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羅士信一秒給自己做好心理準備。
李世民一直在偷偷觀察羅士信的神色,將羅士信迅速從震驚轉變成淡然,心中對羅士信評價又高了一層。
“所以要趁著消息不對等,在大隋戰敗的消息傳到河源郡之前把這個計劃完成。”李世民自信道,“天柱王要帶我們去青海湖畔狩獵,目的是讓西海王看到他已經與大隋結盟。如果西海王懼怕他與大隋結盟,就不會幹預他自立。這是我給他出的主意,哼哼。”
羅士信傻乎乎道:“我們不是要攻打西海郡嗎?西海王不幹預他自立,我們怎麽打?”
李世民無奈:“他們打不打和我們有什麽關係?隻要天柱部落不出手就行。”
羅士信又學到了:“這樣啊!我記住了!”
李世民道:“而且就算我們也迫於形勢做出不攻打西海郡的承諾,該打的時候仍舊要果斷出手。誰和蠻夷講道義?明白嗎!”
羅士信再次受教:“明白!”
李世民笑道:“孺子可教。呼……困了,我先睡了,明日要拔營的事你們安排。周達,多帶帶士信。”
周達道:“是。郎君放心。”
李世民打著哈欠道:“你做事我一直放心。”
李世民澡都懶得洗,倒頭就睡。
周達對羅士信語重心長道:“郎君要培養你,你一定要好好努力。”
羅士信點頭:“一定!周叔,郎君要讓你教我什麽啊?”
周達道:“教你後勤安排。你若獨自領軍,必須熟知這個。”
羅士信心中暖得臉都燒了起來。
郎君對自己太好,他都羞愧了。自己一定要更努力。手不釋卷,手不釋卷!
第二日,恢複充沛精力的李世民與天柱王一同一邊狩獵,一邊往青海湖前行。
天柱王的駐地離青海湖隻有兩百公裏,騎馬七日就能到。他們一邊走一邊遊玩,半月也到了。
還未看到青海湖,李世民和天柱王就見到了率領騎兵前來“迎接”的慕容孝雋。
慕容孝雋憤怒質問道:“天柱王!你為何和可汗的仇人在一起!”
天柱王知道自己這樣慢悠悠來青海湖,肯定會被慕容孝雋發現。他慢悠悠道:“西海王,你也已經對大隋臣服,怎麽能對大隋將軍無禮?你是想又和大隋為敵嗎?”
李世民裝作活潑少年,直接在馬背上給天柱王鼓掌:“說得好!慕容孝雋,你想與我為敵?”
慕容孝雋背後的騎兵不怎麽樣啊。這是他能湊出來的精銳,還是故意展現出虛弱的一麵誘我輕敵。
李世民心癢難耐,在心底不斷念著“阿玄會罵人”把自己的蠢蠢欲動壓下。
天柱王和李世民一唱一和,慕容孝雋就算城府再深也不由臉色大變。
伏允可汗被殺後,他即使再殫精竭慮,也難以讓年幼的新可汗得到其他部落的認可,隻能割據一方,其中天柱部落自恃強盛,對年幼可汗最不屑一顧。
慕容孝雋早就察覺天柱王有脫離吐穀渾之心,但他怎麽也沒想到,天柱王居然會對殺了伏允可汗的李世民如此禮遇。
有什麽比伏允可汗的仇更重要?慕容孝雋想起幕僚對自己的勸說。如果天柱王不顧可汗仇恨與大隋聯合就隻有一個可能,天柱王不滿足自立,想要取代吐穀渾!
第112章 翩翩少年血盈袖
慕容孝雋看向李世民的眼中全是仇恨。
李世民滿臉笑容地看著他, 轉頭對天柱王稱讚道:“西海王倒是個忠臣。”
天柱王看向李世民的眼神十分複雜:“是啊。”這是沒心沒肺呢,還是專門諷刺?
慕容孝雋顯然認為李世民在諷刺他。
他冷哼道:“歸順大隋是一回事,不能放過可汗的仇人是另一回事。”
李世民笑道:“那你去找大隋的皇帝啊。我隻是一個小小將領, 聽命行事。”
李世民在逗弄慕容孝雋的時候, 視線掃過慕容孝雋身後的騎兵。
就一千人, 還沒帶甲?李世民眼中閃過輕蔑。
“你現在攔著我,難道是想為你家可汗報仇?”李世民對身後的兵卒道,“盔甲穿上, 有仗打了!”
