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進卿聞言,又與女兒竊竊私語了半晌,方才放她離開。
隔天,施進卿便留下兒子守家,與女兒施二姐等心腹一道踏上了出使的旅途。
而在他們旁邊的一艘船,便是陳祖義派出出使的手下。
在他們後麵,還跟著一溜的補給船,上麵都是淡水和果蔬。
陳祖義盤踞在南洋,為盜十多年,海盜團夥鼎盛時期規模甚至超過萬人,如今也有六七千人,坐擁戰船數百艘,北至大明、日本、朝鮮、琉球,南到三佛齊、淡馬錫,萬裏海疆都是他的獵場,不僅累計劫掠過往大小船隻多達萬艘,更是上岸攻打過五十多座各國的沿海鎮城,可謂是凶名赫赫。
最出名的是,陳祖義的懸紅,那可是老朱生前親自批的五千貫.老朱多摳門一人,別人貪他五十貫都得扒皮實草,五千貫是什麽份量可想而知。
而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盜團夥,自然也是什麽樣的人才都有。
舊港的山上。
這裏的風景宜人、四季如春,處處鳥語花香,人置身其中就宛如仙境一般。
在一處涼亭之內,陳祖義正跟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正悠閑地品茗,老者穿著一身青色長衫,雙目半閉,整個人顯得格外儒雅。
忽然,一名手下匆匆進了涼亭,然後跪倒在他跟前,說道:“稟報將軍,施進卿與咱們的人各駕一艘船,帶著補給船已經出港了。”
陳祖義站起身來,遙遙眺望著開始啟航的船隻,嘴角露出一絲嘲諷,說道:“怕是被人當了替死鬼。”
他身旁的另一名頭目忍不住道:“這人似乎有些不簡單?”
陳祖義淡淡說道:“嗯,施家的家主,這人野性不馴,但能屈能伸,懂得審時度勢,比梁道明難對付,也怪不得梁道明要把他扶持起來,隻可惜也就是眼下咱們跟梁道明不對付,他們才能團結在一起,否則兩人遲早會同床異夢,梁道明暗中恐怕也是一直在提防他。”
而在這時,他的“軍師”歎了一口氣,說道:“梁道明在舊港經營多年,早已是根深蒂固,我等也是無法撼動他的位置,明軍前來,反倒是個突破口”
那頭目問道:“此言何解?”
軍師解釋道:“真要談好了又打起來,開戰肯定都在舊港裏,你以為明軍會把我們兩家劃分出來?肯定是要一起打的。”
“到了那時候,梁道明、施進卿,就都成了我們的炮灰。”
陳祖義樂嗬嗬地說道:“即便是不想上我們的戰船,明軍也不會答應他們,沒了明軍這條退路,他們隻能被我們裹挾著,若是不識相,過些時日便給他們連肉帶骨頭啃個幹淨。”
——————
在舊港外海的旗艦上,鄭和親自接見了這撥三佛齊王國的使者。
沒用通譯,雙方都是漢語交流。
施進卿看著坐在自己麵前的鄭和,臉上掛著一絲笑容,說道:“三寶太監,久聞您智勇不凡,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嗬嗬!謬讚了。”
鄭和淡淡的笑了笑,然後指著座椅道:“坐吧,不知貴方此番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施進卿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身側的座位,請陳祖義的手下先坐下,然後才自己坐下開口說道:“大明天軍至此,我等前來恭迎,並帶了些果蔬淡水,以供天軍使用。”
見施進卿絕口不提其他,鄭和似笑非笑,隻道:“這位施將軍,你可知道我此行的目的?”
