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采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
當把“治理國家”、“名分”這些東西結合眼下大明的時局來看,孔希路講學的含義已然不言自明。
郇旃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驚喜。
沒想到,孔希路看著是醇儒模樣的老人,一開口,攻擊性竟然如此之強。
“不愧是贏了洪武朝三教論法的人物,這一次,薑星火可是遇到能治他的人了。”
孔希路簡短地說了一句後,便開始提綱挈領地講述儒學的重點,以及一些學習的技巧。
一開始,底下的學生都聽得聚精會神,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就有些昏昏欲睡了。
這些人的學問並不算頂尖,最多也就是個秀才水準,能考舉人的一般不來國子監。
這裏便是說,在明代凡入國子監的學生都稱作監生,而監生大致分為六類,即舉監、貢監、蔭監、例監、夷生、俊秀生。
後五個好理解,貢監就是地方每年給指標選派上來的;蔭監就是官員到三品後朝廷會給予子孫若幹進國子監讀書的名額,如果品級不夠,死於忠諫者或守土死節者子孫也可以蔭監;例監,也就是捐錢進國子監,明初口子收的比較嚴格;夷生,就是藩國的留學生,其中還有王子王孫之類的;俊秀生,名義上民間有俊秀通文者也可以進國子監讀書,實際上是給大佬們走舉薦留的口子。
為什麽說一般能考舉人的不來國子監,就是因為舉人進京參加會試不中,從而進入國子監讀書的學生就是舉監,但國子監這種地方,進來容易出去難而且破事太多,一般沒人願意來。
而這些人他們今天來這兒,純粹是抱著蹭課的態度,看看孔希路是怎麽授課的,畢竟能聆聽這麽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學泰鬥授課的機會,可是難得的機會,以後也能在吹噓的時候給自己臉上貼金。
可惜即便是這樣的學習氛圍,沒能持續多久,就被一陣騷亂聲打破。
一行二三十號人浩浩蕩蕩地闖了進來。
飛魚服,繡春刀。
沒人敢說話。
孔希路的眉頭微皺,明知故問道:“閣下何人?為何擅闖講學堂!”
帶頭的毀容了半邊臉的男子並未回答,反倒冷冰冰地吐出一句:“你就是孔希路嗎?”
孔希路挑了挑眉毛,淡笑道:“正是在下,請問閣下高姓大名,如此貿然闖入此地,打擾講學。”
“錦衣衛副千戶,曹鬆。”
第382章 景隆
曹鬆陰沉著一張臉,盯著孔希路說道:“我等奉旨查辦偽帝建文餘孽謀逆的案件,現在錦衣衛懷疑你與這案件有密切關係,還請跟我們走一趟北鎮撫司吧!”
這句話一出口,國子監的講學堂內全場嘩然。
“什麽?這怎麽可能!誰告訴他的消息!”
“胡扯!孔公怎麽可能做那種事!”
“就是,肯定是假消息,你休得血口噴人!”
“對!我們絕不相信!”
學子們群情激奮。
而郇旃則是麵露喜色。
薑星火,走了一招臭棋!
此時以任何名義逮捕孔希路,都不會帶來好的結果,隻會讓本就洶湧的輿論徹底被點燃,到時候士子沸騰的怒火,將把薑星火和他的變法派從頭吞噬到尾。
“薑星火啊薑星火,你聰明一世,卻沒想到如今這般糊塗。”
郇旃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薑星火挺聰明一個人,之前對付自己的時候壓迫感可是拉滿了,怎麽會犯這種低級失誤呢?
孔希路依舊穩穩地坐著,他淡笑道:“不知閣下憑何斷定我和這所謂的謀逆造反案有關呢?”
曹鬆冷哼一聲:“昨晚,錦衣衛在城外抓獲了一隊不符合‘開中法’所規定的私販裝滿了鹽粒的鹹魚之人。其中一部分私鹽販子仍咬牙頑抗,但一部分人已經招認,這些私貨都是由一人所指使,販賣鹹魚是為了給建文餘孽謀逆籌措財貨,據他們交代,此人正是伱,孔希路。”
此時,孔希路身旁的弟子兼書童孔安邦怒斥道:“放肆!孔公威望卓於海內,豈是你錦衣衛說審就審的!”
