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白居易《勸酒寄元九》中雲“百年夜分半,一歲春無多”,黃庭堅增四字“百年中去夜分半,一歲無多春再來”就是新詩;王安石《促織》雲“隻向貧家促機杼,幾家能有一絇絲”,黃庭堅改五字“莫作秋蟲促機杼,貧家能有幾絇絲”就是新詩。時人無不稱讚效仿。


    現在雖無江西詩派,但對“用典”的態度是一致的。


    李玄霸拆了楊廣的詩填詞,楊廣不僅不會生氣,還會十分自得。


    楊廣笑話李玄霸:“大德,怎麽隻有上闋?難道是朕這首詩隻有四句,不夠你拆?”


    李玄霸理直氣壯道:“是的陛下,臣就是不夠拆!”


    下半闋用典是“青樓薄幸名”,他這個小身板,寫什麽青樓啊。


    楊廣挽起袖子:“朕來補!”


    李玄霸為楊廣磨墨,楊廣文興大發,不僅補全了這首詞,還即興又作了一首,筆墨未幹,便喚來樂人譜曲演唱。


    洛陽宮中樂聲陣陣,文人的雅詞和清商的雅音相得益彰。


    楊廣喚來陪坐的大臣皆撚須微笑,對李玄霸這“胡鬧”有了不同的認識。


    薛道衡身為當世第一才子,自然也被楊廣喚來陪坐。


    他文人尖酸刻薄的氣息十足,嘴裏難得出句好話,這次居然也誇讚道:“臣本以為樂聲靡靡,登不上大雅之堂。文人作詞之後,原本輕浮的絲竹竟也登得上大雅之堂了。”


    楊廣雖然一直記恨薛道衡以前不肯為他所用,今日他高興,便沒有在意薛道衡誇獎的話中暗含的諷刺:“薛卿若能作一二好詞,朕當日日聆聽。”


    薛道衡拱手道:“既然陛下都如此說了,臣回去就琢磨,定讓陛下聽到厭。”


    裴蘊笑道:“薛公所言‘聽到厭’,可是子曰‘三月不知肉味’的厭?”


    裴蘊以太常寺少卿起家,為討好楊廣,廣召天下樂家子弟三萬餘人,得到了楊廣的喜愛,現在已經是民部侍郎。


    雖已經不在太常寺為官,但裴蘊見李玄霸為民間聲樂推廣“雅詞”也很喜歡。


    楊廣所喜愛的聲樂越是“高雅”,就顯得裴蘊當初為楊廣搜集樂工之事不算太“佞臣所為”。


    薛道衡不喜裴蘊。不過他雖然尖酸刻薄,官場的情商也沒爛到當著皇帝的麵,甩皇帝寵臣的臉色的程度。


    薛道衡笑道:“若真能寫出如此好詞,別人吃不吃肉我不知道,我可以三月不吃肉。”


    楊廣見薛道衡和裴蘊居然能和樂融融地聊天,居然有一種欣慰唏噓之感,讓他對薛道衡的殺心都淡了一些。


    他對蘇夔道:“如果薛卿作詞,伯尼當作曲。”


    蘇夔拱手道:“當仁不讓!”


    蘇夔好奇地看向侍坐在楊廣身側的李玄霸。


    蘇夔是尚書左仆射蘇威之子。尚書左仆射即隋朝的宰相。


    蘇威在隋文帝時期,曾與高熲一同參決朝政,後因結黨營私被免官。楊廣繼位之後,將其重新起複。


    蘇威和高熲在官場的經曆十分巧合。


    高熲從尚書左仆射下來時,蘇威便成為尚書左仆射,高熲成為太常寺卿;高熲自請左遷編書,從太常寺卿退下時,蘇威便遷太常寺卿,但仍舊參豫朝政,領丞相事。


    高熲本應該在去年被楊廣冤殺,蘇威也同因勸阻楊廣修長城被免官。不過蘇夔是太子摯友,又是大隋最懂樂理之人,所以不僅沒被牽連,還被升為從五品司朝謁者,隨侍楊廣左右。


    蘇威很有才華,但性怯懦,又頗重權勢,所以他雖頗受楊廣視為長者頗為敬重,但在同輩中名聲不怎麽好。


    蘇夔則相反,雖性格狂傲,但風評頗好。楊素和蘇威為友,都曾多次向蘇威戲言,“楊素無兒,蘇夔無父”。


    在這個時空中,因高熲和宇文弼先退一步,沒有跟隨楊廣出巡,便沒有成為勸阻楊廣修長城的領頭人。蘇威雖然心中知道應該勸阻,但怯懦的他不敢當這個帶頭的人,如今沒有被免官,仍舊任太常寺卿。