李世民身後表情散漫的騎兵立刻把頭盔戴上。
慕容孝雋在此處等候的事,天柱王派去的人早就打探到了消息。
天柱王隻是想給慕容孝雋施加壓力,不是想真的和慕容孝雋打起來, 去青海湖畔“狩獵”的時候當然會先通知慕容孝雋一聲。
為防萬一,靠近青海湖畔的時候李世民就要求原地休整半日。出發的時候, 他和所有士卒都穿戴了甲, 隻是把頭盔掛在馬背上懶得戴。
天柱王帶來的人也穿上了皮甲,並在皮甲上插上了五顏六色的羽毛,以展現他的威嚴。
這是李世民的主意。
既然我們要去威嚇西海王,自然要把盔甲都穿戴整齊了,讓他看到我們威風的模樣, 對吧?
天柱王深以為然。
現在李世民一說有仗打了,本就帶甲的下屬立刻準備妥當。
他們身上散漫的氣質頓時一清, 肅殺之氣蔓延。
李世民未有動作,下屬自己小幅度調整位置,很快就組成了整齊的方陣。
天柱王不動聲色地看慕容孝雋笑話。
他當然能看出來, 慕容孝雋肯定不想和隋朝將領起衝突。
慕容孝雋現在勢弱, 一不小心就會被吐穀渾其他部吞並。他也知道自己暫時不想打, 現在虛張聲勢, 不過是想保住臉麵罷了。
畢竟慕容孝雋自稱輔佐吐穀渾可汗,就算承認自己自立,也要裝出個從容的模樣。
天柱王甚至懷疑,這位伏允可汗最信任的大臣,現在對李郎將露出的悲憤有幾分真實。
慕容孝雋嚴密控製那位年幼的吐穀渾可汗,不準他與其他名王接觸時,可不像是多記著伏允可汗恩情的模樣。
李世民這次出行隻帶了五百零一個騎兵。
其中五百騎兵是他挑選出來的精銳,吃穿住行盔甲武器都是最好的,是跟隨他作戰多年的老卒。
那“零一個”,就是羅士信。
羅士信雖然還沒有副將之名,但李世民已經把他當副將培養。
羅士信第一次出任務,就擊破了突厥一個小部落。老卒看著羅士信拚殺的模樣都有點心悸。再加上老卒大多是唐國公府家生子或者應征來的平頭百姓,羅士信身為寒門士子子弟的身份比不過世家和勳貴,但也會被人高看一眼。
有身份,有本事,有功勞,李世民破格提拔羅士信沒有引起老卒不滿。
現在羅士信拍馬來到李世民身邊,與周達並立李世民左右。
周達手握令旗,負責傳達李世民的命令;羅士信就隻負責給李世民當護衛。
李世民像個沒城府的熊孩子一樣叫嚷:“是不是要打?打不打?不打就趕緊走。我和天柱王要在這裏狩獵,別擾了我們狩獵的興致。還是說你是想陪我們一起打獵?”
李世民對天柱王笑道:“西海王想加入我們的狩獵,天柱王可同意?”
天柱王捋著胡須道:“那自然是非常歡迎。西海王,可否放下恩怨,給本王一點臉麵?”
慕容孝雋見天柱王完全站在李世民這邊,知道已經沒有了回轉的餘地。
李世民雖然偷襲殺掉了伏允可汗,但慕容孝雋輕視李世民的年齡,再加上李世民是大隋勳貴子弟,遲早會回中原,並沒把李世民當敵人。他此次的目的隻是打探天柱王是否有吞並自己部族的意圖。
他擔憂天柱王有與他開戰之意,所以不能惹怒天柱王,才隻針對李世民,打探天柱王的態度。
慕容孝雋臉色一沉:“天柱王,你確定要脫離吐穀渾了嗎?”
天柱王歎氣:“西海王,吐穀渾早就已經失敗了。現在我們依附的是大隋,不是嗎?你也派使臣去向大隋皇帝朝賀了。”
慕容孝雋道:“吐穀渾實力不如人,我願意臣服大隋皇帝。但殺了可汗的仇人我絕對不會放過。”
天柱王也臉色一沉:“你想如何?”
