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想自己上。
當初秦放鶴打探周縣令消息的時候,孫先生想過很多種可能,甚至一度懷疑……這小子該不會是縣太爺在外頭的風流債吧?不然又是年紀又是籍貫的,問那許多作甚!
現在看來,到底是自己短見了。
這位哪裏是縣太爺的私生子,怕是他自己想日後考了當縣太爺哩!
卻說這日孔姿清正與祖父在書房論學問,忽聽外頭有人來報,“老爺,門房上傳話來,說是一位小秦相公遞了賀帖上來,因此人與少爺相識,故而小的們不敢胡亂處置。”
因自家少爺中了小三元,連日來道賀的、借機攀附的不知凡幾,每日更新來摳摳群幺五二爾七五兒吧椅老爺根本懶得見,隻吩咐人在門口擺了兩個大筐,凡是頭回登門的一概丟進去。
奈何來人口口聲聲替少爺的熟人跑腿兒,隻得進來請示。
一聽這個稱呼,孔姿清便知道是誰,眼睛都亮了幾分,“小秦相公親自來的麽?”
那仆從搖頭,“不曾。”
孔姿清便有些失望,“遞進來吧。”
倒也是,據說那村子距縣城頗遠,他家連個驢都養不起,怎能說來就來?
那仆從才要去外頭取賀帖,一直未曾開口的孔老爺子忽問道:“除了賀貼,可還有旁的什麽?”
“並無,隻一封賀貼。”仆從仔細想了一回才道。
孔老爺子反倒滿意了,“你去吧。”
待仆從離去,他才對孫兒道:“那小子倒還乖覺。”
直到離開,孫先生兀自腳底發飄,恍惚間以為自己在做夢。
乖乖,自己還真就被請進門房裏吃了一杯茶哩!
那可是孔家的茶!就是比別處香些。
因著孔家兩位主子的態度,幾個門子對孫先生也和顏悅色,臨走前甚至說了“慢行”,越發叫他喜不自勝。
一直走到街角了,孫先生才停下腳步,又扭頭朝遠處高大的宅院望了眼,然後緩緩吐了口氣,眉宇間滿是喜色。
自打接了這差事後,他一連幾宿激動得睡不好,盤算著時候差不多就直奔縣城而來,偏到的那日孔姿清剛回,他就想著,長途奔波必然勞碌,大戶人家事務繁多,自然不得空,便強自按捺,又等了兩日。
今兒一大早孫先生就起來了,特特梳了溜光的頭,淨麵抹須,又撿了件體麵衣裳穿,檢查無誤後方才出門。
途中經過各色門店時,他還想著要不要自掏腰包買上幾樣禮品,可轉念又一想,那小秦相公何等精細人,這樣的事豈會想不到麽?他不交代辦,自然有他的道理。
況且孔府家大業大,什麽好東西沒見過,等閑物件哪裏入得了眼?反倒顯出自家寒酸氣,倒不如什麽都不拿的好。
果然,那孔府門子見他隻帶著帖子,反倒敬重些……
比起孫先生的激動,當事人秦放鶴就顯得冷靜許多,回家後該幹嘛幹嘛。
現在已是六月下旬,換成後世公曆差不多就是八月初或八月中,正好是蔬菜瓜果豐收的時節。秦放鶴今年也學村民們種了許多茄子、豆角,牆頭上還爬了幾根絲瓜、番瓜藤,如今都已成熟,瘋長,頓頓吃新鮮的。
他一個人吃不了這許多,鄰居們隻有比他更多的,壓根兒沒處送,便都摘下來做成菜幹子,冬日也就不用外頭買了。
茄子和豆角不必多說,屬於蔬菜中的肉菜,果肉肥厚綿軟,做成菜幹後燉著吃更添風味,一點也不比鮮菜差。
絲瓜留幾根粗壯的自然風幹,幹透了剖開掏出絲瓜瓤洗淨,就是上好的洗碗棉和搓澡巾,比什麽都強。
至於番瓜,外皮厚重,肉含水量少,非常容易保存,隻要無外傷,摘下來放在陰涼幹燥處,表皮就會迅速蠟化,堪稱天然木乃伊。
到了後頭瓜菜少時,用刀或者幹脆小斧頭劈開厚重的外殼,裏頭金燦燦的瓜肉照樣鮮美!
