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方對弈,比雙方對弈,考慮的東西要更多。”


    “而最大的一個變數就是。”


    “——贏者通吃!”


    薑星火停了停,複又問道:“能理解什麽是存量博弈的贏者通吃嗎?”


    “字麵意思能理解,但是放在這個裏麵,理解不了。”


    朱高煦思考了片刻,放棄了思考,問道。


    “薑先生,我還是有些難以理解朝廷、地方、百姓,這三者的收稅和博弈之間的關係。”


    正如朱高煦所期待的那樣。


    薑先生總是有辦法的。


    似乎薑先生天生就擅長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把深奧的事情通俗化。


    “沒關係。”


    薑星火開口道:“我給你舉個例子,伱思索一下,就明白什麽叫做存量博弈裏的贏者通吃了。”


    話音落下。


    學生們拭目以待。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五個【武力相同】的倭寇,在朝鮮的全羅道海岸邊打劫成功,獲得了一箱元朝征東行省時期遺留的八思巴文銀幣。”


    “等他們回到對馬島分贓時,發現這一箱八思巴文銀幣恰好有100枚,他們決定分贓完畢後,分道揚鑣各自返回日本。”


    “由於這五個倭寇,都是【絕對理性】的人,隻看重自己的利益,且頭腦精明無比,所以他們不打算接受五個人平分,每人獲得20枚八思巴文銀幣的方案。”


    “五個倭寇決定通過製定規則,輪流提出方案,來瓜分這100枚八思巴文銀幣。”


    “這五個【絕對理性】的倭寇,都相信通過在規則範圍內的博弈,自己將獲取比其他人更多的利益。”


    “所以,他們製定的規則如下。”


    “五個倭寇,決定通過公平抽簽,來排出甲、乙、丙、丁、戊,共從前到後的五個序號。”


    “然後按照該順序,依次提出瓜分這100枚八思巴文銀幣的分配方案。”


    “每一個倭寇的方案,都需要共同舉手表決,隻有得到半數或以上(≥50%)的舉手數,才能通過。”


    “也就是說,5個人裏,需要3個人同意;4個人裏,需要2個人同意;3個人裏,需要2個人同意;2個人裏,需要1個人同意。”


    朱高煦忽然出聲:“等等。”


    “怎麽了?”


    “不應該一直都是五個倭寇嗎?”


    薑星火的笑容有些古怪,他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不,這五個【絕對理性】的倭寇為了防止有人耍賴,他們約定好,每一個按順序提出瓜分銀幣方案的倭寇,都需要將身上的所有武器在眾人監督下拋擲到不遠處,方能開始提議。”


    “如果某個倭寇提出的瓜分銀幣方案不被其他倭寇所接受,那麽,手無寸鐵的他將被同伴所殺死.至於最後一名編號為‘戊’的倭寇,他則倒黴地被提前解除了武器,這也是規則的一部分。”


    朱高煦思來想去,還是沒有明白這些奇怪規則的含義。


    但幾個較為聰明的人,則已經猜透了。


    “繼續說下去?”


    “繼續。”


    “也就是說,甲提方案,眾人不同意的話甲就要被殺死,其餘以此類推。”


    薑星火手中的八思巴文銀幣拋擲在了空中,劃過一條弧線,又落回他的手心。


    薑星火問道:“如果此時,你們就扮演了序號為‘甲’,需要第一個提出如何瓜分這100枚八思巴文銀幣方案的倭寇,請問,你該給自己分配多少枚銀幣,才能讓自己活下去?”


    沒等倆人開始思考,薑星火用另一隻手蓋住了銀幣,冷聲道。


    “這個‘倭寇分銀’的例子,很好地闡釋了什麽叫做‘存量博弈中的贏者通吃’,如果你能猜到答案,那麽你將理解,為什麽稅收隻能且必須僅有一個最大的贏家,如果這個贏家保持不了自己的地位,那麽他將.死無葬身之地。”


    ——————


    密室中。


    兩位尚書陷入了思考。


    皇帝不打算思考,因為他知道自己大概率想不明白。


    道衍也不打算思考,因為他在薑星火說話的時候就已經想明白了。


    蹇義思量片刻後說道:“是不是應該給自己少分一點,如果給自己分的少了,留給別的倭寇的八思巴文銀幣多,想來就不會被殺死了吧?”


