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疑惑。笑什麽笑?這有什麽好笑?


    聽著這裏的笑聲,一位老夫人拄著拐杖從簾子中走出來。


    “哎喲我瞧瞧,這是哪裏的菩薩和神仙童子來了?”老夫人笑道。


    竇氏因有誥命在身,沒有福身下拜,隻雙手交握胸前,叉手一禮:“崔老夫人可別笑話我了。”


    李玄霸拍了拍二哥的後腦勺,讓李世民把他放下來。


    兄弟二人拱手長揖行禮。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崔老夫人笑著親自彎腰把兩個孩子扶起來,“阿婆這裏沒什麽好東西,送你們兩個長命鎖玩。”


    兩個美貌丫鬟端著托盤上前,托盤上是兩個用紅繩係著的一模一樣金鑲玉長命鎖。


    崔老夫人取下長命鎖,遞給李世民和李玄霸。


    李玄霸習慣性地把自己手中的長命鎖掛李世民脖子上。


    李世民道:“阿玄,你做什麽?”


    李玄霸道:“哦,就順手……給我。”


    李玄霸搶了李世民手中的長命鎖,掛在了自己脖子上。


    兩個孩子這小動作,看得崔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


    “夫人的孩子如此友愛,真是令人羨慕。”崔老夫人笑道。


    竇氏沒有謙虛,她微笑應道:“有這樣的孩子,我也認為此生很是幸運。”


    崔老夫人引著竇氏和兩個孩子進入帷幕中。


    帷幕中俱是年老的婦人和未束發的孩童,除了幾個還未束發的男童之外,沒有其他異性。


    竇氏先將視線掃過幾個行禮的女童,然後笑著讓仆從也端來匣子,無論男女,贈送之物皆是鑲嵌彩寶的佛牌,讓孩子們自己挑選。


    “都是開過光的,討個吉利而已。”竇氏笑道。


    但鄭家的孩子都未動。


    直到崔老夫人對他們點頭,才有最年長的孩子接過匣子。看樣子,是要私下分配。


    崔老夫人笑道:“孩子們都活潑,恐怕是不耐煩和我們這些長輩相處。”


    她對最年長的孩子道:“玄毅,你帶唐國公府的二郎和三郎,到林中玩吧。”


    眾人都還未取字,所以以名稱呼。


    竇氏介紹了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名字。


    當聽到李玄霸的名字時,眾人紛紛側目。


    李玄霸:【遲早拔了他的氧氣管。】


    李世民疑惑地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沒什麽,自言自語。】


    李玄霸說的自然是李淵。


    顯然自己在出生的時候,李淵看著病病懨懨的李玄霸,就沒想過能養活,所以取名特別敷衍。


    看看老大老二,“建成”是希望守住家業,“世民”是希望兒子將來濟世救民,都是好寓意。


    老四原名李劼,“劼”是謹慎的意思,現在叫李元吉;老五原名李稚詮,“詮”是明事理的意思,現在叫李智雲。


    而自己呢?“玄”的意思是排名第三,“霸”……那真是霸氣十足呢。


    排名第三的小霸王是吧?!還不如叫李玄呢!!


    李玄霸曾經試圖求李淵改名。但這個時代的人都很迷信。李淵見李玄霸居然沒夭折,堅信自己的名字取得好,說永遠不會給李玄霸改名。


    李玄霸每次報名字的時候,都會引來別人側目。


    習慣了,習慣了。


    就等著拔氧氣管了。


    李玄霸神色巋然不動,像是沒看到周圍人蘊含著笑意的眼神似的。


    他這樣坦然,倒讓那些心裏笑話他名字的人有些尷尬了,紛紛收回視線。


    崔老夫人在心中點了下頭。這個孩子雖身體看上去弱了些,但很是沉穩,唐國公府的家教不錯。


    竇氏留在高台中與其他女眷閑聊,順帶接受考驗。


    李世民和李玄霸手牽手跟著鄭玄毅等鄭家男童離開,順帶接受考驗。


    鄭玄毅約十一二歲,一副家中兄長做派,將一眾弟弟和李世民、李玄霸引到了石榴林中一處涼亭裏。


    涼亭裏也纏著帷幕,裏麵放著冰塊和書案、書架。


    書案上有筆墨紙硯,書架上各種書籍琳琅滿目。


    李世民和李玄霸對視一眼。嘖,準備真是充分。


    入座後,那些繃著臉的鄭家男童精神鬆懈了不少。有的人幹脆直接抱起了瓜果啃了起來,非常沒有禮貌,和剛才在長輩麵前判若兩人。


    鄭玄毅用眼神訓斥,但沒人理睬他。


    他隻能拱手道:“弟弟們被慣壞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點頭,隨意找了一處坐下。


    “五兄,磨磨蹭蹭幹什麽?趕緊結束,我還想回去休息。”一鄭家孩童不滿道。


    鄭玄毅瞪了那人一眼,道:“十二郎,有客人在,注意禮儀。”


    世家大族的子弟排行是同輩通排,鄭玄毅雖是父母長子,但在家稱鄭五郎。


    鄭十二郎歎氣,對李世民和李玄霸拱手:“二公子,三公子……”


    李世民道:“叫我和阿玄李二郎、李三郎便是。”


    鄭十二郎立刻改口:“李二郎,李三郎,你們也嫌無趣對不對?我們要不要來比一比學問?再拿些錢財出來當彩頭。”


    鄭玄毅高聲:“十二郎,你!……”


    李世民打斷道:“確實有些無趣。你說如何考校?”


