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賊帥們紛紛在全國各個地方為太子楊暕發喪,還有已經僭越稱王的賊帥追封太子楊暕諡號。
甚至有不讀書的賊帥亂給太子楊暕追封了隋朝皇帝,稱“隋哀帝”。
這件事沒人敢傳到楊廣耳朵裏。
看看那三個將領怎麽死的?不就是據實告訴楊廣民賊越來越多,怎麽剿滅都剿滅不完。
就說了這個大實話,三人明明戰無不勝,居然全部都死了。
現在還有誰敢給楊廣說實話?
蘇威本來都想據實直言了,但這件事他也不敢告訴楊廣。
李淵得知此事後,歎息道:“如果陛下知道太子楊暕被追封成皇帝,不知道會遷怒多少人。我們也要加緊準備起兵了。”
這次李淵沒有再支支吾吾當謎語人,明明心中早就有了反意,還被下屬和兒子推著才裝作不甘不願地起兵。
他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很危險的界限上——楊廣並不太信任他,隨時都可能會降罪,所以他就隻能早做準備了。
再者,他現在身邊隻有李建成。李建成正心虛,沒有底氣勸說李淵起兵。李淵找不到人推鍋,隻能自己拿主意。
當然,他還是示意屬下也多勸說他。
起兵謀反之事,他身為隋朝大臣還是不能做得太果決,要被下屬推一把,表現自己是無奈之舉才行。
偏遠的張掖,李世民遲了幾個月才得知這件事。
他得知這件事的時候,張掖的都開了。在中原,恐怕都要穿單衣了。
現在民賊四起,河右之地幾乎和中原斷絕了聯係。李世民可以隨意擴充勢力。
在李世民得知隋軍被搶了的時候,楊廣給他加官的聖旨也到了。
楊廣很信任沒有為太子楊暕求情的李世民,所以這次升任李世民為隴右道慰撫使。
隴右道包括了河右全境和隴西部分郡縣,統轄範圍比河右慰撫使大多了。
而且楊廣還加封了李世民隴右道捕盜大使,給了李世民可以隨意在隴右道亂竄,甚至見機行事,幫助其他地方捕盜的權力。
李世民得到旨意後,沒有表現得多興奮,好像理所當然似的。
他有條不紊地把手頭工作安排下去,領兵去關西等地招募豪強,很快就有豪強帶兵來投。
不過李世民升官後最大的收獲卻不是他自己招募的,而是姍姍來遲的薛元敬找來的。
李世民匆匆離開太原時沒有帶薛元敬。
他此行危險,所以讓薛元敬派人去張掖通知房喬等人,並收羅太原郡士人,先行前往張掖。
但薛元敬路上感染了風寒,在大興暫住了一段時間,待開春時才重新出發,所以比李世民遲來張掖幾月。
薛家身為河東郡姓世家,當然在兩京都有宅邸。
薛元敬在大興宅邸養病時,居然發現族叔薛德音也在,還帶了一個快分娩的女子。
薛德音沒有告訴薛元敬女子的身份,薛元敬隻當女子是族叔的妾室,沒有多想。
薛德音告訴薛元敬,他也準備去張掖投奔李世民,隻是女子胎兒不穩,所以先在大興生下孩子後再出發。
薛元敬雖疑惑族叔為何不多住幾月,待女子身體恢複後再離開大興,但這是族叔的家事,他就沒有多嘴。
但他與薛德音一同啟程時,一件“意外”讓他警覺——女子順利分娩,但幾日後卻突然“病逝”。族叔先是愕然,而後非常奇怪地露出了敬佩的神色。
不是悲傷,而是敬佩?薛元敬狐疑。
之後薛德音神色自若地找了一個薛家的家仆當奶娘,帶著幼兒繼續啟程,薛元敬將疑惑藏在心中。
因為要照顧幼兒,叔侄二人走走停停,沿路遇到郡縣就會下榻。
