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大笑,“將軍誠不欺我!將呂某抬得如此之高,不勝惶恐。”趙文的話似假還真,呂蒙輕鬆朗朗的笑容下,疑心越來越重。
趙文自信的臉龐在暖煦的陽光下光潔不已,言辭懇切地說道:“不瞞都督,在下粗曉易經,今日替將軍算了一卦,都督年內有大難,若歸順漢中王,在下可替都督化解此厄,否則,性命堪憂。況且,此役後東吳元氣大傷,不足以抗衡曹魏與我荊州,曹操四十萬大軍屯紮於摩陂,正待攫取漁翁之利,都督豈能不明大勢,猶自效那飛蛾撲火。”
呂蒙朗朗長笑,“馬革裹屍乃將軍最好的歸宿,若然如此,夫複何憾?我以為將軍有何高見?原來技盡於此,你之虛實,我已盡知,定然是荊州城內無再戰之力,是以巧言令色,故布空城,以圖亂我心智,豈不知我當年亦以此計逼降郝普。”
(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玄之者郝普之舊也,欲令誘普。…玄之見普,具宣蒙意,普懼而聽之。遂降—《三國誌。呂蒙傳》)
呂蒙說完雙目炯炯地盯著趙文,趙文雖心裏有些吃驚,但麵容依然自信,微笑道:“既如此,我便請都督一觀。”說罷右手舉槍,頓時左邊遠處金角聲大作,右邊遠處旌旗重重,揮舞不止,但並無一兵一卒殺出,待趙文將槍平放,又寂靜如前。
趙文接著說道:“東吳不以荊州為盟,荊州仍以東吳為盟,前番關將軍欲與都督相見,先禮而後兵,在下不敢比肩關將軍,但願學一二。”
呂蒙麵容漸漸冷峻,“既如此,休怪呂蒙得罪了。”正待示意兵發荊州,忽然聽得城內一聲炮響,一彪軍如旋風般從西門殺出,正是關興引一千勁卒殺出,呂蒙見關興所引之軍皆荊州舊部,一下就都明白了,心裏又急又悔,急的是關興、趙文收得荊州舊部軍心,便有一戰之力,荊州難以遽下,悔的是被趙文以言辭所惑,失卻良機。
忽而又是一通戰鼓聲響,炸得呂蒙心裏一通狂跳,在呂蒙大軍背後,一枝軍馬狂飆而至,為首者胯下赤兔馬,手提偃月刀,遠遠觀去,如騰雲一般,挾雷霆之勢,威嚴不可擋,正是關羽!關羽一軍是如何來此的?
原來按照趙文的布置,葫蘆穀一役時廖化一人換上吳軍服飾混跡於蔣欽敗軍之中,伺機穿過東吳大營投麥城去了,見到關羽述說趙文之計,隻見呂蒙軍退,便躡行其後,但有戰機,便突起剿殺,可獲全勝,若無戰機,便可投上庸而去,自有關興接應。
關羽率部尾隨呂蒙而至,忽見城中塵煙起,知破敵時機已到,令擊鼓,催動赤兔馬,率所剩不多的精銳騎兵隨鼓聲而至,直取遍野吳軍,“呂蒙老賊,背信棄義的小人,還不納命來?”
