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節
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 作者:東門饕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是中醫難,實在太難了。
入門難,精深難,有好藥,更難。所以才給了一些人淺顯且錯誤的印象。
孟絳擺擺手,示意他不要緊張。
等被稱作小陳的醫生反應過來孟院長剛剛問他的事情時,他組織了下語言,開口回答道:“剛剛進去那孩子,我確實發現他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原本隻是隨口一問,並沒有抱什麽具體想法的孟絳聞言更來了興趣:“你細說說。”
與此同時,安時的父母,也聽出了站在急救室外的這兩位醫生是在說他們家小時,同時那位給他們帶路的醫生,在醫院裏貌似還地位不低的樣子,他們立刻也打起了精神,走了過去。
小陳醫生並沒有注意到圍過來的病人家屬,此刻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作為學界大拿的孟院長身上。
“這孩子是從樓梯上摔下來的,而且摔在了樓梯棱角上,造成了外傷大出血。”
“他們學校一位老師比較有心,給現場拍了張照。從這孩子的出血量來看,孟院長,我不瞞您,很危險。像這種大出血,如果沒有專業的處理的話,按理來說,是很難止住血的。”
“不過奇就奇怪在,等到這孩子被抬上救護車時,他的血明顯已經有止住的趨勢了。而且……”
“而且和我之前接手治療的魏老的情況有些像?”孟絳接話。
那位小陳醫生聞言立刻點頭。
血止住了,不代表孩子就脫離危險期了。相反,以他的失血量,隻要在沒輸上血之前,時時刻刻都很危險。
他剛在醫院上班沒幾年,麵上看著沉穩冷然,實際上對於這種事情,根本還沒到完全看開的地步。
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人生都還沒完全開始。
他不能在結果出來之前說太喪氣的話,但他知道,一路上回來的時候,救護車已經被他催的是踩著線在跑了。
他真的是挺怕……這孩子救不過來的。
可等到現在孩子安穩的進了急救室,他這時回想起來,才覺得不對味兒了。
這孩子的生命體征,有些不似大出血傷員的平穩。
就好像……好像懸崖上有一隻手,硬是抓了這孩子一時三刻。
和那次魏老明明都快不行了,結果孟院長硬生生又給人救過來了一模一樣。
中醫講究自然之道,一個人的壽數如果真的到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老死,無疾而終,那即使是再厲害的中醫,也頂多給對方延壽個一兩天,讓他們能等到兒女團圓,再無遺憾。
可大多數人,他們並不是真的壽命就到這裏了。
更像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去閻王那裏轉了一圈。
端看上麵人的本事,能不能把人再拽回來了。等到拽回來之後,該補補,該治治。
就好像中醫理論中的人有三把火。最主要的,就是讓這火騰騰燃燒,也就是拽的那一下。
這時,負責搶救的值班醫生也從急救室裏出來了。
對方先是和家屬通報了一聲孩子的具體情況,表示除了外傷大出血外,並沒有顱內大出血的情況,孩子情況還算比較平穩,得到家屬連聲的感謝後。
然後才略有些八卦的看向孟絳,開口道:“孟院長,您這是大出血了啊?上次魏老之後,不是誰問您要,您都說您那保命藥沒了嗎?”
那位護士進入到急救室後,因為時間緊急,隻說了正在急救的這個孩子在之前,可能服用了一些東西。
而已經察覺到這孩子情況不太對勁兒,又聯想到孟院長是和這孩子的家長一起進來的,急救的值班醫生自然而然的就以為他們孟院長是和這孩子有什麽關係,所以才大出血了。
畢竟如果不先入為主,覺得這孩子是被人亂喂了東西的話,這孩子身上的一係列反應,和上次魏老服藥後,明顯一模一樣。
孟絳聽到這話,一時差點沒端住自己院長的派頭,嚇得差點就要左右看了,生怕有哪位熟識的病人再從角落裏鑽出來。
他立刻否認:“我沒有了!那顆不是我喂的!我那一顆都不知道是怎麽來的了。”
自從魏老那回過後,一些一直是他調養的大人物都知道他手裏有好東西了,都惦記著。
可問題是他真沒有啊。
這時,一直等著自家孩子被推出來的安時父母也聽明白了。
安父忍不住開口問:“請問,您的意思是,我家孩子是因為之前有人給他吃了藥,所以才止血了?”