隴右也已經民亂四起。路過河右之地的門戶金城縣時,二人聽聞有河東薛氏族人遷徙此地成為當地豪族,便上門拜訪請求幫助,希望金城的薛家人派壯丁保護他們去張掖。
雖然薛元敬帶了一隊兵丁,但他沒有帶兵的本事,覺得護衛還是越多越好。
金城的薛家人一聽來者居然是河東薛氏本族中最負盛名的“河東三鳳”之二,薛元敬和薛德音,自然欣喜若狂。
他們雖然確實是從河東遷徙來的薛氏,但和河東薛氏本家人關係遠得幾乎隻剩一個祖宗,平時都不大好意思自稱郡望。家中族長薛舉也就當了一個小小的校尉。
薛元敬和薛德音承認他們是“河東薛氏”支脈,金城的薛家人驚喜得都哭了。
原本金城薛家族長薛舉驍勇魁梧,又家資豪富,雖然現在沒有自立之心,也沒想過離開家中塢堡去投奔他人。
現在聽聞“河東三鳳”已經全部投奔年少的隴右道慰撫使李世民李將軍,薛舉大腿一拍,校尉辭了,親自召集族人,湊了一千鄉勇護送薛元敬和薛德音。
我也是河東薛氏,我也要投奔李將軍!
第143章 太子遺腹子來曆
薛元敬在去張掖的途中, 就遇到了正駐紮在西平郡的李世民。
河右之地即河西走廊,起點在武威郡。西平郡在武威郡以南,以前是大隋防備吐穀渾的軍事重鎮。
河右之地在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太原前就基本被掌控。在李世民和李玄霸離開的這段時間,房喬等人已經掌控了一半西平郡, 將河右之地徹底與中原切斷。
現在李世民成了隴右慰撫使, 從隴山六盤山以西到青海湖以東,並囊括了後世新疆東部的廣大區域都是李世民的勢力範圍, 西平郡也在李世民的轄區內。
李世民這次親自帶兵, 就是將新到手的地盤收服。
金城郡也在李世民這個隴右道慰撫使轄區內, 所以他在西平郡休整後,就會拔營去金城郡。
金城郡就是後世蘭州。
金城郡以西的河源郡等原本在吐穀渾殘部控製下的郡縣,在李世民支持天柱王當上天柱可汗後,已經全部歸屬李世民。西平郡在被李世民收服後,金城郡已經唾手可得。
隻是金城郡有薛舉這家豪強, 郡中權力基本掌握在薛家手中, 大隋任命的地方官都要仰仗薛家, 所以李世民正琢磨著怎麽打服薛家。
邊疆和中原不一樣, 誰拳頭大誰道理就大。對地方豪強不需要講太多道理, 隻要展露出自己能剿滅對方的本事,就能順利將其收服。
天高皇帝遠,打了他們, 他們也不能向皇帝告狀。
隴右道看似麵積很廣闊,但人口稀少。在中原都逐漸失控的時候,大隋對邊疆的管理基本上已經完全失控。所以楊廣才放心將隴右道交給李世民。
大隋已經無法給邊疆提供任何支援,既然李世民在張掖幹得不錯, 就讓李世民繼續守著。
“聽聞你們是河東薛氏, 他就跟著來了?”李世民眉頭一挑, 心裏浮現弟弟的話。
這世家的名聲,是真的能兌現的。怪不得為了集中君權,必須削弱世家的聲望。
不過現在薛元敬用河東薛氏的名聲幫自己招攬了薛舉這一支金城郡豪強,李世民不會沒眼色到這時候忌憚薛家。
他很高興地歡迎了前來投奔的薛舉,並讓秦瓊和薛舉比試武藝,又自己與薛舉比試射箭。
“我們邊疆的人沒有中原人那麽多彎彎道道,交朋友就是好好比一場。”李世民擦著自己的弓,笑著對薛元敬和薛德音道,“邊塞不僅風沙大野獸多,披著人皮的蠻夷畜生也多,不展現出自己的武勇,沒辦法在這裏過下去。”
薛元敬擔憂道:“我也要展現出武勇?”
