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當薑聖傳道受業的時候,他就仿佛是滿天仙佛的化身,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但一旦薑聖脫離這個狀態,變回普通的凡人,那麽他身上固然少了些對世俗金錢、美人、地位的貪念,但他自身的人性,卻從未泯滅。”
道衍的目光看是變得有些複雜,他眺望著詔獄的方向。
“為師一直在關注著薑聖。”
“他的身上有少年衝動,也有旅人的疲憊,有一股難得的同理心,也有躺平了接受擺布的無奈。”
道衍站起身來,慧空認真地看著他。
“這世間,不缺一個做事的薑聖,缺的是一個能發揮他最大的特點,將他的思維傳播至天下四海的薑聖。”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薑聖想要名比昆侖,為師給他便是,正好張宇初提議以仙人之名降下化肥仙丹。”
“仙人之名,絲毫不遜。”
“而隻有這樣,把薑聖先架到了這個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他才有資格、有動力,去做他應該做的事。”
“否則,薑聖若隻是世人眼裏的一介凡人,他做的那些事情,無論是哪件,都會被口誅筆伐到根本不可能開始。”
安靜地聽完,慧空明白了師父道衍的意思。
在道衍所看來,薑星火身上的‘仙’和‘人’的屬性,區分的極其明顯,當薑星火處於講課狀態時,那就是真正的仙人之姿;而當薑星火回歸正常時,他身上的人性也很容易理解.就像是一個“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了許久的少年旅人。
離家太久、太遠,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惦念著家鄉,一邊回憶起過去的經曆,卻還要麵對當下艱辛的旅程。
他不會在意旅途中所遇到的寶物,那些他都帶不走,他會跟同伴一本正經的吹牛,也會在麵對危險時思考自己怎麽死的體麵一些,同樣,也會在路上遇到苦命人時,給予同情的幫助或許他在過去的旅程中,也曾淪落至此。
而麵對一個一心想要回家的少年旅人,用什麽辦法,才能將其留下呢?
在他的師父來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礙於崇高的名分,不得不暫時留下來,而不是給予他常人眼中的權位。
這個世界不缺想要獲得權位的人,也不缺能去做事的人。
這個世界,缺一個能指引他們走向正確的未來的人。
畢竟,每一個心中熱血依舊沒有冷卻的理想主義者,所需要的,根本不是金錢美人權位這些東西,他需要的,是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人生七十古來稀。”
“為師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年,還是十幾年。”
“這世間的欲念,為師並不留戀。”
“在幾個月前,為師便覺得親手施展完了扶龍術,此生已經了無遺憾了。”
“可現在為師卻希望,還能再活些年歲,將為師新的理想,鋪好路,開好頭。”
道衍手掐念珠,背對著慧空悠然說道。
以前道衍心中的理想,就是拋家舍業幹造反證明自己的“扶龍術”。
而現在的道衍,心中的理想就是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親手塑造未來,把大明引導向那個“大同社會。”
他要施展
——屠龍術!
是的,這就是為什麽道衍不發瘋了,反而開始正常地處置公務。
因為道衍經過漫長的思考,終於意識到了,他在此生注定無法看到類似於“大同社會”的那個黎明的出現。
但是不要緊,不需要為此而沮喪,因為他的人生,從聽薑星火講那節課開始,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同社會”並非是憑空出現的,而是製造力進步和曆史演進的結果。
正如鳳凰涅盤一般,新的社會總是從舊的社會的軀體上誕生。
而道衍賦予自己的曆史使命,便是促進位造力的進步,提前將構成下一個新社會的階層孵化出來,換句話說,他也就提前促使“大同世界”產生了必要的階層基礎。
而這個階層基礎,就是商人。
因此,道衍必須全力以赴地推動下西洋和海外殖民、貿易一事。
在道衍的判斷裏,大明如果繼續按照老路下去,那麽按照他對大明的理解,以農耕社會的強大慣性,恐怕走上這條新路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有外力強製打斷了舊的道路。
到了那時候,恐怕就是薑聖所說的血染石頭城了。
故此,道衍有義務有能力也有責任,順著薑星火所指引的方向,悄然扭轉大明未來前進的道路,把舊的大明,引向一條新路。
但是要知道,下西洋的時候,文官就已經幾百個不願意了,為此,還是皇帝跟諸藩、勳貴籌的錢,才讓第一次下西洋所必須的造艦計劃開始啟動。
而如果想要征伐日本,想要擴大對海外的貿易和殖民,這點經費,是根本不夠的。
至於所謂的日本存在金山銀山,文官根本不會相信這個理由。
所以,如果想要讓文官們同意憑空支出這麽一大筆錢,也是培養新階層所必須的啟動資金,道衍就要謀劃一個局,一個看起來荒唐可笑,卻能讓所有文官不知不覺間跳進去還要感激他的局。
“權謀之道,薑聖懂得還太少。”
“今日,為師便先為薑聖探路。”
道衍決心已定,又吩咐了慧空幾句,慧空方才悄然離去。
而緊接著,便是另一位意料之中的人前來匯報。
金幼孜一身綠袍,戴著官帽,施施然地拾階而上。
“如何?”
