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 作者:東門饕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爺子數著這兩個月攢下來的工資,留下一些當家裏的生活費,剩下的一些,他昨天已經和老伴商量好了,先給三妹郵過去。
老家那邊距離下雪的還要幾個月,還是三妹的病要緊。
把手裏的錢分配好,剛裝進信封裏,楊大爺便透過窗子看到了熟悉的兩個孩子。
雖然有些疑惑兩個孩子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但老爺子還是笑著從自己的門崗室裏拿出兩瓶沒有開封的酸奶,遞給了對麵的兩個孩子。
然後問道:“昨天那幹貨我怕你們家長不會做,還給寫了條放進去。咋樣,昨天嚐了沒?要是喜歡吃我下回還給你們帶。”
老爺子這麽熱情,不僅是因為唐楸他們救了禿禿,就老爺子本身而言,他也是十分喜歡小孩子的。
在正陽小學當了這麽久的門衛,基本上每個孩子和他打招呼時,老爺子都是笑嗬嗬的。
唐楸聞言點頭:“嗯,爸爸說楊爺爺送給我的禮物都很好~”
自己送的東西被人喜歡,老爺子自己也高興。送之前他還有些擔心這些娃娃們看不上他的這些東西呢。
還沒等老爺子繼續說什麽,就聽麵前的小家夥又說道:“爸爸還說想要問一下楊爺爺,你們家的這個幹貨產量大不大?大的話他明天來接我放學,可以談一談收貨的價格。當然幹貨的品質不能比昨天差太多。”
雖然睡了一覺,但在小家夥的複習下,唐誌勇的大致意思他還是都記得的。
複述完畢,小朋友拿著酸奶乖乖背著手:“這些都是爸爸說的。”
老爺子一愣,收什麽?
什麽可以收?
第120章
門衛楊大爺老家所在的d省常年大雪,物產豐饒。
作為d省其中一個市區下轄的十裏村,村裏百姓們的日子說難,倒也還沒到活不下去的時候,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像是楊大爺這次帶回來的各種幹貨,十裏村家家戶戶也都是不缺的。
但是如果說日子過得特別好,那也沒有。就因為楊大爺這些年陸陸續續寄回去的錢,都已經讓村裏的其他人家羨慕不已,楊大爺更是成為了附近幾個村落裏大家口口相傳的能人。
所以這樣的村落,這樣的人家,在平時沒什麽事情的時候還能安穩維持著自己原本的生活,但卻是沒有任何抵禦風險的能力的。
楊大爺的妹子前段時間生了次病,還不是什麽特別難治的疑難雜症,兒女孝順之下不忍老母親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幹脆一次治好得了。就這,就硬是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
人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想要求變。十裏村自然也是。
都說要想富,先修路。
偏偏從十裏村到縣城乃至市區的路全都是黃土小路,最多能勉強過一些牛車或者那種三輪的汽油車,轎車或者那種運貨的大車根本就上不了路。
這還是好的,等到冬季大雪封路的時候,別說是牛車或者三輪汽油車了,就連人也是隻能深一腳淺一腳的趟過去。
這些年c國大力發展經濟,各省也是某足了勁兒的在省內發展。
楊大爺這次回老家的時候聽弟妹們還有侄子說,縣城還有市裏那邊不是沒想過給十裏村修路。想要讓十裏村發展起來,就要先把村裏到縣城的路修好,這麽淺顯的道理大家都懂。
可懂歸懂,每年的資金就這麽多,也不是隻有十裏村一個村子需要用錢。
這不,有其他村的人剛聽到縣城和市裏準備給十裏村修路,那邊其他村的負責人立刻就坐不住了。
十裏村困難,他們難道就比十裏村好多少了?
都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再加上剛巧那段時間市裏有能人又從省外拉到了一筆投資,但可能需要本地的資金配合。
自然而然的,給十裏村修路的事情也就擱置了下來。
這件事在周圍幾個村子裏傳的也廣,後來十裏村的負責人去其他幾個村子裏堵門,其他村子的負責人心裏也不是不後悔的。
誰能想到這爭來爭去的,最後反而哪個村子的路都沒有修成。
這樣看還不如一開始就修在十裏村呢,最起碼大家離得都近,除了最開始出村時有十幾裏的土路,等走過這十幾裏後,大家就都能上大路了。
這件事傳開後,也不是沒有腦子比較靈光一些的人從投資上動腦筋,但是他們這些人許多都是半輩子都待在村子裏的,哪裏來的這麽大能耐,能去把外麵的投資拉到村裏來。
而且就算人家那大老板有這閑工夫,人家為什麽非得來你這村子裏,去市裏,去省裏做生意不好嗎?
