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車是藥材,第五車是金銀珠寶等貴重財物和眾人的信件。


    李世民先看了母親的信件,又嘲笑了幾句李智雲信中的錯別字, 然後立刻找出長孫小妹的信件看起來。


    李玄霸嫌棄地瞥了二哥一眼。


    李世民壞笑著舉著一封信:“宇文小娘子給你的信,想要嗎?求我啊。”


    李玄霸毛發都要豎起來:“你什麽時候偷的?還給我!”


    李世民舉著信, 繞著馬車“哈哈哈哈哈”跑。李玄霸在後麵把腿蹬成了風火輪追趕。


    大概是老天都看不下去李世民欺負人,李世民一腳踢到了地麵凸起來的部分,踉踉蹌蹌好不容易才穩住身體沒有跌倒。


    李玄霸趕到, 一把搶走自己的信, 又一腳把還在努力保持身體平衡的二哥踹倒在地。


    “哎喲!”李世民先摔倒, 然後迅速爬起來, 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跟沒事人似的,“弟媳寫什麽了?讓我看看。我和你交換。”


    李玄霸把二哥推開。


    二哥臉皮極厚,恨不得逢人就炫耀自己和未婚妻感情有多好。他可沒有這麽不要臉。


    “唉,你還害羞。”李世民歎了口氣,沒有繼續逗弄弟弟,繼續仔細品讀未婚妻的來信。


    李玄霸走到離二哥較遠的地方拆開信。


    宇文珠的信一如既往的“理性”,除了例行問好之外,隻詢問了李玄霸的身體和自己所附的滋補藥方是否有用。


    李玄霸心情不知道為何,有些許低落。


    他翻開了下一張信紙。


    信紙是疊好的一大張紙。


    李玄霸展開疊好的方塊紙,一幅春光圖躍然紙上。鮮豔的青綠、湛藍、火紅在紙上流淌,仿佛將燦爛的春光裝入了小畫中。


    “塞外風光壯美。大興城的春景就過於富貴精致,稍顯匠氣。但畢竟是家鄉的景色,三郎君應該不會嫌棄?”


    李玄霸的手指撫摸過小畫上的落款。


    “你在笑什麽?”二哥的大腦袋歪著探了過來。


    李玄霸上翹的嘴角下撇,迅速把畫合上。


    但李世民已經看到了,打趣道:“弟媳給你畫了一幅畫,你就笑成這樣?我看弟媳還給你繡了東西,你會不會樂得找不著北。嘿嘿,觀音婢也給我繡了帕子。”


    李世民把一個匣子遞給李玄霸。


    他們兩人未婚妻的繡品放在同一個匣子裏送來。李世民先把匣子搶了。


    李玄霸打開匣子中宇文珠送來的小包裹,裏麵還有一封信。


    他看完信後,嘴角微微抽搐。


    李世民在一旁偷看,笑得前俯後仰:“哈哈哈哈,誰讓你給弟媳說寒鉤和烏鏑的事?我就知道她們那些小娘子肯定會特別喜愛寒鉤和烏鏑,故意沒和觀音婢說。”


    宇文珠送來了兩條大方巾,繡的是雲紋與寒鉤和烏鏑的名字。她曾經看過有人養的獵鷹脖子上係了圍脖,希望把這兩條大方巾係在寒鉤和烏鏑的脖子上。


    給李玄霸的繡品也有。一方手帕,比大方巾小許多,還沒有繡名字。


    宇文珠在信中詢問了許多寒鉤和烏鏑的事,對兩隻聰明的雕崽好奇極了。她還列了一些聽說雕也能吃的滋補藥材,讓李玄霸千萬別虧待雕崽。


    想想宇文珠給自己寫的超級理性的信,再看看宇文珠詢問雕崽的語言生動活潑的信,李玄霸一時心情有點複雜。


    李世民笑得肚子都疼了。


    他擦著笑出來的眼淚道:“誰讓你和弟媳都在洛陽的時候,不找機會偷偷與她相會?你看我,觀音婢見過我之後,就對我念念不忘。在弟媳那裏,你還是個陌生人呢,還是個第一次寫信就送醫書的無趣木頭陌生人。雕崽都比你有趣。哈哈哈哈!”