又因水分流失,甜度上升,拿來煮粥最是鮮甜不過。
看著日益增多的存貨,秦放鶴體會到了囤糧的快樂。
“鶴哥兒!”正記賬入庫呢,秦山就在門外吆喝起來,聲音中明晃晃透著激動,“縣城來人啦!”
縣城?
竟直接跑到這裏來了麽?
秦放鶴忙起身擦手,又把滿是褶皺的衣裳拍打兩下,推門出去,果見秦山身後跟著一個陌生的年輕人。
來人約莫二十歲上下,穿一身灰色細棉布衣裳,手裏還牽著匹馬,見秦放鶴出來便笑問:“敢問可是秦放鶴秦小相公?”
白雲村平時鮮有人知,更少外人到,故而他一進村就被好奇的村民們圍住了,聽了來意後,秦山更是一馬當先將人帶過來。
“鶴哥兒,說是縣裏孔府來的。”秦山跑到秦放鶴身邊低聲道。
秦放鶴已猜到,也不驚訝,隻衝來人點頭,“我就是,可是你家少爺有什麽話要說?”
那人並未因秦放鶴年小家貧便有所輕視,重新問了好,複又從馬背上取下來一個包袱,雙手捧了上前,“小的桂生,是少爺的長隨。少爺說多謝您記掛,叫小的問您好,又說本該當麵道謝,奈何路途遙遠,他瑣事纏身,不得出門……”
秦放鶴都一一聽了,不覺也是歡喜。
下人的態度就是主子心意的最直接投射,如此看來,孔家對自己的態度就很分明了。
“大熱天的,難為您跑一趟,”秦放鶴笑道,“還沒用飯吧?不如就來我家洗把臉,用了飯再走。”
章縣距離白雲村甚遠,中間山路難行,便是騎馬狂奔也要一二個時辰,桂生被大日頭曬了一路,早就汗流浹背,衣裳全都濕透了貼在身上,又是汗又是土,簡直能和泥了。
桂生本欲推辭,秦放鶴卻道:“你這樣回去也不大體麵,況且我也有回信兒與你家少爺,正好等我一等。”
桂生這才應了。
秦山幫他引路,進到秦放鶴家裏拴馬,又看了幾眼,一溜煙兒跑了。臨走前,還不忘幫忙驅散外頭圍觀村民,“走走走,咱都家去,別叫城裏人看了咱們笑話。”
眾人本也看過了,也曉得眼下不好發問,誰耐煩頂著大日頭繼續枯站呢?故而便都笑嘻嘻散了,預備晚間涼快了再來耍。
長隨們經常跑腿兒,都跑出經驗來了,一色物件都是齊備的。桂生進門後,便向秦放鶴借了地方,打水洗了手臉,又略擦了擦身上,換了自帶的替換衣裳。
夏日單衣容易幹,他當時就把髒衣服就著水洗過,掛在院中,要不了多久也就幹了,正好帶回去。
做完這一切時,出來就見桌上擺了一碗菜,額外還有兩個菜窩窩。
裏間秦放鶴正埋頭寫字,聽他進來便頭也不抬道:“想來你一路奔波也餓了,回去趕不上飯點,且填填肚子。鄉野粗食,且將就著用吧。”
方才當著眾人不便看包袱,這會兒打開一瞧,墨香撲鼻而來,竟是今年院試的選本!厚厚一本,帶著知府大人和朝廷親派學政的批注!
秦放鶴淺淺吸了口氣,這可真是厚禮了。
這樣的選本,說價錢都辱沒了它,外頭必然趨之若鶩,等閑哪裏買得到?若要傳到章縣時,最快也要年底了。
外間桂生細細看時,卻是一碗油汪汪的肉沫燉豆角。菜式常見,可也不知這位小相公怎麽做的,竟格外濃香撲鼻,引得人口水四溢。
他也確實餓了,下意識吞了口唾沫,忙行禮道謝,挪到角落裏大口吃起來。
少爺的朋友便也是主子,吃了主人家飯便罷,怎敢再用人家的桌子?