因為常年在村子裏,見多了這些幹貨榛子板栗之類的東西的緣故,許多人一葉障目,也沒覺得這些東西有什麽好稀罕的。
就連楊大爺一開始也沒想到。畢竟人的觀念使然,他也是在十裏村長大的,見多了這些東西,真沒覺得有什麽稀奇。
再加上老爺子也是苦過來的,因此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平時沒什麽事也不會去逛一些超市、商場以及各種特產店。自然這觀念也就一直沒有被轉過來過。
因此當乍一聽麵前的小娃娃說他家裏的家長想要收這些幹貨的時候,老爺子先是一愣,原本想說這些東西有啥好收的,但猛地想到這次他回老家時,看到的二弟家漏雨的房子,還有晚上會因為覺得自己拖累了兒女而偷偷哭的三妹,沉默半晌,出口的話就變成了:“那邊這種幹貨是挺多的,但是小唐楸,你爸爸真的準備收?”
站在那裏的小家夥點點頭,一臉認真:“嗯。”
這一聲回應下來,一直到第二天對方來接孩子,順道坐在門崗室裏和他洽談的時候,楊大爺都有些緩不過神來。
老家那邊,整個村子的人都說,他是村子裏少有的能人。人都幾十歲了,還有心氣兒硬是帶著一家四口子在c市定了居。
可隻有楊大爺自己知道,他那哪是有心氣兒啊,純粹是被當年小閨女的病給逼的,小縣城裏治不了,沒辦法,才到了c市來治病。
之後閨女的病是有了起色,但是一家子也不能在c市坐吃山空,他這才鼓著勁兒開始在c市到處找工作。
好在他運氣還不錯,機緣巧合之下幫了正陽小學之前老校長的一個小忙,對方看他也不容易,這才讓他在正陽小學當了門衛。
有了這一份工資,再加上大兒子慢慢長成,也能出去工作貼補家用了,他們一家這才在c市立下了。
所以每次回老家,每當以往熟悉的那些親戚朋友們吹捧他為能人的時候,楊大爺從來沒有在心裏真正應答過。
他算什麽能人啊。
如果他真的是能人,也不至於讓他一手照顧長大的弟妹們還在過苦日子了。
但此時,看著麵前公事公辦和他洽談著的唐誌勇,楊大爺心中卻第一次產生了一種炙熱的感覺。
任何事情,試一試總比什麽都沒做過好。
他被村子裏的人喊了這麽多年的能人,說不定到了今天,他就真的能一回給他們看看了呢?
一番商談下來,唐誌勇對於楊大爺老家那邊的情況心裏也大致有了數。
路沒修沒關係,之前公司收貨的許多地方也都交通不便。但隻要生意確定要做了,路慢慢也就修好了。
有時候這些東西,是相輔相成的。
最後,在唐誌勇臨走時,因為談了這麽老半天,楊大爺也稍微能舉一反三一下了,於是在送人出門崗室的時候,老爺子又開口問道:“唐先生,除了那些幹貨什麽的,蘋果你們收不收啊?我們那塊地方種出來的蘋果,村裏的小娃娃們都愛吃,都說比砂糖還甜呢。”
見已經站起身的男人有繼續傾聽的意思,老爺子仿佛受到了鼓勵,絞盡腦汁之下又連說了好幾種東西。
聽得一旁一直在聽爸爸和門衛爺爺說話的小朋友眨眨眼睛,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聽說過這些東西。
確實不愧物產豐富之稱。
唐誌勇點頭,算了算時間。
他的公司在d省有專門的車隊,但規模一直不算大。唐誌勇從今年開始一直琢磨著要擴大公司規模,其中d省就在計劃內。
這好歹也算是公司的重大擴張決策,作為公司的經營者,唐誌勇怎麽說也是要過去看一下的。
現在距離楸楸放寒假還有兩個多星期,遠在n省的老太太也一早就打電話過來了,一定要今年唐誌勇帶著家裏人一起到他們那邊去過年。
或者如果唐誌勇實在忙不過來的話,她來唐家這邊過年也行。
老太太上了年紀,唐誌勇自然不會讓她在舟車勞頓的過來,於是便應下了過年前後去n省待一段時間。
n省距離d省也不算太遠,可以先去d省具體看一下,然後再去n省過年。
和楊大爺商議好,趁著大雪還沒封路,先讓十裏村的人帶著家裏的那些存貨到縣城一趟,到時候他找人先把這些存貨收了。
這也算是先安安楊大爺還有那些村名們的心,初步建立一些信任感。
等年前他去實地考察了,再決定之後的合作項目。
“也不一定非要十裏村這一個村子裏的,周圍幾個村子的話,隻要他們自覺自己家的貨質量過得去,也可以在那幾天到縣城的臨時收貨點看看。”
唐誌勇的公司貨物吞吐量極大,如果不是因為他看上的其實是整個d省的市場,想要以點帶麵,周圍這幾個村的東西也就是一車的事,根本不需要他親自出麵。
楊大爺聞言連連點頭。
唐先生這張張嘴的功夫,他就要從一個村的能人變成十裏八村的能人了?
