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節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 作者:木蘭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熲抿了一口李世民送來的張掖枸杞茶,慢悠悠道:“二郎就罷了,三郎居然能救駕立功,這件事我都沒想到。我隻以為三郎可能會在賊帥那裏做點什麽。”
薛道衡道:“你之前說幾路賊帥聯合起來打著太子的旗號搶奪隋軍物資,這謀略顯然不是賊帥自己想的,幕後肯定有人謀劃。難道三郎一直躲在賊帥處?”
高熲道:“也可能是李密。”
他說罷後,失笑:“不過現在隻可能是三郎了。”
長孫晟雖然知道肯定是李玄霸,但還是問道:“為何?”
高熲道:“既然你判斷西突厥襲擾敦煌郡是假的,那麽他們連財物獎賞都不多爭取,就匆匆離開中原的原因是什麽?”
宇文弼道:“我聽聞三郎的身體仍舊很虛弱,如果不是急事,他們不會急行軍回隴右。”
薛道衡捏著摸到的牌猶豫了許久,還是換了張牌打出去:“看來他們算到中原馬上就會生亂,為了避嫌才立刻離開。”
長孫晟道:“胡了。我先跑了。”
薛道衡把胡子都扯疼了:“都跑了?留我一個?!”
宇文弼大笑道:“來,看看誰先胡。”
薛道衡愁得臉都皺到了一起。
長孫晟坐著的椅子是李世民李玄霸派人送來的“太師椅”。他現在年紀大了,年輕時也本就不太顧及繁文縟節,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太師椅。
現在四位老頭都每日坐著太師椅,已經不想換回坐榻了,哪怕坐榻上也有靠背。
長孫晟捧著一杯茶,手臂放在太師椅的扶手上,往高熲那裏靠了靠:“高公,你猜三郎給賊帥留了什麽妙計?”
高熲微笑:“猜不到,我也想知道他能又給世人和陛下怎樣的驚喜。”
宇文弼抬頭:“是驚嚇吧?”
薛道衡愁眉苦臉:“完了完了,我這次不會點兩家吧?唉,陛下還沒驚嚇,我要先驚嚇了。”
宇文弼笑著催促:“快出牌。”
薛道衡歎氣。
高熲和長孫晟大笑。
天氣逐漸轉涼,四位老頭神情愜意地在亭子裏吹著風。
養生養生,外界的事與他們無關,他們隻要笑一笑就好。
今年一定又能輕鬆活過去,下一個目標是輕鬆活過明年。
……直至活到下一個盛世。
雙生子立功的消息也傳到了即將啟動計劃的王薄、翟讓等人耳中。
翟讓悄悄找到王薄,唏噓不已:“我見李三郎君,應當是厭惡狗皇帝的,為何他還要救駕?”
王薄跟著魏徵讀書,已經懂得了許多事:“李二郎君和李三郎君雖然厭惡狗皇帝,但比起狗皇帝的命,他們更重視百姓,不能讓突厥人屠戮中原。”
翟讓沉默了一會兒,對著西邊拱手道:“二郎君和三郎君高義。”
王薄道:“天下大亂,他們既不想與我們為敵,又不到起兵的時候,戍邊確實是唯一的選擇。隻是沒想到在沒有朝廷的支持下,他們還能取得如此大的戰果。比起二郎君和三郎君,狗皇帝傾全國之力三征高麗……哼。”
翟讓道:“如果換作是二郎君和三郎君,一定不會親征高麗。”
王薄搖頭:“高麗在大隋建立前的中原亂世時占了中原王朝許多地,無論是大隋還是其他中原朝廷,隻要有機會就肯定會征討高麗。不過如果是二郎君和三郎君,即使不能獲得全勝,肯定也不會把百姓禍害到如今的地步。我聽聞二郎君在隴右練兵,也沒有給隴右百姓造成太大負擔。”
翟讓訕訕道:“你說的話好深奧,我有點聽不懂。”
王薄笑道:“我不過跟著魏先生讀了幾本史書罷了。翟公也識字,是在笑話我現在才開始讀書嗎?”
翟讓歎氣:“我確實識字,但書念得不多。或許我也該多讀書……唉,可我向誰請教學問呢?”
王薄道:“聽聞你麾下徐世勣是大戶之子,當是會讀書的。”
翟讓尷尬道:“他也太年輕了。”
王薄又笑了笑,沒再繼續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求學不看年齡出身,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翟讓既然都這麽說了,他便不勸了,本來也不熟。
王薄看出翟讓有投靠李二郎君和李三郎君的意思,隻是他舍不得瓦崗寨的基業,不想千裏迢迢趕往隴右,才如此猶豫。
不過李二郎君和李三郎君遲早會打回中原,翟讓能堅持到那個時候,大概就能如願以償吧。
那自己呢?
