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心裏也是一個“咯噔”,她下意識看向皇帝。
皇帝麵色沉著,他沉聲道:“說。”
“陛下,陛下現下身子已經不大好了。”太醫跪在地上。
皇帝臉色一下變得難看起來,他喝道:“放肆,朕白日裏還好好的,夜裏才起了燒,怎麽一下子就不大好了?你如實給朕說。”
盡管躺在床上,皇帝依舊是那個積威深重的皇帝,渾身的氣勢讓人不自覺感到膽寒。
太醫的冷汗一下子浸滿了後背,他顫抖著聲音說道:“陛下如今上了年紀,四個月前又病過一回,身子留下了病根,如今又染了風寒,數症並發。”
四個月前正是太後和周宏離世的時候。
那段時間,皇帝一下子失去了親娘和最喜歡的孫子,又撐著不肯休息,心力交瘁之下大病了一場。
皇帝如今六十好幾的人了,病一場身體就差一些,不再像年輕人似的能慢慢補回來。
現在又病了,連帶著以前落下的病根兒也發作了,身子骨就更差了。
第135章 不平靜
太醫的話音之後,屋內一片靜謐,就連太醫有幾分急促的呼吸聲都清晰地落在每個人的耳朵之中。
半晌後,皇帝這才開口說話,“朕還有多長時間?”他的聲音不辨喜怒。
太醫哆哆嗦嗦道:“回陛下,約摸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
聽了太醫的話,皇後臉色大變。
一旁候著的的高福祿也白著一張臉。
皇帝麵色肅然,“高福祿,把太醫院的太醫都找過來。”
皇帝不相信,他白天還好好的,隻是晚上偶感風寒,怎麽可能就時日無多了。
高福祿回神,他忙不迭應道:“是,陛下。”
說完,高福祿就一路小跑著出去了。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太醫,心中不由得一陣煩悶,“你也出去。”
“是,陛下。”
太醫不敢多耽擱,給皇帝磕了頭就趕緊退出去了。
出了寢殿,到了次間,太醫抹了一把額頭上被嚇出來的冷汗,這才鬆了一口氣。
皇帝隻讓出去,沒說讓他離開,太醫也不敢就這麽走了,幹脆就立在次間候著。
寢殿內。
皇後抿了抿嘴,握住皇帝放在被子外麵的手,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皇帝閉著眼睛,像是沒有察覺出來一樣,沒做出什麽反應。
皇帝此刻內心已經掀起滔天巨浪,心緒極度不平靜。
皇帝不想也不願相信太醫說的話。
可很快,他就不得不接受了這個消息。
所有的太醫的診斷結果都是大同小異。
總而言之一句話,他已經時日無多了。
皇帝如鷹般銳利的眼神掃向一個個跪在地上有些瑟瑟發抖的太醫,“朕的病情誰都不許泄露半分,若是外麵傳出一絲風聲來,朕摘了你們的腦袋。”
眾多太醫惶恐應道:“臣等謹遵陛下懿旨,絕不敢泄露半分。”
“出去就說朕隻是偶感風寒,身子並無大礙。”
“是,陛下。”
很快,所有的太醫都退下了。
高福祿端著給皇帝熬的藥走了進來。
“陛下,該喝藥了。”
“我來吧。”皇後從高福祿手中托著的托盤上端過藥碗。
躺在床上的皇帝想要坐起身來,但因著身上沒勁兒,顯得有些艱難。
一旁的皇後見狀,立馬把藥碗放下,就要扶著皇帝起來。
“不用你。”
皇帝揮開皇後的胳膊,一隻手撐著床,同時腰腹用力,總算是坐起來了。
盡管身子虛弱,盡管眼前的人是他的妻子,皇帝還是不願意讓人看到他這般脆弱沒用的樣子,連坐起來都做不到,要讓人扶。皇帝接受不了這樣無能的自己。
皇後看皇帝已經坐起來了,又伸手把藥碗端過來,要給皇帝喂要。
“朕自己來。”
皇帝接過皇後手中的藥碗,把勺子拿出來,端起碗一飲而盡,那般苦澀的湯藥,眉頭都不曾皺一下,過後又把勺子扔在碗裏麵。
皇後拿出帕子給皇帝擦嘴,這次皇帝倒是沒再拒絕。