等到晚上楊大爺電話打通那十裏村唯一的一部電話時,前來接電話的楊大爺的二弟更是有些難以相信,更別提村裏其他人了。
不過出於對大哥的信任,隔了兩天,楊大爺的二弟還是帶上了兩大籮筐的幹貨,借了村裏共用的唯一一輛汽油三輪車,準備上縣城裏去。
與他同行的,還有村裏其他一些人。出於對村裏唯一一位能人的信任,他們雖然覺得事情有些怪玄乎的,但也各自帶了許多家裏存的幹貨。
最多的是木耳,也有一些榛子、栗子。偶爾還摻雜一些猴頭菇、榛蘑之類的。
按照楊大爺的說法,全都是撿品相最好,最幹淨的拿過來的。
一行人一路忐忑的去了縣城,按照楊大爺給的地址找到了臨時收貨點。
原本以為還要費些周折,誰知道收貨點的人動作利落極了,檢查發現沒問題後就開始給幹貨分類,分類稱重完就十分幹脆的付了錢。其中木耳的單價便宜些,猴頭菇要貴一些。
去的時候大家大筐小筐,回來的時候,每個人懷裏都揣了或多或少的一疊錢,捂得人心裏都熱熱乎乎的。
此時天上已經漸漸飄下了白白的雪花,一哈氣眼前都是霧蒙蒙的,坐在車鬥裏的楊大爺二弟把手捂在了隨行的小孫子的耳朵上,臉上卻帶著怎麽忍都忍不下的笑意。
隻聽年紀大概五十多的小老頭得意洋洋道:“看,俺就說,俺哥是大能人吧。”
第121章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正陽小學的孩子們依舊平平靜靜的上著課。
學校的林蔭叢中,禿禿依舊帶著自己的孩子們在兢兢業業的工作著,時不時還能看到一兩隻小貓調皮的從樹蔭中探出頭來。
在知道楸楸今年寒假要到n省過的時候,其他小夥伴們表現的很是不舍。
龐嘉齊甚至都想年後也去n省找楸楸了。可惜他爸媽不同意,因為年後他們家還有好多親戚要走動。
唐楸放寒假的第二天,秦澤開始對著麵前的小朋友‘念經’:“楸楸,你要記住啊,雖然n省那邊是海邊,但是現在冬天天氣太冷了,你可千萬不要下海遊泳啊,還有記得每天要給哥哥打電話,不然哥哥在這邊晚上肯定都睡不著覺了。哥哥這邊忙完了就去找你了。”
正陽小學的體育課程中包括了遊泳課,小家夥前兩個星期才在學校的恒溫泳池中學會了遊泳。
秦澤就是怕小家夥不知道遊泳池水的溫度和海水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到時候一看到廣闊的海麵,一個高興就一猛子紮了進去那可就糟糕了。
“嗯,外麵的水很涼,冬天不能在外麵遊泳。哥哥我知道。”雖然早就知道,但小朋友還是乖乖坐在那裏聽哥哥和他說話。
除了因為楸楸會有一段時間不在眼前,稍微有些擔心之外,秦澤倒是沒有其他反應。
他眼看著也十七八了,秦家那邊秦鎮業也慢慢放手讓他獨立處理一些秦氏和家裏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一些人情往來,以及和一些重要的合作夥伴禮尚往來。
老家那邊距離下雪的還要幾個月,還是三妹的病要緊。
把手裏的錢分配好,剛裝進信封裏,楊大爺便透過窗子看到了熟悉的兩個孩子。
雖然有些疑惑兩個孩子怎麽這個時候過來了,但老爺子還是笑著從自己的門崗室裏拿出兩瓶沒有開封的酸奶,遞給了對麵的兩個孩子。
然後問道:“昨天那幹貨我怕你們家長不會做,還給寫了條放進去。咋樣,昨天嚐了沒?要是喜歡吃我下回還給你們帶。”
老爺子這麽熱情,不僅是因為唐楸他們救了禿禿,就老爺子本身而言,他也是十分喜歡小孩子的。
在正陽小學當了這麽久的門衛,基本上每個孩子和他打招呼時,老爺子都是笑嗬嗬的。
唐楸聞言點頭:“嗯,爸爸說楊爺爺送給我的禮物都很好~”