施進卿搖頭,先是裝傻充愣地答道:“不太清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鄭和站起身,撣了撣官袍,衝北行禮後緩緩開口:“我們此番前來,乃是奉皇命向四海宣沐王化,順路剿滅南洋的倭寇和海盜,清通商路,為天下除害。”
還沒等陳祖義派來的親信發作,旁邊的王景弘又補充道:“至於哪些人是倭寇和海盜,哪些人不是,倒還需要仔細甄別。”
施進卿按住旁邊人的袖子,笑著道:“幾位上國大人放心,我們三佛齊國絕對不會藏匿倭寇海盜,舊港都是守法商人。”
陳祖義的親信微愣了一下,隨即默不作聲。
這人也是個機靈人,被陳祖義安排過要刻意麻痹明軍,剛才想要發火,也隻是為了維持正常反應不露出馬腳,其實他對這次談判是無所謂的態度隨便施進卿怎麽談,自己給些該有的正常反應就好了,反正最後的結果也是不作數的。
前來談判的兩夥人各懷鬼胎,陳祖義的手下隻想意思意思,施進卿則是知道自己做不得準,準備單獨與明軍媾和,因此表態非常含糊,既不與鄭和談攏,也不談崩,而是在來回推太極。
鄭和見狀,也曉得這裏麵或許有些貓膩。
要麽是舊港這些人打算跟明軍虛與委蛇,為整軍備戰爭取時間;要麽就是兩撥人內部有矛盾,待會兒還要單獨各談各的。
但鄭和略微有些低估了舊港內部的內訌程度。
待安排這兩撥人住下後,又有艦隊外圍的警戒船隻派人來報,說是有三佛齊國王梁道明的密使。
鄭和又接待了梁道明的密使,在證明了身份後,這次密使倒是不再兜圈子了,而是認真地開始了與明軍的談判。
但是談著談著,密使卻覺得有些不好談了,隻得帶著明軍的條件,返回舊港去詢問梁道明。
可鄭和卻絲毫都不著急。
汝南郡王朱有爋疑惑道:“遲則生變,三寶太監為何這般鎮定自若?”
鄭和微微一笑,隻道。
“國師早有安排。”
朱有爋一時驚訝,有些費解地問道:“國師早有安排?難不成是錦囊妙計不成?”
“哈哈哈哈!倒是讓你猜著了,國師讓我到舊港之前便拆開。”
鄭和大笑著打開了一個盒子,這盒子他早就拆開過了,這時隻是給朱有爋看一看。
信紙上麵正是薑星火的筆跡。
薑星火不僅提及了那個姓施的地頭蛇,而且還說了陳祖義會詐降,隻需小心即可從容應對。
說白了,薑星火也就是以前刷短視頻看到過一個什麽“你知道嗎?大明的國土曾經已經抵達了南半球”,籠統的記下了有個姓施的人是大明任命的舊港宣慰使,而在攻克舊港的過程中,著名海盜陳祖義曾經向鄭和詐降被識破,所以便寫下了這些交給鄭和。
至於姓施的到底叫啥,薑星火早就給忘了。
不過鄭和經過一番打探,很確定就是眼前的這個使者,施進卿。
而陳祖義詐降這種事情,其實沒有薑星火的提醒,鄭和和王景弘也都猜出來了,但既然有了薑星火的預知,那麽就可以完全篤定了。
“國師之能,真是鬼神莫測啊!”
朱有爋由衷讚歎道。
“那是自然,國師可是神仙般的人物,足不出戶便可洞見萬裏,這種預見,對於國師來說不過是小意思罷了。”鄭和也笑著說道。
眼下既然確定了陳祖義的陰謀,又基本探明了梁道明的談判態度與底線,那麽事情就好辦多了。
“來人,召施進卿來。”
施進卿那頭還在琢磨著怎麽把陳祖義的手下給宰了,這頭就被“請”了過來。
鄭和倒也幹脆,直接就把薑星火的信紙交給了他。
“啊這.”
施進卿看著這紙張的樣子,著實不像是偽造的。
而且這位力主開海政策的國師,哪怕遠在萬裏之外,他也略微聽說過其事跡一二,委實是能耐通天徹地的人物,傳說中乃是仙人轉世。
這就更讓施進卿拿捏不準了。
施進卿試探著說道:“三寶太監的意思是想讓我來幫大明治理舊港?”
施進卿的心髒,此時在難以抑製地砰砰直跳。
雖然說這本來就是他此行前來的目的,但這個目的真的看起來就在眼前的時候,卻讓施進卿有些難以置信,或者說難以接受真有天選之人這種事情。
這時候的施進卿,整個人都像是踩在了雲端,有些暈乎乎、飄飄然,隻等著有人來拉他一把。
但施進卿這時候也明白,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在眼前,這時候絕對不能失去理智。
鄭和卻哈哈大笑,說道:“施將軍,你想多了,對於大明來說,換誰來都是一樣的,隻不過你是國師選中的人,又是最早與我們接觸的,你不必把這封信看的太重,最重要的是,你要怎麽抉擇,又該怎麽做。”
鄭和的話語中充滿了誘導性,似乎想藉機說明些什麽,而他的計劃也確實成功了,因為施進卿很快就明白了鄭和話語裏潛藏的含義,連忙說道:“三寶太監說的極是,我施家願意全力襄助大明!”