曹鬆冷漠道:“你要說孔希路威望卓於海內沒錯,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一介白身,錦衣衛的職責是緝捕欽犯,涉及偽帝建文餘孽的謀逆,便是早已定下的欽案,我錦衣衛自然能審,而任何人都無權幹涉錦衣衛辦案!”
孔希路是平民,這意味著他可以自由地接受國子監的邀請來講學,可以發表他想發表的觀點,但代價就是,錦衣衛可以在職權之內,不需要特定的聖旨就能抓他。
“你”
孔安邦氣急,剛想反駁,孔希路卻擺手製止了他,然後轉過身麵向眾人,緩慢而堅決地說道:“《孟子·盡心章句上》有雲: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多說無益,我隨你們走一趟便是了。”
“師父!”
“先生!”
“孔公!”
孔希路站起身來,任由錦衣衛挾持,他朗聲對國子監的生員們說道:“諸君既然拜入國子監求學,便應該清楚我等儒生秉持‘仁德博愛,恕己為懷’的胸襟,而非隻知利益,不辨善惡。我等身為聖賢門徒,理應以身作則!”
“孔師說得好!”
“孔先生說得沒錯,我輩讀書人,怎可如薑星火那般,為一己之利而罔顧蒼生疾苦,置百姓福祉於不顧!”
國子監的生員們紛紛附和,甚至還有人煽風點火,引得周圍一片矚目。
隻有一位隱藏在人群裏的青衫儒雅的年輕人沒有任何舉動。
他靜靜地看著孔希路,眼睛直勾勾的,似乎是想將這個人的一切都記住。
“養氣和臨機應變的能力都很強,會造勢,會煽動輿論倒向自己,能在危機場合最大化的包裝自己的正麵形象方才講學,寥寥幾句就能看出來,此人儒學功底確實世所罕見,真是個難纏的對手。”
薑星火悄然離開了現場。
“不過,這隻是個開始罷了,你們不是很喜歡把事情鬧大嗎?那我陪你們,最好把天都戳個窟窿開來才好。”
南京城中的滔天風暴越卷越大,新學或者說科學,與理學的第一次正式交鋒即將開始。
在永樂元年的五月,大明的內部與外部,整個世界的曆史線都被薑星火以某種粗暴的方式,撬到了另一個方向上。
李氏朝鮮已經屈服,對安南乃至南洋的幾手布局也已完成,鄭和早已飄然下海,如今怕是要到了占城國。
而在日本盤桓許久的李景隆,也終於要完成他最後的使命歸國了,這也就意味著,大明新生的棉紡織業即將取得另一處鋪墊已久的商品傾銷市場。
變法從思想和物質兩個層麵,都進入了更加深刻的未知領域。
——————
在海的那一邊。
日本,京都鹿苑院。
與去年相比,足利義滿老的更厲害了,他穿著僧袍,拖拉著木屐,走在桃花林中。
空中桃花落英繽紛,隨風飛舞,如同仙境。
而在這美景的背後,是桃花已經凋謝大半,地上鋪滿了一層薄如蟬翼的粉紅色,腳踩上去軟綿綿的,仿佛能陷進去。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可惜,我沒機會到大明親眼去看看大林寺啊。”
古劍妙快亦步亦趨地跟在他的身後,並沒有說什麽。
對於一個遲暮的老人來說,觸景生情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日本以花凋謝和生命的凋零為美。
“蜷川新右衛門那裏傳來了什麽消息嗎?”足利義滿忽然問道。
古劍妙快不漏痕跡地說道:
“宗純在安國寺修行的很好,並沒有什麽異常。”
“那就好。”
宗純,便是一休宗純,也就是薑星火前世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裏主角的人物原型,幼名千菊丸,一休於日本明德五年(1394年)正月初一生於京都,父親是北朝後小鬆天皇,母親出自藤原氏的藤原照子,今年7歲,被足利義滿安排到了安國寺修行。
這裏可能會有一個奇怪的點,那就是明明足利義滿支持的是北朝,為什麽把現任天皇的兒子送去當僧侶,甚至還派人監視呢?
