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別以為這幫大臣幹不出來,明代廟堂吵架,亦或是幹脆動手,乃至當著皇帝的麵打死人,翻翻《明史》,次數還少嗎?


    眼見著眾人神情肅然,薑星火方才繼續念了下去。


    “三、經濟。”


    眼見工作報告到了重頭戲環節,眾人紛紛打起了精神。


    如果說農業和工業所見到的成效還沒有那麽多,那麽經濟方麵,就毫無疑問就是變法的重頭戲了,也是薑星火自己在主抓的部分。


    不管是支持變法的,還是反對變法的,對於薑星火所進行的經濟工作都投入了高度的關注,因為這才是決定變法成敗的最重要因素。


    為什麽朱棣這麽喜歡薑星火,這麽支持薑星火?究其根本,就是用薑星火的變法,能夠增強大明的國力,而增強大明的國力,最明顯的方麵就是振興經濟。


    畢竟打仗需要錢,修書需要錢,幹什麽都需要錢。


    國庫沒有錢的話,皇帝放屁都不響。


    有災害了賑災?做夢;想要大手大腳修點宮殿?做夢;打算賞賜一下番邦使者?更是純做夢。


    哪個皇帝不想可勁花錢辦大事?隻不過是傳統的農業稅,屬於“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罷了。


    薑星火沉靜地看著局促在狹小空間裏的眾人,此時此刻,他的目光就好似窗外拂麵而過的風一般,帶著幾許寒意。


    “貨幣。”


    薑星火一開口,就是經濟的大頭,事實上,貨幣問題也是困擾了大明經濟很久的老大難問題了。


    沒有貨幣作為血液,經濟體係根本什麽都辦不成,這就像是人有全身上下很多血管一樣,而貨幣不足,就是供血不足,貨幣信譽貶值,就是血管堵塞。


    “寶鈔貶值,是影響大明整體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恢複貨幣信譽,貨幣上建立以寶鈔為主、銅錢為輔的貨幣體係,金融上全麵建設自主可控、穩定安全的錢莊-銀行體係,推行推進國債常態化、多樣化,始終都是變法一直追尋的目標放眼四海,在大明增加對外貿易的新格局下,當今局勢下的經濟競爭,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競爭,而且是貨幣之間的競爭。構成一個經濟安全的主要步驟,就是建立自己的貨幣信譽,安南國、朝鮮國、日本國,都在效仿大明進行紙鈔改革,在這一方麵,大明無疑走在了最前列,而如何保證貨幣幣值、確保貨幣信譽,卻始終是我們要努力攻克的難題。”


    第490章 稅收


    這時候,“二金”之中的工部右侍郎金忠出聲問道:“那國師以為,若是修改幣製,又會對大明造成怎樣影響呢?”


    雖然朱棣和朱高熾都分別以稱病休息和閉門思過的名義暫時退居幕後,但會議上,到處都有他們的影子。


    金忠,就是替皇帝問的。


    對於農業和工業,他們可以不關心,但對於錢,尤其是明晃晃的寶鈔,他們就必須要關心了。


    因此很多關鍵問題,他們不會讓薑星火含糊過去,而是要把其中不懂的地方問個水落石出。


    雖然金忠隻不過是工部右侍郎,在場眾人裏,他的官職不是最高的那一檔,但他是皇帝的親信,是燕軍的二號謀士,跟朱棣上戰場出謀劃策的那種,非常受到朱棣的信任.而且工部尚書黃福如今跟大理寺卿陳洽一起,還滯留在交趾布政使司,估計得轉過年還能回來,工部在事實上並不是由朱高熾的嫡係左侍郎陳壽把持的,而是右侍郎金忠。


    工部偏偏又是與薑星火合作比較多的一個部門,故此,薑星火也不得不耐心回答道。


    “一旦啟動幣製改革,會造成短暫的物價通縮和經濟衰退。”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個兩個詞,在場的官員們並不陌生。


    因為在大明行政學校的輪訓班裏,是有講過這些基礎經濟學概念的,輪訓班的內容主要就包括了荀子的聖王思想,以及民族國家理念等等.但除此以外,也有關於行政學和經濟學的基本講授。


