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節
重回1988之IT女王 作者:月海妖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夏非常理解他的心情,詐騙真是防不勝防。
安夏示意王嬌嬌拿來幾份文件,放在王廠長的麵前:“這些都是我們項目的相關批文,當然,也都能做假。
如果你還有擔心的話,可以去烏蘭察布看看,我們的地有了,房也在建,設備也在倉庫裏。而且,我不要回扣,隻要給我的價格便宜一點就好。”
安夏如此坦誠,王廠長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哎哎……”
白雪鬆是主要負責人,他帶著手底下的員工與王廠長一行人敲定各種技術細節。
安夏坐在辦公室裏,回想著王廠長各種謹小慎微,也頗覺無奈。
本來隻要好好提高技術就行,現在還得分心研究誰是好人誰是騙子。
想要做好防詐騙工作,就得先把自己代入騙子的角色,先設想騙子的目的,然後再尋找可能的破綻。
可是騙子的目的很花哨,未必隻有騙錢騙色。
還有可能玩得更大,比如單純就是想讓公司倒閉,讓整個行業完蛋。甚至是拖垮整個國家,比如漢芯、比如大豆戰爭,比如把國防武器銷毀大半。
防不勝防。
把腦子放在這種事情上麵,也挺煩人的。
人工智能組此前嚐試做過一個程序,試圖窮舉騙子的目的,並找出其中漏洞,識破騙局。
目前的效果不是很好,由於提供訓練數據的人以最壞的思維考慮對話邏輯,導致人工智能活生生被做成了一個杠精。
對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會神抬杠。
如果有哪個人類活成這副樣子,他應該遇不上騙子,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說話。
劉傑已經放棄對人工智能進行這方麵的訓練,安夏認為放棄太可惜,不如把它變成娛樂型的,腦洞大開型人工智能,放在論壇上做為引流的自動回複程序,還能讓大家樂一樂。
“安總,有車企問,咱們什麽時候再辦一次進藏的活動。”王嬌嬌拿著文件進來給安夏簽字,順便匯報剛才接到的一批無關緊要的電話。
安夏看著那幾家來電谘詢的車企名單:“上回我記得找過他們,他們找各種理由說不願意參加,現在怎麽又主動問?”
王嬌嬌笑著說:“還不是因為前幾天有個大型車展,銷量落後,著急了唄。”
在那次全國性的車展上,那八家參加過「從平原到高原,318巡禮」活動的車企,算臨時組了個商業聯盟。
他們合力租了一個大屏幕,豎在門口。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他們家車子在318國道上的表現。
成績斐然,就連在318國道上表現最差的一個車企,都訂出去好多輛車。
消費者對它的預期就是:價格便宜,而且真的走完318了,在城市裏開開,肯定沒有問題。
大牌車企有自己的固定消費者,剩下的消費者又被這八家公司搶光了。
車展上的其他民營車企很寂寞。
最積極的一家車企是一家已經創立五年的「長劍」,地址在焦作,企業主是一個農民老姚,他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手創辦企業。
今年長劍的銷售額不錯,他還想要再創新高。
如果他自己跑一趟318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要宣傳這件事,就得占用企業不少錢。
老姚認為既然紫金已經搞出了名氣,不如再與紫金合作,也省得再費勁宣傳。
他的想法不錯,但是紫金當初辦這事,是為了統計地形地貌數據,以及不同地段的季節變化。
上次跑了一趟,車隊裏的工作人員已經跟沿途的村子、鎮子,還有常跑那條線的車隊打好招呼,建立了合作關係。
監測儀器全部安裝到位,所有數據都會遠程傳輸回紫金,不需要以公司的身份再跑一趟。