這便是因為藤原照子圖謀刺殺後小鬆天皇,被發覺後藤原照子逃出宮廷潛往嵯峨野,於正月初一生下了一休宗純,而藤原照子是傾向南朝的,相當於南朝係的大覺寺統如果有了一休宗純這個北朝後小鬆天皇之子,那麽就有了一張鳩占鵲巢的底牌。
事實上,北朝係的持明院統與南朝係的大覺寺統之爭從未消停,足利義滿既然無法像司馬懿那樣,給自己的後代鋪路當天皇,那麽自然便要考慮持明院統與大覺寺統之間的平衡。
南朝後龜山天皇的子女中,足利義滿並不是很在意把出家的雪舞櫻(泰子內親王)放到大明去,畢竟傳男不傳女,隻要後龜山天皇的兒子小倉宮恒敦(南北兩統跌立,理論上的下一任天皇)也處於控製中,那麽自然其他都不足為慮。
至於後龜山天皇,足利義滿則根本不把他視為對手。
南北朝和平統一,是在足利義滿手中完成的,但這是曆史的大勢所趨,也是日本民心所向,而非是什麽南北朝力量均衡,被幕府通過強橫的武力捏合在一起同床異夢。
事實上,後龜山天皇在位時期,南朝勢力僅僅局限於河內、大和的山地之間,支持南朝的也隻剩下少數僧侶與武士,與前代長慶天皇時期相比,南朝的基本盤急劇弱化,仿佛風中之燭,滅亡隻在旦夕之間。
南朝由於勢力的衰退,奪取京都、對抗室町幕府支持的北朝已經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主張與北朝和平合體的合議派勢力逐漸主宰了南朝廟堂的主流,南北朝的合體已經成了曆史的必然說白了,實質是南朝權貴向室町幕府的武家政權屈服,被武家把持的北朝所吸收。
而在大明洪武三十年/日本應永四年(1397年)的年末,後龜山辭退了自己的尊號和兵仗,出家法號金剛心,過上了隱居的生活,身邊隻有阿野實為、公為父子以及六條時熙等親近的公卿侍奉,吉田兼熙、兼敦父子在身邊進神道。
《明德和約》一簽,南朝已經不可能在後龜山天皇身上複蘇了,隻要足利義滿捏著小倉宮恒敦,一切都不足為慮。
事實上在薑星火前世的曆史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大明的幹預,那麽再過7年,大明永樂八年/日本應永17年(1410年),由於足利義持主政的室町幕府違反了《明德和約》中兩統迭立(由南朝係大覺寺統和北朝係持明院統交替繼承皇位)的條件,準備立北朝後小鬆天皇的兒子躬仁親王為太子,而非南朝後龜山天皇的兒子小倉宮恒敦,後龜山天皇就突然出奔嵯峨,秘密臨幸吉野山區,召集舊南朝勢力建立了後南朝,然而很快就被撲滅。
由此可見,在日本政局穩定的情況下,躬仁親王是肯定站在室町幕府這邊的,而剩下有繼承權的變人,按照繼承權強弱排列,就是南朝係的小倉宮恒敦、北朝係的一休宗純、南朝係的雪舞櫻(泰子內親王)。
雪舞櫻的繼承權排序基本上是倒數第一的水平,而且日本的很多規矩跟中國不一樣,日本對待下野的政治人物很少采取物理消滅的手段,基本以驅逐、出家、圈禁為主,雪舞櫻一旦出家,就相當於自動放棄了繼承天皇皇位的這項權利。
對於一個放棄繼承權的女子,足利義滿表達了足夠的善意。
“閣下。”
一個少女從桃林深處跑來,她身上穿著和服,腳上踩著木屐,一頭烏黑長發披散,五官精致漂亮。
看見這個女孩兒,足利義滿眼睛裏露出慈祥之色。
“辛苦你的準備了。”
“沒有呢。”
雪舞櫻笑容甜美可人,她扶住了足利義滿的胳膊。
等到在山頂的亭子裏落座後,足利義滿才說明自己的目的——
“今日我要與明國的大將軍李景隆閣下會談。”
“喔需要我做什麽嗎?”雪舞櫻本想問談什麽,但旋即止住了口。
足利義滿笑了笑,微微側著頭看著遠處已經停在鹿苑院門口的車架,說道。
“不需要,你在旁邊聽著就好。”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