道衍也不擺架子,撚著手中的珠串,笑盈盈地問道。
看著道衍猶如病虎盯食一般的笑容,金幼孜連聲道:“一切順利,一切順利。”
“得知了夏尚書提議大明國債的‘真相’,百官是什麽反應?”
金幼孜戲謔笑道:“看起來都挺羞愧,但估計這幫老狐狸都是裝的。”
“擺個樣子罷了。”
道衍不以為然地說道:“滿朝文官,應該早晨沒少對夏原吉口誅筆伐吧?”
“那是當然。”金幼孜點點頭。
“你覺得他們都是出於什麽動機?”道衍的話語,帶了幾分考校的意味。
金幼孜略微思忖,便說道:“有一些人確實跟夏尚書不對付藉機發難,但這部分人隻是極少數,還有一些是隨風倒的牆頭草,看自己的上司、師長開口了,也跟著斥責兩句裝裝樣子。”
“那你說。”道衍轉動手中念珠,“那些個侍郎、尚書,以他們的地位為什麽要開口呢?他們既然不是隨風倒的牆頭草,也跟夏尚書沒有仇怨,更談不上什麽利益爭端.最重要的是,如果真說扣一個月俸祿‘大明國債’影響到誰,也絕對影響不到他們,這些大官哪個不是家財萬貫?扣一個月俸祿,又餓不死,反倒是那些小官真的有揭不開鍋的。”
“指桑罵槐。”
金幼孜直白且幹脆。
“明著是罵夏尚書,都是罵給陛下聽得,一個個說的不都是夏尚書蒙蔽聖上、辜負聖恩?”
“但是。”金幼孜的麵色終於有些疑惑了起來,“道衍大師,有一事我確實不明,還請大師賜教。”
“且說來。”
大風卷過,山崗上道衍的黑色袈裟獵獵而動。
“扣百官一個月俸祿,來認購大明國債,這件事做的,從表麵上看來,就是蠢得離譜。”
金幼孜無奈說道:“您不會不知道,朝廷的規矩.即便是國家再艱難,也不能對官員的俸祿開刀。”
見道衍不說話,金幼孜複又繼續說道。
“而且,即便是想起一個表率作用,也不能一個月俸祿都扣了啊,有的小官難道逼著他餓死不成?”
道衍耐心地聽完了金幼孜的話語,然後說道。
“就是要他們覺得,自己差點被餓死。”
金幼孜一時驚愕。
“沒這個道理。”金幼孜懇切言道,“便是認購的多的官員,給發點不值錢的榮譽,都比這般趕盡殺絕強得多。”
道衍看著對方,眼神分外冷峻。
“之前老衲讓你轉告夏尚書的那八個字,再複述一遍。”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金幼孜說道。
道衍微微頷首,問道:“你是怎麽理解的?”