不多時,回信得了,秦放鶴拿起來吹了幾下,覺得到底簡薄了些,想了一回,起身取來炕頭上的小匣子,打開卻是幾隻草編玩意兒。
上輩子他下基層扶貧時,有個縣就專做草編工藝品,後期都出口到國外了。當時為了宣傳,領導們都或多或少動了動手,但秦放鶴是真的學會了。
孔姿清出身世家大族,據說乃是魯東孔氏後人,自然不缺奇珍異寶,當然,秦放鶴也送不起,索性便不獻醜。
倒是這些小玩意兒,可以送一送。
才十四五歲,還是個孩子嘛!
秦放鶴撿著最漂亮的挑了,一隻小青蛙,一對螞蚱,俱都是青草編的,連腳蹼和眼珠都特意用大小合適的草珠子穿上,圓潤可愛,活靈活現,瞧著很有幾分神氣。
當天下午,孔姿清就順利跟青蛙螞蚱對了眼。
良久,小少爺抿了抿嘴,好奇地伸出手指戳了戳青蛙腦袋。
“……呱?”
第19章 殺豬菜和意外訪客(一)
秦放鶴漸漸與孔姿清有了穩定的書信往來。他們的交流其實算不得頻繁,大約每月兩三次的樣子,流程非常固定:秦放鶴去縣城取稿費、交稿子時送信,孫先生回縣城送賬本時遞到孔府,然後過兩天桂生便會跑到白雲村回信,順道混一頓晌午飯。
對這份跑腿兒的差事,桂生真心覺得不錯,皆因每每書信往來時,少爺的心情都極佳,給的打賞也格外慷慨。
而小秦相公為人和氣,關鍵是……做的飯真好吃啊!特別好吃!怎麽就那麽好吃!
吃不夠,真的吃不夠!
次數多了,孔姿清一說“送信”,桂生就本能流口水……
七月下旬開始,孔姿清就住到縣學去了,每月回家一次,孫先生的送信地址也隨之更改。
托這位“筆友”的福,秦放鶴獲取了海量關鍵信息,比如考試的實際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項,哪些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可以自己調整的潛規則,以及……進縣學可以帶一名書童或仆從。
這一條信息對秦放鶴很重要。
他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點了幾下,抬頭看向正在另一角皺巴著臉描紅的秦山,沉吟片刻,“七哥,若來日我入縣學,你可願隨我同去?”
隨著一步步考上去,交際圈一步步擴張,秦放鶴需要人手,需要可信賴的人手。在這個時代,再沒什麽比血緣宗族更牢固的紐帶了。
同個村子知根知底,不存在任何隱患,即便後期有人生了反心,也要顧忌老家親眷,總歸多一層保險。
突然丟過來的問題把秦山砸個正著,他茫然抬起頭,顯然尚未從強迫練字的陰影中脫出,慢吞吞“啊?”了聲。
不過很快,他就回過神來,嗖一下起身,興奮得雙眼放光,“你要帶我進城?!當真?”
秦放鶴:“……”
他低估了這個時代底層百姓對城市繁華的狂熱。
“當真,但你先得把千字文的字都認全了,”秦放鶴虛虛指了指桌上的功課,“大字寫完了麽?”
在這個時代,統治者通過壟斷知識來壟斷權力。不識字,哪怕再有能力,也隻能龜縮一隅。隻有掌握了知識,才能衝破階級壁壘,縱情施展。
一個好漢三個幫,他身邊的人也至少應該擁有衝破壁壘的基本能力,不然後期能提供的支援將微乎其微。
秦山立刻縮回去,熱情空前地重新抓起筆來,“快了快了,這回真快了!”
進城,進城!
若有尾巴,隻怕此刻早甩飛了。
後頭檢查功課時,秦放鶴的表情有些一言難盡,欣慰之餘卻也有點痛苦。
看得出來,秦山確實努力過了,但天分這種事……
強忍著批改完,秦放鶴就立刻把功課還回去,轉頭盯著書冊洗眼睛。
那一筆字,真是辣眼啊!