這時候一直按著刀坐在旁邊的朱有爋,他的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他站起身來,抱拳道:“施將軍深明大義,實在是舊港之幸啊!”
施進卿也連忙站起來,謙遜的說道:“郡王殿下客氣了。”
互相吹捧了一陣後,施進卿突然說道:“不過在下有些擔憂,若是真的被陳祖義從舊港灣兩處截斷,該當如何?”
他的意思是明軍一旦進入舊港海麵的話不應當投入主力,而是應當利用眼下的製海權優勢,把主力藏在海平麵下,等到戰鬥爆發再進入戰場,反正隻要控製住了使者,舊港的人也不曉得明軍虛實。
實際上,即便是現在,施進卿看到的也隻是一部分明軍艦隊而已。
他能想到的東西,鄭和自然也早就想到了。
但鄭和卻依然無懼,隻是問道:“陳祖義的艦船,有多少火炮?舊港的防禦和水文又是如何?施將軍不妨一一道來。”
施進卿也明白,這就是讓他納投名狀了。
作為舊港的高層管理者,這些東西,施進卿還是清楚的,一咬牙,便竹簡倒豆子似地講了出來。
鄭和點了點頭,說道:“你且裝作不知情,等下次梁道明的密使前來,你便帶人斬了陳祖義的使者,再提著頭顱來便是,如此以來,梁道明的密使自然無可奈何,而陳祖義此時斷然是不敢翻臉的,到時大張旗鼓進舊港便是了.至於怎麽打贏的事情,你且把心放到肚子裏就是了。”
旁邊的朱有爋也說道:“陳祖義不過跳梁小醜,以他的戰術想要奪船,要麽跳蕩肉搏,要麽火船焚燒,我大明自然早有應對之策,海戰絕對可以將其擊潰,而隻要能順利登陸舊港,我可以保證,在大明的庇護之下,你們都可高枕無憂,榮華富貴更勝往昔。”
聽到這話,施進卿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已經做出了抉擇,倒是沒什麽好猶豫的,隻是在思考這件事情。
鄭和等人也並不催促,靜靜的喝著茶水。
隻要沒有風暴,那麽這種兩千料級別的寶船是非常平穩的,在海麵上駐泊,船裏的人不會有太大不適,甚至茶杯裏的水都不會有太大晃動。
片刻之後,施進卿終於抬起頭來,說道:“還有一事相求。”
“嗯?”
鄭和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施進卿平靜的說道:“梁道明是我們共同推舉出來的國王,也是我的恩主,其人本性不壞,溫和並不嗜殺,管理舊港多年,人皆拜服,不管是為了大明今後的統治,還是出於我個人,我都希望大明能善待他和他的家人.梁道明或許貪戀權位,但實際上應該是早已厭倦了這樣勞神的生活,隻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孤懸海外,沒有半點退路可言,所以這仗不管結果如何,對梁道明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施進卿最終咬牙說道:“還請三寶太監應允。”
不管施進卿是有意表演想要留個重情重義的好印象,還是確實跟梁道明有感情,對於大明來說,其實都不太重要。
“我們會考慮的。”
鄭和沒有把話說死,而是回答道:“梁道明若是能配合我大明一舉蕩平海盜,還南洋一個海清河晏,到時我們當然可以向陛下奏報,有所封賞是一定的,回大明做官也不是不行。”
鄭和的意思很明顯,大明需要舊港這個重要的海外基地,那麽梁道明作為三佛齊王國的國王,肯定是不適合繼續待在這裏了。
施進卿一愣,旋即拱手說道:“如此,就代梁道明謝過上國恩典了。”