安時的班主任表情也是有些恍惚。
那孩子動作熟練的跟喂貓吃藥似的,真的給安時喂的也是藥?
不是白色手串嗎?!
“這個也不能完全確定,還要看後續檢查……”
孟絳話音剛落,那邊他剛剛被摔了一下的手機就又響了。
等看到來電人顯示後,他立刻是如臨大敵,麵色一肅。
然後表情鄭重的接通了電話:“喂?師爺?”
電話另一邊,胡須全白的老人沒有寒暄,直接說明來意:“孟絳,你們醫院那邊今天應該是收進來了一個c城中學的,外傷大出血的孩子。”
“你去和那孩子的家長還有班主任啊,學校啊的各方麵說,我們楸楸沒亂給他喂東西。那是我給他的保命藥。”
“就三顆,楸楸連認識估計都還不認識那孩子,就給了一顆。剛剛還特意打電話問我,是不是把這個藥給受傷的同學吃了,對方就會沒事了。這孩子就是心善。”
電話都打到他這邊了,破案了,那孩子給喂的,真的就是他勉強算是師爺的牛老給的保命藥。
問題是,就三顆!
老爺子您不覺得您這話有什麽問題嗎?!
我師父知道我從您那裏拿了一顆,都快把我掃地出門了!
幾位老熟人,都快把我逼死了!
結果,就!三!顆?!
第279章
中醫重傳承,與西醫有一整套完整的教學流程不同,近些年中醫雖然也有了專門培養中醫學子的醫學院,但往前數個幾十年,中醫還是親傳子、師傳徒,這種傳承方式比較常見。
同時,在這種傳承方式下,像老時候一樣,規矩也是要更大一些的。
師父為什麽是師父,而不是師傅呢?
那是因為師父,傳道受業解惑,一杯茶敬過去,師父也是父。
孟絳他的師父,就是一位同樣醫術精深的中醫醫師。
而孟絳的師父,當年就是跟著牛老爺子在南洋的醫館坐診的。
所以,四舍五入之下,孟絳才會稱老爺子為師爺。
孟絳今年四十九歲,在中醫領域,算是勉強踏入了還算讓人信任的年齡段。
孟絳的師父今年剛過了七十大壽。
足可見,作為孟絳師父的領路人,牛老爺子不僅是輩分高,實際年紀也已經很高了。
所以,孟絳在接到這樣一通電話後,心裏想歸想,嘴上哪敢怠慢,等到老爺子交代完後,他立刻應聲道:“好,您說的我都清楚了。”
“剛好我現在就在急救室這邊呢,急救室裏才推進去了一個c城中學的孩子,應該就是您說的那個外傷大出血的了。您放心,現在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了。”
“我剛才還聽我們醫院的小陳說,這孩子情況不太對。原來是您老的藥,那就不奇怪了。”
最後這句話,他明顯是有意說給在場其他值班的醫生說的。
以此來證明,這孩子的藥,真不是他給吃的。他是真的一顆都拿不出來了!
不像人家孩子,一次有三顆,還掛在手上當手串玩兒。
電話那邊的老人聞言也沒多說什麽,點點頭,掛了電話。
老人此時想的是,楸楸那個同學已經搶救過來了,他再給楸楸打一通電話過去。
掛斷電話,孟絳對於師爺的交代也上心,立刻又轉而和安父安母,以及安時的班主任解釋了起來。
“事情是這樣的,剛剛小陳醫生說的關於孩子最開始的情況,你們應該也了解了?”
