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又歎了口氣:“也不知這一路顛簸,四殿下還有沒有命到汴京。”
自然是沒事的。
葉明熙垂眼,雖然這段時日較之前世有許多變動,但李懷序是絕不可能輕易就這麽死了,季飛紹也不會讓他死。
見她沉默,葉明芷苦笑:“我同你說這些做什麽,你也隻怕聽不明白。”
她摸了摸明熙的頭,見她神色疲倦,將她按在自己腿上:“睡吧,明熙,有姐姐在這。”
葉明熙枕著她的雙腿,嗅著姐姐身上的清香,閉上了眼睛,安心地陷入了沉沉夢境。
剛回到府中還沒多久,果真便收到了陛下三日後便回京的消息。
周氏歎氣:“此次不過待了一個多月,這暑氣還沒過便要走了。”
葉鴻文也納悶,不過於他而言自然是汴京更好,想不通便不再想,吩咐府中下人盡快收拾行裝。
葉明熙老老實實地在家悶了三日,生怕再上街碰著了誰,臨出發前日,趙姝意來同她告別。
“還以為你是說著玩的,沒想到真的不走了。”
她手上把玩著茶杯,沒有看她,語氣別扭:“我跟你保證回去之後不欺負你了還不行嘛。”
葉明熙覺得有些好笑,將她手中的杯子奪下給她倒了杯茶,又遞到她手中:“我是想多陪我祖母幾年,瞧你說的,就算我不回去你也不能欺負旁人啊。”
見趙姝意神情疑惑,葉明熙咳了咳:“我最是仰慕表姐的瀟灑身姿了,希望等我回京之後,你能完整練完趙家槍法了。”
趙姝意繼承了父親的天賦,卻總是懶懶散散的,上輩子沒能練出槍法,直到嫁人出閣後便再也沒撿起,葉明熙知道沒法守護自己的父兄是她一生的痛,葉明熙不希望她仍舊重蹈覆轍。
見她說的誠懇,趙姝意輕哼:“好吧,既然你想看,那我便回家練練。”
臨行前一夜,葉明芷跑來與她同榻而眠。
夜間,她抱著明熙,十分擔憂地歎了口氣:“也不知你留在這究竟是好是壞。”
“漁陽秀麗,遠離朝堂,自然能過的舒心些,但我實在是怕,父親一向不靠譜,若是母親也因你不在身邊而生分了,等你回來隻怕會苛責你。”
葉明熙從來沒考慮過這些,她依偎在姐姐懷中撒嬌:“我有姐姐就夠了,姐姐能護著我。”
葉明芷沉默,而後堅定道:“對,姐姐一定會護著你的,等回了侯府,就算爭不到中饋之權,也能多為你的將來預備些。”
如今待在最為信任之人的身邊,明熙放鬆地打了個哈欠:“姐姐待我真好。”
葉明芷憐愛地撫弄她的額發,溫柔地笑著:“是母親好。”
當初葉明芷年幼,生母被葉鴻文丟棄後也沒過多久便病逝,自小跟著鄉下姑母生活,後來聽聞她生父乃是京城的侯爺,隔天便拎著她遠赴汴京上門喊冤。
其實隻是為了敲詐一大筆銀子。
梅夫人雖怨恨葉鴻文,卻從來都未曾苛待過她,還為她起名明芷,告訴她“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要她時時刻刻銘記,身份的低微並不代表什麽,不可輕易自厭自棄。
跟著大夫人生活的那幾年,是葉明芷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對於明熙她一生有愧,覺得自己也是害死她生母的罪魁禍首之一,對這個妹妹,她便是將心肝都剖出來也不為過。
既然自己有信心能護著她,不讓她將來在侯府受委屈,那麽此刻無憂無慮些,又有什麽要緊。
她想通後便拉著昏昏欲睡的葉明熙,與她再三的約法三章,每十日便要通一次書信,絕對不可以向她隱瞞任何大小事,囑托再三才抱著她睡去。
第二日一大清早卯時不到葉明熙便起了,一旁穿戴整齊的葉明芷望她:“你別送了,接著睡吧。”
她搖搖頭:“已經醒了,我送你們去渡口。”
漁陽的口岸輪船碩大,不僅可以押送貨物,走海路也遠遠要比陸路節約時間。
去的路上,葉明芷不放心,又細細嘮叨了幾遍,明熙覺得有些好笑:“我是在這修養,又不是躲難,哪有你想的那麽危險啊。”
話雖如此,但長姐如母,一下這麽久不能相見,又怎能讓她不憂心呢。
等到了口岸,葉明熙掀簾下轎,被眼前壯闊的景象震懾到。
巨船一艘連著一艘看不到邊,直直延伸到水平線去,在晨霧的朦朧下都看得不太真切,看來陛下當真為了李懷序加速了回京的速度。
天都還沒大亮,隱隱有些微光,清晨的露水混著海風,叫葉明熙打了個哆嗦,她朝海邊望去,隻覺得遼闊,但晨間的冷霧濃重,她仔細瞧著,想看清霧中巨船的模樣,一陣強風吹過,吹散些霧氣,視野之中冷不丁的出現一個人影。
季飛紹高高地站在船艙邊,麵無表情地與她遙遙對視。
葉明熙瞬間心下擂鼓,心虛地收回了視線。
另一邊,侍衛還在恭敬匯報:“此次在漁陽暗訪的數據已經整理完畢,行囊也已經提前送去了汴京。”
見男人遲遲沒有回答,侍從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見是安陽侯府的方向,知曉他前段時日一直在調查著什麽,小心問道:“可是葉家那邊還有什麽問題?需要安排兩個人留守匯報嗎?”