施進卿很快回到了他的船上,不過他們的船隻,都被明軍的艦隊包圍了起來,其實就是變相的監視和囚禁,這時候想跑是肯定跑不了的。
施進卿與幾個家人心腹說了這裏麵發生的情況,但有人卻歎了口氣,說道:“這事顯得有些神神叨叨的,我總覺得會不會是不安好心。”
隔天,施進卿便留下兒子守家,與女兒施二姐等心腹一道踏上了出使的旅途。
而在他們旁邊的一艘船,便是陳祖義派出出使的手下。
在他們後麵,還跟著一溜的補給船,上麵都是淡水和果蔬。
陳祖義盤踞在南洋,為盜十多年,海盜團夥鼎盛時期規模甚至超過萬人,如今也有六七千人,坐擁戰船數百艘,北至大明、日本、朝鮮、琉球,南到三佛齊、淡馬錫,萬裏海疆都是他的獵場,不僅累計劫掠過往大小船隻多達萬艘,更是上岸攻打過五十多座各國的沿海鎮城,可謂是凶名赫赫。
最出名的是,陳祖義的懸紅,那可是老朱生前親自批的五千貫.老朱多摳門一人,別人貪他五十貫都得扒皮實草,五千貫是什麽份量可想而知。
而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盜團夥,自然也是什麽樣的人才都有。
舊港的山上。
這裏的風景宜人、四季如春,處處鳥語花香,人置身其中就宛如仙境一般。
在一處涼亭之內,陳祖義正跟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正悠閑地品茗,老者穿著一身青色長衫,雙目半閉,整個人顯得格外儒雅。
忽然,一名手下匆匆進了涼亭,然後跪倒在他跟前,說道:“稟報將軍,施進卿與咱們的人各駕一艘船,帶著補給船已經出港了。”
陳祖義站起身來,遙遙眺望著開始啟航的船隻,嘴角露出一絲嘲諷,說道:“怕是被人當了替死鬼。”
他身旁的另一名頭目忍不住道:“這人似乎有些不簡單?”
陳祖義淡淡說道:“嗯,施家的家主,這人野性不馴,但能屈能伸,懂得審時度勢,比梁道明難對付,也怪不得梁道明要把他扶持起來,隻可惜也就是眼下咱們跟梁道明不對付,他們才能團結在一起,否則兩人遲早會同床異夢,梁道明暗中恐怕也是一直在提防他。”
而在這時,他的“軍師”歎了一口氣,說道:“梁道明在舊港經營多年,早已是根深蒂固,我等也是無法撼動他的位置,明軍前來,反倒是個突破口”
那頭目問道:“此言何解?”
軍師解釋道:“真要談好了又打起來,開戰肯定都在舊港裏,你以為明軍會把我們兩家劃分出來?肯定是要一起打的。”
“到了那時候,梁道明、施進卿,就都成了我們的炮灰。”
陳祖義樂嗬嗬地說道:“即便是不想上我們的戰船,明軍也不會答應他們,沒了明軍這條退路,他們隻能被我們裹挾著,若是不識相,過些時日便給他們連肉帶骨頭啃個幹淨。”
——————
在舊港外海的旗艦上,鄭和親自接見了這撥三佛齊王國的使者。
沒用通譯,雙方都是漢語交流。
施進卿看著坐在自己麵前的鄭和,臉上掛著一絲笑容,說道:“三寶太監,久聞您智勇不凡,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嗬嗬!謬讚了。”
鄭和淡淡的笑了笑,然後指著座椅道:“坐吧,不知貴方此番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施進卿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身側的座位,請陳祖義的手下先坐下,然後才自己坐下開口說道:“大明天軍至此,我等前來恭迎,並帶了些果蔬淡水,以供天軍使用。”
見施進卿絕口不提其他,鄭和似笑非笑,隻道:“這位施將軍,你可知道我此行的目的?”
