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端坐於書桌麵前的椅子上,看著眼前身影高大的四個兒子,他擺擺手,“圍著我做什麽,都坐。”


    太子問道:“老大,你怎麽想起主動招攬了這件事?”


    周宏直言道:“與其把這事交給其他幾位王叔,還不如兒臣把這件事接下來。”


    聽到周宏這麽說,太子眼中閃過一抹笑意,他又看向其他幾個兒子,“你們幾個說一說,老大這話是什麽意思。”


    周宵,周宥和周宴三人對視一眼。


    太子直接點名問:“老二,你先說。”


    “父王,大哥的意思不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與其讓別人占便宜還不如便宜自家。”


    聽到這話,太子瞪了周宥一眼,“胡言亂語,什麽叫占便宜,為百姓辦事怎麽能叫占便宜。”


    說著,太子又看向周宴,“老三,你說呢?”


    周宴想了想,道:“父王,大哥心係百姓,憂國憂民,這才主動請纓前去支援徽州。”


    “嗯。”


    太子點了點頭,問周宵:“老四,你覺得呢?”


    “回父王,兒臣認為徽州如今茲事體大,皇祖父定然重視此事,對於前去賑災之人一定是慎之又慎,以確保所有的災款能夠用之於民。賑災人選一定是皇祖父信任之人,除了幾位肱骨之臣,最可能的人選就是其餘幾位王叔和堂兄弟們。”


    如今可不隻是徽州一處地方遭了災,臨近的幾個州府也有不同程度的災害,大半個南方都處在混亂之際。為了穩定,讓南方等地早日安穩下來,這次的災款一定不能被層層官員中飽私囊,派遣的人那就尤為重要了。


    聽到周宵的解釋,太子看向周宵的眼神帶了些許讚賞。


    “沒錯。”周宥接著周宵的話道:“與其讓其他幾位王叔或是堂兄弟出頭,那還不如讓咱們太子府摘果子。”


    第102章 出發


    “越說越不像話了,摘什麽果子,啊?會不會說話?。”


    太子聽到周宥那有些吊兒郎當的聲音就不自覺怒從心中起,他瞪著靠坐在椅子上坐沒坐相的周宥,罵道:“坐正了,你這像什麽樣子?”


    被罵了之後,周宥這才坐直了身子。


    眼神掃到若有所思的周宴,太子暗暗歎了一口氣,沒說什麽。


    “老大,這次的事情對你也是一次曆練,出去看一看,真正了解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不去了解百姓,學識再豐富也隻是紙上談兵。”


    “是,父王。”


    “你還年輕,做決定的時候要多聽聽章大人和廣武將軍的話。”太子道:“他們為官二三十載,都是真正為民的好官,和他們學一學,總是沒壞處的。”


    周宏點點頭,“父王,我知道了。”


    太子擺擺手,“行了,時間不早了,都回去吧。”


    “是,父王,兒臣告退。”


    周宵回了景華園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下來了。


    林初月迎了上來,接過周宵手中的官帽,笑道:“郎君今日回來的有些晚了,衙門裏忙嗎?”


    “父王叫去說了會兒話。”周宵道:“徽州遭了災,大哥前去救災。”


    聞言,林初月看了周宵一眼,周宵依舊是一貫常有的表情,神色淡淡的,看不出什麽不同來。


    林初月道:“怪不得京城這幾日的乞丐比往常多了些。”


    聽了這話,周宵倒是揚了揚眉,“你知道?”


    “前幾日回侯府的時候發現的。”


    說著林初月岔開了話題,她笑著道:“時間不早了,郎君先去梳洗換衣服吧,一會兒就能吃晚膳了。”


    林初月不想和周宵說什麽有關朝堂之上的事情,也不想知道周宵此時說起周宏是什麽意思,心裏是怎麽想的,更不想牽扯到更深的地方。


    但林初月私心裏希望周宵能夠安於現狀,不要有什麽想要更進一步的想法。


    皇帝,太子和太孫這三座大山擋著,真有這想法也是難如登天。


    就算周宵心裏有什麽想法,林初月也不想知道,什麽都不知道也就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


    看到林初月這明顯轉移話題的樣子,周宵笑了笑,到底沒說什麽,“行,現在去。”


    與此同時,澤潤園裏。


    李氏親自服侍著周宏換了家常的衣物。


    周宏坐在榻上,接過李氏遞到手邊的茶 ,道:“五日後我要去徽州一趟。”


    李氏微愣,片刻後她回過神來,“發生什麽事了?要去那麽遠,去多長時間啊。”


    周宏解釋道:“徽州發生了水患,我前去賑災,歸期不定。”想了想,他有些歉意地說道:“可能趕不上承哥兒的生辰了。”


    再過半個月就是周宏和李氏嫡子承哥兒的八歲生辰,孩子生下來之後除了周歲抓周宴,七歲之前的生辰都是不過的,隻是自家會給孩子吃一碗長壽麵。


    而小孩七歲以前不過生辰是因為自古以來認為小孩魂不穩,眼裏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不給孩子過生辰是為了忽略模糊孩子的年齡,這樣不容易被勾了魂。