薛德音無語地瞥了薛元敬一眼。
李世民道:“你們不用展現武勇,隻要我這個慰撫使能展現出令人信服的武勇就行了。”
薛元敬鬆了口氣。雖然他並非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但和邊塞人比武勇還是算了。
薛元敬道:“李二郎和薛舉比試,是為了懾服他?”
李世民點頭:“薛舉之驍勇,我早有耳聞。之前輔機前來金城郡打探過,薛舉可不會輕易被他人收複。多虧你們了。”
薛元敬笑著拱手:“能幫到你就好。我還擔心其他同僚比我先來隴右,沒有我發揮本事的機會。”
李世民歎氣:“等薛伯褒來的時候,大概會心裏憋屈許久。他還沒有消息嗎?”
薛元敬扶額:“我都擔心他在海上落草為寇了。真不知道他在幹什麽。”
李世民道:“現在我們困於西域,不能出海尋找他。待我在西域站穩腳跟,我會派人到高麗打探他的蹤跡。高麗南端與倭國隔海相望,應當有薛伯褒的消息。”
薛元敬道:“那就拜托李二郎了。磬之,你怎麽一言不發?”
雖然薛德音是薛元敬族叔,但平常他們都相互稱呼對方的字,如平輩般相處。
薛德音道:“你話都說完了,我還說什麽?”
薛元敬笑道:“對了,李二郎,磬之此次來張掖還帶了一個剛出生的幼兒。你可要幫他尋個好住處。”
薛德音眼眸閃了閃,沒有說話。
李世民看了一眼薛德音的神情,道:“私下說?”
薛德音驚訝。
薛元敬皺眉:“那孩子身份真的有問題?”
薛德音看向薛元敬。
薛元敬沒好氣道:“我很了解你,那女子與你相處時,可一點都不像你房中人。薛磬之,不要給李二郎惹麻煩,你……”
李世民打斷道:“這裏很安全,做什麽都不會給我惹麻煩。我們單獨聊?”
薛德音垂著頭道:“子誠都猜出來了,就在這說吧。那孩子是太子的遺腹子。”
薛元敬雖然早就隱約猜到那個幼兒的真實身份,還是有點心梗。
族叔!你這是要為你的忠義賠上全家啊!
李世民道:“孩子生母可是元氏婦韋氏?”
薛元敬沒有喝水,都被唾沫嗆到了:“咳咳咳咳,什麽?!什麽元氏婦?!難道是哪家寡婦?!”
薛德音驚訝極了:“這你都能猜到?!”
李世民無奈道:“二表兄來太原市,言語間透露要在做大事前拜訪故舊。恐怕他就是那時與元氏婦有了……唉。”
在薛德音還在組織語言的時候,李世民先說了自己為何能迅速斷定薛德音帶來的嬰孩是楊暕的遺腹子。
李世民到了涿郡後,得知雖然蕭皇後請求楊廣不要追查楊暕女眷的蹤跡,但楊廣在斬草除根上從不含糊,楊暕的女眷皆在楊暕被賜死後“殉葬”,甚至連楊暕的女兒都沒能逃脫。
楊暕的王妃早逝後,即使他當了多年太子,楊廣也沒有再給他選太子妃,府中妾室出身都不高。所以楊廣讓楊暕女眷殉死的事,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李玄霸之前和李世民私下一同吐槽,說楊廣估計一早就忌憚楊暕,所以才不給楊暕重新選太子妃,怕楊暕有妻族支持。
“楊廣雖然對二表兄府中監視嚴格,但在臣子府中,他幾乎沒有眼線,全靠臣子之間和其家人告密。”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諷刺,楊廣掌控欲很強,但表現得卻很廢物,“二表兄大概是在元氏婦家中私會。”
說到這,李世民又想起了弟弟的吐槽。
楊暕與元氏婦私會時,元氏婦的丈夫是默許的。
甚至有不讀書的賊帥亂給太子楊暕追封了隋朝皇帝,稱“隋哀帝”。
這件事沒人敢傳到楊廣耳朵裏。
看看那三個將領怎麽死的?不就是據實告訴楊廣民賊越來越多,怎麽剿滅都剿滅不完。
就說了這個大實話,三人明明戰無不勝,居然全部都死了。
現在還有誰敢給楊廣說實話?