季飛紹收回了視線,思忖著:“不必了,還是著眼於汴京的安排……”
又交代了兩句,見有同僚朝這邊走來,他揮手讓侍從走遠。
見季飛紹久久凝視著一個方向,同僚好笑地靠近問他:“瞧見什麽了,這麽專注?”
他麵上帶笑,又回到了那個如沐春風的君子人設,他揮了揮麵前的晨霧,隻覺手掌一片冰涼:“瞧這霧呢,真是夠大的,就連岸上的人都看不清。”
同僚哈哈笑道:“你不是漁陽人應當不了解,漁陽靠海,早晚的霧氣就是這般大。”
後續說什麽季飛紹也沒再關注,隻是再次望著方才匆匆瞥見的人影方向,目光沉沉。
臨近分別,葉鴻文也象征性地囑托了兩句:“在漁陽多照拂些你祖母,聽見沒?”
葉明熙敷衍應聲,一旁的葉明芷朝她望去,隻是無聲比了個寫信的姿勢,她點點頭,二人相視一笑。
日頭升起,很快驅散了茫茫大霧,巨船載著一行人朝著遠處駛去,葉明熙一直站在口岸邊,望見那一艘艘巨船從龐然大物逐漸變成一點縮影。
心頭壓抑許久的負擔就像也跟著那些巨船離開了一般。
走了,終於走了。
季飛紹這段時日為李闋辦事,此番帶他回京也早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但直到如今親眼見他離開,才算是真正的與他,與前世的種種恩怨苦楚,一刀兩斷。
葉明熙長呼一口氣,嗬出的冷霧氤氳在她眉眼之間,帶著她這段時日所有的煩心憂思飄揚散去。
她終於開懷地笑了出來,眉眼彎彎,輕巧地從台階上蹦下,動作輕盈活潑。
短時間內她都不會離開漁陽,季飛紹也不可能相隔甚遠地再來調查,懷疑她,久而久之,自己這麽號人遲早淡出他的人生軌跡當中,再無瓜葛。
不用算計,不用防備,再不用費腦子去應對那些彎彎繞繞。
“走!”葉明熙抱著祖母撒嬌,她終於可以從這一刻起,重新做一個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十一歲稚童,“祖母,我們回府睡覺!”
周氏也和藹地笑,拉著她的手:“祖母給你燉碗鴿子湯。”
“好!要吃辣的!”
第二日一早,葉明熙剛醒便吩咐聞冬準備馬車。
清晨露重,沒什麽人,燒了普覺寺的頭香後便熟稔地往那個偏僻的角落去。
然而今日懷生不在,她推門,卻隻見到一個熟悉的人。
“衍悟大師?”明熙四下張望,“慕箴今日不在嗎?”
先前見過一麵的衍悟站在櫃前,收拾著櫃中雜物,聞言懶洋洋道:“他往後不來了。”
葉明熙錯愕:“什麽?為什麽?”
衍悟有些好笑地看著她:“本就是凡塵中人,怎好一味待在寺中呢,先前監院是看他心神不寧,才分了這塊院子給他琢玉。”
他將櫃中的刀具玉石盡數打包起來:“如今他心事已定,昨日便自行告知監院離去了。”
心事已定?葉明熙心中疑惑,那不成他入普覺寺也是另有目的?
