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月衝莫奶娘擺了擺手,道:“行了,你先下去吧。”


    莫奶娘先是小心抬眼看了周宵一眼,見他沒什麽表示,像是默認了林初月的話,莫奶娘這才站起身來,道:“是,郎君,娘子,奴婢告退。”


    從堂屋出來之後,莫奶娘才長呼一口氣,狂亂跳動的心髒這才慢慢安穩下來。郎君可真是嚇人,被盯了幾眼,她的腿肚子都軟了。


    屋裏就剩下林初月和周宵,還有什麽都不曉得的鈺哥兒。


    林初月笑著看向周宵,道:“郎君不必過於擔心,鈺哥兒那邊夜裏是三個奶娘交替值夜,每隔一個半時辰就換人,我身邊那幾個丫鬟值夜的時候也是隔一個時辰就去鈺哥兒那看一看,不會出問題的。”


    聽了林初月的解釋,周宵的臉色也沒變好多少,他道:“縱使是這樣,也不該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睡得那般沉。要我說,直接發賣出府去。”


    “好了,郎君消消氣。”林初月安撫周宵,她說道:“莫奶娘平日對哥兒照顧很精心,這一回就罷了。若是再有下一回,再處置她也不遲。”


    “下人精心伺候主子乃天經地義的事情,若是因為這就對下人心存憐惜,還有什麽規矩可言。”


    林初月想了想,還是點點頭,“郎君說的是,那就按郎君說的處置吧。”


    就當作是殺雞儆猴吧,也給其他人緊一緊皮子。


    周宵動作很快,當即就吩咐元鬆去辦這事。


    很快,莫奶娘就被送出府去,新的奶娘接替了莫奶娘。


    剩下的幾人看到莫奶娘被趕出府,都噤若寒蟬,心裏想著以後更要盡心盡力伺候哥兒,不然也被趕出去怎麽辦。


    被太子府趕出去的下人,誰還敢用?


    這一日,周宵下值之後,一如往常一樣騎馬返回府裏。


    到了人多的鬧市,周宵勒了勒馬繩,放慢了速度。


    看著路兩邊的情況,周宵眉頭皺起。


    天子腳下的京城乃是最繁華富裕的地界,百姓向來安居樂業,就連乞丐也很少。隻是最近幾日,街上的乞丐倒像是變多了。數量算不得很多,一眼望去也見不到幾個,看不出什麽來,但隻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數量一日多過一日。


    看到這種情況,周宵心中隱隱有些說不出不安。


    這一日早上。


    朝堂之上。


    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開口說道:“朕昨日收到了徽州傳來的加急奏折,徽州大雨不絕,如今已成水患,良田盡毀,房屋倒塌,百姓深受其害。”


    皇帝話音剛落,整個大殿先是安靜,隨後便響起小聲的討論。


    聽到這個消息,周宵想起這幾日在街上看到的數量明顯見多的乞丐,心中有了答案。


    隻怕那些新增的乞丐裏不少都是因受災而背井離鄉過來的流民。


    皇帝環視了一圈,揚聲問道:“眾位愛卿有何應對法子?”


    這話讓整個大殿瞬間回歸安靜,連一絲聲響都聽不到。


    片刻後,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舉著笏板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應當撥款撥糧賑災,助徽州百姓早日安居樂業。”


    “陳大人是不是忘了京城到徽州的距離,縱使單人快馬加鞭,從京城到徽州最少也要將近五天時間,更遑論大量人馬物資,需得花費更多的時間,徽州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熱,哪裏等得及這麽長時間。”另一位大臣道:“陛下,臣認為應當命徽州知州開倉放糧,同時讓臨近的州府出資救助,助徽州百姓渡過難關。”


    陳大人道:“章大人莫不是糊塗了,既是臨近的州府,徽州遭遇水患,其他地方難道就能獨善其身,一點事情都沒有嗎?哪裏還有餘力救助徽州?”


    “若是有災,怎的不像徽州知州一般上折子給京城求救呢?陳大人可不要以偏概全。”


    陳大人剛想說什麽,就聽皇帝說道:“陳卿說得不錯,徽州遞上來的折子中提到附近其他幾個州也受了不同程度的災害,自保足矣,卻無餘力再救助徽州了。”


    聽了皇帝的話,陳大人像是受了鼓舞一般,有些得意地看了章大人一眼,“章大人還是再想一想其他的法子吧。”


    章大人不理他,朝著上首的皇帝道:“陛下,臣以為應當命徽州知州開倉放糧,同時向徽州當地富商募捐錢糧,幫助當地百姓渡過難關。”


    這話一出,太子當即站出來反駁,“回父皇,兒臣以為章大人的說法不妥。徽州此刻正值混亂之際,應當采取懷柔政策,若是對當地豪強步步緊逼,易造成徽州更加混亂。”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正是因為陛下的英明統治,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才有了所謂的豪強,他們應當感念陛下大恩大德,主動為陛下排憂解難。


    更何況,有當地駐軍在,能出什麽亂子?太子殿下多慮了。”


    周宏看了一眼侃侃而談的章大人,出列說道:“既如此,那陛下何不派章大人前去徽州說服當地豪強打開自家米倉糧倉,救助當地百姓。”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動人錢財不亞於殺人父母。


    就算是有軍隊駐守,可若是豪強都擰成一股繩,實力也是不容小覷。這種情況下逼迫豪強,怕不是想讓徽州更亂一點。


    章大人倒是會說,胡言亂語張口就來。


    聽到周宏這麽說,周宏身後站著的周宵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不止是周宵,大殿上不少人都笑出了聲。


