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當今日薑星火說出“血酬是對暴力的報酬,血酬的價值取決於拚爭目標的價值”這些令他感覺振聾發聵的話語時,對於朱棣這個大軍頭才覺得聽得非常舒適。


    朱棣內心想道:“僅僅用了幾句話,就道破了這裏麵的東西,不論是兵是匪,任何一個暴力組織的暴力爭奪,報酬都可以用‘血酬’來概括,這個詞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


    “薑星火,不愧是薑星火.說出來的話語,真是直指人心、洞徹本質,朕打了這麽多年仗,帶領天下最強的暴力組織,卻也說不出這般精髓的話語。”


    且不說朱棣這邊內心如何感慨,薑星火卻是繼續說道。


    “血酬定律有三個特征:


    第一,血酬就是以生命為代價從事暴力掠奪的收益。


    第二,當血酬大於成本時,暴力爭奪發生。


    第三,暴力爭奪不創造財富。”


    “那麽你們覺得,符合血酬定律的管理組織類型,都有哪些?”


    ——————


    密室內,朱高熾卻始終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種不對勁,就跟他二弟朱高煦剛剛所說的那樣。


    以前薑先生,是不會這麽講課的,或者說,不會用這麽偏激的觀點。


    國家,固然是因為暴力組織對田地、人口等等資源的爭奪而產生的,但朱高煦認為,國家建立和維係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供養官軍這個暴力組織,給官軍支付血酬。


    否則,也就太過於狹隘了。


    畢竟如此龐大的國家,不僅是軍事驅動的相反,在和平年代,官軍和軍事貴族們對於國家的影響力,是與日俱減的,隻有亂世才會用武夫。


    而在和平年代,以文官為主導的國家,更注重在廟堂、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麵的建樹。


    因此,如果單純地用支付官軍的血酬來解釋國家管理,朱高熾認為是比較片麵的。


    但朱高熾想來,薑星火應該還是有其深意的。


    因此,朱高熾對夏原吉和道衍兩人張口欲言,最後卻又咽了回去。


    現在質疑地莽撞了,待會兒被打臉,麵子上可有些不太過得去。


    再怎麽說,經過這麽久的聽課,朱高熾也曉得不能輕易質疑薑先生的道理,畢竟薑先生如果排除無法驗證的事情,幾乎是從未出過錯的。


    此時的道衍,則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不過,道衍的心思,卻不完全地停留在這節課《國家管理學》和“血酬定律”的上麵。


    對於薑星火的觀點忽然變得有些偏激起來,道衍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了,以薑聖的智慧,此時或許猜到了朱高煦或是鄭和或是其他人的身份,甚至朱棣的身份,也有可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所以,薑聖才會對症下藥、投其所好,給朱棣這個大軍頭灌輸一下他最愛聽的,以軍事組織觀點出發的治國策略。


    道衍認為,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道衍更加關注地,其實是另外幾件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


    那便是薑星火出獄後,自己該如何與其表明心跡?或者說現在自己已經能確定薑聖的誌向,可究竟要怎麽做,做到哪一步,道衍還不能完全摸透薑星火的心思,而這一點無疑是很重要的。


    其次,則是朱棣心意已決,打算把爭儲爭得腦漿子都打出來的兩個皇子分開。然後設定一個年限,讓他們以發展治理地方的能力,作為爭儲的考核標準,中間會有一個加權係數作平衡,這個加權係數,夏原吉已經算的差不多了。


    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


    !】


    事實上,道衍已經從朱棣那裏得到了風聲,朱棣打算並設南北直隸,也就是現在的直隸改為南直隸,而“靖難老區”,即包括北平府、永平府(薊州到山海關一帶)、保定府,以及後來控製的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設置為北直隸,也就是薑星火前世的京津冀區域。


    兩個皇子,一個留在南直隸,一個去條件比較艱苦的北直隸“靖難老區”。


    而薑星火何去何從,也是道衍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甚至可說,是放在第一位需要考慮的問題。


    畢竟,無論是推廣新思維還是點化新的製造力,都需要有一塊試驗田,而南直隸和北直隸,不管哪一塊作為試驗田,都是各有優劣的,沒有哪個地方,就半點好處都無.相反,在道衍看來甚至南北直隸的優勢和劣勢是均等的。


