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竇氏看著兩個孩子的眉來眼去,臉上的笑容更加明媚。
有子如此,為母足以。
……
鄭家開了側門來迎接竇氏。
若是李淵來,他們就要開正門了。竇氏隻是後院女子,所以他們比較矜持。
竇氏沒覺得什麽,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把小臉沉了下來。
雖開側門也不算不禮貌,但如果對自己母親這個未來的親家母稍稍更敬重一些,開個正門也不算違反規矩。
這就隻是看鄭家人想不想了。
還好鄭家人也沒有太矜持。待竇氏下馬車時,鄭家輩分與竇氏同輩的宗婦已經在馬車停靠處等著迎接竇氏。
她看著竇氏的馬車,臉色有點僵。
人是不是有點多?
竇氏沒有立刻下馬車。
她後麵的馬車車門先打開,出來一群身著綢緞的小廝婢女。
小廝在地麵鋪上綢緞,婢女打起遮陽的傘,又在馬車下放好繡墩,竇氏所乘坐的馬車車門才打開。
兩個孩子先踩著繡墩下馬車,然後一左一右齊齊伸手。
竇氏虛扶著兩個孩子的手,踩著繡墩走下了馬車。
長長的曳地裙落在了鋪著綢緞的地上。曳地裙下,竇氏那一雙綴著東珠的繡花鞋隻露出了半個腳尖。
竇氏仰起頭,對前來迎接她的鄭家的女眷露出雍容又和藹的微笑。
她仰頭時,雲鬢間的鑲彩寶金鳳微微一顫,吐露的紅色流蘇擦過烏黑的發梢,狠狠閃了一下鄭家女眷的眼睛。
鄭家也是豪富,本不應該羨慕竇氏。
但鄭家的女眷皆是出自高門大族,所以她們很有眼力,一眼就看出了竇氏所戴所穿,皆是宮廷禦用。
特別是這一支發簪,應是皇後規格,連公主沒有特別允許都不能佩戴。
竇氏這一身穿金戴銀雖庸俗了一些,但一身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皆是宮廷禦用,她們就不好說庸俗了。
鄭家宗婦笑道:“早聽聞唐國公夫人貴氣,這一身……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竇氏溫婉道:“母親乃是文獻皇後長姊,家中一應用具皆是宮中所賜。唐國公府節省,很少置辦新首飾,便隻能用些賞賜的物事勉強裝點。讓夫人見笑了。”
鄭家宗婦立刻斂容:“怪不得。”
竇氏搭在李世民手中的右手抬起,輕輕扶了一下額間花朵:“隻這朵花鈿,是二郎和三郎仿古籍中的花鈿親手為我做之。”
鄭家女眷立刻齊齊把視線投向竇氏身側的兩個孩子。
李世民和李玄霸不由自主挺起了胸脯。
第10章 不如玩個小遊戲
=
李世民和李玄霸是一對同卵雙胞胎,他們二人的長相應該是一模一樣。
但無奈李世民身強體壯,李玄霸自幼病弱,所以李世民包括五官在內,都比李玄霸大上一圈。
再者李世民臉上總帶著開朗的笑容,眼眸大而明亮;李玄霸平時眼睛總是微眯著,嘴也緊緊抿著,李世民老說他“阿玄不是發呆就是犯困”。
這太過明顯的氣質和身材差別,導致兩人站在一起時,如果不特意去觀察他們二人的五官,竟然難以發現他們居然是一對雙生子。
鄭家女眷仔細觀察後,才開始感歎神奇,言語間終於透出了些許羨慕。
雙生子這樣的祥瑞太重,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消受得起的。唐國公夫人真是富重之人,令人豔羨。
竇氏見眾人將注意力轉移到一雙孩子身上,微微抿嘴一笑,不再提衣衫配飾之類的事,隻不斷誇李世民和李玄霸。
李世民豎起耳朵,聽母親把他和阿玄以前做的調皮事一件一件挑出來閑聊,臉上表情越發得意。
李玄霸無奈:【哥,娘這是在嘲笑我們二人以前調皮,你有什麽好得意?】
李世民瞥了李玄霸一眼,繼續得意。
就是很得意,你不服,你也得意啊。
李玄霸繼續在心裏叨叨:【好無聊,好困,好累,她們就這樣讓我們兩個小短腿走著去內院?】
李世民停下腳步。
竇氏疑惑:“怎麽了,二郎?”
