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決心後,她提筆蘸墨,將今日的事一一寫下。
從在醫館聽聞去看望伯母,再到入宮替李闋診治,再到晉修已經將伯母的情況穩定了下來。
事無巨細,寫了厚厚的一整摞。
厚重的一封信被她塞進信封之中,又用精心挑選的火漆封好。
她綿軟的聲音喊著:“貼貼~”
“嘰!”
屋子角落的盆景上,一隻羽毛華美的小鳥叫了一聲。
聞冬很喜歡這隻小鳥,也不願意一直讓它呆在籠子裏,貼貼乖巧又安靜,也不知道慕箴是怎麽養的,這麽討人喜歡。
她便讓貼貼自在地待在屋子裏,反正它也不會亂跑,總是站在角落桌上的盆景上,自己啄自己的羽毛玩。
這幾日聞冬給的夥食有些好,它胖了一圈,變得圓滾滾的,聽到明熙的喊聲,一團得朝明熙飛來。
明熙蹭了蹭它的頭頂,正皺著眉頭不知道把信封怎麽綁在它身上,貼貼就已經叼著信封,飛快地從窗口飛出去了。
“哎?”
明熙愣了愣,跑到窗戶對著夜空小聲地喊著:“記得要送到漁陽,送到慕箴手上啊!”
回應她的,是無邊的夜色,和明亮的月光。
第77章 花雨
天剛亮的時候, 明熙就準備動身去慕府,看看楊夫人情況有沒有好轉。
剛出院子,就被葉明芷抓個正著。
她淺淺皺眉:“聽聞冬說你昨夜子時才睡下, 現在又要出去做什麽。”
明熙被她抓著,著急地上躥下跳:“哎呀,隔壁府的夫人病得厲害,我得去看看。”
“隔壁府?慕府?”葉明芷反應過來,“是你在漁陽交好的那個慕家公子?”
“是呀,就是他娘, 你說奇不奇怪 , 都病成這樣了我們在漁陽居然一點都不知道。”
葉明芷想了想:“那聽聞冬說昨夜你回來後一直在寫字, 是在給他寫信?”
這個聞冬,怎麽什麽都說!
明熙沒好氣答道:“是。”
葉明芷沒再說話, 隻是將她鬆開了:“去吧, 若需要什麽補藥從倉庫裏拿就是。”
得了這句話, 明熙又高興了, 她謝過長姐,挑了幾樣同聞冬說了聲, 一會兒送去隔壁府院,便匆匆走了。
到了慕家, 楊夫人還在睡著, 許是引香起了作用, 她睡得十分香甜。
明熙安靜地檢查了她的脈相, 見有好轉之相,才鬆了口氣出了房門。
對上一臉焦急的慕鈞, 她出聲安慰:“放心吧伯父,已經好轉許多了, 方才我進去都沒有吵醒呢,睡得很安穩。”
“好好好,”慕鈞一連說了幾個好字,摸了摸眼角的淚水,像是終於鬆了口氣,一屁股坐在了石凳上,“這下我終於能放心了。”
明熙寫了幾張平時滋補的方子給他:“伯母還是因為積鬱過深,心事太重導致,平日裏伯父要多哄她高興,實在不行多去旁的地方遊山玩水也是好的。”
慕鈞歎了又歎:“我也是這樣想的,可,可她不願意離開,她說死也要死在汴京,不能留阿蔭一個人在這孤苦伶仃的,她要守著才行。”
明熙愣了愣:“……阿蔭?”
見她茫然神色,慕鈞解釋道:“你年歲小,應當不知道,阿蔭……箴他大哥。”
什麽?
明熙驚詫,她活到如今,就算是上輩子都沒有聽說過,慕箴還有個大哥?
難怪,難怪旁人都喚他慕二,她還以為是按照慕家大家族內來排序,他居然還有個哥哥?
明熙張口結舌:“那,那他大哥?”
“死了。”慕鈞歎了口氣,微微有些顫抖,“死了許多年了,就連我們都已經快忘了他的模樣了。”
“為什麽?”明熙傻愣愣問完,又覺得有些不妥,“我,我能問嗎?”