她想不通,但眼下有更要緊的事,她著急同衍悟告別,匆匆離開。
衍悟見小姑娘慌慌張張的身影,不免感到好笑:“有什麽可著急的,反正遲早再見……”
葉明熙不知道慕府在漁陽的祖宅位置,隻能跑到他家產業,風茗藥堂去。
掌櫃的聽過慕箴的安排,自然眼熟葉明熙,但他聽聞來意,隻是搖頭:“公子這幾日都很忙,許久沒來我這了。姑娘您若是著急,不妨去慕府問問吧。”
慕家在漁陽發家,後來遷居汴京後,祖宅也沒有荒廢,慕箴來到漁陽後也是住在那裏。
要了地址後,她又馬不停蹄趕到慕宅。
高門大院,門匾高闊,一看瞧上去比葉家還要排場闊氣,聞冬上前叩門詢問,沒過多久又蔫吧地回來:“門口的小廝說他家公子這幾日總是天不亮就走了,深夜才回。他們也不知去了哪,姑娘若是有急事,可以進屋去等。”
哪有什麽急事呢,不過就是一身輕鬆後,迫切地想來見一見他。
既然哪都見不著人,又不急於這一時,葉明熙沮喪地搖搖頭:“回吧。”
見她神情有些低落,聞冬哄她:“二公子想必這幾日有事要忙,反正知道了慕府的位置,咱過段時日再來尋他便是。”
葉明熙嘴硬道:“他要忙便忙好了,我幹嘛要一而再再而三巴巴地來找他!”
知她這是惱羞成怒,聞冬隻笑,也不拆穿她。
品秋反而讚同地點點頭:“正好明日就該去老夫人說的那個學堂了,姑娘也該收些心。”
品秋是姐姐從趙家那邊的女侍從中千挑萬選選出來的,如今跟著聞冬一樣是她的貼身女使,雖然做事有些笨拙,但至少身手不俗,能很好地保護她。
趙家侍衛如海,她先前並不受重視,如今跟在葉明熙身邊,小主子對自己好,她記在心裏,也自當想多為她考慮。
姑娘家家的,當然都像大姑娘那般聰慧賢淑的好,她不像聞冬,總是一味地寵著,在品秋心裏,還是覺得姑娘這個年紀該多讀些書,又是季大人又是聞公子的,別總是跟在這些人身後打轉。
品秋說的學堂,葉明熙也是知道的,前幾日確定她要留下來後,祖母便聯係了漁陽這邊的青鹿書院,本來這段時日暑熱,書院放假,但為了習慣這邊的進程,便拜托書院的先生先教她一陣時日,給她開個小灶,補補課。
她是沒想到來到這邊還要繼續念書的,記憶裏在汴京的時候,她就不怎麽喜歡,應天書院的夫子們都心高氣傲,不喜姑娘家讀書,總是被嗬斥責罰。
她雖愛看書,但也並不代表願意被夫子們一天到晚地針對,於是就總是跟著趙姝意玩鬧。
葉明熙想到重回一世,竟還要再經曆一遍念書之苦,有些煩悶地癟癟嘴。
回了葉府,老夫人派人來請,見她又跑了一身汗,笑著將她的手攥在手裏:“乖乖兒怎麽一早就跑出門,瞧你滿臉的汗。”
天還是有些熱氣,祖母吩咐了人又抱了冰盆進來,一邊看她吃冰乳酪一邊幫她搖著大蒲扇。
葉明熙哼哧哼哧吃了一大碗乳酪,摸摸圓滾滾的肚子,覺得這幾日被祖母喂胖了不少。
一旁跟在老夫人身邊服侍的孔嬤嬤調笑說:“朱先生過兩日便要回漁陽了,就這麽幾天的日子裏了,姑娘要玩便讓她玩吧。”
祖宅這邊常年清冷,好不容易來個娃娃,不說老夫人,便是下人都緊著寵。
見明熙一聽先生兩字就苦了臉,祖母笑著戳了她額頭:“你還不樂意呢。”
她實事求是:“先前汴京的時候先生們就不喜歡我們女子。”
祖母哈哈一笑:“應天書院裏那一群老酸儒,跟這邊怎麽能比呢。”
見乖孫女一臉疑惑,她解釋道:“漁陽的商戶早年間資助貧寒學士,那些學士反哺恩情,自發組織的青鹿書院。”
自然是沒事的。
葉明熙垂眼,雖然這段時日較之前世有許多變動,但李懷序是絕不可能輕易就這麽死了,季飛紹也不會讓他死。
見她沉默,葉明芷苦笑:“我同你說這些做什麽,你也隻怕聽不明白。”
她摸了摸明熙的頭,見她神色疲倦,將她按在自己腿上:“睡吧,明熙,有姐姐在這。”
葉明熙枕著她的雙腿,嗅著姐姐身上的清香,閉上了眼睛,安心地陷入了沉沉夢境。
剛回到府中還沒多久,果真便收到了陛下三日後便回京的消息。
周氏歎氣:“此次不過待了一個多月,這暑氣還沒過便要走了。”
葉鴻文也納悶,不過於他而言自然是汴京更好,想不通便不再想,吩咐府中下人盡快收拾行裝。