    薑星火把這些行政學校的教師培養的不錯,雖然沒有薑星火這麽厲害,但起碼按著教材講課,是沒什麽問題的。


    至於這些前來輪訓的大明中樞文官能聽進去多少,具體有多少學習效果,就因人而異了。


    但他們對於經濟學的了解,估計也僅限於一些基礎概念,至於稍微靈活一點的東西,就費勁了。


    “為什麽?”金忠又問道。


    薑星火輕笑一聲,繼續耐心解釋道:“貨幣改革要求寶鈔的實際幣值至少要恢複到紙麵幣值的一半左右,現在還遠遠不夠,即便通過減少寶鈔發行量、發行國債、納鈔中鹽,以及未來的增加‘銀行-錢莊’體係的儲蓄功能形成蓄水池,這些辦法回收貨幣恐怕最快也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寶鈔貨幣幣值的恢複。”


    見眾人沒反應過來,薑星火幹脆點破。


    “但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大明的銅錢供給不足,民間對於寶鈔的需求肯定是會增加的除了內部的貨幣需求,在沒有施行國內外貨幣雙軌製之前,海外貿易的蓬勃發展,同樣會增加寶鈔需求,因為寶鈔相當於起到了‘國際通用貨幣’的作用。”


    在場的高官理解能力並沒有問題,薑星火把供需兩端說的清楚,稍加思量,也頓時都回過幾分味來,但還是有很多人並沒有理解透徹。


    這時候,刑部尚書鄭賜親自問道:“那能不能貨幣幣值不恢複到一半?這樣到時候市麵上還有足夠流通的寶鈔,也不至於經濟發展停滯。”


    薑星火搖了搖頭道:“幣值恢複的越好,換鈔的阻力就越小。”


    “那如果不換鈔呢?”


    “如果不換鈔,隨著大明海外貿易規模的擴大,如果擴展到了極西之地,甚至是蒙古人都未曾從陸路抵達和征服的土地,那麽對於大明來說非常缺乏的金、銀、銅等貴金屬,到了以後就會變得極大富餘,反過來衝擊寶鈔的幣值.貴金屬天然就有貨幣屬性,這種是人為難以改變的,未雨綢繆,現在最好的對策就是提前進行寶鈔白銀化,否則的話一旦大明寶鈔的流通範圍和流通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那麽以後換鈔的困難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到時候不僅會動搖大明的基礎財政結構,導致難度增長數倍,甚至十幾倍,諸位認為,該長痛不如短痛,還是一直忍著痛呢?”


    聽到薑星火的話,內閣值房這裏頓時鴉雀無聲。


    日本那裏有金山銀山,這對於帝國的高官們來說,並不是什麽秘密。


    而聽國師這個說法,除了日本有,恐怕極西之地更多。


    金銀銅這些東西,隻要大量出現並且進入到貿易體係裏,那就一定會成為貨幣衝擊固有的寶鈔體係,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畢竟都是世界公認的硬通貨,而寶鈔說白了就是承載著大明信用的紙,對於一個土著部落的人來說,選擇眼前的真金白銀還是選一張紙,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所以這麽看來,貨幣製度還真是早改早好。


    見眾人沒了異議,薑星火繼續道。


    “貿易。”


    “國內貿易,要以重新恢複國內貿易為主體,培育完整的國內商品銷售、流動體係,打通建立全大明範圍內整體商品市場的難點,加快建設包括運河、官道在內的基礎設施體係,並適度地超前推進經濟發達的主要城池之間‘點對點商道’的建立,加快清剿自靖難以來地方殘留匪患,提升道路安全保障能力。”


    這回輪到前北平副使,現吏部左侍郎許思溫發問了,作為朱高熾的嫡係,他對於薑星火的很多動作,尤其是尚未開展的動作,都非常感興趣。


    “點對點商道是什麽意思?”