王薄有些悵然。
書讀得越多,他就對以後要走的路越迷茫。
雖然三郎君已經為他選好了一條路,但他不確定自己真的能走上這條路。
說不定走了一半就死了呢。
王薄的悵然隻是一瞬。現在狗皇帝還沒死,等狗皇帝死了再說吧。
王薄和翟讓很快等來了其他賊帥。魏徵又拿出了一幅新的楊廣回東都以及可能在今年南下江都的路線圖,絲毫不掩飾自己在朝廷中有人。
賊帥們紛紛出發,埋伏在楊廣回程的路上。
楊廣和大隋朝廷完完全全沒有想到賊帥會埋伏他們。
他們剛剛經曆了一場揚眉吐氣的大勝,賊帥應該會猜測是大隋的軍隊來援,才能解了雁門之圍。他們怎麽敢觸隋朝大軍的黴頭?
再者,隻是楊廣不和賊帥計較,他們才能囂張至今。如果楊廣狠了心要碾滅哪一支賊帥,肯定輕而易舉。這群人居然敢直接襲擊楊廣,是不怕死嗎?
但賊帥就是伏擊了楊廣。
楊廣在等候李世民時,因為雁門郡的糧草不夠,所以援軍紛紛撤回郡縣。他身邊的將士並不多,大部分都有傷在身,十分疲憊。
楊廣又沒有兌現承諾,還覺得自己能打突厥就能打高麗,又重提四征高麗的事,讓遭受欺騙的將士憤怒不已。
現在隋軍士氣和狀態都已經低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隻有楊廣和朝臣還心情激動,沉浸在李世民給他們帶來的大勝喜悅中。
這時候,當第一支賊帥襲擊楊廣車隊時,賊帥居然能衝到楊廣能看到的地方叫罵。
楊廣又怒又懼,趕緊命令周圍郡縣來支援。
但天下的賊帥好像有默契似的,居然在同一時間都鬧出了動靜,全國多個郡縣被賊帥率軍攻打。若地方軍隊撤去救援楊廣,就有大批城池失陷。
他們選擇的城池都是隋朝糧倉所在,比如瓦崗軍就盯上了滎陽,想奪得這個支援東都的最大糧倉。
如果大運河畔的幾個大型糧倉全部失陷,不僅東都養不起那麽多人口,連隋軍都得餓肚子。
當然,糧倉失陷的情況再嚴重,楊廣都回到中原了,你臨近的郡縣怎麽都得出兵。
太原郡也得出兵。但李淵正好被東突厥拖住,隻能派李建成出兵,希望給李建成也刷點功勞。
又不是打突厥人,隻是打民賊,李建成的問題應當不大。
李建成確實打一般民賊問題不大。民賊都是烏合之眾,在原本曆史中,他也在河東剿過賊。
但是李建成這次救援的是滎陽這個大型糧倉以及老丈人家所在的地方。攻打這裏的是瓦崗寨,和被瓦崗寨借走的魏徵。
“嗯,我叫魏收。”一個年輕但強壯的士人道,“我是魏先生的族弟,這次與魏先生一同為瓦崗寨諸位出謀劃策。”
翟讓看著自稱魏收的人,又看向一臉麵無表情的魏徵,小心翼翼道:“魏先生這位族弟,不會和三郎君有親吧?”
魏徵道:“你猜?”
薛收笑道:“我現在與翟公所說的三郎君沒有親,隻是認識罷了。”
翟讓立功恭敬道:“求先生教我!”
薛收拱手:“我一定盡力。”
魏徵歎氣:“你真的要趟這趟渾水?好不容易回到中原,你不趕緊去隴右道?”
