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櫻默默地準備好了糕點、小食、茶湯等物,跪坐在了一角。
她的目光望向了在山頂亭子外架起的一口大鍋,猜測著這格格不入之物的用途。
這處風景秀美的地方,最初是西園寺家的,後來他們將這座京都北山的“北山第”獻給足利義滿,足利義滿在這裏以舍利殿為中心建立山莊,稱為“北山殿”,後來又以北山殿為主體,改造成了鹿苑院。
這裏的建築和器物融合了公家、武家、禪家的文化,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雪舞櫻都可以確信,絕對沒有“大鍋”這個東西。
事實上,日本的飲食一直在向小量方向發展,在眼下室町幕府的時代,一盤食物就已經沒多少了,哪怕是蝦夷(北海道)上茹毛飲血的野人,也不會用這種大鍋來做菜。
足利義滿當然知道這口大鍋是用來做什麽,他的眼眸中,則露出了一絲期盼的神色。
足利義滿是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他迄今為止,做到了很多事情,包括南北朝的統一、幕府的徹底崛起、削平國內諸多反對藩國。
稱他一聲雄才大略,絕對不過分。
但唯有一件事情,令足利義滿魂牽夢縈了三十年,尚未做到。
那就是與大明的勘合貿易。
足利義滿從繼承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將軍職位開始,就一直非常渴望同明朝進行貿易,自洪武七年開始,就曾數次向明朝派遣使節。
大明洪武七年到洪武十三年,足利義滿以“日本征夷將軍源義滿”的名義向明朝朝貢,要求與明朝貿易,然而老朱拒絕了室町幕府的要求理由也很簡單,老朱一直跟南朝的懷良親王打交道,認為南朝大覺係的“日本國王懷良”才是日本正統君主,而北朝持明係則是亂臣,足利義滿是北朝持明係的將軍,更不應與之通交。
因此在老朱在位期間,明朝始終拒絕同室町幕府進行貿易。
足利義滿就這樣盼啊盼,終於把老朱盼死了,輪到了建文帝朱允炆上位。
在得知大明換了皇帝後,建文元年足利義滿馬上以“日本國準三後源道義”為名,遣博德的商人肥富、僧人祖阿赴明朝,這次由於南朝勢力衰落,建文帝也不像老朱那麽執拗,幹脆利索地封義滿為“日本國王”算是給了點甜頭,並要求足利義滿取締倭寇,取締了再來談勘合貿易。
然而足利義滿還沒高興幾天,朱棣起兵靖難了,大明要全力平叛,沒工夫跟他搞勘合貿易了。
就這樣,足利義滿又盼了四年,建文帝削藩成功的消息沒盼來,倒是得到了朱棣稱帝,年號“永樂”的消息。
於是足利義滿再次上書,詢問可否大規模派遣使團前往祝賀,但因為日本不是朝貢貿易國,需要先確認宗藩關係才能朝貢,所以李景隆帶著大明的使團來了。
對於這個“超規格”的大明使團,足利義滿給予了超高的期望。
而李景隆同樣沒有讓他失望,經過持續數月的磋商,在今天,大明已經給出了勘合貿易的最後條件,隻要談判順利,李景隆就可以帶著日本方麵的文書歸國了。
李景隆與禮部選出來的幾個官員拾階而上,順著山路小徑慢慢地走到了亭子外麵。
他們剛剛上來,足利義滿便笑意盈盈地親自迎了上去:“歡迎大將軍閣下!”
