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晟經略西域,就是靠著把這些部族具體情況一一摸清楚,就像是縱橫家在春秋戰國時做的那樣,挑起他們的矛盾和分裂。


    回紇是鐵勒中袁紇一支,聯合仆固、同羅、拔野古等同被突厥壓榨的非鐵勒部族結成的聯盟。他們在鐵勒中原本不算強大,組成聯盟後也比薛延陀部稍差。


    薛延陀部是與大隋和突厥聯係都最緊密的一支鐵勒人。他們在大隋朝堂中的地位就代表著“鐵勒”。


    回紇很想取代薛延陀部在大隋朝堂的地位,自己來成為“鐵勒”的代表,這樣才能得到大隋更多的資助。


    這次李世民和李玄霸給了回紇人在楊廣麵前露臉的機會。雖然他們得到了賞賜,但楊廣仍舊沒把他們放在眼裏,隻把他們當做薛延陀部,甚至突厥人的下屬。


    在大隋皇帝眼中,沒把西域部族分得太清楚。說什麽回紇,他是不知道的。


    對西域的了解都來自二手資料的裴世矩在這些細節上,比起實地考察的長孫晟也差得有點遠,沒有認識到“鐵勒人”和突厥一樣,內部也不是一條心。


    李玄霸在葉護的引領下,在回紇貴族那裏打探到了許多消息,確定回紇已經有強盛的跡象。突厥和鐵勒其他幾部還沒發現這個弱小的部族已經暗中積聚了力量。


    現在回紇首領很希望做點什麽來顯示自己的力量,但又擔心被突厥和其他鐵勒部族圍剿。


    李玄霸適時地遞出了合作的邀請。


    回紇部遊牧的範圍很廣,最遠能達到後世杭愛山腳下。


    杭愛山,就是“燕然勒石”的燕然山。


    他們的遊牧範圍,正好能囊括伏允的北逃路線。


    伏允現在是一塊肥肉。不僅大隋盯著他,突厥和鐵勒人也希望咬他一口。所以他繞開敵人,北逃去黨項羌的路線並不多。


    他做出了一副要投降大隋的架勢,眾人都以為他會南下。就算逃,他們也以為伏允應該逃往更西北的天山等地,這才更為安全。


    無人想到伏允居然會去投奔還是一群原始遊牧民族的黨項羌,所以他才能安然到達。


    現在李玄霸將伏允的打算告知了回紇首領,希望回紇能出兵。


    若能伏擊到吐穀渾可汗,將戰果告知大隋,回紇在大隋的地位一定能提升,得到大隋更多的資助。


    回紇原本不相信李玄霸一個黃口小兒的推斷。


    葉護賭上自己的牛羊、牧民給李玄霸擔保,說動回紇首領按照李玄霸指的方向去查伏允的蹤跡。


    葉護也是一時衝動。還好李玄霸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這點小事,葉護沒有告訴李世民和李玄霸。


    他們是朋友。為朋友仗義執言怎麽能邀功?


    李世民和李玄霸說出發就立刻出發。


    他們沒有告訴裴世矩真正的原因,隻說要去葉護的部族作客。


    兩人沒有職官在身,名義上不算是裴世矩的下屬。再加上兩人身為皇帝看重的表侄的身份,裴世矩沒資格限製他們的行為。


    李世民和李玄霸常在張掖附近出遊,裴世矩已經習慣了。這次他也隻叮囑了李世民和李玄霸要小心安全,便同意兩人離開。


    裴世矩還給了兩人令牌,讓他們如果遇到危險,可以憑借令牌請求大隋衛卒援助。大隋駐守邊疆的將軍還是比較給他裴世矩麵子,一般來說都會出兵。


    李世民和李玄霸謝過裴世矩後,領著一眾護衛離開了張掖。


    半路上,已經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安排在郊外的,李淵留給他們的兩百私兵已經等候多時。


    其中一百私兵,是李世民和李玄霸在洛陽莊子上的人。李世民在洛陽時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訓練。


    李世民和李玄霸寫信給李淵,讓他莊子上的“青壯”帶來。他們已經長大,多點私兵,說不定路上能剿個匪什麽的,混些戰功。


    李淵看到兩個兒子暴露的“私兵”,心中對兩個兒子的才幹評價又上了一個台階。


    他不僅自掏腰包為這些青壯補足了鐵甲武器,還又留了一百唐國公府的私兵,與李世民和李玄霸原本帶來的護衛,和在張掖新買的青壯奴隸,湊夠了四百壯卒。


    李淵擔心李世民和李玄霸養不起這麽多青壯,還特意留下了許多糧草財物,也不知道是從哪扒拉的。


    李世民和李玄霸猜測,這些糧草財物大概率是父親“偷”的大隋的軍餉。


    用軍餉補貼私兵,是個能帶兵的勳貴都會做。李淵雖然第一次帶兵,也做得很熟練。


    不過就算李淵沒有留下糧草和財物,李世民和李玄霸也養得起這四百壯卒。


    他還是小看了李玄霸做生意斂財的本事,也小看了李世民交友的本事。


    這些私兵原本以為是陪家中的小郎君“過家家”,結果李淵前腳剛走,兩個小郎君後腳就不裝了,給他們一人配了兩匹新的駿馬。


    一個騎兵兩匹馬,這是精銳騎兵才能有的待遇!李淵留下的唐國公府老卒都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跟著唐國公打吐穀渾的時候,都沒這麽富裕過。


    當他們又得到新的武器和鐵甲、披甲後,他們已經對兩位小郎君死心塌地。


    “跟著我們打過這一場仗,你們就是我們的兵了。”李世民對新來的私兵道,“回去後都把嘴閉嚴實了,這些好東西都是打完吐穀渾可汗伏允後繳獲的,明白嗎?”