    在南直隸,優勢便是南直隸商業發達,物質地基好,便如南宋一般,很容易通過下西洋帶來的海上貿易催生出大規模的、用於對外出口的產業的手工工場(非工廠),譬如絲綢、陶瓷、茶磚等等。


    劣勢則是南直隸同樣也是江南士紳階層的基本盤,這些以田地作為“耕讀傳家”的本錢的讀書人,不說非常厭惡商業貿易吧,也可以說是對任何破壞傳統秩序的更化深惡痛絕。


    而且士紳階層在輿論話語權、基層控製權等方麵,更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想要從南直隸開始更化,麵對的方方麵麵的阻力,會非常非常的大。


    在北直隸,劣勢便是北方本就人口稀少,如今飽經戰亂,更是人少地多經濟基本接近崩潰,很難輕易發展出新的製造力萌芽畢竟連農業製造力都沒飽和,何談進入下一個階段?


    優勢則是都是“靖難老區”,經過了四年的靖難戰爭洗禮,從官府組織到民間村落,已經完成了徹底的軍事化轉型,包括人力物力在內的一切資源,都是統一調度為戰爭服務的,這也意味著北直隸的組織度極高,麵對的阻力極低。


    如今戰爭剛剛結束,還沒有恢複正常狀態,因此如果想要更化,隻需要命令一下,就能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從上到下的阻力都很少。


    當然,前提是如果能排除來自燕軍內部文官體係,也就是北方文官體係的阻礙的話。


    這裏便是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的人物。


    作為大皇子朱高熾最有分量的支持者,北平布政使郭資。


    如果說道衍是朱棣的“張良”,隨軍參謀金忠是朱棣的“陳平”,那麽協助朱高熾,在事實上負責燕軍行政的北平布政使,如今的北京行部尚書(行部尚書,永樂時代特殊官名,品秩同六部尚書,職掌則同於北平布政使)郭資,就是朱棣的“蕭何”了。


    燕軍轉戰四年,全賴郭資主管軍餉,未曾有斷頓饑饉之虞,將郭資比作“蕭何”,是朱棣自己說的。


    不過道衍思量薑星火出獄後,南北直隸到底哪一個作為試驗田的思緒,也僅僅是到此為止了。


    因為得到了回答的薑星火,又繼續講了下去。


    ——————


    “俺覺得,符合血酬定律的暴力組織,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官軍,一個是匪幫。”朱高煦開口說道。


    “你們怎麽想的?”


    薑星火轉頭環顧四周,看了看另外兩人。


    “我也是這麽想的。”鄭和撫髯道。


    朱棣則是點了點頭,沒有言語。


    見幾人想法相同,薑星火便說道:“為了幫助你們理解血酬定律,也是為了理解封建國家管理的兩種極端模式,即追求血酬收益的長期最大化的情況,與追求血酬收益短期最大化的情況。我會以一個曆史小故事作為例子,來說明這部分內容。”


    “這個故事,叫做鴨城風雲。”


    “血酬作為暴力組織流血拚命的回報,要麽是官軍,要麽是匪幫。而我們的故事,則是先從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劍南道鴨城附近山裏的匪幫講起,來講講,暴力組織是如何演變為追求血酬收益長期最大化的。”


    幾人都饒有興趣地聽起了這個名為“鴨城風雲”的小故事。


    顯然,時代是真的,但人名地名應該都是虛構的。


    而朱棣也對如何從一夥匪幫身上理解血酬,如何從一夥匪幫身上看到封建國家管理的影子,頗有期待。


    薑星火清了清嗓子說道。


    “鴨城附近有一夥匪幫占山為王,他們以葉子牌(起源於唐宋的早期麻將雛形遊戲)的圖案作為蒙麵,號稱‘麻匪’攔在商路上打劫,隻要是路過的,別管是誰,都免不了要走殺人越貨的流程。”


    “當然,有的時候他們的首領王麻子發善心了,也不一定殺人,而是劫掠了錢財後就讓‘麻匪’們把人放走了。”


    “久而久之,這條商路上有‘麻匪’的事情,就在商人圈子裏流傳開來了,你們猜商人會怎麽辦?”


    朱棣沉吟剎那,猜度地答道。


    “既然不管搭不搭上性命都得血本無歸,那肯定是要繞路的。”


    “燕校尉說的對!”