“有什麽不能問的,隻是當年的事,就連我們也不太清楚。”
慕鈞微微仰頭,望向天際的眼神有些飄忽,似乎是在回憶曾經痛苦的記憶。
“承曆十年,也就是十六年前,”一晃都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慕鈞神情微微恍惚,“文壽侯忤逆案,牽扯出前朝仁宗皇帝親下漁陽時遇刺一事,當時有人檢舉揭發,說先帝遇刺皆為文壽侯所為。”
“文壽侯王家舉家抄斬,當時這事鬧得極大,文壽侯王吉又在朝中任職,此事一出,許多文官死諫為其翻案,卻都沒成功。”
慕鈞抬起滿是淚光的雙眼:“我那孩兒,自小聰慧,自啟蒙起便一路順遂,後來得了王吉的賞識,一直待在身邊教養。”
“文壽侯出事後,我兒不願相信老師是個做出此番之事的人,孤身進宮為其求情,結……
慕鈞哽了一下,還是說道:“被,被官家當場杖殺。”
明熙已經全然愣在了原地,什麽話都說不出了。
這些事,她前世活了二十多年,竟然一點兒都沒聽說。
見她怔愣,慕鈞歎了長氣:“先帝遇刺一事就文壽侯之死為終結,此後再也沒有人敢隨意提起此事,更無人敢提起我兒慕蔭,明兒你年紀小,從沒聽過也是正常之事。”
先帝仁宗皇帝,也就是李闋之父在漁陽遇刺,這事與葉家還有點瓜葛。
葉家恩陽侯的爵位,就是當初明熙祖父在當時一同去漁陽時,事發英勇護駕才得來的。
文壽侯忤逆案她也曾在書上看到過,但沒想到竟還牽扯出這麽一樁沉痛往事。
那照這麽算,當初出事時,慕箴才多大?承曆十年,他不過才剛剛兩歲。
明熙甚至都沒有出生。
難怪楊夫人積鬱過深,大兒子被仗殺慘死,小兒子又病重遠去,有這樣一層心結,調養起來隻怕是難。
明熙歎了口氣,二人還在說話,服侍的女使出來道:“老爺,夫人醒了,說想喝些肉粥。”
這話簡直比仙樂都要來得順耳,慕鈞簡直是從石凳上跳了起來連忙道:“我這就去!”
明熙也趕忙囑咐:“記得加些我帶來的補藥。”
慕鈞離去後,明熙問道:“我能進去看看嗎?”
侍女恭敬地將人迎了進去,一進屋內,又是一陣嗆辣悶熱,楊天音靠在床邊,雖仍有些病懨懨的,但至少不再像前幾日般瘋癲癲的。
她望見明熙,露出淺淡的一個笑來:“聽聞這幾日一直是你在替我診治,辛苦你了明熙。”
明熙搖頭:“伯母要盡早好起來,我做的一切才是值得。”
楊天音望向床幔邊明熙為她做得香囊,輕輕一搖便晃晃悠悠,胖乎乎圓滾滾的。
看了一會,她道:“方才醒來,聽到你在與老爺討論阿蔭的事。”
明熙有些惶惶:“是,是我一時好奇,所以……”
楊天音搖頭:“我沒有怪你的意思,這事兒埋在我們心裏太多年了,外麵沒有人敢提,我們也不忍心回想,但這幾年每每午夜夢回,我總是能夢見阿蔭。”
她神情恍惚又痛苦:“他渾身是血,雙腿盡斷,在血泊當中不斷地往前爬,爬出長長的,擦不幹淨的一條血路出來。”
明熙有些不忍心,上前握住了她冰冷的手。
楊天音還在說:“我問他,你疼不疼?他隻說了一句話。”
她望著明熙,滿眼是淚:“老師是被冤枉的。”
“反反複複,周而複始,他隻說這一句,好像也隻記得這一句,這句話是他的執念,也是他的死因,更是他慘死多年後仍舊不能和解的事。”
明熙輕聲道:“自文壽侯舉家抄斬後,史書上便再沒有他的任何記載,但我曾記得書院的夫子曾經說過,作為輔佐過兩代帝王的王家,也曾為曆次改革做出過卓越的奉獻。”
楊天音搖頭:“文壽侯一事,我不了解,或許說所有任何官場上的事,我們家都不了解。我家老爺不過就是在漁陽剛發展時運氣好了些,投的幾家鋪子都大肆掙了錢,才有了如今的豐厚家產。”
“當初生了蔭兒,真是恨不得將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他。但是蔭兒自小就與旁人不同,四歲時,別的孩子都在玩鬧,他隻抱著史書不願鬆手。”
“後來我們問他想要什麽,他隻說,他要讀書。”
“於是我們送他入學堂,漁陽的學堂破舊,也沒什麽人去讀,老爺就找了幾家富庶商戶,一起大肆投資了青鹿書院,讓所有寒門弟子都能讀得起書。”
“後來長大些,阿蔭又說,不夠,他要去汴京,要去科考,他要讀遍天下書,為朝廷奉獻自己的心血。”
楊天音陷在了回憶裏:“那時我們不懂,但阿蔭說要去,我們便去,在京城買了房子,忍受文官王侯的冷眼,在這裏安家,到頭來,卻是這麽個結局。”
“我們鬧過,崩潰過,甚至在他要進宮的時候,去勸阻過。王吉身帶侯爵之位,尚且被血洗了全家,你一介尚未科考的布衣,又能為他做些什麽呢?”
