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我人頭?”李世民又是一箭,射中了慕容孝雋身側另一個壯碩護衛的馬眼睛。


    戰馬慘叫一聲,馬蹄高高揚起。


    羅士信再次趁機一矛,矛尖刮過慌張勒馬的另一個壯碩護衛的脖子。


    李世民後一箭射來,正中壯碩護衛胸口。


    羅士信抿嘴。李世民大笑。


    “變陣!”李世民殺了慕容孝雋隊伍中最能打的兩人後,立刻下令,“遊走!”


    剛撞散敵人的騎兵隨著李世民從側麵穿出,然後方陣變長蛇陣,繞著潰散的敵人遊走。


    李世民就像是借了鷹的視角似的,周圍再混亂,他下一次衝鋒的地方一定是慕容孝雋所在地方。


    但他又不直接朝著慕容孝雋衝鋒,而是擦著敵人邊緣“刮”過去。


    騎兵除了初次衝鋒時弓箭齊射,現在除了李世民外,皆用馬槊、長矛、長刀,見人見馬就劈砍。他們也不管對方死沒死,砍完就騎著戰馬離開,斜著繞敵人一圈後,繼續朝著慕容孝雋的地方衝鋒。


    李世民的弓箭就像是自帶導航似的,每當慕容孝雋出聲下命令時,總能射中離慕容孝雋身邊最近的人,嚇得慕容孝雋打斷指揮。


    他宛如狸貓戲老鼠般戲耍敵人,讓慕容孝雋組織不起抵抗。


    天柱王大驚失色,冒出了一腦門的冷汗。


    他正和慕容孝雋討價還價,李世民突然衝了出去,率領五百輕甲騎兵瞬間衝垮了沒有防備的慕容孝雋。


    慕容孝雋所率領的一千多人就像是無害的羊群,被頭狼領著狼群包圍起來。


    這一千人每次想逃竄的方向,總有李世民騎兵堵住去路,迫使他們往慕容孝雋的地方靠攏。但李世民下一次衝鋒,又再次把聚集在慕容孝雋身邊的人衝散。


    如此循環往複,地上倒下的人和馬越來越多,李世民所率領的騎兵包圍圈越來越小。


    這根本不是打仗,是圍獵!天柱王惶恐,李世民難道是想把慕容孝雋所率領的人全殺了?!


    “嘖!箭用光了。”李世民一弓背砸碎了落馬後剛站起來的吐穀渾人腦袋,弓往馬鞍上一掛,反手抽出長刀。


    這次他沒有再“戲耍”已經神情崩潰的慕容孝雋,左右劈砍身側逃竄的吐穀渾人,直接朝著慕容孝雋衝去。


    騎兵也再次變陣,離慕容孝雋較遠處的包圍圈出現了一個口子。


    在被圍獵的“羊群”眼中,這個逃生的口子是那麽的明顯。“羊群”立刻湧向生路。


    騎兵沒有阻攔“羊群”離開,隻攔住了“頭羊”。


    慕容孝雋見勢不妙,趕緊高喊:“我投降……”


    “啾!”


    他話未說完,一隻金雕落下,狠狠往他腦袋上一抓,然後迅速升空飛走。


    “啊!!”頭皮被抓掉一塊的,慕容孝雋捂頭慘叫。


    他眼前寒光一閃,腦袋滾落,雙目失去光芒。


    “別追了。”李世民收刀,“留點體力,等會兒還要去看看吐穀渾的小可汗。”


    出手慢了一招的羅士信癟著嘴收起長矛,下馬幫李世民拾腦袋。


    李世民慢悠悠策馬,回到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噤若寒蟬的天柱王身前。


    他摘下頭盔,甩了甩頭盔上的血滴。把頭盔掛在馬背上後,他又卸掉臂甲,把濕透了的袖子一擰,鮮血如注。


    “真麻煩,好了,解決了。”李世民露出標誌性陽光開朗笑容,“先去西海王的部族借帳篷換身衣服洗個澡,我們繼續狩獵。這下沒人打擾我們了。”


    天柱王:“啊?”


