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想到的是,廖笛第二天就心情大好了,還給蔣怡雯帶了一份化妝品小樣。
廖笛洋洋得意的說:“我男朋友聽說這件事,帶我去逛街了。我男朋友說了,這種活動,又苦又累,我用不著去眼紅他們。他會給我零花錢的。”
蔣怡雯捏著那份贈品,沉默良久,忽然有了個大膽的主意。
第46章 去出版社了
翻譯之家成立之後, 火爆程度超乎了沈雪青的想象。
她原本根本沒想過,她建的名單上的人都能來她這裏幹活。
但是楊舒真是太賣力了,她還自封了一個金牌人事。
“你不懂, 這叫做,天下苦壓榨久矣。你這裏的分成條款寫的清清楚楚, 還有源源不斷的單子來, 還有老師坐鎮。都是兼職,哪裏不都一樣嘛。”
沈雪青忍不住說:“其實是因為第一個月免費試用,所以才會有這麽多單子的。你們這麽賣力,讓我這個拉活的人, 真的壓力很大啊。”
上次和趣對秦素翻譯的東西非常滿意,緊接著就發過來了好幾份新文件, 還要的急。
秦素一個人翻譯不過來,想讓沈雪青一起。
誰成想,沈雪青至今都抽不出空呢?最後隻好把多餘的單子分給了班上其他同學, 最後再由秦素統一把控質量。
看到秦素第一個開張, 其他自認為有實力的人都坐不住了。
學妹能掙錢, 我一個學長/學姐, 肯定也不會差啊。
田真這個後勤組長相當認真, 自費跑到校外打印了各項規章製度, 貼了一麵牆。
日常的茶水, 零食,累了可以躺下的躺椅,都是她自己拿錢先置辦好的。沈雪青要給她報銷,田真不肯。
“賬本我都記好了, 你不要來添亂。到時候有分成,再還給我就好了。”
田真的專業內容學的很一般, 成天為英語考級發愁,但她居然很會做賬!那幾下計算器打地熟練的,一看就是老手。
田真甚至美滋滋地告訴他們:“在學校裏就是好啊,不用算房租和員工宿舍支出。甚至水電費都不用我們自己負責。這要是還做不出來,那肯定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那肯定是我找的活不夠多!
沈雪青擦擦頭上的冷汗,壓力倍增。
這個月結束之後,估計留的下來的單子數量不會到四成,其中還要再剔除掉一部分難纏的客戶。
沈雪青看著日益增多的報名表,決定提前再出去跑一趟。
她現在手上握著的除了優秀的簡曆,還有好幾份可公開的翻譯資料。
沈雪青當初就和他們都說好了,如果有可以公開的資料樣品,並且她也選中的話,願意再追加一次免費服務。
現在,沈雪青終於有勇氣登那些正規圖書公司的大門了。
之前給公司提供翻譯服務,收到的活兒那叫一個五花八門的。
和趣給的資料已經算很正規了。有的小公司,老總什麽都不懂,隻是有一股敏銳地商業直覺,就開公司了。
於是有的是讓幫忙翻譯郵件的,有的居然直接打電話過來,要求他們那邊拚一句這邊翻譯一句。
問了才知道,那一頭的老板正在嚐試使用微軟新開發的msn和外國人聊天,但是對麵發過來的,都看不懂,才出此下策。
諸如此類的鬧劇,還有好幾出。沈雪青全都義正言辭的拒絕掉了。
公司裏提供的活又碎又雜,勝在數量。可如果沈雪青可以敲開圖書類公司的大門,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翻譯家,那拿的都是正規稿費了!到時候出版審核過了,譯者的大名都會印刷在上麵,含金量極高。
1957年的時候,上海新文藝出版社請翻譯家錢春綺翻譯了三部海涅詩集,開出的稿費足足高達8000元!
秦素的夢想也就是做一個這樣的翻譯家。
沈雪青初生牛犢不怕虎,打算來試試了。
她先提前收集好了市麵上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信息,幾經挑選之後,圈定了一家小型的圖書出版社,澤元。
區別於國內那些老牌子出版社,這樣的出版社門檻會低一些,也不那麽介意啟用新人。
但是沈雪青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她根本都進不去澤元的大門!
和外貿公司“我家大門常打開”的狀況不一樣,這類出版社的門禁嚴多了,沒有預約一律不準進入。
沈雪青被安保人員客客氣氣地送了出來。
“同學,沒有預約我們這邊是不可以參觀的哦。”
沈雪青沒有放棄,她回去又找了一趟羅建利,請他幫忙寫了一份推薦信。
第二次去的時候,沈雪青比前台人員更客氣。
“人不進去,遞交一份信總可以吧。”
前台誤解了:“原來你不是推銷的,是小讀者啊!早說嘛,我們這邊有專門的信箱可以接收消費者來信的,你喜歡哪個老師啊?”