    剛還一副指點江山,慷慨發言的章大人如同被人掐住了脖頸一般,登時就不說話了,他訥然道:“太孫說笑了。”


    他哪敢呐,真要去了徽州,他怕不是要被那些豪強撕了。


    皇帝也笑了,他看著章大人,說道:“行了,你閉嘴吧。你這個戶部侍郎可真是把錢袋子攥得緊緊的,恨不能一個子都不花,什麽餿主意都能說出來。”


    章大人被說中了心事,神情略有些不自在,趁著大家都在笑,沒人注意他,趕緊站回隊伍裏。


    想了想,周宵還是站了出來,他上言道:“陛下,臣以為章大人的說法倒是有些許的可取之處。”


    皇帝來了興致,道:“哦?那你說說。”


    第101章 主動前往


    “說是豪強,也不過是略富一些的商人,商人尤其是富商,除了重視利潤還追求名譽。”周宵緩緩道:“依臣看來,可以對主動救助徽州百姓的豪強適當的嘉獎。若是陛下願意親賜墨寶,他們定然會爭相出錢出力的。”


    皇帝乃天子,天下共主,受世人敬仰,世人對皇帝的敬畏是與生俱來的。


    就算是富可敵國的商人,一輩子也難以得見天顏。如今有一個機會能夠得到皇帝親寫親賜的墨寶,誰不想要呢?


    那可是值得爭破頭也要得到的東西。


    若是誰家有皇帝親賜的東西,那可是能夠傳家的寶貝。


    周宵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人跳出來反對了。


    “郡王慎言,陛下乃是萬金之軀,那卑賤的商人何德何能能夠得到陛下親筆寫下的墨寶。”


    “是啊是啊,郡王此言確實不太妥當。”


    周宏聽到周宵的話卻是眼神一亮,他倒是讚成周宵的想法,遂揚聲道:“陛下,臣認為四弟所言甚是有理。”


    不用費一兵一卒,也不用費盡心思勸說,就能讓富商爭相出錢出力救治徽州當地的百姓,何樂而不為呢!


    “哈哈哈……”


    皇帝大笑出聲,他道:“朕覺得可行,就這樣辦。”


    立刻有大臣跳出來勸諫:“陛下三思啊。”


    “陛下,不可啊!”


    “陛下……”


    皇帝不耐煩地擺擺手,道:“行了,朕意已決。”


    “發急昭給徽州,命徽州知州召當地富商募捐,募捐者最高者朕親賜利國救民墨寶一幅。”皇帝說道:“戶部撥三十萬兩白銀,五萬石糧食運往徽州及就近受災嚴重的州府。”


    “懇請陛下再下一道懿旨,命徽州知州將當地糧倉放開,發糧救濟百姓。”


    皇帝看了一眼說話的人,道:“徽州當地存糧已經全部用於救濟當地百姓。”


    “陛下,徽州知州怎能在沒有陛下懿旨的情況之下私自打開糧倉,還請陛下責罰此人。”


    “是啊陛下,無規矩不成方圓,徽州沒有皇命就敢擅自開倉,是對陛下的大不敬啊。還請陛下斥責徽州知州,以儆效尤。”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


    “放肆。”


    皇帝大喝一聲,鋒利清明的眼神掃視著這些主張懲罰徽州知州的臣子,整個人露出十足的威嚴,通身的霸氣,讓人不敢直視。


    主張懲罰徽州知州的那一撥人身子一抖,“嘩啦啦”跪了一片。


    “陛下恕罪。”


    “一個個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打什麽主意。”皇帝的聲音聽不出情緒,他道:“徽州的百姓都快餓死了,你們還要朕懲罰給百姓一條活路的人。這種情況,朕允許他先斬後奏,朕不隻不罰他,還該賞他。倒是你們才是該罰。”


    皇帝聲音不帶停頓地說道:“今日主張懲罰徽州知州的全部罰三年俸祿,把他們的俸祿加進救災款裏。”


    算計別人不成,反倒把自個兒搭進去了,不少人心裏都叫苦不迭。但麵上絲毫不敢表現出來,反而還得感激涕零。


    不知有誰小聲說了一句,“陛下聖明。”


    聲音雖不高,但足以讓大殿中所有人都聽到。


    被罰俸祿的幾位官員聽了這話臉色更加不好看了。


    解決方法已經擬訂,接下來就該明確派誰去,什麽時候去的問題了。


    周宵正欲說些什麽的時候,看到前麵的周宏站了出來。見此,周宵步子一頓,垂下眼皮,眼觀鼻,鼻觀心。


    周宏道:“陛下,臣願前去徽州。”


    聽到周宏的話,不少蠢蠢欲動有小心思的人紛紛歇了一口氣。


    想也知道,皇孫既然主動請纓,那陛下勢必不會再考慮旁人了。


    皇帝含笑看著周宏,應允道:“既如此,那就由你擔任此次賑災的一幹事務。另派戶部侍郎為副手,廣武將軍負責押運銀糧,太孫和銀糧都交由你了。”


    周宏,章大人和廣武將軍齊齊應道:“臣遵旨。”


    此事就如此定下。


    太孫周宏為欽差,戶部侍郎和廣武將軍為副手,三人全權負責此次賑災,五日之後出發。


    下朝後。


    父子五人回了太子府。


    太子看著四個兒子,道:“你們幾個跟我來。”


    父子五人一道進了前院議事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門貴女的榮華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州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州記並收藏高門貴女的榮華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