關羽一聲怒喝,吳軍大驚,關羽威勢早傳遍天下,襄樊一戰,嚇得連曹操都欲遷都,以避關羽,東吳更是心懼之,對麥城小城,也未敢輕易強攻,隻因關羽一人矣。
俗話說“將疑軍心散”,大軍遷延多時,眾軍心下狐疑,早無戰意,又見關羽之聲勢,便如分浪一般,紛紛避讓,關羽騎兵如錐子一般鑿入吳軍內部,朝著吳軍主旗處殺去。吳軍雖眾,卻無關羽一合之將,在無數吳軍中殺出一條血路,就像一塊布,從中間撕裂一般,隨著關羽前進,越撕越開。
關興見狀,亦驅軍衝殺,兩路軍馬砍瓜切菜,勢如破竹,如同錢塘怒潮,轟然而至,呂蒙軍大亂,四散潰逃,呂蒙大怒,約束不止,心知軍心不可用,難免一敗,隻好暫避關羽鋒芒,率親衛朝東而去,可憐謀劃多時的成果,一朝化去。
正奔走間,忽見赤兔馬四蹄踏雲,馬下生風,一躍數丈,卻是關羽已至,呂蒙親衛不能擋,隻聽關羽雷鳴般大喝一聲,一道青光閃過,呂蒙肝膽俱裂,躲避不及,被劈於馬下,在絢爛的陽光照耀下,噴出的鮮血絢麗奪目。
“呂蒙已死,降者不殺!”關羽提起呂蒙腦袋,大喝一聲,此時,關羽親兵才堪堪殺至身邊。孫權已逃,呂蒙已死,缺少主心骨的東吳眾軍再無心抵抗,降者無數,一舉平定荊州亂局,至此,東吳欲奪回荊州的妄想破滅。
關羽引關平、廖化等眾將緩行回城,關興與趙文在路旁接著,關興跪拜伏地,泣聲難抑,皆因此番如夢境一般,急轉直下而後力挽狂瀾,其中多少辛酸、多少生死、多少思念難以言明,眾將見及於此也是落淚不已。
趙文亦是心裏激蕩,難以自已,多少次生死一線間,多少次被曆史的慣性摔得自己鼻青臉腫,此番終得以成功,因半邊身體吃痛,隻得單膝跪拜,梗咽道:“君侯虎威,斬殺呂蒙,東吳膽喪!末將等特恭迎君侯回城。”
關羽也是心潮難平,一生征戰,未如此番驚心動魄,麵對子侄輩不願過於感懷,柔聲道:“都起來吧,是我大意,幾負漢中王重托,幸賴你二人及眾軍用命,方免大錯。”眼光掃過趙文,猛地想起當日夢兆,方悟大鵬乃應在趙文身上,不禁驚異不已。
關平、廖化早下馬來,趙文見關平與關興緊緊抱在一起,廖化正張開雙臂撲向自己,急忙喊:“廖將軍,不要。。。。”
話未說完,廖化已使勁抱了上來,趙文臉上肌肉急劇扭曲,腳跟不自主地猛地踮起,一聲狼嚎般地慘叫直衝雲霄,疼的趙文五髒六腑都緊縮在一起,眼淚鼻涕幾乎一起衝出,廖化被嚇得不輕,眾人聽關興說明後又是關心又是大笑,就趙文在勉強陪著苦笑,眼光幾乎把廖化戳穿了幾十個窟窿。
終於贏了,發自內心的喜悅,讓官兵們開始輕鬆起來,若非荊州軍紀律嚴明,官兵們隻怕已狂呼了。花費多少心血,曆經生死波折,荊州終於無恙,曆史的進程終於改了道,壓在趙文心裏的枷鎖也終於解開,看著古老的荊州城,趙文有些癡了。
趙文自信的臉龐在暖煦的陽光下光潔不已,言辭懇切地說道:“不瞞都督,在下粗曉易經,今日替將軍算了一卦,都督年內有大難,若歸順漢中王,在下可替都督化解此厄,否則,性命堪憂。況且,此役後東吳元氣大傷,不足以抗衡曹魏與我荊州,曹操四十萬大軍屯紮於摩陂,正待攫取漁翁之利,都督豈能不明大勢,猶自效那飛蛾撲火。”
呂蒙朗朗長笑,“馬革裹屍乃將軍最好的歸宿,若然如此,夫複何憾?我以為將軍有何高見?原來技盡於此,你之虛實,我已盡知,定然是荊州城內無再戰之力,是以巧言令色,故布空城,以圖亂我心智,豈不知我當年亦以此計逼降郝普。”
(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玄之者郝普之舊也,欲令誘普。…玄之見普,具宣蒙意,普懼而聽之。遂降—《三國誌。呂蒙傳》)
呂蒙說完雙目炯炯地盯著趙文,趙文雖心裏有些吃驚,但麵容依然自信,微笑道:“既如此,我便請都督一觀。”說罷右手舉槍,頓時左邊遠處金角聲大作,右邊遠處旌旗重重,揮舞不止,但並無一兵一卒殺出,待趙文將槍平放,又寂靜如前。
趙文接著說道:“東吳不以荊州為盟,荊州仍以東吳為盟,前番關將軍欲與都督相見,先禮而後兵,在下不敢比肩關將軍,但願學一二。”
呂蒙麵容漸漸冷峻,“既如此,休怪呂蒙得罪了。”正待示意兵發荊州,忽然聽得城內一聲炮響,一彪軍如旋風般從西門殺出,正是關興引一千勁卒殺出,呂蒙見關興所引之軍皆荊州舊部,一下就都明白了,心裏又急又悔,急的是關興、趙文收得荊州舊部軍心,便有一戰之力,荊州難以遽下,悔的是被趙文以言辭所惑,失卻良機。
忽而又是一通戰鼓聲響,炸得呂蒙心裏一通狂跳,在呂蒙大軍背後,一枝軍馬狂飆而至,為首者胯下赤兔馬,手提偃月刀,遠遠觀去,如騰雲一般,挾雷霆之勢,威嚴不可擋,正是關羽!關羽一軍是如何來此的?