“七哥,除你之外,村子裏還有誰有心向學,又比較用功麽?”秦放鶴問。
當初秦放鶴打探周縣令消息的時候,孫先生想過很多種可能,甚至一度懷疑……這小子該不會是縣太爺在外頭的風流債吧?不然又是年紀又是籍貫的,問那許多作甚!
現在看來,到底是自己短見了。
這位哪裏是縣太爺的私生子,怕是他自己想日後考了當縣太爺哩!
卻說這日孔姿清正與祖父在書房論學問,忽聽外頭有人來報,“老爺,門房上傳話來,說是一位小秦相公遞了賀帖上來,因此人與少爺相識,故而小的們不敢胡亂處置。”
因自家少爺中了小三元,連日來道賀的、借機攀附的不知凡幾,每日更新來摳摳群幺五二爾七五兒吧椅老爺根本懶得見,隻吩咐人在門口擺了兩個大筐,凡是頭回登門的一概丟進去。
奈何來人口口聲聲替少爺的熟人跑腿兒,隻得進來請示。
一聽這個稱呼,孔姿清便知道是誰,眼睛都亮了幾分,“小秦相公親自來的麽?”
那仆從搖頭,“不曾。”
孔姿清便有些失望,“遞進來吧。”
倒也是,據說那村子距縣城頗遠,他家連個驢都養不起,怎能說來就來?
那仆從才要去外頭取賀帖,一直未曾開口的孔老爺子忽問道:“除了賀貼,可還有旁的什麽?”
“並無,隻一封賀貼。”仆從仔細想了一回才道。
孔老爺子反倒滿意了,“你去吧。”
待仆從離去,他才對孫兒道:“那小子倒還乖覺。”
直到離開,孫先生兀自腳底發飄,恍惚間以為自己在做夢。
乖乖,自己還真就被請進門房裏吃了一杯茶哩!
那可是孔家的茶!就是比別處香些。
因著孔家兩位主子的態度,幾個門子對孫先生也和顏悅色,臨走前甚至說了“慢行”,越發叫他喜不自勝。
一直走到街角了,孫先生才停下腳步,又扭頭朝遠處高大的宅院望了眼,然後緩緩吐了口氣,眉宇間滿是喜色。
自打接了這差事後,他一連幾宿激動得睡不好,盤算著時候差不多就直奔縣城而來,偏到的那日孔姿清剛回,他就想著,長途奔波必然勞碌,大戶人家事務繁多,自然不得空,便強自按捺,又等了兩日。
今兒一大早孫先生就起來了,特特梳了溜光的頭,淨麵抹須,又撿了件體麵衣裳穿,檢查無誤後方才出門。
途中經過各色門店時,他還想著要不要自掏腰包買上幾樣禮品,可轉念又一想,那小秦相公何等精細人,這樣的事豈會想不到麽?他不交代辦,自然有他的道理。
況且孔府家大業大,什麽好東西沒見過,等閑物件哪裏入得了眼?反倒顯出自家寒酸氣,倒不如什麽都不拿的好。
果然,那孔府門子見他隻帶著帖子,反倒敬重些……
比起孫先生的激動,當事人秦放鶴就顯得冷靜許多,回家後該幹嘛幹嘛。
現在已是六月下旬,換成後世公曆差不多就是八月初或八月中,正好是蔬菜瓜果豐收的時節。秦放鶴今年也學村民們種了許多茄子、豆角,牆頭上還爬了幾根絲瓜、番瓜藤,如今都已成熟,瘋長,頓頓吃新鮮的。
他一個人吃不了這許多,鄰居們隻有比他更多的,壓根兒沒處送,便都摘下來做成菜幹子,冬日也就不用外頭買了。
茄子和豆角不必多說,屬於蔬菜中的肉菜,果肉肥厚綿軟,做成菜幹後燉著吃更添風味,一點也不比鮮菜差。
絲瓜留幾根粗壯的自然風幹,幹透了剖開掏出絲瓜瓤洗淨,就是上好的洗碗棉和搓澡巾,比什麽都強。
至於番瓜,外皮厚重,肉含水量少,非常容易保存,隻要無外傷,摘下來放在陰涼幹燥處,表皮就會迅速蠟化,堪稱天然木乃伊。
到了後頭瓜菜少時,用刀或者幹脆小斧頭劈開厚重的外殼,裏頭金燦燦的瓜肉照樣鮮美!
