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鶴沒好氣地瞅了他一眼,“我家連頭牛都養不起。”


    你知道一匹馬要多少銀子嗎?


    還練習騎射,是我不想嗎?


    孔姿清微微睜大了眼睛。


    顯然,秦放鶴的貧窮狀況超乎了小少爺的認知。


    就好比一個下來體驗生活的富二代,他知道有些人窮,但卻想不出究竟會有多窮,或許在他們看來,有套200平的大平層和一輛50萬的寶馬就已經是底線了。


    小少爺罕見局促起來,抿抿嘴,“抱歉。”


    秦放鶴擺擺手,赤貧得坦蕩,“罷了,我家窮也不是你造成的。”


    說完,他自己就笑了。


    他一笑,孔姿清也跟著抿了抿嘴兒。


    似乎有心補償,孔姿清略一沉吟,說:“來日你若下場時,我可為你做保。”


    這還真就是秦放鶴需要的,也不推辭,“那我就提前謝過了。”


    見對方接受了自己的好意,孔姿清的心情也愉快了些許,又非常誠懇地補充道:“但你需快些,我大約不會在縣學停留太久。”


    剛才報完名出來的幾個考生:“……”


    媽的,這小子好狂啊,好想打人!


    縣試需要的保人由已經中了秀才的廩生和五名相互作保的書生組成,此人主動為人做保,而非“你我相互結保”,分明就是還沒進考場就覺得自己一定能考中廩生,何其狂妄!


    又說什麽不會停留太久……什麽情況下不會停留太久,當然是又馬上在接下來的鄉試中考中舉人……


    天曉得世間千千萬萬讀書人連秀才都考不中,這乳臭未幹的小子卻大放厥詞,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從容,叫人如何不惱火!


    有人往這邊瞥了眼便死死拉住同伴蠢蠢欲動的雙手,指著不遠處馬車上的家徽小聲道:“莫要衝動,那可是孔家的人!”


    不然你以為這小子為什麽還能好端端站在哪裏?但凡不姓孔,早讓人套麻袋了。


    秦放鶴直接就被孔姿清這副理所應當的態度給逗樂了。


    他固然有這個底氣和資本說這些話,但是吧,有的時候現實是一回事,你強迫別人麵對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很慘痛的好嗎?


    “好了好了,你的好意我已悉知,天寒地凍的,你也不便在外久留,快回去吧,免得家人擔心。”秦放鶴擺擺手,攆雞似的說。


    卻不料孔姿清聽到此處,又想起對方父母雙亡,不免又對這個小蘿卜頭產生了一點憐憫。


    一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秦放鶴心中登時警鈴大作,生怕這廝又說出什麽石破天驚的話,索性直接上去拽著他的胳膊,半拖半拉把人往孔家馬車上推,“好了好了,來日方長,不要再說了。”


    孔姿清:“……”


    明明是你先開口的。


    秦放鶴:“……”


    明明是你先過來的!


    目送孔府的馬車漸漸遠去,秦放鶴忍不住笑起來。


    倒也有趣。


    該看的都看完了,沒必要多耽擱,稍後與秦山匯合後,兩人又略逛了逛便迎來日落。


    已是一月底,天氣漸暖,已有性急的行人試著脫去厚重的冬衣,準備迎接春姑娘。但晝夜溫差卻大,這會兒太陽才沒地平線,便迅速冷颼颼的起來。


    二人在縣城人生地不熟,又冷,不欲夜遊,隨人群略看了一回花燈便回到孫先生家。


    都說不出正月,不算完年,此時分明元宵已過,可城中幾條主幹道上仍是花燈高懸,空氣中也隱隱浮動著火藥味,一派節日氣氛。


    期間有猜燈謎的,路過的秦放鶴試著猜了一個,竟中了,獎品是一盞金牛迎春的小巧花燈,不過成年男子巴掌大小,做埋頭頂角奮進狀,煞是可愛。


    見秦山喜歡,秦放鶴就轉手給了他。


    “嘿嘿,這怎麽好意思,鶴哥兒你自己掙的……”話雖如此,一雙手卻沒閑著。


    休息一夜,次日早起去吃了縣城有名的肉糊粉絲豆腐皮鹹湯,果然香醇厚重,唇齒留香。


    說是湯,但肉糊給得慷慨,豆腐皮和粉絲價賤,亦是用料豪放,汁水極盡黏稠,簡直像粥了。


    湯裏應該加了珍貴的黑胡椒,吞吃下肚後腹內便暖洋洋的起來,在冬日的清晨別提多舒坦,又不似辣椒那樣刺激,美得很。


    秦山吃得舔嘴抹舌,恨不得碗底都舔得發亮仍意猶未盡,“怪道一碗就要五個大錢,味兒是真好。”


    他從沒吃過這樣好吃的東西!