蘇威本來都想據實直言了,但這件事他也不敢告訴楊廣。
李淵得知此事後,歎息道:“如果陛下知道太子楊暕被追封成皇帝,不知道會遷怒多少人。我們也要加緊準備起兵了。”
這次李淵沒有再支支吾吾當謎語人,明明心中早就有了反意,還被下屬和兒子推著才裝作不甘不願地起兵。
他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很危險的界限上——楊廣並不太信任他,隨時都可能會降罪,所以他就隻能早做準備了。
再者,他現在身邊隻有李建成。李建成正心虛,沒有底氣勸說李淵起兵。李淵找不到人推鍋,隻能自己拿主意。
當然,他還是示意屬下也多勸說他。
起兵謀反之事,他身為隋朝大臣還是不能做得太果決,要被下屬推一把,表現自己是無奈之舉才行。
偏遠的張掖,李世民遲了幾個月才得知這件事。
他得知這件事的時候,張掖的都開了。在中原,恐怕都要穿單衣了。
現在民賊四起,河右之地幾乎和中原斷絕了聯係。李世民可以隨意擴充勢力。
在李世民得知隋軍被搶了的時候,楊廣給他加官的聖旨也到了。
楊廣很信任沒有為太子楊暕求情的李世民,所以這次升任李世民為隴右道慰撫使。
隴右道包括了河右全境和隴西部分郡縣,統轄範圍比河右慰撫使大多了。
而且楊廣還加封了李世民隴右道捕盜大使,給了李世民可以隨意在隴右道亂竄,甚至見機行事,幫助其他地方捕盜的權力。
李世民得到旨意後,沒有表現得多興奮,好像理所當然似的。
他有條不紊地把手頭工作安排下去,領兵去關西等地招募豪強,很快就有豪強帶兵來投。
不過李世民升官後最大的收獲卻不是他自己招募的,而是姍姍來遲的薛元敬找來的。
李世民匆匆離開太原時沒有帶薛元敬。
他此行危險,所以讓薛元敬派人去張掖通知房喬等人,並收羅太原郡士人,先行前往張掖。
但薛元敬路上感染了風寒,在大興暫住了一段時間,待開春時才重新出發,所以比李世民遲來張掖幾月。
薛家身為河東郡姓世家,當然在兩京都有宅邸。
薛元敬在大興宅邸養病時,居然發現族叔薛德音也在,還帶了一個快分娩的女子。
薛德音沒有告訴薛元敬女子的身份,薛元敬隻當女子是族叔的妾室,沒有多想。
薛德音告訴薛元敬,他也準備去張掖投奔李世民,隻是女子胎兒不穩,所以先在大興生下孩子後再出發。
薛元敬雖疑惑族叔為何不多住幾月,待女子身體恢複後再離開大興,但這是族叔的家事,他就沒有多嘴。
但他與薛德音一同啟程時,一件“意外”讓他警覺——女子順利分娩,但幾日後卻突然“病逝”。族叔先是愕然,而後非常奇怪地露出了敬佩的神色。
不是悲傷,而是敬佩?薛元敬狐疑。
之後薛德音神色自若地找了一個薛家的家仆當奶娘,帶著幼兒繼續啟程,薛元敬將疑惑藏在心中。
因為要照顧幼兒,叔侄二人走走停停,沿路遇到郡縣就會下榻。
隴右也已經民亂四起。路過河右之地的門戶金城縣時,二人聽聞有河東薛氏族人遷徙此地成為當地豪族,便上門拜訪請求幫助,希望金城的薛家人派壯丁保護他們去張掖。
雖然薛元敬帶了一隊兵丁,但他沒有帶兵的本事,覺得護衛還是越多越好。
金城的薛家人一聽來者居然是河東薛氏本族中最負盛名的“河東三鳳”之二,薛元敬和薛德音,自然欣喜若狂。
他們雖然確實是從河東遷徙來的薛氏,但和河東薛氏本家人關係遠得幾乎隻剩一個祖宗,平時都不大好意思自稱郡望。家中族長薛舉也就當了一個小小的校尉。
薛元敬和薛德音承認他們是“河東薛氏”支脈,金城的薛家人驚喜得都哭了。
原本金城薛家族長薛舉驍勇魁梧,又家資豪富,雖然現在沒有自立之心,也沒想過離開家中塢堡去投奔他人。
現在聽聞“河東三鳳”已經全部投奔年少的隴右道慰撫使李世民李將軍,薛舉大腿一拍,校尉辭了,親自召集族人,湊了一千鄉勇護送薛元敬和薛德音。
我也是河東薛氏,我也要投奔李將軍!