安父安母立刻點頭。
何止是了解啊。
當他們聽到那位隨車的小陳醫生說,他們家小時的出血量很危險時,他們腿都軟了半截。
他們也有一位做醫生的朋友,知道在醫生的眼中,許多普通人看來讓人心煩意亂的毛病,在他們看來,其實都不算什麽。真正能讓他們說出來很危險這幾個字評價的,幾乎就和救回來有難度劃等號了。
他們的小時是多好的孩子啊。幾乎就是他們夫妻倆的心頭肉,半條命。怎麽好端端的一個開學日,就忽然出了這麽大的事。
當時安母口中的唾液在急速分泌,甚至有一種想要幹嘔的恐懼感。
好在對方話鋒轉的快,又說起小時的情況,不知道為什麽又穩定了下來,他們這才沒在急救室前表演個原地昏倒。
見夫妻倆點頭,孟絳又看向安時的班主任,繼續道:“您之前說的,一個孩子給病房裏的孩子吃了一顆像是白色珠串一樣的東西。”
“我剛才已經了解清楚了,那並不是什麽白色珠串,而是中醫中一種保存珍貴藥材的方式。用白蠟丸密封,以保證藥丸的藥性不會很快流失。”
“所以,才會出現您二位,一位認為是白色手串,一位認為是黑色藥丸的誤會。”
“這顆藥丸的製作者,是我院的特邀醫師牛象庭,牛老先生。”
語畢,他把手臂一抬,示意大樓入口處的公告欄位置。
公告欄上,貼滿了醫院的特邀醫師照片。
又被院裏的許多小年輕稱之為榮譽牆,金光閃閃榜,整個醫院的所有門麵所在。
同時也是許多中醫分院的中年醫師們,路過了腳步都得放輕的存在。
因為中醫分院許多年紀四十歲往上的醫師,他們的醫術,大多還是師徒傳承居多。
說不定照片牆上的哪位,就是他們的長輩。
這張照片牆,醫院的每棟大樓的入口處都有。
上麵的許多位專家、醫師,因為年歲已高,都不怎麽出診了。
牛老爺子在回國後,瞧著新鮮,也在這裏掛了個名。其照片,就在最上排的位置。
照片下方,最醒目的一行個人介紹便是看似輕描淡寫,實際亮瞎人眼球的一句評語:【國醫者,乃集醫之大成者,治世救人,為國為民。】
這一行字的分量,可就太重了。遠不是僅僅醫術好,就配拿的。
入門難,精深難,有好藥,更難。所以才給了一些人淺顯且錯誤的印象。
孟絳擺擺手,示意他不要緊張。
等被稱作小陳的醫生反應過來孟院長剛剛問他的事情時,他組織了下語言,開口回答道:“剛剛進去那孩子,我確實發現他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
原本隻是隨口一問,並沒有抱什麽具體想法的孟絳聞言更來了興趣:“你細說說。”
與此同時,安時的父母,也聽出了站在急救室外的這兩位醫生是在說他們家小時,同時那位給他們帶路的醫生,在醫院裏貌似還地位不低的樣子,他們立刻也打起了精神,走了過去。
小陳醫生並沒有注意到圍過來的病人家屬,此刻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作為學界大拿的孟院長身上。
“這孩子是從樓梯上摔下來的,而且摔在了樓梯棱角上,造成了外傷大出血。”
“他們學校一位老師比較有心,給現場拍了張照。從這孩子的出血量來看,孟院長,我不瞞您,很危險。像這種大出血,如果沒有專業的處理的話,按理來說,是很難止住血的。”
“不過奇就奇怪在,等到這孩子被抬上救護車時,他的血明顯已經有止住的趨勢了。而且……”
“而且和我之前接手治療的魏老的情況有些像?”孟絳接話。
那位小陳醫生聞言立刻點頭。
血止住了,不代表孩子就脫離危險期了。相反,以他的失血量,隻要在沒輸上血之前,時時刻刻都很危險。
他剛在醫院上班沒幾年,麵上看著沉穩冷然,實際上對於這種事情,根本還沒到完全看開的地步。
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人生都還沒完全開始。
他不能在結果出來之前說太喪氣的話,但他知道,一路上回來的時候,救護車已經被他催的是踩著線在跑了。
他真的是挺怕……這孩子救不過來的。
可等到現在孩子安穩的進了急救室,他這時回想起來,才覺得不對味兒了。
這孩子的生命體征,有些不似大出血傷員的平穩。
就好像……好像懸崖上有一隻手,硬是抓了這孩子一時三刻。
和那次魏老明明都快不行了,結果孟院長硬生生又給人救過來了一模一樣。
中醫講究自然之道,一個人的壽數如果真的到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老死,無疾而終,那即使是再厲害的中醫,也頂多給對方延壽個一兩天,讓他們能等到兒女團圓,再無遺憾。
可大多數人,他們並不是真的壽命就到這裏了。
更像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去閻王那裏轉了一圈。
端看上麵人的本事,能不能把人再拽回來了。等到拽回來之後,該補補,該治治。
就好像中醫理論中的人有三把火。最主要的,就是讓這火騰騰燃燒,也就是拽的那一下。
這時,負責搶救的值班醫生也從急救室裏出來了。
對方先是和家屬通報了一聲孩子的具體情況,表示除了外傷大出血外,並沒有顱內大出血的情況,孩子情況還算比較平穩,得到家屬連聲的感謝後。
然後才略有些八卦的看向孟絳,開口道:“孟院長,您這是大出血了啊?上次魏老之後,不是誰問您要,您都說您那保命藥沒了嗎?”