    一群老兵油子帶著一群新兵喊道:“明白!”


    他們激動得身體發抖。


    不僅有駿馬、盔甲和武器,還能有大功勞賺?


    雖然他們早知道自家二郎君和三郎君非常了不起,但這也過於厲害了!


    如果這一戰能贏,回去後就算唐國公把他們調到其他地方,他們也是二郎君和三郎君的兵!


    第81章 不過區區小唐童


    =


    伏允將要逃往的河曲草原, 在後世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附近。


    黨項羌以後世河南縣為中心,在海拔三千米左右的黃河南岸遊牧。


    後世人對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自治縣的名字可能很陌生,但另一個名字肯定很熟悉——“河曲馬”的“河曲”。


    這“河曲”不是山西的河曲縣, 而是取黃河上遊支流眾多, 河道彎曲之意。


    河曲馬在更古老的時候叫“秦馬”, 就是秦國縱橫天下的戰車部隊和騎兵部隊所用的“秦馬”。


    河曲馬的馬種以後世的角度來說,不如從西域來的“胡馬”高大威猛,算不上頂尖的良馬。但在我國古代王朝, 河曲馬是騎兵部隊所配備的最常見的優良馬種。王朝官方的河套平原的養馬地多是養的河曲馬。


    伏允為了躲避大隋、鐵勒和突厥的搜尋,行動很小心謹慎,所以速度很慢。


    海拔兩三千米的高原, 長途奔襲對長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人負擔很大。


    雖然李玄霸說自己在張掖已經習慣了高地環境,李世民仍舊放緩了前行的速度。


    他們帶來的私兵, 一半早早跟隨李世民和李玄霸來到張掖, 通過在草原上狩獵習慣了高原環境;一部分跟隨李淵攻打吐穀渾,刀子上都見過血了,自然也已經適應了高原環境。


    葉護帶來的奴隸就更不用說,一直在高原上生活。


    李玄霸作為這個唯一拖後腿的人,心情很不好。


    他就在心中把唐肅宗丟掉了隴右、劍川、西山三州, 導致能養河曲馬的養馬地全部喪失,唐朝失去了數萬匹好馬, 從此中央軍隊戰鬥力驟降,節度使成為了實質上的割據軍閥的事好心地告訴了二哥。


    李世民板著臉讓騎兵加速。


    累點好,累點好啊。阿玄騎馬騎累了, 就不會在心裏叨叨一百多年後大唐的無能。


    一百多年後的大唐關我什麽事啊!我能管住自己的兒子就不錯了!


    李世民管不了一百多年後的子孫, 但記住了“河曲馬”。


    聽阿玄說吐穀渾人很會養馬, 河曲馬就是他們改良的。現在若殺了伏允, 隋末吐穀渾應該不能再複國,給大唐製造麻煩了。


    等大唐平定天下後,就招攬吐穀渾人內附,讓他們專門給大唐養馬。


    李世民和李玄霸這次稍稍冒一點險,就是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掉隋末吐穀渾複國這件事。


    隋朝雖然在吐穀渾上設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但隻控製了東邊麵積最小的河源郡。


    楊廣後來派吐穀渾可汗伏允和隋朝和親公主光化公主所生的兒子順去管理這四個郡,順剛出西平,隨行部眾就被殺了,他隻能返回大隋。


    宇文述最初追擊伏允就是從西平郡出兵。隋朝花了這麽多人力物力打敗了吐穀渾,結果實控地點還是出不了西平郡。這吐穀渾就和白打了似的。


    伏允在隋末複國之後,領土一度擴張到了河西走廊。貞觀九年,吐穀渾的政治架構才被大唐完全瓦解,成為大唐的附屬國。


    隻要殺了伏允,吐穀渾部族的貴族就會為了爭奪可汗的位置自相殘殺,不會那麽容易在隋末複興。


    雖然李世民和李玄霸還不到十一歲,但他們猶豫之後堅定決心。


    抓住這次機會,伏允必須死!


    古代王朝平穩期,男子常十五虛歲,十四周歲的時候從軍。


    到戰亂之時,許多史書記載的名將十二三歲就上了戰場。


    李世民今年十一虛歲,已經是在戰亂時會被“抓壯丁”的年齡。


    他殺過很多獵物,但還沒殺過人。此次是他第一次上戰場。


    李玄霸見過死人,但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身邊的人主動去殺人。


    比起李玄霸的凝重,李世民隻有興奮。


    他在休息時不斷擦拭著自己的弓,嘴裏碎碎念“一定要獵個大的”。


    李玄霸想起二哥在曆史記載中的“鮮血盈袖”狂暴狀態,有點擔心。


    現在二哥還小,可千萬別“狂暴”了。


    十歲的少年遠遠射箭還行,衝上去砍殺就是送菜。二哥應該心裏有數吧?


    李玄霸不知道二哥心裏有沒有數,所以他念了一路。


    李世民被李玄霸念得頭昏腦漲。


    他決定,以後帶兵打仗絕對不把弟弟帶在身邊。敵人不可怕,弟弟的碎碎念真是太可怕了。


    在李玄霸的碎碎念心聲中行軍了五日,他們終於看到了回紇人留下的記號。


    半日的找尋後,李世民、李玄霸帶兵與回紇五百勇士匯合。


    領兵者名為骨措特勒,是回紇首領麾下第一勇士。


    回紇首領派他來攔截伏允,可見對此事的重視。


    骨措特勒聽聞唐國公兩位小郎君也會來時,本以為他們隻是帶幾十護衛來混個功勞,還頭疼要如何保護這兩位貴人。


    當李世民和李玄霸率兵到來時,骨措特勒悄悄數了一下李世民和李玄霸帶來的兵卒的數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