    李世民一邊繼續擰袖子,一邊笑道:“天柱王知道他的部落在哪嗎?地上還有沒死透的,我去問路?”


    天柱王使勁搖頭,又使勁點頭:“不用不用,我知道我知道,我帶你去!”


    李世民道:“牧民歸你,牛羊財物歸我如何?你缺人我缺錢,給個麵子。”


    “給給給。”天柱王發覺失言,忙道,“我沒出力,全是你的!”


    李世民笑道:“以你我交情,別說這麽客氣。我說把牧民分給你就分給你。若實在不好意思,派點人幫我把牲畜財物運回張掖。我帶的這點人,捉襟見肘啊。”


    說罷,他揚了揚全是血的手肘。


    天柱王:“一言為定!”


    別對我笑了!趕緊走!


    第113章 曆史悄然小拐彎


    周達和羅士信帶著將士打掃完戰場, 把耳朵分了分,之後再算功勞。


    隻有慕容孝雋的腦袋完整無缺,等到了慕容孝雋所在的部族時找鹽和石灰醃製, 等陛下回東都後送過去邀功。


    隊伍重新啟程, 直接向慕容孝雋所建立的吐穀渾小朝廷部族前行。


    天柱王和他帶來的下屬表情有些僵硬, 眼底藏著藏不住的忌憚。


    天柱王此次來西海郡帶了五千人。其中兩千是青壯騎兵,剩下三千有下屬,有仆從, 有美姬,負責後勤和伺候權貴。


    慕容孝雋帶來的一千多騎兵看著人數少,但他隻帶來了青壯精銳, 隻論能打仗的精銳人數沒比天柱王少太多。


    李世民隻帶了五百精銳,路上依靠隋朝驛站和城鎮的補給, 一個後勤人員都沒有帶, 自己押送幹糧和禮物。


    等李世民到達天柱部落後,就吃天柱王的用天柱王的。這次來青海,他的補給也是和天柱王混在一起。


    看李世民的人員配置,天柱王料定李世民沒想過打仗,才放心把李世民帶來威懾慕容孝雋。


    李世民雖然告訴天柱王自己之後會攻打慕容孝雋。他支持天柱王自立, 就是以天柱王部插手支援慕容孝雋為交換。但天柱王所猜測的是李世民之後會率大軍來西海郡。他希望最好隋軍和慕容孝雋兩敗俱傷,自己好輕鬆獲得漁翁之利。


    誰能猜到這個平時表現十分活潑善良, 連對卑賤的牧民都會微笑著說話的少年郎,居然一言不合直接把慕容孝雋屠了?


    你有這本事,還和我稱兄道弟說什麽聯合?你這是殺雞儆猴吧?!


    天柱王頭皮都麻了。


    他在戰場上拚殺多年, 見過無數血腥場景, 自己也不是什麽良善人, 殺人取樂的事也做過。他的屬下中也有很多心性殘忍暴虐, 吃過人肉的都不少。


    但他還是對李世民突然翻臉的行為心有餘悸。


    他們所做的事都符合邏輯和人設。李郎將是怎麽回事?剛剛還笑著說慕容孝雋要和他們一起狩獵,怎麽就突然開屠了?而且以李郎將的聰慧,天柱王不相信李郎將看不出慕容孝雋並沒有開戰的意思,隻是隨便找個借口和自己討價還價。