當把“治理國家”、“名分”這些東西結合眼下大明的時局來看,孔希路講學的含義已然不言自明。
郇旃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驚喜。
沒想到,孔希路看著是醇儒模樣的老人,一開口,攻擊性竟然如此之強。
“不愧是贏了洪武朝三教論法的人物,這一次,薑星火可是遇到能治他的人了。”
孔希路簡短地說了一句後,便開始提綱挈領地講述儒學的重點,以及一些學習的技巧。
一開始,底下的學生都聽得聚精會神,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就有些昏昏欲睡了。
這些人的學問並不算頂尖,最多也就是個秀才水準,能考舉人的一般不來國子監。
這裏便是說,在明代凡入國子監的學生都稱作監生,而監生大致分為六類,即舉監、貢監、蔭監、例監、夷生、俊秀生。
後五個好理解,貢監就是地方每年給指標選派上來的;蔭監就是官員到三品後朝廷會給予子孫若幹進國子監讀書的名額,如果品級不夠,死於忠諫者或守土死節者子孫也可以蔭監;例監,也就是捐錢進國子監,明初口子收的比較嚴格;夷生,就是藩國的留學生,其中還有王子王孫之類的;俊秀生,名義上民間有俊秀通文者也可以進國子監讀書,實際上是給大佬們走舉薦留的口子。
為什麽說一般能考舉人的不來國子監,就是因為舉人進京參加會試不中,從而進入國子監讀書的學生就是舉監,但國子監這種地方,進來容易出去難而且破事太多,一般沒人願意來。
而這些人他們今天來這兒,純粹是抱著蹭課的態度,看看孔希路是怎麽授課的,畢竟能聆聽這麽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學泰鬥授課的機會,可是難得的機會,以後也能在吹噓的時候給自己臉上貼金。
可惜即便是這樣的學習氛圍,沒能持續多久,就被一陣騷亂聲打破。
一行二三十號人浩浩蕩蕩地闖了進來。
飛魚服,繡春刀。
沒人敢說話。
孔希路的眉頭微皺,明知故問道:“閣下何人?為何擅闖講學堂!”
帶頭的毀容了半邊臉的男子並未回答,反倒冷冰冰地吐出一句:“你就是孔希路嗎?”
孔希路挑了挑眉毛,淡笑道:“正是在下,請問閣下高姓大名,如此貿然闖入此地,打擾講學。”
“錦衣衛副千戶,曹鬆。”
第382章 景隆
曹鬆陰沉著一張臉,盯著孔希路說道:“我等奉旨查辦偽帝建文餘孽謀逆的案件,現在錦衣衛懷疑你與這案件有密切關係,還請跟我們走一趟北鎮撫司吧!”
這句話一出口,國子監的講學堂內全場嘩然。
“什麽?這怎麽可能!誰告訴他的消息!”
“胡扯!孔公怎麽可能做那種事!”
“就是,肯定是假消息,你休得血口噴人!”
“對!我們絕不相信!”
學子們群情激奮。
而郇旃則是麵露喜色。
薑星火,走了一招臭棋!
此時以任何名義逮捕孔希路,都不會帶來好的結果,隻會讓本就洶湧的輿論徹底被點燃,到時候士子沸騰的怒火,將把薑星火和他的變法派從頭吞噬到尾。
“薑星火啊薑星火,你聰明一世,卻沒想到如今這般糊塗。”
郇旃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薑星火挺聰明一個人,之前對付自己的時候壓迫感可是拉滿了,怎麽會犯這種低級失誤呢?
孔希路依舊穩穩地坐著,他淡笑道:“不知閣下憑何斷定我和這所謂的謀逆造反案有關呢?”
曹鬆冷哼一聲:“昨晚,錦衣衛在城外抓獲了一隊不符合‘開中法’所規定的私販裝滿了鹽粒的鹹魚之人。其中一部分私鹽販子仍咬牙頑抗,但一部分人已經招認,這些私貨都是由一人所指使,販賣鹹魚是為了給建文餘孽謀逆籌措財貨,據他們交代,此人正是伱,孔希路。”
此時,孔希路身旁的弟子兼書童孔安邦怒斥道:“放肆!孔公威望卓於海內,豈是你錦衣衛說審就審的!”
