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星火點頭道:“就像我們要變革,不可能將自己的意誌強行塞進別人的腦袋裏轉移給別人,隻能通過種種手段改變他人的思想,並通過改變別人的思想來實現變革。”


    宋禮讚歎道:“妙哉!”


    薑星火看向張宇初,問道:“張真人以為呢?”


    張宇初沉吟幾息,點頭道:“確實,這是唯一解決的辦法,否則咱們不可能打贏儒教理學,隻能坐以待斃了。”


    薑星火見此,總算稍許鬆了口氣,說道:“所以,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迎接這一次挑戰,從這四個方麵進行反擊,那就這麽定了,諸位覺得如何?”


    “善!”


    “同意。”


    “讚成。”


    “那還等什麽?”


    “你說的那件事就交由你處理吧。”


    薑星火歎息道:“若是真到萬不得已。”


    “沒問題。”姚廣孝與他並肩而立,頷首答應了下來。


    因為這是他一早就想要做的事情,並且他有絕對的信心可以順利地實施。


    姚廣孝的這個想法,不過是加速了薑星火的計劃執行而已,這是他早就準備的後招了。


    走出房門後,姚廣孝轉過身看向背負雙手,望著窗外的薑星火:“薑聖,此番道統之爭,你真的有信心嗎?”


    “有!”


    薑星火鄭重道。


    “你知道這一步邁出去,就沒有收回的可能了嗎?”姚廣孝認真地問道。


    “我明白,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會遭遇各種質疑,但隻要能讓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我薑星火甘願赴湯蹈火,在所不惜。”薑星火堅定道。


    “拭目以待。”


    姚廣孝欣慰的說道:“若是薑聖你能成功了,我們就能在這大爭之世中搏出一片未來,倘若失敗”


    他看了看薑星火語氣帶著濃重的悲憫道:“你也可以趁早離開這是非之地,進入第九次輪回。”


    薑星火的臉上的皮肉,不可遏製地跳了跳。


    姚廣孝剛才說謊了,在山西太原城邊,按照薑星火說提供的線索,他找到了一處墳塚。


    在眾人離去之後,一副棺槨擺在了他的麵前。


    揭開棺槨的瞬間,薑星火整個身軀都輕微地顫抖起來。


    棺槨裏麵躺著的那張臉孔,他很熟悉。


    那是第四世的自己。


    他終於確信了一點,至少在某一條連續的曆史線上,他徹底改變了曆史。


    棺槨中的肉體已然腐朽,臉頰凹陷的皮膚上所刺的八個大字,卻依稀可見,並未褪色多少。


    ——赤心報國,誓殺金賊。


    第381章 講學


    國子監,司業房間內,郇旃坐在首座上,身旁擺滿了考卷,密密麻麻的,幾乎堆積成了一座小山。


    郇旃一邊批閱考卷,一邊罵道:“這是誰寫的?新學、新學,狗屁新學!”


    雖說君子不欺暗室,但此時自己的房間內四下無人,心情極差的郇旃倒是可以放開了罵罵咧咧。


    郇旃原本想藉助這一次招待安南、占城的相關來使,給自己撈點功勞,卻沒想到變故突生,三方人身份全是假的!


    郇旃被卷入了漩渦之中,而他的靠山恩主,禮部左侍郎王景懾於壓力,也沒有阻止此事發生,任由事態擴大,也沒有出手相助。


    這是犧牲了他的仕途!


    郇旃氣急敗壞,恨不得將選擇捅開醜聞而不是捂蓋子的薑星火活撕了!


    此時看到支持薑星火新學的考卷,自然統統予以廢黜。


    他拿起一張試卷,看了看,又扔回去,繼續批閱。


    “真是胡鬧,竟然提倡什麽‘實驗格物’,簡直是荒謬至極,若是放到以前,定要治罪。”


    一連扔掉好幾張試卷,郇旃終於抬起頭來,揉了揉太陽穴。


    “算了,今日到此為止。”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敲門聲音:“司業大人,祭酒大人來了。”


    “嗯,請。”郇旃整理儀容恢複平靜。


    片刻之後,一名身穿緋袍的儒雅中年官員走了進來,此人正是剛剛從內閣調到國子監升任祭酒的胡儼。


    在薑星火出獄之前的那次關於變法的大討論中,內閣眾人裏平素沉默寡言的胡儼表現得尤為出彩,得了永樂帝的關注,考慮到胡儼過去的任職經曆和他偏大的年齡,在這次統一的官員人事調整裏,給他升了職位,放到了最適合的教育崗位。


    這便是因為洪武二十一年胡儼在南京參加會試,中副榜後授職華亭縣教諭時表現出了優秀的學官素質,在華亭縣教諭的崗位上胡儼以師道自任,勸勉諸生,務實學習,勵行節約,改變;惡華亭浮靡的學風除此之外,胡儼還每日親自給諸生講授,常常講到半夜,即使是嚴冬酷暑也不停止,當地的學生對他都很敬重。


    胡儼進入屋內,目光掃過郇旃扔掉的一堆試卷。


    胡儼他雖然是祭酒,但現在永樂朝的國子監祭酒跟洪武朝肯定不是一回事,要知道,當初洪武朝的國子監祭酒宋訥那可是老朱最支持的魔鬼校長,定下的監規非常苛刻,裏麵包括不穿校服要被痛決(打竹篦)、上廁所不帶證明去廁所的入敬牌要被痛決、晚上宿舍裏說話也要被痛決.國子監有一個集愆冊,專記監生的違規行為,監生違規初犯不計,再犯痛決竹篦五下,三犯痛決竹篦十下,第四次違規的懲罰基本是杖一百,發去雲南充軍,當時每個月都有幾個監生受不了自縊的。