李世民走到李玄霸身前,蹲下道:“上來。”
李玄霸本來想說不用,掃見周圍人好奇的神色,便順勢趴在了二哥的背上。
李世民站起身,顛了顛背上的弟弟:“唉,阿玄,你該多吃些,怎麽還是這麽輕。娘,我們繼續走吧。”
竇氏焦急道:“三郎累了?怎麽不和娘說?”
李世民笑道:“阿玄不是累了,就是犯懶。這麽多外人在,若讓娘或者奴仆抱著阿玄走,那太不禮貌了。我也是小孩,諸位長輩應該不會計較我愛護阿玄。”
李玄霸道:“馬車上顛簸太久,我年幼,實在是腿疼,各位恕罪。”
說完,他十分坦然地靠在二哥背上打瞌睡。
鄭家宗婦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去內院的路其實沒有這麽遠。隻是她之前與郎君和長輩商議,要讓唐國公夫人看看滎陽鄭氏祖宅的底蘊,所以繞了些遠路,讓唐國公夫人把祖宅中最漂亮的幾個園子逛一逛。
這其實是好意。
鄭家迎接其他客人時也會稍稍繞一繞,讓客人觀賞鄭家祖宅的美景。
客人一般都會對沿路美景讚不絕口,有些有才華的人還會留下墨寶,然後鄭家人將墨寶懸掛在亭台閣樓上,又能成為下一個客人眼中的美景。
鄭家宗婦領著女眷簇擁著唐國公夫人逛園子,沿路指指點點,這個樓閣有誰題詩題字,這叢花木又有怎樣的雅事流傳,既展現了鄭家的底蘊,也拉近了和唐國公夫人的距離,應該是兩全的事。
但現在李玄霸和李世民這一番做法,卻似乎責怪鄭家待客不周——唐國公夫人帶著兩個幼子來做客,之前在馬車上已經顛簸了一個多時辰,你還帶著人繞遠路,看,人家孩子都走不動了。
竇氏原本以為進來的門和要赴宴的地方真的就這麽遠。
她畢竟是在皇宮裏長大,出嫁後因隋文帝和獨孤皇後喜愛李淵的緣故,她也常常入宮討好獨孤皇後,從小到大所見的皇家園林十分雄偉,所以還真沒發現鄭家女眷正帶著她繞遠路。
待看到鄭家宗婦眼底尷尬的神色時,她念頭一轉,才發覺了鄭家人的心思。
竇氏沒拆穿鄭家宗婦,而是低著頭對李玄霸道歉:“是娘沒注意到。還是讓娘來抱吧。你二人年幼,不會有人責怪你們。”
李世民搖頭:“娘的力氣還不如我,走啦走啦。”
李世民背著李玄霸蹦跳了一下,還圍著竇氏跑了一圈:“看,我背著弟弟也速度飛快。娘,別擔心。”
李玄霸懶洋洋道:“娘,就讓哥背我吧。若娘來抱我,我肯定會不好意思,就隻能自己走路了。”
竇氏被逗笑了。
她對鄭家宗婦道:“我兩個孩子頑劣,讓你們見笑了。”
鄭家宗婦趕緊道:“二郎友悌幼弟,怎能叫頑劣?”
她趕緊換了一條近路。
鄭家是結親,不是結仇。雖然嫁女前要把架子端高一些,但私下還是要安撫好親家的情緒。
加快腳步時,鄭家宗婦忍不住多看了李世民和李玄霸幾眼。
她有些狐疑,這兩個孩子是真的累了,還是不滿自己在繞路?或者是想在鄭家刷友悌的名聲?