慕容孝雋冷聲道:“應該是我問你要如何!你若想自立就自立,為何要把可汗的仇人帶到我麵前!”
天柱王也火大了:“我帶就帶了,你要如何?”
慕容孝雋憤怒道:“我要如何?我決不允許可汗的仇人活著離開這裏!”
天柱王一聽,就知道慕容孝雋要開價了。
什麽不允許伏允可汗的仇人活著離開這裏。他敢冒與大隋和天柱部落同時開戰的險殺掉李郎將嗎?
若他對伏允這麽不顧自己的生命和部族,就不會向大隋臣服。
再說,李世民已經在張掖幾月,可沒見慕容孝雋有任何想要攻打張掖的舉動。
天柱王掃了一眼慕容孝雋身後的一千青壯騎兵。
這一千青壯騎兵都沒有帶甲,馬背上也沒有背多少弓箭。
他心中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
天柱王正色道:“李二郎是我帶來,我就要把他平安地帶回去。難道你要和我開戰?”你開價吧,但別過分。
慕容孝雋咬牙切齒道:“天柱王!我看錯你了!好,好,我今日……”
李世民:“殺。”
戰馬嘶鳴,令旗高立,弓弦鳴叫。
李世民率先拍馬衝出,周達和羅士信一人手持長刀,一人手持長矛,與挽弓的李世民並駕齊驅。
騎兵方陣狠狠撞上了隊形散漫的慕容伏允隊伍。
“士信,你持矛,我挽弓,我們比一比誰殺的吐穀渾人多!”李世民大笑道,“慕容孝雋,你要為慕容伏允報仇,盡管來!”
他手中的弓箭應聲射出。
慕容孝雋大驚失色,連忙躲閃。
李世民的箭居然不是直取慕容孝雋,而是一劍射中他身旁壯碩護衛的眼眶。
壯碩護衛慘叫一聲,吃痛捂住眼睛。
羅士信瞅準機會長矛遞出,借著馬往前奔馳的動力,一矛插穿護衛的胸口。
長矛帶著壯碩護衛的身體落馬,慘叫聲立刻消失在戰馬踐踏中。
李世民一直在偷偷觀察羅士信的神色,將羅士信迅速從震驚轉變成淡然,心中對羅士信評價又高了一層。
“所以要趁著消息不對等,在大隋戰敗的消息傳到河源郡之前把這個計劃完成。”李世民自信道,“天柱王要帶我們去青海湖畔狩獵,目的是讓西海王看到他已經與大隋結盟。如果西海王懼怕他與大隋結盟,就不會幹預他自立。這是我給他出的主意,哼哼。”
羅士信傻乎乎道:“我們不是要攻打西海郡嗎?西海王不幹預他自立,我們怎麽打?”
李世民無奈:“他們打不打和我們有什麽關係?隻要天柱部落不出手就行。”
羅士信又學到了:“這樣啊!我記住了!”
李世民道:“而且就算我們也迫於形勢做出不攻打西海郡的承諾,該打的時候仍舊要果斷出手。誰和蠻夷講道義?明白嗎!”
羅士信再次受教:“明白!”
李世民笑道:“孺子可教。呼……困了,我先睡了,明日要拔營的事你們安排。周達,多帶帶士信。”
周達道:“是。郎君放心。”
李世民打著哈欠道:“你做事我一直放心。”
李世民澡都懶得洗,倒頭就睡。
周達對羅士信語重心長道:“郎君要培養你,你一定要好好努力。”
羅士信點頭:“一定!周叔,郎君要讓你教我什麽啊?”
周達道:“教你後勤安排。你若獨自領軍,必須熟知這個。”
羅士信心中暖得臉都燒了起來。
郎君對自己太好,他都羞愧了。自己一定要更努力。手不釋卷,手不釋卷!
第二日,恢複充沛精力的李世民與天柱王一同一邊狩獵,一邊往青海湖前行。
天柱王的駐地離青海湖隻有兩百公裏,騎馬七日就能到。他們一邊走一邊遊玩,半月也到了。
還未看到青海湖,李世民和天柱王就見到了率領騎兵前來“迎接”的慕容孝雋。
慕容孝雋憤怒質問道:“天柱王!你為何和可汗的仇人在一起!”
