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外這批貨如果能談下來,他們對這種風格的追求又能堅持多久?
這是一個嚴肅的投入產出性價比的問題。
經過一番測算, 得出一個結論:如果隻是為了這批訂單,還是算了。
由於那個員工當時報價沒當回事, 瞎填了一個特便宜的價格,導致現在算下來。要是能做的話, 利潤比新購機器的費用要少很多, 沒必要。
安夏表示理解, 畢竟她還是牡丹廠的大股東,損害廠子利益的事情沒必要幹。
但是把訂單放著不管又很虧,現在正是剛剛起步的時候,每一筆交易都很重要。
“你去打聽打聽,市麵上做這種布的廠子,有誰能按時交貨的。要是利潤上麵他們不願意讓步,我們公司補貼一點,盡量保證這單生意做成了。”
銷售組的成員撒開了往全國各地廠子裏找能接訂單的單位。
大廠不屑於做這種活,許多銷售員找過去,發現那些廠子都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鎮辦工廠,鄉辦工廠做這些的都少,許多廠子轉行了。
得再往下找。
終於,有個銷售員摸到了四川某處的村子,發現他們有一個村辦工廠。
那村子條件還挺不錯,有路、有電,好幾戶人家都有電話和電視。
“啊,你們要多少啊?”廠長耳朵上夾著煙,斜靠在椅背上,一前一後的搖著。
銷售員跟他說:“這是給國外客人做的,要五千套。”
“噫……才五千……”廠長臉上露出不屑的神色,他向銷售員豎起兩根手指。
“你知道我們這邊是多少起批嗎?兩萬。”
銷售員與他爭爭奪奪,說了許多,又是國外客戶又是打出中國風采啥的。
廠長搖搖頭:“哼哼哼,洋人知道我們廠,也是應該的嘛,我們廠還投拍了一部電視劇咧!”
銷售員打了個電話,向安夏匯報情況。
此時已經有別的銷售員找到可以供貨的廠家,安夏便讓他回來,別管這事了。
這位銷售員那是真敬業,老板都讓他回來別管了,他還往南稍微走了走,在雲南境的幾個村子尋找城裏人很少見到的東西:極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織物,還有農作物。
每種樣品他都帶了一些回來,除了幹貨和織物,他還帶了……
“他們當地人管蘑菇叫菌子,炒臘肉炒辣椒,特別鮮,這幾個蘑菇幹我都吃過了,特別好吃。還有這個是鮮的,很好玩,你們看!”
安夏從辦公室裏出來,路過茶水間,看到這個銷售員興衝衝地用小刀把一朵黃色的蘑菇切開。
轉瞬之間,那蘑菇的切口就慢……
慢被青綠色浸染。
同事們發出驚呼:“有毒吧!”
“沒有,我在當地都吃過的呢!很鮮的,哎,要不,咱們今天中午就把它下火鍋裏吃了?”
“見手青?!”安夏認得這玩意兒,出名的見小人致幻菇。
銷售員笑嘻嘻地抬起頭:“啊,安總,你認識啊!是不是也吃過。”
安夏點點頭。
他又轉頭對其他人說:“看看,怎麽樣,我說沒毒吧。”
安夏搖頭:“你們還是別吃了,這個菇是有毒的。”
同事們不約而同,向後退了一步。
安夏繼續說:“加熱不夠就會中毒,在雲南吃沒什麽關係,那裏的醫院都知道發生了什麽,該怎麽治。我們這邊的醫院,就算你坐急救室門口吃,可能都救不回來。”
銷售員隻得十分遺憾的把蘑菇切成碎末末,以防別人誤撿了去,再用紙包好,扔到垃圾箱裏。
安夏隨口問道:“你說那個村辦廠投拍的電視劇,叫什麽名字?”
“好像是叫……《江湖恩仇錄》?”
安夏:“!!”