安夏唯一感興趣的是這個公司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子裏發展到現在,必定有可取之處,就算不一起走318,也許在其他方麵還有合作的機會。
剛好焦作離洛陽不算遠,安夏打算先去拖拉機廠把發電機組的事情敲定之後,就去焦作看看。
王廠長怕詐騙,親自來了一趟紫金。
安夏怕他們管不好廠子,用她的錢,占她的時間,生產出一大堆垃圾。
於是,她也要親自去一趟廠裏,安排公司的人進去駐場,協助生產,當然,也可以稱之為「監工」。
此時明光文具廠已經徹底轉型,專門為公司研發部門提供硬件。
產量不大,都是實驗性的產品,根本不需要人盯人,大家都很自覺,工作非常認真。
孫誌很寂寞。
五年過去,孫誌已經從當初心軟天真的地主家傻兒子,變成「臉酸心硬」的「拿摩溫」,誰出錯,他絕不客氣,正好適合去乙方單位駐場。
他不需要懂發電設備的原理,流水線上的每個動作都是固定的,隻要把人管好,按標準流程去做,就不會出問題。
孫誌隻要跟普通工人一樣,好好參加一遍學習,就可以上崗。
所以,安夏把寂寞多日的孫誌帶上,前往拖拉機廠,跟他說得盯著。
合同簽完之後,紫金科技就已經把首付款打過來,王廠長迅速與此前有業務往業的瑞士軸承公司聯係,談采購事宜。
一個以出銀行家而聞名的國家,會是什麽善碴。
他們早就知道巴統協約國們又在作妖,變著法兒的給中國企業找碴,也聽說紫金企圖采購風力發電機組的計劃泡湯。
他們很自信,他們以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上漲為由,將價格向上漲了20%。
王廠長很為難,他大意了,安夏身份的真偽牽動了他的注意力,沒有先向瑞士方麵詢問價格,他是根據之前的采購價格向安夏報價的。
現在的王廠長特別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其實,就算他注意到了也沒用。
瑞士方麵會先報一個便宜的價格給他,讓他的心理預期被套牢,等他真要買了,再慢慢找理由,把價格抬上去。
王廠長萬分愁苦,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硬著頭皮按原合同的價格執行,虧本不至於,但是基本沒賺錢。
白忙一場。
如果毀約,那更不得了了,安夏跟他約定的違約金就是五十萬。
廠裏的賬上根本就沒有五十萬,上哪兒還去。
在沒簽合同之前,他最大的煩惱是沒法從銀行貸出錢來。
現在倒好,直接倒欠五十萬。
王廠長一會兒看著瑞士公司的新報價,一會兒看著與紫金簽訂合同上的違約金。
老伴把飯做好了端上來,叫他吃飯,他都不動。
老伴催促道:“幹嘛呢?就兩張破紙,看了一上午了,你要背下來默寫還是咋?快過來吃飯。”
王廠長心情糟透了:“你懂個屁,都什麽時候了,你就知道吃飯吃飯。”
“人沒吃不就得吃飯?我說錯什麽了?!”老伴也是個暴脾氣,沒打算讓著他。
老伴三步並做兩步過來,一把抓起桌上的兩張紙:“我倒要看看你到底在看什麽東西,一上午還背不下來。”
老伴不明所以,衝他晃著兩張紙:“這啥意思?”
王廠長一把從老伴手裏抽出與紫金簽的合同:“我跟這家公司報完價了以後……”
他又把老伴手裏的瑞士公司報價抽出來:“這家公司跟我說零件漲價了!”
“現在我要是按合同價格把成品賣出去,一分錢不賺,還白賠了時間。”
老伴聽明白了:“那你現在想怎麽樣?”
王廠長沒好氣:“我要是知道,還至於擱這發愁?”
老伴翻了個白眼:“你光在這跟我發脾氣有什麽用,不如你找這個公司,好好說說呢?看看她能不能加點錢什麽的。”
“好好說說?怎麽好好說說?”王廠長搖頭。
老伴:“你也說原料價格上漲,工人工資增加唄。”
王廠長不屑地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你以為就你聰明,紫金公司多精明啊,人家早就把路全給堵死啦!你看合同!”
