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泗水的時候,奉信郎王愛仁上表請求楊廣返回西京,楊廣殺死了王愛仁;到達梁郡的時候,梁郡百姓阻攔楊廣繼續南行,被楊廣誅殺。


    楊廣一路走一路殺,一路命令驍果軍沿路剿匪開道,龍舟浩浩蕩蕩南下,造成的動靜之大,天下無人不知。


    在楊廣南下的時候,各地已經平息的民亂再次燃起戰火。這次幾乎所有郡縣都有鷹揚府將領或者豪強叛亂,隋軍高層將領出現了傷亡。


    楊廣卻不在意這些。連蘇威都被貶為庶民,已經不會有人再會在他耳邊提匪患的事。


    然後“匪患”自己來提醒楊廣別自欺欺人。


    李玄霸坐在樹杈上,遠眺大運河的美景。


    薛收站在樹下無奈道:“李三,別爬這麽高。你身體才剛好一些,小心摔著。”


    李玄霸麻利地從樹上爬下來:“我從小就能爬樹,這麽點高度怎麽可能難得住我?”


    李世民背著一頭鹿走來:“那也別爬太高。你說小五自己一個人留守隴右道有沒有哭鼻子?”


    李玄霸道:“應該不會吧?頂多隻是破口大罵。”


    李世民丟下剛打來的鹿,搖頭晃腦道:“隻是讓他代替我們坐鎮,活還是玄齡等人幹,他罵什麽?”


    李玄霸道:“罵我倆不帶他玩唄。”


    薛收歎氣:“難道不是房玄齡他們對你們破口大罵嗎?”


    李世民和李玄霸對視一眼,同時聳肩表示不在乎。


    他們被罵的時間還少嗎?


    看見這對雙生子的無賴樣,薛收感到頭疼。


    以前他們不是這樣……啊,薛收的回憶浮現,然後鬱悶地發現這對雙生子從小就這樣,最愛一起坑人。


    沒錯,李玄霸讓薛收瞞著魏徵的任務,就是他和李世民跑來了。


    邊疆無事,積攢力量不需要他留在隴右,現在冠軍侯府人才濟濟,他們足以應對。李玄霸身體好了之後,就想來江都搞事。


    楊廣是必定死在江都了,自己和二哥遠在隴右道,可不能讓人搶了太多中原和江南的地,免得以後不好打。


    李玄霸本想獨自離開,李世民當晚就把李玄霸綁著偷溜了,沒和李玄霸說半句廢話。


    李玄霸當時打好了說服二哥的腹稿,李世民聽了他的計劃後,淡淡回應他一句“讓我想想,明日再說”。


    他知道說服二哥讓自己獨自回到中原是一場苦戰,但他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認為自己讓二哥放行的成功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剩下百分之十他可以用“我就要去,你攔我我就不喝藥”來死纏爛打。


    但李世民居然讓宇文珠給李玄霸灌了一碗安神藥,把李玄霸連著被子一起裹起來捆著丟上馬車,連夜離開張掖。


    共犯宇文珠和長孫康寧揮舞著小手絹為兩位小郎君送別,共犯孫思邈坐在熟睡的李玄霸身旁長籲短歎。


    這都什麽事啊!


    聽聞李二郎誌在天下,這樣的人能奪得天下?!


    李玄霸醒來後,隻花了十秒鍾就接受了現實。


    算了,隴右道也不是必須二哥坐鎮,原本曆史中隴右道的擁有者,自稱西秦霸王的薛舉都還在草原上兢兢業業搶劫呢,冠軍侯府這麽多能人,哪可能鎮不住一個隴右道?


    他想獨自回中原,主要是知道同僚們不會讓身為主公的二哥離開而已。現在二哥都偷跑了,那沒事了,回去也是二哥被罵,自己是無辜的。


    李世民見弟弟這麽淡定,神情十分低落。


    他還想看弟弟氣急敗壞捶胸頓足哭天搶地呢!