如雷灌耳,當年討論這部劇的貼子,在當時最大的華人論壇「天涯」上連蓋幾十頁,與周公子大戰易燁卿並稱「鎮涯神貼」。
安夏當初專門去找了這部劇看。
男主叫李小剛,他的爸爸叫李大剛,父子弄得像兄弟。
李小剛會自稱「我是赫赫有名的遊俠李小剛」。
反派黑鳳凰可能是後世各種反派的標準模板,經典台詞:“哼哼,沒想到吧,老娘黑鳳凰又回來了。”
總之是一個當時看著很雷,過許多年回味有種謎之搞笑的片子。
最大的可取之處是在四川實景拍攝,拍了不少九寨溝和黃龍的風景。
沒想到竟然是個村辦廠投資的。
安夏忽然想到後世各種電視劇裏的瘋狂植入廣告,如今還沒有,可以考慮一下。
此時的電視劇,都是精耕細作的路數,什麽《紅樓夢》劇組光是演員進行古典訓練就要一年,《西遊戲》就那麽幾十集,拍了三年……
安夏覺得如果是都市劇,應該不用那麽麻煩,拍攝速度也可以快一點。
她通過錢台長打聽最近全國有哪些拍攝電視劇的動向。
正準備開機的幾部,都跟她想要的不一樣。
錢台長跟她說了另一個消息:“滬市台引進了一個外國的喜劇,所有活動場景都在一個場景裏,還有現場觀眾,總在笑。我看了他們試翻譯的一集,還挺有意思的。”
“叫什麽名字啊?”
錢台長回憶了一下:“正式的中文名還沒定,英文名好像是叫……生長痛?”
安夏聽著這三個字,覺著腿痛……
她眨眨眼睛,問道:“是《grwing pains》嗎?”
“啊,對對對,是這個名字,我就記著中文意思了。”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成長的煩惱》。
安夏對這劇印象極深,因為爸媽特別喜歡,時不時的拎出來重溫。
一個七十年代的美國家庭,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家裏還有一個巨型雙開門冰箱,兒女們那麽多,一人一個獨立的房間。
爸媽看的時候,一直在說什麽時候自家能追上他們家的生活水平。
然而直到2022年,滬市的朋友高喊著要買雙開門冰箱囤菜的時候,群裏一句話打破了她對囤菜空間的憧憬:
“我知道你買得起雙開門冰箱,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冰箱嗎?你家有這麽大的地方放嗎?”
錢台長對那部劇的評價非常高,同時感慨:“我們國家什麽時候能出一部這樣的家庭喜劇。”
“啊……沒有嗎?”安夏茫然。
她記得肯定是有的,《我愛我家》《家有兒女》不都是嗎?
印象裏,《我愛我家》在前麵,《家有兒女》很新了。
《我愛我家》的導演大名,安夏記得十分清楚,當即便想辦法跟他搭上了線。
英導聽說紫金電腦公司的老板找上了自己,覺得有點困惑。前一年,他剛剛擔任了首都人民藝術劇院的導演,順便又演了《圍城》裏的趙辛楣,拿了百花獎的最佳男配。
不知安夏來找他,是為了導演的身份,還是演員的身份。
安夏與英導見麵之後,直接問他知不知道滬市電視台新引進的那個美國情景喜劇。
“知道,我也看了一集樣片,挺有意思。對了,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也看到了一個差不多的故事,叫《我愛露西》,也是個好玩的故事。我覺得,這種形勢的電視劇,擱咱國家也一定受歡迎。”
安夏鼓動英導可以先考慮籌拍一部類似的片子。
英導很心動,但是又有些擔憂,這是一種全新的嚐試,在國內還沒有任何試水的片子。
當第一個試水的人可能會一飛衝天。
也可能會直接墜落崖底。
英導猶豫道:“要不,咱們等滬市的那個生長痛先播了,試試水?反正都已經引進了,播出也就是今年底明年的事,咱們籌備不也得花點時間嗎?”
安夏見說服不了他,便換了個法子:“要不?咱們先拍一集試播片?你看人聊齋西遊記都先放三集試試水的呢。”
英導本來就有這個想法,隻是試錯成本太高,他不敢傾其所有砸下去,現在有人願意全資讚助,虧了也不要他賠,那何樂而不為?