薛收道:“先幫李二李三把這件事做了再走。”
知道自家族兄和族侄都去了隴右道後,薛收就不急了。
他必定要做出點什麽再回李二李三身邊,讓族兄和族侄知道誰才是“河東三鳳”中真正厲害的人。
李玄霸在齊郡的時候,請王薄打探薛收的消息。
齊郡有許多漁船,漁夫為了討生活,甚至會冒險往高麗和倭國跑。而且雖然現在天下大亂,但齊郡大戶仍舊有船隻前往倭國貿易。
在李玄霸離開齊郡前,他已經知道薛收落難的消息。
他要前往雁門郡救駕,自然能暴露身份。所以李玄霸就派人向來護兒將軍率領的水軍求助,請求來護兒將軍派出一兩艘戰船把築紫島的隋軍接回來。
來護兒這才知道,隋軍居然已經占領了築紫島,但沒有船隻,無法回隋朝報信。
原來倭國已經和大隋宣戰了,還封鎖了消息?來護兒被攔著不準打高麗,本來就心裏窩火,當即要給倭國一個教訓。
楊廣得到來護兒的上書後,沒把倭國放在眼裏,便讓來護兒自己便宜行事,隻要不發大軍去攻打倭國,問他要錢糧就行。
來護兒派水軍支援後,薛收終於能回到闊別多年的中原。與薛收一起在築紫島挖貝殼的陳棱回家探親後,又回到了築紫島繼續駐紮。
既然築紫島已經打了下來,來護兒就增兵增船,讓陳棱守住築紫島。
將來如果大隋緩過勁想要再次攻打高麗,他們就可以把水軍基地布置在築紫島上,從兩麵夾攻高麗。
薛收回中原後,沒有回河東,先來齊郡尋找魏徵。
得知李二郎和李三郎的事後,薛收先捶胸頓足大哭一場,說如果自己還在中原,一定會和李三郎一起留在河東郡,說不定能幫到李三郎。
他痛哭之後沒有回家,隱藏身份跟在魏徵身邊,要幫李三郎把這個計謀完成。
薛收現在一身腱子肉,就是“河東三鳳”其他兩個“鳳”來了都認不出他,偽裝輕而易舉。
多了一個幫手,魏徵很樂意。
而且他現在和薛收有了同僚之情,將來回到主公身邊的時候也有個同盟幫襯。
薛收不愧他“河東三鳳”的名聲,魏徵懷疑,那兩個現在都沒什麽名聲的河東其他兩個鳳,估計比起薛收來差遠了。
薛收不僅文采斐然,在謀略上也很有見解。特別是跟著陳棱在築紫島挖了幾年貝殼之後,他對軍隊了解頗深,已經能練兵和領兵了。
魏徵看著薛收跟著他來到瓦崗寨後,第一場戰鬥就上馬抽刀子砍人的狂勁,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羽毛扇都不香了。
自己是不是該把劍術撿起來?
薛收能文能武,迅速博得了瓦崗寨眾人的敬佩。
翟讓悄悄向魏徵打探薛收的身份,嚐試能不能把薛收留下來。
魏徵沒好氣道:“他是我主公和三郎君的少年友人。”
翟讓震驚之餘,又感動不已:“三郎君居然把少年友人都派來瓦崗寨幫我?”
薛道衡道:“你之前說幾路賊帥聯合起來打著太子的旗號搶奪隋軍物資,這謀略顯然不是賊帥自己想的,幕後肯定有人謀劃。難道三郎一直躲在賊帥處?”
高熲道:“也可能是李密。”
他說罷後,失笑:“不過現在隻可能是三郎了。”
長孫晟雖然知道肯定是李玄霸,但還是問道:“為何?”
高熲道:“既然你判斷西突厥襲擾敦煌郡是假的,那麽他們連財物獎賞都不多爭取,就匆匆離開中原的原因是什麽?”
宇文弼道:“我聽聞三郎的身體仍舊很虛弱,如果不是急事,他們不會急行軍回隴右。”
薛道衡捏著摸到的牌猶豫了許久,還是換了張牌打出去:“看來他們算到中原馬上就會生亂,為了避嫌才立刻離開。”
長孫晟道:“胡了。我先跑了。”
薛道衡把胡子都扯疼了:“都跑了?留我一個?!”
宇文弼大笑道:“來,看看誰先胡。”
薛道衡愁得臉都皺到了一起。
長孫晟坐著的椅子是李世民李玄霸派人送來的“太師椅”。他現在年紀大了,年輕時也本就不太顧及繁文縟節,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太師椅。
現在四位老頭都每日坐著太師椅,已經不想換回坐榻了,哪怕坐榻上也有靠背。
長孫晟捧著一杯茶,手臂放在太師椅的扶手上,往高熲那裏靠了靠:“高公,你猜三郎給賊帥留了什麽妙計?”
高熲微笑:“猜不到,我也想知道他能又給世人和陛下怎樣的驚喜。”
宇文弼抬頭:“是驚嚇吧?”
薛道衡愁眉苦臉:“完了完了,我這次不會點兩家吧?唉,陛下還沒驚嚇,我要先驚嚇了。”
宇文弼笑著催促:“快出牌。”
薛道衡歎氣。
高熲和長孫晟大笑。
天氣逐漸轉涼,四位老頭神情愜意地在亭子裏吹著風。
養生養生,外界的事與他們無關,他們隻要笑一笑就好。
今年一定又能輕鬆活過去,下一個目標是輕鬆活過明年。
……直至活到下一個盛世。
雙生子立功的消息也傳到了即將啟動計劃的王薄、翟讓等人耳中。
翟讓悄悄找到王薄,唏噓不已:“我見李三郎君,應當是厭惡狗皇帝的,為何他還要救駕?”