    李玄霸身體好了之後,李世民就不再對李玄霸小心翼翼。兄弟二人恢複了以前你踹我一腳,我揍你一拳的相處模式。


    看見李玄霸氣急敗壞的模樣,李世民能多吃三碗飯。就像是李玄霸在心裏叨叨劇透讓李世民破防,李玄霸會開心得多吃一大碗飯一樣。


    唉,真沒意思。


    李玄霸嗬嗬。他知道二哥在想什麽,絕對不會如他的願。


    兄弟二人這次偷溜,隻帶了秦瓊一員猛將。


    秦瓊壓力很大。


    他對主公的偷跑計劃一無所知,隻是迷迷瞪瞪地聽指揮而已。


    秦瓊預感,等自己回隴右後,會被一眾同僚給揍死。


    但那是回隴右後的事了。現在一眾人扮作行商在林子裏落腳,一路幫忙隋軍剿滅盜賊,偶爾去山林裏打獵,明明天下大亂,但幾人武力值高強,又帶了許多錢財,居然像遊曆似的。


    秦瓊一邊生火準備烤鹿,一邊唉聲歎氣。


    他直到現在也不知道主公和三郎君要幹什麽。


    其實李玄霸和李世民沒有具體的計劃。


    李玄霸隻是知道按照自己的謀劃,楊廣的死期會提前,估計今年剛到江都不久就會死,到時候一定會有很多機會。他守著楊廣隨機應變,看能不能在江淮安插釘子。


    江淮一地也有自己留下的義莊,湊一湊也能湊出一千人左右的鄉勇,完全可以趁亂生事,無論是自己打下一小塊地,還是給其他勢力摻沙子,將來都會有大用。


    “就算做不了什麽也無所謂,圍觀楊廣被殺也挺有趣。”李玄霸道,然後切換心音,【楊廣被殺這樣的標誌性曆史事件,我豈能錯過!】


    李世民給了弟弟一個白眼,但頻頻點頭,阿玄說得對!


    現在隴右太安穩了,西突厥和東|突厥就和死了似的,自己掠奪他們都不吭聲,李世民實在是無聊,又不想埋頭案牘,還是跟著阿玄搞事有意思。


    一想到自己以後要當皇帝,別說京城,連皇宮都很難出去。據弟弟說,以後自己想打獵的時候隻能在宮宛裏追兔子。他不趁著還沒當皇帝多跑跑,以後就沒機會了。


    現在才十七歲,正值最好動年齡的李世民,就算是房謀杜斷一起,也別想把他按在桌案旁乖乖處理文書。


    扛著捆好的弟弟溜了溜了!


    薛收一邊熟練地庖丁解鹿,一邊沒好氣道:“這麽多年了,你們怎麽一點變化都沒有?”


    李世民笑道:“這麽多年了,你的變化倒是太大了。要不要隨我出征啊?”


    薛收挑眉:“有機會當然可以。不過我覺得我還是更適合文書工作。陳將軍很不錯,現在又回到築紫島,遠離中原紛爭,到時我去招降他。”


    李世民道:“有你作保,我一定厚待他。”


    李玄霸大聲道:“別說話,我聽到聲音了!義軍肯定動手了!”


    說完,他又麻利地上樹。


    李世民也跟著爬上樹,坐在了另一根粗大樹枝上遠眺:“哇!領頭的龍舟起火了!嘖,被撲滅了。哈哈哈,又起火了!阿玄,你把望遠鏡也給我看看!你就做了一個望遠鏡自己留著,小氣。”


    李玄霸拿著望遠鏡津津有味地看龍舟遇襲:“我就是小氣。”


    第159章 江都號哭敲喪鍾


    通濟渠周圍原本是南方最繁華的地段, 遠在先秦時就已經開發。現在房屋成了廢墟,良田長滿雜草,礙眼的不整齊的民居和衣衫不整潔的草民消失, 通濟渠沿岸的自然風光更加純淨美麗。


