柔和:“等我貼上你寫的春聯,這可能會是我擁有的最大一筆財富。”
“哎呦呦,你倆可以了啊,大過年的別酸我這條單身狗。”沈泊嶠酸溜溜地齜了齜牙。
奶奶在旁邊聽著,左看看孫女,右看看許銘,開懷大笑。
*
也許是冬日暖陽太令人舒服了,又或者是繁忙工作之後,迎來春節假日的喜慶感太讓人快樂了,院子裏笑聲不斷。
雲采奕奮筆疾書,奶奶則用麵粉調了一碗漿糊出來,許銘和沈泊嶠吃完雞蛋也沒走,而是留下來幫忙貼春聯。
尤其是許銘,他個子高,門楣上的橫批隻要一抬手就貼上去了,貼的又正又服帖。
陶美華從菜場回來,買回來很多菜,有一隻網兜裏,裝滿了肥美的基圍蝦,有幾隻蹦跳著跳到了地上。
一直蹲守在羊湯旁邊的一百萬,“嗖”得一下就衝了過去,一口叼住,叼回自己窩裏享用去了。
大家看著樂,歡樂的氣氛在越貼越多的紅色春聯下,越來越濃烈。
到中午時,相連的兩座房屋所有的門窗都貼上了雲采奕寫的新春聯,紅火一片,喜氣洋洋。
雲采奕將幾支毛筆一一洗幹淨,吊在晾衣繩上晾一晾,奶奶收了紅紙,打掃衛生,許銘從他們家二樓陽台探出半個身體,朝她們問道:“要幫忙嗎?”
“不用啦,我們自己可以。”雲采奕揮揮手,和奶奶將寫字台抬進主屋。
“叫他們過來吃飯吧。”奶奶低聲說。
“不要。”雲采奕拒絕。
她覺得現在和許銘的關係很舒服,公司裏是同事,回到家做鄰居,像今天這樣開開玩笑,互相幫個忙,大家和和氣氣就挺好,再近一點沒必要。
不過,她將家裏上下三層樓全跑一遍,看完每個房間裏的春聯時,才意識到這些春聯大部分都是許銘貼的。
主屋是她們家的私人領地,她們家三個又都是女人,無論從安全角度還是名聲角度,一般情況下,她們不會讓外人進來。
可是許銘就那麽堂而皇之地進來了,而她當時竟然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那是許銘,沒事兒。”奶奶拍拍她後背,安慰說。
奶奶現在和許銘處的不錯,好像許銘真是她親孫兒一樣。
“那就是奶奶你放他進來的,不是我。”雲采奕放了心。
似乎這樣,她和許銘的關係就還是保持在了原來的狀態,沒有越界。
奶奶看著孫女笑,說對。
*
吃過午飯,雲采奕一家三個人準備集體活動,一起去安山市。
雲采奕早上和雲秋說好了,請孫少禹跑一趟,來桃源縣接她們,可是孫少禹接了一趟活,送幾個客人去天琅湖,等他折回來,得下午三四點了。
雲采奕當機立斷,叫他不要來了,她們仨去汽車站坐中巴車。
奶奶說等她一會,轉身出了門。
家裏,雲采奕和陶美華各自換了身衣服,雲采奕將自己的銀行卡和銀行保險櫃鑰匙全帶上了。
這一年,雲采奕的收入頗豐,她有桃仙醉和源和的雙份工資,在桃源縣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高收入打工人,而她的網文收入更高,是年工資的三倍。
再加上安山市商鋪的年租金,以及陶美華和奶奶一年做肉丸和蛋餃的錢,足夠她們去安山市買一套像雲秋家那樣的房子了。
但是雲采奕和母親商量好了,這筆錢不買房,而是全部買黃金,等桃源縣將來新城區的商鋪建起來之後,再將黃金全部兌現,改買商鋪,進行投資。
她們仨今天一起去安山市便是準備買黃金,順便每人添一件首飾。
奶奶很快回來,後麵跟著許銘,男人手臂上挽著一件外套。
原來奶奶去找許銘了,讓他開車陪她們走一趟。
雲采奕愣了兩秒,拉住奶奶:“不好吧,銘總那麽忙,太麻煩人家了。”
不等奶奶接話,許銘先開口說:“不麻煩,正巧我今天下午沒事,家裏也呆不住,想出去轉轉。”