“便是明麵上用‘大明國債’來壓文武百官,實際上是要接著這股風,把事情引導到‘化肥仙丹’上麵。”
“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道衍搖了搖頭,淡然說道:“你猜測的不假,老衲的布局裏,確實有這個意思,但最重要的卻是另一層意思。”
“道衍大師請說來,下官洗耳恭聽。”
“官員們大多出身士紳階層,本性便是如此,眼前事都顧不過來,沒人會在意身後百年甚至數百年的事情,所以他們對夏尚書也隻是裝作愧疚,對於化肥仙丹真正對抗小冰河期的目的,也會是漠不關心。”
“他們關心的隻有一件事,他們自己的利益。”
“士紳階層賴以維持的,無非就是耕與讀。”
“化肥仙丹,對他們最大的利益,就是能提高他們糧食的畝產量!”
道衍一語道破天機。
金幼孜點點頭,雖然說得直白了些,但事實確實如此,他說道:“百官或許不會相信這真的是仙人所賜,一開始也可能會質疑是否有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自然會發現化肥仙丹的價值,繼而轉變態度。”
金幼孜的推測,自然沒錯,而道衍接下來的話語,卻讓他更加吃驚。
“所謂化肥仙丹,成本並沒有想象的那麽高,之所以要讓它成為陛下口中的‘仙丹’,便是因為文武百官並不知道這些,下意識地就會以為,能讓畝產量翻倍的仙丹定然價值不菲.老衲便是要利用百官這種心理,讓他們真正地意識到,自己所獲得的好處。”
“好處?”金幼孜蹙眉。
道衍笑嗬嗬地說道:“這些大明國債,之所以要用京師文武百官的俸祿來扣除,其目的就在於,這些國債,其實是用於建立第一批化肥仙丹煉製工坊的,而京師文武百官,都將因此擁有這間工坊的一部分收益。”
“什麽?!”
金幼孜不可置信地睜大了眼眸。
“這豈不是,白送了文武百官一個天大的好處?要知道,化肥仙丹一開始賣的肯定是比較昂貴的,這不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正是因為一本萬利,才要施恩廣泛。”
道衍的笑容愈發讓人看不懂:“你雖然是陛下近臣,可也是百官中的一員,經曆了這個過程,你的心理會產生什麽樣的變化?”
“但一旦薑聖脫離這個狀態,變回普通的凡人,那麽他身上固然少了些對世俗金錢、美人、地位的貪念,但他自身的人性,卻從未泯滅。”
道衍的目光看是變得有些複雜,他眺望著詔獄的方向。
“為師一直在關注著薑聖。”
“他的身上有少年衝動,也有旅人的疲憊,有一股難得的同理心,也有躺平了接受擺布的無奈。”
道衍站起身來,慧空認真地看著他。
“這世間,不缺一個做事的薑聖,缺的是一個能發揮他最大的特點,將他的思維傳播至天下四海的薑聖。”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薑聖想要名比昆侖,為師給他便是,正好張宇初提議以仙人之名降下化肥仙丹。”
“仙人之名,絲毫不遜。”
“而隻有這樣,把薑聖先架到了這個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他才有資格、有動力,去做他應該做的事。”
“否則,薑聖若隻是世人眼裏的一介凡人,他做的那些事情,無論是哪件,都會被口誅筆伐到根本不可能開始。”
安靜地聽完,慧空明白了師父道衍的意思。
在道衍所看來,薑星火身上的‘仙’和‘人’的屬性,區分的極其明顯,當薑星火處於講課狀態時,那就是真正的仙人之姿;而當薑星火回歸正常時,他身上的人性也很容易理解.就像是一個“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了許久的少年旅人。
離家太久、太遠,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惦念著家鄉,一邊回憶起過去的經曆,卻還要麵對當下艱辛的旅程。
他不會在意旅途中所遇到的寶物,那些他都帶不走,他會跟同伴一本正經的吹牛,也會在麵對危險時思考自己怎麽死的體麵一些,同樣,也會在路上遇到苦命人時,給予同情的幫助或許他在過去的旅程中,也曾淪落至此。
而麵對一個一心想要回家的少年旅人,用什麽辦法,才能將其留下呢?