足利義滿抬起右手示意眾人免禮,隨後說道:“請吧。”
“鹿苑院主人請。”
兩人相視一笑,並肩邁步向著亭台之內走去。
在李景隆身後,幾個禮部官員亦是緊緊跟隨,不敢離開半步。
李景隆一邊走著,一邊左右張望著周圍的環境,他看了看亭子裏麵擺著的矮桌,以及擺在桌上盛著茶湯的白瓷茶碗,輕歎了一口氣。
日本人的茶湯可是鹽糖醋都放的啊,為了顯示誠意,足利義滿還高價買了一小壇山西老陳醋,每次都勸他喝,但這麽濃烈的味道,實在是讓李景隆無法忍受啊。
“大將軍閣下,一想到您即將歸國,我實在是有些不舍。”
足利義滿端起茶碗微笑地說道,完全沒有了剛才爬山時的老態龍鍾,臉色紅潤,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
李景隆微笑著點了點頭,意有所指地說道:“鹿苑院主人不必如此,我還會再來的。”
但此時,足利義滿卻忽然放下茶碗,雪舞櫻上前拿起旁邊的酒壺倒了兩杯酒。
足利義滿介紹道:
“這是我們大覺寺統的泰子,現在名字叫做雪舞櫻,即將跟隨大將軍閣下回國,前往古劍妙快法師的好友,大明的道衍大師那裏修行。”
說著,足利義滿親自把酒杯給李景隆遞了過來。
“多謝。”
李景隆伸出雙手,接住足利義滿遞過來的酒杯。
李景隆端起來抿了一口,頓覺一股灼熱感油然而生,隨後產生了些許甘甜,不禁連連點頭稱讚。
“這是從朝鮮購買的蓯蓉酒。”足利義滿介紹說道,“它的酒漿采用特殊的技術釀製而成,不僅美味異常,而且還有滋陰養腎的作用,對於男性,尤其是老年和體虛的男性有著良好的功效.”
“原來如此。”李景隆聽完之後,立刻又飲了一口。
“這是我平常用來保養喝的,大將軍閣下喜歡喝的話,我再叫人送幾瓶過來?”足利義滿熱情地問道。
“不必了。”李景隆搖了搖頭,說道:“我不勝酒力。”
這種藥材雖然李景隆沒聽說過,但想來既然朝鮮有,那麽大明也是一定有的。
足利義滿舉起了杯中酒,與李景隆幹了一杯。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足利義滿突然說道:“大將軍閣下,您知道的,我的年紀已經不小了,用華夏的話說就是半截脖子入土了,我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完成日本與大明的勘合貿易。”
李景隆心頭微微一跳,麵帶笑容地應道:“這也是我今天的目的。”
薑星火親筆寫就,由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發布的《關於調整大明周邊藩屬國朝貢貿易契約的相關要求》,已經送到了李景隆這裏,同樣的副本,也送到了朝鮮國王的手上。
不久前薑星火給陳天平看的,則是威力加強版。
“我知道大將軍閣下的性子,我也不是個囉嗦的人,咱們快言快語,省的耽誤了雙方時間。”
“爽快。”
兩人相互吹捧了幾句,按理說接下來該開門見山地談起了生意。
“對了。”
然而,足利義滿卻忽然抬了抬手說道:“還有禮物沒給大將軍閣下。”
“什麽禮物?”
李景隆微微一怔,莫不是一箱蓯蓉酒?
“馬上大將軍閣下就知道了。”
說著,便對著身邊的武士吩咐道:“送上來吧。”
很快,就有一個打著赤膊,被人倒吊四肢綁在一條扁擔上,像是過年宰豬一樣的姿勢抬了過來。
李景隆見狀,頓時愣住了,這是什麽情況?
隻見領頭的武士,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說道:“海賊(倭寇)首領已帶到,還請閣下訓示。”
足利義滿笑眯眯地解釋道:“對馬、壹岐一帶的海賊騷擾明國沿岸,我派沿海的守護大名抓捕到了其中的首領,一共二十餘人,先給您炸一個?”
李景隆依稀想起了今川了俊對他說過的話.
“不用了!”
“別客氣,先來一個。”
慘叫聲傳來,足利義滿卻絲毫沒有心軟,反而興奮不已。
李景隆看著眼前這令人不適的一幕,眉頭皺的更緊了。
不多時,那名挑斷了手筋腳筋和腰椎的倭寇首領,就被活活燒死。
足利義滿端起酒杯,看著那倭寇首領被滾油和升騰的火焰吞噬,發出陣陣愉悅的哈哈大笑。
“真是美妙呢,你不覺得嗎?大將軍閣下!”
李景隆端詳著對麵的日本人,心裏卻是暗暗琢磨了起來。
這個足利義滿,比他想象中的更加變態。
“大將軍閣下對這份禮物覺得滿意嗎?如果不滿意,下麵還有二十來個。”
李景隆放下了酒杯,搖了搖頭:“說實話,大明需要的不是這個。”
“哦?”
足利義滿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費解。
大明,最需要的不就是臉麵嗎?
李景隆鄭重地說道:“大明已經從朝鮮國王李芳遠的手中拿回了濟州島,這件事想必您是清楚的。”
濟州島!