那位護士進入到急救室後,因為時間緊急,隻說了正在急救的這個孩子在之前,可能服用了一些東西。
而已經察覺到這孩子情況不太對勁兒,又聯想到孟院長是和這孩子的家長一起進來的,急救的值班醫生自然而然的就以為他們孟院長是和這孩子有什麽關係,所以才大出血了。
畢竟如果不先入為主,覺得這孩子是被人亂喂了東西的話,這孩子身上的一係列反應,和上次魏老服藥後,明顯一模一樣。
孟絳聽到這話,一時差點沒端住自己院長的派頭,嚇得差點就要左右看了,生怕有哪位熟識的病人再從角落裏鑽出來。
他立刻否認:“我沒有了!那顆不是我喂的!我那一顆都不知道是怎麽來的了。”
自從魏老那回過後,一些一直是他調養的大人物都知道他手裏有好東西了,都惦記著。
可問題是他真沒有啊。
這時,一直等著自家孩子被推出來的安時父母也聽明白了。
安父忍不住開口問:“請問,您的意思是,我家孩子是因為之前有人給他吃了藥,所以才止血了?”
安時的班主任表情也是有些恍惚。
那孩子動作熟練的跟喂貓吃藥似的,真的給安時喂的也是藥?
不是白色手串嗎?!
“這個也不能完全確定,還要看後續檢查……”
孟絳話音剛落,那邊他剛剛被摔了一下的手機就又響了。
等看到來電人顯示後,他立刻是如臨大敵,麵色一肅。
然後表情鄭重的接通了電話:“喂?師爺?”
電話另一邊,胡須全白的老人沒有寒暄,直接說明來意:“孟絳,你們醫院那邊今天應該是收進來了一個c城中學的,外傷大出血的孩子。”
“你去和那孩子的家長還有班主任啊,學校啊的各方麵說,我們楸楸沒亂給他喂東西。那是我給他的保命藥。”
“就三顆,楸楸連認識估計都還不認識那孩子,就給了一顆。剛剛還特意打電話問我,是不是把這個藥給受傷的同學吃了,對方就會沒事了。這孩子就是心善。”
電話都打到他這邊了,破案了,那孩子給喂的,真的就是他勉強算是師爺的牛老給的保命藥。
問題是,就三顆!
老爺子您不覺得您這話有什麽問題嗎?!
我師父知道我從您那裏拿了一顆,都快把我掃地出門了!
幾位老熟人,都快把我逼死了!
結果,就!三!顆?!
第279章
中醫重傳承,與西醫有一整套完整的教學流程不同,近些年中醫雖然也有了專門培養中醫學子的醫學院,但往前數個幾十年,中醫還是親傳子、師傳徒,這種傳承方式比較常見。
同時,在這種傳承方式下,像老時候一樣,規矩也是要更大一些的。
師父為什麽是師父,而不是師傅呢?