沈雪青不解釋,而是順著說:“沒有特定寫給誰呢,就是給出版社的。”
前台把這封信放到了一堆讀者來信裏麵。
澤元雖然是小型的出版社,但是也是有粉絲的。
他們公司喜歡出一些年輕人愛看的時尚文學,也經常把國外一些暢銷的小說引進國內。
讀者來信,每個月都會清理一次,負責的小編輯分類就是好幾天。寄給作者的都要分門別類放好,汙言穢語的就地處理掉。
這天,小編輯拿到了一封不知道該怎麽界定的信,就跑去敲總編的門了。
“周總編,你看看這個,好像是一個大學老師寫的。”
周敏接過來信,戴上了眼睛,仔細看了一遍。
“這個是……好像是來做生意的啊!小劉呢?把小劉叫過來問問。”
前台過來了,果然對這封信有印象。
“上個月有個姑娘拿過來的,她跑了兩趟都沒有預約,就讓我轉交這個了。”
“哎喲,這可真是。那她還留下其他的東西嗎?”
“……好像有!”
前台跑回去翻了翻抽屜,找到了沈雪青自己印的名片回來交給了周敏。
“臨清大學的外語係,了不得。”周敏摩挲著這張燙金花紋的名片,猶豫了一下,還是發了消息過去。
沈雪青已經等這個消息等了好久了!
她看到的時候,顧不得周圍全是人,高興地跳了起來。
第二天她就請了假,第三次奔赴了澤元出版社。
她這次終於進去了,但也隻有一點點,就靠在門口的位置,前台小姐姐給她拿了茶水。
不一會兒,總編周敏居然親自來見她了。
沈雪青嚇了一大跳,思襯著到底是臨清大學的麵子大啊,總編都親自出來了。
她像在公司推銷的時候一樣,拿出了翔實的數據和試用的誘惑,同時還交出了翻譯文件。
但很快,沈雪青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周敏不愧是文化人,非常有耐心地等她把所有的話都說完了,然後直截了當地告訴她。
“抱歉,我們出版社暫時沒有打算聘請學生來翻譯的。出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中間校對,審批都要花很長時間,我們沒有打算在內容這塊省錢。讓你失望了。”
既然不是要聘請翻譯,那麽肯定是另有所圖了。
沈雪青並沒有因為對方拒絕自己就甩臉子,而是繼續等待後續。
周敏點了點那封信的落款——羅建利。
“但是,我們非常誠意地想要聘請羅建利先生,為我們翻譯一本國外的著作。”周敏端正了自己的姿態,雙眼直視著沈雪青。
“希望沈同學你可以幫我們引薦一下。”
周敏很早就知道羅建利了。
這位一直沒出過校園,但是一直都是國內排得上號的翻譯專家。早年間,他就曾經參與過外交大使來訪的活動,臨危不懼,表現突出。
就周敏而言,於私,她個人就很崇敬這位專家。而於公嘛,她也不願意放棄這個抬高自家出版社含金量的機會。
現在羅建利的學生都到她眼前了,再錯過就說不過去了啊。
沈雪青抿了一下嘴,一隻手撓了撓頭。
就說呢,怎麽就忽然從進不去門的待遇直接上升到了總編接見了。合著還是搭乘了羅老師的東風啊。
“我們學校是人人都可以進的,周總編之前沒去過嗎?”
周敏愣了一下,隨後笑起來掩飾了一下尷尬。
她當然是去過的,但是她被拒之門外好幾次了!
羅建利這個人淡泊名利,很少主動去出書或者宣講。就算周敏混進了學術研討會,她跟羅建利一搭上話,馬上就被婉拒了,然後就被請出了會場。
那幾個大的出版社還嘲笑過周敏:“你們澤元成天地出那些個情啊愛的,找羅老師幹嘛呢。應該去找x校那位風流詩人啊!”
這件事都快成了周敏的心魔了,要不然她也不會一看到推薦信就立刻找到沈雪青了。
周敏不好直接打自己臉,隻好說:“羅老師比較醉心學術,之前一直沒有談攏。”
沈雪青拖長了話音:“哦……”
周敏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臉上火燒似的。
沈雪青頓時就對出版社三個字怯魅了。這個周主編,城府也不是很深嘛。
“我隻是個學生,我又不好代羅老師回答的。這樣吧,如果方便的話我回去會和老師說一說的。但這就是羅老師自己的事情啦。”
沈雪青說完就開始伸手拿桌上的文件,一副馬上就要走完全不留戀的樣子。
周敏頓時急了。這和之前的結果還不是一樣的!
情急之下,周敏甩出了一個條件:“我看沈同學你這個翻譯之家,就是羅先生掛名的對吧。我們出版社真的是暫時沒有合適的東西可以給你們練手的,但是我們澤元,還有雜誌社呢,你知道嗎?”