自己送的東西被人喜歡,老爺子自己也高興。送之前他還有些擔心這些娃娃們看不上他的這些東西呢。
還沒等老爺子繼續說什麽,就聽麵前的小家夥又說道:“爸爸還說想要問一下楊爺爺,你們家的這個幹貨產量大不大?大的話他明天來接我放學,可以談一談收貨的價格。當然幹貨的品質不能比昨天差太多。”
雖然睡了一覺,但在小家夥的複習下,唐誌勇的大致意思他還是都記得的。
複述完畢,小朋友拿著酸奶乖乖背著手:“這些都是爸爸說的。”
老爺子一愣,收什麽?
什麽可以收?
第120章
門衛楊大爺老家所在的d省常年大雪,物產豐饒。
作為d省其中一個市區下轄的十裏村,村裏百姓們的日子說難,倒也還沒到活不下去的時候,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像是楊大爺這次帶回來的各種幹貨,十裏村家家戶戶也都是不缺的。
但是如果說日子過得特別好,那也沒有。就因為楊大爺這些年陸陸續續寄回去的錢,都已經讓村裏的其他人家羨慕不已,楊大爺更是成為了附近幾個村落裏大家口口相傳的能人。
所以這樣的村落,這樣的人家,在平時沒什麽事情的時候還能安穩維持著自己原本的生活,但卻是沒有任何抵禦風險的能力的。
楊大爺的妹子前段時間生了次病,還不是什麽特別難治的疑難雜症,兒女孝順之下不忍老母親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幹脆一次治好得了。就這,就硬是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
人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想要求變。十裏村自然也是。
都說要想富,先修路。
偏偏從十裏村到縣城乃至市區的路全都是黃土小路,最多能勉強過一些牛車或者那種三輪的汽油車,轎車或者那種運貨的大車根本就上不了路。
這還是好的,等到冬季大雪封路的時候,別說是牛車或者三輪汽油車了,就連人也是隻能深一腳淺一腳的趟過去。
這些年c國大力發展經濟,各省也是某足了勁兒的在省內發展。
楊大爺這次回老家的時候聽弟妹們還有侄子說,縣城還有市裏那邊不是沒想過給十裏村修路。想要讓十裏村發展起來,就要先把村裏到縣城的路修好,這麽淺顯的道理大家都懂。
可懂歸懂,每年的資金就這麽多,也不是隻有十裏村一個村子需要用錢。
這不,有其他村的人剛聽到縣城和市裏準備給十裏村修路,那邊其他村的負責人立刻就坐不住了。
十裏村困難,他們難道就比十裏村好多少了?
都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再加上剛巧那段時間市裏有能人又從省外拉到了一筆投資,但可能需要本地的資金配合。
自然而然的,給十裏村修路的事情也就擱置了下來。
這件事在周圍幾個村子裏傳的也廣,後來十裏村的負責人去其他幾個村子裏堵門,其他村子的負責人心裏也不是不後悔的。
誰能想到這爭來爭去的,最後反而哪個村子的路都沒有修成。
這樣看還不如一開始就修在十裏村呢,最起碼大家離得都近,除了最開始出村時有十幾裏的土路,等走過這十幾裏後,大家就都能上大路了。
這件事傳開後,也不是沒有腦子比較靈光一些的人從投資上動腦筋,但是他們這些人許多都是半輩子都待在村子裏的,哪裏來的這麽大能耐,能去把外麵的投資拉到村裏來。
而且就算人家那大老板有這閑工夫,人家為什麽非得來你這村子裏,去市裏,去省裏做生意不好嗎?