足利義滿並沒想到,李景隆竟然會提這茬,他本以為,李景隆直到回國,都不會說這件事。
他也準備,權當無事發生過。
否則一旦這個話題的蓋子被揭開,在足利義滿看來,就不太好收尾了。
原因也很簡單,濟州島像是一處匕首一樣,刺在朝鮮和日本之間,地理位置太過敏感。
雖然從法理上來講,大明要回濟州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且足利義滿也很清楚,濟州島是朝鮮最重要的養馬地之一,大明不管是供給自身還是限製朝鮮,對此都是誌在必得,這樁官司從大明的洪武年間扯到了現在,朝鮮方麵一直推諉,如今推諉不下去了,割還給大明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日本沒有任何理由和能力、動機,來阻止這件事的發生。
但是不管怎樣,對於日本來說,濟州島在大明手裏都是一個威脅。
這是不利於雙方關於勘合貿易的談判的,足利義滿實在費解,為什麽李景隆會在這個時候提到這件事。
“我們大明國師,也就是我時常提到的薑星火,他目前在主持大明的變法相關事務。”
李景隆緩緩開口道:“國師有意調整朝貢貿易體係,來幫助我完成大明與日本的勘合貿易磋商,但是.”
足利義滿心頭有些驚喜,他沒想到,李景隆在大明的朝堂中竟然得到了這位變法派旗手的支持,之前大明朝堂的文官們,普遍對於跟日本的勘合貿易是極不重視的,而變法派上台,不出意外的話,情況顯然會得到一些改變。
足利義滿或許不懂大明,但是他懂廟堂。
敵人支持的,我反對;敵人反對的,我支持。
這個道理,放到任何時空的廟堂鬥爭中都是基本適用的。
“那麽薑國師打算如何調整呢?”
“咳咳。”
李景隆清了清嗓子,拿捏了一番姿態,隨後說道:“朝中阻力嘛,很大。”
“你應該清楚,保守的文官們,對於開放超過朝貢貿易限度的勘合貿易,是強烈抵製的。而且說實話,日本留給他們的印象並不好,畢竟倭寇經常襲擾我們大明的沿海。”
“這”
足利義滿有苦難言。
她的目光望向了在山頂亭子外架起的一口大鍋,猜測著這格格不入之物的用途。
這處風景秀美的地方,最初是西園寺家的,後來他們將這座京都北山的“北山第”獻給足利義滿,足利義滿在這裏以舍利殿為中心建立山莊,稱為“北山殿”,後來又以北山殿為主體,改造成了鹿苑院。
這裏的建築和器物融合了公家、武家、禪家的文化,但無論是哪種文化,雪舞櫻都可以確信,絕對沒有“大鍋”這個東西。
事實上,日本的飲食一直在向小量方向發展,在眼下室町幕府的時代,一盤食物就已經沒多少了,哪怕是蝦夷(北海道)上茹毛飲血的野人,也不會用這種大鍋來做菜。
足利義滿當然知道這口大鍋是用來做什麽,他的眼眸中,則露出了一絲期盼的神色。
足利義滿是日本實際上的統治者,他迄今為止,做到了很多事情,包括南北朝的統一、幕府的徹底崛起、削平國內諸多反對藩國。
稱他一聲雄才大略,絕對不過分。
但唯有一件事情,令足利義滿魂牽夢縈了三十年,尚未做到。
那就是與大明的勘合貿易。
足利義滿從繼承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將軍職位開始,就一直非常渴望同明朝進行貿易,自洪武七年開始,就曾數次向明朝派遣使節。
大明洪武七年到洪武十三年,足利義滿以“日本征夷將軍源義滿”的名義向明朝朝貢,要求與明朝貿易,然而老朱拒絕了室町幕府的要求理由也很簡單,老朱一直跟南朝的懷良親王打交道,認為南朝大覺係的“日本國王懷良”才是日本正統君主,而北朝持明係則是亂臣,足利義滿是北朝持明係的將軍,更不應與之通交。
因此在老朱在位期間,明朝始終拒絕同室町幕府進行貿易。
足利義滿就這樣盼啊盼,終於把老朱盼死了,輪到了建文帝朱允炆上位。
在得知大明換了皇帝後,建文元年足利義滿馬上以“日本國準三後源道義”為名,遣博德的商人肥富、僧人祖阿赴明朝,這次由於南朝勢力衰落,建文帝也不像老朱那麽執拗,幹脆利索地封義滿為“日本國王”算是給了點甜頭,並要求足利義滿取締倭寇,取締了再來談勘合貿易。
然而足利義滿還沒高興幾天,朱棣起兵靖難了,大明要全力平叛,沒工夫跟他搞勘合貿易了。
就這樣,足利義滿又盼了四年,建文帝削藩成功的消息沒盼來,倒是得到了朱棣稱帝,年號“永樂”的消息。
於是足利義滿再次上書,詢問可否大規模派遣使團前往祝賀,但因為日本不是朝貢貿易國,需要先確認宗藩關係才能朝貢,所以李景隆帶著大明的使團來了。
對於這個“超規格”的大明使團,足利義滿給予了超高的期望。
而李景隆同樣沒有讓他失望,經過持續數月的磋商,在今天,大明已經給出了勘合貿易的最後條件,隻要談判順利,李景隆就可以帶著日本方麵的文書歸國了。
李景隆與禮部選出來的幾個官員拾階而上,順著山路小徑慢慢地走到了亭子外麵。
他們剛剛上來,足利義滿便笑意盈盈地親自迎了上去:“歡迎大將軍閣下!”