王薄跟著魏徵讀書,已經懂得了許多事:“李二郎君和李三郎君雖然厭惡狗皇帝,但比起狗皇帝的命,他們更重視百姓,不能讓突厥人屠戮中原。”
翟讓沉默了一會兒,對著西邊拱手道:“二郎君和三郎君高義。”
王薄道:“天下大亂,他們既不想與我們為敵,又不到起兵的時候,戍邊確實是唯一的選擇。隻是沒想到在沒有朝廷的支持下,他們還能取得如此大的戰果。比起二郎君和三郎君,狗皇帝傾全國之力三征高麗……哼。”
翟讓道:“如果換作是二郎君和三郎君,一定不會親征高麗。”
王薄搖頭:“高麗在大隋建立前的中原亂世時占了中原王朝許多地,無論是大隋還是其他中原朝廷,隻要有機會就肯定會征討高麗。不過如果是二郎君和三郎君,即使不能獲得全勝,肯定也不會把百姓禍害到如今的地步。我聽聞二郎君在隴右練兵,也沒有給隴右百姓造成太大負擔。”
翟讓訕訕道:“你說的話好深奧,我有點聽不懂。”
王薄笑道:“我不過跟著魏先生讀了幾本史書罷了。翟公也識字,是在笑話我現在才開始讀書嗎?”
翟讓歎氣:“我確實識字,但書念得不多。或許我也該多讀書……唉,可我向誰請教學問呢?”
王薄道:“聽聞你麾下徐世勣是大戶之子,當是會讀書的。”
翟讓尷尬道:“他也太年輕了。”
王薄又笑了笑,沒再繼續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求學不看年齡出身,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翟讓既然都這麽說了,他便不勸了,本來也不熟。
王薄看出翟讓有投靠李二郎君和李三郎君的意思,隻是他舍不得瓦崗寨的基業,不想千裏迢迢趕往隴右,才如此猶豫。
不過李二郎君和李三郎君遲早會打回中原,翟讓能堅持到那個時候,大概就能如願以償吧。
那自己呢?
王薄有些悵然。
書讀得越多,他就對以後要走的路越迷茫。
雖然三郎君已經為他選好了一條路,但他不確定自己真的能走上這條路。
說不定走了一半就死了呢。
王薄的悵然隻是一瞬。現在狗皇帝還沒死,等狗皇帝死了再說吧。
王薄和翟讓很快等來了其他賊帥。魏徵又拿出了一幅新的楊廣回東都以及可能在今年南下江都的路線圖,絲毫不掩飾自己在朝廷中有人。
賊帥們紛紛出發,埋伏在楊廣回程的路上。
楊廣和大隋朝廷完完全全沒有想到賊帥會埋伏他們。
他們剛剛經曆了一場揚眉吐氣的大勝,賊帥應該會猜測是大隋的軍隊來援,才能解了雁門之圍。他們怎麽敢觸隋朝大軍的黴頭?
再者,隻是楊廣不和賊帥計較,他們才能囂張至今。如果楊廣狠了心要碾滅哪一支賊帥,肯定輕而易舉。這群人居然敢直接襲擊楊廣,是不怕死嗎?
但賊帥就是伏擊了楊廣。
楊廣在等候李世民時,因為雁門郡的糧草不夠,所以援軍紛紛撤回郡縣。他身邊的將士並不多,大部分都有傷在身,十分疲憊。
楊廣又沒有兌現承諾,還覺得自己能打突厥就能打高麗,又重提四征高麗的事,讓遭受欺騙的將士憤怒不已。
現在隋軍士氣和狀態都已經低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隻有楊廣和朝臣還心情激動,沉浸在李世民給他們帶來的大勝喜悅中。
這時候,當第一支賊帥襲擊楊廣車隊時,賊帥居然能衝到楊廣能看到的地方叫罵。
楊廣又怒又懼,趕緊命令周圍郡縣來支援。
但天下的賊帥好像有默契似的,居然在同一時間都鬧出了動靜,全國多個郡縣被賊帥率軍攻打。若地方軍隊撤去救援楊廣,就有大批城池失陷。
他們選擇的城池都是隋朝糧倉所在,比如瓦崗軍就盯上了滎陽,想奪得這個支援東都的最大糧倉。
如果大運河畔的幾個大型糧倉全部失陷,不僅東都養不起那麽多人口,連隋軍都得餓肚子。
當然,糧倉失陷的情況再嚴重,楊廣都回到中原了,你臨近的郡縣怎麽都得出兵。
太原郡也得出兵。但李淵正好被東突厥拖住,隻能派李建成出兵,希望給李建成也刷點功勞。
又不是打突厥人,隻是打民賊,李建成的問題應當不大。
李建成確實打一般民賊問題不大。民賊都是烏合之眾,在原本曆史中,他也在河東剿過賊。
但是李建成這次救援的是滎陽這個大型糧倉以及老丈人家所在的地方。攻打這裏的是瓦崗寨,和被瓦崗寨借走的魏徵。
“嗯,我叫魏收。”一個年輕但強壯的士人道,“我是魏先生的族弟,這次與魏先生一同為瓦崗寨諸位出謀劃策。”
翟讓看著自稱魏收的人,又看向一臉麵無表情的魏徵,小心翼翼道:“魏先生這位族弟,不會和三郎君有親吧?”