    不過也是真貴,若非鶴哥兒請客,估計他一輩子都不舍得。


    半大小子,一碗肉湯哪裏管飽?又要長途趕路,秦放鶴笑著又給他叫了一碗,額外還添了五個芝麻胡餅。


    芝麻胡餅剛出爐,濃鬱的小麥香直衝鼻腔,表麵烤得微微泛黃,手指一捏都酥得掉渣,香煞個人。


    兩家鋪麵挨著,諸多熟客俱都一手芝麻胡餅,一手肉糊鹹湯,左右開弓,十分暢快。


    這也有訣竅,持芝麻胡餅的手需得懸空在湯碗之上,如此一來,震碎的酥皮便都落入碗中,最後一並吞吃入腹,半點不浪費。


    秦山不禁扭捏起來,按著秦放鶴的手低聲道:“快別了,我已飽了,你還得省著銀子讀書呢。”


    秦放鶴笑道:“咱們敞開肚皮吃也不過二三十個大錢罷了,又算得了什麽呢?況且好容易來城裏一趟,也算耍一耍,總不好餓著肚子家去。”


    偶爾在外麵吃幾頓,如今的他倒還付得起。


    現在的他每天都堅持寫十五張大字,一刀紙七十五張,聽著不少,實則五天就能用完,簡直比吃還快。


    五天一刀,一個月就是六刀,莫說秦父留下的那仨瓜倆棗,便是後來孫先生給的那五刀、周縣令給的兩刀,也都用盡,全靠通過秦海那邊低價大批購入。


    據秦海說,他一個人的消耗量都快比整家糧店還大了。


    不過也托這個的福,因糧店采購量飆升,每刀紙的進價又壓下去一文,算是兩得利。


    紙用得快,筆墨也不遑多讓,除了周縣令給的那條好墨沒舍得動之外,其餘幾條墨也快用盡。


    便是筆,也因品質一般、書寫過多而紛紛磨禿、開叉,不大好用了。


    現在單是秦放鶴進學的必要開支,平均每月就要四五百文之巨!


    一年下來,少說六兩銀子!


    若換作其他學子,再額外買書、請先生交束脩,怎麽也得十兩開外了。


    而章縣縣城內的一個尋常六口之家,一年耗費滿打滿算也不過十五兩。


    鄉下的農戶人家自給自足,一年到頭甚至都不怎麽花錢。


    由此可見,讀書之貴,當真非尋常人所能承受。


    之前秦父留下的一兩多銀子早就花完,寫話本掙的七兩也去了一兩半,再有日常各處買點心人情往來、糧米鹽油等物,也花了一兩,統共還剩四兩半。


    不過年前秦放鶴去周縣令跟前露臉,得了一荷包六個筆直如意銀錁子,再算上紅緞子繡金線荷包,若去當鋪出手,怎麽也能換個十一二兩,頓時又叫他手頭寬裕起來。


    所以說麽,富貴險中求,不出去冒險,哪兒來的橫財呢?


    如今他也是有十幾兩身家的人了,偶爾出來吃點好的犒勞下自己,不在話下。


    用過早飯之後,秦放鶴和秦山不再停留,立刻出城返回青山鎮。


    回去時已近午時,先順道去白家書肆謝過孫先生。


    “可巧你們過來,”孫先生道,“正有要緊事同你說哩!”


    年前秦放鶴曾賣了兩個話本與他,初始隻印了一百五十本試水,賣得不好也不壞。不曾想過年期間有許多人四處串門子,正無聊間便看見了白家書肆新出的話本,就順手買了看稀罕,結果就愛上了。


    過年麽,正是各色消遣飛速傳播的空當,不過短短數日,那話本竟傳到了隔壁縣……


    “昨兒你們剛走,東家就來了信兒,說是又二次加印,”自己舉薦的本子熱賣,孫先生也覺麵上有光,說起來十分喜氣洋洋,“還托我問那兩位先生有無新作……”


    第17章 長個兒


    因如今對秦放鶴定位不同,孫先生難得破例惋惜道:“上回你著實有些可惜了。”


    一共兩個話本,秦放鶴根據書肆要求完稿後都分做四卷,一共是八冊,上回是各印一百本,合計八百本,按每賣出一本秦放鶴賺五文來看,已是四兩。


    如今二次加印,隔壁縣城繁華遠超章縣,聽掌櫃的意思,是要每卷再印一百二十冊,若還是按銷量分成,秦放鶴至少能入賬四兩八錢,合計近九兩。


    倘或後期再外傳,再賣的更多,過十兩也未可知。


    一聽這話,秦放鶴本人還沒怎樣,秦山先就肉疼得齜牙咧嘴起來。


    虧了!


    秦放鶴被他的反應逗笑,自己卻一點兒也不後悔。


    “遠水解不了近渴,前頭那些便賣了足足四個多月,二批更不知拖到猴年馬月方能結算,一直盯著那個,終日忐忑,又怎能安心讀書?”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不能既要,又要。


    而且事實也證明,真玩兒命讀起書來,當真花錢如流水。這才幾個月?他就花出去四五兩銀子,要是稿費月結,掙的速度根本趕不上花的!


    屆時他必然時時為經濟拮據而發愁,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坐臥受限,安能有今日從容?


    別說區區三二兩,就算三百兩二百兩,隻要不能立刻抓在手裏的都等於零。


    秦山的肉疼和秦放鶴的平靜對比鮮明,孫先生愣了一瞬,也暗道慚愧。


    是了,可不就是這麽個理兒?虧他一把年紀,竟也糊塗了。


    道理雖簡單,可,可那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分明曾觸手可得……天下能有幾人處之泰然?


    迅速在心中感慨一番,孫先生又提起方才的話題,“那新話本子?”


    原本以為秦放鶴口口聲聲專心讀書,或許會推辭一二,可沒成想,他竟一口應下。


    孫先生滿心歡喜,“那還是交稿當日錢貨兩清?”


    秦放鶴卻笑道:“不,按月。”


    如今的他也算今非昔比,手裏攥著十多兩銀子,自然有餘力慢慢等,榨出最高利潤。


    孫先生:“……”


    您這渾身上下長的都是反骨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小鮮(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地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地瓜並收藏大國小鮮(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