    鄭玄毅不斷作揖道歉:“十二郎頑劣,請李二郎別放在心上。我們吃些瓜果,看些書,隨意聊聊可好?若是喜歡寫字作畫,那裏也有紙墨。”


    李玄霸:【這一唱一和的可真好聽。說是玩耍,這裏一個玩具都沒有,難道真把我們趕到這裏讀書?】


    李世民小幅度點頭。就是就是。要做什麽就做,遮遮掩掩,真不痛快。


    李玄霸語氣平靜,語速緩慢道:“說比一比,火氣太大了。不如玩些文字的遊戲,諸位看如何?比如……”


    李玄霸隨手抽出一卷論語:“以我們年齡,大多隻是蒙童,恐怕隻有鄭五郎你書讀得稍多。”


    鄭玄毅聞弦知雅意:“李三郎的意思是,玩《千字文》之類的文字接龍?”


    李玄霸搖頭:“那多沒意思。我的意思是,我們誰讀了什麽書,自己兄弟肯定是清楚的。我們李家和你們鄭家各出一人背誦,再出一人在書架上取背誦者熟背的書籍,由持書者給背書者出題。”


    李玄霸對著眾人笑了笑:“自家兄弟出題考自家兄弟,這就是玩耍了,是吧?”


    鄭玄毅見李玄霸這表情,就知道李家人應該已經猜到了自家的想法。


    他頗有些不好意思道:“確實是玩耍。”


    長輩有長輩的考量,他也有他的考量。


    將來自己會出仕。唐國公府的兩位公子是皇帝的表侄,將來仕途肯定很順利。以後大家同朝為官,不宜弄得太尷尬。


    其實原本不會這麽麻煩,是家中選出的小娘子的父親不樂意將女兒嫁給唐國公府,才多加了些內容,要看看唐國公府的誠意。


    鄭家現在少有身居高位的有實職之人。鄭繼伯叔父身居刺史之位,認為自己的女兒嫁作王妃都足夠。且女兒年幼,而那李建成已經十六歲,待女兒嫁給他時,說不得庶子都有了。


    但鄭家因前一個領頭人鄭譯不得隋文帝喜愛,仕途幾經浮沉,雖然其子繼承了爵位,但已經淡出朝堂核心範圍。鄭家急需回到朝堂中樞,唐國公府宗婦之位,簡直是瞌睡就送來枕頭。


    若不是唐國公太挑剔,非要看女子父親的官職,也不至於這麽麻煩。


    所以這一場考校,是唐國公和鄭繼伯雙方都要求太高的結果。算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吧。


    鄭玄毅接了這差事就很頭疼。李玄霸的提議解了他的困境,他立刻就同意了。


    鄭家其他小郎也提起了興致。


    “李三郎,要如何出題?可有規矩?”一個身穿紅衣的鄭家小郎問道。


    李玄霸微笑道:“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我們玩打擂台如何?打擂台即一個守擂,一個攻擂。守擂者先出題,攻擂者必須用守擂者的題。”


    “比如……”李玄霸翻開了《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下麵十字。”


    李世民答道:“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


    李世民對李玄霸眨了眨眼:“簡單。”


    李玄霸笑道:“守擂者答完後,攻擂者隻需要也選出他手持書中任意‘下十字’就行。出題隻出‘上下’。是不是很簡單?”


    他伸手,李世民從懷裏取出一個小沙漏放在李玄霸手中。


    “沙漏的沙子漏完還未答出,就淘汰。”李玄霸道,“我和哥隻有兩人,就由我們先守擂。”


    鄭家幾位小郎都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好像很有趣!”鄭十二郎道,“真的不來些彩頭嗎?”


    鄭玄毅歎氣:“十二郎,不可賭博。”


    李玄霸搖頭:“隻是一些彩頭,不算賭博。就這樣吧,我看我們都掛有玉佩。參與者各出一個玉佩代表擂台資格,輸了就把玉佩贈予贏了的人。有幾個玉佩,就代表能有幾次可以答錯,或者跳過題目的機會。到長輩來尋我們時,各自手中的玉佩就當做彩頭了。”


    鄭十二郎擊掌道:“這個好!”


    李玄霸把自己腰間玉佩遞給李世民:“我身體弱,就不和你們一起玩,隻給我哥當出題者了。你們若不想玩,也可把玉佩贈予別人。”


    鄭家幾位小郎紛紛搖頭。


    就算鄭家內部也是有競爭的,他們可不想被人說怯戰。


    “那就開始吧。”李玄霸將《論語》放下,拿起一本《春秋》。


    鄭家小郎紛紛一怔。


    李家二郎三郎居然已經開始讀《春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