合同上明文規定,報出的價格,就是全包價。在本次合同有效範圍之內,價格是固定的,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或降低價格。
老伴皺著眉頭:“那你也不能不吃飯啊。先吃飯,再說。”
王廠長被老伴押著吃了幾口,實在吃不下去,煩得不行。
思來想去,覺得反正已經無路可走了,不如按老伴說的,跟安夏說說,也許她會有什麽好主意呢?
她應該也真的很想要設備,而不是想把自己逼上絕路吧。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王廠長打通了安夏的電話。
“哦?漲價,是真漲了嗎?”這是安夏的第一個問題。
王廠長愣了一下,他上哪兒知道一個瑞士公司的生產成本是不是真漲了。
還不是人家說什麽,就是什麽。
此時,安夏盡顯商人本色。
她告訴王廠長,有一個專家版的《紫金商情》,可以指定采集客戶關心的內容。
比如瑞士的人工工資是否有增加,軸承所需要的金屬原材料價格是否上漲,乃至整個瑞士的水電費是否漲價、工廠所在地區是否發生了自然災害……
總之,隻要您給錢,《紫金商情》應有盡有。
王廠長覺得專家信息非常好,除了要錢。
王廠長大為不解:“我們的發電機組也是賣給紫金公司的,怎麽我要看這些信息,還要錢啊?”
安夏解釋道:“不一樣,發電機組是聚合新能源公司。雖然紫金是股東,但還有其他股東。紫金商情是商情信息中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單位,各自獨自核算。”
“就像你們廠旁邊的小賣部,是你家鄉下的二嬸開的。但是拖拉機廠子裏的工人去吃東西,買酒、買煙,也得給錢,對吧。”
舉了個例子,王廠長就明白了。
通過《紫金商情》,王廠長確定,瑞士方麵提出的漲價理由根本不存在。
既然不是硬性的漲價需求,那就還能談。
雙方都不把話說死,為價格來回拉扯。
安夏示意王嬌嬌拿來幾份文件,放在王廠長的麵前:“這些都是我們項目的相關批文,當然,也都能做假。
如果你還有擔心的話,可以去烏蘭察布看看,我們的地有了,房也在建,設備也在倉庫裏。而且,我不要回扣,隻要給我的價格便宜一點就好。”
安夏如此坦誠,王廠長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哎哎……”
白雪鬆是主要負責人,他帶著手底下的員工與王廠長一行人敲定各種技術細節。
安夏坐在辦公室裏,回想著王廠長各種謹小慎微,也頗覺無奈。
本來隻要好好提高技術就行,現在還得分心研究誰是好人誰是騙子。
想要做好防詐騙工作,就得先把自己代入騙子的角色,先設想騙子的目的,然後再尋找可能的破綻。
可是騙子的目的很花哨,未必隻有騙錢騙色。
還有可能玩得更大,比如單純就是想讓公司倒閉,讓整個行業完蛋。甚至是拖垮整個國家,比如漢芯、比如大豆戰爭,比如把國防武器銷毀大半。
防不勝防。
把腦子放在這種事情上麵,也挺煩人的。
人工智能組此前嚐試做過一個程序,試圖窮舉騙子的目的,並找出其中漏洞,識破騙局。
目前的效果不是很好,由於提供訓練數據的人以最壞的思維考慮對話邏輯,導致人工智能活生生被做成了一個杠精。
對提出的所有問題都會神抬杠。
如果有哪個人類活成這副樣子,他應該遇不上騙子,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他說話。
劉傑已經放棄對人工智能進行這方麵的訓練,安夏認為放棄太可惜,不如把它變成娛樂型的,腦洞大開型人工智能,放在論壇上做為引流的自動回複程序,還能讓大家樂一樂。
“安總,有車企問,咱們什麽時候再辦一次進藏的活動。”王嬌嬌拿著文件進來給安夏簽字,順便匯報剛才接到的一批無關緊要的電話。
安夏看著那幾家來電谘詢的車企名單:“上回我記得找過他們,他們找各種理由說不願意參加,現在怎麽又主動問?”
