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的武臣們都聽到了這個消息。


    朱高燧又以極低的聲音說了幾句。


    朱棣臉色頓變,他怒喝一聲:“放肆,簡直放肆!”


    與此同時,台下的武臣們紛紛露出耐人尋味的神色,雖然大家早就知道,遲早會有人阻撓變法,但這一刻來的還是太快了。


    士大夫們終於按捺不住,選擇了在這個敏感的時期發起這一手,他們真的想造反嗎?


    朱棣的臉上泛起濃烈的殺機:“大明律明文規定,國子監生員夜裏不得出監區,膽敢冒犯朕的威嚴,絕不可饒恕!”


    朱棣在台上端著青銅酒盞踱步了幾下,憤然將酒盞摔在地上。


    “傳令給金吾衛守護皇城(宮城),去調忠義衛,命他們迅速趕赴洪武門集合,做好戰鬥準備。”


    三皇子朱高燧抱拳道:“遵旨!”


    他轉身離去。


    朱棣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開口說道:“各位愛卿,你們也聽見了,變法一事朕本打算徐徐圖之,可現在,他們越界了!”


    他冷笑一聲:“等把這些不長眼的東西消滅殆盡,咱們再慢慢談事!”


    眾武臣連忙躬身稱是。


    這才是朱棣一貫的反應,朱棣是從不害怕血流成河的,也不害怕別人指指點點。


    更何況,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國子監監生,碰見了出動整齊的忠義衛,能招架幾個呼吸都很難說。


    魏國公徐輝祖欲言又止,最終還是無奈地低下了頭。


    徐輝祖看得出來,朱棣今天本來興致極高,但正是因為心情好,所以被破壞的時候,才會更加煩躁。


    事實上,在缺乏某些敏感性的朱棣眼裏,這件事真的不太重要。


    敢來鬧事,打殺回去便是了。


    朱棣之所以如此氣憤,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精心準備的晚宴,用以拉攏勳貴武臣們的儀式,被這件突如其來的事件破壞掉了。


    就在這時,又有宦官來報。


    “陛下,榮國公和二皇子求見。”


    聽到姚廣孝前來,徐輝祖方才鬆了口氣,若是有姚廣孝的阻止,想來就不會釀成慘劇了。


    徐輝祖再看看周圍的靖難勳貴,便曉得,很多人也是跟朱棣一樣的思維,他們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打滾太久了,視死亡、殺戮如喝水吃飯一般簡單,漠視自己的性命,也漠視別人的性命。


    莫說是幾千國子監監生,就是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士卒的大戰,靖難四年都不知道打過了多少場。


    這也是朱棣之前作出種種匪夷所思的殘暴舉動的根源,說是戰爭後遺症也不為過。


    但他們沒意識到,現在不是靖難的戰爭年歲了。


    對文人動刀,是會引起民間輿論大範圍反彈的。


    “榮國公,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解決?”


    看著姚廣孝,朱棣蹙眉問道,他不希望對方當眾駁斥他的意見。


    “出兵沒問題,臣也是來請求調兵的。”


    姚廣孝躬身道:“啟稟陛下,臣以為,當以忠義衛出動,但應以櫓盾圍堵為主,不易真動刀兵,畢竟事發突然,定有很多監生是被蒙蔽鼓動的。”


    “嗯,榮國公說的也不無道理。”


    朱棣微微頷首,也曉得剛才有些殺心過重了,他又看向其他人,詢問道:“諸位認為呢?”


    丘福等人齊齊拱手道:“臣附議。”


    晚宴到了這個地步,也是開不下去了,諸位武臣勳貴此時也不好回府,他們府裏各個都是豢養著家生子組成的家丁家將的,這些人在五軍都督府報備過,戰時要充當勳貴們的親兵,被合法允許擁有戰馬、甲冑、長兵器,夜裏的亂子,自家護衛自家的安危不成問題。


    而皇帝自然也不會放任他們回去,免得有人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膽,趁夜惹出更多亂子。


    “老二,去通知伱母後一聲,讓她安心繼續宴飲。”


    朱棣想了想對一直沒說話的朱高煦吩咐道,又問:“國師呢?怎麽沒隨你們一起來?”


    姚廣孝似若無覺地答道:“跟禮部右侍郎宋禮宋大人在談話。”


    朱棣聞言一滯。


    不過此事朱棣倒也不覺得關薑星火什麽事,畢竟這是涉及到軍事行動的問題。


    而軍權,是朱棣最為關心的問題,他絕不可能允許薑星火直接插手。


    謹身殿裏自然是不允許披甲帶刀的,此事一眾勳貴們無事可做,倒也不慌,鎮壓這點小亂子,隨便派誰去都行。


    然而就在這時,薑星火和宋禮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稍微了解了一下皇帝的決斷,薑星火堅決道。


    “陛下,不可調兵!”