曹鬆冷漠道:“你要說孔希路威望卓於海內沒錯,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一介白身,錦衣衛的職責是緝捕欽犯,涉及偽帝建文餘孽的謀逆,便是早已定下的欽案,我錦衣衛自然能審,而任何人都無權幹涉錦衣衛辦案!”
孔希路是平民,這意味著他可以自由地接受國子監的邀請來講學,可以發表他想發表的觀點,但代價就是,錦衣衛可以在職權之內,不需要特定的聖旨就能抓他。
“你”
孔安邦氣急,剛想反駁,孔希路卻擺手製止了他,然後轉過身麵向眾人,緩慢而堅決地說道:“《孟子·盡心章句上》有雲: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多說無益,我隨你們走一趟便是了。”
“師父!”
“先生!”
“孔公!”
孔希路站起身來,任由錦衣衛挾持,他朗聲對國子監的生員們說道:“諸君既然拜入國子監求學,便應該清楚我等儒生秉持‘仁德博愛,恕己為懷’的胸襟,而非隻知利益,不辨善惡。我等身為聖賢門徒,理應以身作則!”
“孔師說得好!”
“孔先生說得沒錯,我輩讀書人,怎可如薑星火那般,為一己之利而罔顧蒼生疾苦,置百姓福祉於不顧!”
國子監的生員們紛紛附和,甚至還有人煽風點火,引得周圍一片矚目。
隻有一位隱藏在人群裏的青衫儒雅的年輕人沒有任何舉動。
他靜靜地看著孔希路,眼睛直勾勾的,似乎是想將這個人的一切都記住。
“養氣和臨機應變的能力都很強,會造勢,會煽動輿論倒向自己,能在危機場合最大化的包裝自己的正麵形象方才講學,寥寥幾句就能看出來,此人儒學功底確實世所罕見,真是個難纏的對手。”
薑星火悄然離開了現場。
“不過,這隻是個開始罷了,你們不是很喜歡把事情鬧大嗎?那我陪你們,最好把天都戳個窟窿開來才好。”
南京城中的滔天風暴越卷越大,新學或者說科學,與理學的第一次正式交鋒即將開始。
在永樂元年的五月,大明的內部與外部,整個世界的曆史線都被薑星火以某種粗暴的方式,撬到了另一個方向上。
李氏朝鮮已經屈服,對安南乃至南洋的幾手布局也已完成,鄭和早已飄然下海,如今怕是要到了占城國。
而在日本盤桓許久的李景隆,也終於要完成他最後的使命歸國了,這也就意味著,大明新生的棉紡織業即將取得另一處鋪墊已久的商品傾銷市場。
變法從思想和物質兩個層麵,都進入了更加深刻的未知領域。
——————
在海的那一邊。
日本,京都鹿苑院。
與去年相比,足利義滿老的更厲害了,他穿著僧袍,拖拉著木屐,走在桃花林中。
空中桃花落英繽紛,隨風飛舞,如同仙境。
而在這美景的背後,是桃花已經凋謝大半,地上鋪滿了一層薄如蟬翼的粉紅色,腳踩上去軟綿綿的,仿佛能陷進去。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可惜,我沒機會到大明親眼去看看大林寺啊。”
古劍妙快亦步亦趨地跟在他的身後,並沒有說什麽。
對於一個遲暮的老人來說,觸景生情是在所難免的,尤其是日本以花凋謝和生命的凋零為美。
“蜷川新右衛門那裏傳來了什麽消息嗎?”足利義滿忽然問道。
古劍妙快不漏痕跡地說道:
“宗純在安國寺修行的很好,並沒有什麽異常。”
“那就好。”
宗純,便是一休宗純,也就是薑星火前世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裏主角的人物原型,幼名千菊丸,一休於日本明德五年(1394年)正月初一生於京都,父親是北朝後小鬆天皇,母親出自藤原氏的藤原照子,今年7歲,被足利義滿安排到了安國寺修行。
這裏可能會有一個奇怪的點,那就是明明足利義滿支持的是北朝,為什麽把現任天皇的兒子送去當僧侶,甚至還派人監視呢?