奶奶揩揩手,拿起自己的斜挎包,背上肩,笑容滿麵:“那不正好,我們一起去安山轉轉,我還沒坐過你的車,我早就想坐了。”
雲采奕:“……”
難得見奶奶這麽高的興致,她沒理由掃她的興,隻好妥協了。
陶美華權衡利弊,說:“坐中巴又擠又顛,奶奶是不太方便,那我們今天就麻煩一下銘總,晚上請你吃飯。”
許銘順水推舟說好,食指勾起車鑰匙,長腿邁開,走前麵,先去發動汽車了。
作者有話說:
舔完傷的銘老板,卷土重來
雲采奕寫的一手好字, 毛筆字尤其好。
小時候, 她自從讀書識字之後, 便開始練字了。
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 學會寫字才像個文化人,將來可以找一份體麵的工作。
後來過年的時候**聯,發現家裏的門窗有點多,全部買下來要花好幾十塊錢。
雲采奕心疼錢,便隻買了紅紙和毛筆,自己裁,自己寫。
這一寫,一發不可收拾。
身邊人都誇她寫的好,於是她腦筋一動,買了很多紅紙,寫了很多春聯,和奶奶一起拿到街上去賣,沒想到短短幾天掙的錢,足夠支撐她買一學期的作業本和學習用品。
那之後每逢過年,雲采奕就在家裏和奶奶裁紅紙寫春聯,每年都能掙不少零花錢。
不過近幾年,印刷的春聯越來越精美,很少有人還買手寫的,雲采奕也就不再賣了,但自己家的春聯,她還是習慣了自己寫。
不然,那一手好字都沒地方發揮了。
簡單地吃完早飯,雲采奕去自己房間找來春聯集。
那是一本舊時的小本子,裏麵是她從小到大,花了很多年,挨家挨戶貼著人家大門搜集來的春聯句子,邊角保護的很好,但也沒能經得起時間的磨礪,還是有些破損了。
紅紙已經全部裁好了,是奶奶裁的,有大長條,小長條,還有對應的橫批,和專門用來寫“福”字的正方形,因為院門、大門、房門和窗戶用的春聯各不相同。
雲采奕先在廢紙上寫了幾個“福”字,找找手感,再開始正式書寫。
院子背陰處,有兩隻小火爐正在“滋滋”躥著火苗,上麵分別坐著兩隻砂鍋,一隻在煮何首烏雞蛋,一隻在燉羊湯,香味交雜飄散,空氣裏全是香甜鮮美的味道。
“許銘,泊嶠,來吃雞蛋。”奶奶從廚房裏走出來,抬頭朝隔壁二樓喊了聲。
奶奶喜歡直接喊他們的名字,帶著親切慈愛,像喊自家孫兒一樣。
雲采奕轉頭,才發現許銘和沈泊嶠兩人倚在欄杆上,正在看她寫春聯,也不知道看了多久。
他們倆都沒回老家過年,都留在了桃源縣。
隻見許銘身上穿著一件月白色毛衣,雙手擱在欄杆外,背部自然彎成一個弧度,姿態懶散,沈泊嶠站在他旁邊,低聲和他耳語著什麽。
聽見奶奶說話,沈泊嶠高聲應了聲:“早就在等您這句話了。”
許銘臉上也浮現一絲笑,但沒說話,視線也沒挪動,依然停在雲采奕身上,那眸底深邃,陽光打在上麵,隱隱有光,像冬末春初的湖水,使人感覺溫暖。
雲采奕耳朵莫名地就紅了,握著毛筆的手抖了下,一滴墨汁滴在紅紙上,滴成心慌的形狀。
兩個男人離開二樓,轉個彎就到了雲采奕家。
奶奶從砂鍋裏撈出幾隻雞蛋,請許銘和沈泊嶠吃。
沈泊嶠抓起一隻雞蛋,被燙得拿不住,又丟下,捏著耳朵跳了幾跳。
許銘看著他滑稽的樣子,知趣地沒伸手,而是走到寫字台前,看雲采奕寫春聯。
雲采奕正在寫一個“福”字,一支非常粗的大狼毫,握在她纖細的指間,落筆端正穩重,黑色筆跡力透紙背,中間蘸墨幾次,卻絲毫不影響筆畫的氣勢。
最後一筆收尾時,稍一停頓,輕輕一提,一個大氣磅礴的“福”字躍然紙上。
“我怎麽從來不知道你的毛筆字寫這麽好?”許銘偏頭看著那字,有被驚豔到。
他以前總以為自己很了解雲采奕,可是自從知道她真實的分手原因後,才發現自己太自以為是了。