因為常年在村子裏,見多了這些幹貨榛子板栗之類的東西的緣故,許多人一葉障目,也沒覺得這些東西有什麽好稀罕的。
就連楊大爺一開始也沒想到。畢竟人的觀念使然,他也是在十裏村長大的,見多了這些東西,真沒覺得有什麽稀奇。
再加上老爺子也是苦過來的,因此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平時沒什麽事也不會去逛一些超市、商場以及各種特產店。自然這觀念也就一直沒有被轉過來過。
因此當乍一聽麵前的小娃娃說他家裏的家長想要收這些幹貨的時候,老爺子先是一愣,原本想說這些東西有啥好收的,但猛地想到這次他回老家時,看到的二弟家漏雨的房子,還有晚上會因為覺得自己拖累了兒女而偷偷哭的三妹,沉默半晌,出口的話就變成了:“那邊這種幹貨是挺多的,但是小唐楸,你爸爸真的準備收?”
站在那裏的小家夥點點頭,一臉認真:“嗯。”
這一聲回應下來,一直到第二天對方來接孩子,順道坐在門崗室裏和他洽談的時候,楊大爺都有些緩不過神來。
老家那邊,整個村子的人都說,他是村子裏少有的能人。人都幾十歲了,還有心氣兒硬是帶著一家四口子在c市定了居。
可隻有楊大爺自己知道,他那哪是有心氣兒啊,純粹是被當年小閨女的病給逼的,小縣城裏治不了,沒辦法,才到了c市來治病。
之後閨女的病是有了起色,但是一家子也不能在c市坐吃山空,他這才鼓著勁兒開始在c市到處找工作。
好在他運氣還不錯,機緣巧合之下幫了正陽小學之前老校長的一個小忙,對方看他也不容易,這才讓他在正陽小學當了門衛。
有了這一份工資,再加上大兒子慢慢長成,也能出去工作貼補家用了,他們一家這才在c市立下了。
所以每次回老家,每當以往熟悉的那些親戚朋友們吹捧他為能人的時候,楊大爺從來沒有在心裏真正應答過。
他算什麽能人啊。
如果他真的是能人,也不至於讓他一手照顧長大的弟妹們還在過苦日子了。
但此時,看著麵前公事公辦和他洽談著的唐誌勇,楊大爺心中卻第一次產生了一種炙熱的感覺。
任何事情,試一試總比什麽都沒做過好。
他被村子裏的人喊了這麽多年的能人,說不定到了今天,他就真的能一回給他們看看了呢?
一番商談下來,唐誌勇對於楊大爺老家那邊的情況心裏也大致有了數。
路沒修沒關係,之前公司收貨的許多地方也都交通不便。但隻要生意確定要做了,路慢慢也就修好了。
有時候這些東西,是相輔相成的。
最後,在唐誌勇臨走時,因為談了這麽老半天,楊大爺也稍微能舉一反三一下了,於是在送人出門崗室的時候,老爺子又開口問道:“唐先生,除了那些幹貨什麽的,蘋果你們收不收啊?我們那塊地方種出來的蘋果,村裏的小娃娃們都愛吃,都說比砂糖還甜呢。”
見已經站起身的男人有繼續傾聽的意思,老爺子仿佛受到了鼓勵,絞盡腦汁之下又連說了好幾種東西。
聽得一旁一直在聽爸爸和門衛爺爺說話的小朋友眨眨眼睛,覺得自己好像都沒有聽說過這些東西。
確實不愧物產豐富之稱。
唐誌勇點頭,算了算時間。
他的公司在d省有專門的車隊,但規模一直不算大。唐誌勇從今年開始一直琢磨著要擴大公司規模,其中d省就在計劃內。
這好歹也算是公司的重大擴張決策,作為公司的經營者,唐誌勇怎麽說也是要過去看一下的。
現在距離楸楸放寒假還有兩個多星期,遠在n省的老太太也一早就打電話過來了,一定要今年唐誌勇帶著家裏人一起到他們那邊去過年。
或者如果唐誌勇實在忙不過來的話,她來唐家這邊過年也行。
老太太上了年紀,唐誌勇自然不會讓她在舟車勞頓的過來,於是便應下了過年前後去n省待一段時間。
n省距離d省也不算太遠,可以先去d省具體看一下,然後再去n省過年。
和楊大爺商議好,趁著大雪還沒封路,先讓十裏村的人帶著家裏的那些存貨到縣城一趟,到時候他找人先把這些存貨收了。
這也算是先安安楊大爺還有那些村名們的心,初步建立一些信任感。
等年前他去實地考察了,再決定之後的合作項目。
“也不一定非要十裏村這一個村子裏的,周圍幾個村子的話,隻要他們自覺自己家的貨質量過得去,也可以在那幾天到縣城的臨時收貨點看看。”
唐誌勇的公司貨物吞吐量極大,如果不是因為他看上的其實是整個d省的市場,想要以點帶麵,周圍這幾個村的東西也就是一車的事,根本不需要他親自出麵。
楊大爺聞言連連點頭。
唐先生這張張嘴的功夫,他就要從一個村的能人變成十裏八村的能人了?