    李玄霸的麵子有些掛不住。


    甜言蜜語都是騙人的東西。自己根據宇文珠的愛好送最實用的東西,信中也不東拉西扯寫油膩的廢話,怎麽能叫木訥無趣?難道要像你那樣給嫂子寫十遍“想你念你”?


    你甚至都不肯寫詩,非要寫土味情話。根據自己從網絡上看到的經驗,女性一點都不喜歡土味情話,都喜歡實用。


    嗯,一定是這樣。


    李玄霸甕聲甕氣道:“房玄齡他們的書信和禮物不看了?”


    李世民見弟弟快惱羞成怒,在李玄霸惱羞成怒的臨界點收起嘲諷的笑容,順著李玄霸的話轉移話題:“看!”


    房喬等人的信除了問候之外,更細細地給李世民和李玄霸說了他們二人離開後,洛陽一些比較值得一提的大事。


    李世民和李玄霸將這些看上去很瑣碎的事一一看過,將他們離開後的洛陽朝中現狀拚湊出來。


    當楊廣離開洛陽後,看上去很富足的洛陽沒有必要再維持繁華的假象,衣衫襤褸的流民出現在大街小巷。房喬等人猜測對吐穀渾這一戰,活不下去的百姓增多了。


    房喬已經接受了朝堂的任命,去江南擔任縣令。


    這是李玄霸為房喬選的地方。


    二哥將來的肱股之臣大多來自北方,對江南不了解。


    隋文帝毀掉了江南幾座大城。特別是毀掉建業後,在南朝時期已經得到較為充分開發的江南之地出現了經濟和文化的倒退。


    楊廣修建大運河之後,江南複蘇。將來唐朝建立,北方戰火肆虐,恢複生產很艱難。同時加大開發南方的力度,對應對唐初接連的天災很有利。所以李玄霸和房喬商議,希望他能多了解江南的事。


    房喬在父親房彥謙回到洛陽後,一度生出陪伴父親的念頭。


    但房彥謙訓斥了房喬。


    房彥謙雖然不知道房喬在為多年後讖緯實現的那一刻做準備,但身為父親,他能察覺房喬在做一件和友人相關的大事。


    房彥謙訓斥房喬:“你若沒有答應友人便罷,既然已經答應,為人最重要的品德之一就是守諾。我自有仆從照顧,何須你在一旁做小兒態?趕緊去完成你的事。”


    房喬慚愧醒悟,與夫人一同南下江南。


    杜如晦也被選為縣令。他本瞧不起縣令這小官,不願意前往。


    但房喬勸說,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有治理一縣的經驗,親身接觸過百姓,將來身居高位才會得心應手。


    李世民和李玄霸還沒離開時,也常和朋友說起親近百姓一事。


    杜如晦受到影響,此次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要赴任。


    如果真要當縣令,杜如晦想選一個邊疆之地。既然是奔著吃苦積累經驗去的,他希望能一步到位。


    薛收見兩位友人都願意外放當縣令,居然也有些不想走清貴的文人之路了,於是寫信來詢問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意見。


    李世民道:“既然已經意動,那就出去唄。多增長見識,總不會有錯。”


    李玄霸道:“那就這麽寫吧。”


    兩人雖然先拆了家人和未婚妻的信,但最先給朋友回信。


    與家人和未婚妻寫信需要斟酌字句和感情,給朋友的信哪怕滿篇口水話錯別字也沒關係,寫信速度飛快。


    花了幾日回信和準備禮物,當李世民和李玄霸把信件和禮物寄出去時,他們等待多時的葉護終於帶來了好消息。


    “伏允果然悄悄往河曲草原移動!”葉護興奮道,“李三!你果然有天神護佑!連這都能猜到!我打探到消息的時候,伏允才剛決定往河曲走!”


    李世民得意:“我弟弟就是厲害!阿玄,我要趕緊出發了。你好好待在張掖,照顧好自己。”


    李玄霸聽到葉護的消息後,鬆了口氣:“是往河曲草原走就好。我也去。”


    李世民立刻臉色大變:“阿玄!……”


    李玄霸擺手阻止了李世民的嘮叨:“我做了一些小東西,能極大地降低此戰的難度。沒有我,你們不會用。而且我要去監督你,免得你熱血上頭,衝得太厲害。”


    李世民皺眉:“你的身體能支撐住嗎?”