    小孩子在八歲的時候魂魄穩定,從這一年開始眼中也看不到不幹淨的東西。是以,八歲生辰頗受重視。


    半個月的時間,周宏勢必是趕不回來的。


    李氏寬慰道:“郎君正事要緊,承哥兒會理解的。不過郎君倒是可以提前為承哥兒準備一份生辰禮,承哥兒定然開心。”


    “隻能如此了。”


    “我明日開始給郎君收拾行裝。”


    周宏安頓道:“行,少收一些,輕裝上陣即可。”


    “我曉得的。”李氏笑著說,“我又不是什麽都不懂,收拾東西我可是比郎君在行。”


    周宵笑著搖頭,“是是是,是我班門弄斧了,一切全憑你做主。”


    四天一閃而過,很快就到了周宵出發的前一日。


    這一天,太子府眾人在宜春堂為周宏餞行。


    這一天的天氣不怎麽好,從早上起天色就陰沉沉的,到了下午的時候落下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林初月坐在窗前翻看著賬本,聽著屋外潺潺的雨聲,不知不覺間注意力就有些跑偏了。


    林初月看著窗外,今年雨水格外的多,三天兩日下雨,連著好幾天陰雨連綿也是常有的事。京城地處北方都有這麽多雨水,難怪南方遭了水災。


    正想得入神,耳邊突然傳來周宵的聲音,“想什麽呢?”


    聽到周宵的聲音,林初月收回思緒,轉頭看向不知道什麽時候坐在她身旁的周宵,她道:“今年的雨水真多,潮濕得很,鈺哥兒的被子和衣服得趁著好天氣曬一曬,要麽烤幹燥一點,不然孩子容易起疹子。”


    “讓身邊伺候的人注意著些。”


    林初月笑道:“郎君放心吧,已經吩咐下去了。”


    “那便好。”


    到了傍晚的時候,雨漸漸停了。


    雨剛停的時候,太子府內眾人已經齊聚宜春堂。


    因著不是什麽重大的宴席,又沒有外人在場,隻有一家子,也不講就什麽嚴格的男女分桌分席,一大家子圍坐著一張大圓桌。


    太子太子妃分別坐於桌北麵,麵朝南方。太子旁邊緊挨著的是周宏,周宏之後就是周宵,再就是周宥和周宴。緊挨著太子妃的是李氏,接著是林初月,孫氏和王氏。


    丫鬟們有條不紊地進進出出,很快,偌大的圓桌上擺滿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行囊都收拾好了吧?”太子妃問周宏。


    周宏笑道:“父王母妃放心吧,一切都收拾妥當了,就等著明日出發了。”


    太子妃點點頭,“那就好。”


    太子道:“該安頓的都安頓好了,我也沒什麽要說得了,咱們這就開飯吧。”


    說著,太子率先拿起筷子。


    等到太子夾了第一筷子的菜之後,其他人這才開始動筷。


    周宥舉起自己跟前的酒杯,笑道:“大哥明日要出發,我在此祝大哥一切順利,早日歸來。”


    周宏舉起茶杯遙遙和周宥碰了一下,道:“明日就要出發,今天不宜飲酒,我就以茶代酒了,借三弟吉言。”


    看到偌大的茶杯和小巧的酒杯相碰,周宥囧了囧,搖頭笑道:“大哥隨意。”


    說著抬手將酒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周宏也喝了一大口茶,倒是沒像周宥似的一飲而盡。


    這一頓飯吃了不少時間,結束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下來了。這會兒沒有下雨,天色卻依舊沒有轉晴,月亮被烏雲緊緊遮住,藍黑色的天空中連一絲星光都瞧不見。


    太子留在宜春堂,其他人則是各自回各自的園子。


    次日一早,周宏準時出發。


    第103章 抵達


    七日後,周宏一行人順利抵達徽州。


    徽州城外,知州賀章率著下屬在城門外翹首以盼地等待著。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終於等到了周宏一行人的蹤跡,浩浩蕩蕩的軍隊押送著一車車的糧錢越來越近。


    賀章等人快速迎了上去。


    “下官見過太孫殿下。”


    周宏翻身下馬,連忙扶起賀章,“大人不必多禮。”


    看著一輛輛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馬車上堆得滿滿的,賀章忍不住心中一陣陣的激動,徽州的百姓有救了啊。


    賀章聲音哽咽道:“皇恩浩蕩,我們徽州的百姓有救了啊!”


    瞧著賀章的感激之言一句接著一句,大有停不下來的架勢,周宏看了看逐漸陰沉的天色,像是馬上就要下雨了,他連忙道:“賀大人,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先進城裏吧。”


    “對對對,我們先進城。”賀章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趕緊引著周宏等人往裏走。


    在來的路上越往南走情況越糟,不少良田裏的糧食都被雨水泡死,沿途拖家帶口北上的流民瘦骨嶙峋,眼神麻木呆滯,讓人看著就不忍。


    周宏一路上已經見識到不少,可進了城之後才發現,他沿途中見到的慘狀不足徽州城內慘狀的十分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門貴女的榮華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州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州記並收藏高門貴女的榮華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