    顯然,作為主管人事的吏部尚書,蹇義還在用那套‘中庸’的和稀泥方式,來理解這個命題。


    兵部尚書、忠誠伯茹瑺搖了搖頭。


    嗯,正如他的封號一樣,茹瑺這人,突出的就是一個忠誠。


    這個忠誠,不僅僅是朱棣忠誠,更是對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忠誠。


    茹瑺這位老資曆重臣,洪武二十三年的時候就代理兵部尚書了,又在吏部尚書、河南布政使、兵部尚書的任上來回打轉,還參與過南北軍的談判。


    當然了,這種能在洪武朝好端端活下來的重臣,光有忠誠顯然是不夠的,茹瑺還有足夠的理智。


    茹瑺分析道:“這個‘倭寇分銀’的例子,已經假設了這五個倭寇都是【絕對理性】的,都隻考慮自己的利益.那麽這種人,如果有可能,是一個銀幣都不會給對方留的。”


    “所以,我覺得不管甲怎麽提方案,都會被後麵的倭寇聯手否決。”


    “原因也很簡單,隻需要否決掉甲,那麽分銀幣的倭寇,就少了一個。”


    蹇義反問道:“那難道每一個靠後的倭寇,都要否決掉靠前的倭寇?那豈不是意味著最後一個倭寇就.不對,最後一個倭寇,為什麽要被特意解除掉了武裝呢?”


    蹇義和茹瑺陷入了沉思。


    道衍的三角眼邊緣,已經浮起了魚尾紋。


    兩位尚書,還是不夠理性啊。


    ——————


    朱高煦撓了撓自己的大胡子,提出了分配方案。


    “俺給自己留19枚銀幣,是不是就行了?”


    薑星火不可置否地問道:“說說你的理由?”


    “薑先生您想啊。”朱高煦思忖後說道,“本來,一個倭寇合該分20枚八思巴文銀幣,這樣俺吃點虧,少分1枚八思巴文銀幣,就跟那‘二桃殺三士’似地,把這1枚八思巴文銀幣留給後邊的四個倭寇去爭搶,這樣俺又拿到銀幣了,雖然少了點,但是命保住了啊!”


    “保不住的。”


    夏原吉忽然出聲道。


    “為何?”


    朱高煦難以理解,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吃虧了好不好?難道還不知足嗎?


    “首先,沒人規定五個倭寇要平分100枚八思巴文銀幣;其次,就算是按照基本均等平分的方法,否決甲的方案,把甲幹掉,每個人分的不就更多了?”


    朱高煦擰緊了眉頭,他的cpu已經在冒煙的邊緣了。


    夏原吉顯然比這些人更聰明一些,也有可能是聯想到了那句‘贏者通吃’。


    夏原吉說道:“或許,我應該更貪婪一些,分配給自己99枚八思巴文銀幣,留下1枚八思巴文銀幣,給剩下的四名倭寇去爭搶。”


    薑星火搖了搖頭。


    “你太貪心了。”


    薑星火剛剛蓋著的雙手,“啪”地一拍。


    變戲法似地,手心裏的八思巴文銀幣從一枚變成了兩枚。


    “正確的答案是,留下2枚八思巴文銀幣,你自己獨吞98枚八思巴文銀幣。”


    “而作為最先提出方案的倭寇‘甲’,在這個由【絕對理性】且【武力相同】的五方進行的存量博弈裏,隻有這樣,你才能活下來,並且拿到最多的利益。”


    此言一出,朱高煦感覺自己的腦袋已經變成了一團漿糊。


    朱高煦費解問道:“為什麽?這個答案不合理啊,我給自己留19枚銀幣,剩下的倭寇要殺我;我給自己留98枚銀幣,反而大家都同意,我滿載而歸。”


    “這不可能啊!”


    薑星火轉頭問道:“秋先生懂了嗎?”


    夏原吉若有所思,隻說道:“感覺快懂了,但還是差一點,悟不透。”


    “不妨說說。”


    “為什麽是留2枚八思巴文銀幣,而不是留1枚?”


    薑星火輕描淡寫道:“因為之前的規則已經規定了,每一個倭寇的方案,都需要共同舉手表決,隻有得到半數或以上(≥50%)的舉手數,才能通過。”


    夏原吉在心裏又默默地過了一遍規則,推導了一遍。


    5個人裏,需要3個人同意;4個人裏,需要2個人同意;3個人裏,需要2個人同意;2個人裏,需要1個人同意。


    “我明白了!”


    夏原吉恍然大悟,說道:“在五個倭寇【絕對理性】的前提下,確實甲需要分2枚八思巴文銀幣給其他倭寇,才能活下來。”


    夏原吉的神情變得有些亢奮,他似乎聯想到了什麽。


    “所以說,稅收的道理也是如此?”


    “對。”薑星火點頭。


    “你們到底在說什麽?能不能講講為什麽甲可以給自己留98枚八思巴文銀幣?”朱高煦急得不行。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先別急。”


    薑星火安撫道:“現在我就來告訴你,為什麽倭寇甲可以給自己留下多達98枚八思巴文銀幣的絕大多數利益為什麽叫做——贏者通吃!”


    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