“他說,''君子持身,自養浩然正氣,雖百邪,難辟也。'',”楊天音笑了笑,“是不是天真地惹人發笑?”
明熙沉默,她抬頭安靜道:“或許,這就是慕大哥所向往的結局吧,或許從入宮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要麵對的是什麽。”
“文死諫,武死戰,為自己的老師辯駁到最後一秒,他至少是驕傲的。”
明熙抓著楊天音的手,懇切說道:“況且,您現在還有阿箴啊,他遠在漁陽,好不容易將身子養好了,您又病下了,他若是知道,還指不定怎麽心疼呢。”
楊天音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淡淡笑了:“或許吧。”
也就是在這時,慕鈞端著碗肉粥來了,嘴裏還風風火火叫嚷:“燙啊燙!快夫人!我來喂你喝!”
慕鈞活力滿滿的模樣將二人逗笑了,明熙站遠了,望慕家夫婦二人依偎在一起的模樣,眼眶有些發熱。
她正準備離開時,楊天音又將她喊住。
“明熙,”她回頭,見楊天音真切地對著她笑,“謝謝,我會慢慢釋懷的。”
在心底積攢壓抑了這麽多年的往事,今日說了個痛快,明熙的最後一句話也讓她有些恍然。
她想,今夜若是再夢見阿蔭,她或許就能上前,俯身抱住她痛苦不堪的阿蔭,同他真切地說一句:阿娘信你。
又過了兩日,汴京下了場暴雨。
雨過天晴,迎來真正的暑熱,楊夫人也不知是因為晉修的診治,還是真的走出了夢魘,情況一日日變得好起來。
也或許是因為楊夫人慢慢治愈,明熙的名號也慢慢響亮。
汴京坊間都在傳,侯府葉家的二姑娘是神醫晉修的弟子,一點也不比太醫院的人差。
那些看不起病的,又或是病入膏肓的,都想來侯府碰碰運氣。
明熙心善,隻要有人來請,便都會上門診治。
從在醫館聽聞去看望伯母,再到入宮替李闋診治,再到晉修已經將伯母的情況穩定了下來。
事無巨細,寫了厚厚的一整摞。
厚重的一封信被她塞進信封之中,又用精心挑選的火漆封好。
她綿軟的聲音喊著:“貼貼~”
“嘰!”
屋子角落的盆景上,一隻羽毛華美的小鳥叫了一聲。
聞冬很喜歡這隻小鳥,也不願意一直讓它呆在籠子裏,貼貼乖巧又安靜,也不知道慕箴是怎麽養的,這麽討人喜歡。
她便讓貼貼自在地待在屋子裏,反正它也不會亂跑,總是站在角落桌上的盆景上,自己啄自己的羽毛玩。
這幾日聞冬給的夥食有些好,它胖了一圈,變得圓滾滾的,聽到明熙的喊聲,一團得朝明熙飛來。
明熙蹭了蹭它的頭頂,正皺著眉頭不知道把信封怎麽綁在它身上,貼貼就已經叼著信封,飛快地從窗口飛出去了。
“哎?”
明熙愣了愣,跑到窗戶對著夜空小聲地喊著:“記得要送到漁陽,送到慕箴手上啊!”
回應她的,是無邊的夜色,和明亮的月光。
第77章 花雨
天剛亮的時候, 明熙就準備動身去慕府,看看楊夫人情況有沒有好轉。
剛出院子,就被葉明芷抓個正著。
她淺淺皺眉:“聽聞冬說你昨夜子時才睡下, 現在又要出去做什麽。”
明熙被她抓著,著急地上躥下跳:“哎呀,隔壁府的夫人病得厲害,我得去看看。”
“隔壁府?慕府?”葉明芷反應過來,“是你在漁陽交好的那個慕家公子?”
“是呀,就是他娘, 你說奇不奇怪 , 都病成這樣了我們在漁陽居然一點都不知道。”
葉明芷想了想:“那聽聞冬說昨夜你回來後一直在寫字, 是在給他寫信?”
這個聞冬,怎麽什麽都說!