    薑星火淡淡地掃視了一圈在座眾人,緩緩說道:“大家都知道,現如今大明的國內商貿是極不發達的,最重要的阻礙因素就是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有兩方麵,其一是地方殘餘匪患,其二是商稅事實上的重複征收,所謂‘點對點商道’,就是先在經濟高度發達,有切實貿易需求的城池之間開辟安全且不會重複征收的商道,收稅隻收首尾兩次,用以回收築路和維護安全的費用。”


    事實上,現在大明國內的貿易體係已經被各種原因破壞殆盡,從根源上來講,就是因為靖難之役是一場前後總兵力達數百萬人參與的內戰,直接導致了有大量的散兵遊勇在潰逃後就地化身山匪路霸,這種地方的匪患,根本就是剿不勝剿,人家往山溝湖澤裏一跑,你能怎麽辦?


    道路安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原材料和稅收價格過高,造成了大量的物資積壓,這些積壓的物資又反過來造成了國內市場的流通性變得極差。


    想要搞國內貿易,就要築路,每隔一定距離建立貨棧,並清剿沿途匪患,有兵丁沿途巡邏保證安全,否則商賈是不敢上路的。


    而築路需要錢,哪怕現在戶部有錢,這種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也很難一下子展開太多,隻能先撿著傳統意義上的重要商道,優先建立,就相當於先打通幾條大動脈,剩下的血管雖然也很重要,但隻能等有能力的時候再說了。


    朱棣這一年多以來,忙著坐穩皇位剿除建文餘孽,以及對安南用兵,暫時還沒來得及把精力投入到剿除匪患上。


    如今南方統治基本穩定,士紳階層遭到了打壓,經濟上也恢複了過來,就有能力進行這種烈度不強但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了。


    “可是.”一位官員欲言又止。


    薑星火一看,正是前北平布政司左參議,朱高熾嫡係,如今的戶部左侍郎孫瑜。


    這孫瑜可以說是朱高熾手下難得懂經濟和財政的人物了,更是插進戶部的一顆釘子,身居左侍郎高位,平常或許不顯山不露水,但一旦到了關鍵時刻,隨時都能掣肘夏原吉。


    “有什麽顧慮,你就直接說吧!”


    這裏麵不是沒人想把老朱那套“重農抑商”的國策搬出來,但眼下既然薑星火已經提前半年完成了210萬兩白銀的賭約,這“重農抑商”早晚會變回北宋的“四民皆本”,雖說四民也有個士農工商的排序,但名義上還是齊平的。


    而且如今天下漸定,又逢變革之局,經濟被擺在了第一位,沒錢什麽都白扯。


    土裏既然摳不出幾個子兒,那就隻好把目光放到了商稅上麵。


    孫瑜道:“如今國朝支出繁多,若是要在主要城池之間築路,並且派兵剿匪,所花銀錢,太倉庫怕是支撐不起。”


    薑星火微微頷首道:“這裏麵有個說法,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能讓商品流通起來,讓百姓用到不同地方的特產,讓國朝收上來更多的商稅,但是,同樣的,我們也要承擔築路和維護沿途治安的支出,沒有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的道理.萬事都是開頭難,這個支出我們肯定是要承擔的,但是如今大明國內局勢穩定,雖然國庫儲備不夠豐富,但並不需要大規模的把築路的攤子給鋪開,一條路一條路的來就是了。”


    薑星火的麵色依舊平靜,但是眼神深處,卻隱含著堅毅與期望。


    前段時間,他確實有一陣子陷入了焦慮和自我內耗,但很快他就從中走了出來。


    因為他有一個無可匹敵的優勢,那就是時間站在他這邊。


    他的身體,現在還足夠年輕,還能夠奮鬥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誰知道以後得大明又會變成什麽樣子呢?暫時的一切劣勢或是不如心意,都不用著急,完全可以不用急躁,慢慢來,做好自己的,剩下交給時間。


    別說是朱棣,就算是朱高熾,單論壽命,薑星火覺得自己都能很輕鬆熬死。


    更何況,眼下隻是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就已經取得了如此成就和進展了。


    其實這份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的年度工作報告,莫說是旁人聽著有些嚇人,就是薑星火自己念起來,在某一剎那,他都有些唏噓和不敢置信。