那是因為師父,傳道受業解惑,一杯茶敬過去,師父也是父。
孟絳他的師父,就是一位同樣醫術精深的中醫醫師。
而孟絳的師父,當年就是跟著牛老爺子在南洋的醫館坐診的。
所以,四舍五入之下,孟絳才會稱老爺子為師爺。
孟絳今年四十九歲,在中醫領域,算是勉強踏入了還算讓人信任的年齡段。
孟絳的師父今年剛過了七十大壽。
足可見,作為孟絳師父的領路人,牛老爺子不僅是輩分高,實際年紀也已經很高了。
所以,孟絳在接到這樣一通電話後,心裏想歸想,嘴上哪敢怠慢,等到老爺子交代完後,他立刻應聲道:“好,您說的我都清楚了。”
“剛好我現在就在急救室這邊呢,急救室裏才推進去了一個c城中學的孩子,應該就是您說的那個外傷大出血的了。您放心,現在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了。”
“我剛才還聽我們醫院的小陳說,這孩子情況不太對。原來是您老的藥,那就不奇怪了。”
最後這句話,他明顯是有意說給在場其他值班的醫生說的。
以此來證明,這孩子的藥,真不是他給吃的。他是真的一顆都拿不出來了!
不像人家孩子,一次有三顆,還掛在手上當手串玩兒。
電話那邊的老人聞言也沒多說什麽,點點頭,掛了電話。
老人此時想的是,楸楸那個同學已經搶救過來了,他再給楸楸打一通電話過去。
掛斷電話,孟絳對於師爺的交代也上心,立刻又轉而和安父安母,以及安時的班主任解釋了起來。
“事情是這樣的,剛剛小陳醫生說的關於孩子最開始的情況,你們應該也了解了?”
安父安母立刻點頭。
何止是了解啊。
當他們聽到那位隨車的小陳醫生說,他們家小時的出血量很危險時,他們腿都軟了半截。
他們也有一位做醫生的朋友,知道在醫生的眼中,許多普通人看來讓人心煩意亂的毛病,在他們看來,其實都不算什麽。真正能讓他們說出來很危險這幾個字評價的,幾乎就和救回來有難度劃等號了。
他們的小時是多好的孩子啊。幾乎就是他們夫妻倆的心頭肉,半條命。怎麽好端端的一個開學日,就忽然出了這麽大的事。
當時安母口中的唾液在急速分泌,甚至有一種想要幹嘔的恐懼感。
好在對方話鋒轉的快,又說起小時的情況,不知道為什麽又穩定了下來,他們這才沒在急救室前表演個原地昏倒。
見夫妻倆點頭,孟絳又看向安時的班主任,繼續道:“您之前說的,一個孩子給病房裏的孩子吃了一顆像是白色珠串一樣的東西。”
“我剛才已經了解清楚了,那並不是什麽白色珠串,而是中醫中一種保存珍貴藥材的方式。用白蠟丸密封,以保證藥丸的藥性不會很快流失。”
“所以,才會出現您二位,一位認為是白色手串,一位認為是黑色藥丸的誤會。”
“這顆藥丸的製作者,是我院的特邀醫師牛象庭,牛老先生。”
語畢,他把手臂一抬,示意大樓入口處的公告欄位置。
公告欄上,貼滿了醫院的特邀醫師照片。
又被院裏的許多小年輕稱之為榮譽牆,金光閃閃榜,整個醫院的所有門麵所在。
同時也是許多中醫分院的中年醫師們,路過了腳步都得放輕的存在。
因為中醫分院許多年紀四十歲往上的醫師,他們的醫術,大多還是師徒傳承居多。
說不定照片牆上的哪位,就是他們的長輩。
這張照片牆,醫院的每棟大樓的入口處都有。
上麵的許多位專家、醫師,因為年歲已高,都不怎麽出診了。
牛老爺子在回國後,瞧著新鮮,也在這裏掛了個名。其照片,就在最上排的位置。
照片下方,最醒目的一行個人介紹便是看似輕描淡寫,實際亮瞎人眼球的一句評語:【國醫者,乃集醫之大成者,治世救人,為國為民。】
這一行字的分量,可就太重了。遠不是僅僅醫術好,就配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