明熙沒好氣答道:“是。”
葉明芷沒再說話, 隻是將她鬆開了:“去吧, 若需要什麽補藥從倉庫裏拿就是。”
得了這句話, 明熙又高興了, 她謝過長姐,挑了幾樣同聞冬說了聲, 一會兒送去隔壁府院,便匆匆走了。
到了慕家, 楊夫人還在睡著, 許是引香起了作用, 她睡得十分香甜。
明熙安靜地檢查了她的脈相, 見有好轉之相,才鬆了口氣出了房門。
對上一臉焦急的慕鈞, 她出聲安慰:“放心吧伯父,已經好轉許多了, 方才我進去都沒有吵醒呢,睡得很安穩。”
“好好好,”慕鈞一連說了幾個好字,摸了摸眼角的淚水,像是終於鬆了口氣,一屁股坐在了石凳上,“這下我終於能放心了。”
明熙寫了幾張平時滋補的方子給他:“伯母還是因為積鬱過深,心事太重導致,平日裏伯父要多哄她高興,實在不行多去旁的地方遊山玩水也是好的。”
慕鈞歎了又歎:“我也是這樣想的,可,可她不願意離開,她說死也要死在汴京,不能留阿蔭一個人在這孤苦伶仃的,她要守著才行。”
明熙愣了愣:“……阿蔭?”
見她茫然神色,慕鈞解釋道:“你年歲小,應當不知道,阿蔭……箴他大哥。”
什麽?
明熙驚詫,她活到如今,就算是上輩子都沒有聽說過,慕箴還有個大哥?
難怪,難怪旁人都喚他慕二,她還以為是按照慕家大家族內來排序,他居然還有個哥哥?
明熙張口結舌:“那,那他大哥?”
“死了。”慕鈞歎了口氣,微微有些顫抖,“死了許多年了,就連我們都已經快忘了他的模樣了。”
“為什麽?”明熙傻愣愣問完,又覺得有些不妥,“我,我能問嗎?”
“有什麽不能問的,隻是當年的事,就連我們也不太清楚。”
慕鈞微微仰頭,望向天際的眼神有些飄忽,似乎是在回憶曾經痛苦的記憶。
“承曆十年,也就是十六年前,”一晃都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慕鈞神情微微恍惚,“文壽侯忤逆案,牽扯出前朝仁宗皇帝親下漁陽時遇刺一事,當時有人檢舉揭發,說先帝遇刺皆為文壽侯所為。”
“文壽侯王家舉家抄斬,當時這事鬧得極大,文壽侯王吉又在朝中任職,此事一出,許多文官死諫為其翻案,卻都沒成功。”
慕鈞抬起滿是淚光的雙眼:“我那孩兒,自小聰慧,自啟蒙起便一路順遂,後來得了王吉的賞識,一直待在身邊教養。”
“文壽侯出事後,我兒不願相信老師是個做出此番之事的人,孤身進宮為其求情,結……
慕鈞哽了一下,還是說道:“被,被官家當場杖殺。”
明熙已經全然愣在了原地,什麽話都說不出了。
這些事,她前世活了二十多年,竟然一點兒都沒聽說。
見她怔愣,慕鈞歎了長氣:“先帝遇刺一事就文壽侯之死為終結,此後再也沒有人敢隨意提起此事,更無人敢提起我兒慕蔭,明兒你年紀小,從沒聽過也是正常之事。”
先帝仁宗皇帝,也就是李闋之父在漁陽遇刺,這事與葉家還有點瓜葛。
葉家恩陽侯的爵位,就是當初明熙祖父在當時一同去漁陽時,事發英勇護駕才得來的。
文壽侯忤逆案她也曾在書上看到過,但沒想到竟還牽扯出這麽一樁沉痛往事。
那照這麽算,當初出事時,慕箴才多大?承曆十年,他不過才剛剛兩歲。
明熙甚至都沒有出生。
難怪楊夫人積鬱過深,大兒子被仗殺慘死,小兒子又病重遠去,有這樣一層心結,調養起來隻怕是難。
明熙歎了口氣,二人還在說話,服侍的女使出來道:“老爺,夫人醒了,說想喝些肉粥。”
這話簡直比仙樂都要來得順耳,慕鈞簡直是從石凳上跳了起來連忙道:“我這就去!”
明熙也趕忙囑咐:“記得加些我帶來的補藥。”
慕鈞離去後,明熙問道:“我能進去看看嗎?”