    蘇威常和蘇夔歎息,唐國公家的二郎三郎皆為麒麟子,可惜家中沒有適齡的女子,被長孫晟和宇文弼撿了便宜。


    太子楊昭也對蘇夔誇讚李玄霸和李世民,但又說李玄霸心思深沉,李世民心胸坦蕩,李玄霸可能更受父皇喜愛,他更喜愛李世民。


    蘇夔更相信摯友楊昭的話,所以對李玄霸有偏見。


    但見李玄霸這個孩童居然真的能坐穩皇帝“寵愛的後輩”的位置,如皇子一般陪伴皇帝左右,蘇夔有些想結交這個擅寫歌詞的李秀才了。


    蘇夔在悄悄觀察李玄霸的時候,李玄霸也在觀察蘇夔。


    蘇威在曆史中因在秦王李世民麵前倚老賣老,被李世民譏諷“公隋朝宰輔,政亂不能匡救,遂令品物塗炭,君弑國亡。見李密、王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無勞相見也”,終求官不得。


    但他的兩個孫子都是李世民的人。


    長孫蘇勖支持李泰奪嫡,次孫蘇亶之女嫁李承乾為太子妃。李承乾和李泰皆因奪嫡抑鬱而終,但蘇氏子弟因才華橫溢繼續受唐太宗重用,地位絲毫未損。後人蘇勗還是開元時賢相,諡號“文憲”。


    蘇威的家教可是不一般。


    有才華的人終究會展露光芒。現在蘇威一家肯定看不上自己和二哥,李玄霸沒打算與他們接觸。


    他隻是看到了蘇夔的時候,想起了曆史中秦王譏諷蘇威的事。


    蘇勖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很早就跟隨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一邊重用蘇勖,一邊當著蘇勖的麵譏諷他祖父,真是太壞了。


    二哥,不愧是你。


    李玄霸決定回去就和二哥劇透他譏諷蘇威的事,給二哥加上沉重的心理負擔。


    “大德,薛卿賞識你的才華?你再拜一師如何?”


    走神的李玄霸:“啊?好……等等?發生了什麽?”


    楊廣握拳砸了一下表侄的腦袋,哭笑不得:“你伴駕都能走神?!眾卿看看,朕這個表侄真是絲毫沒有把朕當皇帝看待啊!”


    李玄霸捂頭,一頭的霧水。


    薛道衡失笑:“夠狂妄!陛下,這個弟子臣收了!臣就喜歡狂妄的人!”


    楊廣哈哈大笑:“朕就知道,大德絕對合乎薛卿的喜好!大德,還不快拜師!”


    李玄霸:“……”


    他雖然很茫然,但皇帝讓他拜師,他隻能拜師。


    我拜了誰為師?高老師和宇文老師會不會生氣?


    哦,薛道衡啊,高老師和宇文老師應該會認可自己這個老師。


    不,等等,怎麽是薛道衡?!


    李玄霸一個頭兩個大。


    他還在愁高老師和宇文老師能不能逃過死劫,怎麽又來了一個熱愛撞楊廣刀口上的薛道衡薛老師?


    隋煬帝給自己安排的老師怎麽老是這種他想要殺的人啊!