葉明熙老老實實地在家悶了三日,生怕再上街碰著了誰,臨出發前日,趙姝意來同她告別。
“還以為你是說著玩的,沒想到真的不走了。”
她手上把玩著茶杯,沒有看她,語氣別扭:“我跟你保證回去之後不欺負你了還不行嘛。”
葉明熙覺得有些好笑,將她手中的杯子奪下給她倒了杯茶,又遞到她手中:“我是想多陪我祖母幾年,瞧你說的,就算我不回去你也不能欺負旁人啊。”
見趙姝意神情疑惑,葉明熙咳了咳:“我最是仰慕表姐的瀟灑身姿了,希望等我回京之後,你能完整練完趙家槍法了。”
趙姝意繼承了父親的天賦,卻總是懶懶散散的,上輩子沒能練出槍法,直到嫁人出閣後便再也沒撿起,葉明熙知道沒法守護自己的父兄是她一生的痛,葉明熙不希望她仍舊重蹈覆轍。
見她說的誠懇,趙姝意輕哼:“好吧,既然你想看,那我便回家練練。”
臨行前一夜,葉明芷跑來與她同榻而眠。
夜間,她抱著明熙,十分擔憂地歎了口氣:“也不知你留在這究竟是好是壞。”
“漁陽秀麗,遠離朝堂,自然能過的舒心些,但我實在是怕,父親一向不靠譜,若是母親也因你不在身邊而生分了,等你回來隻怕會苛責你。”
葉明熙從來沒考慮過這些,她依偎在姐姐懷中撒嬌:“我有姐姐就夠了,姐姐能護著我。”
葉明芷沉默,而後堅定道:“對,姐姐一定會護著你的,等回了侯府,就算爭不到中饋之權,也能多為你的將來預備些。”
如今待在最為信任之人的身邊,明熙放鬆地打了個哈欠:“姐姐待我真好。”
葉明芷憐愛地撫弄她的額發,溫柔地笑著:“是母親好。”
當初葉明芷年幼,生母被葉鴻文丟棄後也沒過多久便病逝,自小跟著鄉下姑母生活,後來聽聞她生父乃是京城的侯爺,隔天便拎著她遠赴汴京上門喊冤。
其實隻是為了敲詐一大筆銀子。
梅夫人雖怨恨葉鴻文,卻從來都未曾苛待過她,還為她起名明芷,告訴她“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要她時時刻刻銘記,身份的低微並不代表什麽,不可輕易自厭自棄。
跟著大夫人生活的那幾年,是葉明芷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對於明熙她一生有愧,覺得自己也是害死她生母的罪魁禍首之一,對這個妹妹,她便是將心肝都剖出來也不為過。
既然自己有信心能護著她,不讓她將來在侯府受委屈,那麽此刻無憂無慮些,又有什麽要緊。
她想通後便拉著昏昏欲睡的葉明熙,與她再三的約法三章,每十日便要通一次書信,絕對不可以向她隱瞞任何大小事,囑托再三才抱著她睡去。
第二日一大清早卯時不到葉明熙便起了,一旁穿戴整齊的葉明芷望她:“你別送了,接著睡吧。”
她搖搖頭:“已經醒了,我送你們去渡口。”
漁陽的口岸輪船碩大,不僅可以押送貨物,走海路也遠遠要比陸路節約時間。
去的路上,葉明芷不放心,又細細嘮叨了幾遍,明熙覺得有些好笑:“我是在這修養,又不是躲難,哪有你想的那麽危險啊。”
話雖如此,但長姐如母,一下這麽久不能相見,又怎能讓她不憂心呢。
等到了口岸,葉明熙掀簾下轎,被眼前壯闊的景象震懾到。
巨船一艘連著一艘看不到邊,直直延伸到水平線去,在晨霧的朦朧下都看得不太真切,看來陛下當真為了李懷序加速了回京的速度。
天都還沒大亮,隱隱有些微光,清晨的露水混著海風,叫葉明熙打了個哆嗦,她朝海邊望去,隻覺得遼闊,但晨間的冷霧濃重,她仔細瞧著,想看清霧中巨船的模樣,一陣強風吹過,吹散些霧氣,視野之中冷不丁的出現一個人影。
季飛紹高高地站在船艙邊,麵無表情地與她遙遙對視。
葉明熙瞬間心下擂鼓,心虛地收回了視線。
另一邊,侍衛還在恭敬匯報:“此次在漁陽暗訪的數據已經整理完畢,行囊也已經提前送去了汴京。”
見男人遲遲沒有回答,侍從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見是安陽侯府的方向,知曉他前段時日一直在調查著什麽,小心問道:“可是葉家那邊還有什麽問題?需要安排兩個人留守匯報嗎?”