    不知不覺間,一回頭,已經走出了這麽遠的路了。


    而且前路並不迷茫,一件件需要做的事情,預計完成的時間,都已經設計好了藍圖。


    一切都在向著光明的未來前行著。


    薑星火翻開下一頁稿子,繼續念了下去。


    與此同時他用手指撚了一下,跟他腦海中的記憶一樣,並不剩幾頁紙了。


    “海外貿易,大明與安南國、占城國、日本國、朝鮮國、呂宋國、琉球國等國家,已經建立了平等互惠的自由貿易關係,並初步建立了海外貿易商品保險製度,幫助海貿商人放心交易,已重現北宋‘開海裕國’之景象;在進出口管理方麵,目前已重啟廣州‘懷遠市舶司’,泉州‘來遠市舶司’,寧波‘安遠市舶司’,基本恢複了兩宋以來的市舶司製度。”


    這裏薑星火指的是金幼孜負責的審法寺,根據宋神宗元豐年間推出的《元豐市舶司條例》為基礎,改訂了《永樂市舶司條例》,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市舶貿易的合法地位以及市舶司的具體職責。


    “對於外國來訪使團,由市舶司掌管接待各國貢使及其隨員,並命內臣監督市舶司在出海許可、海上檢查、收取關稅等方麵的作用.下一階段的海外貿易,重點在於推進‘遷海令’的廢除與沿海居民的回遷,以及在建立自由貿易關係國家的天使館的設立。”


    這裏要說的是,大明雖然如今隻有三個市舶司,遠遠比不上北宋的四大市舶司九小市舶司,但基本該有的都有了.北宋是密州市舶司、兩浙路市舶司、福建路市舶司、廣南路市舶司四大市舶司,下麵有九個小市舶司,但在山東的密州市舶司規模並不大,小市舶司主要是以泉州市舶司、廣州市舶司和寧波市舶司最負盛名,此三者被合稱為“三路市舶司”。也就是現在大明重啟的三個主要市舶司。


    故此,雖然沒有北宋九個市舶司那麽多,但最主要的三個,算是重新啟動了。


    事實上別看華夏的海岸線很長,有很多的沿海城池,但要看航線的話,其實隻有兩條。


    一條路是北方航線,也就是後世的東北亞航線,在大明主要是從山東半島的登州出發,沿著順時針方向順著渤海的海岸線到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最後抵達日本列島,也就是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的航線。


    如果從日本出發的話,還可以南下琉球群島,一路抵達呂宋島乃至爪哇島,這條線追根溯源的話,其實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齊國是主要的受益者,在薑星火前世也被稱為“東方海上絲綢之路”。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際上唐代以後,跟日本的主要貿易地點是寧波,這也是寧波市舶司為什麽會興起的原因.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條航線就是南方航線,五代十國的時候,南方的地方割據勢力就是靠這條航線立國的,被叫做“廣州通海夷道”。


    除了這兩條航線,華夏對外貿易,就隻有陸上的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了。


    不管怎麽說,重農抑商和海禁兩條國策,到了明年年中,賭約正式結算的時候,肯定就要廢除了。


    到了永樂二年的年中,國策就就會變成“四民皆本”加上“開海裕國”。


    手上隻剩下了最後兩頁紙,薑星火念的速度也變慢了下來。


    “專營商品。”


    “專營商品是大明經濟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稅收穩定保障的基石,在如今技術日新月異,商品多樣性高度發達的背景下,大明既要保證固有的專營商品,如鹽、茶、鐵等商品的穩定銷售,也要重視諸如玻璃、化肥等新型專營商品的發展.隨著新一輪‘技術爆炸’端倪的產生,正在研製中的低磷鋼、香水等商品,也必將成為為國庫創收的重要一環,進而促進整個大明經濟的增長。”


    這裏額外要提的一句是,為什麽作為穿越者創收神器之一的香水,被薑星火點出來這麽慢。


    事實上,以前薑星火隻知道古代有胭脂水粉,但真不知道古代有沒有香水,如果有,香水是什麽樣子的。


    但後來隨著他逐步了解,就大概明白了,確實有這東西,而且有香水蒸餾技術,不過不是本土產物,是五代時期由中東傳入華夏的,一開始的品種叫“古剌水”,也就是一種由薔薇花蒸餾而成的香水,這玩意甚至可以食用.總之,宋代人就已經成功掌握了這種香水的製備方法,並且開發出柑橘、桂花、茉莉等多種花露,也用其製作和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湖遇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湖遇雨並收藏大明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