一旁的高福祿趕緊接過陛下手中空了的藥碗,又把裝有溫開水的茶杯遞給皇帝,伺候完皇帝漱口之後,他這才退到一旁繼續候著。
“陛下……”
皇後剛開了個頭,皇帝就淡淡道:“時間不早了,去睡吧,有什麽明早起來再說。”
皇後張了張嘴,她想說些什麽,但看著陛下現在並不願意和她說話。
皇帝和皇後結發夫妻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兩人也是舉案齊眉。可要說感情有多好,那倒也沒有。
皇後是已故的太後親自挑選的兒媳婦,說起來皇後的身世在一眾京城貴女中並不算高,可太後看中的就是皇後的聰慧穩重。
穩重也就意味著沒有情趣,話少。
皇帝其實並不是很喜歡皇後的性子,但夫妻之間,喜不喜歡的也沒那麽重要,兩人相處的也算和諧,皇帝一向很尊重護著這個嫡妻。
可私底下,兩人其實說不了幾句話。
一個能和前朝文武百官舌戰而絲毫不落下風,一個能把後宮嬪妃說得抬不起頭來。
就這樣的兩個人,愣是不知道該和對方說些什麽。
就如剛剛,皇後想安慰皇帝,可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皇後還是點點頭,“那臣妾就先回去了,陛下也早些休息吧。”
“去吧。”
皇後出了寢殿,外殿候著還未離開的妃嬪都圍了上來。
“嬪妾參見皇後娘娘。”
眾位妃嬪給皇後行禮過後,就紛紛問起了她們各自最關心的問題。
“皇後娘娘,陛下怎麽樣了?”
“是啊娘娘,臣妾擔心得不得了,陛下沒有大礙吧。”
“娘娘。”
“娘娘……”
這些嬪妃的聲音都很好聽,或悅耳動聽、或嬌柔嫵媚、或溫柔大方、或是空穀幽蘭的調調。
單拎出來,無論哪一個聽起來都讓人喜歡,可若是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的混在一起,那可就不怎麽美妙了。
皇後眉頭皺起,低聲嗬斥道:“都給本宮住嘴,紫宸殿內吵吵鬧鬧成何體統?擾著陛下歇息,本宮饒不了你們。”
皇後在後宮之中一向是積威甚重,聽到她的話,原本還有些吵鬧的聲音果然降下來了。
皇後道:“陛下偶感風寒,身子不適,已經睡下了,都回去吧。”
陛下都發話不許把真實的情況告訴旁人,皇後自然也不會往外說。
皇帝躺在床上,他的頭有些昏昏沉沉的,可腦子卻越來越清醒。
他身體已經不行的消息還得瞞著。
現在的商邑雖說已經是無力困獸了,要是他身子垮了的消息一傳出去,難保商邑不會起魚死網破的心。
商邑自然是構不成什麽威脅,可若是其他小國也想趁此機會從安朝撕下一塊肉來,多個小國家聯合起來擰成一股繩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
起碼在把商邑完全收入囊之前,他的病都要瞞得死死的。
把這些事情都想清楚之後,皇帝這才鬆了一口氣。
但很快,皇帝又煩躁起來,為他即將命不久矣而感到煩躁生氣。
皇帝是在二十九歲登上皇位,如今他六十七歲,在位已經三十八年。
皇帝有些恍然,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帝。
這三十八年的時間裏,他每日都兢兢業業,生怕葬送了老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
回首往事,皇帝笑了笑,他到底是沒有愧對列祖列宗,就算是下去,和列祖列宗也有交代了。
英雄遲暮是每一個人都不得不麵對的事實。
縱心中仍有豪情萬丈,可時不待我,悲哀又不得不接受。
皇帝忍不住自嘲地想,怪不得以往那麽多的皇帝沉迷於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呢?
可世上又哪有那樣的好事呢?