魏徵道:“你猜?”
薛收笑道:“我現在與翟公所說的三郎君沒有親,隻是認識罷了。”
翟讓立功恭敬道:“求先生教我!”
薛收拱手:“我一定盡力。”
魏徵歎氣:“你真的要趟這趟渾水?好不容易回到中原,你不趕緊去隴右道?”
薛收道:“先幫李二李三把這件事做了再走。”
知道自家族兄和族侄都去了隴右道後,薛收就不急了。
他必定要做出點什麽再回李二李三身邊,讓族兄和族侄知道誰才是“河東三鳳”中真正厲害的人。
李玄霸在齊郡的時候,請王薄打探薛收的消息。
齊郡有許多漁船,漁夫為了討生活,甚至會冒險往高麗和倭國跑。而且雖然現在天下大亂,但齊郡大戶仍舊有船隻前往倭國貿易。
在李玄霸離開齊郡前,他已經知道薛收落難的消息。
他要前往雁門郡救駕,自然能暴露身份。所以李玄霸就派人向來護兒將軍率領的水軍求助,請求來護兒將軍派出一兩艘戰船把築紫島的隋軍接回來。
來護兒這才知道,隋軍居然已經占領了築紫島,但沒有船隻,無法回隋朝報信。
原來倭國已經和大隋宣戰了,還封鎖了消息?來護兒被攔著不準打高麗,本來就心裏窩火,當即要給倭國一個教訓。
楊廣得到來護兒的上書後,沒把倭國放在眼裏,便讓來護兒自己便宜行事,隻要不發大軍去攻打倭國,問他要錢糧就行。
來護兒派水軍支援後,薛收終於能回到闊別多年的中原。與薛收一起在築紫島挖貝殼的陳棱回家探親後,又回到了築紫島繼續駐紮。
既然築紫島已經打了下來,來護兒就增兵增船,讓陳棱守住築紫島。
將來如果大隋緩過勁想要再次攻打高麗,他們就可以把水軍基地布置在築紫島上,從兩麵夾攻高麗。
薛收回中原後,沒有回河東,先來齊郡尋找魏徵。
得知李二郎和李三郎的事後,薛收先捶胸頓足大哭一場,說如果自己還在中原,一定會和李三郎一起留在河東郡,說不定能幫到李三郎。
他痛哭之後沒有回家,隱藏身份跟在魏徵身邊,要幫李三郎把這個計謀完成。
薛收現在一身腱子肉,就是“河東三鳳”其他兩個“鳳”來了都認不出他,偽裝輕而易舉。
多了一個幫手,魏徵很樂意。
而且他現在和薛收有了同僚之情,將來回到主公身邊的時候也有個同盟幫襯。
薛收不愧他“河東三鳳”的名聲,魏徵懷疑,那兩個現在都沒什麽名聲的河東其他兩個鳳,估計比起薛收來差遠了。
薛收不僅文采斐然,在謀略上也很有見解。特別是跟著陳棱在築紫島挖了幾年貝殼之後,他對軍隊了解頗深,已經能練兵和領兵了。
魏徵看著薛收跟著他來到瓦崗寨後,第一場戰鬥就上馬抽刀子砍人的狂勁,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羽毛扇都不香了。
自己是不是該把劍術撿起來?
薛收能文能武,迅速博得了瓦崗寨眾人的敬佩。
翟讓悄悄向魏徵打探薛收的身份,嚐試能不能把薛收留下來。
魏徵沒好氣道:“他是我主公和三郎君的少年友人。”
翟讓震驚之餘,又感動不已:“三郎君居然把少年友人都派來瓦崗寨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