    楊廣坐在龍舟高高的船頭, 輕輕晃動手中酒杯。


    歌女聲如鶯啼, 舞女輕輕搖擺著柔軟的腰肢,絲竹彈奏著宮商角徵羽,嫋嫋白煙從香爐中飄出。


    輕歌曼舞, 仙樂渺渺,煙霧繚繞,仿佛仙境。


    楊廣半眯著眼睛, 品鑒著悅耳的歌聲。


    歌女唱的詞,乃是李玄霸早年為楊廣填寫的宮詞。


    詞曰, “玉樹後|庭前, 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楊廣初聽李玄霸作此詞時,笑話李玄霸還是個垂髫少年, 感歎什麽韶華不再。


    現在他卻為這首詞譜了不同的曲,讓歌女們日日歌唱, 讓舞女們日日起舞。


    楊廣右手的酒杯隨著節奏蕩漾出一圈一圈的漣漪,左手手指在膝蓋上輕輕敲打。


    “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天教長少年……”


    他半眯半張的雙眼前浮現出一幕幕過往。


    他連太子都不是的時候, 曾在江都待了整整十年。那是他風華正茂, 意氣飛揚的十年。


    當他帶兵攻打陳國時, 江都就是後方指揮所在地。


    楊廣自幼想做什麽都能成功, 再大的困難在他手中都像是軟泥一樣可以輕輕拿捏,無論是攻打陳國、奪嫡繼位、滅吐穀渾,還是建造大運河和長城,都是如此。


    為什麽自己會落到這種地步?


    楊廣心中想到高麗,怒火升騰。如果不是已經無法再召集全國兵卒,他定要再碾壓高麗一次。


    他給了高麗王一次又一次臣服的機會,高麗王卻一次又一次戲耍他。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失敗,也是他認為的人生唯一一次失敗。


    讓高麗王真心誠意臣服,已經成了楊廣的執念。


    楊廣想著高麗,想著讓他不能完成讓高麗臣服執念的賤民,心裏就像是有螞蟻在爬般難受。


    幸得樂聲足夠悅耳,才讓楊廣心中的焦急稍稍緩和。


    他睜開雙眼,遠眺沿途美景。


    大運河的水流幾乎是靜止的。楊廣所乘坐的這樣巨大的龍舟是不可能憑借劃槳而前行,所以沿路都需要有人在兩邊拉纖。


    最靠近河水的是纖夫,纖夫外是護衛的隋軍和沒有資格上船的官吏。所以楊廣下江南說是坐船,其實大半隊伍都在岸上前行,所以耗費的人力物力才如此巨大。


    大業七年二月,楊廣一征高麗時,他自己坐船,選拔了三千餘名中低層官員在兩岸跟著走,從江都一直走到涿郡。


    他以為這是對所選官員莫大的恩賜,選拔的官員足足走了三千餘裏,凍餓病死者十之一二。


    連隨行官員都要死十之一二,那些拉纖的纖夫就更不必說了。


    倒下的纖夫就被隋軍迅速丟往一旁,動作熟練極了。


    這一幕其實如果入了眼肯定很礙看風景的人的眼,但楊廣坐在高處遠眺,看不到岸邊的情況。


    他隻看到隋軍護衛之外的地方即使已經入秋,草木仍舊鬱鬱蔥蔥,風景很是幽靜秀美。


    記得幾年前下江南時,沿岸人很多,熙熙攘攘讓人心頭很是煩躁。如今風光更好。


    楊廣離開洛陽前,曾觀察洛陽的情況,感慨“洛陽的人還是太多了”。


    這話是接他幾年前的話。


    楊玄感剛起兵叛亂時,楊廣認為是天下人太多,所以楊玄感謀逆才會有民賊呼應。


    天下根本不需要這麽多百姓。


    當楊廣從雁門郡回到洛陽,他站在宮城樓閣上低頭看著街頭熙熙攘攘,再次生出感觸,人還是太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蘭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蘭竹並收藏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最新章節