足利義滿抬起右手示意眾人免禮,隨後說道:“請吧。”
“鹿苑院主人請。”
兩人相視一笑,並肩邁步向著亭台之內走去。
在李景隆身後,幾個禮部官員亦是緊緊跟隨,不敢離開半步。
李景隆一邊走著,一邊左右張望著周圍的環境,他看了看亭子裏麵擺著的矮桌,以及擺在桌上盛著茶湯的白瓷茶碗,輕歎了一口氣。
日本人的茶湯可是鹽糖醋都放的啊,為了顯示誠意,足利義滿還高價買了一小壇山西老陳醋,每次都勸他喝,但這麽濃烈的味道,實在是讓李景隆無法忍受啊。
“大將軍閣下,一想到您即將歸國,我實在是有些不舍。”
足利義滿端起茶碗微笑地說道,完全沒有了剛才爬山時的老態龍鍾,臉色紅潤,一副神清氣爽的模樣。
李景隆微笑著點了點頭,意有所指地說道:“鹿苑院主人不必如此,我還會再來的。”
但此時,足利義滿卻忽然放下茶碗,雪舞櫻上前拿起旁邊的酒壺倒了兩杯酒。
足利義滿介紹道:
“這是我們大覺寺統的泰子,現在名字叫做雪舞櫻,即將跟隨大將軍閣下回國,前往古劍妙快法師的好友,大明的道衍大師那裏修行。”
說著,足利義滿親自把酒杯給李景隆遞了過來。
“多謝。”
李景隆伸出雙手,接住足利義滿遞過來的酒杯。
李景隆端起來抿了一口,頓覺一股灼熱感油然而生,隨後產生了些許甘甜,不禁連連點頭稱讚。
“這是從朝鮮購買的蓯蓉酒。”足利義滿介紹說道,“它的酒漿采用特殊的技術釀製而成,不僅美味異常,而且還有滋陰養腎的作用,對於男性,尤其是老年和體虛的男性有著良好的功效.”
“原來如此。”李景隆聽完之後,立刻又飲了一口。
“這是我平常用來保養喝的,大將軍閣下喜歡喝的話,我再叫人送幾瓶過來?”足利義滿熱情地問道。
“不必了。”李景隆搖了搖頭,說道:“我不勝酒力。”
這種藥材雖然李景隆沒聽說過,但想來既然朝鮮有,那麽大明也是一定有的。
足利義滿舉起了杯中酒,與李景隆幹了一杯。
兩人又閑聊了幾句,足利義滿突然說道:“大將軍閣下,您知道的,我的年紀已經不小了,用華夏的話說就是半截脖子入土了,我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在有生之年完成日本與大明的勘合貿易。”
李景隆心頭微微一跳,麵帶笑容地應道:“這也是我今天的目的。”
薑星火親筆寫就,由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發布的《關於調整大明周邊藩屬國朝貢貿易契約的相關要求》,已經送到了李景隆這裏,同樣的副本,也送到了朝鮮國王的手上。
不久前薑星火給陳天平看的,則是威力加強版。
“我知道大將軍閣下的性子,我也不是個囉嗦的人,咱們快言快語,省的耽誤了雙方時間。”
“爽快。”
兩人相互吹捧了幾句,按理說接下來該開門見山地談起了生意。
“對了。”
然而,足利義滿卻忽然抬了抬手說道:“還有禮物沒給大將軍閣下。”
“什麽禮物?”