第136章 釋然
次日。
皇帝因偶感風寒,身體抱恙而未曾出現在早朝上。
皇帝把他身子不好的消息瞞得死死的,幾乎沒有人聽到什麽風聲。
殿上等著皇帝的眾位大臣聽了高福祿傳來的旨意,也都沒什麽懷疑。大冬天的,陛下也不是小年輕,不小心感染風寒也很正常。
皇帝麵色沉著,他沉聲道:“說。”
“陛下,陛下現下身子已經不大好了。”太醫跪在地上。
皇帝臉色一下變得難看起來,他喝道:“放肆,朕白日裏還好好的,夜裏才起了燒,怎麽一下子就不大好了?你如實給朕說。”
盡管躺在床上,皇帝依舊是那個積威深重的皇帝,渾身的氣勢讓人不自覺感到膽寒。
太醫的冷汗一下子浸滿了後背,他顫抖著聲音說道:“陛下如今上了年紀,四個月前又病過一回,身子留下了病根,如今又染了風寒,數症並發。”
四個月前正是太後和周宏離世的時候。
那段時間,皇帝一下子失去了親娘和最喜歡的孫子,又撐著不肯休息,心力交瘁之下大病了一場。
皇帝如今六十好幾的人了,病一場身體就差一些,不再像年輕人似的能慢慢補回來。
現在又病了,連帶著以前落下的病根兒也發作了,身子骨就更差了。
第135章 不平靜
太醫的話音之後,屋內一片靜謐,就連太醫有幾分急促的呼吸聲都清晰地落在每個人的耳朵之中。
半晌後,皇帝這才開口說話,“朕還有多長時間?”他的聲音不辨喜怒。
太醫哆哆嗦嗦道:“回陛下,約摸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
聽了太醫的話,皇後臉色大變。
一旁候著的的高福祿也白著一張臉。
皇帝麵色肅然,“高福祿,把太醫院的太醫都找過來。”
皇帝不相信,他白天還好好的,隻是晚上偶感風寒,怎麽可能就時日無多了。
高福祿回神,他忙不迭應道:“是,陛下。”
說完,高福祿就一路小跑著出去了。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太醫,心中不由得一陣煩悶,“你也出去。”
“是,陛下。”
太醫不敢多耽擱,給皇帝磕了頭就趕緊退出去了。
出了寢殿,到了次間,太醫抹了一把額頭上被嚇出來的冷汗,這才鬆了一口氣。
皇帝隻讓出去,沒說讓他離開,太醫也不敢就這麽走了,幹脆就立在次間候著。
寢殿內。
皇後抿了抿嘴,握住皇帝放在被子外麵的手,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皇帝閉著眼睛,像是沒有察覺出來一樣,沒做出什麽反應。
皇帝此刻內心已經掀起滔天巨浪,心緒極度不平靜。
皇帝不想也不願相信太醫說的話。
可很快,他就不得不接受了這個消息。
所有的太醫的診斷結果都是大同小異。
總而言之一句話,他已經時日無多了。
皇帝如鷹般銳利的眼神掃向一個個跪在地上有些瑟瑟發抖的太醫,“朕的病情誰都不許泄露半分,若是外麵傳出一絲風聲來,朕摘了你們的腦袋。”
眾多太醫惶恐應道:“臣等謹遵陛下懿旨,絕不敢泄露半分。”
“出去就說朕隻是偶感風寒,身子並無大礙。”
“是,陛下。”
很快,所有的太醫都退下了。
高福祿端著給皇帝熬的藥走了進來。
“陛下,該喝藥了。”
“我來吧。”皇後從高福祿手中托著的托盤上端過藥碗。
躺在床上的皇帝想要坐起身來,但因著身上沒勁兒,顯得有些艱難。
一旁的皇後見狀,立馬把藥碗放下,就要扶著皇帝起來。
“不用你。”
皇帝揮開皇後的胳膊,一隻手撐著床,同時腰腹用力,總算是坐起來了。
盡管身子虛弱,盡管眼前的人是他的妻子,皇帝還是不願意讓人看到他這般脆弱沒用的樣子,連坐起來都做不到,要讓人扶。皇帝接受不了這樣無能的自己。
皇後看皇帝已經坐起來了,又伸手把藥碗端過來,要給皇帝喂要。
“朕自己來。”
皇帝接過皇後手中的藥碗,把勺子拿出來,端起碗一飲而盡,那般苦澀的湯藥,眉頭都不曾皺一下,過後又把勺子扔在碗裏麵。
皇後拿出帕子給皇帝擦嘴,這次皇帝倒是沒再拒絕。
一旁的高福祿趕緊接過陛下手中空了的藥碗,又把裝有溫開水的茶杯遞給皇帝,伺候完皇帝漱口之後,他這才退到一旁繼續候著。
“陛下……”