安夏則鐵了心要往裏麵摻紫金的廣告。
哪怕試行片質量不行,咱挑挑撿撿,後期做個整活剪輯什麽的,就不信火不了。
多少垃圾電視劇,是靠惡搞剪輯給盤活的。
安夏當年的公司市場部,也就是拍個二三十分鍾的視頻,拚拚湊湊,能剪輯出一百多個買量小廣告出來。
她做為端內開發,跟過一段時間的業務,對整體操作流程非常熟悉。
她對英導非常有信心。
《江湖恩仇錄》都能有這麽多人看,以英導的才華,不可能還不如那個片子!
安夏覺得自己挺能忽悠,沒想到英導更能忽悠,才幾天的功夫,他就把人都給攢齊了。
齊了齊了,劇組第一次見麵,編劇就當著安夏說了大實話:“我不會寫啊……”
英導「嗐」了一聲:“這有什麽?誰都不會寫,放眼全國也沒人寫過,試試唄。”
編劇是個老實孩子:“可是我連電視劇都沒寫過,隻寫過小品。”
英導拍著他的肩膀:“小品好啊,寫得快!咱們這片子啊,是邊寫邊拍,劇本要得急,必須找快手,我聽人說你的手特別快,跟躥稀似的,隨便醞釀一下,一會兒工夫就拉完了,站起來就走。”
這個充滿味道的邪門比喻把編劇給整懵了。
安夏默默扭頭。
安夏做為全資甲方,對劇集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帶上互聯網,別的隨便他們發揮,想怎麽著就怎麽著,好玩就行。
沒多久,第一集 的劇本出來了,植入廣告過於硬核,開局就是網頁商品展示。
說這家孩子開局就跟人在網頁上聊上了,本意是交個高級筆友,結果對方拚命給他推銷蔬菜水果。
這孩子瞎跟人說要買,有一天有人來敲門,門一開,好家夥,幾輛卡車在小區外麵等著卸貨,車上是幾千斤的特產。
經過了許多曲折,全家人各顯神通,找單位的找單位,求飯店的求飯店,最後由批發市場包圓……
這是一個嚴肅的投入產出性價比的問題。
經過一番測算, 得出一個結論:如果隻是為了這批訂單,還是算了。
由於那個員工當時報價沒當回事, 瞎填了一個特便宜的價格,導致現在算下來。要是能做的話, 利潤比新購機器的費用要少很多, 沒必要。
安夏表示理解, 畢竟她還是牡丹廠的大股東,損害廠子利益的事情沒必要幹。
但是把訂單放著不管又很虧,現在正是剛剛起步的時候,每一筆交易都很重要。
“你去打聽打聽,市麵上做這種布的廠子,有誰能按時交貨的。要是利潤上麵他們不願意讓步,我們公司補貼一點,盡量保證這單生意做成了。”
銷售組的成員撒開了往全國各地廠子裏找能接訂單的單位。
大廠不屑於做這種活,許多銷售員找過去,發現那些廠子都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鎮辦工廠,鄉辦工廠做這些的都少,許多廠子轉行了。
得再往下找。
終於,有個銷售員摸到了四川某處的村子,發現他們有一個村辦工廠。
那村子條件還挺不錯,有路、有電,好幾戶人家都有電話和電視。
“啊,你們要多少啊?”廠長耳朵上夾著煙,斜靠在椅背上,一前一後的搖著。
銷售員跟他說:“這是給國外客人做的,要五千套。”
“噫……才五千……”廠長臉上露出不屑的神色,他向銷售員豎起兩根手指。
“你知道我們這邊是多少起批嗎?兩萬。”
銷售員與他爭爭奪奪,說了許多,又是國外客戶又是打出中國風采啥的。
廠長搖搖頭:“哼哼哼,洋人知道我們廠,也是應該的嘛,我們廠還投拍了一部電視劇咧!”