等到晚上楊大爺電話打通那十裏村唯一的一部電話時,前來接電話的楊大爺的二弟更是有些難以相信,更別提村裏其他人了。
不過出於對大哥的信任,隔了兩天,楊大爺的二弟還是帶上了兩大籮筐的幹貨,借了村裏共用的唯一一輛汽油三輪車,準備上縣城裏去。
與他同行的,還有村裏其他一些人。出於對村裏唯一一位能人的信任,他們雖然覺得事情有些怪玄乎的,但也各自帶了許多家裏存的幹貨。
最多的是木耳,也有一些榛子、栗子。偶爾還摻雜一些猴頭菇、榛蘑之類的。
按照楊大爺的說法,全都是撿品相最好,最幹淨的拿過來的。
一行人一路忐忑的去了縣城,按照楊大爺給的地址找到了臨時收貨點。
原本以為還要費些周折,誰知道收貨點的人動作利落極了,檢查發現沒問題後就開始給幹貨分類,分類稱重完就十分幹脆的付了錢。其中木耳的單價便宜些,猴頭菇要貴一些。
去的時候大家大筐小筐,回來的時候,每個人懷裏都揣了或多或少的一疊錢,捂得人心裏都熱熱乎乎的。
此時天上已經漸漸飄下了白白的雪花,一哈氣眼前都是霧蒙蒙的,坐在車鬥裏的楊大爺二弟把手捂在了隨行的小孫子的耳朵上,臉上卻帶著怎麽忍都忍不下的笑意。
隻聽年紀大概五十多的小老頭得意洋洋道:“看,俺就說,俺哥是大能人吧。”
第121章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正陽小學的孩子們依舊平平靜靜的上著課。
學校的林蔭叢中,禿禿依舊帶著自己的孩子們在兢兢業業的工作著,時不時還能看到一兩隻小貓調皮的從樹蔭中探出頭來。
在知道楸楸今年寒假要到n省過的時候,其他小夥伴們表現的很是不舍。
龐嘉齊甚至都想年後也去n省找楸楸了。可惜他爸媽不同意,因為年後他們家還有好多親戚要走動。
唐楸放寒假的第二天,秦澤開始對著麵前的小朋友‘念經’:“楸楸,你要記住啊,雖然n省那邊是海邊,但是現在冬天天氣太冷了,你可千萬不要下海遊泳啊,還有記得每天要給哥哥打電話,不然哥哥在這邊晚上肯定都睡不著覺了。哥哥這邊忙完了就去找你了。”
正陽小學的體育課程中包括了遊泳課,小家夥前兩個星期才在學校的恒溫泳池中學會了遊泳。
秦澤就是怕小家夥不知道遊泳池水的溫度和海水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到時候一看到廣闊的海麵,一個高興就一猛子紮了進去那可就糟糕了。
“嗯,外麵的水很涼,冬天不能在外麵遊泳。哥哥我知道。”雖然早就知道,但小朋友還是乖乖坐在那裏聽哥哥和他說話。
除了因為楸楸會有一段時間不在眼前,稍微有些擔心之外,秦澤倒是沒有其他反應。
他眼看著也十七八了,秦家那邊秦鎮業也慢慢放手讓他獨立處理一些秦氏和家裏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一些人情往來,以及和一些重要的合作夥伴禮尚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