天柱王知道自己這樣慢悠悠來青海湖,肯定會被慕容孝雋發現。他慢悠悠道:“西海王,你也已經對大隋臣服,怎麽能對大隋將軍無禮?你是想又和大隋為敵嗎?”
李世民裝作活潑少年,直接在馬背上給天柱王鼓掌:“說得好!慕容孝雋,你想與我為敵?”
慕容孝雋背後的騎兵不怎麽樣啊。這是他能湊出來的精銳,還是故意展現出虛弱的一麵誘我輕敵。
李世民心癢難耐,在心底不斷念著“阿玄會罵人”把自己的蠢蠢欲動壓下。
天柱王和李世民一唱一和,慕容孝雋就算城府再深也不由臉色大變。
伏允可汗被殺後,他即使再殫精竭慮,也難以讓年幼的新可汗得到其他部落的認可,隻能割據一方,其中天柱部落自恃強盛,對年幼可汗最不屑一顧。
慕容孝雋早就察覺天柱王有脫離吐穀渾之心,但他怎麽也沒想到,天柱王居然會對殺了伏允可汗的李世民如此禮遇。
有什麽比伏允可汗的仇更重要?慕容孝雋想起幕僚對自己的勸說。如果天柱王不顧可汗仇恨與大隋聯合就隻有一個可能,天柱王不滿足自立,想要取代吐穀渾!
第112章 翩翩少年血盈袖
慕容孝雋看向李世民的眼中全是仇恨。
李世民滿臉笑容地看著他, 轉頭對天柱王稱讚道:“西海王倒是個忠臣。”
天柱王看向李世民的眼神十分複雜:“是啊。”這是沒心沒肺呢,還是專門諷刺?
慕容孝雋顯然認為李世民在諷刺他。
他冷哼道:“歸順大隋是一回事,不能放過可汗的仇人是另一回事。”
李世民笑道:“那你去找大隋的皇帝啊。我隻是一個小小將領, 聽命行事。”
李世民在逗弄慕容孝雋的時候, 視線掃過慕容孝雋身後的騎兵。
就一千人, 還沒帶甲?李世民眼中閃過輕蔑。
“你現在攔著我,難道是想為你家可汗報仇?”李世民對身後的兵卒道,“盔甲穿上, 有仗打了!”
李世民身後表情散漫的騎兵立刻把頭盔戴上。
慕容孝雋在此處等候的事,天柱王派去的人早就打探到了消息。
天柱王隻是想給慕容孝雋施加壓力,不是想真的和慕容孝雋打起來, 去青海湖畔“狩獵”的時候當然會先通知慕容孝雋一聲。
為防萬一,靠近青海湖畔的時候李世民就要求原地休整半日。出發的時候, 他和所有士卒都穿戴了甲, 隻是把頭盔掛在馬背上懶得戴。
天柱王帶來的人也穿上了皮甲,並在皮甲上插上了五顏六色的羽毛,以展現他的威嚴。
這是李世民的主意。
既然我們要去威嚇西海王,自然要把盔甲都穿戴整齊了,讓他看到我們威風的模樣, 對吧?
天柱王深以為然。
現在李世民一說有仗打了,本就帶甲的下屬立刻準備妥當。
他們身上散漫的氣質頓時一清, 肅殺之氣蔓延。
李世民未有動作,下屬自己小幅度調整位置,很快就組成了整齊的方陣。
天柱王不動聲色地看慕容孝雋笑話。
他當然能看出來, 慕容孝雋肯定不想和隋朝將領起衝突。
慕容孝雋現在勢弱, 一不小心就會被吐穀渾其他部吞並。他也知道自己暫時不想打, 現在虛張聲勢, 不過是想保住臉麵罷了。
畢竟慕容孝雋自稱輔佐吐穀渾可汗,就算承認自己自立,也要裝出個從容的模樣。
天柱王甚至懷疑,這位伏允可汗最信任的大臣,現在對李郎將露出的悲憤有幾分真實。
慕容孝雋嚴密控製那位年幼的吐穀渾可汗,不準他與其他名王接觸時,可不像是多記著伏允可汗恩情的模樣。
李世民這次出行隻帶了五百零一個騎兵。
其中五百騎兵是他挑選出來的精銳,吃穿住行盔甲武器都是最好的,是跟隨他作戰多年的老卒。
那“零一個”,就是羅士信。
羅士信雖然還沒有副將之名,但李世民已經把他當副將培養。
羅士信第一次出任務,就擊破了突厥一個小部落。老卒看著羅士信拚殺的模樣都有點心悸。再加上老卒大多是唐國公府家生子或者應征來的平頭百姓,羅士信身為寒門士子子弟的身份比不過世家和勳貴,但也會被人高看一眼。
有身份,有本事,有功勞,李世民破格提拔羅士信沒有引起老卒不滿。
現在羅士信拍馬來到李世民身邊,與周達並立李世民左右。
周達手握令旗,負責傳達李世民的命令;羅士信就隻負責給李世民當護衛。
李世民像個沒城府的熊孩子一樣叫嚷:“是不是要打?打不打?不打就趕緊走。我和天柱王要在這裏狩獵,別擾了我們狩獵的興致。還是說你是想陪我們一起打獵?”