王嬌嬌笑著說:“還不是因為前幾天有個大型車展,銷量落後,著急了唄。”
在那次全國性的車展上,那八家參加過「從平原到高原,318巡禮」活動的車企,算臨時組了個商業聯盟。
他們合力租了一個大屏幕,豎在門口。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他們家車子在318國道上的表現。
成績斐然,就連在318國道上表現最差的一個車企,都訂出去好多輛車。
消費者對它的預期就是:價格便宜,而且真的走完318了,在城市裏開開,肯定沒有問題。
大牌車企有自己的固定消費者,剩下的消費者又被這八家公司搶光了。
車展上的其他民營車企很寂寞。
最積極的一家車企是一家已經創立五年的「長劍」,地址在焦作,企業主是一個農民老姚,他憑著自己的努力,一手創辦企業。
今年長劍的銷售額不錯,他還想要再創新高。
如果他自己跑一趟318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要宣傳這件事,就得占用企業不少錢。
老姚認為既然紫金已經搞出了名氣,不如再與紫金合作,也省得再費勁宣傳。
他的想法不錯,但是紫金當初辦這事,是為了統計地形地貌數據,以及不同地段的季節變化。
上次跑了一趟,車隊裏的工作人員已經跟沿途的村子、鎮子,還有常跑那條線的車隊打好招呼,建立了合作關係。
監測儀器全部安裝到位,所有數據都會遠程傳輸回紫金,不需要以公司的身份再跑一趟。
安夏唯一感興趣的是這個公司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子裏發展到現在,必定有可取之處,就算不一起走318,也許在其他方麵還有合作的機會。
剛好焦作離洛陽不算遠,安夏打算先去拖拉機廠把發電機組的事情敲定之後,就去焦作看看。
王廠長怕詐騙,親自來了一趟紫金。
安夏怕他們管不好廠子,用她的錢,占她的時間,生產出一大堆垃圾。
於是,她也要親自去一趟廠裏,安排公司的人進去駐場,協助生產,當然,也可以稱之為「監工」。
此時明光文具廠已經徹底轉型,專門為公司研發部門提供硬件。
產量不大,都是實驗性的產品,根本不需要人盯人,大家都很自覺,工作非常認真。
孫誌很寂寞。
五年過去,孫誌已經從當初心軟天真的地主家傻兒子,變成「臉酸心硬」的「拿摩溫」,誰出錯,他絕不客氣,正好適合去乙方單位駐場。
他不需要懂發電設備的原理,流水線上的每個動作都是固定的,隻要把人管好,按標準流程去做,就不會出問題。
孫誌隻要跟普通工人一樣,好好參加一遍學習,就可以上崗。
所以,安夏把寂寞多日的孫誌帶上,前往拖拉機廠,跟他說得盯著。
合同簽完之後,紫金科技就已經把首付款打過來,王廠長迅速與此前有業務往業的瑞士軸承公司聯係,談采購事宜。
一個以出銀行家而聞名的國家,會是什麽善碴。
他們早就知道巴統協約國們又在作妖,變著法兒的給中國企業找碴,也聽說紫金企圖采購風力發電機組的計劃泡湯。
他們很自信,他們以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上漲為由,將價格向上漲了20%。
王廠長很為難,他大意了,安夏身份的真偽牽動了他的注意力,沒有先向瑞士方麵詢問價格,他是根據之前的采購價格向安夏報價的。
現在的王廠長特別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其實,就算他注意到了也沒用。
瑞士方麵會先報一個便宜的價格給他,讓他的心理預期被套牢,等他真要買了,再慢慢找理由,把價格抬上去。
王廠長萬分愁苦,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硬著頭皮按原合同的價格執行,虧本不至於,但是基本沒賺錢。
白忙一場。
如果毀約,那更不得了了,安夏跟他約定的違約金就是五十萬。
廠裏的賬上根本就沒有五十萬,上哪兒還去。
在沒簽合同之前,他最大的煩惱是沒法從銀行貸出錢來。
現在倒好,直接倒欠五十萬。
王廠長一會兒看著瑞士公司的新報價,一會兒看著與紫金簽訂合同上的違約金。
老伴把飯做好了端上來,叫他吃飯,他都不動。
老伴催促道:“幹嘛呢?就兩張破紙,看了一上午了,你要背下來默寫還是咋?快過來吃飯。”
王廠長心情糟透了:“你懂個屁,都什麽時候了,你就知道吃飯吃飯。”
“人沒吃不就得吃飯?我說錯什麽了?!”老伴也是個暴脾氣,沒打算讓著他。
老伴三步並做兩步過來,一把抓起桌上的兩張紙:“我倒要看看你到底在看什麽東西,一上午還背不下來。”
老伴不明所以,衝他晃著兩張紙:“這啥意思?”