又因水分流失,甜度上升,拿來煮粥最是鮮甜不過。
看著日益增多的存貨,秦放鶴體會到了囤糧的快樂。
“鶴哥兒!”正記賬入庫呢,秦山就在門外吆喝起來,聲音中明晃晃透著激動,“縣城來人啦!”
縣城?
竟直接跑到這裏來了麽?
秦放鶴忙起身擦手,又把滿是褶皺的衣裳拍打兩下,推門出去,果見秦山身後跟著一個陌生的年輕人。
來人約莫二十歲上下,穿一身灰色細棉布衣裳,手裏還牽著匹馬,見秦放鶴出來便笑問:“敢問可是秦放鶴秦小相公?”
白雲村平時鮮有人知,更少外人到,故而他一進村就被好奇的村民們圍住了,聽了來意後,秦山更是一馬當先將人帶過來。
“鶴哥兒,說是縣裏孔府來的。”秦山跑到秦放鶴身邊低聲道。
秦放鶴已猜到,也不驚訝,隻衝來人點頭,“我就是,可是你家少爺有什麽話要說?”
那人並未因秦放鶴年小家貧便有所輕視,重新問了好,複又從馬背上取下來一個包袱,雙手捧了上前,“小的桂生,是少爺的長隨。少爺說多謝您記掛,叫小的問您好,又說本該當麵道謝,奈何路途遙遠,他瑣事纏身,不得出門……”
秦放鶴都一一聽了,不覺也是歡喜。
下人的態度就是主子心意的最直接投射,如此看來,孔家對自己的態度就很分明了。
“大熱天的,難為您跑一趟,”秦放鶴笑道,“還沒用飯吧?不如就來我家洗把臉,用了飯再走。”
章縣距離白雲村甚遠,中間山路難行,便是騎馬狂奔也要一二個時辰,桂生被大日頭曬了一路,早就汗流浹背,衣裳全都濕透了貼在身上,又是汗又是土,簡直能和泥了。
桂生本欲推辭,秦放鶴卻道:“你這樣回去也不大體麵,況且我也有回信兒與你家少爺,正好等我一等。”
桂生這才應了。
秦山幫他引路,進到秦放鶴家裏拴馬,又看了幾眼,一溜煙兒跑了。臨走前,還不忘幫忙驅散外頭圍觀村民,“走走走,咱都家去,別叫城裏人看了咱們笑話。”
眾人本也看過了,也曉得眼下不好發問,誰耐煩頂著大日頭繼續枯站呢?故而便都笑嘻嘻散了,預備晚間涼快了再來耍。
長隨們經常跑腿兒,都跑出經驗來了,一色物件都是齊備的。桂生進門後,便向秦放鶴借了地方,打水洗了手臉,又略擦了擦身上,換了自帶的替換衣裳。
夏日單衣容易幹,他當時就把髒衣服就著水洗過,掛在院中,要不了多久也就幹了,正好帶回去。
做完這一切時,出來就見桌上擺了一碗菜,額外還有兩個菜窩窩。
裏間秦放鶴正埋頭寫字,聽他進來便頭也不抬道:“想來你一路奔波也餓了,回去趕不上飯點,且填填肚子。鄉野粗食,且將就著用吧。”
方才當著眾人不便看包袱,這會兒打開一瞧,墨香撲鼻而來,竟是今年院試的選本!厚厚一本,帶著知府大人和朝廷親派學政的批注!
秦放鶴淺淺吸了口氣,這可真是厚禮了。
這樣的選本,說價錢都辱沒了它,外頭必然趨之若鶩,等閑哪裏買得到?若要傳到章縣時,最快也要年底了。
外間桂生細細看時,卻是一碗油汪汪的肉沫燉豆角。菜式常見,可也不知這位小相公怎麽做的,竟格外濃香撲鼻,引得人口水四溢。
他也確實餓了,下意識吞了口唾沫,忙行禮道謝,挪到角落裏大口吃起來。
少爺的朋友便也是主子,吃了主人家飯便罷,怎敢再用人家的桌子?