李世民沒有自我吹噓,他的身體確實強壯。又走了小半炷香的時間,來到一處石榴林前時,李世民還能蹦蹦跳跳,絲毫沒感覺到累。
此時初夏,正是石榴花開時節。
綠枝紅花,環繞著一汪有活水注入的池塘。一座白玉橋橫跨潺潺流水之上,通向一處位於池塘正中間的高台。
高台已經被絹絲帷幕環繞,裏麵影影綽綽,看不清有多少人影,隻有絲竹樂聲隱隱傳來。
竇氏一看池中高台上用作帷幕的薄絹,心頭陡然一緊又一鬆。
之前李淵專門拿著江南產的絹,想為李世民和李玄霸趕做兩個罩衣。
李淵炫耀,這絹千金難買,他還是托人才拿到。去鄭家做客,正好給兩個孩子做遮陽避蚊的罩衣。
但竇氏認為,高門士族彼此同氣連枝。北方高門世家也有許多旁支在南方。自己認為江南稀罕的事物,說不定高門士族隨手可得。
所以李世民和李玄霸現在身上衣物,也都是宮廷禦賜布料。不說布料質量如何,布料上的花紋隻有宮中能用,以彰顯其禦賜的來曆。
果然,鄭氏豪富,就算唐國公府也難以匹敵。
若是兩個孩子做罩衣的布料,正好是鄭家用來罩台子的布料,那真是沒臉了。
鄭家不知道李淵托人去江南拿了些南方流行的絹布,這隻是巧合而已。
“唐國公夫人喜歡這些帳子?”鄭家宗婦殷勤道,“這是江南現在正流行的碧羅紗,十分輕薄,是江南高門士族如今最愛的糊窗戶的料子。”
糊窗戶的料子……竇氏神色未動,道:“確實喜歡。二郎三郎不耐暑熱,窗戶又要避光又要透氣,選了許多絹布都不合意。不愧是江南水鄉,若要隔悶熱,糊窗戶的料子還是得去江南找啊。”
鄭家宗婦點頭:“是這個理。”
李世民不滿道:“娘,是三郎不耐暑熱,不是我。”
李玄霸沒好氣道:“行,你耐暑熱,下次睡覺別把我當竹枕。”
李世民道:“那可不行。我不是把你當竹枕,是你體溫太涼,哥哥替你暖手腳。”
見兩個孩子絲毫不怕生,竟在這麽多陌生人麵前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執起來,眾人皆忍俊不禁。
竇氏捏著帕子掩嘴笑道:“行,下次娘給二郎一個竹枕,給三郎一個暖爐,讓你們分開睡。”
李玄霸:“好。”
李世民:“絕不!我要保護阿玄!”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回頭看著背上的弟弟:“阿玄!”
別說竇氏忍不住了,其他女眷皆笑得花枝亂顫。
有子如此,為母足以。
……
鄭家開了側門來迎接竇氏。
若是李淵來,他們就要開正門了。竇氏隻是後院女子,所以他們比較矜持。
竇氏沒覺得什麽,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把小臉沉了下來。
雖開側門也不算不禮貌,但如果對自己母親這個未來的親家母稍稍更敬重一些,開個正門也不算違反規矩。
這就隻是看鄭家人想不想了。
還好鄭家人也沒有太矜持。待竇氏下馬車時,鄭家輩分與竇氏同輩的宗婦已經在馬車停靠處等著迎接竇氏。
她看著竇氏的馬車,臉色有點僵。
人是不是有點多?
竇氏沒有立刻下馬車。
她後麵的馬車車門先打開,出來一群身著綢緞的小廝婢女。
小廝在地麵鋪上綢緞,婢女打起遮陽的傘,又在馬車下放好繡墩,竇氏所乘坐的馬車車門才打開。
兩個孩子先踩著繡墩下馬車,然後一左一右齊齊伸手。
竇氏虛扶著兩個孩子的手,踩著繡墩走下了馬車。
長長的曳地裙落在了鋪著綢緞的地上。曳地裙下,竇氏那一雙綴著東珠的繡花鞋隻露出了半個腳尖。
竇氏仰起頭,對前來迎接她的鄭家的女眷露出雍容又和藹的微笑。
她仰頭時,雲鬢間的鑲彩寶金鳳微微一顫,吐露的紅色流蘇擦過烏黑的發梢,狠狠閃了一下鄭家女眷的眼睛。
鄭家也是豪富,本不應該羨慕竇氏。
但鄭家的女眷皆是出自高門大族,所以她們很有眼力,一眼就看出了竇氏所戴所穿,皆是宮廷禦用。
特別是這一支發簪,應是皇後規格,連公主沒有特別允許都不能佩戴。
竇氏這一身穿金戴銀雖庸俗了一些,但一身金銀珠寶綾羅綢緞皆是宮廷禦用,她們就不好說庸俗了。
鄭家宗婦笑道:“早聽聞唐國公夫人貴氣,這一身……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竇氏溫婉道:“母親乃是文獻皇後長姊,家中一應用具皆是宮中所賜。唐國公府節省,很少置辦新首飾,便隻能用些賞賜的物事勉強裝點。讓夫人見笑了。”