    胡儼剛剛到任,人頭都沒怎麽認熟,本人又是個醇醇然的夫子,而非宋訥那種讓監生們“鹹趨於正”的嚴酷冷厲的執行者,在國子監裏威權並未樹立,更別提插手六廳六堂的教育事務了。


    “見過祭酒大人。”


    郇旃拱了拱手,臉色平靜,隻是看向胡儼那有些耀眼的緋袍,再看看自己從紅色變成藍色的官袍,心裏還是不是滋味。


    郇旃與內閣的楊榮、金幼孜同輩,但與胡儼之間隔著十多歲基本沒怎麽接觸過,加之被貶官了心情不好,因此郇旃此時對胡儼也說不上有多熱切。


    “郇司業,你這裏怎麽亂糟糟的?”胡儼問道。


    “這是博士廳今日新送來的考卷。”


    國子監目前有六廳,除了剛剛建立的科學廳以外,便是之前提到過負責刑罰的繩愆廳(類似訓導處),以及由負責文書和財務管理的典簿廳(綜合處),負責食堂的掌饌廳,負責圖書館的典籍廳。


    至於六堂,則是類似於不同的年級,分為三級,初級班為三堂,分別名為正義、崇誌、廣業三堂;中級班為二堂,修道、誠心二堂;高級班隻有率性一堂。


    國子監會根據學生的學識深淺將其編在不同的三級六堂,低級堂的學生要升高級堂,就要以積分製升級,即通過考試累計學分的方式決定學生能否升級或畢業。


    “給我看看。”


    郇旃拿起桌麵上的試卷遞了過去,眼角掃視著胡儼,心中暗暗猜測對方找自己何事?


    “嗯?”


    胡儼接過試卷,打開看了看,眉毛微蹙,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啪嗒!


    試卷落在案上。


    “祭酒這是何意?”郇旃頗為不悅地問道。


    “這些都是你自己擬定的嗎?”


    胡儼質問。


    “這些答案都是學生自行所作,我不過是依照《四書章句集注》來判罷了。”


    郇旃皺眉,隱約感覺到了什麽:“莫非有哪裏不合規矩?”


    “規矩?”


    胡儼反問:“今天的規矩還是昨天的規矩?”


    郇旃心中猛地一顫:“祭酒大人的意思是?”


    “你判的這些試卷不合規矩!”


    胡儼拂袖道:“伱可知道,今天陛下已經召集群臣議論,要整肅國子監學風,從學規管理、教材範圍、督學檢查、教官職責、學校考試標準等等方麵,都下了大工夫,重查國子監弊端,徹底杜絕荒嬉之風!你現在這般判,豈不是要讓我等萬劫不複!”


    “什麽?!”


    這個消息讓郇旃愣在了原地。


    “而且,博士廳那麽多的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判卷這種事情,又何時輪到你這司業來親力親為?太難聽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胡儼轉身離開,留下郇旃怔怔站立。


    他腦袋嗡嗡作響,渾身冰涼。


    良久,郇旃才咬牙切齒:“這件事情肯定是薑星火那個混帳弄出來的,他是故意陷害我,把我貶到了國子監還不夠,還想徹底毀了我的前程!他這種卑鄙小人,該死!”


    他雙拳緊握,額頭青筋暴漲,雙眸布滿血絲,仿佛一頭隨時可能失控的野獸。


    “來人!”


    身邊從會同館帶過來的小吏依言推門而進,郇旃在他耳邊附耳吩咐了幾個人名,小吏點點頭離去。


    ————————


    國子監的氣氛越來越壓抑,不少人私底下竊竊私語,議論無非都是對國子監新規的指摘。


    事實上,沒人願意讓國子監的氛圍回到恐怖的洪武時期,國子監生員們對於製度的反抗,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洪武十八年,宋訥的嚴厲管教與恐怖監規的執行,導致監生和學官都深有怨言,在連續餓死了幾名監生和學官以後,當時頗有文名的年輕學錄金文征串聯了另外兩名學錄田子真和何操,打算把宋訥趕下台,為此,他們找到了同為國子監同僚,但是是吏部尚書餘熂老師的老學正陳潛夫,商量讓餘熂主管的吏部按照七十五歲致仕的正當理由讓宋訥離開祭酒的位置,若一切奏效的話,監生不用再受嚴厲的祭酒管束,也讓管理國子監的學官承擔的管理與教學的重擔減輕一些。


    可惜,東窗事發後,身為“天官”的吏部尚書餘熂直接被老朱幹掉了。


    從那以後,國子監就沒消停過,學官和監生的串聯秘密活動此起彼伏,最著名的莫過於被老朱把腦袋吊在旗杆上的趙麟,便是所謂“監生趙麟貼匿名壁報以誹謗師長伏誅,命執長竿於監前梟令示眾,太祖高皇帝於國子監頒布《趙麟誹謗榜冊》和《警愚輔教》二錄”。


    不過相比這些陳年往事,最近的事情卻顯得有些詭異了。


    ——新的匿名壁報出現了。


    不僅如此,這個消息似乎被有心人傳揚開來,消息傳播速度極快,由於是在國子監內部公然發布,很快引來大批學官、監生的圍觀。


    這件事怎麽看怎麽蹊蹺,如果說這背後沒人暗中推波助瀾,怕是並無人相信。


    “噓……小點聲兒,這事咱們別瞎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