第143章 太子遺腹子來曆
薛元敬在去張掖的途中, 就遇到了正駐紮在西平郡的李世民。
河右之地即河西走廊,起點在武威郡。西平郡在武威郡以南,以前是大隋防備吐穀渾的軍事重鎮。
河右之地在李世民和李玄霸回太原前就基本被掌控。在李世民和李玄霸離開的這段時間,房喬等人已經掌控了一半西平郡, 將河右之地徹底與中原切斷。
現在李世民成了隴右慰撫使, 從隴山六盤山以西到青海湖以東,並囊括了後世新疆東部的廣大區域都是李世民的勢力範圍, 西平郡也在李世民的轄區內。
李世民這次親自帶兵, 就是將新到手的地盤收服。
金城郡也在李世民這個隴右道慰撫使轄區內, 所以他在西平郡休整後,就會拔營去金城郡。
金城郡就是後世蘭州。
金城郡以西的河源郡等原本在吐穀渾殘部控製下的郡縣,在李世民支持天柱王當上天柱可汗後,已經全部歸屬李世民。西平郡在被李世民收服後,金城郡已經唾手可得。
隻是金城郡有薛舉這家豪強, 郡中權力基本掌握在薛家手中, 大隋任命的地方官都要仰仗薛家, 所以李世民正琢磨著怎麽打服薛家。
邊疆和中原不一樣, 誰拳頭大誰道理就大。對地方豪強不需要講太多道理, 隻要展露出自己能剿滅對方的本事,就能順利將其收服。
天高皇帝遠,打了他們, 他們也不能向皇帝告狀。
隴右道看似麵積很廣闊,但人口稀少。在中原都逐漸失控的時候,大隋對邊疆的管理基本上已經完全失控。所以楊廣才放心將隴右道交給李世民。
大隋已經無法給邊疆提供任何支援,既然李世民在張掖幹得不錯, 就讓李世民繼續守著。
“聽聞你們是河東薛氏, 他就跟著來了?”李世民眉頭一挑, 心裏浮現弟弟的話。
這世家的名聲,是真的能兌現的。怪不得為了集中君權,必須削弱世家的聲望。
不過現在薛元敬用河東薛氏的名聲幫自己招攬了薛舉這一支金城郡豪強,李世民不會沒眼色到這時候忌憚薛家。
他很高興地歡迎了前來投奔的薛舉,並讓秦瓊和薛舉比試武藝,又自己與薛舉比試射箭。
“我們邊疆的人沒有中原人那麽多彎彎道道,交朋友就是好好比一場。”李世民擦著自己的弓,笑著對薛元敬和薛德音道,“邊塞不僅風沙大野獸多,披著人皮的蠻夷畜生也多,不展現出自己的武勇,沒辦法在這裏過下去。”
薛元敬擔憂道:“我也要展現出武勇?”
