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胡同。


    寧三娘正在跟她的好友,也是?周坊同僚的妻子胡秀兒閑聊。


    說的話題跟外頭許多戶人家熱議的話題一般:“這些日子,我滿耳朵都是?朝英書坊的熱鬧。算算這才開?了幾日門啊——我瞧著門檻都要讓人踏破了。”


    她手上還拿著給?女?兒做的冬日虎頭帽,隨手邊做著邊說話:“我這人最?怕去擠著買東西,這不,雖然咱們也住在城西,離西大市街那麽近,但?我還沒進?去過呢。”


    雖然人還沒擠進?去,但?耳朵裏卻?是?擠滿了朝英書坊的新鮮話。


    比如這書坊背後的勢力?是?誰:朝英這個名字,令很多人聯想到家裏那本《禁絕纏足誥》上的兩個名字。


    也有人發誓,表示看到過不同的美貌姑娘出現在書坊內,儼然東家姿態,還曾扯過匾額上的紅綢。


    但?因書坊周圍常有宦官出沒,許多市井中人又道這是?東廠的買賣。尤其是?在東廠署名,書坊出版了一本《朝嶽記》後,很多人更是?篤信。


    畢竟這本書講的就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如何靠朝拜嶽爺爺,從人生的低穀走到了人生的巔峰的故事?……


    大名鼎鼎的東廠督主金英,知道的人也多。


    這怎麽不是?‘朝、英’呢。


    當然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猜測。


    朝英書坊沒有辟謠過,也沒有理會過外頭的傳言,倒是?引得人們更好奇了,討論度越發甚囂塵上。


    不過,今日胡秀兒不是?來跟閨中密友討論朝英書坊來曆的,而是?來分享她買到的一本寶貝小說!


    “快別做針線了。你先把這本書看了!”


    虎頭帽被奪走的寧三娘:?


    抬頭就看到好友雙眼放光,其鋥光瓦亮的程度,比周坊回家跟她說起?同僚們八卦還要亮。


    “你不知我多艱難才買到一本,昨兒點了半夜燈看完了——今日特?意帶了來跟你一同看。來,這就看,看完咱們好一塊聊聊的!”


    其語氣之焦急,寧三娘都恍惚了:這語氣急得,不像是?催她去看書本子,倒像是?催她去撿錢。


    寧三娘隨手接過來:“什麽了不得的小說,我素來連戲都不愛看。”護國寺離她們家也不遠,每月京城廟會,其實都會搭戲台子。


    但?那些忠孝仁義敬天拜地,辭藻複雜四?六駢體的戲曲,她每次聽上一盞茶的功夫,就像被人強灌了一口冷豬油,膩膩地塞在心?口。


    她有時候也怪惋惜的,一塊冷豬油何必非要直接生吃,化開?來做一碗有滋有味的豬油炒飯多香呢。


    偏生戲台子上人物俱備,卻?一點有趣的情節也沒有,戲台子上的人自顧自唱著‘守萬世綱常,發乎性情,生乎義理……’台下的人也自顧自逛廟會,該買買該吃吃,誰也不樂意大好廟會時光看這玩意。


    小說話本,也都差不多吧。


    寧三娘覺得,還沒有聽朝堂上朝臣倒黴八卦有趣呢。


    然而,胡秀兒特?別堅持,且望了望窗外見孩子們都在院中玩,就直接說道:“跟你之前看過的小說絕不一樣——你之前可看過男人生孩子的小說?!”


    寧三娘:??你引起?了我的興趣。


    她接過了胡秀兒遞過來的這本《聞香識人錄》,自此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西苑。


    薑離翻著新鮮出爐的大明版abo文學《聞香識人錄》。


    高朝溪在旁笑道:“這是?賣的最?好的一本。”又拿了好幾本其餘的過來。


    薑離點頭,連看了幾本後道:“哪怕是?給?一樣的基礎設定?,甚至彼此交流著,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大不相同啊。”


    高朝溪點頭道:“已經按照之前說好的稿費分成,把銀錢撥給?這幾位寫書的女?官了。”


    在書坊開?業前,高朝溪將宮裏通文墨的女?官、女?秀才們召到一處,其中有閑暇而且敢於應承寫小說話本的人,本就不多。等高朝溪說出定?製體裁後,當場就又驚退一大半。


    最?後除掉拖稿到實在寫不出的,硬著頭皮寫完了但?實在不堪刊印的——高朝溪選出了六本送去書坊刊印,在書坊開?業第一天上市了。


    而後,就顯示出了書坊選址的重要性——


    其實東市西市差不多的繁華,但?這第一座書坊,高朝溪卻?建議薑離一定?要選擇西大市街。


    因西大市街不遠處就是?護國寺。


    護國寺起?自元朝,是?北京城裏數一數二的大寺。因寺廟到底顯得‘清貴’些,平日裏門口就常日有人擺攤賣書籍、字帖、拓本等文人之物。甚至還有人專門來此交換尋購孤本,漸漸的,就形成了圈子。


    且護國寺也樂得文氣在門口聚集,索性讓出了寺內的東西碑亭,逢年過節專門用?來展覽文人字畫,供人選買。很多囊中羞澀的學子,都會在年節下來這裏為?人寫字作畫謀生。


    可以說,這裏本來就是?京城的文化交流中心?。


    “再者,護國寺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有廟會。”當真是?百貨雲集,無所?不有,簡直是?京城第一熱鬧去處。有什麽新鮮事?最?易傳開?。


    且廟會上固定?會搭戲台子唱戲。


    如此,來日小說改編也好,直接寫就的戲曲也好,排演了可以就近盡快在廟會上表演,看看民眾反應。


    *


    說完正事?,高朝溪也再次翻起?了這本新穎文學。


    看著裏麵的‘信素’‘潮熱’‘生子’……又抬眼看了看薑離,睫毛忽閃忽閃的。


    薑離知道她想問什麽:您那邊的小說,這麽天馬行空嗎?