侍女恭敬地將人迎了進去,一進屋內,又是一陣嗆辣悶熱,楊天音靠在床邊,雖仍有些病懨懨的,但至少不再像前幾日般瘋癲癲的。
她望見明熙,露出淺淡的一個笑來:“聽聞這幾日一直是你在替我診治,辛苦你了明熙。”
明熙搖頭:“伯母要盡早好起來,我做的一切才是值得。”
楊天音望向床幔邊明熙為她做得香囊,輕輕一搖便晃晃悠悠,胖乎乎圓滾滾的。
看了一會,她道:“方才醒來,聽到你在與老爺討論阿蔭的事。”
明熙有些惶惶:“是,是我一時好奇,所以……”
楊天音搖頭:“我沒有怪你的意思,這事兒埋在我們心裏太多年了,外麵沒有人敢提,我們也不忍心回想,但這幾年每每午夜夢回,我總是能夢見阿蔭。”
她神情恍惚又痛苦:“他渾身是血,雙腿盡斷,在血泊當中不斷地往前爬,爬出長長的,擦不幹淨的一條血路出來。”
明熙有些不忍心,上前握住了她冰冷的手。
楊天音還在說:“我問他,你疼不疼?他隻說了一句話。”
她望著明熙,滿眼是淚:“老師是被冤枉的。”
“反反複複,周而複始,他隻說這一句,好像也隻記得這一句,這句話是他的執念,也是他的死因,更是他慘死多年後仍舊不能和解的事。”
明熙輕聲道:“自文壽侯舉家抄斬後,史書上便再沒有他的任何記載,但我曾記得書院的夫子曾經說過,作為輔佐過兩代帝王的王家,也曾為曆次改革做出過卓越的奉獻。”
楊天音搖頭:“文壽侯一事,我不了解,或許說所有任何官場上的事,我們家都不了解。我家老爺不過就是在漁陽剛發展時運氣好了些,投的幾家鋪子都大肆掙了錢,才有了如今的豐厚家產。”
“當初生了蔭兒,真是恨不得將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他。但是蔭兒自小就與旁人不同,四歲時,別的孩子都在玩鬧,他隻抱著史書不願鬆手。”
“後來我們問他想要什麽,他隻說,他要讀書。”
“於是我們送他入學堂,漁陽的學堂破舊,也沒什麽人去讀,老爺就找了幾家富庶商戶,一起大肆投資了青鹿書院,讓所有寒門弟子都能讀得起書。”
“後來長大些,阿蔭又說,不夠,他要去汴京,要去科考,他要讀遍天下書,為朝廷奉獻自己的心血。”
楊天音陷在了回憶裏:“那時我們不懂,但阿蔭說要去,我們便去,在京城買了房子,忍受文官王侯的冷眼,在這裏安家,到頭來,卻是這麽個結局。”
“我們鬧過,崩潰過,甚至在他要進宮的時候,去勸阻過。王吉身帶侯爵之位,尚且被血洗了全家,你一介尚未科考的布衣,又能為他做些什麽呢?”
“他說,''君子持身,自養浩然正氣,雖百邪,難辟也。'',”楊天音笑了笑,“是不是天真地惹人發笑?”
明熙沉默,她抬頭安靜道:“或許,這就是慕大哥所向往的結局吧,或許從入宮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要麵對的是什麽。”
“文死諫,武死戰,為自己的老師辯駁到最後一秒,他至少是驕傲的。”
明熙抓著楊天音的手,懇切說道:“況且,您現在還有阿箴啊,他遠在漁陽,好不容易將身子養好了,您又病下了,他若是知道,還指不定怎麽心疼呢。”
楊天音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淡淡笑了:“或許吧。”
也就是在這時,慕鈞端著碗肉粥來了,嘴裏還風風火火叫嚷:“燙啊燙!快夫人!我來喂你喝!”
慕鈞活力滿滿的模樣將二人逗笑了,明熙站遠了,望慕家夫婦二人依偎在一起的模樣,眼眶有些發熱。
她正準備離開時,楊天音又將她喊住。
“明熙,”她回頭,見楊天音真切地對著她笑,“謝謝,我會慢慢釋懷的。”
在心底積攢壓抑了這麽多年的往事,今日說了個痛快,明熙的最後一句話也讓她有些恍然。
她想,今夜若是再夢見阿蔭,她或許就能上前,俯身抱住她痛苦不堪的阿蔭,同他真切地說一句:阿娘信你。
又過了兩日,汴京下了場暴雨。
雨過天晴,迎來真正的暑熱,楊夫人也不知是因為晉修的診治,還是真的走出了夢魘,情況一日日變得好起來。
也或許是因為楊夫人慢慢治愈,明熙的名號也慢慢響亮。
汴京坊間都在傳,侯府葉家的二姑娘是神醫晉修的弟子,一點也不比太醫院的人差。
那些看不起病的,又或是病入膏肓的,都想來侯府碰碰運氣。
明熙心善,隻要有人來請,便都會上門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