    薑星火看了眼這位敢在皇子麵前搶話的燕校尉,心中愈發狐疑,卻也隻能暫時按下不表。


    “所以商人們都繞路了,老百姓也不從這裏走了,‘麻匪’們開始坐吃山空,‘麻匪’們意識到,不能繼續這麽幹了,這等於是自絕財路,相當於自己殺自己父母。”


    “所以王麻子對外宣布,以後走這條路的,無論是商旅還是行人,麻匪們非但不會傷其性命、掠其財物.相反,會給予其‘麻牌’作為交保護費的憑證,隻需要出示‘麻牌’,那麽在後續的路段和岔路裏,麻匪們都不會傷其性命,更不會索要額外的財物。”


    “而‘麻牌’的售價,則是十文錢一枚,一枚起售。麻匪們在商路上設卡,根據商旅貨物價值或者行人的人頭數來繳納銅錢,換得對應數量的‘麻牌’。”


    薑星火繼續問道:“這樣一來,麵對以王麻子為首的‘麻匪’們的明碼標價賣‘麻牌’,伱們再猜猜商人們和老百姓會怎麽辦?”


    朱高煦習慣性地摸著自己的大胡子,答道:“自然是要考慮繞路時間上的得失,以及麻匪們是否講信譽的問題。”


    “還有一點。”鄭和在一旁提醒道:“繞路也可能遇到新的土匪。”


    “對啊。”朱高煦呆了呆,卻是想的不全麵了。


    朱棣若有所思地總結道:“所以商旅們和老百姓就要衡量一個問題,究竟是從麻匪們手裏買‘麻牌’劃算,還是說冒著花費更長的時間以及冒著被其他匪幫劫掠的風險去繞路劃算。”


    朱高煦看了看父皇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分析道:“應該是買‘麻牌’劃算。”


    “確實如此。”


    薑星火也點點頭,繼續說下去。


    “所以漸漸地,商旅們和老百姓發現王麻子講信譽,買了‘麻牌’確實可以安全通過,也開始逐步信任這些麻匪甚至於,有周圍村落的老百姓還會主動給麻匪們交錢買‘麻牌’,卻不是為了通行。”


    朱高煦愣了下,下意識地問道。


    “不為了通行,那是為了什麽?”


    薑星火答道:“交錢買‘麻牌’是為了讓這些不傷人性命的麻匪,來幫他們抵禦別的匪幫的洗劫,有時產生了糾紛,還會讓王麻子幫忙主持一下公道。”


    朱高煦詫異道:“這還是匪幫嗎?這不成了官軍了?”


    而朱棣的思維,顯然比他的傻兒子更加深邃,朱棣很敏銳地意識到,這時候的‘麻牌’,其實就已經成了血酬的等價物。


    賣‘麻牌’,就是麻匪們在收取血酬。


    而老百姓從懼怕到接納,甚至需要麻匪們來幫忙保衛桑梓,乃至調停矛盾,這顯然是麻匪這個暴力組織,血酬收益開始追求長期最大化的轉折點。


    因為這時候,麻匪們已經意識到,隻有從秩序的破壞者,轉變為秩序的維持者,他們才能更多更久地賣‘麻牌’,可持續性地竭澤而漁,而不是直接把池塘裏水抽幹、魚撈完。


    薑星火微微搖頭道:“不,他們還是匪幫,因為有的麻匪,就是欲壑難填的。”


    “麻匪們畢竟還不是官軍,他們做不到令行禁止,王麻子的話,麻匪們也不是完全聽從。有的時候,麻匪們會摘下自己的葉子牌頭套,換上別家匪幫的裝束來打劫明明已經交錢買了‘麻牌’的村民不巧地是,有一次做的不幹淨,還被逃出來的村民指認了出來。”


    “王麻子是個豪傑做派的,麻匪們的規矩被壞了,臉上委實掛不住,便親手殺了壞了規矩的麻匪,以平民憤。”


    朱高煦一縮脖子,這個故事,怎麽聽起來跟上一個三兒子的故事很像?


    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三兒子是被他皇爺爺朱元璋抓典型扒皮萱草了。


    薑星火繼續淡淡地說道:“借兄弟頭顱取信於民這種事情,在這個五代十國時期的小匪幫裏,隔三差五地就會發生當然了,這倒也不影響王麻子的勢力漸漸壯大,麻匪們甚至開始有模有樣地收起了秋糧,一步一步地,開始真的向官軍轉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