施進卿搖頭,先是裝傻充愣地答道:“不太清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鄭和站起身,撣了撣官袍,衝北行禮後緩緩開口:“我們此番前來,乃是奉皇命向四海宣沐王化,順路剿滅南洋的倭寇和海盜,清通商路,為天下除害。”
還沒等陳祖義派來的親信發作,旁邊的王景弘又補充道:“至於哪些人是倭寇和海盜,哪些人不是,倒還需要仔細甄別。”
施進卿按住旁邊人的袖子,笑著道:“幾位上國大人放心,我們三佛齊國絕對不會藏匿倭寇海盜,舊港都是守法商人。”
陳祖義的親信微愣了一下,隨即默不作聲。
這人也是個機靈人,被陳祖義安排過要刻意麻痹明軍,剛才想要發火,也隻是為了維持正常反應不露出馬腳,其實他對這次談判是無所謂的態度隨便施進卿怎麽談,自己給些該有的正常反應就好了,反正最後的結果也是不作數的。
前來談判的兩夥人各懷鬼胎,陳祖義的手下隻想意思意思,施進卿則是知道自己做不得準,準備單獨與明軍媾和,因此表態非常含糊,既不與鄭和談攏,也不談崩,而是在來回推太極。
鄭和見狀,也曉得這裏麵或許有些貓膩。
要麽是舊港這些人打算跟明軍虛與委蛇,為整軍備戰爭取時間;要麽就是兩撥人內部有矛盾,待會兒還要單獨各談各的。
但鄭和略微有些低估了舊港內部的內訌程度。
待安排這兩撥人住下後,又有艦隊外圍的警戒船隻派人來報,說是有三佛齊國王梁道明的密使。
鄭和又接待了梁道明的密使,在證明了身份後,這次密使倒是不再兜圈子了,而是認真地開始了與明軍的談判。
但是談著談著,密使卻覺得有些不好談了,隻得帶著明軍的條件,返回舊港去詢問梁道明。
可鄭和卻絲毫都不著急。
汝南郡王朱有爋疑惑道:“遲則生變,三寶太監為何這般鎮定自若?”
鄭和微微一笑,隻道。
“國師早有安排。”
朱有爋一時驚訝,有些費解地問道:“國師早有安排?難不成是錦囊妙計不成?”
“哈哈哈哈!倒是讓你猜著了,國師讓我到舊港之前便拆開。”
鄭和大笑著打開了一個盒子,這盒子他早就拆開過了,這時隻是給朱有爋看一看。
信紙上麵正是薑星火的筆跡。
薑星火不僅提及了那個姓施的地頭蛇,而且還說了陳祖義會詐降,隻需小心即可從容應對。
說白了,薑星火也就是以前刷短視頻看到過一個什麽“你知道嗎?大明的國土曾經已經抵達了南半球”,籠統的記下了有個姓施的人是大明任命的舊港宣慰使,而在攻克舊港的過程中,著名海盜陳祖義曾經向鄭和詐降被識破,所以便寫下了這些交給鄭和。
至於姓施的到底叫啥,薑星火早就給忘了。
不過鄭和經過一番打探,很確定就是眼前的這個使者,施進卿。
而陳祖義詐降這種事情,其實沒有薑星火的提醒,鄭和和王景弘也都猜出來了,但既然有了薑星火的預知,那麽就可以完全篤定了。
“國師之能,真是鬼神莫測啊!”
朱有爋由衷讚歎道。
“那是自然,國師可是神仙般的人物,足不出戶便可洞見萬裏,這種預見,對於國師來說不過是小意思罷了。”鄭和也笑著說道。
眼下既然確定了陳祖義的陰謀,又基本探明了梁道明的談判態度與底線,那麽事情就好辦多了。
“來人,召施進卿來。”
施進卿那頭還在琢磨著怎麽把陳祖義的手下給宰了,這頭就被“請”了過來。
鄭和倒也幹脆,直接就把薑星火的信紙交給了他。
“啊這.”
施進卿看著這紙張的樣子,著實不像是偽造的。
而且這位力主開海政策的國師,哪怕遠在萬裏之外,他也略微聽說過其事跡一二,委實是能耐通天徹地的人物,傳說中乃是仙人轉世。
這就更讓施進卿拿捏不準了。
施進卿試探著說道:“三寶太監的意思是想讓我來幫大明治理舊港?”
施進卿的心髒,此時在難以抑製地砰砰直跳。
雖然說這本來就是他此行前來的目的,但這個目的真的看起來就在眼前的時候,卻讓施進卿有些難以置信,或者說難以接受真有天選之人這種事情。
這時候的施進卿,整個人都像是踩在了雲端,有些暈乎乎、飄飄然,隻等著有人來拉他一把。
但施進卿這時候也明白,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在眼前,這時候絕對不能失去理智。
鄭和卻哈哈大笑,說道:“施將軍,你想多了,對於大明來說,換誰來都是一樣的,隻不過你是國師選中的人,又是最早與我們接觸的,你不必把這封信看的太重,最重要的是,你要怎麽抉擇,又該怎麽做。”
鄭和的話語中充滿了誘導性,似乎想藉機說明些什麽,而他的計劃也確實成功了,因為施進卿很快就明白了鄭和話語裏潛藏的含義,連忙說道:“三寶太監說的極是,我施家願意全力襄助大明!”
