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詢問作者詳細情況。


    作者說:我編的。


    ……


    副部長同誌更生氣了,此時的電視劇裏,公務人員當反派還是可以容忍的,不像21世紀,一定級別的人不允許當反派。


    但是,你搞在新聞裏,讓所有讀者都以為我們的隊伍裏有這種害群之馬,成何體統!


    於是,公//安部把狀告到了中//宣部。


    如果這事擱21世紀,這個發行量剛突破一百萬的報紙妥妥的就沒了。


    當時省裏的謝書記力保,才留下。


    雖然留下,但停刊整頓。


    它一家停刊整頓不要緊,其他所有媒體也被要求自查。


    然後,就有人看見了紫金新聞,順手把它也給舉報了:紫金新聞沒有任何的「新聞發布資質」,可是它居然天天在發新聞。


    現在問題來了,國家這會兒根本沒有一條法律是為互聯網而設的,沒有提到在網絡上發布新聞是否需要新聞許可證。


    於是,又進入了到底是「法無禁止即可為」,還是「法無授權即禁止」的討論環節。


    紫金公司內部十分緊張,擔心公司會被新聞部拖累,不少人建議直接把紫金新聞關了,以保太平。


    安夏比較冷靜:“急什麽,都已經被看見了,現在關了反而顯得作賊心虛,我們發的新聞都是有信源的,就算要抓我們,也至少得有一個正經合規的媒體陪綁。沒信源的都是在現場拍的,有時間有地點,要查也沒有問題,比什麽’三省交界處的b市——“正經多了。”


    “安總什麽都好,就是太大膽了。”公司裏的人在討論這件事的時候,都對安夏的任性感到壓力很大。


    有些人的父母完整經曆過那十年,得知自家孩子的公司竟然敢跟上頭對著幹,都憂心不已,勸孩子趕緊找下家,準備跳槽吧。


    “這公司肯定沒幾天就要倒閉了。”


    還有人不知從哪裏聽來的故事,說如果公司因為犯法被關停,會記在每一個員工的檔案裏麵,會影響三代人的政審,自己、兒子、孫子都不能從事公檢法相關的工作了。


    於是,真的有一個剛剛拿了畢業證的新員工要求離職,生怕跑得遲了會對自己的未來造成嚴重的影響。


    員工來來去去,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這個員工一定要公司保證不會影響他的幹部身份。


    這件事由人事部處理,他的同組人把這事當個笑話在食堂裏說,安夏聽見不由好奇,她大學畢業直接進的企業,從來也沒有關心過什麽幹部不幹部的身份。


    她向陸雪問:“現在大學一畢業就是幹部嗎?是科長嗎?”


    陸雪有些意外地挑起眉毛:“你不知道?”


    “完全沒有印象,我隻記得幹部指的是有官職的,對應的是群眾。”


    陸雪搖頭:“本科畢業就是幹部啊,你在牡丹廠的時候沒有簽過一份幹部身份確認書嗎?”


    “不記得了,那個時候要填的東西那麽多。反正就是姓名性別出生日期,閉眼填唄。”


    陸雪仔細跟安夏解釋,本科畢業是幹部身份,中專高中之類的畢業是工人身份。


    在這個體係裏,隻有「幹部」和「工人」兩個設定。


    不是幹部和群眾的那種。


    “幹部身份到底有什麽用?加工資?”安夏的腦子裏還是科長、處長、局長來回轉。


    “有很多單位隻有擁有幹部的身份才能評職稱,還有退休金的話,幹部也比工人高,不少城市的人才引進定居必須有幹部身份。


    但是,進選擇進你們公司就相當於放棄幹部身份了啊。紫金沒有自主檔案保管權吧?”


    “嗯,沒有。”安夏決定不研究這事了,聽起來很複雜的樣子。


    她就記住了:女性工人退休年齡是五十,女性幹部退休年齡是五十五。


    人事部的人都是專業的,交給她們處理了。


    除了這一個人之外,其他人沒有形成恐慌情緒,還有不少家在外地的同事說:“現在的小年輕真謹慎,我都不知道我的檔案在哪兒。”


    “我的檔案早就丟了,學校說寄到單位了,單位說沒收到,就這麽沒了。”


    “上學的時候,老師整天嚇唬我們,說要是被處分,就要被記在檔案裏背一輩子。哈,現在滿世界打工,檔案都不知道在哪裏,背個鬼。”


    人事部的人向安夏匯報員工這些言論的時候,是想給她寬寬心,表示公司的員工們並沒有形成集體恐慌,隻有那一個人,那個人肯定是早就想離職考編,這回隻是剛好趕上這事。


    安夏卻從中聽出了一個問題:“他們覺得檔案不知道在哪裏無所謂?”


    “是啊。”


    除了不知道檔案在哪裏之外,等全國開始執行五險一金製度的時候,許多人追隨著好工作到處跑,從來沒想過走的時候要把交過的保險轉走。


    安夏記得看過一個新聞報道,說有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全國到處打工,退休的時候尷尬了,發現得周遊全國十幾個城市,才能把他交過的零碎養老保險轉移到戶口所在地。


    能記得自己浪過哪幾個城市還算好的,有人根本就不記得了,檔案說不定就在某個神奇的地方放著。


    “我們有沒有可能做一個讓人在網上查詢檔案在哪裏?”安夏問道。


    研究結果:不行。


    現在的檔案存放機構都是手工辦理,囤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年的檔案了,要把所有檔案都錄成電子檔,那得多少人累死累活。


    而且隻說服一個或幾個城市肯定不行,這得說服全國所有有資格存放檔案的單位,包括有資格自己存檔案的單位、居委會、學校,還有人的檔案在自己手上……


    網絡服務部門的負責人此前在國企工作,是個很講職場文化的人,領導要你辦事,你輕飄飄一句「不行」。


    沒有任何替代方案,也沒有任何和緩的可能,這會讓領導心裏不高興。


    於是,他還想到了一個主意:“咱們不是跟電力有過往來嗎?或許我們可以試著代收電費?”