季飛紹收回了視線,思忖著:“不必了,還是著眼於汴京的安排……”
又交代了兩句,見有同僚朝這邊走來,他揮手讓侍從走遠。
見季飛紹久久凝視著一個方向,同僚好笑地靠近問他:“瞧見什麽了,這麽專注?”
他麵上帶笑,又回到了那個如沐春風的君子人設,他揮了揮麵前的晨霧,隻覺手掌一片冰涼:“瞧這霧呢,真是夠大的,就連岸上的人都看不清。”
同僚哈哈笑道:“你不是漁陽人應當不了解,漁陽靠海,早晚的霧氣就是這般大。”
後續說什麽季飛紹也沒再關注,隻是再次望著方才匆匆瞥見的人影方向,目光沉沉。
臨近分別,葉鴻文也象征性地囑托了兩句:“在漁陽多照拂些你祖母,聽見沒?”
葉明熙敷衍應聲,一旁的葉明芷朝她望去,隻是無聲比了個寫信的姿勢,她點點頭,二人相視一笑。
日頭升起,很快驅散了茫茫大霧,巨船載著一行人朝著遠處駛去,葉明熙一直站在口岸邊,望見那一艘艘巨船從龐然大物逐漸變成一點縮影。
心頭壓抑許久的負擔就像也跟著那些巨船離開了一般。
走了,終於走了。
季飛紹這段時日為李闋辦事,此番帶他回京也早便是板上釘釘的事,但直到如今親眼見他離開,才算是真正的與他,與前世的種種恩怨苦楚,一刀兩斷。
葉明熙長呼一口氣,嗬出的冷霧氤氳在她眉眼之間,帶著她這段時日所有的煩心憂思飄揚散去。
她終於開懷地笑了出來,眉眼彎彎,輕巧地從台階上蹦下,動作輕盈活潑。
短時間內她都不會離開漁陽,季飛紹也不可能相隔甚遠地再來調查,懷疑她,久而久之,自己這麽號人遲早淡出他的人生軌跡當中,再無瓜葛。
不用算計,不用防備,再不用費腦子去應對那些彎彎繞繞。
“走!”葉明熙抱著祖母撒嬌,她終於可以從這一刻起,重新做一個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十一歲稚童,“祖母,我們回府睡覺!”
周氏也和藹地笑,拉著她的手:“祖母給你燉碗鴿子湯。”
“好!要吃辣的!”
第二日一早,葉明熙剛醒便吩咐聞冬準備馬車。
清晨露重,沒什麽人,燒了普覺寺的頭香後便熟稔地往那個偏僻的角落去。
然而今日懷生不在,她推門,卻隻見到一個熟悉的人。
“衍悟大師?”明熙四下張望,“慕箴今日不在嗎?”
先前見過一麵的衍悟站在櫃前,收拾著櫃中雜物,聞言懶洋洋道:“他往後不來了。”
葉明熙錯愕:“什麽?為什麽?”
衍悟有些好笑地看著她:“本就是凡塵中人,怎好一味待在寺中呢,先前監院是看他心神不寧,才分了這塊院子給他琢玉。”
他將櫃中的刀具玉石盡數打包起來:“如今他心事已定,昨日便自行告知監院離去了。”
心事已定?葉明熙心中疑惑,那不成他入普覺寺也是另有目的?