皇後剛開了個頭,皇帝就淡淡道:“時間不早了,去睡吧,有什麽明早起來再說。”
皇後張了張嘴,她想說些什麽,但看著陛下現在並不願意和她說話。
皇帝和皇後結發夫妻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兩人也是舉案齊眉。可要說感情有多好,那倒也沒有。
皇後是已故的太後親自挑選的兒媳婦,說起來皇後的身世在一眾京城貴女中並不算高,可太後看中的就是皇後的聰慧穩重。
穩重也就意味著沒有情趣,話少。
皇帝其實並不是很喜歡皇後的性子,但夫妻之間,喜不喜歡的也沒那麽重要,兩人相處的也算和諧,皇帝一向很尊重護著這個嫡妻。
可私底下,兩人其實說不了幾句話。
一個能和前朝文武百官舌戰而絲毫不落下風,一個能把後宮嬪妃說得抬不起頭來。
就這樣的兩個人,愣是不知道該和對方說些什麽。
就如剛剛,皇後想安慰皇帝,可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皇後還是點點頭,“那臣妾就先回去了,陛下也早些休息吧。”
“去吧。”
皇後出了寢殿,外殿候著還未離開的妃嬪都圍了上來。
“嬪妾參見皇後娘娘。”
眾位妃嬪給皇後行禮過後,就紛紛問起了她們各自最關心的問題。
“皇後娘娘,陛下怎麽樣了?”
“是啊娘娘,臣妾擔心得不得了,陛下沒有大礙吧。”
“娘娘。”
“娘娘……”
這些嬪妃的聲音都很好聽,或悅耳動聽、或嬌柔嫵媚、或溫柔大方、或是空穀幽蘭的調調。
單拎出來,無論哪一個聽起來都讓人喜歡,可若是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的混在一起,那可就不怎麽美妙了。
皇後眉頭皺起,低聲嗬斥道:“都給本宮住嘴,紫宸殿內吵吵鬧鬧成何體統?擾著陛下歇息,本宮饒不了你們。”
皇後在後宮之中一向是積威甚重,聽到她的話,原本還有些吵鬧的聲音果然降下來了。
皇後道:“陛下偶感風寒,身子不適,已經睡下了,都回去吧。”
陛下都發話不許把真實的情況告訴旁人,皇後自然也不會往外說。
皇帝躺在床上,他的頭有些昏昏沉沉的,可腦子卻越來越清醒。
他身體已經不行的消息還得瞞著。
現在的商邑雖說已經是無力困獸了,要是他身子垮了的消息一傳出去,難保商邑不會起魚死網破的心。
商邑自然是構不成什麽威脅,可若是其他小國也想趁此機會從安朝撕下一塊肉來,多個小國家聯合起來擰成一股繩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
起碼在把商邑完全收入囊之前,他的病都要瞞得死死的。
把這些事情都想清楚之後,皇帝這才鬆了一口氣。
但很快,皇帝又煩躁起來,為他即將命不久矣而感到煩躁生氣。
皇帝是在二十九歲登上皇位,如今他六十七歲,在位已經三十八年。
皇帝有些恍然,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帝。
這三十八年的時間裏,他每日都兢兢業業,生怕葬送了老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
回首往事,皇帝笑了笑,他到底是沒有愧對列祖列宗,就算是下去,和列祖列宗也有交代了。
英雄遲暮是每一個人都不得不麵對的事實。
縱心中仍有豪情萬丈,可時不待我,悲哀又不得不接受。
皇帝忍不住自嘲地想,怪不得以往那麽多的皇帝沉迷於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呢?
可世上又哪有那樣的好事呢?
第136章 釋然
次日。
皇帝因偶感風寒,身體抱恙而未曾出現在早朝上。
皇帝把他身子不好的消息瞞得死死的,幾乎沒有人聽到什麽風聲。
殿上等著皇帝的眾位大臣聽了高福祿傳來的旨意,也都沒什麽懷疑。大冬天的,陛下也不是小年輕,不小心感染風寒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