王廠長一把從老伴手裏抽出與紫金簽的合同:“我跟這家公司報完價了以後……”
他又把老伴手裏的瑞士公司報價抽出來:“這家公司跟我說零件漲價了!”
“現在我要是按合同價格把成品賣出去,一分錢不賺,還白賠了時間。”
老伴聽明白了:“那你現在想怎麽樣?”
王廠長沒好氣:“我要是知道,還至於擱這發愁?”
老伴翻了個白眼:“你光在這跟我發脾氣有什麽用,不如你找這個公司,好好說說呢?看看她能不能加點錢什麽的。”
“好好說說?怎麽好好說說?”王廠長搖頭。
老伴:“你也說原料價格上漲,工人工資增加唄。”
王廠長不屑地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你以為就你聰明,紫金公司多精明啊,人家早就把路全給堵死啦!你看合同!”
合同上明文規定,報出的價格,就是全包價。在本次合同有效範圍之內,價格是固定的,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或降低價格。
老伴皺著眉頭:“那你也不能不吃飯啊。先吃飯,再說。”
王廠長被老伴押著吃了幾口,實在吃不下去,煩得不行。
思來想去,覺得反正已經無路可走了,不如按老伴說的,跟安夏說說,也許她會有什麽好主意呢?
她應該也真的很想要設備,而不是想把自己逼上絕路吧。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王廠長打通了安夏的電話。
“哦?漲價,是真漲了嗎?”這是安夏的第一個問題。
王廠長愣了一下,他上哪兒知道一個瑞士公司的生產成本是不是真漲了。
還不是人家說什麽,就是什麽。
此時,安夏盡顯商人本色。
她告訴王廠長,有一個專家版的《紫金商情》,可以指定采集客戶關心的內容。
比如瑞士的人工工資是否有增加,軸承所需要的金屬原材料價格是否上漲,乃至整個瑞士的水電費是否漲價、工廠所在地區是否發生了自然災害……
總之,隻要您給錢,《紫金商情》應有盡有。
王廠長覺得專家信息非常好,除了要錢。
王廠長大為不解:“我們的發電機組也是賣給紫金公司的,怎麽我要看這些信息,還要錢啊?”
安夏解釋道:“不一樣,發電機組是聚合新能源公司。雖然紫金是股東,但還有其他股東。紫金商情是商情信息中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單位,各自獨自核算。”
“就像你們廠旁邊的小賣部,是你家鄉下的二嬸開的。但是拖拉機廠子裏的工人去吃東西,買酒、買煙,也得給錢,對吧。”
舉了個例子,王廠長就明白了。
通過《紫金商情》,王廠長確定,瑞士方麵提出的漲價理由根本不存在。
既然不是硬性的漲價需求,那就還能談。
雙方都不把話說死,為價格來回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