李世民對天柱王笑道:“西海王想加入我們的狩獵,天柱王可同意?”
天柱王捋著胡須道:“那自然是非常歡迎。西海王,可否放下恩怨,給本王一點臉麵?”
慕容孝雋見天柱王完全站在李世民這邊,知道已經沒有了回轉的餘地。
李世民雖然偷襲殺掉了伏允可汗,但慕容孝雋輕視李世民的年齡,再加上李世民是大隋勳貴子弟,遲早會回中原,並沒把李世民當敵人。他此次的目的隻是打探天柱王是否有吞並自己部族的意圖。
他擔憂天柱王有與他開戰之意,所以不能惹怒天柱王,才隻針對李世民,打探天柱王的態度。
慕容孝雋臉色一沉:“天柱王,你確定要脫離吐穀渾了嗎?”
天柱王歎氣:“西海王,吐穀渾早就已經失敗了。現在我們依附的是大隋,不是嗎?你也派使臣去向大隋皇帝朝賀了。”
慕容孝雋道:“吐穀渾實力不如人,我願意臣服大隋皇帝。但殺了可汗的仇人我絕對不會放過。”
天柱王也臉色一沉:“你想如何?”
慕容孝雋冷聲道:“應該是我問你要如何!你若想自立就自立,為何要把可汗的仇人帶到我麵前!”
天柱王也火大了:“我帶就帶了,你要如何?”
慕容孝雋憤怒道:“我要如何?我決不允許可汗的仇人活著離開這裏!”
天柱王一聽,就知道慕容孝雋要開價了。
什麽不允許伏允可汗的仇人活著離開這裏。他敢冒與大隋和天柱部落同時開戰的險殺掉李郎將嗎?
若他對伏允這麽不顧自己的生命和部族,就不會向大隋臣服。
再說,李世民已經在張掖幾月,可沒見慕容孝雋有任何想要攻打張掖的舉動。
天柱王掃了一眼慕容孝雋身後的一千青壯騎兵。
這一千青壯騎兵都沒有帶甲,馬背上也沒有背多少弓箭。
他心中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
天柱王正色道:“李二郎是我帶來,我就要把他平安地帶回去。難道你要和我開戰?”你開價吧,但別過分。
慕容孝雋咬牙切齒道:“天柱王!我看錯你了!好,好,我今日……”
李世民:“殺。”
戰馬嘶鳴,令旗高立,弓弦鳴叫。
李世民率先拍馬衝出,周達和羅士信一人手持長刀,一人手持長矛,與挽弓的李世民並駕齊驅。
騎兵方陣狠狠撞上了隊形散漫的慕容伏允隊伍。
“士信,你持矛,我挽弓,我們比一比誰殺的吐穀渾人多!”李世民大笑道,“慕容孝雋,你要為慕容伏允報仇,盡管來!”
他手中的弓箭應聲射出。
慕容孝雋大驚失色,連忙躲閃。
李世民的箭居然不是直取慕容孝雋,而是一劍射中他身旁壯碩護衛的眼眶。
壯碩護衛慘叫一聲,吃痛捂住眼睛。
羅士信瞅準機會長矛遞出,借著馬往前奔馳的動力,一矛插穿護衛的胸口。
長矛帶著壯碩護衛的身體落馬,慘叫聲立刻消失在戰馬踐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