“那你以前看我們家的春聯,以為誰寫的?”雲采奕直起腰,擱下筆。
她將“福”字捧起來,對著陽光吹了吹,拿起一隻木夾子,夾住一角,掛到晾衣繩上,晾幹墨跡。
那晾衣繩上已經掛了好幾張“福”字,微風輕輕吹過,紅色的“福”字輕輕蕩漾,在陽光下折射出喜慶熱烈的光芒。
“我以為那是你們請的很有學問的人寫的。”許銘挑挑眉,拐著彎稱讚,看見雲采奕笑了,又不失時機地發出請求,“雲老師,把我們家的春聯也寫了吧。”
“雲老師?”雲采奕重複他的稱呼,莫名一種喜感。
“雲老師,請你了。”許銘臉上表情一本正經,語氣誠意滿滿,像個尊師重道的好學生。
雲采奕被他逗笑了,扶著寫字台彎下腰,朝他擺擺手:“你別叫了。”
“雲老師,我在認真和你說話,你當我開玩笑?”許銘表情更認真了,尤其他今天沒穿西服,身上的月白色毛衣使他看起來清雋柔軟,身姿筆挺地站在寫字台前,還真有幾分大學生的味道。
奶奶和沈泊嶠站在廚房屋簷下,正圍繞何首烏雞蛋說笑著,看見這邊兩人在笑鬧,沈泊嶠也加入了進來:“雲老師,給我們寫春聯吧,今天除夕了,我們還沒**聯呢。”
奶奶聽著“雲老師”的稱呼也覺得好笑,告訴他們一件趣事:“以前我拿采奕寫的春聯去賣的時候,人家問誰寫的,我當然不能說是我家小孩寫的,我就說我家裏有老師,是我家老師寫的。”
幾人一陣笑。
雲采奕最終在笑聲中答應了給許銘寫春聯,不過她說:“我的字可不免費。”
“你開個價。”許銘口吻豪氣,可是不出兩秒,他又軟了語氣,“我應該買得起吧?”
也就那次和陶美華聊過之後,他忽然就沒那麽自信了。
他曾經一度以為,他和雲采奕之間,他是富有的一方,那他對雲采奕多一點施予也是理所當然,但現在發現完全錯了。
雲采奕雖然物質上不如他,但她並不貧窮,相反,她明媚大方,氣質灑脫,還有一個非常舐犢情深的家。
她根本不需要他的施予。
換言之,在他們的愛情裏,他太高高在上了,他將自己愛她的樣子,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她最不喜歡的樣子。
如今領悟到這一點,他在雲采奕麵前忽然就強硬不起來了,內心反而變得敏感。
雲采奕麵對陽光,笑眼彎彎:“給銘總家寫春聯,那是我的榮幸,可是價錢低了,那不是太掉價啦。所以嘛,這個價錢得和銘總的身份匹配,銘總覺得多少錢合適,那就多少錢,一切按銘總的意思來。”
許銘雙眸柔和:“等我貼上你寫的春聯,這可能會是我擁有的最大一筆財富。”
“哎呦呦,你倆可以了啊,大過年的別酸我這條單身狗。”沈泊嶠酸溜溜地齜了齜牙。
奶奶在旁邊聽著,左看看孫女,右看看許銘,開懷大笑。
*
也許是冬日暖陽太令人舒服了,又或者是繁忙工作之後,迎來春節假日的喜慶感太讓人快樂了,院子裏笑聲不斷。
雲采奕奮筆疾書,奶奶則用麵粉調了一碗漿糊出來,許銘和沈泊嶠吃完雞蛋也沒走,而是留下來幫忙貼春聯。
尤其是許銘,他個子高,門楣上的橫批隻要一抬手就貼上去了,貼的又正又服帖。
陶美華從菜場回來,買回來很多菜,有一隻網兜裏,裝滿了肥美的基圍蝦,有幾隻蹦跳著跳到了地上。
一直蹲守在羊湯旁邊的一百萬,“嗖”得一下就衝了過去,一口叼住,叼回自己窩裏享用去了。
大家看著樂,歡樂的氣氛在越貼越多的紅色春聯下,越來越濃烈。
到中午時,相連的兩座房屋所有的門窗都貼上了雲采奕寫的新春聯,紅火一片,喜氣洋洋。
雲采奕將幾支毛筆一一洗幹淨,吊在晾衣繩上晾一晾,奶奶收了紅紙,打掃衛生,許銘從他們家二樓陽台探出半個身體,朝她們問道:“要幫忙嗎?”