鄭家宗婦立刻斂容:“怪不得。”
竇氏搭在李世民手中的右手抬起,輕輕扶了一下額間花朵:“隻這朵花鈿,是二郎和三郎仿古籍中的花鈿親手為我做之。”
鄭家女眷立刻齊齊把視線投向竇氏身側的兩個孩子。
李世民和李玄霸不由自主挺起了胸脯。
第10章 不如玩個小遊戲
=
李世民和李玄霸是一對同卵雙胞胎,他們二人的長相應該是一模一樣。
但無奈李世民身強體壯,李玄霸自幼病弱,所以李世民包括五官在內,都比李玄霸大上一圈。
再者李世民臉上總帶著開朗的笑容,眼眸大而明亮;李玄霸平時眼睛總是微眯著,嘴也緊緊抿著,李世民老說他“阿玄不是發呆就是犯困”。
這太過明顯的氣質和身材差別,導致兩人站在一起時,如果不特意去觀察他們二人的五官,竟然難以發現他們居然是一對雙生子。
鄭家女眷仔細觀察後,才開始感歎神奇,言語間終於透出了些許羨慕。
雙生子這樣的祥瑞太重,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消受得起的。唐國公夫人真是富重之人,令人豔羨。
竇氏見眾人將注意力轉移到一雙孩子身上,微微抿嘴一笑,不再提衣衫配飾之類的事,隻不斷誇李世民和李玄霸。
李世民豎起耳朵,聽母親把他和阿玄以前做的調皮事一件一件挑出來閑聊,臉上表情越發得意。
李玄霸無奈:【哥,娘這是在嘲笑我們二人以前調皮,你有什麽好得意?】
李世民瞥了李玄霸一眼,繼續得意。
就是很得意,你不服,你也得意啊。
李玄霸繼續在心裏叨叨:【好無聊,好困,好累,她們就這樣讓我們兩個小短腿走著去內院?】
李世民停下腳步。
竇氏疑惑:“怎麽了,二郎?”
李世民走到李玄霸身前,蹲下道:“上來。”
李玄霸本來想說不用,掃見周圍人好奇的神色,便順勢趴在了二哥的背上。
李世民站起身,顛了顛背上的弟弟:“唉,阿玄,你該多吃些,怎麽還是這麽輕。娘,我們繼續走吧。”
竇氏焦急道:“三郎累了?怎麽不和娘說?”
李世民笑道:“阿玄不是累了,就是犯懶。這麽多外人在,若讓娘或者奴仆抱著阿玄走,那太不禮貌了。我也是小孩,諸位長輩應該不會計較我愛護阿玄。”
李玄霸道:“馬車上顛簸太久,我年幼,實在是腿疼,各位恕罪。”
說完,他十分坦然地靠在二哥背上打瞌睡。
鄭家宗婦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去內院的路其實沒有這麽遠。隻是她之前與郎君和長輩商議,要讓唐國公夫人看看滎陽鄭氏祖宅的底蘊,所以繞了些遠路,讓唐國公夫人把祖宅中最漂亮的幾個園子逛一逛。
這其實是好意。
鄭家迎接其他客人時也會稍稍繞一繞,讓客人觀賞鄭家祖宅的美景。
客人一般都會對沿路美景讚不絕口,有些有才華的人還會留下墨寶,然後鄭家人將墨寶懸掛在亭台閣樓上,又能成為下一個客人眼中的美景。
鄭家宗婦領著女眷簇擁著唐國公夫人逛園子,沿路指指點點,這個樓閣有誰題詩題字,這叢花木又有怎樣的雅事流傳,既展現了鄭家的底蘊,也拉近了和唐國公夫人的距離,應該是兩全的事。
但現在李玄霸和李世民這一番做法,卻似乎責怪鄭家待客不周——唐國公夫人帶著兩個幼子來做客,之前在馬車上已經顛簸了一個多時辰,你還帶著人繞遠路,看,人家孩子都走不動了。
竇氏原本以為進來的門和要赴宴的地方真的就這麽遠。
她畢竟是在皇宮裏長大,出嫁後因隋文帝和獨孤皇後喜愛李淵的緣故,她也常常入宮討好獨孤皇後,從小到大所見的皇家園林十分雄偉,所以還真沒發現鄭家女眷正帶著她繞遠路。
待看到鄭家宗婦眼底尷尬的神色時,她念頭一轉,才發覺了鄭家人的心思。
竇氏沒拆穿鄭家宗婦,而是低著頭對李玄霸道歉:“是娘沒注意到。還是讓娘來抱吧。你二人年幼,不會有人責怪你們。”
李世民搖頭:“娘的力氣還不如我,走啦走啦。”
李世民背著李玄霸蹦跳了一下,還圍著竇氏跑了一圈:“看,我背著弟弟也速度飛快。娘,別擔心。”
李玄霸懶洋洋道:“娘,就讓哥背我吧。若娘來抱我,我肯定會不好意思,就隻能自己走路了。”
竇氏被逗笑了。
她對鄭家宗婦道:“我兩個孩子頑劣,讓你們見笑了。”
鄭家宗婦趕緊道:“二郎友悌幼弟,怎能叫頑劣?”