不多時,回信得了,秦放鶴拿起來吹了幾下,覺得到底簡薄了些,想了一回,起身取來炕頭上的小匣子,打開卻是幾隻草編玩意兒。
上輩子他下基層扶貧時,有個縣就專做草編工藝品,後期都出口到國外了。當時為了宣傳,領導們都或多或少動了動手,但秦放鶴是真的學會了。
孔姿清出身世家大族,據說乃是魯東孔氏後人,自然不缺奇珍異寶,當然,秦放鶴也送不起,索性便不獻醜。
倒是這些小玩意兒,可以送一送。
才十四五歲,還是個孩子嘛!
秦放鶴撿著最漂亮的挑了,一隻小青蛙,一對螞蚱,俱都是青草編的,連腳蹼和眼珠都特意用大小合適的草珠子穿上,圓潤可愛,活靈活現,瞧著很有幾分神氣。
當天下午,孔姿清就順利跟青蛙螞蚱對了眼。
良久,小少爺抿了抿嘴,好奇地伸出手指戳了戳青蛙腦袋。
“……呱?”
第19章 殺豬菜和意外訪客(一)
秦放鶴漸漸與孔姿清有了穩定的書信往來。他們的交流其實算不得頻繁,大約每月兩三次的樣子,流程非常固定:秦放鶴去縣城取稿費、交稿子時送信,孫先生回縣城送賬本時遞到孔府,然後過兩天桂生便會跑到白雲村回信,順道混一頓晌午飯。
對這份跑腿兒的差事,桂生真心覺得不錯,皆因每每書信往來時,少爺的心情都極佳,給的打賞也格外慷慨。
而小秦相公為人和氣,關鍵是……做的飯真好吃啊!特別好吃!怎麽就那麽好吃!
吃不夠,真的吃不夠!
次數多了,孔姿清一說“送信”,桂生就本能流口水……
七月下旬開始,孔姿清就住到縣學去了,每月回家一次,孫先生的送信地址也隨之更改。
托這位“筆友”的福,秦放鶴獲取了海量關鍵信息,比如考試的實際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項,哪些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可以自己調整的潛規則,以及……進縣學可以帶一名書童或仆從。
這一條信息對秦放鶴很重要。
他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點了幾下,抬頭看向正在另一角皺巴著臉描紅的秦山,沉吟片刻,“七哥,若來日我入縣學,你可願隨我同去?”
隨著一步步考上去,交際圈一步步擴張,秦放鶴需要人手,需要可信賴的人手。在這個時代,再沒什麽比血緣宗族更牢固的紐帶了。
同個村子知根知底,不存在任何隱患,即便後期有人生了反心,也要顧忌老家親眷,總歸多一層保險。
突然丟過來的問題把秦山砸個正著,他茫然抬起頭,顯然尚未從強迫練字的陰影中脫出,慢吞吞“啊?”了聲。
不過很快,他就回過神來,嗖一下起身,興奮得雙眼放光,“你要帶我進城?!當真?”
秦放鶴:“……”
他低估了這個時代底層百姓對城市繁華的狂熱。
“當真,但你先得把千字文的字都認全了,”秦放鶴虛虛指了指桌上的功課,“大字寫完了麽?”
在這個時代,統治者通過壟斷知識來壟斷權力。不識字,哪怕再有能力,也隻能龜縮一隅。隻有掌握了知識,才能衝破階級壁壘,縱情施展。
一個好漢三個幫,他身邊的人也至少應該擁有衝破壁壘的基本能力,不然後期能提供的支援將微乎其微。
秦山立刻縮回去,熱情空前地重新抓起筆來,“快了快了,這回真快了!”
進城,進城!
若有尾巴,隻怕此刻早甩飛了。
後頭檢查功課時,秦放鶴的表情有些一言難盡,欣慰之餘卻也有點痛苦。
看得出來,秦山確實努力過了,但天分這種事……
強忍著批改完,秦放鶴就立刻把功課還回去,轉頭盯著書冊洗眼睛。
那一筆字,真是辣眼啊!
“七哥,除你之外,村子裏還有誰有心向學,又比較用功麽?”秦放鶴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