這便是因為藤原照子圖謀刺殺後小鬆天皇,被發覺後藤原照子逃出宮廷潛往嵯峨野,於正月初一生下了一休宗純,而藤原照子是傾向南朝的,相當於南朝係的大覺寺統如果有了一休宗純這個北朝後小鬆天皇之子,那麽就有了一張鳩占鵲巢的底牌。
事實上,北朝係的持明院統與南朝係的大覺寺統之爭從未消停,足利義滿既然無法像司馬懿那樣,給自己的後代鋪路當天皇,那麽自然便要考慮持明院統與大覺寺統之間的平衡。
南朝後龜山天皇的子女中,足利義滿並不是很在意把出家的雪舞櫻(泰子內親王)放到大明去,畢竟傳男不傳女,隻要後龜山天皇的兒子小倉宮恒敦(南北兩統跌立,理論上的下一任天皇)也處於控製中,那麽自然其他都不足為慮。
至於後龜山天皇,足利義滿則根本不把他視為對手。
南北朝和平統一,是在足利義滿手中完成的,但這是曆史的大勢所趨,也是日本民心所向,而非是什麽南北朝力量均衡,被幕府通過強橫的武力捏合在一起同床異夢。
事實上,後龜山天皇在位時期,南朝勢力僅僅局限於河內、大和的山地之間,支持南朝的也隻剩下少數僧侶與武士,與前代長慶天皇時期相比,南朝的基本盤急劇弱化,仿佛風中之燭,滅亡隻在旦夕之間。
南朝由於勢力的衰退,奪取京都、對抗室町幕府支持的北朝已經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主張與北朝和平合體的合議派勢力逐漸主宰了南朝廟堂的主流,南北朝的合體已經成了曆史的必然說白了,實質是南朝權貴向室町幕府的武家政權屈服,被武家把持的北朝所吸收。
而在大明洪武三十年/日本應永四年(1397年)的年末,後龜山辭退了自己的尊號和兵仗,出家法號金剛心,過上了隱居的生活,身邊隻有阿野實為、公為父子以及六條時熙等親近的公卿侍奉,吉田兼熙、兼敦父子在身邊進神道。
《明德和約》一簽,南朝已經不可能在後龜山天皇身上複蘇了,隻要足利義滿捏著小倉宮恒敦,一切都不足為慮。
事實上在薑星火前世的曆史上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大明的幹預,那麽再過7年,大明永樂八年/日本應永17年(1410年),由於足利義持主政的室町幕府違反了《明德和約》中兩統迭立(由南朝係大覺寺統和北朝係持明院統交替繼承皇位)的條件,準備立北朝後小鬆天皇的兒子躬仁親王為太子,而非南朝後龜山天皇的兒子小倉宮恒敦,後龜山天皇就突然出奔嵯峨,秘密臨幸吉野山區,召集舊南朝勢力建立了後南朝,然而很快就被撲滅。
由此可見,在日本政局穩定的情況下,躬仁親王是肯定站在室町幕府這邊的,而剩下有繼承權的變人,按照繼承權強弱排列,就是南朝係的小倉宮恒敦、北朝係的一休宗純、南朝係的雪舞櫻(泰子內親王)。
雪舞櫻的繼承權排序基本上是倒數第一的水平,而且日本的很多規矩跟中國不一樣,日本對待下野的政治人物很少采取物理消滅的手段,基本以驅逐、出家、圈禁為主,雪舞櫻一旦出家,就相當於自動放棄了繼承天皇皇位的這項權利。
對於一個放棄繼承權的女子,足利義滿表達了足夠的善意。
“閣下。”
一個少女從桃林深處跑來,她身上穿著和服,腳上踩著木屐,一頭烏黑長發披散,五官精致漂亮。
看見這個女孩兒,足利義滿眼睛裏露出慈祥之色。
“辛苦你的準備了。”
“沒有呢。”
雪舞櫻笑容甜美可人,她扶住了足利義滿的胳膊。
等到在山頂的亭子裏落座後,足利義滿才說明自己的目的——
“今日我要與明國的大將軍李景隆閣下會談。”
“喔需要我做什麽嗎?”雪舞櫻本想問談什麽,但旋即止住了口。
足利義滿笑了笑,微微側著頭看著遠處已經停在鹿苑院門口的車架,說道。
“不需要,你在旁邊聽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