“不用啦,我們自己可以。”雲采奕揮揮手,和奶奶將寫字台抬進主屋。
“叫他們過來吃飯吧。”奶奶低聲說。
“不要。”雲采奕拒絕。
她覺得現在和許銘的關係很舒服,公司裏是同事,回到家做鄰居,像今天這樣開開玩笑,互相幫個忙,大家和和氣氣就挺好,再近一點沒必要。
不過,她將家裏上下三層樓全跑一遍,看完每個房間裏的春聯時,才意識到這些春聯大部分都是許銘貼的。
主屋是她們家的私人領地,她們家三個又都是女人,無論從安全角度還是名聲角度,一般情況下,她們不會讓外人進來。
可是許銘就那麽堂而皇之地進來了,而她當時竟然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那是許銘,沒事兒。”奶奶拍拍她後背,安慰說。
奶奶現在和許銘處的不錯,好像許銘真是她親孫兒一樣。
“那就是奶奶你放他進來的,不是我。”雲采奕放了心。
似乎這樣,她和許銘的關係就還是保持在了原來的狀態,沒有越界。
奶奶看著孫女笑,說對。
*
吃過午飯,雲采奕一家三個人準備集體活動,一起去安山市。
雲采奕早上和雲秋說好了,請孫少禹跑一趟,來桃源縣接她們,可是孫少禹接了一趟活,送幾個客人去天琅湖,等他折回來,得下午三四點了。
雲采奕當機立斷,叫他不要來了,她們仨去汽車站坐中巴車。
奶奶說等她一會,轉身出了門。
家裏,雲采奕和陶美華各自換了身衣服,雲采奕將自己的銀行卡和銀行保險櫃鑰匙全帶上了。
這一年,雲采奕的收入頗豐,她有桃仙醉和源和的雙份工資,在桃源縣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高收入打工人,而她的網文收入更高,是年工資的三倍。
再加上安山市商鋪的年租金,以及陶美華和奶奶一年做肉丸和蛋餃的錢,足夠她們去安山市買一套像雲秋家那樣的房子了。
但是雲采奕和母親商量好了,這筆錢不買房,而是全部買黃金,等桃源縣將來新城區的商鋪建起來之後,再將黃金全部兌現,改買商鋪,進行投資。
她們仨今天一起去安山市便是準備買黃金,順便每人添一件首飾。
奶奶很快回來,後麵跟著許銘,男人手臂上挽著一件外套。
原來奶奶去找許銘了,讓他開車陪她們走一趟。
雲采奕愣了兩秒,拉住奶奶:“不好吧,銘總那麽忙,太麻煩人家了。”
不等奶奶接話,許銘先開口說:“不麻煩,正巧我今天下午沒事,家裏也呆不住,想出去轉轉。”
奶奶揩揩手,拿起自己的斜挎包,背上肩,笑容滿麵:“那不正好,我們一起去安山轉轉,我還沒坐過你的車,我早就想坐了。”
雲采奕:“……”
難得見奶奶這麽高的興致,她沒理由掃她的興,隻好妥協了。
陶美華權衡利弊,說:“坐中巴又擠又顛,奶奶是不太方便,那我們今天就麻煩一下銘總,晚上請你吃飯。”
許銘順水推舟說好,食指勾起車鑰匙,長腿邁開,走前麵,先去發動汽車了。
作者有話說:
舔完傷的銘老板,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