廖笛洋洋得意的說:“我男朋友聽說這件事,帶我去逛街了。我男朋友說了,這種活動,又苦又累,我用不著去眼紅他們。他會給我零花錢的。”
蔣怡雯捏著那份贈品,沉默良久,忽然有了個大膽的主意。
第46章 去出版社了
翻譯之家成立之後, 火爆程度超乎了沈雪青的想象。
她原本根本沒想過,她建的名單上的人都能來她這裏幹活。
但是楊舒真是太賣力了,她還自封了一個金牌人事。
“你不懂, 這叫做,天下苦壓榨久矣。你這裏的分成條款寫的清清楚楚, 還有源源不斷的單子來, 還有老師坐鎮。都是兼職,哪裏不都一樣嘛。”
沈雪青忍不住說:“其實是因為第一個月免費試用,所以才會有這麽多單子的。你們這麽賣力,讓我這個拉活的人, 真的壓力很大啊。”
上次和趣對秦素翻譯的東西非常滿意,緊接著就發過來了好幾份新文件, 還要的急。
秦素一個人翻譯不過來,想讓沈雪青一起。
誰成想,沈雪青至今都抽不出空呢?最後隻好把多餘的單子分給了班上其他同學, 最後再由秦素統一把控質量。
看到秦素第一個開張, 其他自認為有實力的人都坐不住了。
學妹能掙錢, 我一個學長/學姐, 肯定也不會差啊。
田真這個後勤組長相當認真, 自費跑到校外打印了各項規章製度, 貼了一麵牆。
日常的茶水, 零食,累了可以躺下的躺椅,都是她自己拿錢先置辦好的。沈雪青要給她報銷,田真不肯。
“賬本我都記好了, 你不要來添亂。到時候有分成,再還給我就好了。”
田真的專業內容學的很一般, 成天為英語考級發愁,但她居然很會做賬!那幾下計算器打地熟練的,一看就是老手。
田真甚至美滋滋地告訴他們:“在學校裏就是好啊,不用算房租和員工宿舍支出。甚至水電費都不用我們自己負責。這要是還做不出來,那肯定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那肯定是我找的活不夠多!
沈雪青擦擦頭上的冷汗,壓力倍增。
這個月結束之後,估計留的下來的單子數量不會到四成,其中還要再剔除掉一部分難纏的客戶。
沈雪青看著日益增多的報名表,決定提前再出去跑一趟。
她現在手上握著的除了優秀的簡曆,還有好幾份可公開的翻譯資料。
沈雪青當初就和他們都說好了,如果有可以公開的資料樣品,並且她也選中的話,願意再追加一次免費服務。
現在,沈雪青終於有勇氣登那些正規圖書公司的大門了。
之前給公司提供翻譯服務,收到的活兒那叫一個五花八門的。
和趣給的資料已經算很正規了。有的小公司,老總什麽都不懂,隻是有一股敏銳地商業直覺,就開公司了。
於是有的是讓幫忙翻譯郵件的,有的居然直接打電話過來,要求他們那邊拚一句這邊翻譯一句。
問了才知道,那一頭的老板正在嚐試使用微軟新開發的msn和外國人聊天,但是對麵發過來的,都看不懂,才出此下策。
諸如此類的鬧劇,還有好幾出。沈雪青全都義正言辭的拒絕掉了。
公司裏提供的活又碎又雜,勝在數量。可如果沈雪青可以敲開圖書類公司的大門,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翻譯家,那拿的都是正規稿費了!到時候出版審核過了,譯者的大名都會印刷在上麵,含金量極高。
1957年的時候,上海新文藝出版社請翻譯家錢春綺翻譯了三部海涅詩集,開出的稿費足足高達8000元!
秦素的夢想也就是做一個這樣的翻譯家。
沈雪青初生牛犢不怕虎,打算來試試了。
她先提前收集好了市麵上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信息,幾經挑選之後,圈定了一家小型的圖書出版社,澤元。
區別於國內那些老牌子出版社,這樣的出版社門檻會低一些,也不那麽介意啟用新人。
但是沈雪青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她根本都進不去澤元的大門!
和外貿公司“我家大門常打開”的狀況不一樣,這類出版社的門禁嚴多了,沒有預約一律不準進入。
沈雪青被安保人員客客氣氣地送了出來。
“同學,沒有預約我們這邊是不可以參觀的哦。”
沈雪青沒有放棄,她回去又找了一趟羅建利,請他幫忙寫了一份推薦信。
第二次去的時候,沈雪青比前台人員更客氣。
“人不進去,遞交一份信總可以吧。”
前台誤解了:“原來你不是推銷的,是小讀者啊!早說嘛,我們這邊有專門的信箱可以接收消費者來信的,你喜歡哪個老師啊?”