    李玄霸覺得自己這拜師的運氣過分詭異了。


    第60章 都是高老師的鍋


    =


    李玄霸被楊廣推著拜師後, 才知道為何會發生這件事。


    這口鍋該高熲老師來背。


    薛道衡比高熲大一歲,卻是高熲的“迷弟”,十分敬佩高熲的為人和才華。


    高熲收李玄霸和李世民為徒時, 薛道衡本不在意。得到過高熲指點的人不少, 李玄霸和李世民不算特殊。


    但之後李玄霸和李世民頻繁進出高熲府邸, 其身份明顯已經不是普通被高熲指點的人。


    薛道衡回京後與高熲通信,得知高熲居然將這兩個孩子收為確立了師徒名分的弟子,便對李玄霸和李世民生出好感。


    高熲選中的學生一定很優秀。


    薛道衡和唐國公府沒有多少交情。他即使對李玄霸和李世民好奇, 也不可能自降身份主動接觸李玄霸和李世民。何況李玄霸和李世民還在守孝。


    薛收和李玄霸、李世民偶然結識後,薛道衡很想讓薛收把李玄霸、李世民叫到家中看看。


    但薛收已經被他過繼出去,就算招待朋友也是在新家。雖說薛收也可以在薛道衡府邸中招待朋友, 但這要薛收自己主動開口。薛道衡拉不下這個麵子。


    薛收完全沒有察覺到生父的暗示。


    薛道衡心高氣傲,不喜歡被人打擾。薛收一直很敬畏薛道衡, 哪可能讓新朋友打擾到薛道衡。


    今日薛道衡終於有機會接觸到李玄霸, 李玄霸所做的事又正合他的胃口,便在楊廣麵前多誇了李玄霸幾句,感慨李玄霸不愧是高熲的學生,果然優秀,若是自己也有這樣的學生就好了。


    李玄霸這個學生是楊廣塞給高熲的。雖然楊廣當時本意是侮辱高熲, 高熲原本沒接這個差事。


    若不是宇文弼因李玄霸的病弱聯想到自家孫兒,對離開父母伴駕的李玄霸和李世民多了幾分照顧, 意外發現了李玄霸和李世民的才華,讓高熲起了勝負心,高熲不會主動去教導李玄霸和李世民。


    但既然高熲接了這個差事, 在楊廣看來就是高熲向他示弱服軟。楊廣對此事很得意。


    高熲和宇文弼越誇讚李玄霸和李世民, 楊廣就認為高熲和宇文弼是在持續向他示好。


    當薛道衡也誇讚李玄霸時, 楊廣欣慰極了。


    薛卿終於向朕示好!誇讚朕的眼光好了!


    楊廣立刻就問薛道衡要不要收弟子。這麽好的弟子, 你也可以有!


    高熲的弟子一定是人中龍鳳,我必須收!從來不收弟子的薛道衡立刻同意。


    李玄霸人麻了。


    隋煬帝你對薛道衡恨得牙癢癢,連薛道衡寫個吹噓隋文帝的賦,你都能惡意揣測薛道衡是在罵你。現在你怎麽表現得對薛道衡如此舔?自古君臣以美人愛情作比,你們這是在表演什麽求而不得的狗血文學嗎?


    我和二哥是你們君臣之間什麽特殊的情|趣道具嗎?!!


    救命!!!


    李玄霸根本不想拜薛道衡為師。


    不說薛道衡那尖酸刻薄的文人脾氣將來肯定會惹更多事,他這個弟子可能會被牽連,薛道衡擅長的本事,他也沒必要去學啊。


    薛道衡是一位純粹的文人,擅長文字工作。在隋文帝時期,長期擔任秘書機要,為隋文帝撰寫詔令。


    李玄霸學這個幹什麽?難道將來他哥還能缺幫寫詔令的人?


    李玄霸斟酌利弊後願意幫助高熲和宇文弼,除了這兩位老師真心對他和二哥好之外,也有高熲和宇文弼是文武雙全的治世能臣,他和二哥正缺這樣的老師的緣故。


    就算虞世南都隻能教他們寫字,薛道衡能教什麽?作詩嗎?好的詩人不是練出來的,是天生的。他和二哥真的沒這個天賦。


    但皇帝都發話了,輪不到李玄霸挑挑揀揀。


    就是皇帝沒發話,薛道衡說要收李玄霸為弟子,李玄霸都隻能跪下磕頭說受寵若驚。


    薛道衡可是現在的文壇領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