原來按照趙文的布置,葫蘆穀一役時廖化一人換上吳軍服飾混跡於蔣欽敗軍之中,伺機穿過東吳大營投麥城去了,見到關羽述說趙文之計,隻見呂蒙軍退,便躡行其後,但有戰機,便突起剿殺,可獲全勝,若無戰機,便可投上庸而去,自有關興接應。
關羽率部尾隨呂蒙而至,忽見城中塵煙起,知破敵時機已到,令擊鼓,催動赤兔馬,率所剩不多的精銳騎兵隨鼓聲而至,直取遍野吳軍,“呂蒙老賊,背信棄義的小人,還不納命來?”
關羽一聲怒喝,吳軍大驚,關羽威勢早傳遍天下,襄樊一戰,嚇得連曹操都欲遷都,以避關羽,東吳更是心懼之,對麥城小城,也未敢輕易強攻,隻因關羽一人矣。
俗話說“將疑軍心散”,大軍遷延多時,眾軍心下狐疑,早無戰意,又見關羽之聲勢,便如分浪一般,紛紛避讓,關羽騎兵如錐子一般鑿入吳軍內部,朝著吳軍主旗處殺去。吳軍雖眾,卻無關羽一合之將,在無數吳軍中殺出一條血路,就像一塊布,從中間撕裂一般,隨著關羽前進,越撕越開。
關興見狀,亦驅軍衝殺,兩路軍馬砍瓜切菜,勢如破竹,如同錢塘怒潮,轟然而至,呂蒙軍大亂,四散潰逃,呂蒙大怒,約束不止,心知軍心不可用,難免一敗,隻好暫避關羽鋒芒,率親衛朝東而去,可憐謀劃多時的成果,一朝化去。
正奔走間,忽見赤兔馬四蹄踏雲,馬下生風,一躍數丈,卻是關羽已至,呂蒙親衛不能擋,隻聽關羽雷鳴般大喝一聲,一道青光閃過,呂蒙肝膽俱裂,躲避不及,被劈於馬下,在絢爛的陽光照耀下,噴出的鮮血絢麗奪目。
“呂蒙已死,降者不殺!”關羽提起呂蒙腦袋,大喝一聲,此時,關羽親兵才堪堪殺至身邊。孫權已逃,呂蒙已死,缺少主心骨的東吳眾軍再無心抵抗,降者無數,一舉平定荊州亂局,至此,東吳欲奪回荊州的妄想破滅。
關羽引關平、廖化等眾將緩行回城,關興與趙文在路旁接著,關興跪拜伏地,泣聲難抑,皆因此番如夢境一般,急轉直下而後力挽狂瀾,其中多少辛酸、多少生死、多少思念難以言明,眾將見及於此也是落淚不已。
趙文亦是心裏激蕩,難以自已,多少次生死一線間,多少次被曆史的慣性摔得自己鼻青臉腫,此番終得以成功,因半邊身體吃痛,隻得單膝跪拜,梗咽道:“君侯虎威,斬殺呂蒙,東吳膽喪!末將等特恭迎君侯回城。”
關羽也是心潮難平,一生征戰,未如此番驚心動魄,麵對子侄輩不願過於感懷,柔聲道:“都起來吧,是我大意,幾負漢中王重托,幸賴你二人及眾軍用命,方免大錯。”眼光掃過趙文,猛地想起當日夢兆,方悟大鵬乃應在趙文身上,不禁驚異不已。
關平、廖化早下馬來,趙文見關平與關興緊緊抱在一起,廖化正張開雙臂撲向自己,急忙喊:“廖將軍,不要。。。。”
話未說完,廖化已使勁抱了上來,趙文臉上肌肉急劇扭曲,腳跟不自主地猛地踮起,一聲狼嚎般地慘叫直衝雲霄,疼的趙文五髒六腑都緊縮在一起,眼淚鼻涕幾乎一起衝出,廖化被嚇得不輕,眾人聽關興說明後又是關心又是大笑,就趙文在勉強陪著苦笑,眼光幾乎把廖化戳穿了幾十個窟窿。
終於贏了,發自內心的喜悅,讓官兵們開始輕鬆起來,若非荊州軍紀律嚴明,官兵們隻怕已狂呼了。花費多少心血,曆經生死波折,荊州終於無恙,曆史的進程終於改了道,壓在趙文心裏的枷鎖也終於解開,看著古老的荊州城,趙文有些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