銷售員打了個電話,向安夏匯報情況。
此時已經有別的銷售員找到可以供貨的廠家,安夏便讓他回來,別管這事了。
這位銷售員那是真敬業,老板都讓他回來別管了,他還往南稍微走了走,在雲南境的幾個村子尋找城裏人很少見到的東西:極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織物,還有農作物。
每種樣品他都帶了一些回來,除了幹貨和織物,他還帶了……
“他們當地人管蘑菇叫菌子,炒臘肉炒辣椒,特別鮮,這幾個蘑菇幹我都吃過了,特別好吃。還有這個是鮮的,很好玩,你們看!”
安夏從辦公室裏出來,路過茶水間,看到這個銷售員興衝衝地用小刀把一朵黃色的蘑菇切開。
轉瞬之間,那蘑菇的切口就慢……
慢被青綠色浸染。
同事們發出驚呼:“有毒吧!”
“沒有,我在當地都吃過的呢!很鮮的,哎,要不,咱們今天中午就把它下火鍋裏吃了?”
“見手青?!”安夏認得這玩意兒,出名的見小人致幻菇。
銷售員笑嘻嘻地抬起頭:“啊,安總,你認識啊!是不是也吃過。”
安夏點點頭。
他又轉頭對其他人說:“看看,怎麽樣,我說沒毒吧。”
安夏搖頭:“你們還是別吃了,這個菇是有毒的。”
同事們不約而同,向後退了一步。
安夏繼續說:“加熱不夠就會中毒,在雲南吃沒什麽關係,那裏的醫院都知道發生了什麽,該怎麽治。我們這邊的醫院,就算你坐急救室門口吃,可能都救不回來。”
銷售員隻得十分遺憾的把蘑菇切成碎末末,以防別人誤撿了去,再用紙包好,扔到垃圾箱裏。
安夏隨口問道:“你說那個村辦廠投拍的電視劇,叫什麽名字?”
“好像是叫……《江湖恩仇錄》?”
安夏:“!!”
如雷灌耳,當年討論這部劇的貼子,在當時最大的華人論壇「天涯」上連蓋幾十頁,與周公子大戰易燁卿並稱「鎮涯神貼」。
安夏當初專門去找了這部劇看。
男主叫李小剛,他的爸爸叫李大剛,父子弄得像兄弟。
李小剛會自稱「我是赫赫有名的遊俠李小剛」。
反派黑鳳凰可能是後世各種反派的標準模板,經典台詞:“哼哼,沒想到吧,老娘黑鳳凰又回來了。”
總之是一個當時看著很雷,過許多年回味有種謎之搞笑的片子。
最大的可取之處是在四川實景拍攝,拍了不少九寨溝和黃龍的風景。
沒想到竟然是個村辦廠投資的。
安夏忽然想到後世各種電視劇裏的瘋狂植入廣告,如今還沒有,可以考慮一下。
此時的電視劇,都是精耕細作的路數,什麽《紅樓夢》劇組光是演員進行古典訓練就要一年,《西遊戲》就那麽幾十集,拍了三年……
安夏覺得如果是都市劇,應該不用那麽麻煩,拍攝速度也可以快一點。
她通過錢台長打聽最近全國有哪些拍攝電視劇的動向。
正準備開機的幾部,都跟她想要的不一樣。
錢台長跟她說了另一個消息:“滬市台引進了一個外國的喜劇,所有活動場景都在一個場景裏,還有現場觀眾,總在笑。我看了他們試翻譯的一集,還挺有意思的。”
“叫什麽名字啊?”
錢台長回憶了一下:“正式的中文名還沒定,英文名好像是叫……生長痛?”
安夏聽著這三個字,覺著腿痛……
她眨眨眼睛,問道:“是《grwing pains》嗎?”
“啊,對對對,是這個名字,我就記著中文意思了。”
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成長的煩惱》。
安夏對這劇印象極深,因為爸媽特別喜歡,時不時的拎出來重溫。
一個七十年代的美國家庭,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家裏還有一個巨型雙開門冰箱,兒女們那麽多,一人一個獨立的房間。
爸媽看的時候,一直在說什麽時候自家能追上他們家的生活水平。
然而直到2022年,滬市的朋友高喊著要買雙開門冰箱囤菜的時候,群裏一句話打破了她對囤菜空間的憧憬:
“我知道你買得起雙開門冰箱,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冰箱嗎?你家有這麽大的地方放嗎?”