    其實,也隻因高朝溪所?處的是?明前期,才會對這些設定?詫異,要是?此時是?明中晚期,她就會知道,這根本不算什麽——


    說是?用?了abo文學的設定?,也不完全是?。畢竟,若論男人生子文學,華夏的小說家們可早就寫過了。


    起?碼就薑離所?知,著名的大手馮夢龍的《情史》裏就寫過——一位俞姓官員因為?隻好男風,但?又想要孩子,所?以特?意寫信給?玉皇大帝,求神仙讓天下男人可以從後庭生孩子,便不再用?女?子。[1]


    薑離第一次看到這篇文就在想:如果這位俞大夫真的能?向玉帝禱告成功,不知普天下多少女?子要謝他!


    據說這位俞大夫的原型還是?馮夢龍的同鄉。


    估計老鄉內心?要崩:謝謝你阿馮,有的人活著,但?已經死了。


    當然,除了男人生子文學,明代小說裏還不乏有強製愛、ntr、性轉、人與動物負距離接觸等等會被審核屏蔽的情節。


    那叫一個放飛,有的故事?讓薑離這種自以為?閱盡千帆的現代人看起?來,都一個愣一個愣的。


    而且因為?古之小說很多篇幅不長,精悍短小,其中轉折之快,讓人讀起?來,甚至有種飆車過程中急轉彎被甩出去的感覺……


    可見並不是?古代人保守,而是?很多現代人覺得古代人保守。


    實則老祖宗們的文學都非常炸裂新奇。


    隻是?這會子都還沒有冒頭罷了。


    薑離放下了手裏的書:“如今有新簽的文人了嗎?”雖然從宮中選出幾位小說家,但?還是?太少了。


    高朝溪笑道:“陛下別急,印的傳單都隨著書一並送出去了,咱們就做薑太公吧。”


    哪怕是?京城,百姓的識字率也不高,何況是?女?子。


    她們也不可能?派人滿大街去遊蕩,抓住個女?子就問人家寫不寫小說。於是?璚英便與她商議,將目標群體對準會買小說看的婦人吧。


    每逢廟會,婦人們也都會出來逛,但?會逛進?書坊的是?少數,不是?給?孩子買書,而是?自己來選書的又是?少數中的少數。


    璚英已經吩咐了書坊每一個當值的夥計,每遇到這種女?客,就要送出一張邀請傳單。


    **


    金魚胡同。


    胡秀兒盯著寧三娘翻過了最?後一頁,然後激動地抓著她的手:“怎麽樣!”


    寧三娘反握住她的手,兩人當即開?嘮小說劇情,投入到孩子們跑進?來說是?餓了,都隻數出銅錢來,讓婆子帶孩子出去吃。


    說到不得不告辭的時辰,胡秀兒就從袖中取出一張折疊整齊的紙。


    “你看,書坊不光賣書,也收旁人寫的書——隻要被書坊選中,哪怕刊印出來一本也賣不出去,保底也給?二兩銀子呢!何況每賣出去的一本,都給?分成。”


    “咱們看的有趣,說的也有趣,何不自己試試?”二人雖然都在家中管錢,但?錢財所?有除了個人嫁妝,就是?丈夫俸祿,多少銀錢對方也都是?有數的。


    胡秀兒把紙張塞到寧三娘手裏:“誰還嫌銀子多了咬手呢?反正我是?想手頭有些活泛的私房銀子。”


    “咱們試試如何?”


    第45章 私人訂製


    十月十五日。


    紫禁城。


    今日是下元節。


    與?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相比,下元總是少了那麽幾分存在感。


    但在宮中,下元亦是祭祀先祖的大節。


    禮部純屬是硬著頭皮來請皇帝去祭拜祖先。畢竟七月十五中元大祭之後的巨大陰影,還籠罩在頭頂……


    這次皇帝倒是好請,從?善如流就同意了。


    薑離:反正也是見一麵少一麵了。


    而且,正好去看看光祿寺的貢品,此番備的怎麽樣。


    奉先殿內,薑離持香,眼睛卻落在貢品上。隻見除了常見的羊鵝、雞鴨,鮮果等祭祀物,還有些?油炸影糕,油炸湯圓,油炸豆腐等物。


    原是下元節在秋收後,為體現今年風調雨順,所?以貢品裏會多米麵之物,至於這?供油炸物,從?前倒是民間的習俗。


    畢竟百姓之家?吃油不寬裕。於是在祭祀祖先時,加上些?炸物顯得日子過的比從?前好。


    而太祖正是來自民間:朕和?前幾代祖先也過過吃不上炸糕的苦日子哇,便在宮中的下元節祭祀上,也多加了這?些?貢品。


    而薑離見到這?些?累累的炸物,要不是手?裏拿著香幾乎都要雙手?一拍:就覺得自己忘了點什麽。忘記把金拱門版炸雞送來讓曆代先帝們嚐嚐了。


    她之前借用了不少‘祖製’,就憑這?點,怎麽不得給?先帝們表示下心意。


    祭祀過後,見皇帝揮揮衣袖上了車駕,沒有‘眾卿咱們上個朝,朕有個新想法’的舉動,朝臣們俱是鬆了口氣。


    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又下意識看向郕王殿下。


    然?而郕王卻也道,今日無逸殿常朝且免。有軍國要事需回?稟者,便先承報兵部,急事由於尚書從?權裁處即可。


    之後,他便往乾清宮去麵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安分守己當昏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顧四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顧四木並收藏安分守己當昏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