她趕緊換了一條近路。
鄭家是結親,不是結仇。雖然嫁女前要把架子端高一些,但私下還是要安撫好親家的情緒。
加快腳步時,鄭家宗婦忍不住多看了李世民和李玄霸幾眼。
她有些狐疑,這兩個孩子是真的累了,還是不滿自己在繞路?或者是想在鄭家刷友悌的名聲?
李世民沒有自我吹噓,他的身體確實強壯。又走了小半炷香的時間,來到一處石榴林前時,李世民還能蹦蹦跳跳,絲毫沒感覺到累。
此時初夏,正是石榴花開時節。
綠枝紅花,環繞著一汪有活水注入的池塘。一座白玉橋橫跨潺潺流水之上,通向一處位於池塘正中間的高台。
高台已經被絹絲帷幕環繞,裏麵影影綽綽,看不清有多少人影,隻有絲竹樂聲隱隱傳來。
竇氏一看池中高台上用作帷幕的薄絹,心頭陡然一緊又一鬆。
之前李淵專門拿著江南產的絹,想為李世民和李玄霸趕做兩個罩衣。
李淵炫耀,這絹千金難買,他還是托人才拿到。去鄭家做客,正好給兩個孩子做遮陽避蚊的罩衣。
但竇氏認為,高門士族彼此同氣連枝。北方高門世家也有許多旁支在南方。自己認為江南稀罕的事物,說不定高門士族隨手可得。
所以李世民和李玄霸現在身上衣物,也都是宮廷禦賜布料。不說布料質量如何,布料上的花紋隻有宮中能用,以彰顯其禦賜的來曆。
果然,鄭氏豪富,就算唐國公府也難以匹敵。
若是兩個孩子做罩衣的布料,正好是鄭家用來罩台子的布料,那真是沒臉了。
鄭家不知道李淵托人去江南拿了些南方流行的絹布,這隻是巧合而已。
“唐國公夫人喜歡這些帳子?”鄭家宗婦殷勤道,“這是江南現在正流行的碧羅紗,十分輕薄,是江南高門士族如今最愛的糊窗戶的料子。”
糊窗戶的料子……竇氏神色未動,道:“確實喜歡。二郎三郎不耐暑熱,窗戶又要避光又要透氣,選了許多絹布都不合意。不愧是江南水鄉,若要隔悶熱,糊窗戶的料子還是得去江南找啊。”
鄭家宗婦點頭:“是這個理。”
李世民不滿道:“娘,是三郎不耐暑熱,不是我。”
李玄霸沒好氣道:“行,你耐暑熱,下次睡覺別把我當竹枕。”
李世民道:“那可不行。我不是把你當竹枕,是你體溫太涼,哥哥替你暖手腳。”
見兩個孩子絲毫不怕生,竟在這麽多陌生人麵前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執起來,眾人皆忍俊不禁。
竇氏捏著帕子掩嘴笑道:“行,下次娘給二郎一個竹枕,給三郎一個暖爐,讓你們分開睡。”
李玄霸:“好。”
李世民:“絕不!我要保護阿玄!”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回頭看著背上的弟弟:“阿玄!”
別說竇氏忍不住了,其他女眷皆笑得花枝亂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