李景隆微微一怔,莫不是一箱蓯蓉酒?
“馬上大將軍閣下就知道了。”
說著,便對著身邊的武士吩咐道:“送上來吧。”
很快,就有一個打著赤膊,被人倒吊四肢綁在一條扁擔上,像是過年宰豬一樣的姿勢抬了過來。
李景隆見狀,頓時愣住了,這是什麽情況?
隻見領頭的武士,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說道:“海賊(倭寇)首領已帶到,還請閣下訓示。”
足利義滿笑眯眯地解釋道:“對馬、壹岐一帶的海賊騷擾明國沿岸,我派沿海的守護大名抓捕到了其中的首領,一共二十餘人,先給您炸一個?”
李景隆依稀想起了今川了俊對他說過的話.
“不用了!”
“別客氣,先來一個。”
慘叫聲傳來,足利義滿卻絲毫沒有心軟,反而興奮不已。
李景隆看著眼前這令人不適的一幕,眉頭皺的更緊了。
不多時,那名挑斷了手筋腳筋和腰椎的倭寇首領,就被活活燒死。
足利義滿端起酒杯,看著那倭寇首領被滾油和升騰的火焰吞噬,發出陣陣愉悅的哈哈大笑。
“真是美妙呢,你不覺得嗎?大將軍閣下!”
李景隆端詳著對麵的日本人,心裏卻是暗暗琢磨了起來。
這個足利義滿,比他想象中的更加變態。
“大將軍閣下對這份禮物覺得滿意嗎?如果不滿意,下麵還有二十來個。”
李景隆放下了酒杯,搖了搖頭:“說實話,大明需要的不是這個。”
“哦?”
足利義滿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費解。
大明,最需要的不就是臉麵嗎?
李景隆鄭重地說道:“大明已經從朝鮮國王李芳遠的手中拿回了濟州島,這件事想必您是清楚的。”
濟州島!
足利義滿並沒想到,李景隆竟然會提這茬,他本以為,李景隆直到回國,都不會說這件事。
他也準備,權當無事發生過。
否則一旦這個話題的蓋子被揭開,在足利義滿看來,就不太好收尾了。
原因也很簡單,濟州島像是一處匕首一樣,刺在朝鮮和日本之間,地理位置太過敏感。
雖然從法理上來講,大明要回濟州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且足利義滿也很清楚,濟州島是朝鮮最重要的養馬地之一,大明不管是供給自身還是限製朝鮮,對此都是誌在必得,這樁官司從大明的洪武年間扯到了現在,朝鮮方麵一直推諉,如今推諉不下去了,割還給大明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日本沒有任何理由和能力、動機,來阻止這件事的發生。
但是不管怎樣,對於日本來說,濟州島在大明手裏都是一個威脅。
這是不利於雙方關於勘合貿易的談判的,足利義滿實在費解,為什麽李景隆會在這個時候提到這件事。
“我們大明國師,也就是我時常提到的薑星火,他目前在主持大明的變法相關事務。”
李景隆緩緩開口道:“國師有意調整朝貢貿易體係,來幫助我完成大明與日本的勘合貿易磋商,但是.”
足利義滿心頭有些驚喜,他沒想到,李景隆在大明的朝堂中竟然得到了這位變法派旗手的支持,之前大明朝堂的文官們,普遍對於跟日本的勘合貿易是極不重視的,而變法派上台,不出意外的話,情況顯然會得到一些改變。
足利義滿或許不懂大明,但是他懂廟堂。
敵人支持的,我反對;敵人反對的,我支持。
這個道理,放到任何時空的廟堂鬥爭中都是基本適用的。
“那麽薑國師打算如何調整呢?”
“咳咳。”
李景隆清了清嗓子,拿捏了一番姿態,隨後說道:“朝中阻力嘛,很大。”
“你應該清楚,保守的文官們,對於開放超過朝貢貿易限度的勘合貿易,是強烈抵製的。而且說實話,日本留給他們的印象並不好,畢竟倭寇經常襲擾我們大明的沿海。”
“這”
足利義滿有苦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