    天柱王捏著韁繩的手心全是汗。


    李世民看出天柱王的忌憚,微笑著沒有去打擾天柱王在那擔驚受怕。


    怕什麽?我又不會轉過來把你也屠了。


    李世民當然不是喜怒無常一時興起,魯莽行事。


    他許多看上去很莽的行為,其實更應該說是“奇”——抓準時機,出奇製勝。


    西海郡是一定要占領的,慕容孝雋是一定要殺的。首先,慕容孝雋就在李世民必須剿滅的名單上。


    李玄霸派出的探子打探了慕容孝雋所統率的部族情況,李世民知道慕容孝雋頂多隻能湊出接近四千的青壯兵卒,收攏的慕容伏允殘部老卒有一千人左右。


    在這,剛見到慕容孝雋,李世民就在觀察慕容孝雋所帶兵卒的數量和裝備情況。


    確實如天柱王所想,李世民在看見那些兵卒混亂的隊列,就知道慕容孝雋隻是虛張聲勢,沒有真想打的意思。


    但那又如何?


    開不開打,是看能不能打贏。若李世民沒有把握獲勝,或者獲勝後沒有好處,他自然不會動手。


    現在情況是什麽?


    慕容孝雋主動挑釁,他師出有名。


    慕容孝雋帶來的兵卒沒有想過會打仗,軍紀混亂,他能贏。


    最後就隻剩下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了——打贏之後有好處嗎?


    當然有!非常有!


    慕容孝雋帶來的騎兵雖然沒做好打仗的準備,但看這些人的體格和神情就知道他們肯定是部族精兵。


    如果現在剿滅這一千多精兵並把慕容孝雋斬殺在此,慕容孝雋的部族猝不及防失去了首領和超過五分之一精兵,且這五分之一的精兵還可能是伏允可汗殘部老卒,西海郡的吐穀渾人一定會失去抵抗之心。


    如果現在回去慢慢準備攻打西海郡,慕容孝雋可能會將部族精銳退到西海郡半荒廢的郡城內,打著時間差修繕郡城,將來他要打的就可能是攻城戰。


    那要打下來就很困難了,隻能慢慢圍城打援,把慕容孝雋困死在西海郡中。


    李玄霸與李世民最初商議的就是這樣打法,先遊說周圍吐穀渾部落孤立想要“挾可汗以令名王”的慕容孝雋,然後和慕容孝雋慢慢拚消耗。


    如果現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之後的消耗就免了。


    有危險嗎?


    有!危險在於天柱王會不會反水。


    李世民看出天柱王有想讓慕容孝雋和自己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的念頭。如果自己殺了慕容孝雋,天柱王會不會把自己殺了,搶奪勝利成果?


    沉思之後,李世民認為這樣的可能性很低。


    天柱王在河源郡,離西海郡較遠。他不可能放棄河源郡,而他現在的實力和牧民數量又不允許他占領兩個郡。


    如果自己分給他一些白拿的好處,他不會冒險和大隋翻臉。


    為了加大這個“奇策”的成功率,李世民立刻決定實行“圍剿”戰法,盡可能當著天柱王的麵剿滅對方有生力量,殺雞儆猴!


    他命騎兵遊走,將敵軍往慕容孝雋身邊趕,然後衝散敵軍,又再次遊走潰兵邊緣,將敵軍再次聚攏,就像是削蘿卜一樣,一層一層地將敵人“削掉”。


    但李世民知道,他吃不下所有人。


    雖然吐穀渾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在身邊的人一個一個被殺死,隻剩下很少的人後,這些人肯定會拚死一搏。


    李世民隻帶了五百人,每個人都很珍貴,不能和他們換傷亡。


    所以李世民在“揉麵團”“削蘿卜”時,也一直在觀察剩餘吐穀渾人的神態。


    當看出這些吐穀渾人即將進入困獸之鬥時,他就讓騎兵把包圍打開一條口子放這群困獸逃生,自己把慕容孝雋的命收掉。


    把慕容孝雋留在最後殺,是不想讓敵人過早潰散,不能對天柱王形成震懾;殺了慕容孝雋,困獸就沒有鬥誌了。


    這些算計都在電光火石間完成。李世民頭腦風暴結束時,天柱王和慕容孝雋還在互相裝腔作勢。


    對情報的掌控、對局勢的預測、對人心的把握,促成了這次“奇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