    李玄霸道:“我現在身體還行,隻是騎馬跋涉,不上戰場拚殺就沒問題。”


    李世民嚴肅道:“我信你這次。如果你這次受傷或者生病,以後你都別想再上戰場。”


    李玄霸沒想到二哥這麽好說話。李世民答應的時候,他還愣了一下,才回答:“好。”


    葉護驚訝:“你們都要去?這這這這很危險啊!我的部族戰鬥力還是很厲害的,提前埋伏好了,肯定能贏!”


    李世民道:“我們此戰不僅要贏,還要大獲全勝,把伏允的腦袋摘下來。一點差錯都不能有。讓他逃過這次,就難以再尋到殺他的機會。”


    李玄霸道:“放心,我們會帶著私兵前往。”


    葉護苦笑:“你們都這麽說了,行。我已經勸動首領出五百騎兵。雖然人數比伏允少,但都是族中驍勇善戰的勇士。首領很重視這份功勞。如果這次伏擊能成功,首領還希望能邀請你們去做客。”


    李玄霸道:“若獲勝,我們會立刻回中原將首級獻給陛下,以免他人搶奪功勞。下次有機會,我們再與你們首領喝酒。”


    李世民笑道:“機會多的是。現在把大功勞拿下才是正事。”


    葉護歎氣:“聽你們這話,是真的有信心殺掉伏允?首領下達的命令隻是盡可能搶奪伏允的物資。”


    李世民道:“相信我和阿玄。我和阿玄什麽時候讓你失望過?”


    葉護笑道:“確實沒有。李二郎李三郎都親自上戰場了,我也不能退縮。我會帶一百奴隸同往。我不會帶兵,這一百奴隸就交給你們。讓我看看李二郎李三郎帶兵的本事。”


    李世民拍著葉護的胳膊道:“你這麽信任我和阿玄,我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等著拿大功勞吧。”


    葉護點頭:“我們部族的未來就看你們了。”


    李玄霸讓葉護查探之事,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吐穀渾可汗伏允北逃黨項”的事。


    因為楊廣穿越大鬥拔穀時凍死了許多兵士,楊昭和楊麗華也因此病逝,所以大隋停止了繼續追擊伏允。


    原本楊廣非要帶著大隋將士趕時間穿越大鬥拔穀,就是為了真的來一場禦駕親征,帶著大隋將士去追擊伏允。


    曆史中楊廣此行凍死的衛卒更多,所以也停止了繼續追擊伏允。


    但此前已經掃滅了伏允在吐穀渾的眾多勢力,雖然大隋還不能完全控製吐穀渾的土地,伏允也不能回到他原本的國土。


    伏允身邊的部族、勇士生計困難,就北上尋找黨項羌,在黨項羌客居遊牧。


    原本曆史中,伏允會等到隋末時從黨項羌回到吐穀渾複國。


    吐穀渾也算古羌人的一支,與中原文明接觸較多,文明程度較高。黨項羌則現在也過著沒有文字,不知農耕的較為原始的遊牧生活。


    黨項羌有很多支,青海的黃河上遊和四川的鬆潘以西皆有分布。


    李玄霸在出發之前,就因為知道伏允會逃往黨項羌,向長孫晟了解了黨項羌的事。


    來到張掖之後,李玄霸又搜集了黨項羌的具體資料,並根據大隋和伏允的戰爭局勢,不斷模擬伏允北逃黨項羌的路線。


    葉護是回紇人。但回紇隻是大隋給葉護所在部族聯盟的稱呼。


    其實回紇也屬於鐵勒的一部。之前裴世矩聯係的進攻吐穀渾的鐵勒人,是另一支較為強大的鐵勒部族。


    中原大部分人都習慣把外夷劃分成一個整體,比如突厥、鐵勒等。


    實際上這些“整體”大多是中原人自己的劃分習慣。一個“整體”中有許多部族,其中許多部族還彼此為敵,根本不把對方當自己“同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