薛德音無語地瞥了薛元敬一眼。
李世民道:“你們不用展現武勇,隻要我這個慰撫使能展現出令人信服的武勇就行了。”
薛元敬鬆了口氣。雖然他並非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但和邊塞人比武勇還是算了。
薛元敬道:“李二郎和薛舉比試,是為了懾服他?”
李世民點頭:“薛舉之驍勇,我早有耳聞。之前輔機前來金城郡打探過,薛舉可不會輕易被他人收複。多虧你們了。”
薛元敬笑著拱手:“能幫到你就好。我還擔心其他同僚比我先來隴右,沒有我發揮本事的機會。”
李世民歎氣:“等薛伯褒來的時候,大概會心裏憋屈許久。他還沒有消息嗎?”
薛元敬扶額:“我都擔心他在海上落草為寇了。真不知道他在幹什麽。”
李世民道:“現在我們困於西域,不能出海尋找他。待我在西域站穩腳跟,我會派人到高麗打探他的蹤跡。高麗南端與倭國隔海相望,應當有薛伯褒的消息。”
薛元敬道:“那就拜托李二郎了。磬之,你怎麽一言不發?”
雖然薛德音是薛元敬族叔,但平常他們都相互稱呼對方的字,如平輩般相處。
薛德音道:“你話都說完了,我還說什麽?”
薛元敬笑道:“對了,李二郎,磬之此次來張掖還帶了一個剛出生的幼兒。你可要幫他尋個好住處。”
薛德音眼眸閃了閃,沒有說話。
李世民看了一眼薛德音的神情,道:“私下說?”
薛德音驚訝。
薛元敬皺眉:“那孩子身份真的有問題?”
薛德音看向薛元敬。
薛元敬沒好氣道:“我很了解你,那女子與你相處時,可一點都不像你房中人。薛磬之,不要給李二郎惹麻煩,你……”
李世民打斷道:“這裏很安全,做什麽都不會給我惹麻煩。我們單獨聊?”
薛德音垂著頭道:“子誠都猜出來了,就在這說吧。那孩子是太子的遺腹子。”
薛元敬雖然早就隱約猜到那個幼兒的真實身份,還是有點心梗。
族叔!你這是要為你的忠義賠上全家啊!
李世民道:“孩子生母可是元氏婦韋氏?”
薛元敬沒有喝水,都被唾沫嗆到了:“咳咳咳咳,什麽?!什麽元氏婦?!難道是哪家寡婦?!”
薛德音驚訝極了:“這你都能猜到?!”
李世民無奈道:“二表兄來太原市,言語間透露要在做大事前拜訪故舊。恐怕他就是那時與元氏婦有了……唉。”
在薛德音還在組織語言的時候,李世民先說了自己為何能迅速斷定薛德音帶來的嬰孩是楊暕的遺腹子。
李世民到了涿郡後,得知雖然蕭皇後請求楊廣不要追查楊暕女眷的蹤跡,但楊廣在斬草除根上從不含糊,楊暕的女眷皆在楊暕被賜死後“殉葬”,甚至連楊暕的女兒都沒能逃脫。
楊暕的王妃早逝後,即使他當了多年太子,楊廣也沒有再給他選太子妃,府中妾室出身都不高。所以楊廣讓楊暕女眷殉死的事,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李玄霸之前和李世民私下一同吐槽,說楊廣估計一早就忌憚楊暕,所以才不給楊暕重新選太子妃,怕楊暕有妻族支持。
“楊廣雖然對二表兄府中監視嚴格,但在臣子府中,他幾乎沒有眼線,全靠臣子之間和其家人告密。”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諷刺,楊廣掌控欲很強,但表現得卻很廢物,“二表兄大概是在元氏婦家中私會。”
說到這,李世民又想起了弟弟的吐槽。
楊暕與元氏婦私會時,元氏婦的丈夫是默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