在他的師父來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礙於崇高的名分,不得不暫時留下來,而不是給予他常人眼中的權位。
這個世界不缺想要獲得權位的人,也不缺能去做事的人。
這個世界,缺一個能指引他們走向正確的未來的人。
畢竟,每一個心中熱血依舊沒有冷卻的理想主義者,所需要的,根本不是金錢美人權位這些東西,他需要的,是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人生七十古來稀。”
“為師不知道還能再活幾年,還是十幾年。”
“這世間的欲念,為師並不留戀。”
“在幾個月前,為師便覺得親手施展完了扶龍術,此生已經了無遺憾了。”
“可現在為師卻希望,還能再活些年歲,將為師新的理想,鋪好路,開好頭。”
道衍手掐念珠,背對著慧空悠然說道。
以前道衍心中的理想,就是拋家舍業幹造反證明自己的“扶龍術”。
而現在的道衍,心中的理想就是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親手塑造未來,把大明引導向那個“大同社會。”
他要施展
——屠龍術!
是的,這就是為什麽道衍不發瘋了,反而開始正常地處置公務。
因為道衍經過漫長的思考,終於意識到了,他在此生注定無法看到類似於“大同社會”的那個黎明的出現。
但是不要緊,不需要為此而沮喪,因為他的人生,從聽薑星火講那節課開始,就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同社會”並非是憑空出現的,而是製造力進步和曆史演進的結果。
正如鳳凰涅盤一般,新的社會總是從舊的社會的軀體上誕生。
而道衍賦予自己的曆史使命,便是促進位造力的進步,提前將構成下一個新社會的階層孵化出來,換句話說,他也就提前促使“大同世界”產生了必要的階層基礎。
而這個階層基礎,就是商人。
因此,道衍必須全力以赴地推動下西洋和海外殖民、貿易一事。
在道衍的判斷裏,大明如果繼續按照老路下去,那麽按照他對大明的理解,以農耕社會的強大慣性,恐怕走上這條新路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有外力強製打斷了舊的道路。
到了那時候,恐怕就是薑聖所說的血染石頭城了。
故此,道衍有義務有能力也有責任,順著薑星火所指引的方向,悄然扭轉大明未來前進的道路,把舊的大明,引向一條新路。
但是要知道,下西洋的時候,文官就已經幾百個不願意了,為此,還是皇帝跟諸藩、勳貴籌的錢,才讓第一次下西洋所必須的造艦計劃開始啟動。
而如果想要征伐日本,想要擴大對海外的貿易和殖民,這點經費,是根本不夠的。
至於所謂的日本存在金山銀山,文官根本不會相信這個理由。
所以,如果想要讓文官們同意憑空支出這麽一大筆錢,也是培養新階層所必須的啟動資金,道衍就要謀劃一個局,一個看起來荒唐可笑,卻能讓所有文官不知不覺間跳進去還要感激他的局。
“權謀之道,薑聖懂得還太少。”
“今日,為師便先為薑聖探路。”
道衍決心已定,又吩咐了慧空幾句,慧空方才悄然離去。
而緊接著,便是另一位意料之中的人前來匯報。
金幼孜一身綠袍,戴著官帽,施施然地拾階而上。
“如何?”
道衍也不擺架子,撚著手中的珠串,笑盈盈地問道。
看著道衍猶如病虎盯食一般的笑容,金幼孜連聲道:“一切順利,一切順利。”
“得知了夏尚書提議大明國債的‘真相’,百官是什麽反應?”
金幼孜戲謔笑道:“看起來都挺羞愧,但估計這幫老狐狸都是裝的。”
“擺個樣子罷了。”
道衍不以為然地說道:“滿朝文官,應該早晨沒少對夏原吉口誅筆伐吧?”