    隨後,薑星火把自己的一番推斷,跟朱棣陳述了一下。


    “變法本就阻力重重,而這群國子監監生想要壓下去,不過是陛下翻手之事,隨時都可以,眼下重要的是不能激化矛盾。”


    朱棣蹙眉道:“國師未免有些婦人之仁,此時不動刀兵,這些監生滿城亂竄起來,惹來更大的動亂又該如何?”


    “陛下且信我一回,上兵伐謀,攻心為上,我有把握不動刀兵即可平息事端。”


    見朱棣頗有不虞,薑星火自然曉得,這種鐵血帝王的心性,是一定不怕有人跟他對著幹的,但薑星火卻不願意給變法增加更大的困難。


    於是薑星火說道:“若是不成,陛下再調兵不遲!”


    思慮片刻,朱棣頷首道:“好,朕信國師之言,不過國師要如何處置?”


    薑星火問了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兵仗局的火藥司,平日裏還為宮中準備節日的煙花,剛才路過奉天殿前的廣場,看到上麵不少宮人準備著煙花,想來是陛下打算待會兒與勳臣們觀賞?”


    朱棣點了點頭,這是他為晚宴準備的節目。


    “請陛下把這些煙花借給我一用,就在太平街上放。”


    “朕允了。”


    朱棣雖然搞不清楚薑星火打算幹什麽,但還是答應道。


    薑星火繼續道:“再讓鄭和帶些宮中孔武有力的太監,拿些掃帚之類的,隨我一同去太平街上。”


    “好。”


    朱棣也毫不猶疑地答應了,宮中有不少武裝太監,都是他在燕王府時期培養的。


    “陛下且在宮中等消息就好。”


    在眾勳臣的麵麵相覷中,薑星火大步離去。


    朱棣想了想,對老三朱高燧吩咐道。


    “你去跟上國師,萬一有個意外,以國師安全為主。”


    第295章 磊落


    早春的寒風打著旋兒,吹在太平街兩側剛萌發了一絲嫩芽綠意的楊柳上,枝條被吹得“簌簌”作響,偶爾還夾雜著幾聲貓頭鷹淒厲而又刺耳的鳴叫。


    夜空也灰蒙蒙地,月亮躲在鉛色的雲層後,像是在壓抑著什麽似的。


    在這個時代,此時大部分人已經安寢了,但仍有些街坊中挑著依稀的燈火,如果不是白玉獅子鎮守的朱門高檻,便準是家境殷實、小偷格外眷顧的人家了。


    “郭兄,情況不太對啊。”


    被洶湧而盲目的人流裹挾著,看著遠處愈發晝亮的燈火,柴車不安地拉著身邊郭璡的綢布衣袖說道。


    天可憐見,總裁變法事務衙門還沒成立就被阻撓,兩個小吏又偏偏已經被詔獄調了出來,這時節郭璡和柴車二人就成了孤魂野怪般沒人管的存在。


    郭璡一時惶急,卻也是欲哭無淚,這已經被浩蕩的人群裹挾到太平街了,再往南走,可就是皇城!


    “今日隻是回太學買些監本,如何攤上這種事?”


    郭璡的抱怨聲被湮沒在此起彼伏的聲浪當中.


    “鏟除奸賊薑星火!”


    “我等要麵見陛下!”


    “國朝養士三十年,今日有死而已!”


    數以千計的國子監監生們義憤填膺地喊著口號,亂糟糟地從各自所屬的區域衝向那座巍峨的皇城。


    人群中,不乏有國子監的官員,試圖控製住混亂局勢。


    然而,當一位國子監教授模樣的中年男子站出來時,他那瘦削的手臂揮舞著,卻根本無濟於事。


    “都冷靜點!”


    “你們要幹嘛?!”


    這名國子監祭酒氣喘籲籲地指揮著身旁的幾個助教:“快!把他們往另一邊引,不要真的衝到了皇宮!”


    他的命令並沒有生效,反而在人群中引發了一陣漣漪般的騷動,很多國子監的監生紛紛跳了出來,將這名教授團團圍住。


    “王教授,您怎麽能這樣呢?”


    一個名叫楚大恒的監生麵露陰鷲,道。


    “平日裏您教我們忠君效命,今日陛下身邊有奸佞,豈容其放肆誤國?”


    聽了他的煽動,旁邊的監生亦是說道。


    “王教授,請與我等一同叩闕,為民做主!”


    “對!誅殺奸佞!”


    王教授臉色漲紅,他想要解釋,想要勸阻眾人,可卻發現自己的嘴唇哆嗦著,完全說不出話來。


    眼見國子監的監生們互相推搡起來,他心裏頓時升騰起了無限悲涼之感。


    太祖高皇帝時,國子監法度森嚴,建文時風氣愈發敗壞,如今這些監生不知輕重,恐怕會重蹈趙麟故事國子監前麵當年掛著人頭的長竿,可還沒被拔掉呢。


    “王教授。”混亂中,忽有一人抓著他的手,王教授抬頭一看,卻是昔日的學生郭璡。


    “郭璡?你不是去錦衣衛當差了嗎?今日怎麽也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