她想不通,但眼下有更要緊的事,她著急同衍悟告別,匆匆離開。
衍悟見小姑娘慌慌張張的身影,不免感到好笑:“有什麽可著急的,反正遲早再見……”
葉明熙不知道慕府在漁陽的祖宅位置,隻能跑到他家產業,風茗藥堂去。
掌櫃的聽過慕箴的安排,自然眼熟葉明熙,但他聽聞來意,隻是搖頭:“公子這幾日都很忙,許久沒來我這了。姑娘您若是著急,不妨去慕府問問吧。”
慕家在漁陽發家,後來遷居汴京後,祖宅也沒有荒廢,慕箴來到漁陽後也是住在那裏。
要了地址後,她又馬不停蹄趕到慕宅。
高門大院,門匾高闊,一看瞧上去比葉家還要排場闊氣,聞冬上前叩門詢問,沒過多久又蔫吧地回來:“門口的小廝說他家公子這幾日總是天不亮就走了,深夜才回。他們也不知去了哪,姑娘若是有急事,可以進屋去等。”
哪有什麽急事呢,不過就是一身輕鬆後,迫切地想來見一見他。
既然哪都見不著人,又不急於這一時,葉明熙沮喪地搖搖頭:“回吧。”
見她神情有些低落,聞冬哄她:“二公子想必這幾日有事要忙,反正知道了慕府的位置,咱過段時日再來尋他便是。”
葉明熙嘴硬道:“他要忙便忙好了,我幹嘛要一而再再而三巴巴地來找他!”
知她這是惱羞成怒,聞冬隻笑,也不拆穿她。
品秋反而讚同地點點頭:“正好明日就該去老夫人說的那個學堂了,姑娘也該收些心。”
品秋是姐姐從趙家那邊的女侍從中千挑萬選選出來的,如今跟著聞冬一樣是她的貼身女使,雖然做事有些笨拙,但至少身手不俗,能很好地保護她。
趙家侍衛如海,她先前並不受重視,如今跟在葉明熙身邊,小主子對自己好,她記在心裏,也自當想多為她考慮。
姑娘家家的,當然都像大姑娘那般聰慧賢淑的好,她不像聞冬,總是一味地寵著,在品秋心裏,還是覺得姑娘這個年紀該多讀些書,又是季大人又是聞公子的,別總是跟在這些人身後打轉。
品秋說的學堂,葉明熙也是知道的,前幾日確定她要留下來後,祖母便聯係了漁陽這邊的青鹿書院,本來這段時日暑熱,書院放假,但為了習慣這邊的進程,便拜托書院的先生先教她一陣時日,給她開個小灶,補補課。
她是沒想到來到這邊還要繼續念書的,記憶裏在汴京的時候,她就不怎麽喜歡,應天書院的夫子們都心高氣傲,不喜姑娘家讀書,總是被嗬斥責罰。
她雖愛看書,但也並不代表願意被夫子們一天到晚地針對,於是就總是跟著趙姝意玩鬧。
葉明熙想到重回一世,竟還要再經曆一遍念書之苦,有些煩悶地癟癟嘴。
回了葉府,老夫人派人來請,見她又跑了一身汗,笑著將她的手攥在手裏:“乖乖兒怎麽一早就跑出門,瞧你滿臉的汗。”
天還是有些熱氣,祖母吩咐了人又抱了冰盆進來,一邊看她吃冰乳酪一邊幫她搖著大蒲扇。
葉明熙哼哧哼哧吃了一大碗乳酪,摸摸圓滾滾的肚子,覺得這幾日被祖母喂胖了不少。
一旁跟在老夫人身邊服侍的孔嬤嬤調笑說:“朱先生過兩日便要回漁陽了,就這麽幾天的日子裏了,姑娘要玩便讓她玩吧。”
祖宅這邊常年清冷,好不容易來個娃娃,不說老夫人,便是下人都緊著寵。
見明熙一聽先生兩字就苦了臉,祖母笑著戳了她額頭:“你還不樂意呢。”
她實事求是:“先前汴京的時候先生們就不喜歡我們女子。”
祖母哈哈一笑:“應天書院裏那一群老酸儒,跟這邊怎麽能比呢。”
見乖孫女一臉疑惑,她解釋道:“漁陽的商戶早年間資助貧寒學士,那些學士反哺恩情,自發組織的青鹿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