“那是當然。”金幼孜點點頭。
“你覺得他們都是出於什麽動機?”道衍的話語,帶了幾分考校的意味。
金幼孜略微思忖,便說道:“有一些人確實跟夏尚書不對付藉機發難,但這部分人隻是極少數,還有一些是隨風倒的牆頭草,看自己的上司、師長開口了,也跟著斥責兩句裝裝樣子。”
“那你說。”道衍轉動手中念珠,“那些個侍郎、尚書,以他們的地位為什麽要開口呢?他們既然不是隨風倒的牆頭草,也跟夏尚書沒有仇怨,更談不上什麽利益爭端.最重要的是,如果真說扣一個月俸祿‘大明國債’影響到誰,也絕對影響不到他們,這些大官哪個不是家財萬貫?扣一個月俸祿,又餓不死,反倒是那些小官真的有揭不開鍋的。”
“指桑罵槐。”
金幼孜直白且幹脆。
“明著是罵夏尚書,都是罵給陛下聽得,一個個說的不都是夏尚書蒙蔽聖上、辜負聖恩?”
“但是。”金幼孜的麵色終於有些疑惑了起來,“道衍大師,有一事我確實不明,還請大師賜教。”
“且說來。”
大風卷過,山崗上道衍的黑色袈裟獵獵而動。
“扣百官一個月俸祿,來認購大明國債,這件事做的,從表麵上看來,就是蠢得離譜。”
金幼孜無奈說道:“您不會不知道,朝廷的規矩.即便是國家再艱難,也不能對官員的俸祿開刀。”
見道衍不說話,金幼孜複又繼續說道。
“而且,即便是想起一個表率作用,也不能一個月俸祿都扣了啊,有的小官難道逼著他餓死不成?”
道衍耐心地聽完了金幼孜的話語,然後說道。
“就是要他們覺得,自己差點被餓死。”
金幼孜一時驚愕。
“沒這個道理。”金幼孜懇切言道,“便是認購的多的官員,給發點不值錢的榮譽,都比這般趕盡殺絕強得多。”
道衍看著對方,眼神分外冷峻。
“之前老衲讓你轉告夏尚書的那八個字,再複述一遍。”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金幼孜說道。
道衍微微頷首,問道:“你是怎麽理解的?”
“便是明麵上用‘大明國債’來壓文武百官,實際上是要接著這股風,把事情引導到‘化肥仙丹’上麵。”
“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道衍搖了搖頭,淡然說道:“你猜測的不假,老衲的布局裏,確實有這個意思,但最重要的卻是另一層意思。”
“道衍大師請說來,下官洗耳恭聽。”
“官員們大多出身士紳階層,本性便是如此,眼前事都顧不過來,沒人會在意身後百年甚至數百年的事情,所以他們對夏尚書也隻是裝作愧疚,對於化肥仙丹真正對抗小冰河期的目的,也會是漠不關心。”
“他們關心的隻有一件事,他們自己的利益。”
“士紳階層賴以維持的,無非就是耕與讀。”
“化肥仙丹,對他們最大的利益,就是能提高他們糧食的畝產量!”
道衍一語道破天機。
金幼孜點點頭,雖然說得直白了些,但事實確實如此,他說道:“百官或許不會相信這真的是仙人所賜,一開始也可能會質疑是否有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自然會發現化肥仙丹的價值,繼而轉變態度。”
金幼孜的推測,自然沒錯,而道衍接下來的話語,卻讓他更加吃驚。
“所謂化肥仙丹,成本並沒有想象的那麽高,之所以要讓它成為陛下口中的‘仙丹’,便是因為文武百官並不知道這些,下意識地就會以為,能讓畝產量翻倍的仙丹定然價值不菲.老衲便是要利用百官這種心理,讓他們真正地意識到,自己所獲得的好處。”
“好處?”金幼孜蹙眉。
道衍笑嗬嗬地說道:“這些大明國債,之所以要用京師文武百官的俸祿來扣除,其目的就在於,這些國債,其實是用於建立第一批化肥仙丹煉製工坊的,而京師文武百官,都將因此擁有這間工坊的一部分收益。”
“什麽?!”
金幼孜不可置信地睜大了眼眸。
“這豈不是,白送了文武百官一個天大的好處?要知道,化肥仙丹一開始賣的肯定是比較昂貴的,這不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正是因為一本萬利,才要施恩廣泛。”
道衍的笑容愈發讓人看不懂:“你雖然是陛下近臣,可也是百官中的一員,經曆了這個過程,你的心理會產生什麽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