這時候一直按著刀坐在旁邊的朱有爋,他的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他站起身來,抱拳道:“施將軍深明大義,實在是舊港之幸啊!”
施進卿也連忙站起來,謙遜的說道:“郡王殿下客氣了。”
互相吹捧了一陣後,施進卿突然說道:“不過在下有些擔憂,若是真的被陳祖義從舊港灣兩處截斷,該當如何?”
他的意思是明軍一旦進入舊港海麵的話不應當投入主力,而是應當利用眼下的製海權優勢,把主力藏在海平麵下,等到戰鬥爆發再進入戰場,反正隻要控製住了使者,舊港的人也不曉得明軍虛實。
實際上,即便是現在,施進卿看到的也隻是一部分明軍艦隊而已。
他能想到的東西,鄭和自然也早就想到了。
但鄭和卻依然無懼,隻是問道:“陳祖義的艦船,有多少火炮?舊港的防禦和水文又是如何?施將軍不妨一一道來。”
施進卿也明白,這就是讓他納投名狀了。
作為舊港的高層管理者,這些東西,施進卿還是清楚的,一咬牙,便竹簡倒豆子似地講了出來。
鄭和點了點頭,說道:“你且裝作不知情,等下次梁道明的密使前來,你便帶人斬了陳祖義的使者,再提著頭顱來便是,如此以來,梁道明的密使自然無可奈何,而陳祖義此時斷然是不敢翻臉的,到時大張旗鼓進舊港便是了.至於怎麽打贏的事情,你且把心放到肚子裏就是了。”
旁邊的朱有爋也說道:“陳祖義不過跳梁小醜,以他的戰術想要奪船,要麽跳蕩肉搏,要麽火船焚燒,我大明自然早有應對之策,海戰絕對可以將其擊潰,而隻要能順利登陸舊港,我可以保證,在大明的庇護之下,你們都可高枕無憂,榮華富貴更勝往昔。”
聽到這話,施進卿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已經做出了抉擇,倒是沒什麽好猶豫的,隻是在思考這件事情。
鄭和等人也並不催促,靜靜的喝著茶水。
隻要沒有風暴,那麽這種兩千料級別的寶船是非常平穩的,在海麵上駐泊,船裏的人不會有太大不適,甚至茶杯裏的水都不會有太大晃動。
片刻之後,施進卿終於抬起頭來,說道:“還有一事相求。”
“嗯?”
鄭和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施進卿平靜的說道:“梁道明是我們共同推舉出來的國王,也是我的恩主,其人本性不壞,溫和並不嗜殺,管理舊港多年,人皆拜服,不管是為了大明今後的統治,還是出於我個人,我都希望大明能善待他和他的家人.梁道明或許貪戀權位,但實際上應該是早已厭倦了這樣勞神的生活,隻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孤懸海外,沒有半點退路可言,所以這仗不管結果如何,對梁道明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施進卿最終咬牙說道:“還請三寶太監應允。”
不管施進卿是有意表演想要留個重情重義的好印象,還是確實跟梁道明有感情,對於大明來說,其實都不太重要。
“我們會考慮的。”
鄭和沒有把話說死,而是回答道:“梁道明若是能配合我大明一舉蕩平海盜,還南洋一個海清河晏,到時我們當然可以向陛下奏報,有所封賞是一定的,回大明做官也不是不行。”
鄭和的意思很明顯,大明需要舊港這個重要的海外基地,那麽梁道明作為三佛齊王國的國王,肯定是不適合繼續待在這裏了。
施進卿一愣,旋即拱手說道:“如此,就代梁道明謝過上國恩典了。”
施進卿很快回到了他的船上,不過他們的船隻,都被明軍的艦隊包圍了起來,其實就是變相的監視和囚禁,這時候想跑是肯定跑不了的。
施進卿與幾個家人心腹說了這裏麵發生的情況,但有人卻歎了口氣,說道:“這事顯得有些神神叨叨的,我總覺得會不會是不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