錢台長對那部劇的評價非常高,同時感慨:“我們國家什麽時候能出一部這樣的家庭喜劇。”
“啊……沒有嗎?”安夏茫然。
她記得肯定是有的,《我愛我家》《家有兒女》不都是嗎?
印象裏,《我愛我家》在前麵,《家有兒女》很新了。
《我愛我家》的導演大名,安夏記得十分清楚,當即便想辦法跟他搭上了線。
英導聽說紫金電腦公司的老板找上了自己,覺得有點困惑。前一年,他剛剛擔任了首都人民藝術劇院的導演,順便又演了《圍城》裏的趙辛楣,拿了百花獎的最佳男配。
不知安夏來找他,是為了導演的身份,還是演員的身份。
安夏與英導見麵之後,直接問他知不知道滬市電視台新引進的那個美國情景喜劇。
“知道,我也看了一集樣片,挺有意思。對了,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也看到了一個差不多的故事,叫《我愛露西》,也是個好玩的故事。我覺得,這種形勢的電視劇,擱咱國家也一定受歡迎。”
安夏鼓動英導可以先考慮籌拍一部類似的片子。
英導很心動,但是又有些擔憂,這是一種全新的嚐試,在國內還沒有任何試水的片子。
當第一個試水的人可能會一飛衝天。
也可能會直接墜落崖底。
英導猶豫道:“要不,咱們等滬市的那個生長痛先播了,試試水?反正都已經引進了,播出也就是今年底明年的事,咱們籌備不也得花點時間嗎?”
安夏見說服不了他,便換了個法子:“要不?咱們先拍一集試播片?你看人聊齋西遊記都先放三集試試水的呢。”
英導本來就有這個想法,隻是試錯成本太高,他不敢傾其所有砸下去,現在有人願意全資讚助,虧了也不要他賠,那何樂而不為?
安夏則鐵了心要往裏麵摻紫金的廣告。
哪怕試行片質量不行,咱挑挑撿撿,後期做個整活剪輯什麽的,就不信火不了。
多少垃圾電視劇,是靠惡搞剪輯給盤活的。
安夏當年的公司市場部,也就是拍個二三十分鍾的視頻,拚拚湊湊,能剪輯出一百多個買量小廣告出來。
她做為端內開發,跟過一段時間的業務,對整體操作流程非常熟悉。
她對英導非常有信心。
《江湖恩仇錄》都能有這麽多人看,以英導的才華,不可能還不如那個片子!
安夏覺得自己挺能忽悠,沒想到英導更能忽悠,才幾天的功夫,他就把人都給攢齊了。
齊了齊了,劇組第一次見麵,編劇就當著安夏說了大實話:“我不會寫啊……”
英導「嗐」了一聲:“這有什麽?誰都不會寫,放眼全國也沒人寫過,試試唄。”
編劇是個老實孩子:“可是我連電視劇都沒寫過,隻寫過小品。”
英導拍著他的肩膀:“小品好啊,寫得快!咱們這片子啊,是邊寫邊拍,劇本要得急,必須找快手,我聽人說你的手特別快,跟躥稀似的,隨便醞釀一下,一會兒工夫就拉完了,站起來就走。”
這個充滿味道的邪門比喻把編劇給整懵了。
安夏默默扭頭。
安夏做為全資甲方,對劇集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帶上互聯網,別的隨便他們發揮,想怎麽著就怎麽著,好玩就行。
沒多久,第一集 的劇本出來了,植入廣告過於硬核,開局就是網頁商品展示。
說這家孩子開局就跟人在網頁上聊上了,本意是交個高級筆友,結果對方拚命給他推銷蔬菜水果。
這孩子瞎跟人說要買,有一天有人來敲門,門一開,好家夥,幾輛卡車在小區外麵等著卸貨,車上是幾千斤的特產。
經過了許多曲折,全家人各顯神通,找單位的找單位,求飯店的求飯店,最後由批發市場包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