    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他壓根就沒想過會成功。


    這會兒的抄表員不少都是電業局的正式員工,他們抄表、收錢,一條龍服務。要是收錢業務都可以網上解決了,那他們豈不是要失業了?


    “先試試唄。”安夏覺得這完全不是問題,反正現在抄表不還是得抄表員上門,電業局的領導並不會因為減少了他們的工作量就扣工資。


    此時的事業單位就是這麽穩定。


    安夏有心情摻合這事,還因為紫金新聞的事情解決了。


    討論來討論去,紫金新聞的總編輯去有關部門喝了一回茶。


    聽了幾位領導說了些:“原則上?%#&?,不過?#%#?……”


    總編輯原來就是體製內,後來跳槽來的,對這些套話的使用十分熟練,說了點好聽的,做了些保證。


    然後,紫金新聞就繼續原來的操作,再沒人說什麽。


    搞定了政策問題,那就繼續尋求發展。


    對於抄表員上門收電費的不便之處,不用做全民調查都能知道。


    現在全國隻有一二線城市的樓房執行了一戶一表政策,其他地方是好幾戶共用一個總表,大家平攤。


    這問題就來了,現在已經不是家裏電器隻有幾個燈泡的時代,住大雜院裏的人家。


    有人有收音機,有人有電視,還有人有冰箱,跟這些「款爺」合住的人家裏,也有可能依舊隻有幾個燈泡。


    每次收電費跟打仗一樣,要等他們撕扯清楚了,才能收齊電費。


    於是,電業局也有心把電表都更新了,準確執行一戶一表。


    安夏找上門,熱情推薦公司的智能電表。


    她拿的樣品其實不能算真正的智能電表,此時連「階梯電費」都隻有首都搞了,更沒有「峰穀電價」,這個電表的存在價值就是計個數,然後發給遠程計算機而已。


    沒比人工高貴多少。


    安夏的賣點除了省人工之外,還有一個是防偷電,現在抄表員就看一眼表上的數字,在機械電表上對數字動手腳很容易,換上智能電表,計算機把整個電路的運行情況都查得清清楚楚,就算數字一動不動,甚至倒流,都能發現真相。


    這正是領導需要的。


    這麽高大上的技術,以前從來沒有。要是真能在自己任上解決偷電問題,那豈不是值得在年底大書特書一番的功績。


    紫金科技此前提供的巡線機器人,除冰機器人很好用,也讓電業局建立了對紫金的信任。


    “如果我們今年的一戶一表計劃通過的話,我會優先考慮你說的智能電表。”電業局領導對安夏說。


    得……他們的一戶一表計劃還沒搞定啊?


    那還早呢,等討論討論、研究研究……再琢磨琢磨,那不得奔千禧年去了。


    安夏決定每一步都要穩紮穩打,先從收電費開始。


    說服收電費不是太難,收錢的工作一向都是簡單又不簡單。


    最容易出的錯:找錯錢,多找了少找了都是事。還有收??,很多人家隻有晚上有人在家,收電費的也就晚上去收,在太陽底下收錢都有看錯的時候,何況在燈光下麵。


    還有的人家就用了幾塊錢幾毛幾分的電費,交電費的時候掏出一張百元大鈔,多來幾戶這家的人家,抄表員身上帶多少零錢都不夠用。


    抄表員也很討厭收錢,隻抄個表上的數字多簡單多輕鬆。


    網上收費這個項目,隻要領導點頭,不會引起廣大的正式工抄表員抵製,他們恨不得把這個業務甩出去。


    安夏不僅僅是想談下這個生意,那豈不是白做工了。


    她要談的是收手續費。


    代收業務,也就是當中間商。


    當中間商不賺差價,豈不是壞了規矩。


    既然要談錢,中間涉及的事情自然沒這麽簡單。


    紫金和電業局都計算出使用網上收費可以節省的人工,還有省下來的時間,得出了一個值,然後再用這個值來倒推,算出紫金科技可以得到的代收手續費,差不多千分之三。


    中間該跑關係的跑一跑,該有的人情交際也少不了,好歹是在短時間之內敲定了這個項目。


    首先這個業務在北上廣深和幾個東部省會城市進行試點。


    剛開始用的人並不多,相對於把錢充到看不見摸不著的網上,他們更願意相信穿著製服掛著工作證,親自站在麵前的抄表員。


    哪怕抄表員也向他們發放傳單,大力推行網上交費,他們也不願意用。


    “在網上交費?要是供電局說沒收到,我該怎麽辦?”


    “銀行轉賬是有記錄的,有沒有轉成功,轉到了什麽地方,都能查得到。”


    “要是不小心轉多了怎麽辦?”


    “沒辦法不小心,先抄表,再收費,要收的費用是固定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8之IT女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海妖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海妖後並收藏重回1988之IT女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