沈雪青不解釋,而是順著說:“沒有特定寫給誰呢,就是給出版社的。”
前台把這封信放到了一堆讀者來信裏麵。
澤元雖然是小型的出版社,但是也是有粉絲的。
他們公司喜歡出一些年輕人愛看的時尚文學,也經常把國外一些暢銷的小說引進國內。
讀者來信,每個月都會清理一次,負責的小編輯分類就是好幾天。寄給作者的都要分門別類放好,汙言穢語的就地處理掉。
這天,小編輯拿到了一封不知道該怎麽界定的信,就跑去敲總編的門了。
“周總編,你看看這個,好像是一個大學老師寫的。”
周敏接過來信,戴上了眼睛,仔細看了一遍。
“這個是……好像是來做生意的啊!小劉呢?把小劉叫過來問問。”
前台過來了,果然對這封信有印象。
“上個月有個姑娘拿過來的,她跑了兩趟都沒有預約,就讓我轉交這個了。”
“哎喲,這可真是。那她還留下其他的東西嗎?”
“……好像有!”
前台跑回去翻了翻抽屜,找到了沈雪青自己印的名片回來交給了周敏。
“臨清大學的外語係,了不得。”周敏摩挲著這張燙金花紋的名片,猶豫了一下,還是發了消息過去。
沈雪青已經等這個消息等了好久了!
她看到的時候,顧不得周圍全是人,高興地跳了起來。
第二天她就請了假,第三次奔赴了澤元出版社。
她這次終於進去了,但也隻有一點點,就靠在門口的位置,前台小姐姐給她拿了茶水。
不一會兒,總編周敏居然親自來見她了。
沈雪青嚇了一大跳,思襯著到底是臨清大學的麵子大啊,總編都親自出來了。
她像在公司推銷的時候一樣,拿出了翔實的數據和試用的誘惑,同時還交出了翻譯文件。
但很快,沈雪青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周敏不愧是文化人,非常有耐心地等她把所有的話都說完了,然後直截了當地告訴她。
“抱歉,我們出版社暫時沒有打算聘請學生來翻譯的。出書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中間校對,審批都要花很長時間,我們沒有打算在內容這塊省錢。讓你失望了。”
既然不是要聘請翻譯,那麽肯定是另有所圖了。
沈雪青並沒有因為對方拒絕自己就甩臉子,而是繼續等待後續。
周敏點了點那封信的落款——羅建利。
“但是,我們非常誠意地想要聘請羅建利先生,為我們翻譯一本國外的著作。”周敏端正了自己的姿態,雙眼直視著沈雪青。
“希望沈同學你可以幫我們引薦一下。”
周敏很早就知道羅建利了。
這位一直沒出過校園,但是一直都是國內排得上號的翻譯專家。早年間,他就曾經參與過外交大使來訪的活動,臨危不懼,表現突出。
就周敏而言,於私,她個人就很崇敬這位專家。而於公嘛,她也不願意放棄這個抬高自家出版社含金量的機會。
現在羅建利的學生都到她眼前了,再錯過就說不過去了啊。
沈雪青抿了一下嘴,一隻手撓了撓頭。
就說呢,怎麽就忽然從進不去門的待遇直接上升到了總編接見了。合著還是搭乘了羅老師的東風啊。
“我們學校是人人都可以進的,周總編之前沒去過嗎?”
周敏愣了一下,隨後笑起來掩飾了一下尷尬。
她當然是去過的,但是她被拒之門外好幾次了!
羅建利這個人淡泊名利,很少主動去出書或者宣講。就算周敏混進了學術研討會,她跟羅建利一搭上話,馬上就被婉拒了,然後就被請出了會場。
那幾個大的出版社還嘲笑過周敏:“你們澤元成天地出那些個情啊愛的,找羅老師幹嘛呢。應該去找x校那位風流詩人啊!”
這件事都快成了周敏的心魔了,要不然她也不會一看到推薦信就立刻找到沈雪青了。
周敏不好直接打自己臉,隻好說:“羅老師比較醉心學術,之前一直沒有談攏。”
沈雪青拖長了話音:“哦……”
周敏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臉上火燒似的。
沈雪青頓時就對出版社三個字怯魅了。這個周主編,城府也不是很深嘛。
“我隻是個學生,我又不好代羅老師回答的。這樣吧,如果方便的話我回去會和老師說一說的。但這就是羅老師自己的事情啦。”
沈雪青說完就開始伸手拿桌上的文件,一副馬上就要走完全不留戀的樣子。
周敏頓時急了。這和之前的結果還不是一樣的!
情急之下,周敏甩出了一個條件:“我看沈同學你這個翻譯之家,就是羅先生掛名的對吧。我們出版社真的是暫時沒有合適的東西可以給你們練手的,但是我們澤元,還有雜誌社呢,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